朗读者节目分析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朗读者节目分析范文

XX央视节目《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朗读者》用文字、声音加故事的三位一体文艺表现形式,旨在打造一档“慢综艺”节目。那么对于这档节目你有何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XX央视节目《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XX央视节目《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朗读”、“者”、“情感纽带”是这档节目三个关键内核。节目每期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节目紧抓文字和人的故事之间的情感纽带,既每期节目中的主题词。再有主题词扩展开来,形成情绪的磁场,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目前节目已经邀请到了不少嘉宾,有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斯琴高娃、王学圻等。

在这样的设定下,文字不在只是别人笔下的世界,而是融入朗读者精神世界的具有生命力的符号,印刻着它的情感、经历,再度蓬勃而出,引起共鸣。就仿若诗词之心赋予人们的隽永之美,也仿若董卿脱口而出的“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董卿希望节目“展现着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

《朗读者》蕴含着董卿对文学的敬仰,也蕴含着她对爸爸的爱,还蕴含着前来节目的朗读嘉宾每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情感体验。

有时候爱得如此深沉让我不知怎样表达,不如读一段你我都喜爱的文字,让我们静静聆听它。《朗读者》让你站在当下的时光中,回眸来时的路,朗朗读书声,读的是文字的美,传达的是生命的力量,守望着的是精神家园。 XX央视节目《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自从《朗读者》开播以来,每个周六的晚上,我都会准时收看央视一套播出《朗读者》。这周该播第七期了,咦,怎么没有呢?好失望。昨天休息在家,我打开央视三套准备回看《开门大吉》,没看成《开门大吉》,却意外相遇《朗读者》第七期,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告别”。

海子在《小站》中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也许路途有点艰辛,有点孤独,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能得以成长。”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地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道来,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这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每期的《朗读者》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都是那么富有哲理,那么充满温情。伴随着钢琴家吴牧野悠扬的钢琴声,第七期《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是:“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痛苦也是希望。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人这一生早晚要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点伤感,但是告别也蕴含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生百态。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又将还原再现一些怎样告别的场景呢?”

姚晨,是微博女王,是时尚辣妈,她是《武林外传》中的郭芙蓉,也是《潜伏》里的王翠平,从舞蹈到电影,从福建到北京,一路走来,一路遇见,一路告别。提到告别,姚晨动情到讲到了她生命中短暂相逢的两个人——胖姑娘和月嫂魏姐。她的朗读是献给那些生命中萍水相逢而又给自己带来温暖的人。

程何,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但是她却成了一位音乐剧的翻译。我们现在在中国看到的一些大家很熟悉的中文版音乐剧,像《音乐之声》《猫》《马妈妈咪呀》,几乎全部出自她的手。余光中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幸福的译者,他得以和弘美的灵魂朝夕相对,按其脉搏,听其心跳,这真的是一种特权。”她的朗读是献给已故的年轻译者罗颖珊的。

曹文轩,他喜欢站在童年的视角去观看这个世界,所以在他的文字里,也充满了对儿童世界的生存状态,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关注,而他极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也获得了世界的赞誉,XX年,他获得了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学家。他的《草房子》光印刷就将近三百次,销售了一千多万册,可以说创下了中国出版界的一个奇迹。《草房子》那个故事里的桑桑和他的父亲桑乔,就是以生活中的曹文轩父子为原型而塑造的。一个写小说的人,必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曹文轩的这种能力,完全是父亲培养起来的。如果不是父亲,大概曹文轩也到不了北大;如果没有北大,也不会有曹文轩的今天。他的朗读是献给在天堂的父亲。

李立群,在台湾戏剧届被人们称为骨灰级的演员,而二十年前他来到北京,也成为在荧屏上不等戏、不挑戏的一位拼命三郎。在他的生命当中,也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告别,台北、母亲、北京,是他记忆的关键词,面对生命中两段不可回避的告别——告别故乡,告别至亲,他都选择了平静的感恩。

从1990年开始,我们国家派驻军事力量,参与到联合国维和行动当中,到目前为止,派驻的军事人员超过两万人次,XX年,中国赴马里维和行动的全体官兵被授予和平荣誉勋章。XX年5月31日凌晨两点50分,申亮亮为保护战友,自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对于世界,申亮亮是一名战士,但对于母亲,儿子就是整个个世界。亮亮的的离开,这样一次告别可能需要一个家庭用一辈子去面对的创伤。维和部队战友代表和演员张国强的朗读是献给牺牲的战友申亮亮的母亲,也是献给所有维和战友的母亲。

