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最新习题

2022-08-22

第一篇:企业所得税最新习题

消防安全知识复习题[最新]

消防知识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

2、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可不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

3、在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前提下,在库房内可动用明火。

()

4、消防“三懂”是指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灭火灾的方法。

()

5、消防“三会”是指一会报警,二会使用消防器材,三会扑灭初期火灾。

()

6、灭火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抑制灭火法。 ()

7、仓库内不准使用电炉和电熔铁。

()

8、发生火灾时,要尽可能的往光亮的地方跑,争取最佳的逃离时间。

()

9、配线不当会引起电路超负荷。

()

10、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车辆必须办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 ()

11、装运易燃易爆化学品的汽车可高速行驶,但不准抢行超车。

()

12、夏季装运易燃易爆物品的最佳运输时间是早上和中午。

()

13、铁路集体宿舍不属于铁路消防重点部位。

()

14、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按照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

()

15、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

16、接触网附近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列车调度员、电力调度员或接触网工区值班人员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灭火,在根据火灾地点、火势和消防灭火的需要,确定接触网是否停电。

()

17、施工安装单位可以改动经过审核批准的消防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

18、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交通工具。 ()

19、汽车可以进入仓库内装卸货物。

()20、在特殊情况下,单位和个人可以拆除、圈占消火栓,临时占用消防通道。 ()

21、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谁主管、谁负责、专群结合”。

()

22、根据《消防法》规定,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必须交纳相关费用。

()

23、三品是指易燃物品、爆炸品、毒品。

()

24、挪用消防器材是违法行为。

()

25、配电线路火灾的基本原因主要有:短路、超负荷、过大接触电阻三种。

二、单选题:(将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空格)

1、扑救带电物体火灾不能选用哪种灭火器()。

A:卤代烧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2、消防工作由哪个部门领导和负责()。

A:公安机关B:公安消防机构C:国务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3、企事业单位谁是消防安全工作负责人()。

A:保卫科长B:法定代表人C:安全负责人

4、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由谁负责审核()。

A:公安消防机构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公安机关

5、赵某是一酒店服务员,发生火灾时没有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造成5人死亡,对赵某应如何处罚()。

A:公安消防机构应对其拘留B:公安机关应对其拘留C:公安消防机构应对其罚款

6、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坚持什么原则()。

A: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B:谁主管谁负责C:群众路线

7、铁路单位的消防工作由谁实施监督()。

A:市消防局B:铁路公安消防监督机构C:各总公司

8、ABC干粉灭火器的“A、B、C”是什么意思()。

A:灭火器内有A、B、C三种灭火剂B:为了好听取一个英文名字C:适用于扑救

A、B、C类火灾。

9、火灾扑救中,我们应坚持什么指导思想()。

A:救人第一B:先控制C:先排出险情

10、旅客列车在车站内发生火灾,公安消防队到达前由谁负责指挥扑救()。 A:站长B:列车长C:运转车长

11、A类火灾是指()火灾。

A:含碳固体物质B: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C:可燃气体D:金属

12、室外消灭栓的保护半径是多少米()。

A:120米B:150米C:11米

13、家庭用液化气罐与炉具的距离应保持不小于()。

A:0.8米B:1米C:1.2米

14、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物体火灾应选用哪种灭火器()。

A:卤代烧灭火器B:清水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15、仓库内堆放的物品垛与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A:0.5米B:1米C:1.5米

16、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总重量的检查周期是()。

A:每年一次B:每半年一次C:第3个月一次

17、检查时发现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总重量减小(),即灭火器失效,应灌药充气。

A:1/100B:1/50C:1/10

18、下列()属于消防设施。

A:安全疏散B:电力线路C:接触网

19、下列()不属于消防设施。

A:消防联动控制系统B:建筑防火分隔C:变压器

20、物资仓库内使用白炽灯不能超过()。

A:60瓦B:100瓦C:500瓦

21、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年限为()年。

A:6B:10C:12

22、消防《案例》于()年9月1日开始实施。

A:1998B:2005C:2008

23、在爆炸危险场所必须使用()电气设备。

A:防水B:加强绝缘C:防爆

24、整改火险隐患要坚持定专人、定()、定改正措施。

A:设备B:方向C:时间

25、装运易燃易爆化学品的汽车在行驶时前后车的距离不能少于()米。

A:0—50B:50—100C:100—150

消防答案:

一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对6对7对8错9对10对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对17错18对19错20错21错22错23对24对25对。

二单选题:1C,2C,3B,4A,5B,6A,7B,8C ,9A,10A,11A,12B,13B,14A,15B,16B,17C,18A,19C,20A。21C22A23C24C25C。

第二篇:最新2012中考政治复习题

贺兰县如意湖中学时事政治题

2011年5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5月4日,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对学习宣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3.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二、国际部分:

1.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于当地时间2日清晨在伊斯兰堡附近被击毙。 2.第37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5月26日至27日在法国多维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多维尔宣言》 2011年6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6月4日晚,李娜以2∶0战胜卫冕冠军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象征着网坛最高荣誉的苏珊•朗格伦杯第一次刻上了亚洲选手的名字。

2. 第三届海峡论坛6月11日在福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三届海峡论坛开幕。

3. 国家主席胡锦涛6月16日在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

4. 6月19日,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在中国青岛举行,会议发布了《青岛宣言》。

5. 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下午正式通车运营。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二、国际部分:

1.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6月15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这次峰会的主题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凝聚共识、巩固团结。

2.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6月21日通过安理会对现任秘书长潘基文的连任。 2011年7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 7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面对70亿人的世界‛。 3.7月16日,第十四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上海开幕,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游泳锦标赛,也是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世界单项体育大赛。

4.7月19日上午,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隆重举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5. 2011年7月23日,两列绝对不该有交集的动车在温州市鹿城区发生剧烈追尾特大事故,截至29日,事故已经造成35人死亡,210人受伤。

6. 北京时间7月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

7.国防部确认我国正利用瓦良格号航母进行科研试验和训练,这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8.7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5188米的新的下潜记录,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二、国际部分:

1.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7月14日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1 2.

