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关系政治经济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海峡两岸海权维护研究

摘要:2012年以来,中国陆续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将海洋事业发展、海上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规划和实施的重大海权战略,它们是中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实现“陆海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战略。然而,以钓鱼岛争端和南海争端为代表的海洋争端严重损害中国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危及中国海洋安全。中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海洋争端,有力维护中国海权,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创造和平友好的海上安全环境。中国海权是海洋主权、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的统一,其中海洋主权是中国海权的核心。研究中国海权,两岸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变量。在“一个中国”框架下,海峡两岸海洋“治权”分离,海洋“主权”重叠。两岸在东海和南海拥有共同的海洋“主权诉求”和相似的海洋“利益诉求”。东亚海洋争端对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成严峻挑战:制约两岸海洋资源开发,削弱两岸海洋安全,干扰两岸关系,损害中国大陆同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面对严峻的海洋争端及其挑战,两岸海洋维权却陷入困境:同属“一个中国”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两岸各自单独维权,未能合作维护中华民族海权。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历经军事对峙、政治对抗和两岸和解等阶段。如今,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在两岸关系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海峡两岸均通过不同主张和举措维护海权。大陆历届中央人民政府均承续有关历史和法理依据,坚守中华民族海权,维权立场和主张具有延续性,并根据新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不断创新维权举措: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重视外交宣示和武力威慑,坚决制止中国海洋领土分裂;20世纪70年代末之80年代末,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处理海洋争端,重视经济海权,推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5年,加强中国海洋立法,从法理上巩固中国海权,同时,中央政府重视实施重大海洋发展战略,强化对岛礁及海域的实际控制和管理,推动海上区域经济合作,主张双边友好协商处理海洋争端。相较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历届“政府”的维权立场易受“统独意识”影响,维权主张和政策缺乏稳定性:“两蒋时期”,台湾当局坚决捍卫海权;“李登辉时期”,台湾当局软弱宣示海权,拒绝两岸合作维权;“陈水扁时期”,台湾当局以“台独”理念维权;“马英九时期”,台湾当局倡导“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拒绝两岸合作维权,但不冲撞大陆的维权立场和行动。两岸各自单独维权,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两岸海洋维权的效果。同属“一个中国”的海峡两岸,为什么不能合作维护海权呢?主要原因在于,两岸合作维权面临诸多内外部政治制约因素。首先,两岸政治分歧阻碍两岸合作维护海权,这包括两岸政治定位分歧、两岸政治对立和政治互信不足、两岸政治认同分歧、台湾岛内政治对立及制衡等。其次,民进党敌视中国大陆,抵制两岸合作维护海权,迎合美国和日本立场,借助外部势力制约中国大陆。其三,美国通过外交和军事影响力干预和介入中国海洋争端,抑制台湾当局战略上倾向中国大陆,牵制两岸合作维权。其四,日本拉拢美国、利诱台湾当局,制约和分化两岸合作维权。受制于上述内外部政治障碍,台湾当局在不同场合表达了不与中国大陆合作维权的立场。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铸就两岸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大交流格局。两岸合作维护海权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两岸均坚持“九二共识”,持续累积良好政治互信,并已构筑和平发展的大交流格局;此外,两岸合作维权具有较强的民意支持和相似的利益诉求。中国大陆对两岸合作维护海权一直持积极态度,多次呼吁台湾当局合作维权,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基于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及上述有利条件,两岸可从如下方面推动两岸合作维权:一是建立常态化的两岸海洋事务“二轨”协商机制;二是构建两岸海洋维权的共同话语体系;三是加强两岸海洋民事和经济合作;四是两岸协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合作。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应建立在稳健的政治互信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海洋民事和经济合作逐步过渡到海洋联合执法和联合维权等领域。通过对“两岸海权维护”议题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总结如下结论:一,海洋主权之争只是中国海洋争端的外在内容,利益攸关方的战略博弈才是中国海洋争端的实质特征。二,两岸应坚持“九二共识”,持续增进政治互信,构建两岸合作维权的政治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一个展望:一旦未来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中国大陆将如何维护海权?这些都是两岸政界和学界有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海权;海洋争端;海峡两岸;合作维权

学科专业:国际政治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海权理论与中国现代海权

第一节 海权:传统海权与现代海权

一、传统海权:一个海洋权力政治概念

二、现代海权:一个海洋权利政治概念

第二节 中国现代海权:地缘定位、内涵及困境

一、中国的地缘政治定位:陆海复合型国家

二、中国现代海权:中国海洋主权、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的统一

三、两岸海权的困境:法理海洋主权重叠与两岸各自维权

小结

第二章 两岸面临的海洋争端及其挑战

第一节 两岸面临的海洋争端: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

一、钓鱼岛问题:中日海洋主权之争和三国四方战略博弈

二、南海问题:六国七方海洋主权和权益之争

三、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矛盾激化的缘由

第二节 海洋争端对中国大陆的挑战

一、制约中国大陆的海洋经济发展

二、削弱中国大陆的海洋安全

三、干扰中国大陆的周边外交关系及中美关系

四、冲击中国大陆的对台战略部署及两岸关系

第三节 海洋争端对台湾地区的挑战

一、扰乱台湾地区的渔业资源开发

二、加大台湾地区的内部施政压力

三、制约台湾地区的两岸政策和对外关系部署

小结

第三章 两岸维护海权的立场及政策演变

第一节 中国大陆维护海权的立场及政策演变

一、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坚守主权、外交宣示、强化海洋权力

二、20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强化经济海权

三、20 世纪80年代末至2015年:法理固权、有效控制、政治协商

第二节 台湾地区维护海权的立场及政策演变

一、“两蒋时期”:坚守“一中”、捍卫海权

二、“李登辉时期”:软弱宣示、拒绝合作

三、“陈水扁时期”:“台独”理念维权

四、“马英九时期”: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小结

第四章 两岸合作维护海权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两岸政治分歧阻碍两岸合作维护海权

一、两岸政治定位分歧

二、两岸政治对立和政治互信不足

三、两岸政治认同分歧

四、台湾岛内政治对立及制衡

第二节 民进党抵制两岸合作维护海权

一、“台独”思维界定海洋维权立场及主张

二、敌视中国大陆的维权行动

三、迎合美国和日本等外部势力制约中国大陆维权

第三节 美国制衡两岸合作维护海权

一、以外交和军事影响力干预和介入中国海洋争端

二、以“模糊立场和主张”操控中国海洋争端议题

三、助推中国海洋争端国际化

四、坚决抑制台湾当局联合中国大陆合作维权

第四节 日本制约和分化两岸合作维护海权

一、拉拢美国、唆使菲律宾等国牵制两岸维护海权

二、签订“台日渔业协议”分化两岸合作维权

小结

第五章2008年以来两岸合作维护海权的有利条件及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两岸合作维护海权的有利条件

一、坚持“九二共识”,累积良好政治互信

二、两岸已构筑和平发展的大交流格局

三、具有较强的民意支持和相似的利益诉求

第二节 两岸合作维护海权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常态化的两岸海洋事务“二轨”协商机制

二、构建两岸海洋维权的共同话语体系

三、加强两岸海洋经济和海洋民事合作

四、协同推进“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合作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国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论文提纲下一篇: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