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成语

2024-05-17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成语(精选6篇)

篇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成语

2018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进度

一、教学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 250 个,写字 250 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 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新人教版编部本于 2018 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 27 篇。教材以专 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 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 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 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 的小学》《花的学 校》和《不懂就要问》3 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 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2.本单元重点:(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 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 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 树木皆有童趣; 《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 积累,学会体会。(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 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 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第二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 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 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2.本单元重点:(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学会用 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时,给足时间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 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

篇2: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成语

学科

年级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三

课型

练习

主备

李霞

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出示了三个孩子所说的三段话。第一段话表达的是对于童话的认识,旨在启发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童话学习之后,形成对于童话的初步认识。第二段话回顾了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并据此谈了童话“充满丰富的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第三段话说的是阅读童话的感受,旨在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童话之后的收获。指导学生交流时,可以结合本单元学过的童话展开,也可以结合课外读过的童话来谈,引导学生形成对于童话的初步认识,并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

“识字加油站”出示了六组汉字。这六组汉字被分成了两行。第一行每组前后两个汉字读音相同。具体来说,“申”“介”“宗”分别是“伸”“介”“棕”的声旁。第二行中,每组的后一个字也是前一个字的声旁,只不过两个字读音不完全相同。通过汉字中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反其道而行,联系已经学过的形声字记忆声旁读音。教学时可以去掉拼音,鼓励学生大胆猜读、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以规范的语言表述规则。

“词句段运用”由“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和“学习下面的修改符号,并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口字旁”辐射出三组汉字。“咬、叼、嚼、咽、啃、吞、含”都表示用嘴吃东西及与之相关的动作。“叫、喊、嚷、吼、吵、啼、唤”都表示由嘴喊叫或呼唤等发出声音来完成的动作。“啪、哗、吱、嗡、嘟、鸣、嘀”都是象声词。同样是“口字旁”,在不同的汉字中充当形旁时具备不同的表意功能。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朗读、做动作等方式发现三组汉字的不同意义,并树立联系具体的汉字将偏旁的表意功能进行分类和细化的意识。

第二部分出示了三个句子。分别存在错别字、缺词、多标点和多词语的语病,这是配合学生开始习作,并学习自己修改习作的需要,将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最常用的修改符号教给学生。在教学时,先由教师进行修改示范,学生仔细观察,注意修改符号的书写顺序、位置等。然后给出与课本上的句子错误类型相似的句子让学生自己修改。这样,课堂上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改符号。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三句谚语,围绕一个“理”字,分别从“如何明理”和“理的重要性”两方面来讲的。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解“辩”“走遍天下”“寸步难行”“一时”“万古”等词语入手,读懂谚语的意思。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形成积累,并给出具体的语境,引导学生尝试在语境中运用谚语,以增加语言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形成对于童话的认识,充分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并能分享阅读童话的感受或收获。

2.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识记“申、介、绍、宗、乙、召、孝”7个生字;知道“口字旁”在汉字中具有不同的表意功能。

3.了解表示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并运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正确朗读有关“理”的三句谚语,背诵积累。

教学重点

1.通过交流,形成对于童话的认识,充分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并能分享阅读童话的感受或收获。

2.正确朗读有关“理”的三句谚语,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了解表示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并运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课前准备

熟悉PPT;常规预习。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活动一:结合插图,回顾内容。

回顾本单元的童话内容。

提示:可以结合插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口头填空的形式,比如:这个单元,我们一起游历了童话王国,认识了

;和种子一起

;跟着小蟋蟀

;看蚂蚁队长和小蚂蚁一起。

2.活动二:小组合作,推荐童话。

步骤一:读一读课本上的三段话,说说分别讲了什么。

步骤二:学着课本上的样子,小组合作,推荐童话。

出示要求:

①从读过的童话故事中选择一篇推荐给其他同学。

②简单地讲讲故事里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

③谈谈你从这个童话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④用一句话总结你心目中的童话是什么。

步骤三:小组讨论,准备推荐。

步骤四: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童话推荐,其他人补充。

3.活动三:投票评选“金牌推荐”。

二、识字加油站

1.活动一:看谁读得准。

(1)出示六组汉字,大胆猜读。

伸——申

界——介

棕——宗

忆——乙

招——召

教——孝

(2)出示拼音,读准汉字。

2,活动二:看谁眼睛亮。

(1)再读汉字,说说发现。

提示;第一行三组汉字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的声旁单独成字,每组前后两个字读音相同。第二行三组汉字后一个字也是前一个的声旁单独成字,但后一个字的读音和前一个字不完全相同。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揭示规律:“伸”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单人旁”表义,右边的“申”表音,所以我猜它读“shēn”。接下来让其他学生照样子说。

(2)出示词语,练习读词。

申请

介绍

祖宗

乙方

召开

孝顺

(3)师生配合读字词。(师读第一个字,生读第二个字和词语)例:“伸”的声旁它读——“申”,“申请”的申。

3.活动三:看谁记得牢。

(1)去掉拼音,小老师领读。

(2)掌握规律,认读“绍”字

提示:出示“招”“召”“绍”,引导学生谈谈发现。出示“招手”“召开会议”“介绍情况”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说话,记忆生字读音。

(3)同桌配合读字词。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2遍。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1.活动一:读一读,演一演。

(1)出示带“口字旁”的三组汉字,自由读,说说共同点。

(2)同桌合作,一个人读汉字,一个人演一演这个汉字表示的意思。

提示:在读第三组时,学习“象声词”

2.活动二:想一想,说一说。

(1)小组讨论,揭示三组汉字的字义差别。

提示:学生首先归纳各组内部汉字字义的共同点,然后区分不同组之间的字义差别,从而揭示汉字形旁表意功能的多样性。

(2)头脑风暴:出示偏旁“单人旁”,说说带“单人旁”的汉字,并想想这些字中“单人旁”的表意功能是否相同。

3.活动三:我给句子来看病。

(1)出示课文中的三个病句,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问题?

(2)交流语病。

(3)认识修改符号。

提示:在交流语病的时候,当学生说到“以经”的“以”错了,教师要有意地把“改正”这个名词带入,并在黑板上画出表示改正的修改符号;当学生说到“少了一个词语”,教师要有意地把“增补”这个名词带入,并画出表示增补的修改符号;当学生说到“多了……”,教师要有意地把“删除”这个名词带入,并画出表示删除的修改符号。

(4)演示修改句子。

提示:在教师修改病句的时候,要提醒学生仔细地观察,注意修改符号的书写顺序和位置等规范。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4.活动四:我给句子来治病。

(1)出示句子: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留下了眼泪。(“留”改成“流”)

六一庆祝会上,小红跳了一段优美的舞蹈,一首动听的歌曲。(在“一首动听的歌曲”前面增加“唱了”)

儿童商店里玩具真多,有小汽车、洋娃娃、乐高、《儿童画报》等。(把“、《儿童画报》”删除)

(2)在练习纸上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3)交流修改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4)课后用修改符号完成习作修改。

二、日积月累

1.活动一:谚语我会读。

(1)结合课文,引出“道理”。

(2)齐读词语,给“理”组词,理解“理”的含义。

(3)看课本,借助拼音读一读。

(4)老师范读,学生倾听。听听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试着做一做标记。

提示: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5)同桌练习,纠正错误。

2.活动二:谚语我能懂。

(1)小组交流句子的意思。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拨;古人为了让油灯亮一些,就要把并在一起的灯芯拨开。灯芯拨开了,灯就比之前亮了。

辩:争论。不同的观点碰撞、辩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脑海中的道理会越来越明晰。

“走遍天下”与“寸步难行”:它们的意思相对。也是“有理”和“无理”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境遇。一个人胸怀道理,去哪里都可以,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懂道理,那么就连半步也迈不开,哪儿也去不了。

