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

2022-09-07

第一篇: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

县政府印发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的通知

关于印发《潜山县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

各乡、镇(开发区)人民政府,县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

根据省安委会《关于印发〈全省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的通知》和市安委会《全市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全县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乡、镇(开发区)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加强组织协调,督促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部门、单位责任,建立完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保障有力的工作体制机制。县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认真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工作,构建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管道企业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排查和整改安全隐,确保油气输送管道安全运行。

潜山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6年8月26日

抄送: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安全监管局,县政府办公室。

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

为进一步完善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覆盖规划、建设、保护、监管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参照省政府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皖安〔2015〕15号)和市政府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明确县政府各部门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如下:

一、县发展改革委

1.依法主管全县管道保护工作,协调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组织核准县内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

2.组织编制并实施全县管道发展相关规划,统筹协调管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

3.起草或制修订职责范围内涉及油气输送管道的地方标准规范。

4.组织推进油气输送管道行业重要设备研发,指导科技进步、成套设备的引进消化创新,组织协调相关示范工程和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5.指导督促各乡、镇(开发区)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依法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管道保护工作,协调处理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

6.指导督促油气输送管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保障管道安全运行。

二、县公安局

依法查处打孔盗油等破坏油气输送管道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管道保护治安秩序。

三、县财政局

加强对安全生产预防和县级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的支持。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动向,以及对油气输送管道通过地区税收分享政策的研究,完善管道沿线各乡、镇政府参与管道保护的激励机制,调动各乡、镇政府保护管道的积极性。

四、县国土资源局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油气输送管道项目土地利用政策、措施及用地标准,完善建设用地补偿机制。

2.依法查处毗邻油气输送管道保护范围的矿山领域等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等非法违法违规行为。

五、县环保局

1.按相关规定审批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依照有关规定组织油气输送管道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各乡、镇政府开展相关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

六、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严格油气输送管道周边施工项目审批和日常监督管理,配合管道保护部门严查管道周边违法施工行为。

七、县城乡规划局

做好油气输送管道建设规划的审核工作,经审核符合城乡规划的,应当依法纳入城乡规划,依法根据城乡规划为管道建设项目核发规划许可。

八、县交通运输局

1.组织拟定并监督实施本县公路、水路等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与油气输送管道发展规划、建设规划、标准相衔接。

2.组织协调解决本县公路、水路建设项目与油气输送管道建设和安全运行相关的重大问题。

3.负责做好跨越、穿越航道的油气输送管道项目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工作,督促依法落实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九、县水利局

组织或参与协调解决本县水利工程建设与油气输送管道建设和安全运行相关的重大问题。

十、县国资办

按照出资人职责,负责督促检查经营油气输送管道业务的相关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工作。督促相关企业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十

一、县市监局

负责油气输送管道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依法组织实施油气输送管道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组织制定相关地方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实施相关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油气输送管道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 十

二、县安监局

1.负责组织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工作。

2.依照有关规定组织油气输送管道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第二篇: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意义

摘要: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正从高度计划和中央调控的经济体,转变为举世瞩目的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然而,在取得了空前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中国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幸运的是中国政府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巨大的。本文先概述了政府和环境保护两者间相互的意义,然后从立法、执法、监察、财税和市场调节四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指出中国政府在这四方面工作的成效、不足及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职能 环境保护

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高度计划和中央调控的经济体,现在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然而,在取得了空前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中国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将这些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在 2009 年9 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环境友好技术”。中国政府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巨大的。

一、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政府干预对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世界银行在《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的:“在过去20年中, 各国人民己经懂得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 而较少地依赖政府。但是,在环境保护领域恰恰是政府必须发挥中心作用的领域,私人市场几乎不能为制止污染提供什么鼓励性措施”。美国学者勃布·罗滨逊曾指出:“市场经济并不能成功地保护环境,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最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GDP总值在短短的几年内进入了世界前六位, 但是在这惊人的成就背后是以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目前, 我国有1 /3的国土被酸雨侵害; 被监测的343个城市中, 3 /4的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 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我国占了七个; [1]七大河流水系中, 劣五类水质占41%, 城市河段90%以上遭受严重污染; 全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中国沙漠和沙化土地总面积为262万km2, 已接近国土面积的27.3%, 且每年还以3463km2的速度扩展( 相当于一个大县的面积) 。[2] 这些数据, 只是描述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的一个方面, 但沉甸甸的数字说明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已经濒临危机的边缘。如果政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严峻的环境问题必将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高速、持续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环境保护对于政府是法定责任和大势所趋

