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笔记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工作分析笔记范文

因子分析读书笔记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

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描述隐藏在一组测量到的变量中的一些更基本的,但又无法直接测量到的隐性变量 (latent variable, latent factor)。比如,如果要测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motivation),课堂中的积极参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外阅读时间可以用来反应积极性。而学习成绩可以用期中,期末成绩来反应。在这里,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绩是无法直接用一个测 度(比如一个问题) 测准,它们必须用一组测度方法来测量,然后把测量结果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来把握。换句话说,这些变量无法直接测量。可以直接测量的可能只是它所反映的一个表征(manifest),或者是它的一部分。在这里,表征与部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征是由这个隐性变量直接决定的。隐性变量是因,而表征是果,比如学习积极性是课堂参与程度 (表征测度)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因子分析的方法约有10多种,如重心法、影像分析法,最大似然解、最小平方法、阿尔发抽因法、拉奥典型抽因法等等。这些方法本质上大都属近似方法,是以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相关系数矩阵对角线上的值,采用不同的共同性□2估值。在社会学研究中,因子分析常采用以主成分分析为基础的反覆法

第二篇:案例分析学习笔记

2018年注安案例分析学习笔记

一、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灼烫、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其他伤害;坍塌、中毒和窒息、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淹溺、瓦斯爆炸、火药爆炸、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二、事故分类:

1、死亡判定(3-10-30).2、重伤判定(10-50-100)。

3、直接经济损失(1000-5000-1个亿)。

4、死亡时间追加为30天,交通、火灾7日。

三、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的简要经过.

3、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四、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

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事故认证材料的收集.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五、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六、事故分析原因:人、物、管理缺陷、生产环境。分析步聚: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2、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或教育培训不够.4、作业现场混乱或劳动组织不合理.

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6、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7、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

七、事故分析的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缺乏检查、指挥错误。

5、无操作规程。

3、未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对隐患整改不力。

八、事故性质的确定

1、责任事故;

2、非责任事故;

3、自然事故;

4、技术事故。

九、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违规作业(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

3、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十、整改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加大安全投入;

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十

一、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十二、技术措施:

1、去掉危险源;

2、去掉危险存在的条件;

3、去掉引发条件;

4、保护潜在的受害者。

十三、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十四、事故发生应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1、应选择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设备;

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3、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配备防止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制度针对事故的应急预案。

十五、在使用特种设备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1、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2、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3、按规定在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登记。

4、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

6、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

7、按规定进行特种设备的报废注销;

8、编制特特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9、、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10、做好使用前的试运行的例行检测;

11、做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

12、做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十六、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十七、应急程序应包括哪些内容:

1、可能出现的灾害种类;

2、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

3、重点预防部门的防灾器材配备情况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4、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

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

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是的疏散路线;

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剂危险物品的处理;

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

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话号码等。 十

八、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5、有明确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7、预案基本要求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互相衔接。 十

九、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1、成立工作组,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资料收集,收集相关资料;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4、应急能力评估;

5、应急预案编制;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十、应急准备的不足原因分析:

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

2、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3、预案应急演习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二十一、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二十二、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

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

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坏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用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 二十

三、安全许可证需具备的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生产系统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12、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体系应急救援预案。

二十四、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要求:

1、根据自身资质和能力,承包相应的工程;

2、根据工程需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出现责任和管理制度执

行的真空;

3、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要界定清楚;

4、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核实和确认;

5、开展有针对性较大或与正在生产运行设备区域有交叉的施工,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二十

五、特种设备:

1、锅炉;

2、压力容器;

3、压力管道;

4、电梯;

5、起重机械;

6、客运索道;

7、大型游乐设施;

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二十六、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1、防止可燃物,可以不用。

2、防止点火源,防止静电。

3、控制火灾爆炸的存在条件.4、控制传播。

二十七、防止电气伤害的措施:

1、采用规定的供电系统。

2、尽量使用安全电压。

3、接零、接地保护。

4、电磁屏蔽。

5、漏电保护。

6、连锁保护。

7、安全距离。

二十八、机械伤害的措施:

1、改进工艺、使用不易伤害的机械。

2、改进工艺,保证机械不能伤人。

3、使用机械限定使用范围、活动范围。

4、通过屏蔽或隔离手段防止物体飞出伤人

二十九、高处坠落的措施:

1、改进工艺,实现自动化、机械化。

2、在周边搭建防护层,降低坠落高度。

3、严格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等。

4、设置地面安全防护范围

十、车辆伤害的技术措施:

1、控制车速。

2、加装防撞缓冲装置。

3、改进工艺,使用固定式设备。

4、安装明显的警示信号,包括声光信号 三十

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 三十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责任: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和监控责任制;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职工发现和排查事故隐患;

7、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出租的,应当现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责任;并对其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责任;

8、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阻挠。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报表报送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10、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或的关人员应立即组织整改。

11、生产经营单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13、对挂牌督办并责令停产的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三十

三、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是:

1、按照《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设工程分包应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不能把施工工程转包给不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管理机构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

质和条件。

3、加强对起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管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4、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三十

四、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

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及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三篇:《零售管理——个案分析》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主编是中山大学的吴佩勋副教授主编。吴佩勋,美国康乃尔大学营销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市场学系副主任,现任流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服务管理与零售管理,消费行为学与采购管理,营销渠道管理与流通管理等领域。

关于这本《零售管理——个案分析》其实是《零售管理》(但这本书我在图书馆没有找到)的配套案例集,包括好日子(2个)、达芙妮、丽婴房、可的便利店、OK便利店、环众物流等7个案例, 内容覆盖当前国内零售服务业、零售企业管理、零售企业运营实践等,展示了中国零售服务行业最前线的企业实践,有关零售的热点问题贯穿其中。

按这本书前言,本书本来是用于高校商学院相关专业的普研以及MBA教学。同时,也能够帮助广大在零售服务行业进行相关经营决策的经理人和营销人员在案例企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决策管理能力;对于那些对零售服务行业感兴趣,想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本书能帮助其在短时间内认识了解零售服务业。

在书的前言中有一句很有意义的话:聪明不是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这是美国学者格柯讲的。这本书遵循的就是这样一个原则来写的。首先,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7个案例,来帮助读者理解营销实践,尤其是零售行业中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然后,本书的案例都是来自当前中国零售行业中表现突出的企业。

所以,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手资料,真实全面展现了企业经营过程;第

二、凸显企业决策难题,展现零售服务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两难问题;具备充分数据帮助读者进行分析探讨。

这本书一共有7个案例,这次我着重在河北好日子集团。

本书的第一个案例——好日子集团,中国乡村现代连锁便利店跨地区经营的拓荒奇迹。

连锁的核心在于“锁”,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好日子才算是真正的连锁经 1

营,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只有从开始就大好了几次,好日子才能为接下来的快速复制、快速发展做好准备。所以,好日子做出了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单店基于C/S结构的POS系统的决策,总部和门店每天都可以在下午进行实时链接,上传当日的销售数据。

按照一般的经验规律,通常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便利店才刚开始起步,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便利店才开始充分发展,而1998年好日子起家的河北沧州人均GDP才600美元。而且就整天商业气氛而言,沧州还是相对落后,普通消费者并不接受连锁便利店。但让好日子都想不到的是,在创业的短暂2个月之后,企业便扭亏为盈,开始有了利润收入。更值得为人思考的地方是好日子在两家门店之后便开始赢利了!