“一时”与“万古”:“一时”就是短暂的时间,而“万古”是永恒,是很长的时间,两个词语意思相对。

(3)多种形式练读谚语。(师生配合读、男女生配合读、分小组读、指名读)

3.活动三:谚语我会用。

(1)结合情境,学习运用。

情境一: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对于里面的某些问题,大家有不同的观点。老师想让你组织大家进行一次交流会,你可以在开场白中用上这句话:()。

情境二:小明和同学因为小矛盾闹得不可开交。小明觉得自己有理,却不被理解,感到很冤枉,你可以这样劝慰他:()。

情境三:你的朋友做事有点我行我素,不讲情理。你希望他以后能有所改变,可以这样劝诫:()。

4.活动四:谚语我会背。

(1)出示填空:灯不拨不亮,()。

有理(),无理()。

一时()在于力,()胜负在于()。

(2)多种形式背诵谚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谚语3遍,并背诵。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改正

增补

篇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成语

一、关于教材总体编排

原人教版教材课本大致有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四个模块, 大体分为八部分, 教材以入学教育为起始部分, 以四幅模拟场景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日常生活, 了解日常学习常规。第二部分为汉语拼音, 分为13课学习声母与韵母, 在每课之后设有几个常用字。第三部分识字 (一) 与识字 (二) , 识字单元共8课, 每课要求我会认的字12—14个, 我会写的字3个。主体内容为20篇课文, 课文内容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全册包含6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口语交际话题,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交际能力。附录设有两个生字表与汉字笔画名称表。

部编教材全册大致分为六部分, 入学教育分为“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体现爱国主义教育, 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识字部分设有10篇课文, 阅读部分设有14篇。每个单元除了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部分新增“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与大人一起读”等栏目, 形式非常新颖, 体现提倡全民阅读的理念。附录部分有识字表、生字表、常用笔画名称表, 新增了常用偏旁名称表。

两部教材对比来看, 总体特点可以总结为立德树人, 自然渗透;保护天性, 幼小链接;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难度适宜, 梯度合理;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引导发现, 倡导自立;课外阅读, 纳入课程。

二、关于选文

(一) 选文篇目。

这部教材编写历时四年半, 各种审核达20多次, 编写非常严谨, 选文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部编教材选文还需要遵循综合性、实用性、便捷高效的原则。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性、具有时代性。

(二) 选文内容。

人文内涵丰富, 选文中有一篇《升国旗》与原教材《我多想去看看》, 描述孩子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真挚质朴的感情, 将人文性渗透在课文中;联系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在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单元, 《比多少》《小书包》等课文揭示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课后设置的练习也与生活紧密相连。选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有朗朗上口的古诗文, 有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儿歌、童谣, 有呈现多彩自然的童话故事;在选文的结尾增加了连环画课文, 不通篇全文注音, 仅部分难字注音, 以检验学生对拼音汉字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学生充分运用识字成果独立阅读, 形成自己的理解, 适时进行猜读。这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关于入学教育

(一)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教材入学教育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三部分内容,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 插图也是教材的重要课程资源, 学生可以从图片内容获取信息, 中国标志性的北京天安门, 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身穿56民族特色服饰笑容洋溢的学生齐聚在一起的画面, 通过教师的引导, 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和谐”与“平等”。

(二)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脱离父母怀抱进入一个新环境刚入学的学生来说, 部分学生充满好奇与期待, 部分学生有些许抵触情绪, 因此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新教材采用一首《上学歌》, 结合图片展示几名小学生背着新书包踏着轻快地脚步进入校园的情景, 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认同“我是小学生”的角色, 同时在歌词中提示作为合格学生应该要符合的要求。