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政府对环境负有保护责任, 这是我国推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 是行政体制改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体现和进一步深化。为了给人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政府理所当然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自己行政职能的一部分。

1992年, 一百多个国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会议讨论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重要文件, 从而确定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目标和行动纲领。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应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国际社会的环境保护运动当中, 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从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贸易利益和生态环境, 相继制定许多“绿色壁垒”, 以阻止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进入本国。目前, 许多国家已采用了ISO14001国际标准。因此, 我国政府应顺应世界潮流, 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采取措施应对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 以保护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境地。

二、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一)立法

由于环境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特点, 而政府管理社会的任务艰巨而复杂, 处理环境工作只有依法行事, 才能克服行为上的任意性、盲目性, 在保证政府行政权力优先的前提下, 依法实现政府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权。因此, 只有通过法律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用法律武器给环境违法行为以震慑,才能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实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目标。

我国的环保立法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对象制定、颁布和修订了多项环境保护专门法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资源法,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为环保领域实现有法可依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环境立法逐渐建立了由综合法、污染防治法、资源和生态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 二十世纪90年代,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加快了资源环境立法的进度。在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管理法》、《水法》、《煤炭法》、《水土保持法》等;在防灾减灾方面,制定了《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气象法》等;在污染防治方面,我国先后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的制度,包括循环经济的规划,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循环经济的评价和考核,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重点监管制度和强化的经济措施等。

环境立法工作的不断完善,使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领域基本都实现了有法可依。到目前为止,制定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限制破坏资源环境的活动,加快治理污染的进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执法

法规只是为政府保护环境提供了行为依据,而政府能否对环境保护产生作用,关键要看执法情况。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众多的环境保护法规,但是细则的多重标准和执行的能力不足使得这些法规的执行面临很大的问题。

许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已经生效,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陆续出台,但是由于缺乏关键性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实施细则,许多具体措施难以操作。例如,2007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 年改为国家环保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联合颁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提出实施绿色信贷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但是由于现有绿色信贷标准多为综合性和原则性,缺少具体指导银行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导致行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内部实施细则,从而大大降低了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

主要的执法制约还在于地方利益和中央意志矛盾。在中国的现行分权制度下,特别是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被要求对其地方经济发展负上更大的责任。 “十一五”以来,中央政府“节能环保优先”和“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导向已经十分明确,但是大多数地方和企业对中央的指令仍然置若罔闻,认为环境保护工作会阻碍其经济发展。目前他们的政绩评估主要还是基于当地经济发展,而不是环保政策的执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维持地方的高财政收入,很多在高资源能源消耗,高收益领域的环保政策执行都受到了阻碍。

尤其在一些主要创收及就业来源来自小煤矿的地区,出现了地方利益和中央利益的明显冲突。中国共有28000 个煤矿,但其中只有2000 家是国有的,其生产量占中国煤炭生产量的65%,其余26000 个煤矿则是由乡镇或个人所有。他们的扩张引发了生产安全问题以及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据调查,中国国有煤矿的矿井回采率平均为45%,而乡镇和个体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20%。尽管中央政府在很多场合都明确强调要提高资源管理,关闭小煤矿。但是在现实中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也是非常困难的。其主要困境在于如何规范管理但不会对生计就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例如在湖南产煤大市娄底,有1400 多家小煤窑,一旦关闭,至少40%的乡镇连工资都无法发放。

(三)监察

监测和统计信息是立法决策和执法监督的基础,没有准确的信息,就无法针对环境问题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而信息的获得需要对广泛分布的基础建设的大量投入,以及对细致科学的统计标准的讨论确立。相比较那些框架性的战略政策的制订,这些工作更加实际也更加细致繁琐,中国还差得很远。