王蒙,从时间的坐标上来看,他是一位老人,他已迈入耄耋之年,但是从人生的舞台上来说,他还是一位年轻人,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即便这一生荣辱浮沉,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依然有着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到《青春万岁》,从《青狐》到《这边风景》,他所有的文字,都是他有才的最好证明,但同时也是他活过的最好注解。他是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家,今年83岁的他,认为告别一种是时间上的,一种是空间上的,他的一生很重要的地域上的告别——告别北京去新疆,告别新疆回北京;还有一次最重要的时间上的告别,是与度过金婚的妻子崔瑞芳的生死之别。XX年,妻子患了结肠癌,王蒙先生闻讯非常慌乱,自己先住进了医院,之后,他一直在老伴的治疗过程中坚持陪住,一方面积极地治疗,一方面把所有要说的话都说了,包括她希望自己的墓地在什么地方,她临终的时候穿哪件衣服,都一一交代。在那段日子,王蒙先生用俄语唱遥远,用英语唱情怀,用维吾尔语唱眼睛,用不言不语唱景仰墓园,这就是他对相濡以沫一辈子老伴的告别。他的朗读是献给已故妻子崔瑞芳和三个孩子山、石、欢的。

XX央视节目《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这一期的《朗读者》又是一磅重重的催泪弹。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的张国强在一上台还未开始朗读就已经情绪失控了,维和部队的儿子是国家的儿子也是一个家庭的儿子啊!

这一期,我也钦佩于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他们告别了自己的专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看不到未来的重度焦虑,勇敢的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一丝不苟的精雕细琢着自己的每一部艺术品。程禾和刘阳用朗读和歌剧相结合的形式演绎了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堂吉诃德。

清明时节,用这个主题,不知道唤起了多少人的思念。

有的人,思念的也许是已故的至亲挚友。

有的人,思念的也许是早已失去联络的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萍水相逢的人。

有的人,思念的也许是那片曾经挥洒过汗水的故土。

有的人,思念的也许是那段悄然流逝却又难以忘怀的时光。

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告别。

告别一个不够好的自己,告别一段不够舒适的感情,告别一个束缚自己的环境,告别一个将错就错的选择,这样的告别,有时候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和压力,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动力,做出这样告别,不容易,但是,跨过去了也许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平台,新的出发点。

而有的告别,却是不可挽回的诀别。既然知道会不可挽回,那就在还拥有的时候好好对待,不要在失去时后悔莫及。

送给我也送给你,好好生活,让每一次告别都不留有遗憾,做到这个很难又很容易。

告别,总是会有些许悲伤的情愫在里面。只能说,为了将来不后悔,我们要珍惜当下,好好对待自己,对待亲人,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二篇:《朗读者》——为爱朗读。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以为它就是一部情色片,所以我看了几十分钟就关掉了。后来很偶然的机会看了一篇关于它的影评,我发现我错的离谱。

那年米夏才15岁,因为生病认识了36岁的汉娜。米夏还是个初中生,而汉娜已是一位为生活奔波劳苦已久的中年妇女了。谁也不会想到,就这样两个之前没有任何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

汉娜喜欢躺在米夏的怀里听他朗读,她不识字。而年轻的米夏有着对性的狂热。就这样,他们一直维持着这段秘密的恋情。

直到汉娜突然消失......

八年过后,米夏成为了法律学院的学生,并参与了二战后对纳粹的审判。也许是命中注定吧,米夏遇见了汉娜。米夏的内心备受煎熬,因为在法庭上接受审判的不是别人,正是汉娜。他爱着的汉娜。

这应该就是电影的高潮部分了:汉娜等六人面临被指控间接致死300人,而且另外五人为了减轻对自己的惩罚,谎称汉娜是他们的主管。而汉娜也许是因为良心的谴责,她没有否认。最终被判终身监禁。

米夏的证词能使汉娜免遭终身监禁。但他没有这么做,这又是为什么?

