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社区的特点

2022-08-31

第一篇:西双版纳社区的特点

学苑社区创新性亮点特点工作

学苑社区健康加油站

为加强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提高居民慢病防控意识,社区建立了“学苑社区健康加油站”。让居民随时掌握自我健康状况,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

如今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人的子女大有人在,一旦老人遇到求医问药时,往往被打着推销保健品旗号的不法商贩所忽悠。碰到这类头疼的问题,该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 学苑社区举办“为健康加油,向幸福出发”为主题的“健康加油站”,今后学苑社区的老年朋友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信誉度高的部队医疗专家提供的专业医疗服务了。

社区的老百姓尤其是老年朋友经常为看小毛小病而伤透脑筋。社区设立了“健康加油站”,将着力打造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健康快车道”、“健康大讲堂”、“健康导航台”、“健康社区行”等运作载体,定期开展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讲座等免费健康服务,引领居民健康生活方式。

学苑社区创新性亮点特点工作

有问必答健康社区

学苑社区针对社区居民了解自己所要咨询的病理、症状、诊治疗法、保养秘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学苑社区建立了“健康品牌社区”之有问必答。所谓有问必答,就是针对学苑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可以全面而周到的帮助居民了解病情以及病友之间探讨病情的一个平台,这里包括很全面的医疗知识、健康常识等等。我们聘请专业医师针对居民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让居民在社区就与医生形成了一个良好互动,而且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别的患者提出的问题,看到有经验的患者回答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两面性,既是从医生的角度分析病情、治疗答疑,也可以得知其他患者的感受、经验、体会,增加自己的知识、这样的互动环节是非常可贵的,互惠互助的精神可佳。

学苑社区一切都是从人心出发、给人以强大的安全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一些健康与医学专栏外,还设置了家庭生活和小测试栏目,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常识、帮助我们更加的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的生活,走出生活当中的误区,从而得到健康的氧气,呼吸顺畅的生活空气。 为了力求做到有问必答的面面俱到,我们还需提供更多的患者心里话,平时多和身边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如果有不明白的病情症状就及时来社区进行咨询,这样我们丰富了一份内容,能及时准确的解决身边人的疾病困恼,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的体魄。

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拥有了健康就拥有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这里忙于奔波的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技术先进了,现在,贴心家庭医生也应运而生了。这个绿色的平台就像家里的小伙伴一样,时刻问候着你的身体组织,有了有问必答在身边,健康就会永远陪伴你!

第二篇: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说说你心目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三、学习课文,掌握内容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

这部分由4段文字组成。第1段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2段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第3段,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经历。第4段,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二部分:竹楼映蓝天

这部分主要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这部分由两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第2段主要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 这一部分由3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2段写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第3段写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 第四部分:妩媚傣寨水

这一部分着重写傣族的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这部分由3段组成。第1段写打谷子,第2段写泼水节,第3段写水中嬉戏。

这一部分主要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共有4段文字。第1段是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第2段写民族风情——修行与还俗。第3段写“关门节”和“开门节”,这也是一种崇信佛教的民族风情。第4段写“生与死”,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四、小结

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五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

五、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学生收集西双版纳的有关资料,小组交流。介绍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示例] 在我国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望天树”景区。这里有种做香料的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傣族人居住在竹楼里。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木为材料建造的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虽野象难得一见,但那大象表演却十分有趣。五月份,傣族收获谷子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精心创作的男女打谷子风情画,还可以看到女人嬉水的妩媚风情画。傣族人笃信佛教,每个男孩都要出家,然后还俗,这使他们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他们笑对生与死,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人生。总之,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着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它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的风景名胜区。如果有机会,你可一定要去西双版纳包餐那里的秀色啊!

二、品味语言

探究:从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你能讲一讲这些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吗?