我国尚未建立起科学统一的环境保护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和执法机构。目前,全国共有环境保护监测(技术服务)中心145个,绝大部分受政府委托开展节能执法监督和监测,在人员、预算、技术、设备、操作规范、信息收集和传递等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5项环保统计指标。其中2项总量控制指标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环境质量指标3项,分别从国控断面和七大流域水质、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确定了量化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然而由于缺乏规划和明确的需求以及管理上的不规范,这些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很差。

监察和执法机构能力建设落后也导致政策难以落实。中国现有基层(省、市)环保执法机构多数在原环保监测机构基础上通过职能调整、体制转变或者机构改革等方式建立。由于没有得到国家立法层面的明确授权,环保监察执法部门无法有效履行环保监察和执法工作,执法不力和执法软弱现象十分严重。另外,由于地方经济实力和环保意识参差不齐,执法机构人员编制和资金不到位的现象十分突出,一些机构由于无法得到地方财政扶持不得不自收自支。

(四)财税和市场调节

目前,中国的主要推动环境保护的战略和政策大多都是利用行政手段或者指令性控制手段来推行的。行政手段由于其固有的直接性、强制性和高效性以及易监督曾经对中国环境工作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高成本及缺乏激励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因此,国家意愿很难转化为地方和企业的自觉行动。

中国利用市场手段和财税机制来建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不完善。目前,中国国内资源的价格还不能够完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现有石油、煤炭价格还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发电的电价与煤电、天然气电的价格差别不明显,节能产品与非节能产品价格倒挂,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缺乏有效的税收调节手段,对环境保护行业的税收优惠相对较少,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直接补贴也少,环境税、燃油税的开征仍然处于探讨和初步实践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政策建议

(一) 树立绿色GDP的概念

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在对地方政府进行考核时,需从“绿色GDP”的角度,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从而促使地方政府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考虑到由此付出的环境代价,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

(二) 转变环保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公共物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仅仅凭政府来供给环境公共物品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应实行环境保护市场化。对环境保护行业给予税收优惠,对环境保护工作给予直接补贴,环境税、燃油税的开征工作应尽早由讨论转入实践阶段,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同时,现行的环境污染治理原则应由“谁污染谁治理”改为“谁污染谁付费”(即PPP原则) ,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才能实现集约化治污,这样也才能降低治理成本,发挥投资效益和规模经济效应,避免环境保护盲目投资,到处布点,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

(三)加大环保监察投入

加大在环境保护监察方面的行政、资金、人才投入,在中央、省、市各个层次加强监管机构建设,整合现有体制资源,提供环境保护政策执行的体制保障。在自然资源、能源、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测量、统计、核算、报告、核查等方面完善体制、统一标准、健全机制,为强化监管能力提供良好计量基础。

参考文献:

[ 1 ]马中. 环境经济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 [ 2 ]陈喜红. 中国环境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缺陷与改善对策研究[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7. [ 3 ] 胡同泽, 文晓波.政府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实现途径[ 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 ( 3) . [ 4 ] 张邦辉, 黄开腾.树立科学发展观, 强化政府生态责任[ J] .生态经济,2006, ( 5) . [ 5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10: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2010.4

第三篇:改进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的思考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落实减排工作责任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新时期的政府环境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当前阶段,政府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相应的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的环境审计中也占有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因此,开展政府环境审计监督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防治体制是否顺畅、机制是否健全、环境政策是否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环境保护责任是否切实履行,是国家审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长久保护国家民众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责任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环境审计的内涵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95年召开的开罗会议上,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其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并第一次提出了环境审计的定义框架:“环境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3个方面;只有在成为将受到审计的政府政策或项目的一部分时,可持续发展概念才成为环境

—1— 审计定义的一部分。” 2001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布的《从环境视角执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中,认为政府审计的所有类型— 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都适用于环境审计,其中,绩效审计具体可分为5种类型:(1)对政府执行环境法律的情况(即履行的环境职责情况)进行审计;(2)对政府环境项目的绩效进行审计;(3)对其他政府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 (4)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5)对提议中的环境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价。可以看出,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是从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现有的职责权限和独立的外部审计条件出发来对环境审计进行界定的,并且超越了传统的财务审计框架。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内涵和如何有效开展进行了很多研究,根据有关观点,政府环境审计是“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 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工作”。