一方面米夏和汉娜的感情或许不会被世人接受,另一方面汉娜也许渴望救赎。

汉娜被终身监禁,米夏心如刀割,他选择了逃避。但他始终没能骗过自己的内心。

米夏与自己的妻子离婚后,他又开始了朗读。他用录音机录下来寄给汉娜。汉娜在监狱又一次听到米夏的朗读声时,她有点不知所措,慌忙的关掉了录音机。 后来几次汉娜去领米夏寄来的录音带时,管理员让她签字的时候,她总是拿着笔在白纸上胡乱的画下。

其实汉娜是文盲,她又怎么可能是主管呢......

尔后的几年里,汉娜通过米夏寄来的录音带学习,她能写简单的几句。她给米夏写信,让米夏多寄点爱情小说。

汉娜的监狱里的表现很好,二十年的牢狱生活之后,她可以出狱了。但就在出狱的前一天,汉娜自杀了。

她把自己存下来的钱交给了那次火灾中的幸存者。

我一直在想汉娜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她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米夏,还是无法原谅自己犯下的错而内心备受煎熬,又或者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新的生活。

总之这一切没有了答案。

米夏在把汉娜留下的钱交给幸存者时,谈起了自己跟汉娜的感情。他眼里饱含泪水。

影片在最后,米夏带着长大成人的女儿去了当年他和汉娜游玩过的教堂。

汉娜的墓就在旁边,他希望汉娜能一直听着朗诵声。

米夏一生都在朗读,为汉娜,为爱。

第三篇:朗读者

《朗读者》12期札记、开场白、结束语

第一期 遇见

【札记】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朗读者》第一季第一期,我们的主题词是“遇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那么,《朗读者》遇见了你们,又会怎样呢?

【开场白】

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观众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结束语】

一位老人,用毕生的心血,毕生的精力,毕生的热情,在东西方文学的世界里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们有可能到达彼岸,让我们有可能遇见。

1

今天是《朗读者》第一次和大家的遇见,也希望从今往后,能够遇见无声的文字,遇见有声的倾诉;遇见一花一叶,遇见大千世界。 第二期 陪伴

【札记】

为什么是陪伴?其实我们每一期的主题词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有时候为了一个主题词,会反反复复讨论很长时间,但是陪伴是最早确定下来的主题词,而且从来没有改变过。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杨乃斌,一个在八个月的时候,失去了听力的孩子,为了能够让他像健全人一样地成长,他的母亲在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所以我觉得,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为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够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

【开场白】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的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结束语】

声音啊,虽然是用来听的,但是一旦注入了情感,就变得有份量,压在我们的心底,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就如同陪伴,虽然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一旦拥有了责任,便让这一生都变得无怨无悔。 第三期 选择

【札记】

2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你会看到的是,徐静蕾选择了挑战和变化;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了希望的田野;红丝带校长郭小平,选择了呵护与守望;最让我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开场白】

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竞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选择救哪一幅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说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结束语】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选择持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第四期 礼物

【札记】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当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

3

在我们的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虽然他已经在五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所播种下的一颗善的种子,是留给这个世界所有孩子的最好的一份礼物。

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开场白】

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一个个色彩各异,却同样充满情感的礼物。

【结束语】

谢谢,谢谢孩子们。希望你们都能够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学以致用,未来能够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那是回报给赵爷爷的最好的一份礼物。而对于赵家和教授,我想也可以用遗体捐赠者墓碑上刻着的那句话,来总结他的一生:他燃尽了自己,了无遗憾;而他的精神,烛照世界,永不熄灭。 第五期 第一次

【札记】

我们这一期的主题词是第一次,人这辈子要遇到很多很多个第一次。就像这次在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像刘震云,第一次给《安徽文学》投稿,拿到了七十多块钱的稿费,立马就请女朋友去吃饭;许镜清老人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场音乐会,但是他为这一天等了三十年;王学圻二十年前就第一次当导演了,可是这部电影拍到最后就剩下了三个人,让他欲哭无泪。

这都是非常宝贵而难忘的第一次,因为它们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就像作家汪曾祺所说的:人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所以说,如果你的人生能够拥有越多的第一次,也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越丰富、越多彩!