美国参议院7月27日一致通过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提名。骆家辉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

2011年8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8月12日至2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75块金牌145块奖牌,位居金牌和奖牌榜首位。

2. 8月15日,全国各地群众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

3. 2011年8月17日至22日,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国家副主席习近平8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

4. 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8月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丁格尔奖章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的护理界国际最高荣誉奖。

二、国际部分:

1. 泰国为泰党总理候选人英拉•西那瓦8月5日当选为泰国第二十八位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2. 日本菅直人内阁8月30日集体辞职,野田佳彦于8月30日参加国会首相提名选举,成为日本历史上第95任、第62位首相。

2011年9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9月6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庄严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 2011年9月10日至18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举行。

3. 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验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这标志着我国杂交稻技术在世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4.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9月22日在北京闭幕。本届论坛‚文化传统、价值观与人权‛为主题。

5. 2011欧亚经济论坛9月23日在西安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同开创欧亚合作新时代‛的主旨演讲。

6 北京时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二、国际部分:

1. 9月11日,‚9.11‛十周年纪念活动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9.11‛纪念园正式举行。 2011年10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

2.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3. 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式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论坛10月14日上午在广州隆重举行。

4.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10月16日晚在江西南昌隆重开幕。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6.10月27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在北京发布,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7.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国际部分:

1. 10月3号至5号,诺贝尔奖揭晓:美国科学家鲁斯•巴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获得医学奖,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澳大利亚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和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获得物理学奖,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获得化学奖,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获得经济学奖。

2. 10月5日 美国苹果公司宣布,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去世。 3. 10月7日是阿富汗战争爆发十周年纪念日。

4. 10月31日零点前两分钟,女婴丹妮卡•卡马乔出生意味着地球上第70亿名公民的到来。 2011年11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神舟八号飞船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7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次会议。 3. 国务院新闻办11月16日发表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

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9日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东亚峰会,并发表讲话。 5.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二、国际部分:

1. 11月3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法国戛纳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题为《合力推动增长 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讲话。

2. 11月10日,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俄罗斯在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之后,终于加入到国际贸易体系当中。

3. 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4. 11月28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南非德班开幕。 三.其它问题

1.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深切缅怀国父孙中山先生。 2.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3.2011年10月31日地球上象征性的第70亿名小公民出生在菲律宾。联合国将10月31日命名为‚70亿人口日‛。

4.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太空实现了两次交会对接,‚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至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5.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简称‚海洽会‛)于2011年11月10日至12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这是我国首个海洋经济领域全国性的重大投资洽谈活动。本次活动以‚科学利用蓝色国土、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为主题,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浙江发展实际,旨在推动我国实施国家海洋战略,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竞争力。

6.2011年12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宁波第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我国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六个城市之一,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宁波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坚持‚为民、靠民、惠民‛的创建理念,创建工作得到了全市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

7.2011年12月28日23时58分,宁波绕城高速东段正式通车,这标志着长三角南翼最大的交通枢纽之

一、宁波‚一环六射‛交通基本骨架中最重要的一环——宁波绕城高速‚金色环线‛全面建成。

8.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47.1564万亿元,同比增长9.2%。

3 9.2011年,我市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如为事业鞠躬尽瘁的电力工程师江小金、援疆建设者马素明、检验检疫好干部卢培恩,以及大爱助人的新宁波人孙永海、‚妈妈教师‛葛明霞、‚助学红娘‛龚学明等等。他们或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批示,或荣获‚浙江骄傲——2011最具影响力人物‛。他们的无私奉献令人感动,有力地引领了社会道德风尚,挺起了时代的精神脊梁。

2011年12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12月1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艾滋病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2. 12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

3. 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 - 2015年)》。 4. 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12月12日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 5. 12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

二、国际部分:

1.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2月17号逝世,享年 69岁。 2012年1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1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

2. 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两项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获得连任。

3.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公布主要宏观经济数据,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四季度增长8.9%,创近两年来新低。

2012年2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10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亲切接受了第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

2. 2月13日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展开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

3. 2月14日,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向获得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颁奖。

4. 2月18日,国际田联室内许可赛结束了男子60米栏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刘翔以7秒41获得冠军,打破了他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

2012年3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日前,环保部下发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3月2日作出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 3.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4.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主持。

5. 青海柴达木盆地近日建成并安全并网大规模光伏电站1000余兆瓦,成为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最集中的地区。

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3月22日在北京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举行第五次国共高层会晤。胡锦涛呼吁两岸应该继续沿着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道路迈进。

12.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3月25日举行投票,梁振英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行政长官人选。

二、国际部分:

1. 3月5日,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以近64%的选票当选俄罗斯下任总统。 2. 3月18日,曾经是牧师的约阿希姆•高克当选德国新总统。

3. 金砖四国领导人第四次会晤3月28日至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后发表了《德里宣言》