在好日子开始赢利之后,它开始了快速的发展时期,但在发展问题上,好日子面临着两个不同的意见:一是加快直营店的发展,二是有直营转变为加盟店。

后来,好日子决定发展特许加盟的道路。然而在特许加盟道路的历程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不顺。由于在开始甄选加盟主时好日子尚未开发出一套科学的筛选方法,这样使加盟主出现了不服从总部规定的情况。后来,在好日子意识到问题所在,在筛选加盟商方面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将加盟主的人口统计特征,财务,管理,经营动力宜家人际影响力引进评判指标里,然后对加盟商制定最低销售标准,减少了加盟商加盟后因绩效未达标产生的不满感。店铺的设计的无偿支援,为加盟店提供开店筹备工作,还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强加盟商之间的沟通。

此时,好日子从一开始就建设的物流配送中心和信息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强的的信息系统使得加盟店也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信息,而物流配送中心和信息体系的完善使得展店犹如复制一般,极大地减轻了总部培训加盟商的成本。最终,好日子在沧州拥有了600家店铺,其中加盟店约占550家,其良好的发展态势相对成熟的特许经营模式吸引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关注也吸引了来自其他区域零售商的合作邀请。

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当时好日子选择的道路是发展直营店,那么今天的好日子将会是怎么样呢?如果接着当时的势头,好日子的资金成本压力将会变得非常高,也要承担所有的风险。在好日子选择特许加盟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它的运

营情况就已经非常良好。如果当初它坚持直营的路线,到现在好日子的基础应该会打得非常的结实,但按照它当时的现金状况,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肯定是发展不到今天的店铺熟。特许加盟和直营开店的店铺扩张速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联系一下其他的连锁便利店的发展路线,几乎都是走特许加盟的道路。或许,未来零售业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将会是一个大趋势,即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也是如此。

但是,在好日子用了仅仅几年时间实现了从创业的艰难到现在基本确立了在沧州零售连锁业的一席之地。然而,好日子是否应该走出沧州,迈向其他区域发展呢?现在有好多来自唐山、邢台、石家庄等地区的当地零售上已经开始向好日子发出合作邀请。那好日子是否应该进入新的区域市场,还是应该停留在现有的沧州市场进行精耕细作,是应该先做大还是应该先做强呢。这个问题反映了目前中国企业的一个普遍的战略决策问题。在实际中有很多企业盲目做大,缺乏有效的企业管理,无法取得规模效应,最终倒闭;而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变化,激烈的竞争有促使企业不得不快速扩张,争取市场领先的地位。任何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都无法逃避这个决策的问题。

读这些案例的时候,将自己代到企业管理者的位置上,融入案例所提供的情景中去,真实地感受、考虑企业发展的问题,会发现企业决策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市场分析,入市场潜力、竞争力分析,还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入可使用的资源、发展战略、发展瓶颈这些。用作者的话就是,在阅读案例的时候要注意从深层次进行信息的挖掘、重组,从中提取有用的资讯,并运用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常识推导,以及主动地从外界获取信息来进行自己的决策,切记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

第四篇: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读书笔记

学号1212080228

关于《汉语语法问题分析》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院(系)名 称:文法学院

专 业 名 称:对外汉语

学 生 姓 名: 张芳芳

指 导 教 师:赵志强

关于《汉语语法问题分析》的读书笔记

张芳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文法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 2008级02班)

指导教师:赵志强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创作的一部语法理论著作。这本书篇幅不大,不到七万字,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全书以语法分析为纲,结合我国语法学创建八十年来的历史和现状,对语法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语法体系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的检讨。吕先生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多年来想写一篇文章谈谈汉语的语法分析问题。主要是为了说明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何以成为问题,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借以活泼思想,减少执着。同时也可以安抚一下要求有一个说一不二的语法体系的同志们的不耐烦情绪,让他们了解,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不能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这是本文的主要用意。当然,如果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说明,能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那也是‘固所愿也’。”

全书按“一 引言”、“二 单位”、“三 分类”、“四 结构”四部分展开论述。主要是摆问题,促使读者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但也常常摆出几种看法加以比较,指示解决问题的途径。著作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语法单位及其划分”、“词类及其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和句子分析”等方面。这些问题有大有小,大的如“结构关系”、“主语和宾语”等,小的如“量词”、’“是字句”等。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一个个问题串联全文的,但是这些问题不是凌乱地堆积起来,而是被作者组织在一个语法体系之中。可以说,作者既注重摆问题,同时也照顾到了语法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不同的问题,作者的原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有的问题是长篇大论,如“语素”、“补语”等,而有的问题则是一笔带过,如“词根”、“定语”等。在讨论中,作者主要是摆问题,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得失,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下面我就从“单位”、“分类”、“结构”这三个方面作简单的摘要。

