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案三年级上册

2022-10-07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教案三年级上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部编版教案三年级上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优质教案)

习作《我来编童话》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不仅学会写作,更陶冶情操。

2.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童话。

1.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童话的世界。

2.忆说故事,领悟写作手法。

(1)首先让我们走进童话屋,看看里面住着那些童话故事?你能很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童话图片,学生交流。

(2)你还读过哪些童话?(学生自由发言)

(3)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篇童话?简单的说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是啊,童话中充满了奇妙的幻想,难怪大家说起来津津乐道、滔滔不绝,那你们研究过童话故事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吗?(学生交流,代表发言。)

(5)师生总结。(课件出示)大胆的想像,恰当的拟人、夸张,给人启迪。

(6)总结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连童话创作的奥秘都能发现!童话就是作者通过大胆地幻想,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编织出的一个个奇异有趣,并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的故事。在童话的世界里,云儿能说话,风儿会唱歌,花儿中会走出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真是太吸引人了。要是我们也能创编出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那该多好啊!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中国的安徒生吗?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始创编我们自己的童话吧。

2.提供写作对象,启发学生思维。 (1)(课件出示)我来编童话

国王 黄昏 厨房 啄木鸟 冬天 森林超市 玫瑰花 星期天 小河边

(2)看到上面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有可能发生的事。

二、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了解童话故事的神奇。 2.(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可以从上面任选一个或几个。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如小公主、月亮。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时间地点角色)

3.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指名交流。

三、由导到放,鼓励创编。 1.独立构思。

(1)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大胆描述和构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座位听) (板书:起因 经过 结果)

(2)大家认真的思考,想好了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选出最佳的故事,可以通过演、讲、画等各种形式汇报。

2.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1)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3.创设情境,角色表演。指名学生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4.教师小结:

每个小组的思路都很清晰,内容各异,表演也很精彩。在这里老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你们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自由表达。想让你的故事更丰满、让更多的人都来欣赏我们的童话吗?那就把它写出来吧!先别忙着动笔,童话屋里还藏着一个教我们写好童话的锦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

(1)忘我地写:此时,你就是你自己笔下的童话人物,你要以他们的身份、口吻和心理去驰骋想象,落笔成文。

(2)动情地写:在你的童话人物中,要注入你自己的思想情感,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

(3)大胆地写:要让想象尽可能丰富,情节尽可能生动,形象尽可能丰满。

(板书:忘我 动情 大胆)

四、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谈话过渡:有了这个锦囊,相信你的创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2.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同学帮助补充修改。(师下小组巡视和参与) 3.各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对于优秀的要肯定优点,给同学作示范;对于中等及较差的要多鼓励,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编写童话故事的积极性,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帮助完善故事。) 4.学生动笔将自己所说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五、个性创作,成果展示。

1.自主创作,创编童话。(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汇报展示。其他同学可以做记录,记下你觉得精彩的地方,也可以找出他的不足之处,提些建议。

3.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小组交流互评互改,师巡视指导。

六、引导激励,课外延伸

1.今天这节课,老师看到了同学们智慧的火花,想得新、说得好、写得也棒。最后,看看安徒生爷爷还有什么话要说?

2.(课件出示)卡通人物安徒生,字幕显示:看到同学们这一节课的表现,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看来我这位“童话大师”该好好歇歇了,不过我还有两个小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做到。

(1)想一想:除了可能发生上面的故事外,也可能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呢?

(2)编一编:课后同学之间可以随便找几样自然界中的事物(风霜雨雪、日月星辰,花木草石、鸟兽鱼虫,)连在一起编一编童话故事。

3.吐露心声、情感共鸣

同学们,这节课是你们圆了老师的童话梦,美好的童话,它能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发人深省,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欢迎你们经常走进童话世界,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写一写,让你们五彩的梦在童话中尽情展现,让你们美丽的童年在童话中更加绚烂。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花的学校》 部编版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落下、口笛、狂欢、荒野、放假、衣裳等词语。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学校,谁来说一下,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生回答)不光我们有学校,你们相不相信花儿也是有学校的,请跟我进入今天的课题——《花的学校》

2.

指名读词语,检查识记情况

PPT:阵雨、落下、互相、口笛、狂欢、双臂、碰触、急急忙忙、荒野、口笛、放假、衣裳

听写:荒野

跳舞

放假

双臂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得词句多读几遍。

(2)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边读边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分享读书收获。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读了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分享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读好停顿、重音,把句子读正确。从有新鲜感的句子中,想象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花儿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3)

再读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边读边圈画词语“跳舞、狂欢、做功课、放假、冲了进来、急急忙忙、扬起手臂”

联系生活

实际想象体会,重点围绕“关门做功课”“放假”这些具有奇特想象的词句展开想象。

师引导:

关了门做功课是怎样的心情?