2012年4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 4月1日,第五十一届世乒赛团体赛的‚终极决战‛打响。在首先进行的男团决赛中,中国队以3∶0击败东道主德国队,创造了六连冠的新纪录。

2.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日前正式发布,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问答题部分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1、责任的含义: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当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①对他人的承诺;②分配的任务; ③上级的任命;④职业的要求 ; ⑤法律规定;⑥传统习俗; 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则 等。

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

(1)小到为自己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

4、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如果不能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5、责任的代价:

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6、责任的回报:

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

7、如何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有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要义无反顾地负责。

8、如何对待不愿选择的事情: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的消极态度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我们可以改变对待自己事情的态度,把它当作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把事情做得出色。这样我们可以说:我承担,我无悔。

9、填空:

(1)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2)责任产生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谁对我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

(4)承担责任,伴随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5)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6)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7)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关系:

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2、承担关爱集体责任的表现:

(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3、如何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1)做好本职工作。 (2)维护国家的尊严;

(3)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6 (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4、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 (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2)做错事时,承认错误;

(3)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4)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5、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6、填空

(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2)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3)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第一部分

1、我国基本的国情:

中国正处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为什么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国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三个代表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我国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义:

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地位、意义: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9、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含义: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制度)、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

10、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地位: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7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11、为什么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2、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3)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稳定是前提压倒一切。

1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4、民族区域自治含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5、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3)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16、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

(1)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2)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4)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7、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党和国家为完成最终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

(1)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2)‚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澳门的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8、港澳回归说明了什么:

(1)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事实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有强大的生命力.

19、为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反对台独活动绝不妥协。

20、填空:(1)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4)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6)我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也称为‚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7)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8)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9)国家实现统一的前提、基础、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第二部分

1、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开放,我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如何理解全方面的开放? 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

3、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1)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2)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4、我国人口基本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最多,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是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5、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 (1)我国的人口国情:

(2)人口的影响: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计划生育制定的依据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4)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怎样保护环境?:

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臵,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和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青少年: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

8、可持续续发展含义:

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9、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0、为什么要加快科技发展?

(1)科技的发展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11、教育的重要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9

12、填空:

(1)实现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的数量,提高人的素质。 (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我们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6)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7)我国国策:计划生育、对外开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8)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9)科教兴国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必然要求, (10)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

1、中华民族精神具体体现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是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3)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内涵: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为什么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奉献精神、爱国情操、崇高志趣、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政风范、广阔胸襟、英雄气慨、社会理想等方面。

第四部分

1、当今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

带给世界的影响?

1、它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2、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许多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本国的快速发展。

3、我国的国际地位?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3、我国潜力巨大,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4、在世界发展中,中国发挥了什么作用? 经济方面:

1、是世界商品的销售市场;

2、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3、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政治方面:

1、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5、中国面临的机遇?

1、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

3、世界新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4、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中国面临的挑战?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

2、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7、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集中主要精力,加快经济发展,

2、提高抓机遇的本领,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3、青年人应有勇于担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

10 任。

8、面对开放的中国,青少年该如何做?

1、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2、走向世界,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培养自己的全球观念,

3、走向世界,需要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

4、正向世界,还需要善于学习。

9、如何面临直面升学与择业?

1、只有勤奋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做到真正理解和整体把握,才能成竹在胸,从容应对,

2、它只不过是对自己的才能和所学知识的展示和检验,

3、选择职业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4、选择职业应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恰当定位,

5、自主创业也是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创业是最大的就业。

10、什么是人才?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社会尊重的人才。

11、成才的关键?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

12、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有价值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学习、创造、奉献三个方面。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乐于奉献

3、应该从现在做起,

4、从平凡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

5、填空:

(1)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民族精神的地位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4)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利最大。 (2)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2、全国人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等。

3、依法治国

(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2)地位: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4)要求:有法可依→前提

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 关键 ; 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5)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6)意义: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7)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 (8)核心:是依宪治国 (9)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如何对待宪法:

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其性质和基本内容,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

3、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它共四章,即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4、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1)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我国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本政治制度:人们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5、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1)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违宪必究!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以便保障其权威性和稳定性。

6、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7、我们的建议监督权利有哪些?

(1)可以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2)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举报的权利。

8、行使建议监督权利的渠道:

A可通过人大代表或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 B可用电话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C可通过电视等媒体进行监督。

9、公民行使监督权时,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正确行使,应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0、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11、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机密。

12、填空: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6)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社会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A、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B、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C、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4、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5、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6、作为青少年如何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

7、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8、和谐社会的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9、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1)自身和谐:努力学习、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家庭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学校和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4)社会和谐: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0、填空:

(1)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4)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5)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6)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7)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1、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理想高于现实却源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努力。

2、理想的含义:

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

3、理想的作用:

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4、 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A、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规划要长远和具体;

B、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C、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D、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E、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5、为什么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13 (1)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2)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3)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 (4)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P128

6、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1)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2)了解学习压力,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7、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

(1)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 (2)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 (3)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

8、考试焦虑的影响:

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我们要克服过度的焦虑,从容对面对考试。

9、 怎样才能从容面对考试? A、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B、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C、要增强自身实力。

10、如何作出最佳选择?