四、关于识字写字

(一) 识字方式多样而有效。

字理识字法, 有古老而又传统的象形识字, 第四课《日月水火》结合古代象形字从字形上识记生字, 会意字识字, 例如《日月明》一课中学习“众尖尘”等生字;归类识字法, 将与时间有关季节相关的字归在一起, 系统的学习生字;反义词识字, 第七课《大小多少》以几组反义词穿插在课文中, 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传统蒙学, 现如今在小学阶段提倡国学诵读, 《天地人》一课以“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字作为学习内容, 选自三字经, 体现教材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的特点;儿歌识字, 在教材中选用了大量儿歌, 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二) 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

在生字旁边书写笔顺、偏旁部首、基本笔画全书同步跟随, 这是原教材所不具备的, 这在一方面从源头上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规范师生书写汉字;识字的更大作用在于运用, 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运用, 因此很大部分识字内容与我们生活相关, 例如收集马路上超市等地方遇到的汉字, 加深学生记忆。

五、关于口语交际

识字加油站。在这一板块内容中增加了部分要求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的字, 达到读写结合, 多认少写,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 这一部分还扩展了反义词近义词等, 通过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表, 学习“数学、音乐”等词语, 同样达到识字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猜字谜、童话故事、古诗、儿歌等形式识字,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字词句运用。让这一阶段的孩子接触量词、形近字, 通过字、词、句的强化训练, 让学生能够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把所学运用在生活之中, 同时采用归类识字的方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生字, 例如语文园地四中的字词句运用将与季节有关的词语归纳在一起, 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篇4: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成语

关键词:部编辑 ;语文 ;注释; 通假字

2016年审定的“部编本”初中教材,伴随着新一轮的教改于2016年秋季开学正式使用。这是一部接地气的语文教材,已经使用在广大师生中受到很高的评价。从人教社到各地教育局、教研室都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教材。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课下注释于前几套教材存在着一些差异,在此我本将其中两处拿出来讨论一下。

一、不,同否

“部编本”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下注释⑦注解“尊君在不”句时,解释“不”为“不,同‘否。”而在2001年审定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同样选取了该篇,在注释改句时将“不”解释为“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两套教材分别用“同”和“通”两种不同的说法。

“同”和“通”是文字学上的两个术语,分别表示异体字和通假字 。下面我们试着从字形的角度来讨论一下两个字的关系。

“不”《说文解字》载“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段玉裁注释为“像鸟飞去而见其翅尾形。”“凡云不然者。皆于此义引申假借。”结合说文和段注来看,“不”是从地面仰视角度看到的鸟飞行的形象,假借为当否定词用的“不”字。这种解释看似合理却也有一些问题。我们检索更高的字形《甲骨文编》中收录“”,《金文编》中收录“”等字形。从字形看像“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其本义应该为:萼足。例如《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曰鄂。”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音近假借来表示“不”的含义。

“否”《说文解字》载“,不也。从口从不。”段玉裁注释为“会意。不亦声。”即从口从不得意的一个会意字,也就是徐锴所说的:“不可之意见于言,故从口。”就其产生的年代来看,检索字形甲骨文中尚未见到“否”字形,金文中可见到几个字形如“”。可见其产生年代应该晚于“不”字形。

从音韵角度上看“不”为“帮母尤韵”,“否”也为“帮母尤韵”,可见二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同音的。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轻唇音”,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就是只有双唇音声母“帮”、“滂[p']”、“并”、“明[m]”,没有唇齿音声母“非[pf]”、“敷[pf‘]”、“奉[v]”、“微[w]”。这种变化应该产生在中古以后。

由上可推知,“不”字形的造字义为花蒂的子房的象形造字,因为字音相同假借来表示否定含义的“不”;然后又新造专门用来表示否定含义的会意字“否”。这两个字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使用,随着语音的演变在中古以后“不”字形分化为二:一为表不会、不是等含义的“不”;一为表示“不然,不是这样”含义的“否”。在此基础上意义虚化为句末语气词,表示一种询问的语气。两个字在语音上相同,意义上相近,且有同源关系,因此不应该将两者归为通假字,在表示“否定”这一含义上两者之间有着先后的顺序,并且在“否”字形产生之后,“不”字形很少用来表示这一含义,只是在文献中出现,因此两个字形之间应该是古今字关系,“不”为“否”的古字,“否”为今字。