二、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对开展环境审计存在危难情绪。《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的职责是: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该项规定并未明确涉及政府环境审计的有关内容,由于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比较晚,省以下政府审计机关单独开展综合性的环境审计工作比较少,部分审计人员

—2— 对开展环境审计与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严峻性、对我国环境破坏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影响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对开展环境审计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尤其对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尽早发现和揭示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隐患,是审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过多受到当前开展环境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不足,审计无法可依;环境审计评价标准和依据缺乏,审计无据可循,环境审计缺乏理论指导等因素的困扰,对开展环境审计存在危难情绪。

(二)实践经验缺乏,对环境审计实施带来束缚。从2000年起,我国的环境审计实践主要以资金和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如对排污费征管、重点生态公益林征管、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资金审计等,最近几年环境审计实践从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逐步向绩效审计转变,如对“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建设资金、“三河三湖”、“环渤海”、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等审计调查,在关注资金使用真实、合法和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向关注体制、机制、政策等绩效转变。自2008年起,国家审计署率先在省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事项作为重要内容,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审计和专项审

—3— 计调查中将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情况作为重要的审计(调查)内容。环境审计内容和领域得到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参加环境审计实践的审计人员主要集中在审计署特派办和少数地方审计机关,因此,我国绝大部分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的环境审计主要内容还是围绕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情况,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情况,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等情况展开,其中的后两项内容,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展开的。由于我国环境审计实践起步比较晚,涉及领域比较窄,省以下审计机关单独开展综合性的环境审计工作比较少,综合性的环境审计实践经验更少,对实施环境审计带来束缚。

(三)技术方法落后,对环境审计开展造成障碍。审计机关在环境审计实施过程中,主要还是利用传统的审阅资料、实地核查、召开座谈会、审计抽样、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审计过程中对断面水质和达标情况、流域内地方各级政府主要水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污水和污泥处理达标情况、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达标情况、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及达标排放情况开展审计时,对大气污染、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等开展审计时,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审计技术方法,均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对环境审计的开展造成障碍。

(四)专业人才缺乏,对环境审计发展存在制约。目前,由于我国仍有一些审计机关存在对环境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局面没有

—4— 完全打开、审计领域比较狭窄等问题,机构和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审计机关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知识和专业相对比较窄,主要集中在财经和管理类,以从事财政财务收支的人才为主,加上部分具有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很少,既熟悉审计专业又熟悉环境保护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专业人才缺乏,对环境审计实施、取证、鉴定工作和审计评价带来了困难,也给环境审计结论带来了风险隐患,虽然,聘请专家一定程度弥补了人才缺乏的不足,但是由于受到利益等方面的影响,专家意见一定程度代表了部门和地方的利益,意见和结论的可信度打了折扣,有时反而给审计人员造成了误导,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环境审计发展是无法不容忽视的事实。

三、改进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的途径

根据《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环境审计的要求,按照《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今后一段时间,环境审计工作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检查环保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政府履责绩效,促进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行为;二是检查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揭露存在的偷漏拖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分析评价环保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检查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

—5— 揭示和查处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资产流失等问题,促进加强环境管理,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为了贯彻落实审计署《意见》精神,笔者认为:今后,国家审计机关必须在转变传统观念、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理论研究、提高成果利用五个方面下功夫,不断加大环境审计力度、拓宽环境审计领域、提高环境审计水平。