(1)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选择。

(2)在做重要选择之前 ,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作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3)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

11、21世纪特别需要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1)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天地。

(2)具备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12、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3)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3、终身学习要求我们怎样做? 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的机会。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了主动力学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14、填空:

(1)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2)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即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在学习中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 (3)了解学习压力的目的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4)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要有勇气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5)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6)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7)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14

第五单元 国家制度

1、‚两个100‛的目标:

(1)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2)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到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4、公有制经济包括: (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国有经济含义:

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6、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7、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8、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1)国家保护其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2)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3)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0、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1、在分配中应注意问题:在分配中, (1)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2、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

除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还有学会合理消费。

13、绿色消费的含义:

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填空:

(1)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4)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

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为什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

15 (2)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的保证;

(3)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4、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怎么做:

(1)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填空: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重点是诚实守信。 (5)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第三篇:最新材料试验员复习题

沥青类

(一)

一、填空题

1.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由( 目标配合比

)、( 生产配合比

)、( 生产配合比验证

)

3.我国现行采用(空隙率

)、( 饱和度

)、和(残留稳定度

)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4.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可分为 粗粒式

、 中粒式

、 细粒式

、 砂粒式

等类。

5.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抗剪强度)与(抵抗变形的能力)

二、判断题

1.沥路面施工时,若混合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易造成沥青路面的泛油.。(×) 2.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的碎石、破碎砾石等。(√)

3.SMA沥青用量较高,为防止施工时混合料中沥青偏离,应向混合料中夹入纤维等稳定剂。(√)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5.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筛分应用“干筛分”。(×)

三、选择题

1.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2.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 A )阶段

A.施工准备 B、沥青混合料摊铺 C、沥青混合料压实 D、沥青混合料运输 3.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是

A

A .压实后剩余空隙率不同 B .矿粉用量不同 C .集料最大粒径不同 D .油石比不同 4.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与细集料的分界粒径尺寸为 B

A .1.18mm B .2.36mm

C .4.75mm

D .5mm 5. 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

D 性能。

A .变形

B .抗裂

C .抗疲劳

D .热稳定 6.对密级配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 D

。 A .100次

B .125次

C .50次

D .75次 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含量为以下两个质量比的百分率 (A ) A 、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B 、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C、沥青质量与集料质量

8.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 )筛,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 A )筛。 A 、13.2-19mm ;9.5-13.2 mm B、9.5-13.2mm ;13.2-19mm

C 、13.2-16mm ;9.5-13.2 mm D、9.5-13.2mm ;13.2-16mm 9.矿质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曲线是通过试验提出的一种(BC )。 A、实际曲线 B、理论曲线 C、理想曲线 D、理论直线。

沥青类

(二)

一、填空题

1.沥青老化后,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表现为针入度 增大

,延度

减小

,软化点 升高

,绝对粘度

,脆点

等。

2.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 软化点

)、( 延度

),它们分别表示石油沥青的( 粘)性、( 热稳定 )性和( 塑 )性。

二、判断题

1.针入度数是表征沥青的的温度稳定性指标,针入度指数校大,路用性能较优。 (√) 2.软化点即能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3.对于AH-70沥青,针入度越大,软化点越高,延度越大。(×)

4.对于测定针入度 大于200的沥青试样,应做3次 平行试验,在同时试验数量较多、标准针不够时,允许 使用一个标准针,但必须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个 平行试验检验。 (×)

5.测得两种沥青的粘滞度分别为:A、沥青C560=50S,B、沥青C560=100S,则A的粘结力大于B。(×)

6.在沥青延度试验中,发现沥青浮于水面,应向水中加入酒精。(√) 7.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8、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三、选择题

1.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 C )。 A、抗压能力

B、抗拉能力 C、抗水剥离能力

D吸附性 2.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 A )内完成 A.72h B、90h C、63h D、3d 3.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

A 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 .针入度

B .软化点

C .延度

D .密度 4.针入度的试验条件有 ABC

A .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100g B .试验温度25℃

C .针入度试样时间5S D .针入试样深度 5.软化点的试验条件有

AC

A .加热温升速度5℃/min B .试件直径 C .加热起始温度5℃ D .软化温度 6.延度试验条件有

BC

A . 拉断长度

B .拉伸速度

C .试验温度

D . 试件大小 7.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 C

相对密度试验温度为25℃ A .10℃

B .25℃

C . 15℃

D .20 ℃

8.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81.4℃,试验结果应记为

B

应准确至0.5℃ A .81.5℃

B .81℃

C . 82℃

9、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 A)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0、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B )。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1、可用( AD )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A、闪点 B、软化点 C、脆点 D、燃点 沥青类

(三)

二、判断题

1.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为25度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 2.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应该是高温稳定性 3.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5.表干法适用于AC-II型、ATPB型较密实吸水率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6.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7、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

三、选择题

1.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C )

A、 车辙试验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 C、残留稳定度试验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SMA的主要优点有( B )

A、抗滑耐磨B、空隙率小C、抗疲劳D、高温抗车辙E、低温抗开裂 3.用来检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有( A )

A、冻融劈裂试验 B、车辙试验 C、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D、饱水率试验 4.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5.我国现行规范采用( A )、(

)和(

)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 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B、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量

D、针入度

6.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

D 。

A . 10mm/min

B . 0.5mm/min C . 1mm/min

D . 50mm/min 7.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

B

A .50℃

B . 60 ℃

C . 65℃

D . 80℃ 8.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 B 。

A .保持不变

B .出现峰值

C .减少

D .增大 9.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 D 。

A .保持不变

B .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 C .减少

D .增大 10.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 C

。 A .增加

B .出现谷值

C .减少

D .保持不变 12.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13.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A ) A、 大