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锤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老爷爷的形象在平面上如同雕塑,在静态中呈现动态,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

2、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画。打谷场由竹席铺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颇有诗情画意。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幅风情画十分喜爱和赞赏的感情。 总之,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

三、学习对照手法

思考: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 明确:

“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 “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 “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的风情画的对照;

最后一段中“生”与“死”的对照。

本文就是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其“美丽”的特征。

四、小结

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第三篇: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品味赏析语言,学习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和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 、导入

带有原始森林气息的台湾阿里山风光如画;隐于山石之间的永州小石潭水清境幽;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更是别具魅力,自有神韵。今天我们则要跟随作者李舵到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去游历一番,那里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二、通读课文,自主学习

(一)解决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二) 整体感知————感受美

1、欣赏图片

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在具有当地特色的葫芦丝乐曲声中欣赏一组西双版纳的图片,让我们对西双版纳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幻灯片)欣赏完音乐与图片后,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你所感知的西双版纳。

明确:美丽、漂亮„„

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3、过渡:我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在作者的眼中,西双版纳有哪些美丽之处呢?请同学思考: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②作者认为西双版纳到底美在何处?(幻灯片)

明确:①作者从五个方面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 ②西双版纳美在:美丽的热带雨林风光;美丽的民俗风情。

4、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游历西双版纳,介绍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热带雨林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显示了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三、 深入课文————品味美

1、挑选你喜欢的画面,试着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

2、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抓住关键词,并在文中圈点批注)

3、分析品味中引导学生与作者同游同赏,并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4、总结过渡:

我们已领略西双版纳“高高望天树”、“悠悠野象谷”的优美自然景观,也领略了“竹楼映蓝天”、“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的人文景观美,而实际上,西双版纳的美又何止这些呢?她的神奇、美丽、富饶,使她在世人的眼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有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去看看了。

5.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在字里行间展现西双版纳的美丽之处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老师先找了一段文字作了一下赏析。(出示范例)

范例:

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地风情画。

赏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对比。一粗一细,先粗后细,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棰”,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之极,也透露出作者十分喜爱的感情。

6.请你再次阅读课文,仿照范例,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并做赏析。(学生自由阅读,品味赏析语段语句,然后互相交流) 7.老师也找了些精彩的语句语段,与同学一起分享。(幻灯片,请学生注意黄颜色的字句,稍做赏析)

明确:

①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插”写出其笔直的挺拔雄姿) .②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用比喻具体描述.........藤状植物的形状,形象)

③大概是因为手中那块甜如蜜汁的热带菠萝的吸引,表演一结束,一头大象直接冲我就过来了。„„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拟人化描写生动展现大象的情态) .④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掩映在翠竹丛林中。.............(勾勒出具有美感的图景)

⑤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生动............................形象地描绘竹楼外形)

⑥主人家里的老大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雕像。(静态中呈现动态,用比喻表现对傣族老人的尊......敬和崇拜)

⑦人们在河边涮洗着新摘下来地青菜和衣服;每当傍晚时分,酷爱清洁地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地五颜六色地筒裙,这是变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地“浴罩”浮在水面上,他们有时还在水中嬉戏,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妩媚。(色彩斑斓,充满生活情趣和诗情画意,流露作者喜爱之情) ...⑧坐上竹排在小河上漂流,看着河里一簇簇翠竹、绿树,和眼前的这一切,就仿佛漫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概括了西双版纳美丽的风光和民俗风情)

⑨晚上,能歌善舞的傣家少女,就聚集在寨子里的公用竹楼上尽情地欢舞。透过傣家少女优美地舞姿,借着晃动地灯光,我看见在竹楼地一角摆放着几个新做的棺材,这些是寨子里的人为防不测而准备的。眼前跳动的身影,焕发出生的.............力量和活力,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之快乐,全然忘却了死亡的阴影——或许,生...................................死掷在意念之间正是因为有死的恐惧,生的快乐才如此真实,生的片段才如此灿...................................烂。(对照中充满哲理) .4.赏析了这些句子,我们是否对“作者是怎样在字里行间展现西双版纳的美丽之处”这一问题有了答案呢?(学生稍做讨论交流,理解本文写作特色)

明确:①对照手法的运用;②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不做死板归纳,学生能理解即可)

四、拓展————表现美

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我们已充分领略,现在由你来当导游,带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也来畅游一番西双版纳,你会推荐哪个景点?打算怎样介绍?试试看。