二、说,同“悦”,愉快

“部编本”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下注释④注释“不亦说乎”时将“说”解释为“说,同‘悦,愉快。”而在而在2001年审定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同样选取了该篇,在注释改句时又先后两种说法:第一版解释为“说,‘悦的古字”;第三版解释为“‘说通‘悦,愉快。”

“说”《说文解字》载“,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段玉裁注释“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此从言兑会意”。检索暂无更早的字形。

“悦”《说文解字》未收录,为从心,说省声的形声字。

“兑”《说文解字》载“兑,說也。从儿聲”,甲骨文、金文中可见“兑”字形,如 。从时间上来说“兑”字形产生时间最早,然后是“说”字形,在之后是“悦”字形。

从意义角度来看,“说”为“此从言兑会意”的会意字,从“兑”字中得到一部分意义,从儿,从口,八象气之舒散。从儿从口即“兄”字。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长兄即长子,是带领子弟们向上天、向祖先祷告的人。“兑”为长兄祷告时口中说话、出气的形状。祷告要说话,要把事情告诉给上天或者鬼神,取悦于鬼神,并希望鬼神能够赐福于人。所以将其与“言语”的“言”组合会意出新字形“说”。“说”字形自产生之初,就有了祷告的过程“说话”和祷告的结果“愉悦”两个方向,也就同时兼有两种含义,再加上“说”字形还肩负着“说服”这一含义,身兼数职。

为了表意明确在“说”的基础上增加“心”表示心情方面,也就是祷告的结果,使鬼神“愉悦”。从自行演变角度看“说”与“悦”存在着先后的产生顺序,而且在“悦”字形产生之后,“说”字形基本上不在表示“愉悦”的含义,只在文献中存在。

因此“说”与“悦”两个字形在表示“愉悦”这一含义的义项上应该是古今字的关系,“说”为“悦”的古字,“悦”为今字。

由此来看几套教材中关于“说”的解释2001年审定的第一版应该是更准确的,后几版以及“部编本”的解释是欠妥当的。

三、结语

“不”与“否”,“说”与“悦”两组字在产生时间上存在着先后,在特定义项上新字形产生之后,旧字形的这个义项逐步消失,最后只保留在传世文献之中,因此这两组字均应该为古今字关系。“部编本”教材对这两组字的解释是欠妥当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语文(初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二、三版.

篇5: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实录示例

师:近段时间,我们开展了“我和海洋生物交朋友”的活动,你和哪些海洋生物交上了朋友,快快把它请上来。

生1:我和唑人鲨交上了朋友,觉得它很神秘。

生2:我和海底海带交上了朋友,因为我喜欢吃它。

……

师:瞧,多棒!你们拥有了那么多的海洋朋友,老师很羡慕你们。不如,我们一起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客吧!

出示课件,展示潜水员潜入海底的画面,创设情境。“小潜水员们,快穿上潜水服,出发吧!”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开展“与海洋生物交朋友”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了语文课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校内外沟通,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这样的课堂教学注意语文“生活化”,把“小语文”融入“大社会”。

一句“小潜水员们,快穿上潜水服,出发吧!”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片断二:

师:小潜水员们,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吧!想一想,海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你在快速游览海底世界时,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快向我报告。(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起课文来,一会儿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老师没有马上指名回答,微笑着看着举起的小手,学生用自信的微笑回应着。随着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老师示意学生答题。

生1:报告,我发现了海底有光。

生2:我发现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

师(插话):也就是海底有什么?生恍然大悟:声音。

……

生3:我发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因势利导):你们想把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介绍给大家吗?想一想,可以怎么做?

