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信访工作制度

2022-07-23

制度本身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镇信访工作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乡镇信访工作制度

乡镇 信访各项制度

**镇信访工作各项制度

一、基本原则

1.实行信访工作领导负责制,信访处理坚持“分工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镇委书记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是直接负责人,一岗双责各有关部门负责信访具体工作。

2.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规定办理信访事项,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办理信访案件做到不积压、不拖延、无差错,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信访制度

(一)**镇领导接待日制度

1.为了保持我镇党政领导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规范我镇信访工作,根据《信访条例》及相关文件精神,建立本制度。

2.镇党政班子成员以轮流值班的形式,负责当天的来信来访。

3.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受理属于我镇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帮助解决各种问题,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我镇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

4.对待来电、来访要热情周到,耐心听、认真记、主动问、尽心答。能够解决的及时给予办理,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5.当天值班领导受理的信访事件或上级机关、上级领导批办以及其他部门转办的信访案件,由办公室负责做好登记并报主要领导批转。

6.对上级机关,上级领导转交的信访事项,办结后由承办单位或具体承办人及时将办理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交主要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反馈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 7.接待群众来访的当天值班领导与信访事项或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8.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纪律和工作保密制度,保护来信来访人的合法权益。

9.各值班领导和工作人员,在信访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依法办事,若出现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失职、渎职行为,将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信访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刑事责任。

(二)**镇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度

1.信访办公室为首问责任人,负责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承办、转办、处理、回复等工作;

2.凡第一位接待和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办理、跟踪服务。

3.对反映本辖区范围内的问题么,要及时送交分管领导审批,迅速组织调查、答复;

4.对群众提及的不属于本辖区职责权限内得要求事项,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设法结转或指导前往有关职能部门;

5.对主要领导下达有关部门、人员办理的群众投诉、求助事项,要及时向主要领导了解办理情况,并将办理情况反馈给投诉者;

6.首问责任人接转群众时要文明礼貌,诚恳热情,不得为难群众;;

7.首问责任人的工作应接受镇党委的检查和监督。

**镇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强化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不重视信访工作,工作被动,造成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的,采取以下办法追究各相关单位及负责人责任。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

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属实,但因责任单位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导致群众进京上访或重复到省、市和区上诉的;

进京或到省、市、区群体上访,事先没有预报,控制措施不力,事后不按要求到现场做工作的;

有权做出处理决定的单位,不给上访群众出具《上访问题处理意见书》的,不按时反馈情况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照 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律程序,根据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责任者批评教育、党纪政纪处分。

对本级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不接待,不处理,推卸责任,激化矛盾,导致群众越级上访,造成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的;

对群众上访和可能出现的集体越级上访没有及时上报,不听调度,拒绝前去做工作,以致误事,造成社会影响的; 在信访问题时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行为,致使信访问题处理不公,造成恶劣影响或冤假错案的;

④在处理信访问题时违反规定,泄露秘密,使信访人遭受打击报复,造成严重后果的;

⑤对群众集体上访、静坐、游行或上访人员寻衅闹事,不出面做工作,疏导不力,甚至放任不管,矛盾上交的。

二、对年度信访工作目标考核不合格和出现重大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由镇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谈话,视其情节作出组织处理。

三、对年度信访工作目标考核不合格的,予以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资格。对该部门主要负责人予以调整。

四、本《制度》由镇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镇信访复查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镇信访工作,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工作程序,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结合本镇信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复查及复核范围

1.上级部门交办,要求进行复查的信访件; 2.区信访局交办,要求进行复查的信访件; 3.本镇认为要复查的信访案件。

二、复查时限

自受理复查之日起,15日提出复查意见,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同时报上级机关。举行听证会,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时限内。

三、复查要求

1.复查事实是否调查清楚,定性是否准确,证据是否可靠,适用法律是否合法,处理意见是否恰当。 2.复查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经复查后,发现事实不清、或定性不当,程序不符合的,要提出纠正意见。

4.信访人对复查后的本镇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告知其持本乡镇书面答复的调查处理意见到上级有关部门或区信访局申请复查。

5.本制度由本乡镇负责解释。 信访制度预测排查制度

1.信访工作人员每月对辖区内来访或来信2次的重复信访、署名信访、联名信访、久拖不决的缠访户,组织、策划集体上访的关键人物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进行一次认真排查筛选;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事关全局和稳定的敏感问题、容易诱发群众共鸣的问题、廉洁自律的重要问题等要超前预测分析、排查研究,及时向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反映预测排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劝阻、早解决。