(一)转变传统观念、不断积累政府环境审计实践经验。观念是创新的先导,惟思路常新才有出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强化审计监督”,“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确立“跟进”审计的新思路。因此,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大胆创新理念、创新思路,选择当地政府重视、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开展政府环境审计实践,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纳入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范围;将银行在发放贷款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情况纳入金融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将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情况纳入经贸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将地方行政领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范围。在现有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拓展政府环境审计内容,不断丰富和积累环境审计实践经验,为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提高政府环境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6— 创新是推动环境审计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环境审计由于与其他审计在内容、对象和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完全沿用照搬其他审计的方法,必将严重制约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环境审计人员必须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以同步审计或合作审计的方式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实践。结合当前地方审计机关环境审计工作刚刚起步的实际,以审计署或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同步审计或合作审计的方式(指参加审计项目的审计组成员分属不同的审计机关的一种审计方式),由上下级审计机关共同参与审计和同级审计机关在其共同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领导下共同或交叉审计,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计,不仅有利于加强审计协调和指导,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而且有利于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善审计环境,加大审计力度,扩大审计影响,提高审计权威。Bpb中国国家审计网二是以开展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来更好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所谓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是指区别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取向,以全局性事项(包括资金、项目、政策制度、行政职责等)为客体,以对事项所涉及环节和对象进行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体制的效率、管理的效能、政策的效用、工作的成效、资金的效益、资产的安全、资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为重点内容,以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等相对宏观层面突出问题为主要目标,向党委、政府、其他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报告或公告调查结果和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成果或问题导向型

—7— 审计,开展此类审计能够更好发挥政府审计服务性、建设性和成效性作用。三是以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结合环境审计特点,创新审计证据收集方法。审计证据收集除使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常用取证方法外,要广泛采用符合项目特点的访谈、座谈、实验、调查、二手资料分析(研究报告、统计数据、历史材料、媒体报道等)、技术鉴定、专家咨询、委托第三方取证等方法。创新审计技术和手段,利用环境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环境质量进行测算和评价;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环境监测数据和收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实地取样检测、实地拍照取证,提高证据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利用审计专网,发布审计有关文件、资料和信息,加强指导。四是以创新环境审计考评体系激励政府环境审计工作水平快速提高。鉴于我国环境审计的实际,审计署应对环境审计项目作为单独项目类型开展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优秀案例、优秀审计课题、优秀评价指标体系、优秀审计操作指南、优秀环境审计论文等评选,旨在激励各级审计机关大力开展环境审计实践,以机制创新推进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

Bpb中国国家审计网

(三)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环境审计队伍。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应尽快建立环境审计机构和专职环境审计队伍,并建立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一是吸收优秀的环境专业人才加入审计队伍,二是加强对现有审计人才的培养,拓宽专业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三是采用送出去,请

—8— 进来的方法,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快速提高审计人员的环境审计技能,建设一支思想认识到位、热爱环境审计工作、具有较高专业审计技术和水平、能够适应环境审计要求和发展的审计队伍。

(四)强化理论研究,推动环境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一是积极引进国外环境审计先进国家的经验,指导我国环境审计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二是组织国内较早开展环境审计的机关,总结已经探索的成功经验,尽快形成《环境审计实例汇编》,下发审计机关,指导审计实践,也可以组成全国环境审计指导组或者专家组,赴各地指导。三是大力提倡审计项目课题化管理。通过推行“项目审计课题化”,在审计实务的基础上进行课题化研究,以课题化研究的成果指导审计实务,实现“项目”、“课题”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审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良性互动,不仅可以通过系统内的行家里手、系统外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研究讨论,集众人智慧共同推进环境审计项目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推动环境审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五)提高成果利用,更好发挥环境审计成果的建设性作用。环境审计工作有为才能有位。审计成果只有紧紧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保护国家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警示、防御和预防功能。一是通过强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力促问责机制建立。当前,国家环保总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

—9— 责任书》,国务院已通过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审计跟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注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职责履行情况。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本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情况、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和环评程序合规情况,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在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引导和促使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二是通过强化宏观服务,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审计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环境审计成果应该注重环境安全对社会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围绕推进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家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财经法纪和国家利益、落实国家有关规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提出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充分发挥审计成果的使用价值。

—10—

第四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新党发〔1993〕4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政府,各地、市、自治州党委、政府(行署),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大专院校、人民团体,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外交部和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报告》提出的环境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现结合我区具体情况,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