1 单位

对语言进行语法分析,就是分析各种语言片段的结构。要分析一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必须先把它分解成多少个较小的片段,这些小片段又可以分解成更小的片段。结构就是由较小的片段组合成较大的片段的方式。所以,要做语法结构的分析,首先得确定一些大、中、小的单位,例如“句子”、“短语”、“词”。

1.1 语素

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有三方面的问题:大小问题,异同问题,以及与汉字对应的问题。

1.1.1汉语的语素,单音节的多,也有双音节的,如疙瘩,逍遥,还有三个音节以上的,如巧克力,奥林匹克,都是译音。这是语素大小问题。

1.1.2 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思连得上,仍然是一个语素,例如“工”有工作、技术、精巧等意思,都联得上,只是一个语素。如果几个意思联不上,就得算几个语素。例如“公”,有共同公平的意思,又有公侯、公婆、公的、母的等意思,这两组意思联不上,得算两个语素。这是异同问题。

1.1.3汉语的语素和汉字,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也有别种情况。语音、语义、字形这三样的异同互相搭配,共有八种可能。这是与汉字对应的问题。

1.2 词和短语

1.2.1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1.2.2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在词的定义中,用能否“独立运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来区分词和短语。

2 分类

给词分类有“向下看”和“向上看”两个角度。向上看--看这个单位是怎样由下级单位组成的,例如把词分成简单词、复合词,又把复合词分成并列式,主从式等。向上看—看这个单位在上级单位里担任什么角色,例如一些词经常在句子里做谓语,算一个类,称为动词。

2.1 名词

名词这个类里面最困难的问题还是怎样区别哪些动词已经转变成名词(兼属两类),哪些动词只是可以“名用”,还没有转变成名词。

2.2 量词

量词和数词也许是词类中问题最少的两类。只是量词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有那么一些词,前边可以直接数词而后便不要求有名词,如年,季,天,夜,块(毛),卷,章,节,页等。这些词可以算是特殊的名词,直接和数词组合,中间排斥量词;也可以算是特殊的量词,语义上可以自足,不需要另有名词。比较起来,似乎后一种处理较好,因为这种“自主量词”有时候也可以像一般量词那样用,如“一年时间,三天工夫,两块钱”。

2.3 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大同小异,可以合称为为谓词。这里首先涉及的是二者的分合问题。它们有很多共同点,并且是重要特点:都可以直接做谓语,都可以用不否定等。因此,如果把它们分为两类,在讲句子格式的时候就常常要说“动词或形容词”,很累赘。但是如果把形容词合并于动词的话,又有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一般所说形容词,其中有的只能修饰名词,不能做谓语,如果形容词并入动词,这一部分是带不过去的。

2.4 动词和介词

我国语法界一直有一种流传颇广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没有介词,所谓介词实际都是动词,这话”有一定道理。汉语里的介词几乎全都是由动词变来的,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它们一般已经失去做谓语的能力,就不便还算做动词了。介词内部也不均齐。“把”和“被”跟其余的不同,只有句法功能,没有实在意义,绝对不能当动词用。“给”字兼有这两类的性质,有时候有“给予”的意思,有时候意思空泛,接近把、被。动词分为及物和不及物,是很有用的分类,可也是个界限不清的分类。按定义,能带宾语的是及物动词,不能的是不及物动词。一个动词有几个义项,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这个动词就兼属及物和不及物两类。问题在于“宾语”的范围,是不是动词后边的名词都是“宾语”?如果把“宾语”限于代表受事者的名词,那么及物不及物的分别还有点用处,虽然“受事”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规定。

2.5 代词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这里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代词都有称代的作用,有的只有指别的作用。指别和称代是不同的句法功能,把代词分成代词和指别词两类也许更合理些。