2.预测排查出的信访问题或线索要逐件落实包案领导、责任人以及结案信访时限、落户调查进度和处理结果,镇信访办要逐件督办指导。

3.镇信访领导小组每季度一次或在重大会议、节日、活动前对解决苗头性、隐患性的情况,以及转办的重要信访问题进行督察,超前工作,及时处理解决。

4.加强调查研究,掌握信访发展态势、规律,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群众信访举报。对群众政党的信访举报行为,要支持和保护;对初信初访务必逐件落实,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对预测排查出的疑难信访、可能出现的集体上访事项,以及突发性事件,镇领导要亲自处理解决。

5.加强信访协调,仅仅依靠党委政府处理信访问题。排查出来同时涉及其它部门问题的信访,要请示党委、政府确定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共同处理解决;对不属于我镇受理范围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引导群众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重要问题还要帮助联系办理。 **镇信访分线报案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我镇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按分工范围协同抓的信访工作局面,特制订本制度。

1.由分管领导负责落实分管职责内的信访工作; 2.分管职责内出现的越级上访、投信反映至市、省以上等重大信访案件,经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确认后,由分管职责领导进行包案办理,亲自约谈、亲自阅办;

3.对涉及各部门、各村范围内出现的越级上访、投信反映至市、区级等信访案件,由各部门、各村负责人进行包案办理;

4.各部门、各村要切实负起责任,不得推诿、延误; 5.对包案办结的案件要及时做好整理备案工作。

第二篇:乡镇纪委信访工作制度

信访工作制度

第一条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实行镇领导干部包片、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组、联户,分级分层对所包范围内的信访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镇党委、政府和镇直各部门要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明确一名领导分管此项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处理重要信访问题,解决信访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条 办理信访举报案件坚持“分级负责,分工归口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认真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不得敷衍塞责。对本地区本部门发生的信访举报案件,不认真解决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条 严格执行保密纪律,把信访举报材料列入密件管理,对违反规定,造成举报信件失密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直至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条 坚持做到信访工作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检查、总结,并按时完成上级的各项统计报表和信访立卷归档工作。

第五条 办理信访工作一般经历准备、办理、反馈、了结四个过程。

准备过程。包括总量记数、信件消毒、分拣、拆封、装订、盖收信章、分送承办人;请上访人登记;接听举报电话。在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环节或工作作适当合并和简化。 办理过程。包括审阅来信、接谈、来访记录、整理电话举报记录、转办、回复、情况反映、分项统计等。

反馈过程。包括中间汇报、回报结果、检查指导。 了结过程。包括审核承办单位查报的处理结果、呈报有关领导批准结案、按照规定立卷归档、由承办单位回复信访人。

第六条 处理来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信件消毒、分拣、拆封、装订。随信寄来的证件、现金、各种票证和其他物品,要逐一清点核对,妥为保管,防止丢失;要保持信封和邮票的完整,若发现原信封无邮票、应予注明;信封、信纸、转办单应合并装订。

审阅来信。来信是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的,可请有关部门翻译;来信中有看不懂和无法理解的土语、方言或图形、符号的,可请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破译。

来信登记。收到来信应填写来信摘要卡,并登记来信登记簿,登记内容包括写信人单位、住址、姓名、信件分类、内容摘要、处理意见、收信时间、转办时间等。摘登来信应做到言简意赅、准确无误、字迹清楚、条理分明。 要信送审。重要信件应及时送主管领导审阅,并按领导批示及时办理。

第七条 处理来访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接谈。接待人员要认真听取来访人的申诉或反映的问题,并做好记录,把握“热情接待、交待政策、恰当处理、做好思想工作”的原则。接谈过程中应进行必要地询问、征求来访人的意见、索要书面材料,确认来访反映的内容摘要,给予恰当回答。 来访登记。对初次来访者,要填写来访登记卡,并登记来访登记簿,登记内容包括来访人单位、住址、姓名、分类、内容摘要、处理意见、来访时间等。