生1:可以当解说员。

生2:可以召开海底世界的新闻发布会。(因为在前第四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中曾举行过新闻发布会,学生纷纷拍手表示赞同)。

师:那召开新闻发布会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

生1:明确要发布的内容。

生2:多读课文,看看文中有什么信息?

生3:还可补充你知道的其它信息?

……

学生一时语塞,老师提醒:在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新闻发布会上,我们欣赏了哪些有趣的新闻发布呢?

生恍然大悟: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发布我们的新闻呢!

师:真聪明,记忆力也棒!同学们,快快加入到你喜欢的探索组,准备你们的新闻发布吧!出示组牌:海底之光探索组、海底声音探索组、海底动物探索组、海底植物探索组和海底矿物探索组。

学生纷纷离开座位,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探索组。这时,老师发现有几名同学坐在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老师走过来,轻声问道:怎么了,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小组了吗?

生涨红了脸答:我没有特别喜欢的小组。

师:哦,那这样吧!我们的新闻发布会还需要记者团!你们就当小记者好吗?当好小记者可不简单,不仅要了解新闻发布的内容,还要根据发布的内容提出问题,有信心当好小记者吗?

生释然道:有信心!

(激发了探究的欲望。教师让学生当小潜水员,并把他们引入文中的海底世界这一美的情境,进而用:海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你发现了什么?一问,将学生的探究热情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情不自禁,从已知探究未知,成了一种强烈的欲望。

之后从学生“新闻发布会”的提议到如何开好“新闻发布会”的教学,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有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伙伴的权利。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一学生没有特别感兴趣的小组),教师有机诱导,让其当小记者,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培养了自信心。教师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流,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去参与学习,参与实践,在交流中放飞了自己的思想,这又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片断三:

老师走下讲台,走到了各探索组、记者团的中间,时而倾听,时而指点,时而微笑示意。五分钟后,老师从学生自信的脸上读到了信息,顺势点击课件,出示“海底世界新闻发布会”,摆出了“新闻发言人”的牌子,宣布“海底世界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

动物组:我们用表演的方式来发布我们的新闻,学生分别扮演海参、梭子鱼、乌贼,表演他们的活动方式。

记者们,你们感受到了海底动物的有趣了吗?欢迎你们提问。

记者1:我觉得你们表演乌贼的活动方式不准确,它是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而你们表演的像游泳在拔水。

动物组接受了意见,重新进行了表演,提问的小记者满意地点头坐下了。

(学生自主选择汇报方式,学生小记者中肯的提议及学生再次表演,教师给了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表现。)

片断四:

师:海洋生物朋友为了感谢你们把它们的家介绍给大家,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快找一找。

(学生较容易找到了图卡,上面有一首题为《海底世界》的小诗,反面是海底生物朋友的话,学生不由自主地高声念起来)。

(教师评价的方式独特,巧妙地设计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及海底生物朋友的话语作为礼物,充分肯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这样的评价生活化、趣味化,实为名副其实的“绿色评价”。)

片断五:

师:①聪明的孩子们,相信通过这一次海洋之旅,你们已经成为海洋知识的小博士了,在海洋超市城还有很多的有趣的活动等着你们呢!

老师点击课件,出示海洋超市图,上面有三个海洋活动。①开心的成语馆。收集本课的成语,说话。你还知道其它的描写海洋的成语吗?请写下来。②聪明的小作家;让我们脱去潜水衣,邀请我们的海洋朋友来访。想一想,你准备带它到哪里游览,用一句话,像文章末尾的句子那样介绍给海洋朋友。再想一想,你还会向他们介绍什么景物或物产?③神气的金话筒,长沙海洋公园招聘三个展厅(动物馆、植物馆、矿物馆)的解说员,你愿意向大家解说哪个展厅?