五、小结课文

1、 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令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次走进乐曲,闭目神游,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西双版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游历西双版纳,介绍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热带雨林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显示了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写法借鉴:

(1)用小标题结构文章。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配合表现富有地方特色的美。

六、作业

大家或多或少也到一些风景名胜走走看看过,,选择你喜欢的风景,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 板书设计:

美 丽

西 神 心 高高望天树

自然

人文双 版 纳

奇 驰 秀 神 丽 往 竹楼映蓝天 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 族水

笑对生死

“美“————

第四篇:美丽的西双版纳

【设计思想】

1.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①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②利用各种资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③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自由朗读,积累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在学生对西双版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

3.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

4.以同学们都熟悉的虞山十八景为对象,选择几处景点,学习本文的写法,向同学介绍,加强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写作训练。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⒈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⒉体会语言美(小标题,对照手法的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⒈体会文章中有感情的语言的作用。

⒉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评价为主要方式,配以幻灯片和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和步骤:

⒈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来亲身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独特的韵味。

幻灯片展示:西双版纳的一幅画面,并配以葫芦丝乐曲作背景音乐。

⒉交流预习情况:

交流、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图片。

(过渡)我们来看著名作家李舵是如何把我们带入《美丽的西双版纳》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子,学生齐读。

由归纳本部分内容及作用自然引入学习目标。

4.幻灯片展示本课教学目标

5.研读新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幻灯片展示:

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美的一幅画面,你自己做导游,带领大家去看一看作者笔下那美丽的景观吧。同学们也来评评哪位导游导得好。

幻灯片展示:

①口语化;②注意和身姿语言相结合;③语言生动形象;④串联词要自然有序。

(本文共五幅画面,每小组选择其中的

一、二幅讨论、交流,编写导游词。学生上台讲解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画面,并配上背景音乐,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点评。

6.引导学生小结课文,幻灯片展示文章结构,加深学生印象。

文章共写了哪五幅画面?

明确,齐读小标题。小标题的作用:句式整齐,结构匀称,提示内容,醒目得体。

这五幅画面可以分为怎样的两大类?

明确: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风俗民情。

7.体会语言:

过渡:文章表现了西双版纳的景美、人美,这些都通过作者优美的语言来体现。

①以第一个片段“高高望天树”为范例,师生共同品味作者如何抓住特征描绘美丽的景色的。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高高望天树”这部分内容,同时思考:这部分景色有何特征?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共同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作特点:如写其“高”用“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先用整体直观“直插蓝天”感受写出望天树笔直挺拔的特点,又用数字“约60多米”准确全面展示事物特征。

幻灯片展示:

高高望天树:

直插蓝天

高约60多米

②学生自主学习,任选另四个片段之一进行品味、赏析,进一步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再次体会小标题的作用),以及对照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的形象生动。

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并能参与

一、二个小组的交流。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幻灯片展示要点:

竹楼映蓝天:

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竹楼的外形,点明了小标题,突出了竹楼“映蓝天”的特征。)

悠悠野象谷:

(野象谷:恐怖

大象表演:有趣

(拟人)比 )

妩媚傣寨水:

(“打谷子”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喜爱

“水中嬉戏”风情画:五彩斑斓,生活情趣——赞赏

比 )

笑对生与死: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对比,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品味其中蕴涵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提示:注意比喻、拟人等修辞,形容词

8.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点:

1.

小标题鲜明醒目

2.

对照手法的运用

3.