第八条 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和要求,不论是否合理,能否解决,都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他们的控告或申诉。切忌简单粗暴,推拖了事,更不能把上访群众拒之门外。对来访人提出的问题作出符合党的政策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对不属本工作范围的来访,要做好解释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帮助联系或介绍到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篇:乡镇纪委工作制度

乡镇纪委工作制度为更好地发挥纪委派出机构——纪工委的职能作用,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体制,特制订相关工作制度:

乡镇纪工委办公会制度

纪工委实行集中办公与分散办工相结合的制度,至少每半月由纪工委书记主持集中办公一次,参加人员为纪工委书记,副书记、纪工委委员,乡镇纪委工作制度。有临时性工作需要集中时,可随时集中办公。在此基础上,纪工委实行月例会、季度调度会和全(半)年工作总结会制度,具体如下:

一、月例会制度

(一)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一般在月底召开。

(二)会议议题由乡镇纪工委书记确定,各纪工委副书记、纪工委委员参加。

(三)会议内容

1、听取各乡镇纪委本月工作情况和研究下月工作安排。

2、传达上级纪委文件、会议精神,或县纪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决定的有关事项。

3、研究各乡镇纪委需要协调的工作。

(四)会议结束后,要认真对决定的事项逐一落实,由乡镇纪工委负责督办。

二、季调度会制度

(一)乡镇纪工委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一般在每季度头一个月召开,参加人员为各纪工委全体人员,必要时可扩大到乡镇其它相关的人员。

(二)乡镇纪工委季调度会的议题由乡镇纪工委书记、副书记共同研究确定,主要内容是:

1、研究讨论乡镇纪工委全面工作安排;

2、通报纪检监察范围内信访工作情况,分析案情,交流处理信访办案经验,排查所辖乡镇的信访案件,讨论研究重大疑难案件;

3、协调办案力量,确保案件质量,根据本区域案件情况,统一协调纪工委委员,必要时协调所辖乡镇有关部门等,重点解决信访问题和重大疑难案件,协查会审信访案件和立案案件,并把好质量关。

(三)会议结束后,要认真对决定的事项逐一落实,送县纪委办公室归纳汇总,并报县纪委常委会。

三、全(半)年工作总结制度

乡镇纪工委每年(半)年集中召开一次总结会,一般安排在县纪委全委会之前召开,参加人员为各纪工委全体人员及有关人员。

会议内容:各乡镇纪工委按照上级的部署和县委全委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全(半)年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会议结束后,要以各乡镇纪工委文件形式将全(半)年工作报告报县纪委,并印发至所辖各乡镇党委。

乡镇纪工委案件协查会审工作制度

乡镇纪工委对辖区的纪检监察案件负责协查会审工作。

1、县纪委转办或本辖区受理的一般性信访(问题)案件,由辖区党委、纪委负责查办,纪工委会审验收,报县纪委信访室备案。

2、县纪委转办要情况、要结果或本辖区受理重要、复杂、疑难的信访案件,由纪工委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交叉办案,县纪委信访室与乡镇纪工委共同会审,构成违法违纪的,由县纪委、乡镇纪工委或本地区党委、纪委立案调查,报县纪委审理室审理验收,管理制度《乡镇纪委工作制度》。

3、辖区内党委、纪委受理的立案案件要认真查处,自身查办有困难的,由乡镇纪工委或县纪委检查室负责协调办案力量,纪工委或县纪委审理室会审验收。

4、案件协查会审工作要严格工作程序,并实行责任追究。乡镇纪工委对辖区的党委、纪委受理和查办的信访案件和违纪案件,要搞好协查会审工作,同时,应经常与县纪委信访室和检查室、审理室沟通情况,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因工作失职而造成案件协查出现重大问题和不良后果的,要根据情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乡镇纪工委教育、监督工作制度

一、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制度

按纪工委所辖区域,对乡(镇)管干部及全体党员进行党规、和党纪教育。教育要有针对性,注重时效,达到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的目的。

1、普遍教育。采取上党课、观看电教片、典型示范等形式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纪工委每年组织上党风廉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课不少于一次。

2、重点教育。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将群众反映大、易发生违纪问题的村两委班子的主要村干部作为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在两委班子换届前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3、岗前教育。岗前教育的对象是新任职的乡(镇)管党员干部,教育内容是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岗前教育一般在干部新任职1个月内实施。可采取集体谈话、听报告、观看党风廉政电教片、座谈讨论及签定廉政承诺书等方式集中教育。