B、小

C.相同

石灰类习题

一、填空题

1.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

);体积发生显著(

),石灰凝结硬化时体积产生明显(

) 2.石灰按其氧化镁含量,分为(钙质)和 (镁质 )两大类石灰

二、判断题

2.生石灰的主要 化学是成份是Ca(0H)2,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份是CaO。(×) 3.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4.石灰“陈伏”使为了降低熟化时的放热量。( √ )

三、选择题

1.GB1594-79标准规定,钙质生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为68%,该生石灰为( A )级。 A I级

B II级

C III级 D 等外灰

3.有效氧化钙测定中,酚酞指示剂加入试样溶液中,溶液呈 D 色。 A .黄

B .红

C .玫瑰红

D .粉红

4. 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石灰土中石灰剂量试验中,钙红指示剂加入石灰土和氯化铵反应中,溶液呈 A 色。

A .玫瑰红

B .黄

C .红

D .兰 5.石灰的最主要技术指标( C ) A、 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含量 ;B、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C、活性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6、氧化镁含量为(A )是划分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的界限。 A、5% B、10% C、15% D、20% 水泥类

(一)

一、填空题

1.水泥新标准规定用沸煮法检验水泥的安定性可以采用两种试验方法,标准法是指雷氏夹法,该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 沸煮箱 中沸煮后的

值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的。 2.水泥封存样应封存保管时间为

三个月

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所用标准维卡仪,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温度不低于50%,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5.水泥封存样应封存保管三个月,在存放样品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地点人员的密封印. 6.GB175—1999中对硅酸盐水泥提出纯技术要求有 细度 、 凝结时间 、 体积安定性

二、判断题

1.水泥试验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要求,此水泥可在不重要的桥梁构件中使用。(×)

初凝时间不合格是废品

2.沸煮法主要检测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游离CaO, 游离MgO和三氧化硫。( × )

3.评价水泥质量时,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凝结时间的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则该水泥为废品。(×)

4.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属于不合格品。( √ )

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所用标准维卡仪,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 6.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三、选择题

1.水泥实验室温度为(

),相对湿度不低于(

),养护箱的温度为(

)。相对湿度不低于( C ) A. 20℃±2℃、50%、20℃±1℃、95%、B. 20℃±1℃、50%、20℃±2℃、95%、 C. 20℃±2℃、50%、20℃±1℃、90%、D.20℃±2℃、50%、20℃±1℃、95%、 2.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AD)

A、熟料中氧化镁含量 B、熟料中硅酸三钙含量 C、水泥的细度 D、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

3、粉煤灰的技术指标包括(ABCD )。

A、细度 B、需水量比 C、烧失量 D、三氧化硫含量

4、硅酸盐水泥的运输和储存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超过( B )的水泥须重新试验。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水泥类

(二)

一、填空题

1.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时根据

水泥胶砂强度

试验测得的 3 天和

28

天强度确定的。

2.水泥胶砂搅拌机的搅拌叶片与搅拌锅的最小间隙 3 mm,应

月检查一次。

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适用于 硅酸盐

水泥、 普通硅酸盐

水泥、 矿渣硅酸盐 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

水泥、 复合 硅酸盐

水泥、

石灰石硅酸盐

水泥的抗压与抗折强度试验。

4.水泥胶砂试件成型环境温度应为 20 ±2℃

,相对湿度应为

50%

。 5.水泥细度试验中,如果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以 负压筛

法为准。

二、判断题 1.水泥胶砂强度 试件应在脱模前 进行 编号。对于二个龄期 以上的试件,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件放在一个龄期内。 (×)

2.水泥与水拌和后成为塑性胶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4.我国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从GB177-85过渡到GB/T17671-1999(即ISO法),原水泥标号525相当于ISO强度等级42.5。√

5.GB/T1767-1999水泥胶砂强度方法(ISO法不适用于粉煤灰水泥。(×)

6、用粒化高炉矿渣加入少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矿渣硅酸盐水泥。(X )

三、选择题

1.用负压筛法测定水泥细度时,负压在( C )pa范围内正常 A、3000-4000 B、4000-5000 C、4000-6000 D、5000-6000 2.水泥胶砂强度试件在抗压试验时。以( B )的速率均匀加载直至破坏。

A、240N/S±20 N/S B、2400N/S±200 N/S C、50N/S±10 N/S D、50N/S±5N/S

3、水泥胶砂3天强度试验应在( B )时间里进行。

A、72h±30min B、72h±45min C、72h±1 h D、72h±3 h 4.水泥实验室温度为(

),相对湿度不低于(

),养护箱的温度为( )。相对湿度不低于( D ) A. 20℃±2℃、50%、20℃±1℃、95%、B. 20℃±1℃、50%、20℃±2℃、95%、 C. 20℃±2℃、50%、20℃±1℃、90%、D.20℃±2℃、50%、20℃±1℃、95%、 5.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中一般情况以( D )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实验结果。 A 、3

B、4

C、5

D、6 水泥类

(三)习题

一、填空题

1.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试拌时,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应在保持( 水灰比 )不变的条件下,调整(水和水泥用量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2.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水泥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方面的一项综合性能。 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组成).(养护湿度和温度)和(龄期 ),其中(材料组成)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5.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同时满足(经济性).(结构物设计强度).(施工工作性 )和(环境耐久性)等四项基本要求。

6.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主要由( 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 )和(水泥实际强度)等因素确定,用水量是由(最大粒径和设计坍落度)确定,砂率是由(最大粒径和水灰比)确定。