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

9.仿写训练:

幻灯片展示:

虞山十八景,景色迷人,请选择几处景点, 请仿照本文的写法,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向大家作介绍。

要求:注意学习本文的写法,当堂完成题目、开头、小标题,搭好框架。当堂交流。

师生共评。

10.作业:课后整理、修改、扩充作文,并写在作文本上。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李舵 [duò]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景美)

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寨水

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人美)

笑对生与死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教学目标:

1、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 品味赏析语言,学习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和对照手法的运用。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介绍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风光和民俗风情,学生可通过自读课文把握本文主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在学生自由品味赏析语言中,让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学习本文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和对照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带有原始森林气息的台湾阿里山风光如画;隐于山石之间的永州小石潭水清境幽;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更是别具魅力,自有神韵。今天我们则要跟随作者李舵到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去游历一番,那里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二、 整体感知:

1、考考你

课前请同学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阅读课文之前,先请同学来说说你所了解的西双版纳。

2、欣赏图片

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对西双版纳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在具有当地特色的葫芦丝乐曲声中欣赏一组西双版纳的图片,让我们对西双版纳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幻灯片)欣赏完音乐与图片后,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你所感知的西双版纳。

明确:美丽、漂亮„„

3、感知课文

作者在游览过西双版纳后,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那么在作者的眼中,西双版纳有哪些美丽之处呢?请同学自读课文思考: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②作者认为西双版纳到底美在何处?(幻灯片)

明确:①作者从五个方面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 ②西双版纳美在:美丽的热带雨林风光;美丽的民俗风情。

4、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游历西双版纳,介绍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热带雨林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显示了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三、 欣赏品味:

1.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在字里行间展现西双版纳的美丽之处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欣赏品味环节。老师先找了一段文字作了一下赏析。(出示范例)

范例:

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地风情画。

赏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对比。一粗一细,先粗后细,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棰”,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之极,也透露出作者十分喜爱的感情。

2.请你再次阅读课文,仿照范例,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并做赏析。(学生自由阅读,品味赏析语段语句,然后互相交流)

3.老师也找了些精彩的语句语段,与同学一起分享。(幻灯片,请学生注意黄颜色的字句,稍做赏析)

明确:

①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插”写出其笔直的挺拔雄姿) .②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用比喻具体描述.........藤状植物的形状,形象)

③大概是因为手中那块甜如蜜汁的热带菠萝的吸引,表演一结束,一头大象直接冲我就过来了。„„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拟人化描写生动展现大象的情态) .④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掩映在翠竹丛林中。.............(勾勒出具有美感的图景) ⑤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生动............................形象地描绘竹楼外形)

⑥主人家里的老大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雕像。(静态中呈现动态,用比喻表现对傣族老人的尊......敬和崇拜)

⑦人们在河边涮洗着新摘下来地青菜和衣服;每当傍晚时分,酷爱清洁地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地五颜六色地筒裙,这是变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地“浴罩”浮在水面上,他们有时还在水中嬉戏,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妩媚。(色彩斑斓,充满生活情趣和诗情画意,流露作者喜爱之情) ...⑧坐上竹排在小河上漂流,看着河里一簇簇翠竹、绿树,和眼前的这一切,就仿佛漫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概括了西双版纳美丽的风光和民俗风情)

⑨晚上,能歌善舞的傣家少女,就聚集在寨子里的公用竹楼上尽情地欢舞。透过傣家少女优美地舞姿,借着晃动地灯光,我看见在竹楼地一角摆放着几个新做的棺材,这些是寨子里的人为防不测而准备的。眼前跳动的身影,焕发出生的.............力量和活力,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之快乐,全然忘却了死亡的阴影——或许,生...................................死掷在意念之间正是因为有死的恐惧,生的快乐才如此真实,生的片段才如此灿...................................烂。(对照中充满哲理) .4.赏析了这些句子,我们是否对“作者是怎样在字里行间展现西双版纳的美丽之处”这一问题有了答案呢?(学生稍做讨论交流,理解本文写作特色)

明确:①对照手法的运用;②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不做死板归纳,学生能理解即可)

四、 拓展延伸:(课后完成)

1.摘录文中精彩语句,并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赏析. 2.本文所列举的五个小标题是否合适?说说自己的理由.

第五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11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

1、能在课文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正确描写“壶、悠”2个生字。

2、能在学习中积累并理解四字词语“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理解词语“边陲、嬉戏”的意思。

3、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的具体原因。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5、能对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初步认识,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教学重点:

1、能在学习中积累并理解四字词语“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理解词语“边陲、嬉戏”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的具体原因。

3、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教学难点:

1、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像,引出课题:

1、 观看影像资料:“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大家看了这段风光片后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随机交流,要求说完整、说具体)

2、板书课题: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学习生字:纳,正音。 齐读课题。

3、那么西双版纳在哪儿呢?

