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见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一孔之见范文

高中作文我之见

高 中 学 生 作 文 我 之 见

五河县双庙职业中学于红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如何指导高中生,让这些刚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孩子们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作文,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重视积累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要在阅读中吸取养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阅读、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二、创造情景、学会观察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欣赏、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并以此作为范文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三、贴近生活,亲身体验

马克思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

泉。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习作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生活越充实,作文内容就丰富,学生才能写出耳目一新的作品来。例如:写作文题目"记一次比赛活动",为了让学生们有内容可写,我举办了一次拔河比赛,当时的场面真令人激动,赛场上队员们汗流满面,一旁的啦啦队员喊的声音嘶哑,场下的观众心潮澎湃。赛后,同学们自动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并主动写成文字,这次作文成功了许多。他们抓住了细节,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有意识的依据教材让学生积累素材,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现实出发反映生活,就能解决写作中的"无米之炊"问题;学生就会由讨厌作文变为喜欢、热爱写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篇:加强企业建设我之见

一个企业在抓好安全生产和各项经营活动的同时,必须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两手都要硬,确保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抓好了物质生产,而放弃了文化建设,那么企业发展就失去了支持。下面就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谈一下我个人粗浅的认识,敬请指导。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体。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强调一切都要以人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一切物质资料的生产都离不开人,这就充分证明人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创立的基础在于人,存在的关键在于人,发展的根本也在于人。在企业人、财、物各项资源要素中,人是最能动的要素,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企业离开了人,一切管理就无从谈起。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要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力量、权力和主人翁地位。有个形象的说法:你把我当牛唤,我就把自己当人看,你把我当人看,我就把自己当牛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让管理者亲和人,让管理者与员工的心理距离拉近,让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从彼此无拘无束的相互交流中激发灵感、热情与信任。这样的理念在越多越多的企业中形成共识。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员工利益,并且要考虑其所面对众多社会人的利益,要把盈利性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合理统一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一种具有强型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企业职工的工作行为由监督管理到自觉规范的转变,从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化建设是解决企业人的问题的有效方法和主要途径,是企业内增凝聚力,外扩影响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是煤碳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础。

因此,在抓好安全生产和经营的同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总抓手,努力塑造一流团队,提高企业文化的品位和层次,围绕集团公司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总结提炼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理念和共同愿景,使之成为激励职工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大量的调查资料一致表明,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不安因素造成的,其比例远远超过了安全条件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职工思想上、行动上的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安全管理的范筹,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跳出传统的管理方法。要把安全放在企业文化大视野中去研究,通过在企业中构建一种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借助文化所特有的持续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和持久扩张力,引导企业管理和职工安全思想的转变,引导职工养成良好安全行为习惯,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大量实事表明,职工对企业文化感受和认识,决定其安全认识和行为养成。安全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是否发挥作用。在已经形成了积极有效的企业文化中,安全生产系统发挥着有效的作用,在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的企业中,安全生产系统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企业的安全生产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从企业所处环境和自身要求出发,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文化为目标,以价值观为核心,以人的行为为重点,以绩效为导向,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所谓本质安全型企业文化“就是对传统的安全管理实行辩证的扬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以„事‟和„物‟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行为在安全生产地位和作用。真正树立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主题,人是安全目的的基本理念,从而塑造本质安全人,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塑造一流团队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职工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和凝聚力来自企业对员工的信任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没有信任和凝聚力,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和团队精神。

打造一流团队首先要提高职工的素质入手,努力营造学习氛围,突出思想转变、行为规范。把提高科学文化知识、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技能教育共同纳入素质教育范畴,不断提调职工的综合素质,使每个员工都能达到思想高境界、工作高标准、落实高效率、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一人,每一事,每一处都要完成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努力行成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时时有标准的标准化管理格局。打造一流团队要注重选树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要建立典型选树、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评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如技术大拿、品牌员工、品牌团队等,利用典型身上所体现的闪光点,引导职工学习借鉴。同时要利用多种载体增强对典型人物宣传力度,给职工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学技术、钻业务、争当安全标兵、岗位能手的良好氛围。