7.抗渗性是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之一,S6表示混凝土能抵抗( 0.7 )Mpa的水压力而不渗漏。 8.水泥混凝土标准养护条件温度为 20±2℃ ,相对湿度为95%

。或温度为 20±2℃ 的不流动的 Ca(OH)2 饱和溶液养护。试件间隔为 10-20mm 。

9、砼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 ,它包括 流动性 , 粘聚性 , 保水性 ,等三方面含义。

10、测定砼拌合物的流动性的方法有 坍落度法

和 维勃绸度法 。

11、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是: W/C 、 砂率 、 用水量W 。

二、判断题

1.对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220mm应采用坍落度扩展法测定稠度。(√)

3.采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在拆模后 可放在温度 为20±2℃的不流动 的水中进行养护。× 4.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主要从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四个方面 来 判断其 综合性能。(√) 5.烧失量试验主要是测定各类土中 有机质成分及测定水泥、石灰 、粉煤灰 中含碳物质燃烧的完全程度。( )

6.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尺寸的四分之一。(X )

应为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且不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于实心混凝土板,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31.5mm。

7.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如果保持工作性和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的用量。( × ) 10.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加水量的大小 。( × ) 11.水泥混凝土流动性大说明其和易性好。( × )

1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14、计算混凝土的水灰比时,要考虑使用水泥的实际强度。( √)

15、砂浆的流动性是用分层度表示的。( √ )

三、选择题

1.当坍落度为12cm的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成型时,采用(B)方法成型。 A 振动台法 B 人工插捣法 C 二者兼用

2.混凝土拌合物应在15分钟内成型完,对于成型试模尺寸为150*150*150mm3的混凝土试件,应分( B )层插捣,每层插捣( B)。

A.3,25 B、2,25 C、2,27 D、3,27 3.采用相对用量法表示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以(D)为1,按“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表示。 A、细集料质量 B、粗集料质量 C、水的质量 D、水泥质量 4.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B )为指标。 A 、抗压强度

B、抗弯拉强度 C、抗弯强度 5.原材料确定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B)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

c.骨料的质量 6.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采用的方法( C )

A.沉入度法 B、压入法 C、贯入阻力法 D、震动法

7.水泥混凝土试模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G3019)中技术规定,应定期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 B 个月。

A、二

B、三

C、四

8.坍落度小于(C)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A、20mm B、15mm C、10mm D、5mm

9、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强度( B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D )。 A、砂率 B、单位水泥用量 C、浆集比 D、水灰比

11、抗渗混凝土是指其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 B )级的混凝土。 A、P4 B、P6 C、P8 D、P10

四、计算题

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2.36:4.43,水灰比为0.52,试拌调整时,增加了5%的水泥浆用量。试求: (1)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不能用假定密度法)

(2)若已知以试验室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每立方需用水泥320Kg,求1m3混凝土中其他材料的用量。 (3)如施工工地砂、石含水率分别为5%、1%,试求现场拌制400L混凝土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 (计算结果精确至1 Kg)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钢筋类习题

一、填空题

1.写出下列钢筋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 HRB335¢32-( 128 ) Q235¢10-( 10 )

2.公路工程用钢筋一般应检测项目有 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冷弯 和 塑性 性能。

3.帮条焊接头或搭接焊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 0.3 倍,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 0.8

倍。

4.某钢筋拉伸试验结果屈服强度为412.2MPa、抗拉强度为587.5MPa, 则其测定结果的修约值分别为 410 MPa 、 585 MPa 。

二、判断题

1.钢筋牌号HRB335中335指钢筋的极限(屈服)强度。(×) 2.焊接钢筋力学性能试验应每批成品中切取6

(三)个试件。(×) 4.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的实验结果值偏小(大)。(×)

5.当用钢筋牌号是HRB335的材料进行帮条焊和搭接焊,可用E4303焊条进行焊接。( √ )

三、选择题

1.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为( D )温度条件下进行。 A、23±5℃ B、0-35℃ C 、5-40℃ D、10-35℃ 2.钢筋经冷拉后,其屈服点、塑性和韧性(

A )

A.升高、降低 B、降低 、降低 C、升高、升高

D、降低、升高 3.钢结构构件焊接质量检验分为( ABD )

A、焊接前检验 B、焊后成品检验

C、焊缝无损伤

D、焊接过程中检测

4.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所用万能试验机测力计示值误差不大于极限荷载的±1%( C ) A.±5%

B、±2%

C ±1%

5.钢材焊接拉伸试验,一组试件有2根发生脆断,应再取( C )根进行复验。 A. 2

B. 4

C . 6 6.当牌号为HRB335钢筋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弯曲直径应取( B )。 A、2d

B、4 d

C、5 d

7、预应力混凝土配筋用钢绞线是由(C )根圆形截面钢丝绞捻而成的。 A、5 B、6

C、7 D、8

集料类

(一)

一、填空题

1.水泥混凝土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规准仪 )法,基层 面层用碎石的针片状 颗粒含量采用( 游标卡尺

)法检测。

2.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不大于;表面层( 15 %),其他层次( 18

%),其他等级公路( 20 %)

3.水泥混凝土路面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技术要求:Ⅰ级( 5 ),Ⅱ级(15 ),Ⅲ级( 25 )。P155 4.砂子的筛分曲线表示砂子的(颗粒粒径分布情况