放假时是怎样的心情?最希望做什么?

花儿做的功课会有哪些?

他们放假了是怎样的情形?

引导学生对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融入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圈画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课文描写的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结合阅读提示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图书《榕树》。

1.划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1)有新鲜感的词语:

蓬头、差异、纠缠、挣扎、萧萧

(2)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

①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吗?

②你的大黑影边在水面上摇动,好像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2.反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雨来了,他们便放假了。你们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轻快的舞。

蝴蝶一来,他们…

…一来,他们…

学生展示交流

(2)课下阅读《不懂就要问》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三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明确同义词表达的侧重点。

3.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4.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重点

1.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

2.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难点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长期观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赏读具体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将文章写得准确;不仅要细致地观察,还要长期地观察,最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才能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2.词句段运用

词语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是同义词。在“词句段运用”中,通过“连一连”的方式,找到同义词,并明确这些意思相同的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区别。如“鸟巢”属于书面语,而“鸟窝”则多用于口语。辨析这些区别,对我们认识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在句子中,一些词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语的重要性,从而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日积月累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楚列出的每一则谚语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当堂记忆、积累。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查找书籍等方式搜集更多有关气候的谚语,以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1.预习提纲

(1)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2)通过查字典,解决在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的生字问题。

(3)运用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中的片段。通过这三个片段的展示,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准确?在观察中,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到哪些感官?

课件出示:

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学生认真读片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个片段:从“钳子、较大的土块、强有力的后足、两排锯、倾斜地铺开”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得多么准确。只有观察细致了,描写起来才会更准确。

第二个片段:从“要是、萎了、痕迹也没有了、逐渐变成灰色”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而且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第三个片段:“仔细耙扫、收拾、弹琴”等词语、短语表明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心想。可见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最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

认真阅读三个片段,从重点词语中感受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表达的准确以及观察的多方面、多角度。教会学生观察,对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二、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1)认真观察上下两行字,大家发现这两行字有什么特点?

(2)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字连起来,组成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

(3)上面同一个字可以连下面两个字,各组成的词语在意思上、用法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完成练习,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的字都是动物名称,和第二行相应的字连起来,可以组成词语,这些词语表示这种动物的“家”。同时,第一行的字与第二行可连的两个字分别组成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同义词,一个常用于口语,一个常用于书面语。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组词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三、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遣词造句的时候会发现一些词语在句子中起到特殊的作用。有了它们,句子表达的意思会更加准确。

直接表明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开门见山,非常简洁,同时引发学生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四、深入探讨

1.课件出示,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4.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读一读,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2)深入思考,句子加上了加点词语后,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读句子,讨论,并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一下子变成灰色的。这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最多”一词表明隧道最深有九寸。这个词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的这句话,思考:哪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课件出示:

这座桥长约12米,宽约8米。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句子。并选出代表发言。

预设:“约”点明了桥的大概长度、宽度,因为测量是有误差的。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一定要严谨,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

设计意图:

理解加点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引导学生严谨地表达。

五、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谚语。

课件出示:

1.立了秋,把扇丢。

2.二八月,乱穿衣。

3.夏雨少,秋霜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谚语。

(1)大声朗读。

(2)指名读。

(3)分组读,并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指名出示在预习中搜集到的谚语的意思,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谚语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在弄懂谚语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同时展示收集到的谚语,加深印象,扩大知识积累。

一、举一反三。

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弄懂书中呈现的几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外,我还列举了别的例子,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理解表程度或表限定的词语在增强句子表达准确性上的作用。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始终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同义词的用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读中积累谚语知识。

在“日积月累”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把握谚语的意思,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我还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工具查找类似的谚语,并朗读、背诵,达到扩展知识面的目的。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一块奶酪 人教部编版

11* 一块奶酪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评价童话中蚂蚁队长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家里冰箱里放着一块你非常爱吃的奶酪,但妈妈却不允许你吃,你会怎么做?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板书:一块奶酪)

二、初读感知,检查自学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宣布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诱人 舔一下毅力 强大 纪律 犯禁令稍息 犹豫 跺脚 聚到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①正音:翘舌音“处、稍”,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强”。

②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诱、舔、豫、跺”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熟字比较法:聚—娶 范—犯

组词扩展:强大 自强 犯罪 违犯 禁止

(4)学习多音字:处(chù chǔ) 稍(shào shāo)

读句子,找发现。

①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chǔ)罚。

②教官下令“稍(shào)息”,让我们稍(shāo)微休息一下。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蚂蚁队长庄严宣布纪律,大家开始搬运粮食。

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写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一角,它战胜自己内心偷嘴的念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那块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则。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蚂蚁队长带领它的队伍在做什么?(搬运奶酪)蚂蚁队长是怎样严格要求他的队伍的?

