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

2022-09-12

2014年2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室对外公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2020年) 》 (下称《纲要》) , 构建标准健全、体系完备、监管到位的食物质量保证体系成为主要任务之一。《纲要》要求, 到2020年, 我国要实现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且全面提升食品质量, 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一、食品安全的研究意义

1. 重要性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人类生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等等都离不开食品, 尤其是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日俱增,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已经逐渐衍伸为一个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食品安全是人民生活之根本、社会发展之前提、国家稳定之基础, 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可反映出该地区人们生活质量、社会发展水平及国家稳定管理的综合情况。因此, 一定要把好食品卫生安全观, 有效贯彻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法规。

2. 危害性

四点危害如下: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制约食品业可持续发展及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食品危机是指因食品数量和质量对人群、组织、社会和国家产生的重大危害事件。食品危机发生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可知因素, 二是人为因素;食品危机有两种存在形态 (隐性、显性) 、三种性质种类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和四级危害程度 (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 , 同时兼有突发性、群体性、非线性、敏感性等特征。

二、食品安全的问题研究

1.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且不断触碰大众的心理底线、挑战大众的敏感神经。在打好食品安全安全保“胃”战中,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是一决胜武器, 为保卫大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法理依据。加快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 食品安全的立法应多听取各方意见, 例如专家、职能部门、生产经营者以及广发群众等等;同时积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建议案, 建立预警平台, 通过风险评估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 对有可能引发风险的问题进行及时提示。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基础性措施, 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通过风险监测, 系统开展风险评估, 找到人体对各种食品中可能的有害因素或污染物的耐受量及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等等, 为最终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提供依据。

2. 加大对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

当下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与食品企业为谋取一己私利而违规操作有莫大关系, 食品企业目光短浅, 只顾眼前利益, 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弃之不顾。其实食品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 但要讲求方法得当, 坚持“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 坚持自律和生态伦理原则, 认真考虑消费者的切实需要, 以人为本, 从消费者出发。强化企业生产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诚信制度建设, 建立企业失信举报机制, 完善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 增强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快速反应机制, 加强应急处置, 强化舆论监督的导向工作。

3. 深入完善检测与监督的工作

完善快速检测主要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日常监督抽检, 专业检验检测机构对日常监督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食品问题做进一步检测, 出具检验数据和检测结果;风险检测与评估机构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设置并运行, 同时抓好配套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检测评估能力和标准体系建设, 监理检测资源与数据共享机制。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要加强日常监管, 强化基层监管队伍建设, 重点强化基层监管力量, 可在社区或行政村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员、信息员, 区县和街道乡镇建立食品安全协调领导机制, 构建各方协调联动畅销机制。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 加强定期巡查和监督抽查, 重点抓好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批发市场与集贸市场等方面的监管。

4. 深化食品安全事件危机公关

回顾2013年, 发生了太多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广州大米铬超标、小肥羊用鼠肉冒充羊肉、金钱豹售卖人造鱼翅、周黑鸭大肠杆菌超标等等。然而如何打消广大群众对这些企业的担忧则考验食品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第一, 食品危机没发生前, 就要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第二, 食品危机发生时, 由专家领导带队, 快速识别食品危机的存在形态、性质种类及危害程度, 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 及时与大众进行交流沟通;最后, 食品危机结束后, 恢复被破坏的秩序, 对危机公关过程中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度的奖惩措施。危机公关要在“速度第一、权威证实、系统运行或系统工程、承担责任、真诚沟通”这五个原则下有序进行。

5. 强化源头与绿色物流的管理

我国肉菜类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为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 商务部从2010年其就已逐渐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 屠宰场、批发市场、菜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都无所不包在其中。把控源头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除了肉菜流通追溯体系, 相管的配套措施也确保了食品安全流通环节万无一失, 例如建设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体制、开展“农超对接”等等。对流通领域进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同样重要, 然而, 流通领域情况较为复杂:规模小、个体经营多、流动性大、难以控制, 我国也缺乏对绿色物流的研究。因此, 当务之急是在直产直销中搭建起一条绿色通道, 为买卖双方架起一座桥梁, 由此可见, 绿色物流能够真正实现食品经过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到销售环节后的“农田到餐桌”。

摘要: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产业起点不高, 从业人员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 食品污染源头得不到有效控制, 食品企业为谋取一己私利而违规操作, 加上部分投机倒把分子参加制假活动, 诸多种种都在强调一个严肃的问题, 即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刻不容缓。笔者首先介绍了研究食品安全的意义, 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有效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明春:《食品安全发展的阶段性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2) .

[2] 张慧丽:《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主要问题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3 (02) .

上一篇:对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探讨下一篇: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