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练起来了。

篇6: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成语

学科

年级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9海滨小城

课型

阅读

主备

费海燕

教材、学情分析

这是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笔下的这座每族小城拥有宜人的自然环境,阳光、沙滩、海浪,还有一片海蓝蓝,真是令人向往。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采用总分总的叙述方式。第4、5、6段都是围绕关键句写的,每段的关键句,能帮助学生理解一段话的大意

描写海滨小城时,顺序清晰。课文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先写远处的大海和沙滩,再写近处的庭院、公园和街道。作者描写辽阔的大海时,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这些有序描写的方法渗透在文本品析中,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3.能找出第四至第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课文的丰富的用词,多样的句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刚刚告别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又要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座小城,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它是一座靠海的小城,所以我们叫它——海滨小城。“海滨是海边的意思”。(板贴)

2.谁能读好这个题目?强调“滨”是前鼻音。指读,齐读。

3.学习生字“滨”,师范写,生书空。

4.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海滨小城在什么地方?这是一座怎样的海滨小城?文中有一句话直接概括出来了,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

出示句子: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原来文章就是围绕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来写的,它是整篇文章的关键句。谁能读好它?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本

过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它又美丽又整洁呢?

1.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请你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地方来展现它的美丽与整洁?读的时候可以圈画出课文中提示地点的词语。

2.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

机帆船

军舰

通过图片认识

随机引出“棕色的机帆船

银白色的军舰”

②桉树

椰子树

橄榄树

凤凰树

榕树

亚热带这些都是亚热带特有的树木

③栽树

满载

渔民

鱼虾蟹

对比分清同音字

④胳臂(强调多音字“臂”)

3.课文描写了哪些地方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边”景色的?(大海1-2

沙滩3)大海和沙滩就构成了海滨。

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城”景色的?(庭院4

公园5

街道6)庭院、公

园、街道构成了小城。海滨和小城两个景点就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4.出示四句话,齐读。它们是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三、多形式朗读,感受海滨之美

1.我们先去海滨走一走。指读。

2.我们现在走到了街道尽头,向远处望去,你们看见了什么?出示图片,理解浩瀚。谁能读出大海的浩瀚?(浩瀚的大海)指读,齐读。

放到句子中,谁还有信心读好它?还有什么也是浩瀚的?

3.此时,你眼前的天是什么颜色的,海呢?

4.出示图片,理解“海天交界的水平线”。正因为我们是向远处眺望的,所以远处的海面和天空的边际就连成了一条细线,这条细线就是海天交界的水平线。海上还有什么?(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军舰)让我们用优美的读书声来赞美一下远处的美景吧!

5.美丽的景色不止在眼前,还在头顶!快,抬头看,你们看到了什么?还有呢?(云朵有什么颜色的?)谁愿意和这群可爱的海鸥,以及飘浮着的云朵打个招呼?我们一起和它们打个招呼吧!指读,齐读。

6.早晨海滨是怎样的景色?指读。

7.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一层金子,这颜色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用读书声来为美丽的海滨镀上一层金黄吧!

8.过渡:我们欣赏完了海上的景物,再来沙滩边走一走吧!在沙滩上,你们看到了什么?(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它们多得遍地都是呢!

9.见到这么多颜色各异,花纹多样的贝壳,你喜不喜欢?不过啊,这里的孩子见多了,所以他们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

贝壳因为没有小朋友和它们玩耍,所以它们太寂寞了,只能在海滩上睡大觉了!书上是怎么说的?引读:这些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这真是太可惜了!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贝壳,所以海滩多了一份宁静的静态美呢!让我们用读书声和这些美丽却无人理睬的贝壳告个别吧!

10.正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贝壳的时候(播放汽笛声录音)你听,是谁回来了?(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

船上有什么呀?相机出示图片。渔民们真是满载而归呀!