打造一流团队要重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离开职工的意见和力量将一事无成。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真正体现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认真采纳,职工的合理要求和呼声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职工最想、最盼、最需解决的问题入手,满腔热情地去解决。用企业的发展成果去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职工享受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从思想上沟通,从情感上贴近,从物质得到实惠,在行动上才会与企业保持一致性,从而激发职工团队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打造一流团队要注意职工的行为规范。在平煤集团职工行为规范的指导下,要从道德、安全、行为素养、环境四个方面规范职工的行为,对职工着装、日常行为都要提出严格要求,努力达到工作安排命令化,日常行为统一化,言谈举止文明化,遵守法律规范化,穿戴着装整齐化。使职工杜绝不良习惯,严格岗位禁忌,推广文明用语,培育和提高职工“弯腰捡起一片文明,微笑传递一份真情”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团结稳定,企业就能生机勃勃,繁荣昌盛。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的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着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而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创新倾向和支持创新的态度,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就要弘扬和培育创新行企业文化。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学习和创新,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接受日新月异技术的人才资源,企业就会失去竞争力。追求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而是永不满足地追求出类拔萃的进取精神和心理状态。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就是要确立创新价值观。面对市场竟争和新技术的挑战,企业要保持高度敏感,坚决抛弃僵化保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维习惯,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在变革和创新中把握机会。引导职工激励职工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技术和业绩作为“共同愿景”,从而引导企业的组织变更、技

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企业文化的创新依赖于职工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投入,要重视员工的个性和首创精神,构建激励员工参与创新和提出创新建议的有效机制,使每位职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地尝试和实践创新。只有实现了文化创新才能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引领企业实现更大的跨越。

第三篇:小城镇行政体制之见

[摘要] 小城镇行政体制问题关系到能否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关系到能否实现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并解决好小城镇行政体制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城镇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是我国整个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管理体系中的最基层的政府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担负着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职能,城镇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小康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小城镇 行政体制 机构设置

[正文]

一、小城镇与行政体制的关系

(一)小城镇与行政体制

1.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因而集镇是农村中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今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点。

2.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

3.小城镇与行政体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之,上层建筑的好坏与否可以限制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政治制度的适合与否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小城镇的行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协调当地的人文和谐。

(二)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自身建设的需要 小城镇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小城镇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主要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然而,二十多年机构改革的种种努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现行小城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 (2)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

(3)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4)小城镇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5)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小城镇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2.建立服务性政府的需要

小城镇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国家机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同时,小城镇政府担负着许多繁重的任务,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最为集中,职能转变的任务最为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小城镇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小城镇政府要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全面加强政府管理的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行为规范。 小城镇政府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加大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推动小城镇政府职能不断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转变。小城镇级政府要努力实现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政府职能要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形成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框架,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小城镇政府担负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职能,其中经济职能是极其重要的乃至核心的职能。小城镇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展经济,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尽量减少市场力量的负面效应。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宏观经济层次中最基本的调控单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县域经济贴近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处于行政管理和政策落实的前沿,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解决绝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直接从基础层面影响人地矛盾运动的性质、规模和方向。小城镇政府的体制改革是运作县域经济的必要条件。如何根据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相应的进行小城镇政府的体制改革,就成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思考并解决得当务之急。

4.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宜都作为地处鄂西的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我市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像宜都市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价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而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因此,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只有发展小城镇,实现城镇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除此别无出路。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从理论上说,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工业化需要聚集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市乡镇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通过发展小城镇,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农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市场、技术和人才条件;通过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 (3)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在总量上相应减少现有耕地承载人口数量,转变农民的谋生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向城镇聚集,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能够解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当前小城镇发展中暴露的行政体制问题

在几十年的城镇建设中,我国形成了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小城镇行政体制,在这个背景下制定的有关城镇发展政策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小城镇特有的经济社会特点改变了原有的行政环境,过去制定的一些政策失去了效力,有的甚至成为束缚小城镇发展的障碍,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小城镇政府机构角色定位失当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小城镇政府机构角色失当现象仍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政府自恃为“权威型”的领导者。由于受传统历史的熏陶,小城镇政府习惯于沿用传统体制下的政治、行政命令方式,靠行政强制力行使职能,重视行政干预,忽视协调指导。