4、正反典型教育。纪工委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及时推荐和选树辖区内“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典型。并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查处案件的实践中发现正反面典型,并在适当时机,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勤政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二、党风监督工作制度

1、依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纪工委对辖区的党组织及其领导成员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实施监督。每年年末向县纪委书面汇报一次情况,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

2、纪工委成员根据需要,要定期或不定期参加辖区村党支部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两年内参加完所辖村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对村干部党风廉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向县纪委党风室书面汇报一次情况。

3、纪工委要了解和掌握所辖区域内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每半年向县纪委常委会以书面形式反馈一次。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畅通监督检查渠道。

4、考核与监督。纪工委对所辖乡镇党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并把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县纪委对基层党委、纪委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四篇:乡镇信访举报制度

为进一步明确各级在信访工作中责任,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根据《信访条例》和《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信访处理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处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问题。镇党委、镇政府设立信访接待室,专责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来电工作,统筹、管理、监督各部门单位、社区、村委会处理信访问题的情况。镇党委、镇政府设立书记、镇长接访群众日,分管(包片)领导定期接待来访群众。

二、镇党委、镇政府以及各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党政一把手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镇信访接待室要建立《信访登记簿》,负责信访的登记、呈批、立案、调查、督办、复信、上报、归档等工作。

三、实行信访工作管理目标责任制,把信访工作纳入镇对村(单位)干部的百分考核中,与奖金挂钩。镇委、镇政府以及各部门单位、各村委会在职责范围内,对群众信访事项应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之信访人,对受理的信访事宜应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案件,要在30天限期内办结并回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信访工作,亲自批阅信访件,重要的信访事项要亲自检查落实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信访反映的重要问题。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单位的信访案件,发案单位应牵头协商处理,协商解决不了的,报镇党委、镇政府或上一级信访部门裁定,决不能互相推诿。

四、重要信访事项是指:(1)反映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建议;(2)反映党政领导干部思想作风问题;(3)反映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4)落实各项政策中突出问题和普遍存在的问题;(5)检举揭发违法违纪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6)人数较多的联名来信或集体上访及一些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7)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8)需要列入重要信访事项督办的信访问题。对重要的信访事项,要指定专人负责,分管领导包案。

五、要将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当地,防止越级上访。

六、对党员、干部或党组织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不正之风问题的检举、控告信件,由镇纪检部门处理。无论是署名还是匿名的检举、控告,只要不属诬告陷害,一律不准公开信访者的姓名,不准核对笔迹追查检举人、控告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检举人、控告人进行威胁、压制、刁难、打击报复。对如实检举、控告或反映情况的要给予支持保护;对于检举、控告不完全真实的,除不真实的部分予以解释说明外,对符合事实的部分应予适当处理;对于检举、控告不实的,必须分清是错告还是诬告,对于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陷他人的,必须追究党纪政纪及法律责任。

七、处理信访案件,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原则,不得徇私舞弊,不得打击报复,不得泄露信访秘密,更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人员或单位。

八、对本单位职责范围的信访案件,应当受理而不受理,或受理后按政策规定能解决而不给予解决,或未在规定限期内处理,或因案情复杂不能按期结案,但在事前未向信访者说明原因,而造成信访者到省、市上访的,依据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分管(包片)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乡镇应急工作制度

下塘镇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一、应急值守工作制度

(一)镇应急办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日常值班由党委书记、镇长总带班,其他班子成员轮流带班;节假日值班另行安排。值班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不值或少值班。各村居、镇直各单位及承担突发事件应对任务的重点单位要进一步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由主要领导带班。

(二)值班人员必须有专门的值班地点,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必须在值班地点值守,严禁无故脱岗行为。值班人员必须保证电话、传真、移动通讯设备等的畅通,带班领导应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各村居、镇直各单位及承担突发事件应对任务的重点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在值班室内留存一种以上联系方式,并保持移动通讯设备的24小时畅通。

(三)值班人员要认真准确地做好电话记录,做到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处理经过以及通话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清楚。遇有突发事件和重大紧急事项,应立即向有关领导和镇应急办报告,并按领导批示组织处理。

(四)对镇领导交办的事项,值班人员要认真传达和办理,及时催办、查办和反馈结果,做到件件有着落。

(五)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每件事情的处理情况及结果必须清楚及时记入值班记录并签名;交接班时,要逐件交接处理事项。