11.说话训练。假如你是其中一个渔民,你会说些什么呀?让老师来采访采访你们。怪不得,你们一回来,海滩就被你们喧闹的讨论声给包围了。

12.指导朗读。谁能来当一当小渔民,把你的喜悦读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来当一当收获颇丰的渔民吧!指读,齐读。

13.有别于贝壳安静的静态美,船队回来后的海滩又充满了生机的动态美。在海滩边,我们既感受到了安静的那一面,又见识到了船队归来的热闹场面。文章前后一静一动的对比,让海滨小城更增添了几分魅力,这样的写作手法就叫做动静结合。

14.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沙滩,去往下一站了。各位小游客,让我们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和沙滩说再见吧!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时候要安静些,什么时候要热闹些。

15.海滨之旅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参观,你能不能向大家自豪地介绍一下这座城市,吸引更多的游客。

课件出示: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四、品味语言,习得法宝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1-3自然段,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海滨之旅。同时,边读边思考:作者把海滨写得这么美,除了动静结合,还用了什么法宝?

①出示书上1-3自然段,表示表示颜色的词语。(颜色丰富,板贴)

为了表扬你们今天都是文明有序的小游客,老师决定把这些美丽的颜色送给你们。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齐读。

银白色

金黄色

银光闪闪

蓝色

棕色

白色

灰色

青色

2.小结:下次,我们可以试着把“颜色丰富”“动静结合”这两个法宝用到你的写作中哦!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出发去了海滨,欣赏了海滨色彩绚丽而富有生机的美景。下节课,我们就要离开美丽又热闹的海滨,去往城内,请大家先自己根据这节课画的中心句,去试着自学一下4-6自然段,看看文章是怎样表现城内的美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把海滨写美丽的两个法宝是什么呀?(颜色丰富、动静结合)今天我们去小城走一走。课文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美景啊?

2.友情提醒: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二、抓住关键句,感受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1.自读第4自然段。第4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里有哪些词语你觉得很重要的,请你在它下面画上△。

2.学生交流分享:“小城里的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关键词是“每一个”“很多”。

3.在这一自然段中有哪些句子让你读出树很多的?学生交流表现树很多的句子。

4.出示图片,认识了解这许多树。师总结:看来小城树的种类很多呢!

5.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①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②“热闹”这个词我们很少用来描写植物,如果让你来写,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凤凰树开花的美景?

③说话训练。透过“热闹”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强调说完整:透过热闹这个词,我看到了……

④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

6.提出质疑:明明是要写树多,但是为什么作者在这一自然段还写了树的香味和花开得热闹?(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树多)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写树多呢?

7.此时庭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充满生机)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庭院的美丽与生机。

8.教师总结学法:确定中心句,再找到关键词,然后品读后面的句子,体会特点。

9.根据学法自学5-6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1)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2)用“~~~~~~~~~”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待会儿和同学交流妙处。

10.关注表达,交流发现。

(1)

“更”“也”承接了上文。说明一样美。

(2)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住太阳,挡风雨。

①出示榕树图片,说一说榕树的特点。

②作者将榕树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作用?

③这样高大茂盛的榕树除了好看,用处也很多呢,谁来说说?

(3)

除了沥青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①关注拟声词,有什么作用?(使画面有了声音,更显生动)

②明确“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不是比喻,是作者的联想。

11.齐读5-6自然段,读出小城公园的美丽,街道的美丽且整洁来。

三、回顾全文,明确关键句作用

1.通过两节课的旅行,你觉得这座海滨小城怎么样?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对广东这座海滨小城的热爱与赞美,对自己家乡又美丽又整洁的自豪之情)

3.回顾全文,发现特点:作者把整篇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放在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把段落的关键句放在了每段的第一句话。看来文章有文章的关键句,段落有段落的关键句,它们出现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有的在出现在开头,有的出现在结尾,还有的文章可能会出现在中间。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来帮助我们理解整段话,甚至整篇文章的意思。

四、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三:课文中有一些新鲜感的词句,抄下来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海滨小城

庭院

树多

公园

榕树高大

叶密

街道

干净

小城

颜色丰富

动静结合海滨

大海

沙滩

美丽

上一篇:质量兴市工作总结专题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民间游戏教案《夹粽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