2.小城镇政府充当了“全能型”的管理者。从古至今,中央决定地方的一切事务,小城镇政府也不例外。在日常工作中大包大揽,把对经济的管制和社会的管理都纳入了自己的职能范围,造成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之间的职能错位。

3.小城镇政府担当了“忠实的”持家者。遵从中国的换届选举的规定,每三年地方政府也会进行一次换届选举,这样,县级领导干部轮换调动特别频繁。随着领导干部的轮换调动,县级干部的短期行为造成县属企业发展缓慢,财税资源枯竭,从而使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难以为继。

(二)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

小城镇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小城镇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主要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小城镇政府没有从根本上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来转变政府职能,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体制和框架内运转。小城镇政府的权力关系没有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政府过多地干预了县域的具体经济行为,“政企分开”并不彻底;“政事分开”仅仅流于形式,致使政府威信降低、动员能力低下;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财政制度、机制和程序的缺失,降低了小城镇政府的能力,扭曲了县政的基本功能。

(三)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小城镇政府的发展

我国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框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交通和通讯能力极其低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得以强化的历史背景下而确定的。通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度发展,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与当今时代不相适应的矛盾已日见显露。现有的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格局,与当今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客观条件已经难以适应。

三、城镇行政管理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政府职能增加,现行的行政体制构架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由于中小城镇规模相差悬殊,中小城镇政府的工作负荷也差异很大。据我们了解,有的镇人口只有

二、三万,没有多少企业,财政收入只有几十万元。而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镇,人口近30万(包括外来人口)。各类企业

八、九百家,财政收入

三、四亿元。对于这类小城镇,其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意义上的乡镇,而是象某些中小城市一样在进行建设和管理。一是从传统的以农事为中心的“农政”管理,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一、

二、三产业并举的多产业管理转变。在外资外商企业多的城镇,外商为减少与个体、私营企业打交道的风险,也总是更多地依赖依靠政府。二是城镇(包括村)规划建设向中小城市规模发展,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居民生活设施等已经基本城市化,建设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三是资源环境管理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四是由于外来人口规模庞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管理任务非常繁重。五是由于有这么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比较高,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事务也越来越多。总之,对这类小城镇,其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与某些中小城市已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差别。

(二)条块分割,严重肢解了小城镇政府管理职能

长期以来,条块分割、上下关系不顺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城镇已经成为农村社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成为联接城市、辐射农村、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相应地,城镇政府除了传统的基本职能外,也随之增加许多新的职能,如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设施,提供社会保障,环境与资源保护,外来人口管理,文化交流等等。但是,在城镇履行上述职能的很多权限和机构却不属于城镇政府,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现在好多事情都纳入了管理目标责任制,出了问题,拿党政主要负责人是问,但在站所的隶属关系上。目前,设在城镇的站所,属于乡镇管理的与属于县直部门派驻在乡镇或条条的基本上各占“半壁江山”,条块分割现象十分严重,即使是“条块”双管的站所,关系依然不顺。乡镇普遍反映,对这些站所指挥不动,监督不了,“权在部门,事在基层”、“权在县上,利在县上,责在镇上”,有时甚至还要受到派出机构的制约,从而失去了必要的权威性和灵活性。由于权利和责任相分离,极大地削弱了城镇政府职能。有的基层干部埋怨说,城镇政府对“各自为政管不了,不正之风纠不了,中心与业务统不了,人员不当调整不了”。

(三)机构庞大,人员臃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基本情况是:镇党政机构及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数平均16个,其中,党政机构平均7个,事业单位平均9个;干部总人数平均158名,其中,党政机构中平均64名,事业单位中平均91名。总的看,城镇党政机构设置比较规范,编制控制比较合理,只有少数地方超出限额。突出的问题是站所设置过多、过于分散,这些站所规模不一,人员有多有少,多的十几个人,少的一事一站,一站一人。此外,很多小城镇还使用为数不少的自聘、借调、以工代干和临时人员等。有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镇,党委设有党办、组织办、纪检、监察、宣传、团委、妇联、工会、侨联、统战、武装等12个机构。政府设有计生、卫生、文教、民政、综治、审计、农业、林业、财贸、安全、三资、来料加工、环保、工交科技、城建、外来人口等24个机构。另外,还设有人大办公室。设这么多的庙,怎么不产生官僚主义和职责交叉呢?

