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读图素养提高读图技能

2023-01-04

在我国新课程的课程标准中, 中学各学科都提出了培养学生素养的问题。当今的媒介文化全球化以及媒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读图时代”迅速到来, 给公众的图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象素养教育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当代图象素养的内涵, 强调的不仅是“看懂”, 更是要求公众把握图象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图象文本的识读、图象素养的培养从外部看, 取决于社会教育和公众的自我教育;而从个体内部看, 它与公众的图象认知心理密切相关。中学地理的教学资源中, 大量的文本和图象构成其鲜明的特色。地图是图象类型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的形成以及文化修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地图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二语言, 是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空间属性的表达最为有效, 具有文字、语言和数学所不能替代的直观, 形象和准确的性质。

初中地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中的图幅量增大了, 地图中承载的信息量增大了, 课堂教学的容量大了, 地图是人类基本的交流方式之一, 其社会功能的强弱决于人类对该方式的掌握与使用。地图学家索尔说:“地图是人们超越语言的讲话”。全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今天, 地图以特定的符号和颜色反映事物的质和量, 可以超越世界各国语言不同造成的障碍。, 通过地图使学生轻松地学地理, 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进而提高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生存能力。

2 地图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1 有利于地理课程标准的达成

在当前新课改中所列的许多教学内容都必须依据地图才能较好地完成。因此如何将地理知识有效地附着在图上, 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 是当前地理课程改革中如何完成课程目标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2.2 有利于地图教学薄弱的现状的改变

我国现行的中学教育中, 地图教育主要在地理课程中。从地理教育现状看, 对学生地图素养的培养还很不够。因此, 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将会极大改变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薄弱的现状。

2.3 有利于学生空间智能的的开发

空间智能是一个人生活和学习的基本能力, 即指人在视觉或空间对讯息的知觉能力, 以及把所知觉到的加以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主要用来解决空间位置问题。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通过地图, 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 而且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因为地图具有认知功能。地图认知作为地图的基本功能, 主要是它的空间认知与图形认知两方面的功能。空间认知是帮助建立对事物和现象空间概念, 即空间的定位、范围、空间格局、相互关系、时空变化 (随时间的空间变化) 等。图形认知是帮助运用图形思维和地图语言, 形成对事物的现象质量与数量特征直观形象的分布规律与区域差异的认识。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结合在一起的, 这也是由地图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由此可见, 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对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有着重要作用。

地图技能是综合能力, 包括认识地图、分析地图、绘制地图等。培养地图技能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2.3.1 看图

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为了正确读图, 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

要排除看图的“障碍”。看图时, 往往由于一二个关键点没有搞懂, 而发生“卡壳”现象。因此, 要及时排除“障碍”, 看懂图像。

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 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 按照一定的顺序, 一步一步地进行。高中地理下册有一幅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 此图内容丰富, 要分步观察。第一步:看石油的地理分布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还是南半球?第二步:看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与国家?第三步:看哪些地区属于石油输出区, 哪些国家是石油输入国家?第四步:看有哪些重要的输油路线?途经哪些主要的边缘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等。但无论怎么看图, 总要有一定的“序”。

要注意看图的整体性。在看区域地图时, 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 而要进行组合观察, 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例如, 看中国铁路分布图, 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主要河流、省市、矿产地、农业基地等等。看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 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这样整体性看图, 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

2.3.2 析图

所谓析图, 就是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 通过思维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若说看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的活, 那末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一般有这样两类问题, 一类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 分析其原理, 比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 北美洲这种气候分布面积小并呈狭长条带状, 这是什么原因呢?另一类是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 分析其原因, 比如, 在“世界自然带”图上可以看到赤道经过的地方大多是热带雨林, 为什么东非却出现草原甚至荒漠?这样的问题提得越多, 思维越活跃, 析图越深刻。

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 因此, 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 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 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 (基本原理) 应万变 (图型) 。比如在图上对亚洲的西南季风形成的原理剖析透彻了, 那末很自然对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的形成也能作出正确解释。

2.3.3 绘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 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 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 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个人的地理技能。

彩描要突出重点、目的明确。一张图不能点、线、面兼施, 描得“琳琅满目”, 而要有所侧重。

彩描要运用各种线条、颜色与表达方式。不同性质的地理界限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线条。颜色无论是点、线、面均应根据地理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别。在彩描区域范围时, 还要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有的可以打“点”子, 有的可以划斜线等等, 这样也能达到预定效果, 并能够节省涂大片彩色的时间。

彩描要配以适当的注记。如这个“点”是“东京”, 这条“线”是京广线, 这片“面” (区域) 是黄土高原, 要用文字注一下。

总之, 要改变目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现状, 就必须付出耐心, 增强创新意识, 更有赖于实践和领悟。尝试以上的做法, 虽难保证学生的地图素养有跨越式提高,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 这就是:“后发效应”必将显现。

摘要:本文主要从地图素养的重要性入手, 剖析了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 并针对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读图素养,读图技能

参考文献

[1] 田德森, 等.新编地图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

[2] 金桂森.读地图学地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 4.

[3] 褚亚平, 等.中学地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8.

[4] 吴兆钧.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 6.

上一篇:教师期待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高校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质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