(1)出示课文第一节: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的西双版纳...... 正确朗读。

(2)结合地图图片理解“边陲”: 边疆、边界、边境、边关,处于国家边缘地带的领土。

(3)简介“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我国云南省的旅游胜地,位于我国西南边界,那里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物产丰富。在那里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14个民族,还有布朗族、瑶族、苗族、回族、壮族等等。

小结过渡:读了第一小节,我们了解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读一读第2到第5节,看你又会知道些什么呢? 说明:

由于几乎所有学生都没有去过西双版纳,甚至不知道这个地方,因此,在新课导入中通过观看关于西双版纳的影像资料这一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学生和课文内容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为课文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了解结构: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正确停顿。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美丽的西双版纳在我国的__________,这里不仅是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走进村子,你会看到______ _ __,还会看_______ ______ 。

2、拼读词语,随机学习生字。 扁、楼、等:记字方法 砍:做动作理解字义。 悠、壶:书写笔顺,指导描写。 甩:复习翘舌声母:ch sh r

3、 交流齐读填空。

4、 了解课文结构:

哪几小节写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指名交流。(第

2、3小节) 哪几小节写动物王国?指名交流。(第4小节)

哪几小节写建筑和各族男女老少?指名交流。(第5小节) (相机板书) 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字词的读音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因此,在生字教学中,根据每个字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教学。而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的习惯。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过渡: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既被称为“植物王国”,又被称为“动物王国”呢?

1、 学习“植物王国”,感受植物的奇特

(1)默读课文第

2、3节,想想西双版纳被称为植物王国的原因。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①用方框框出植物名称

②结合图片理解词语:耸立云霄

③观看短片,了解“箭毒木”、“古茶树”、“会跳舞的草”、“会吃蚊虫的花”。 ④向你的同桌介绍你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

(3)认识省略号,初步知道它在文中的作用是列举的省略。了解西双版纳植物多的特点。 (4)出示填空,引读第

2、3小节。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有( )的( ),有( )的( ),有( )的( ),有( )的( ),还有( )的( )。 有可以当( )的( ),还有可以当( )的( )。 (5)用一句话说说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多而且怎样?

了解西双版纳植物奇特的特点。 (相机板书)

2、 学习“动物王国”,感受动物的珍贵

(1)默读课文第4节,想想西双版纳被称为动物王国的原因。 (2)小小组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3)出示图片,生用文中话说图片,师随机简介动物特点。

理解词语“悠然自得、五彩缤纷”。 (4)联系生活,了解这些动物非常——珍贵。 (5)引读第4节。:坐在观光车里,你仿佛看到——

说明: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西双版纳植物的多而奇特、动物多而珍贵的特点,通过影像资料、图片、想象说话、交流感受,使学生对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有具体形象地了解。通过引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总起句的概念。

3、学习第5节,感受民俗风情。 (1)出示第5节,

过渡引读:当你欣赏完了植物和动物,走进西双版纳的村子时,你会看见---生读。 (2)哪些别有情趣的建筑?生说师出示图片。 (3)还看见什么?交流,出示图片。

(4)师生共同小结:这么多别有情趣的建筑都是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各个民族的人民建造的,他们与动物们和平相处,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生活在这里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因此,他们才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说明:

通过引读使学生感受到西双版纳各民族的人民比景色更美,是人和自然的和谐造就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四 课外拓展

1、看视频(美丽的西双版纳)--------剩余部分(感受那里的人更美)

2、试着根据板书讲讲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建筑或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说明:

讲课后读和说的联系结合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做了铺垫。

板书: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植物王国

2、3 多 奇特

动物王国 4 多 珍贵 景美 建筑 5 多 别有情趣

各族人民 5 多 快乐 人更美

上一篇:学生安全家校责任书下一篇:新时代党的建设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