(四)政企不分,部分城镇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事务

城镇政府是行政管理机关,不是经济组织,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经济运作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市场、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城镇政府要从直接抓项目、抓经营、抓资金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转向调整经济结构,搞好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市场,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如果说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发展经济,城镇政府主要领导不得不直接出面组织推动的话,在强调政企分开的今天,必须在政企分开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书记、镇长兼任企业的厂长、经理。这种做法无异于叫书记镇长履行两种互相冲突的职能;作为厂长、经理,他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党政负责人,他更应注意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有的领导权衡失当,为了一个企业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资源的破坏、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就是由此发生的。实践还表明,这种官商不分的做法,容易助长以权谋私、孳生腐败现象。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府都明令禁止官商不分。这已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五)行政效率不高

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很多,现行的一些行政运作方式和机关工作作风也从一个方面影响着城镇政府的行政效率,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上级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和达标活动。现在几乎是布置一项工作就有一项检查,有的镇每星期都要接受一次检查,有时一天竟同时有9个检查组来检查,一年下来竟多达100多次,以至于他们一年要用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来疲于应付。这种忽视行政主体积极性的行政运行方式弊端很大,不仅制造了许多无效工作,极大地牵扯了城镇干部的精力,而且还要浪费大量接待费用,甚至逼得下面弄虚作假,孳生腐败现象。从根本上讲,这种运作方式也是不符合行政管理的普遍性原则的。上级对下级本应只规定管理目标,至于如何完成这个管理目标即通过何种组织形式、用多少人来实施,上级部门不应干预。用西方国家通行的话来说,是“只管结果”,不管“过程”。我们应借鉴这种做法。只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完成任务,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允许。一般来讲,城镇政府离基层最近,最了解情况,他们的办法比上级部门要好,更妥。

四、目前我国行政体制和机构设置的现状

行政体制是行政权力的配置及其相应的制度和体系的总合,而机构则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载体和具体形式。具体说,行政体制包括行政主体、行政过程、行政法规、行政目的等在内的完整的、开放的体系。这个体系在其所处的特定的行政环境中,存在着内部的、外部的和动态的各种关系。就行政主体而言,其内部关系主要有三:纵向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横向的行政机关内部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关系;条块配合上的垂直管理部门与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其外部关系主要有四:行政机关与政党组织(主要是执政党)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关系;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外关系,实际上使行政机关及其管理活动处在一个由法律秩序、权力分配、职能配置、工作方式、工作人员之间公务往来等因素构成的网络之中,行政运作和行政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上下左右内外的关系是否协调得当。

(一)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在整个改革中地位十分关键。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提出的改革要求,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设置上,与政治体制的其它部分相比,行政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最直接。因此,必须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使上层建筑更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涉及行政体系内部上下左右权利与利益的调整,涉及政府工作系统与政党组织,与国家权利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的调整,涉及现行权力配置的调整,以至行政体制改革进行起来既复杂又敏感;阻力大、难度大。每次改革的成效都很有限,每次改革的成果都难以巩固。从根本上讲,现行的行政体制与机构设置仍极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必须通盘考虑,组织专门力量,抓紧制定方案,积极推进。”

(二)我国行政体制与机构设置的主要弊端

从体制上看,主要是权力结构、职能结构配置不合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权利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从党政关系上看,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在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看,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过分强调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很少强调必要的分权和自主权”;从政府与其管理的对象看,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许多事情不是“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而是“统统拿到党政领导机关、拿到中央部门来”。

从管理过程看,主要是“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到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缺少对于每个机关及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以至事无大小,往往无章可循,绝大多数人往往不能独立负责地处理他所应当处理的问题,只好成天忙于请示报告,批转文件。有些本位主义严重的人,甚至遇到责任互相推诿,遇到权利互相争夺,扯不完的皮。”这些又反过来要求多增机构,多加人员,促使机构更加膨胀。

