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经”百年争论梳理及出路

2022-09-11

一、改革开放前读经运动之回顾

回顾历史, 读经是历代王朝教化民众、培养人才、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从1861年开始, 清政府在“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思想下创办洋务学堂, 派幼童留学, 改革学制、废除科举制等。1902年, 张百熙曾拟定近代第一个规定学制系统文件《钦定学堂章程》, 又称“壬寅学制”, 其中规定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设“读经”科。1903年, 清廷颁布称为“癸卯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 还订立有关读经的学校管理法、教授法, 施行到辛亥革命[1]。

回顾历史, 捍卫读经的有马一浮、严复、梁漱溟、张君劢、章太炎、张东荪、章士钊、军阀陈济棠、湖南军阀何健、萨孟武、王新命、何炳松等;特别是1935年5月《教育杂志》发行70多篇名为“平心静气的讨论”的专题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编成《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专辑》。

虽然各方观点大相径庭, 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民族复兴”[3]。对照过去, 今日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有点“历史重演”的感觉, 慎视之, 其中的某些意见相比近日的讨论更加深入, 不仅具有历史意义, 而且值得今人借鉴。

二、改革开放后读经运动的阶段性发展

笔者试图对读经运动进行客观总结, 找出一些问题、线索、规律, 为读经活动的关注者与从业者提供一些思考!改革开放后, 读经运动已经、正在与将来要经历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1995年, 教育当局观念转变和有识之士的初步探索。

教育当局者反思, 读经不具规模, 内容零散, 开拓者心里忐忑。

1978年7月18日, 《光明日报》史学版头条《孔子教育思想试评》, 这篇文章的出现是一个新现象, 反映出了人们对先贤古哲的评价出现了复苏的苗头。随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孔子思想的评价出现了变化, “孔老二”称呼不见, 原来的负面评价“孔子反动思想”变为中性的描述性的“孔子思想”。

1989年, 孔子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 举行了孔子诞辰25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论会。五大洲二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名学者参加。到了1992年, 孔子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已被描述为“大思想家与大教育家”。此阶段, 儿童读经在民间已经出现一些初步性的尝试, 在某些思想先行开放、传统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沿海发达地区已出现小规模的民间读经班。

第二阶段 (1995年-2012年) , 儿童读经运动进入大胆探索阶段, 慢慢形成持续的读经规模和风气, 在学术上读经的争议也达到顶峰。读经运动停留在读诵背诵阶段, 少部分因其持续高强度开展, 在后期也慢慢暴露一些后遗症。

例如过度强调文字本身例如论语或弟子规或易经等;忽视儿童发展规律和汉诗文字本身特点;忽略传统蒙学及其他辅助课程, 如书法、识字写字、礼仪教化、文史兴趣培养、诗文写作训练等。

挂着孔子圣像, 读着经典,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儒家教育不符, 体现在教学目标、次第、内容、本身素质等。2006年, 读经运动策划者张利明开始反思读经, 认识到优秀传统教育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步骤和方法。惜影响甚少。

以读经为导火线的国学教育的争论更加激烈。2004年7月, 《世纪大讲堂》播出电视录制节目“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 遭到大学老教授萧宗六先生的严厉批评, 萧先生还特意发表文章《要求少儿读经是逆潮流而动》进行专门批评, 此文章对少年读经与文化传承关系以及读经对大师成长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批判。

郭齐家先生随后也撰写专门论文——《要求青少儿读经是顺潮流而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应, 从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之势、文化复兴以及“和谐中国”建设等角度诠释读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以深圳梧桐山读经村代表性私塾发展迅速, 秉持老实、大量的读经, 王教授通过全国各地巡回演讲、高频率造势,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深度指导这批私塾的产生和发展!梧桐山最多时达到三四十家私塾, 每家学堂几十上百人不等, 一时兴盛, 传为美谈!