2.6 连词

连词也有范围问题,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又、越、就、才)等划界,另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短语(一方面、总而言之等)划界。

2.7 副词

这个类的大问题是形容词修饰动词的时候要不要划入副词,这个问题本来就不简单,又由于书面上分别“的”和“地”,问题就更加复杂起来。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形容词可以修饰动词,只有

在语义明显分别的场合才算是同形的副词,“的”和“地”的区别跟词类无关,“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

3 结构

3.1 句子成分和结构关系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句子里边一个成分和另一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需要用一个名目或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另一方面又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看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比如动词谓语句里出现一个或几个名词,它们跟动词的语义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这种语义联系决定它们在句子里的活动方式,仅仅把这个标为宾语,把那个标为补语是不够的,要考察这样的名词同时可以出现几个,各自和动词发生什么样的语义关系,什么关系的名词和什么关系的名词可以同时出现,各自在什么位置上出现等。

3.2 主语和宾语

主语和宾语的问题在于位置先后和施受关系的矛盾。在多数句子里,代表施事的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前(主语),代表受事的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后(宾语)。但多数不等于全部,在两项标准不一致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意见。

3.3 状语

状语一般指动词前边的修饰性词语,除修饰性的状语外,还有关联作用的状语,如首先、最后、同样、反之、此外,例如等。

3.4 单句和复句

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这里区分单句和复句涉及三个因素:一.只有一个主谓结构还是有几个主谓结构?二.中间有没有关联词语?三.中间有没有停顿?这是拿主语是一个还是几个这个标准来说,要是拿有没有关联词语这个标准说,同样有露面不露面的问题。并且这两个标准会闹矛盾。总之,像汉语这样不爱搞形式主义的语言,要严格区分单句和复句,确实困难。

以上就是我关于《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不过我认为本书中也是存在一些不足的。比如在融合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以及转换生成等语法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吕先生未能很圆满地协调好各种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表现出了一种游移不定的倾向等。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这本书的主旨在于摆问题、提思路,并不是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语法体系,因此,有些问题并非吕先生的疏漏,而是由著作的性质造成的。

参考文献: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2005。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签名:

年月日

第五篇:数学分析的读书笔记

在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凭着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从教育科研的高度,积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了一条适合教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深刻地反映 了我们中学课堂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我从中受益匪浅,先将摘录和体会展示如下:

本书开篇罗列了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概念不清:运算符号错误;错用运算律;对负分数的概念理解不清;违背运算律;违背去括号法则。这六大点也是我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以后的授课中应提前纠错,让学生少走弯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宽容与爱、尊重和理解。在学生出错时,教师要尊重、理解并宽容地对待他们,这不仅可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体现了教师的素养及学生的热爱。的确,在平时的授课中,我门太严了,不苟言笑,造成学生的紧张,这些做法不可取,应该严就严,多给学生勇气敢于说话,私下也应多关心关注学生。同时还指出教师如何帮学生纠错,

1。通过一个典型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误、师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

2。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适当从学生易错的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加强对典型思路的分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3。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问题,自行纠错,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结合实例助其理解。如:有些数学概念从客观事物的定向形式和数量关系中反映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从实际事例或从学生已有知识中,退步引入并加以抽象,尤其要从学生接触过的具体内容入手,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具有的上进心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减少运算的错误。 即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法的指导,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理论中充分发挥学生主题作用的理念。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活动不在是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一节课若开始没上好,学生就会感到兴趣索然,下面的课就将难以进行。导课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就为本堂可打下了基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表现欲,有一展身手的动力。导课的方法:1。设置情景,激发兴趣;2。设置疑点,引起重视;3。联系生活,灵活应用。

问题提出后,学生出现沉默:原因: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

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清,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3。教师提问时问题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总结:问题的难易不是有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序,不理解的就是难的,能理解的就是简单的,(教师应调查学生,再评判难易,不要唱独角戏,自以为是。)

课堂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讨论出现沉默时,教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时,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

上一篇:歌咏比赛曲目范文下一篇:工业大会讲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