在体制上、管理过程中种种弊端,集中的表现是行政管理中的官僚主义现象。“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等种种官僚主义现象,“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主要是机构庞大、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交叉,手续繁琐,效率低下。

五、小城镇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小城镇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要在理顺关系、健全功能,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精兵简政等方面多下功夫,逐步建立职责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规范廉洁的小城镇行政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理顺县镇关系,健全小城镇政府功能 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首先要在理顺县镇关系、消除条块分割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继续贯彻中发[1993]7号文件精神,凡文件规定下放给镇政府管理的直接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站所,要坚决下放到镇政府,已经下放了的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再重新上收,对实行双重管理的站所,也要加大小城镇政府的监督检查权、人事审查权和工作协调权。二是非执法监督机构的设置,应由小城镇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在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前提下,自主决定。对那些分设过细、业务工作量小的站所进行撤并,增强整体服务功能,上级有关业务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指导。三是城镇为农服务机构要切实面向农民,提供专业服务,扶持农户发展生产。他们的报酬要与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挂钩,通过有偿服务,提取合理报酬。

(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在从传统的农业集镇向工业镇或商业镇、旅游镇、文化镇等新兴小城镇转变的过程中,小城镇政府应从偏重于具体管理经济生活,转向全面管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一是经济管理职能,要重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二是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特别是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以规划为龙头,通过规划建设引导企业连片集中,解决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难以治理和供水、供电、道路、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的问题,形成规模经营,发挥集聚效益。三是切实加强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要把资源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纳入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考核小城镇主要负责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培育、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为农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功能

小城镇政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和各种各样的企业,作为政府,必须解决单个企业和个人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那些问题。要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为农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这不仅是政府服务功能的需要,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只有各类服务组织充分发展了,不应由政府管理现在又不得不管的那些事务才能转移出去,才会有相应的组织来承接。

(四)大力精简机构人员,逐步规范小城镇行政体制

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核定小城镇的机构编制。考虑到小城镇的特殊性,有关政策可以相对灵活: 一是不要求上下对口,左右看齐,在不突破国家规定的机构编制限额内,自主设立相应的机构;二是机构综合设置或一个机构几块牌子,领导干部可交叉任职;三是规范小城镇党政机构名称和机构规格。防止借改革之名搞扩充机构、人员,提高机构规格,在机构改革上来回折腾的现象;四是坚决清退借用人员和临时人员。有些试点镇虽然上级政府赋予其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但镇政府没有单纯追求机构升格和编制增加,机关工作人员仍作了精简。实践证明,只要真正做到了政府职能转变,政企职责分开,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机构人员是能够进一步精简的。

六、建立健全行政体制,促进小城镇和谐发展

(一)重塑小城镇政府的角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小城镇政府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小城镇政府角色的转换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小城镇政府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者的角色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责任者的角色,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把服务型政府理念具体化、明晰化并落实到位。

此外,小城镇政府必须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从行政管制向依法行政转换,从制定计划的政府向引导、培育市场的政府转换,从以权力为运转轴心的政府向以社会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的转换,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换。换言之,小城镇政府的角色应该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小城镇政府必须对其性质、职能、权力界限、功能范围、行为方式和活动领域严格界定,履行好自身应该承担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小城镇政府必须充分保障农村基层群众各项民主权利,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旧格局;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机构臃肿、职能交叉重叠、运转效率低下的状况;此外,实现人员精干,高效运转,以最少的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的行政管理。