【开场白】

4

我们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难忘而又宝贵,它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其实细想来,每一个人都是在第一次过自己的人生,不是吗?这条不能回头的人生道路上,正是许多不可复制的第一次,让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结束语】

第一次往往是需要勇气的,但第一次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次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是升华。很多时候,个人的第一次也带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甚至是国家的记忆。就让我们去感谢这些机遇,也感谢赋予了这些机遇的我们的伟大的时代!

第六期 眼泪

【札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主题词选择的标准,首先是它的情感张力。我希望所有的观众在听到这个主题词的时候,都会有很丰富的生命联想,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做什么,比如说,眼泪。

这期节目当中,张家敏是一位和乳腺癌抗争了二十三年的老太太,她说,她过去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昂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导演陆川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爱流眼泪,所以有时候,他会抗拒眼泪;斯琴高娃,一位一直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的优秀的演员,这一次在我们的现场,她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属于她自己。

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的色彩!

【开场白】

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软弱?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

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而当我们要谢幕的时候,也将会在别人的泪水里告别一样。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

【结束语】

5

人的心灵应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断接纳希望、勇气、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风华长存。我们也从一个科学家的眼泪当中,感受到一个人愿意为了理想奉献终身、矢志不渝的情怀。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眼泪继续奔跑的人。 第七期 告别

【札记】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琬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地和这个世界告别。

这在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道来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间所有的文字千年百年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开场白】

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结束语】

欢迎总是带着微笑,告别却伴随着一声叹息,看来也不尽然。既然是不可避免的要和告别面对,那我们应该选择充满勇气地去面对。我们这期以告别为主题的节目到这里也要和您告别了,我该说些什么呢?我想我还是借用王蒙先生的诗句来做一个结束吧——让我永远想念你们,招呼你们,并且怀着骄傲,注视着你们! 第八期 勇气

【札记】

6

就像茨威格所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

而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文学史家樊锦诗,一位瘦弱的南方女子,从北大考古系毕业之后,她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坚守在大漠深处,而她为敦煌所做的一切,也被季羡林先生誉为是功德无量。

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开场白】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很多的文字都在赞美着勇气。莎士比亚说,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不会胆怯。试想一下,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的英雄;如果人生失去勇气,那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位又一位朗读者身上的勇气。

【结束语】

文学家喜欢说永远的敦煌,永远的莫高窟,而我们今天真的是看到了一位老人,为了永远这两个字,付出了最实在的努力,最刻苦的坚守。感谢这世界上所有的勇气,他们在改变历史,创造奇迹! 第九期 家

【札记】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中国古人则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的纽带。

在今天的这期节目里,让我最有感受的是作家梁晓声的那句话,“每一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温暖的词。

【开场白】

7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一种归宿。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个不一样的家,去感受家庭里的悲欢离合、冷暖人生。

【结束语】

八十二年前,青年学生们在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所表现出来的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直到今天依然感人至深。时光荏苒,精神传承。在今天,莘莘学子开拓进取,坚持理想,同祖国一道前进,就成了落在我们肩上的新时代的新使命! 第十期 味道

【札记】

如果你要问我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我可能会想到《红楼梦》。因为在《红楼梦》里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这些都是能够在饭桌边尝到的味道。

《红楼梦》最触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好了歌》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那是一份心酸和无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那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就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

【开场白】

味道,当然不仅仅是指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特殊的味道。比如说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如说品格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如说心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人生这场饕餮盛宴,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味道。

【结束语】

8

有人说,诗词存在于苦难,诗词承载着苦难,就如同叶先生的一生,就像一首慢声低吟的长诗,充满着聚散离合各种悲欢,但是最终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爱和希望。

就像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既有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一份纯真质朴,也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一份探索;既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一份雄心,也有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一份从容和淡定。

这是人生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是民族精神的味道。 第十一期 那一天

【札记】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

就像“面对行刑队时,想起了父亲带自己去看冰的那天”,这是《百年孤独》里奥雷利亚诺上校的回忆;“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有那夜似的好戏”,那是《社戏》里迅哥独特的记忆。

而我们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安文彬,作为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的总指挥,说起那一天,他热泪纵横。1997年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为了那一天,一个民族等待了一百五十年。

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的、力挽狂澜的、全新蜕变的那一天,但其实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那一天都因为它的独特性,被标注在了时光的日历上,它注定了我们是谁。