).细度模数表示沙子的(粗细程度 )。

5.使用级配良好,粗细程度适中的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较好,(

水泥 )用量较小,同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强度 )和( 耐久性

)。

6、粗骨料颗粒级配有 连续级配

和 间断级配 之分。

二、判断题

1.两种集料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一定相同。

× 3.一个良好的集料级配,要求空隙率最小,总比面积也不大

√ 5.细度模数是划分砂子粗细程度的唯一方法

×

三、选择题 2.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D )的砂。

A.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3. I区砂宜提高砂率以配( A )混凝土。 A 、低流动性

B、粘聚性好

C、保水性好 5.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Mx相同时,它们的级配(C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不一定相同 6.中砂的细度模数MX为(B )。

A、3.7~3.1 B、3.0~2.3 C、2.2~1.6 D、1.4

7、普通砼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在( D ),以其中的中砂为宜。 A、3.7~3.1 B、3.0~2.3 C、2.2~1.6 D、3.7~1.6

一、填空题

4.集料的含泥量是指集料中粒径小于或等于( 0.075㎜

)的尘宵、淤泥、粘土的总含量。 5.同种材料的孔隙率越(

小 ),其强度越高。当材料的孔隙一定时,( 闭口 )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6.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和细集料的分界粒径是( 2.36 )mm,水泥混凝土集料中,粗细集料的分界粒径是(4.75 )mm。

7.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中,将试样浸水24h,是为了消除_____开口_ __的影响。

8.结构混凝土粗集料检测指标是

压碎值

、 针片状

、泥块含量(%)、小于2.5mm的颗粒含量(%)共五项。

二、选择题

2.石子的公称粒径通常比最大粒径( A ) A.小一个粒级 B、大一个粒级 C、相等 3.矿料是指( A )

A 、包括矿粉在内的集料

B、不包括矿粉在内的集料 C、就是指矿粉

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p,视密度为p’,松散容重为po’,则存在下列关系 ( A )答案有误 A 、p>po’>p’ B、p’>p>po’ C、p>p’>po’ 4.含水率为5%的砂220g,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B )g。 A 、209 B、209.52 C、210

5、石料的饱水率较吸水率( 大),而两者的计算方法( 不同)。 A、大 相似 B、小 相似 C、大 不同 D、小 不同

8、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在选择石料时应优先考虑(B )。 A、酸性石料 B、碱性石料 C、中性石料 D、以上均不对

9、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的质量。其中毛体积包括( ABC)。 A、矿质实体 B、闭口孔隙 C、开口孔隙 D、颗粒间空隙

1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抗滑层用粗集料除应满足基本质量要求外,还需要检测与沥青的粘附性和( ABC

)指标。

A、含泥量 B、磨耗值 C、针片状颗粒含量 D、磨光值

三、判断题

2、吸水率就是含水率。

(X )

3、孔隙率又称空隙率。

( )

4、用游标卡尺法测量颗粒最大程度方向与最大厚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 3 的颗粒为针片状颗粒

5.石料强度等级划分 的技术标准是( 单轴抗压强度 )、( 磨耗值

)。 3. I区砂宜提高砂率以配( A )混凝土。 A 、低流动性

B、粘聚性好

C、保水性好

4、普通砼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在( D ),以其中的中砂为宜。 A、3.7~3.1 B、3.0~2.3 C、2.2~1.6 D、3.7~1.6 5.洛杉矶磨耗试验对于粒度级别为B的试样,使用钢球的数量和总质量分别为( B )

A.12个,5000±25g B、11个, 4850±25g;C、10个,3330±20g D、11个,5000±20g 6.石子的公称粒径通常比最大粒径(A ) A.小一个粒级 B、大一个粒级 C、相等

8.石料的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 B )状态下,单轴受压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的。 A 、干燥

B、饱水

C、潮湿

1.石料强度等级划分 的技术标准是( 饱水单轴抗压

)、(

磨耗

)。

2.石料的磨光值越高,表示其(

抗滑性

)越好,石料的磨耗越高,表示其耐磨性( 越差

二、选择题

3. 粗集料的强度常用 A D

指标表示。

A .石料压碎值 B .坚固性 C .软石含量

D .洛衫机磨耗损失

4.石料的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饱水 )状态下,单轴受压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的。

)。

第四篇:最新党课重点知识复习以及考试习题

党课知识复习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章程》表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

5.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的“三个没有变”是什么? 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11.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如何表述的? 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4.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6.十八届三中对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是如何表述的?

一、增强战略定力,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落实领导责任,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7.两个一百年和一个中国梦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含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主要经历的历史时段有哪些?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革命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北伐战争(1924-1927 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 19.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哪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 20.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1.党章规定的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第一,年满十八岁的劳动者。第二,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第三,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第四,执行党的决议。第五,按期交纳党费。

22.入党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3. 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24.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什么? 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5.党的纪律处分包括哪些内容? (1)警告;(2)严重警告;(3)撤销党内职务;(4)留党察看;(5)开除党籍。

26.如何理解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二)坚持以鲜明用人导向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三)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筑牢为民执政的基石,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四)坚持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形成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五)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着力保持良好执政形象。

27. 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

一、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 第

二、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

三、党必须坚持健全和维护社会

~~ 主义法制; 第

四、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社会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

五、党必须广泛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

六、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努力完成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各项任务。

28. 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 怎样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要入党,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深深思考的问题。因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问题,是激励人们入党的主观原因,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和行为,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因此,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怎样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一般来说,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第

二、通过实践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第

三、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

29.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自己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0.十八大的主题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课习题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是 的先锋队,同时是 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 。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