环境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将直接危及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区正在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环境保护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我区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为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把这一涉及全局的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真正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对待;要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逐步增加环境保护投入,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监督与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制定本地区的环境保护目标和实施措施,并列入政府和有关部门任期目标责任制;把考核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为考核经济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好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使我区的环保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

二、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环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区正处在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尤其需要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改变目前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和对环境造成极大损害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走经济与环境协调一致、持续发展的道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都要配套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把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中长期规划。要把环境保护综合治理费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中,确保各项治理措施的实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淘汰那些能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坚决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都必须按法律规定,先评价,后建设。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

当前,影响我区环境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工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和缺乏科学管理是主要原因。在加快经济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在新、扩、改建项目时,技术起点要高,环保设施要配套,尽量采用物

耗能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并有可行治理方案的清洁工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时要严格把关,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的规定;工业污染防治要提倡区域综合治理和集中控制,提高治理的规模效益;老企业的改、扩建要坚持“以新带老”的原则,结合技术改造,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要减污”;要坚持引导和限制的原则,积极防治乡镇企业污染,严禁对资源乱采滥挖;提高回收资源的能力,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废”资源化,减少向环境排污;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要明确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不允许企业向社会转嫁污染换取自身的“高效益”;在吸引外商投资、引进产品和项目时,要注意引进高、新、尖技术,防止国外污染向国内转嫁,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

四、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继续坚持和加强以治理城市烟尘、污水、垃圾和噪声等“四害”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污染防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奎屯、库尔勒、喀什等城市,尤其要抓好此项工作,做出典范,带动全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措施和手段,保证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治理城市烟尘,要从改变能源结构和燃烧方式入手,积极发展民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及热电联产,推广工业与民用型煤,限制原煤散烧,推行集中供热和联片采暖,加强对机动车辆排气污染的监测和监督管理;治理城市污水,要实施清污分流、污水截流和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地采用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或应用土地处理等方法处理污水,并搞好处理后污水的绿化和农灌利用;要加强和完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严禁采取任何形式向地表、地下水体排放超标污水;要积极推广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处理;对工业、交通、施工、娱乐等噪声要划分区域,规定声级、时限,严格控制。新、老城市的建设和改造,要把集中供热、燃气、垃圾、污水处理和噪声控制等统一规划,配套建设。为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市长政绩的一项主要内容。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

农业土壤、草场、森林和荒漠植被是我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逐步增加对生态农业、植树造林、森林和草场培育的投入,加快改土、造林和改良草场步伐,坚持以法治土、治林、治草,促进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加强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坚持“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实行资源有偿使用,逐步开征环境资源补偿费;坚持流域规划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各流域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的试点示范,开发和推广生物能源。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搞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规划,新建自然保护区要扩大和丰富物种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要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非法买卖、食用国家明令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行为。

六、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环境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科研部门重点要进行烟气除尘、汽车尾气治理、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和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环境管理部门要大力推广环保科研成果和国家已认定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新技术,使其尽快转化成实用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能力。各地、各有关部门、各企业单位要针对本地区、本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开发和引进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环

境保护适用技术。尽快成立自治区环保产业协会,积极引导、扶持和启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各级环保及有关部门要制定环保产业规划和有关配套政策,加强环保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立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环保服务体系,落实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环保技术装备。各级计划、科技部门要支持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示范工程,在项目和资金按排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七、健全环境法制,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是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手段。在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将更显突出。因此,要健全环境法制,尽快制定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收费使用政策。环保、财政、物价等部门要尽快制定征收环境资源补偿费的具体办法,真正做到谁开发利用谁补偿保护。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支持环保管理部门执行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监督的职能,加强环境管理现场执法检查力量,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法律赋予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全面加强环境管理。

八、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是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工具的作用,把环境保护宣传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经常性的任务。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要重视环境教育,大专院校要办好环保专业,中、小学和幼儿园要采取各种形式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环保课程。各级党校、干校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料的编译、出版、发行工作。

九、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强,企业经营机制也在发生相应变化。“经济发展靠市场,环境管理靠政府”。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不能削弱,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要健全和强化环境管理体系,充实环保队伍,加强环保第一线执法力量,强化监督管理。自治区及各地州市,都应有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机构,各县也应设置利于强化环境监督的机构。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新形势下,振奋精神,转变作风,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胆实施“环保切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方针,以监督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