经史合参的家塾村模式:1999年贺益德老师让女儿退学回家, 历今十余年, 吸引在家读经教育的同道者, 形成娄底家塾群, 树立起当代私塾典范。其所在大家庭2012年被授予"湖南省十佳书香家庭"、"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中华吟诵协会成立, 以及开展相关吟诵挖掘整理工作为推广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力量, 使之重视传统读经方法、体系, 为了解传统优秀教育的真相打开了一个重要窗口。

第三阶段 (2013-2022) :读经运动的再调整与初步稳定发展阶段。

2013年12月23日, 中央政府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其第十七条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加强其思想价值的挖掘, 使之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增加国民教育中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 分阶段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4年3月26日, 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在此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学段有顺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系统地融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全面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与条件保障。

在新的指导思想下, 全社会逐步落实传统文化推广政策。读经界进入反思纠正阶段, 重新认识与调整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着重点在做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 而私塾方面偏向于回归传统私塾, 重建文言体文系。国家大力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 其中, 第一期成果已于2014年底发布。第二、三期在总结第一期的经验基础上, 更着眼于选录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经史典籍。

其中内容包括“汉字与中华文化”、《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等21部典籍或专题 (103集) , 反映各地方各民族特色的经典诗文18篇, 同时还录进了一些经典的传统吟诵与书法篇, 目的在于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与专业推敲的精品, 全方位呈现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吟诵师资培训对传统文化教育推广越来越重要。伏羲班将成为学校转变的推动力, 伏羲班将复制。截止目前, 已开设伏羲班登记在册有271所学校。

2013年梧桐山大量学生退学, 部分私塾倒闭, 同时陈大惠提倡家塾教学法, 开启了对读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2014年, 从私塾界内开始, 逐步扩大到社会, 众多学者参与进来, 众多家长得到警醒。众多学堂开始转向。

读经出路在哪里?必然是要将其纳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之中。只有这样, 才是真正的“国学教育”, 才是世界范围的“国学热”。“国学教育”理论在当前不太明晰, 但必定是由我国政府提倡与推动, 建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国学教育体系, 最终明确化与系统化。

这是国家战略所决定的, 中考、高考与国考必定会调整。国学教育的各种实施条件 (政策、生产方式与专业人才等) 会得到解决, 学校国学教育也将走向小型化、社区化与私塾化。

为了更快的实现此目标, 从整体着眼, 有识之士建议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鼓励小规模实验、探索, 此基地须有大中小学与幼儿园, 并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 而且还要有一批专业的传统文化学堂 (农耕、中医、书法、古琴、茶道与手工等) 在周围。有大学就有旗帜, 也才会有人才与人气。有专业学校才会有专业性与丰富性。这些整合在一起才会有规模效益。

这样的一个基地, 就会在全国造成影响, 形成“标本”。当前也只有这样集中力量做出好榜样的做法, 才是最快捷的推广方法。否则, 在全社会条件都不太充分具备下, 短时间内容易造成混乱, 很难走出一条路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反思、反省而引发的“读经热”、“国学热”。但国学是对本民族文化特定的领域或对象象展开的学术研究。迄今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还很少, 很多人只是热衷于参道礼佛、游览古迹、练习琴棋书画、气功武术、祭祀、穿汉服、读经典等。“国学”乃“学术”, 而传统文化则“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并非所有的文化现象都称为“学术”。目前“国学热”, 混淆传统文化与传统学术。从普及传统文化角度, 百家讲坛等媒体有很大作用。笔者试图回答如下问题:上世纪80年代后的读经争论走到今天, 其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何规律?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后当如何发展?

关键词:回归历史,阶段性发展,传统文化体系,国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学良, 周洪宇.中国近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134-135.

[2] 胡适.独立评论 (第231号) 1937[M].长沙:岳麓书社, 2000.11-13.

[3] 何炳松.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M].上海: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 1935.89.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初探下一篇:浅谈数据库系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