你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开场白】

那一天,一定是让你难忘的一天:也许是金榜题名时,也许是洞房花烛夜;也许是19世纪的某一天,左拉、雨果、巴尔扎克在左岸咖啡馆构思着传世之作;也许是阿姆斯特朗自身的一小步,代表人类的一大步被载入史册。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

9

【结束语】

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南极科考队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一代又一代的南极科考人员,把足迹留在了那样一个充满科学之谜、冰封雪埋的世界里。虽然说那一天已经成为过去,但是那几代人愿意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人类,献出青春乃至生命的精神,值得被永远铭记。 第十二期 青春

【札记】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开场白】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那今天就让我们在那些也许正青春,也许不再青春的人们的身上,去感受青春永恒的魅力。

【结束语】

终于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我还记得节目开播的那一天,我站在这里对大家说,你好。我们那期节目的主题词是遇见,我说希望这一次的遇见让我们彼此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我感受到了。感谢所有来到这个舞台上的朗读者,感谢所有走进我们朗读亭的朗读者,感谢所有热爱《朗读者》的观众朋友们。

有人说,青春是那么美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拼尽全力,好好生活。感谢收看《朗读者》,明年再见。

10

第四篇:电影《朗读者》

纪录片《普通法西斯》中,有一段党卫队的宣誓,是第三帝国各种宣誓里最简洁 的."我宣誓效忠元首和元首委任的任何上级,无条件地服从一切命令".旁白 说,一旦经过这个宣誓,你就不再是人,你就低于人,成为了群众. 譬如在一个泥土雕成的像前跪拜,或在一面飘扬的旗帜下宣誓.这和在 希特勒面前举起那个最著名的手势,没有本质差异.

作者:王

柏林街上,都是"普通法西斯".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小毛泽东.就如 古代犹太人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汉娜在法庭上,说被告席上的那些女看守,也和自己一样,参加了对被屠杀者的 筛选.法官很尖锐地追问,"说我们都有罪,比单单说我有罪,是不是让你舒服 一点"? 人称代词的使用,不只是文学和哲学议题,也是一

己交给一个特定的对象,你就再也无法把自 己的时间,思想和生命,交给另一个鲜活的生命了. 己的时间,思想和生命,交给另一个鲜活的生命了.是的,这就是汉娜的悲剧. 一个"普通法西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她既无法把自己交给集中营中那些 为她朗读的女孩子,交给那些被锁在教堂中活活烧死的犹太人,她也同样无法把 自己交给 15 岁的米歇尔.甚至经过半辈子的囚房,学会了阅读,她也无法把一个 清白的自己交给自己.最后,她将那些从图书馆借来的,关于大屠杀的书,一本 本地垫在椅子上,踩在上面,自杀了. 就像同情 32 岁之前的自己一样, 我也同情汉娜. 但这位奥斯维辛的女看 守,战后的公交车售票员,她引诱 15 岁的米歇尔,和他发生关系.叫米歇尔给她

朗读文学名著.他们一起去乡间,当着路人的面亲吻.但这一切,都不是真正的 爱.在著名的纪录片《普通法西斯》中,有一段党卫队的宣誓,是第三帝国各种 在著名的纪录片《 有一段党卫队的宣誓, 在著名的纪录片 普通法西斯》 宣誓里最简洁的. 我宣誓效忠元首和元首委任的任何上级, 宣誓里最简洁的."我宣誓效忠元首和元首委任的任何上级,无条件地服从一切 命令" 旁白说,一旦经过这个宣誓,你就不再是人,你就低于人,成为了群众. 命令".旁白说,一旦经过这个宣誓,你就不再是人,你就低于人,成为了群众. 当年,汉娜报名加入了党卫队.她不是一个看上去穷凶极恶的人.就如 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克曼》中说,尽管艾克曼亲手签发过上万张屠杀犹太人 的命令,但他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魔鬼,而是一个平淡无奇,近乎乏味的普通人. 阿伦特说,这是一种"平庸无奇的恶"(the banality of evil). 汉娜身上充满的,就是这种平庸无奇的恶.强权下的秩序,命令和对元 首,国家的偶 像 崇拜,取代了任何具有道德内涵的信仰.希特勒说,对待群众, 希特勒说, 希特勒说 对待群众, 要像对待女人一样.打动她们最原始的情感,而不诉诸理性.汉娜对待米歇尔, 要像对待女人一样.打动她们最原始的情感,而不诉诸理性. 其实也一样.影片前半部,这两个人的关系,难受得令人呕吐.8 年后,读法学 院的米歇尔,在法庭上意外看见受审的汉娜.我这才体会作者的心意.在集中营, 汉娜在被关押者面前的强势,依靠的是纳 粹制服.当她成为售票员后,她可以依 靠的,只有年龄和身体.因此米歇尔必须是一个少年,汉娜才能在他们的性 关系 中继续处于强势. 法 西 斯不但毁掉了汉娜的道德观,更毁掉了爱的能力.汉娜与米歇尔 的关系,其实是一种法 西 斯的关系在一男一女中的重演.汉娜的爱欲在本质上 是集体主义的,自我中心的,和法西斯式的.如果爱的意思是灵魂的委身.淫 乱 的意思,就