(六)值班人员要遵守保密制度,值班记录不得交无关人员翻阅,不允许无关人员在值班室闲聊,防止假冒或行骗事件发生。

(七)值班记录、交接班记录及值班事项处理记录等要按规定整理、保存,并及时归档。

(八)镇应急办将不定期对各村居、镇政府有关部门的值班工作进行督查,对未认真落实值班要求的将全镇通报。造成损失或重大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流程

(一)应急处置程序

1、基本应急

(1)当确认突发公共事件即将或已经发生时,事件发生的村居、镇直有关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应立即向镇应急办报告警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挥应急分队先期开展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各相关部门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有关组织或抢险队伍应服从调动,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专项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助,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现场指挥部应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及时对事件性质、发展趋势、应急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应急处置建议,为现场指挥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咨询。

(4)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应及时主动向现场指挥部和参与事件处置的相关部门提供有关资料,为实施应急处置和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5)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做好现场控制、紧急处置、治安维护、人员疏散、保障安置等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及时掌握事态进展,随时向镇应急办公室报告情况。

(6)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预测事态进展,发现事态扩大,可能超出自身控制能力时,立即报告镇应急办公室调配其它应急资源,并及时向事件可能影响到的地镇及相关部门通报有关情况。特别是紧急时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出预警。

2、扩大应急

(1)预测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特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由镇应急办报请镇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启动镇应急指挥程序。

(2)当突发公共事件的势态进一步扩大,预计仅靠镇现有应急资源和人力难以实施有效处置时,镇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向上级发出请求支援信

息。请求支援信息包括:事件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发展态势,请求援助的人员、物资数量,到达的时间、地点、开进路线,联系方式,协同办法等。

(3)当突发公共事件涉及本镇大部分地区,危害程度严重、超出镇自身控制能力,需县或其他城镇提供相应援助时,镇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将事件情况上报县相应机构,并申请县宣布本镇或部分地镇进入紧急状态。

(二)值班期间,如发生紧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必须立即向镇应急办书面报告;特殊情况来不及形成文字材料的,可先电话报告,随后补报文字材料。凡发生紧急重大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镇应急办,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不得发生迟、漏、瞒报和续报不及时等问题。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值班部门要主动与现场处置人员或有关单位取得联系,认真核实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涉及人员、影响等重要情况,必要时可指派有关人员到现场核实,避免因信息失真失实给指挥处置工作带来困难。涉密事项按有关规定办理。

三、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的建立与管理

(一)镇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分为镇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和各职能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其中:镇政府总体应急预案由镇政府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要求制定和修订。专项应急预案分别由镇各突发公共事件相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根据镇政府总体预案制定和修订。

各村居、镇直有关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镇政府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和修订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二)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由镇应急办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县有关规定,组织政府有关部门、专业人士开展预案评审工作,并报县备案。

(三)对已建立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案,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操作性。

(四)要加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的宣传和日常演练。对预案中提出的各类物资储备、人员机构,要及时补充和变更,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

可立即启动。

四、信息报告制度

(一)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实行属地负责原则。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发生地村居、镇直有关单位和相关部门要立即处置,同时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影响的地镇。各村居、镇直有关单位必须在事发1小时内如实向镇应急办报告信息。相关文字材料必须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的发生。

(二)信息报告要简明、准确,原则上以书面报告为主,情况复杂时间紧的突发公共事件,可采取先口头后书面报告的办法。信息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五、预警信息通报和发布制度

各村居、镇直各部门要按照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工作。特别关注重点地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要害部位,定期收集、报送、研判、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重大紧急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及时通报和发布预警信息。

六、工作交流制度

(一)各村居、镇直各有关单位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简报、工作总结等,要及时抄送镇政府应急办。涉及应急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专题材料、动态情况等也应及时报送。

(二)报送的信息要真实、准确、具体,特别要注意反映工作落实情况及工作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真正起到决策参考、交流借鉴的作用。

(三)镇应急办将工作信息筛选编辑报送镇领导同志参阅,并视具体情况增发有关部门。

七、责任追究制度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迟报、漏报以及瞒报、谎报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造成损失或重大影响的;对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造成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上一篇:乡镇农业工作总结下一篇:乡镇人才工作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