十、积极开展环境外事活动

环境外事活动是我区外事工作的一个新领域,要纳入我区的外事工作。各地都要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利用好我区的地缘优势,抓紧开展对国际环境问题,尤其是周边国家环境问题的研究,加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使用交流,把环保作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一条重要渠道。要抓住有利时机,同各国环境保护组织和金融机构加强联系,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九日

第五篇: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塑造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形象及其塑造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任课教师

钟 谟 智 教授 年

2015级 专

文化研究 班

3班 学

2015167 姓

郭云玲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形象及其塑造 姓名:郭云玲(文化研究、2015167)

摘要: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的飞快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方式,随着一些“后台”行为的曝光,政府工作人员的言行,无论好坏,会迅速通过新媒体传播到民众当中,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对行政管理的要求,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政府必须利用新媒体优势,展现公平、正义、民主的执政作风,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形象;塑造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时代特征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就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说,在基于网络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等,它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变为多点对多点的互动传播。在新媒体环境里,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生产者。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网上论坛、QQ等多种传播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拥有了即时传播手段,这种交互性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超越于传统媒体的强大的舆论影响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2.新媒体信息传播效率更为快捷。目前,国内很多新闻网站都开设了即时新闻专栏,随采随传随编随发。手机用户可以随时拍摄现场视频,并迅速传输到互联网上“发表”。网络直播、QQ群、BBS论坛、微博,微信等,都以即时传播为突出特征。在这种传播技术的支持下,一条信息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并能够在瞬间传遍世界各地。

3.新媒体信息内容难以管控。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使其传播的信息、表达的意见真伪难辨,极易造成思想观念的混乱。  4.新媒体群体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从孙志刚事件促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到“我爸是李刚”,到有些官员被网络“人肉搜索”,其腐败事实被揭露被爆料,被网民跟踪质询直至绳之以法,无不显示了新媒体参与公共治理的强大力量。

二、新媒体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机遇和挑战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随着明星、草根网民在网络上掀起舆论热潮的同时,网络在公众中的信息传播交流和舆论监督效应日益明显,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重视,许多领导和政府部门已经将新媒体看作政民互动、树立政府形象的一大重要途径。但是网络新媒体给政府形象塑造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 是政府形象建设的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机遇

当前,我们能看到各级政府都在完善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许多政府网站已兼有了新闻发布、形象展示、舆论引导等职能, 逐渐成为展现政府形象和传播政府精神的主要载体, 也成为社会公众认知政府的重要窗口, 推进了我国社会的信息公开、舆论监督、文化建设和对外传播, 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挑战

1、网络新媒体传播的普遍性和匿名性给政府形象塑造带来了难以控制的挑战。传统媒体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党和政府喉舌的职能, 新闻报道要经过层层把关。然而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 人人都可以讨论交流涉及政府的一切问题并自由发布信息, 同时由于可以匿名发表言论, 网络空间也容易成为谣言的集散地及传播方式, 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网上信息来源的多渠道及网络意见的多元化使得网络成为政府无法完全控制的媒介,对政府应急反应能力提出挑战。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来源渠道增多, 人们能够获取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网络新媒体传播具有“染缸效应”,传统意义上的“把关”在网络中往往无效,这一特点决定了政府形象危机事件一旦发生, 负面新闻报道就会在网络上被广泛迅速传播, 损害政府形象。

从以上两点来看,无论是机遇或是挑战,都要求政府在自我的形象塑造上必须与时俱进。将政府形象塑造提升到一个与时代同步的角度和进程,使之为当代社会、人民所接受,不被社会淘汰。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定位

尼葛洛·庞帝在其经典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指出:“作为信息时代的‘DNA’,‘比特’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数字化将开始决定我们的生存”。

这里的数字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意味着媒体形态的变化与传播速度的提升,更意味着信息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关系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对话与互动成为新媒体的特征。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政府不再是信息与话语权的垄断者,它必须与公众进行平等的协商与对话,努力寻求共识,才能获得公众的接受与赞同,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总体来说,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更加民主的政府形象