就是一切缺乏灵魂委身的性关系.那么这部电影不是描述爱,而是描述 淫 乱的.描述一个自我中心的法西斯幽灵,如何毁灭了人的爱. 也许老年的汉娜,真的希望去爱那个不断往监狱寄朗读磁带给她的米歇 尔.可是,不但是她,连米歇尔的一生,都因着那一场淫 乱,而丧失了爱的能力. 影片开头,米歇尔已离婚很久了.一个女人赤裸着起床,问他,我怎么不知道你 还有个女儿.当他女儿在餐桌上说,我小时候一直以为,你的沉默是我的错.他 说,傻孩子,我无法对任何人敞开,与你无关.几个细节,透露出汉娜对米歇尔 一生的伤害.他也一样,再也无法把自己交给谁了. 小说中,米歇尔探监,问汉娜怎么看当初的事.汉娜说,我认为没有人理 解我,不理解我的人,不能审判我.不能要求我说出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她在 法庭上,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是文盲,宁愿承认更严重的指控.作者想说,她没 有道德观,没有爱,却惟独在一个小秘密中,象征性地保存着自己的羞耻感.但 汉娜说,"只有死了的人可以理解我,也可以审判我.他们每天夜里都来找我". 如果世上真的一个义人都没有. 罪人可以爱上另一个罪人, 却不可能爱上 他(她)的罪.因为罪是不可爱的.因此米歇尔可以帮助她,却不能拯救她.不 要说汉娜,我对自己的妻子,也是如此.除非她越来越好,或者我自己越来越好, 不然我怎么可能对她越来越爱?除非有一种爱,先将一切的罪都承担了.然后去 爱,那就连爱一个汉娜这样的人,也越来越爱.

愿每个人的爱,都与这样的爱有关.不然每个家庭,都可能是一座奥斯 维辛.

第五篇:朗读者影评

《朗读者》影评

当得知《朗读者》这部影片是关于二战的影片时,我不禁想起了那部《辛德勒名单》,那部带给了我太多震撼,太多关于人性的思考,太多被所谓的正义崇拜者追问的影片。总是不由自主的会把《朗读者》和这部影片做个比较,可绞尽脑汁也只能从精神层面做个相似的比较,具体到内容就是对二战中及二战后参与者的人性、认知和道德的揭露程度的比较,这一刻,当《辛德勒名单》沉淀在脑海,我更愿意讲一讲这部《朗读者》带给我的直观及感官的理解,也许不准确,可这是我最真实的感觉。

影片中开始中的雨景渲染的气氛感觉还是给这部影片加了不少分的,至少给人的感觉很真实,这个时候出现的女主角是满怀爱心的,乐于助人的,这应该是影片中的一个包袱,因为当看到她竟然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女看守时,这对观众的打击应该是巨大的。而观众心里自然而然地会有一些想法,这个男孩和这个女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很值得期待,算是吊住了观众的胃口。电影中的背景音乐平缓而不失庄重,给人的感觉很缓慢,可电影的进程却又提醒着你几个月已经过去了。电影继续进行,当汉娜和米夏骑单车外出旅行并在饭馆吃饭的时候,汉娜看着菜单却眼神散烁这恐慌,好像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尽管当汉娜要求米夏为她朗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没有什么感觉,可这个时候这种好奇感顿时充斥脑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汉娜是个文盲,这又为后来汉娜和当庭审判这一点相呼应。就像一对恋人总会经历的那样,争吵总会充斥在相处的不知道哪一秒,哪个地方,汉