(二)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通过推行省直管县,可以改革目前我国行政区划中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参考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情况下划小省区,划清边界,有利于改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的领导,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区划体制环境。在经济上实施强县扩权,在财政上实行省管县,可以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把一些原本属于地市级政府的行为审批权里直接下放到县。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我国目前虽然只是在试点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至少可以窥见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县的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形成一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从而有利于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实行“县财省管”体制可以绕过市这一级周转和盘剥,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转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的财政困难,强化了县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调动了县发展的积极性;第三,促进了市级政府工作职能由领导型向自我发展型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同时,为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优化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对于我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农村经济体制,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出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小城镇政府的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和重视。对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对策,有利于提高小城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公共服务机制改革过程中,既要注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要注重社会公平,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既要注重发挥政府作用,也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一个有效的公共服务机制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必须坚持以公众为导向,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从政府本位、官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深入了解公众的意愿,广泛集中公众的智慧,应完善有关了解民意、公众参与和公众评价的机制,切实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从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总结] 小城镇作为中国现行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行政体制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小城镇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小城镇政府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受限于现行的行政体制等。针对上述问题,各地政府应根据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永,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以人权公约和中国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05. [2]余潇枫,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4). [3]汪玉凯,未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J],学习月刊, 2007,(07). [4]王晓斌,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构成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5]马彦林、刘建平,现代城市管理学(现代城市管理丛书),科学出版社,2005,(08). [6]乔观民、黄天元,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与机构改革思路,2003, (12). [7]赵月、葛长银,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8]梁尚敏,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J],现代财经,2002,(8).

第四篇:法院工作者调解之见

调解是因主体的不同而分为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形式。作为法院等实务部门所指的调解一般是由法官参与并主导或单独或联合其他相关力量如村委会主任、名望老人及党委和政府对社会纠纷进行的调解。我们一般意义指称的司法调解更多的是有法官主导,相关当事人参与的诉前调解、诉中调解为主。调解因为其纠纷解决的柔性,成本的低廉性与结果的可接受

性而为司法所当下司法所青睐。调解不仅是一种司法中的策略和纠纷解决技术,更是一种镶嵌在中国传统与文化长廊中的一颗明珠,是屹立和绽放在神州的一颗“东方之花”。找寻和发现深嵌在传统与文化底处的调解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调解制度的意义和使命,更有助于我们认知调解的未来并为国家正式司法制度所借鉴和吸纳。检视调解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不仅是对调解来龙去脉,对调解现状的反思,未来的展望,亦是对自身调解心路历程的回顾与总结。

调解的策略之维。调解是一种司法的技术和裁判的方法。调解作为一种诉讼与裁判过程中的工具理性而被运用。失去了调解,司法是否无法启动和运作?没有了调解手段的运用,案件的审理与裁判是否无法开展?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是有了调解技巧和艺术的加盟,法律、裁判和司法都不再那么地冰冷和生硬,而更具人性化。有了调解的润色,司法变得更加柔和。比如兄弟之间因为债务纠纷而闹别扭,显然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调解优先,并以调解为主。否则判决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还可能埋下兄弟之间不和与仇恨的种子。还有像涉及离婚的婚姻关系的案件更是如此。笔者以前遇到一个离婚案件,女方因为听说丈夫在外面沾花惹草而气急败坏回去与其大吵一架,并因为男方吵架过程中施加暴力而坚决要跟其离婚。显然这种小摩擦在生活中是难免的,但因为这样的一个生活小插曲就离婚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亦是让小孩子最受伤害。后来经过我们三番五次耐心做调解工作,小两口还是重归于好。如果我们懒得去调,而是一判了事不仅让当事人的小孩子无家可归,亦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为作为社会最基本细胞的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所在。显然这个时候调解不仅发挥其技术或工具理性的价值,亦证成了调解存在的必然性与正当性。调解更柔性,更柔和。调解策略的加盟不仅有效避免了僵硬适用法律所导致的机械裁判。调解天然所具有的弹性优势更是弥补了传统诉讼渠道救济当事人权利的不足,犹如为传统司法生命力的延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调解的谋略之维。调解不仅是一种裁判的技艺补充,在乡土中国,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选择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虽然在急速向现代化前行的中国社会开始褪去人情关系编织的差序格局面容,但在广袤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调解依然有其有其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乡土中国建构的人情社会,调解不仅是一种作为诉讼和裁判的司法技艺补充,更是一种隐性的制度化存在。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在发生纠纷和矛盾之后并不是寻求法律的慰藉和司法的渠道救济。而是找个双方都值得信任的德高望重人士进行说说话与评评理。在乡村中品性高尚有威望的乡绅和村委会主任等人士的裁判公信力可能更胜于法官及司法。调解作为系统的纠纷解决渠道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调解作为一种谋略和文化存在方式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中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历史脉络中。为何在发生纠纷和矛盾的首要反应是是寻求调解和评评理而非法律的安慰?在乡土社会中,很可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相亲邻里难免发生点小摩擦,为了这种点小事情就上法院,与对方站在对立面,下了原告席、被告席之后他们如何回去面对往后的生活?毕竟乡土化的农村里,圈子很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红白喜事都要碰头迎面的。为了以后生活的方便不至于尴尬,通过德高望重人士说说话、评评理,调解化解矛盾是在乡土农村中的最佳选择。不仅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大家不愿意撕破脸皮,即使是涉及财产纠纷等重大事项,村民可能也会将调解作为首选。其他不说,起码在纠纷解决成本上,调解远远优于诉讼、司法渠道。农民也不傻,虽然没学过经济学,但他们也清楚不准备大把的钞票,别说想打赢官司,就连法院的门都难以踏进来了。(当然这是旧社会的情形,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为了方便百姓诉讼,国家还大幅度得下调了法院的诉讼费)因为立案也是要收费的,请专业律师也是花费的等等。案子还没赢,可能家里的一点积蓄都可能花光了。即使赢了官司,也可能是输了钱。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村民选择调解也是无可厚非的。虽然调解的规则和裁判方法与司法不一样,但两者的原理和目的指向还是殊途同归的。都是裁断纠纷,化解矛盾。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调解因为其成本的低廉性在广袤的农村其制度竞争力应当要远胜于诉讼或司法的渠道。由此看出,在广袤的农村,调解可能不是简单裁判技术或审判手段的辅助工具而很可能是反客为主,作为主要的纠纷解决机制或制度渠道。此时调解已经超越了策略之维而上升