民主是现代政治权力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基础,也是合法公民以平等身份获得政治尊严与政治权利的根本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网络技术以及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创造了一个个性化、自主化的传播空间,网民的自由性、交互性、创造性、便捷性得到了极大彰显。在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学识的深浅、财富的多寡、权力的大小都不会给对方的话语权带来任何威胁,政治精英与普通网民、政府与公众都处在互不相知的平等地位。任何一个话题的评论都是自主的,只要不违犯相关规定,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因此,在全民参与政治成为可能的时代,政府必须以民主的态度对待舆论,以民主的方式进行行政管理,这样才有可能获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并与其达成共识。否则必然引起民众的质疑与反感,形成不良的舆论环境,从而有损政府形象。

2、树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政府形象

公平正义的政府形象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决定着每一位公民的人格尊严。人们既通过公平与正义衡量自己的行为,也评判着当权者是否称职。因此,公平与正义成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首要标准。

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捷的沟通方式,使人们得到更多的表达机会。当政府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当执政者的行为失当时、当公众对社会公平与正义价值的诉求受挫时,人们的情绪就会通过网络表达出来,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不断放大,最后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

3、树立更加高效的政府形象

首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绩效,促进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形象问题。另外,政府部门在处理民生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处理一些大众都比较关注的突发事件的时候,其处事效率与质量不仅关系到事件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关系到自身的整体形象。新媒体为政府的信息公开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政府的公共事务处理绩效等问题面向公众并接受其监督。因此,能否适应社会的变化,能否提供及时的公共服务,能否有效地配置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时刻考验着政府的应对能力及其形象问题。

4、树立更加廉政的政府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一些人的仇富心理变得日益严重,而且,这种心理在“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刺激作用下愈演愈烈。政府作为社会的服务机构,其在此过程中的平衡与调节行为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四、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塑造政府形象

对于当前网络环境下,政府形象塑造而言, 网络这一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 政府既要利用网络优势推动形象塑造工程, 也要防止因网络引发的问题演变成政府形象危机。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从网络环境中,常态下的政府形象塑造和危机处理中政府形象的塑造来分析,总结以下几点对策:

(一)常态下的政府形象塑造有四条途径

1、切实建设好政府门户网站。不仅要开通政府门户网站,而且要维护好政府门户网站,对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开辟专栏、及时发布,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要按时回复,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作用,打造民主、“阳光”的政府的形象。

2、准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政府要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发布权威信息,使不实的传闻和谣言没有产生、传播的空间和事件从而塑造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形象。

3、提高政府官员的素养以及对网络舆论的反应素养。

4、建立网络的舆论分层反馈机制。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网络上舆论波及的范围,明确分部门、分级别的进行管理和处理。

(二)危机处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

在危机发生初期,强调政府形象塑造的应急性和实时性。

1、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第一责任人应同时对突发事件处理和新闻发布负总责,“主动、及时、统一”发布信息,不断引领主流舆论。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将事实真相以微博、论坛、博客、贴吧、聊天网站等形式以最快速度传达出去,形成远远优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

2、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形象在网络传播中可从多渠道进行建构,因为网络传播拥有比传统媒体更丰富的传播手段:网站新闻可以通过链接相关政府的权威机构消息以加强信息真实性,或者制作专题以提供充分背景信息,使受众能更加公正、客观的判断新闻。

3、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可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特点,通过在线访谈、在线直播、领导答网友问等形式及时与网民交流,了解当前群众关注的焦点,从而有针对性解决群众的疑惑,避免网民谣言的误导。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府而言,面对网络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政府形象宣传体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解释政府行为,增进公众认可政府的信心,增强政府的凝聚力,推销政府施政理念等,通过遵循网络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发挥其对政府形象的解读功能进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 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

3. 王天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社会效应.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2006:7273. 4. 曹劲松. 政府网络形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 5. 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6. 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2010,(1).

上一篇:增值税账务处理分录下一篇:祝福朋友结婚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