娜和米夏当然也不例外,毕竟这怎么说也算是不能说是畸形,但算得上是不正常的恋情吧。可能是汉娜意识到了和米夏在一起时不太可能的事,所以她选择了离开,离开这段既让她留恋又让她痛苦的“不伦之恋”,我相信这个时候的汉娜表现出了她那个年龄的成年人应该有的成熟与思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还是比较欣赏她和同情她的,那种情况下的勇气是难以名状的。

故事好像就是这么结束了,这样我们也能够接受,但是一场对纳粹的审判上与汉娜的再次相见扰乱了米夏的心,因为审判的正是汉娜。现实是残酷的,这是一个事实,那个叫汉娜的女人是一个纳粹,一个刽子手,米夏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他的心里很乱,他的生活一团糟,满脑子都是那个和他缠绵的女人,正是因为不愿意相信他才很是困厄,他也不愿相信。他去了集中营,死了成千上万个犹太人的杀人基地,相信那一刻米夏的心是有多么的痛,他竟然爱上了一个刽子手。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汉娜不识字,可汉娜在法庭上并没有说明这一点,以至于自己被判入狱。虽然不知道汉娜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是米夏感觉不至于汉娜在监狱中孤单,他决定给汉娜寄自己朗读的小说录音带,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而汉娜为了给米夏写一封自己写的信也开始了自学写字„„这个地方是最让我动情的地方,一切的道德,一切的谩骂,此时我竟然以为全是垃圾,全是阻碍人类感情交流的糟粕,希望我的感觉是错误的。

有一点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为什么汉娜宁愿自己被判重刑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的事实,纵观全片,汉娜喜欢听人朗读并且故事情

节和朗读这个词有着莫大的联系,所以本片名为《朗读者》倒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女人身上有几重荒谬,第一重是战后二十年她一直认为自己“非罪”。法庭审判是电影的重头戏,颇有几分惊心动魄的味道,她是如此理直气壮于她只是在做一份“工作”,她要尽忠职守,不能让犯人逃掉。这个情景如此地让人感到熟悉,它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另一个汉娜——汉娜阿伦特所描述的场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和那个著名的概念“庸人之恶”。在这个意义上,汉娜是艾希曼的同类项,他们是纳粹治下的普通人,可能对政治不感兴趣,也没有反犹倾向,他们只是为一份工作而充当了纳粹机器的一环,他们基本上是环境的产物,对政治和现实既没有判断力也极度不感兴趣,充分地“无辜”。从政治的角度上说,她是个“无意识”的人,所谓的道德文盲,即使有同情心也被制度和法规压抑了,是一些麻木而毫无知觉的人。而与其他的几个女看守显著不同地是,战后这么多年过去了,因为彻底的文盲和缺乏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没有任何的亲朋好友),她的意识还停留在德国战败以前,完全没有“与时俱进”,所以在她惊世骇俗地真实,说的都是实话,却如此地不合时宜。这都是因为她文盲!她对政治的免疫力才会如此之强。汉娜的死也许是有所寓意的,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悲伤?还是让观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生活我们所做的事情真的都是应该吗?我们都普遍接受的事情真的就是真理吗?是不是我们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是不是代表的了正义?这个世界真如片中那个法学院的学生讲的那样:“这是个肮脏的世界?”这个时候,我会感觉我的脑细胞会有点不够用,会不

知道怎么思考,虽然有时候这会相当的简单。

网上有人讲这部影片的主题其实不是反对二战,我挺赞同的,个人感觉这是一部关于道德和自我救赎甚至是解脱的电影。人类好像是不能有秘密的,那样会让他的心里像藏了什么东西,如果活的像米夏那样一辈子不能像常人,我宁愿早点解脱,当让这也是个人的玩笑话了。米夏最后选择了将这个保守了几十年的秘密讲给了最爱的女儿听,相信也是另一种解脱吧,毕竟有人分享比自己独自承受好得多了。

上一篇:领导干部读书班范文下一篇:劳动法实践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