(课件出示)蚂蚁队长的话:“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嘴就要处罚谁。”

(2)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奶酪掉了一个角)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引导学生学习第4~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经过。)

(3)在这件事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围绕第4~12自然段进行交流,体

会蚂蚁队长和蚁群严格的纪律性。)(板书:蚂蚁们——

自律、有毅力、心齐)

3.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喜欢,因为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己不搞特殊化。)你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再次体会蚁群严格的纪律性。)(板书:严于律己 纪律严明)

(2)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对蚁群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预设:会对蚂蚁们严格要求,自己也不能犯禁令。

4.选择其中一只小蚂蚁,发挥想象,以小蚂蚁的身份改编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总结课文,拓展想象

1.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它们的心真齐啊!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2.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自己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想想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学习课文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11* 一块奶酪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蚂蚁,体验作为队长的蚂蚁的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不足之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显得略微紧张,因此让学生自主交流、表现的机会较少。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金色的草地 人教部编版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的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注意,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二、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语言浅显,十分贴近儿童的生活和情趣,所以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另外,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不易理解曹东变色的奥秘,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可让学生联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来学习。

三、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玩乐的情形,能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通过自读自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草地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2.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在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文。

五、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见到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师: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呢?

师:我们把课本翻到66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金色的草地》,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那么来看一下大屏幕,除了我们说的金色的草地,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样的草地?指名说(绿色的,无边无际的,茂盛的宽阔的)。

师:我们再换一种,我们可以说金色的什么?指名说

。师:看一看老师写的。师读。现在我们学习《金色的草地》,师板书《金色的草地。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生字词,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大家,到底会不会呢?指名读。

师:大家读的不错,我相信大家都会了,那就用声音告诉我,你会了,一个词读三遍,开始,生齐读。

二、听录音,思考问题

师:词语我们都掌握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请听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生听录音。

师:听完了录音,同学们思考一下老师刚才的问题,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指名说。

三、感悟学习第二段

师:那我们来学习第一件事,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他们到底怎么玩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生齐读第二段。

师:也就是说他们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这些蒲公英还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同学们知道他们怎么玩的呢?指名说。

师:看我们的课文插图,哥哥在后,弟弟在前,一起在草地上玩耍,同学们想不想在草地上玩耍?生答。

师:谁来上台表演一下这个情景呢?指名表演并鼓励。

师:我们看第二段里有哪两个成语?指名说并画下来。

师:我们来看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哥哥装着一本正经,是不是神态非常严肃?

生答。

师:我们再看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吸引你的注意力,把你的目光集中一点,就像一个人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大家都朝她看,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住了。

四、感悟学习第三段

师:这些可爱的蒲公英给哥俩带来了快乐,作者有一天起的特别早,又有什么发现呢?我们跟着作者看一看,生齐读第三段。

师: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指名说。

师: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师:作者起的很早去钓鱼,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草地可以变颜色,从金色变成绿色的。那是早晨的时候发现的,作者中午钓完鱼回来的时候,发现又变成什么颜色的?生答。

师:傍晚的时候,作者又出来了,这时草地又变成什么颜色?生答,由金色变成绿色,这里面有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在书上画出来。生说并画。

师:作者还有一个疑问,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草地会变颜色?指名说。

师:我们知道了草地为什么变颜色的原因,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读读。生齐读。

师: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我们把蒲公英比作什么?生答。

师:比一下,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师什么句子?生答

师:在这句话旁写下来。师板书。

师:由金色的草地变成绿色的草地,因为什么呀?生答。

师:是因为蒲公英的花。蒲公英的花张开时,草地就变成金色的,蒲公英的花合拢时,草地就变成绿色的。

师:作者对蒲公英如此喜爱,于是他就抒发了一些感慨,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生读。

四、感悟学习第四段

师:我们来看第一句话,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生答。

师:感叹号表示什么?生答强烈的感情。

师:多么可爱,多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什么心情?生答。

师:我们能不能用多么的什么说一句话。指名说。

师:最后一句话,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它指谁?生答。

师: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起床,蒲公英是人吗?会说话吗?会睡觉吗?会起床吗?生答。

师:这样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师板书,生答。

师:在这句话旁边写上拟人句。拟人句把蒲公英写成和我们人一样的有自己的感情。让我们带着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一起读读第四段。生齐读。

师:从第三段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小作者非常善于观察,认真,仔细。我们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热爱大自然。

五、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自由读读这篇课文。

生自由读。

板书

16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

玩耍绿色的草地

比喻句开

快乐合拟人句

蒲公英的花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近的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师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的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

上一篇:部编版八下语文导学案下一篇:部编版上二语文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