到谋略之维深嵌在文化深处与历史长廊里。

调解的战略之维。调解作为一种谋略或制度选择,随着广大农村的急速工业化、城市化,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解体而开始被解构。最典型的明证是按照一国若有10%的人口涉诉,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诉讼社会的标准,现在的中国正在因为急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而大踏步地迈入诉讼社会。诉讼社会的逼近,法

院的诉讼迎来了爆炸性增长。这个过程不仅中国在经历,西方社会亦在其中。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代,调解是一种柔性纠纷解决机制被重新定义和发现。因为我们发现把所有的纠纷和矛盾都推入诉讼轨道不仅是不现实的,亦无法取得足够令人满意的效果。将纠纷和矛盾都推入诉讼轨道显然是有限的司法资源和能力所无法容纳与承载的。另外诉讼因为其剧烈的对抗性而导致在诉后,法律的很多功能无法得到实现乃至于零功能或负功能。而调解很多时候在纠纷解决的方式与方法体系上可能与诉讼是相反的。比如诉讼采取的剧烈的法庭对抗和证据收集,而调解注重当事人的充分参与与平等对话,证据和展示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主要是一种内心的妥协与让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调解与诉讼有功能互补的隐喻。调解传统的勃兴与复归和被国际社会的重视显然是因为调解昭示着司法有激烈对抗向合作型司法、恢复性司法的路径转型。调解视野下的纠纷解决与矛盾化解与柔和的,合作的。调解因为更多地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愿,当事人的充分参与和意思自治而更富弹性,有更多回旋的空间和余地。这种可伸缩性的谈判与协商在司法者的主导下不仅有助于化干戈为玉帛,更能为司法权威的尊重与认可添色。因为当事人的心悦诚服和内心接纳显然比一判了事的裁判更容易被社会所尊重和认可。调解的这种修复功能有利于重塑司法自身的权威与公信。在刑事审判领域,合作型司法、恢复性司法是目前刑事法领域的重要转向。而调解所体现出来的参与性、合作性有助于消除诉讼所带来的刑法零功能和负功能影响。同样是犯罪行为,可能在双方当事人采取合作的态度,积极履行赔偿义务换得被害人的谅解不仅通过物质弥补安慰了被害人的心灵,更让被告人看到了生的希望和早日出狱回归社会的可能。显然这种合作型的调解是优于司法裁判。迎接诉讼社会的到来,调解作为弥补传统司法的不足不仅是一种策略选择,更是与裁判或判决相并驾齐驱的纠纷解决替代机制和战略。调解视角的中国司法进路是中国为对抗性司法向合作型司法、恢复性司法向国际社会的经验萃取与智慧贡献。即在工业化时代,诉讼时代调解依然不会因为诉讼的侵入而消逝,而是作为一种与诉讼互不功能的战略共同打理现代人的纠纷与生活,促使矛盾得到及时、高效化解。调解因为成本的低廉性、主体的参与合作性及结果的可接受性等诉讼所天然无法具备的优势而作为一种社会纠纷解决的重要战略选择,调解因为更有助于案结事了,促使当事人息诉罢访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为一种制度所被认可、重视、接纳和延续。调解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与诉讼并驾齐驱的纠纷化解的制度渠道与战略选择。