3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理论、 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4.中国共产党党员是 的有 的先锋战士。

~~ 5.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 、选举权和 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6. 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 。

7.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_______________。 8.发展党员,必须由________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 9.中国共产党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0.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____________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注意有多项选择题)

1.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________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A、一 B、二 C、三 D、四

2.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_____________。

A.经济强国之路 B.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C.完善基础民主制度 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______________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有预备和正式党员三人以上 B.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 C.有预备或正式党员三人以上 D.有预备党员三人以上

4.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_____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 或不做党 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三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5.党员的党龄从______________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志愿书 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D.党课结业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6.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_______的基础地位. A. 共同富裕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 ____________于2012年11月15日上午举行,_________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A. 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胡锦涛 B.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胡锦涛

~~ C. 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习近平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习近平 8.11月4日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决定,增补范长龙和_______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这是第一位获得军委副主席职位的空军将领。 A.房峰辉 B.许其亮 C.常万全 D.张又侠

9.在下列党的各级组织中,可以设立纪律检查委员的是 。 A.党的基层委员会 B.总支部委员会 C.支部委员会 D.设区的市的党的委员会

10.在中共七大,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___________。

A.艰苦朴素、严谨自律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 入党宣誓的誓词内容是什么?

3.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是什么,换句话说,都有哪些人可以申请入党?

4.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纪律处分有哪些?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召开,选举出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那么党的中央组织包括哪些?

四、论述题(20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过去十年间,全国党员人数从6600多万人增长到8200多万人,队伍日益壮大,如何保持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十八大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在申请入党的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那么如何理解端正入党动机是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谈谈你对入党的看法。

党课考试答案

二、 填空题

1. 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

3. 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中国工人阶级、共产主义觉悟 5. 表决权、

被选举权

6.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7. 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 8. 2(两)

9.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0. 民主集中制

三、 选择题

1—5:CBBCC 6—8:DDB 9:AD 10:BCD

三、简答题

1.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3.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4.(1)警告;(2)严重警告;(3)撤销党内职务;(4)留党察看;(5)开除党籍。

5. 党的中央组织是指中央一级党的组织,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决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及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央书记处。

~~

四、论述题

(1)入党动机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要求入党的同志能否为创造入党条件产生正确的导向和内在动力,而且关系到要求入党的同志能否在入党以后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2)正确的入党动机可以产生正确的入党行为,并用科学的方法去实践它;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则会驱使人们采用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去实现个人的愿望。所以,端正入党动机是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视情况酌情给分。

~~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最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

1 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2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4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5 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编综述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A、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

C、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E、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A、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1931年至1945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二)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第三,占世界面积2/3人口,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2)战后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营垒的对立。美国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扶蒋反共,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参见教材第63-68页)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都没有改变,不仅封建压迫继续存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还进一步加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6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2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7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8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9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

10 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综述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

11 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近1700美元,分别是1949年的25.8倍和25倍,是1978年的18.8倍和18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0多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了不懈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中国人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50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等人民武装力量,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地开拓前进。

(二)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

12 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乐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门益明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质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A、基本国情: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还需一个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

一、政治和技术的统

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4 (4)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5)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所以,薄一波同志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成于邓”。胡绳同志也曾经指出: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强大压力,从而发动并且坚持进行这种探索。所以毛泽东作为这种探索的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在史册上。”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A、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B、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C、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探索。这些重要的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D、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这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E、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4)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5)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6)这次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1)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大党来说,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理论指导和理论武装。对于我们的改革大业来说,无论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是作为经济体制等各方面体制的根本变革,都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创新。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中推进实践创新,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中的运用和体现。因此,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十分重视理论创新。在各方面的创新中,理论创新是起带头作用的。 (2)改革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回想我们走过的改革开放历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明确地提出了“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

15 史条件下加以发展。”这里提出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两项:一是坚持毛泽东思想,二是发展毛泽东思想。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第一项任务,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问题决议为标志,圆满地完成了;第二项任务,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为标志,也圆满地完成了。 (2)理论创新促多方面创新

我们这样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有了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才有了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 (3)创新应以实践为标准

在取得这一系列创新成果以后,我们党没有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而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创新任务。党的十五大在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同时,又提出了“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里提出的是两项新任务:一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二是发展邓小平理论。

十五大以来,我们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考验时,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主心骨;我们在认识和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始终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不断开拓前进。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

因此,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协调发展的历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第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第

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第

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 第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第

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原因:

第一,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去所取得的;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妥善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总结治党治国治军新经验,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所取得的。

16 综合题

1、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21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

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回答该题应分别叙述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说明,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鼓吹“侵华有功”的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

3、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17 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因此中国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要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种改良的失败即说明了这一点。

进步性:进现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具备的特点,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4、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抗日救国的过程中“不当亡国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感召着举国上下亿万民众,各阶级各党派万众一心,一致对外,显示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走到最后的胜利。

团结合作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共同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土,回民支队让日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成立了救国联合会捐钱捐物,台湾同胞更是以65万烈士的鲜血换来了台湾的光复。团结合作让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还是八年抗战,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史诗,就拿抗日战争来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同日军展开白刃战,取得平型关大捷;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摧毁日军精锐部队第

五、十两个师团„„这种精神指引我们走向更多的辉煌。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要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注:答题思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并加以论述,联系实际展望未来)

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2)当时经济文

18 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主线共有四条: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二)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通过四条历史主线得到体现。

上一篇:企业统计员岗位职责下一篇:企业所得税试题答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