第五篇:读《金粉世家》之一孔之见

近半个月来,在做暑假兼职的同时,一直都在看张恨水先生的《金粉世家》,可谓是爱不释手,读完以后,感慨颇多,收益匪浅。有人说,看书不如看电视剧更直观,更能给人以视觉冲击。我认为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作者的匠心独运,也表现在作者对文字的驾驭技巧上。因此,还是文字这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更能给人一种不加渲染和矫柔造做的纯粹,才能给人以更大的审美和思考空间。闲话少絮,进入正题。有人说《金粉世家》就是一部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这一点在故事情节构造和小说的章回结构及语言风格上不难看出,甚至有人认为用《金粉世家》的全套人马去打造一部新《红楼梦》也未尝不可。总之《金粉世家》的创作深受《红楼》的影响这一点不容置疑,不过我认为在至少在以下几点上《金粉世家》和《红楼》的区别还是较为明显的:1.《金》中所写的金式家族远不及《红》中的贾氏家族那样庞大,《红楼》中的人物关系结构复杂,难以理顺,人物众多又都个性鲜明,这就需要作者一番惨淡经营的构思,所以才有《红楼》“批阅十载,增删无数”的艰苦创作历程。而《金粉》中的人物则相对少了很多,无非就是总理金铨及三个夫人,八个子女再加上四个少奶奶和一个女婿刘守华,另外还有几个少爷和小姐交际圈里的朋友,再有就是丫环和佣人,总数加起来也不过几十人,这要比《红楼》中的几百个人物少多了。2.金氏家族和贾氏相比也没有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其它不表,单就主人翁金燕西和冷清秋的自由恋爱和结合以及柳春江大少爷对金家大少奶奶身边丫环小莲的苦苦追求并最终结为连理两件事来说,这在红楼时代讲究门当户对的社会背景下就是不可能的事。这就充分体现了《金》的平民化视角,同时北洋军阀时期较曹雪芹时代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倾向于此也可见一斑。3.金家的衰落要比贾家的衰落更快,更惨。小说写到紧要处往往是飞来横祸纷至踏来,让人不忍卒读,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读之不能不令人动容。4.《红楼梦》中,贾林二人自始至终也没能走到一起,而《金粉》中,金冷两人却经历了相识,相恋,结合,决裂的历程,虽然两者都是悲剧结局,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金冷两人虽然最后选择了分道扬镳,各奔东西,或许是命运捉弄,或者是今世无缘,也或者是积怨太深,由爱生恨,无论怎样,两者选择给彼此自由远胜过在没有感情的二人世界里厮守煎熬,这或许也是最完好的结局!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看着两个彼此携手走过风雨的人最终走上了宿命的分离要比两个根本没在一起过的人最后因一个人抱憾而终更令人扼腕叹息!不多写了,手机码字很慢的!下面是一首关于评价《金粉世家》的小诗与诸位共享:怜怜吟,曾记否?与君把酒话清秋.那次雨洗西山后,月儿挂上柳梢头。等啊等,我在断桥守候。盼啊盼,时间不再游走.轻轻悠悠,你来时花开细水流。你习惯的低头比莲花娇羞.你不安的眼神比凉风温柔。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br

不该来的偏要来,不该走的却要走

再不见你颦笑幽幽,再不见你眼泪含愁……

孤燕西飞,叶落寒秋,难道是你离开的理由?

青灯为伴,无喜无忧,是你无奈认命放手?

上一篇:援藏干部范文下一篇:眼镜营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