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滑稽戏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09-11

一、上海滑稽戏的现状

上海滑稽是在上海诞生的一种戏剧形式。20世纪初叶, 由于上海在经济文化水平方面发展较快, 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文化现象, 这使上海成为了滑稽戏的主要发源地。鼎盛之时, 上海的滑稽剧团曾达到过几十个之多。经过动荡之后, 恢复建制的上海滑稽剧团主要有三个:上海滑稽剧团、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和上海青艺滑稽剧团。期间留下了《七十二家房客》、《金陵塔》等许多经典剧目, 深受大众欢迎。

然而, 上海滑稽戏在近些年来逐渐沉寂, 这一现象迎来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传承上海滑稽戏, 2011年上海滑稽戏被同时列入上海市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与之相对应的现状是, 作为海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海滑稽戏正面临着衰落, 甚至是失传的严峻现状。

为了进一步探讨目前上海滑稽戏的现实情况, 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关于上海滑稽戏现状及保护对策的调查》, 并向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发放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有5%的人非常了解上海滑稽戏, 35%的人对上海滑稽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仅仅听说过以及从未听说过上海滑稽戏的人达到了总调查对象的60%之多。其中, 在听说过或者了解上海滑稽戏的调查对象之中, 仅有16.1%的人在现场观看过滑稽戏演出, 69%的人在电视上观看过演出, 而14.5%的人从未观看过演出。在滑稽戏剧目方面, 调查对象最为了解的是《七十二家房客》、《金陵塔》这些创作年代较为久远的剧目。由此可见, 目前上海滑稽戏的传播现状十分严峻, 了解上海滑稽戏的人较少而且大多数人都未在现场观看过滑稽戏演出。同时, 被大众熟知的滑稽剧目大多年代久远, 近年来缺乏优秀剧目。

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交叉表格分析以及蒙地卡罗显著性检验, 可以发现了解滑稽戏的程度在不同的年龄段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在20岁以下以及20岁到40岁的人中, 相对于其他了解程度, 从未听说过上海滑稽戏的占比最大, 分别为76.9%以及35.1%。而41岁到60岁的人中, 对上海滑稽戏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占比最大, 为75%。在6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中, 非常了解上海滑稽戏的则占比最大。此外, 了解上海滑稽戏的程度与是否听懂上海话也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在能听懂上海话的调查对象中, 对上海滑稽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占比最大, 为54.7%。在听不懂上海话的调查对象中, 从末听说过上海滑稽戏的占比最大, 为83.3%。这说明了上海滑稽戏在年长者中较为普及, 而在年轻人中则缺乏普及度。另一方面, 上海滑稽戏的传播程度在听不懂上海话的人群中显著较低。

由此, 本文对上海滑稽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 从而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二、上海滑稽戏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创作缺乏新意

作为文明戏和独角戏延续的一种曲艺的独特类型:滑稽戏, 以讲故事见长, 通过演员的表演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 表达中心主旨。滑稽戏近几年也不是没有新作, 但是的确缺乏有影响力的作品。大部分滑稽戏既缺乏叙事能力、人物性格不深入人心, 内容也不够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切中当今社会事件的要害。一些是依旧翻新的传统段子如张国庆的《火警电话》, 一些虽然不是传统段子, 的确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改编的, 但是故事本身的叙事缺乏细腻的雕工和思索, 如许榕真的《相亲》, 还有一些内容不够接地气, 并没有紧扣时代的脉搏和当代人的生活趣味, 如毛猛达和沈荣海的《粤语上海话》。

(二) 演员表演能力上的局限

演员大部分不强调人物的深层性格, 仅仅只是隔靴搔痒, 用低俗的言语博人一笑, 使得观众不可能长久的买账。如舒悦的男扮女相, 一开始的确比较具有新鲜感, 逗人发笑, 但是时间长了, 新鲜感一过, 观众也就产生审美疲劳了。这也恰恰说明了滑稽演员的表演能力不强, 趋于流俗化、形式化、模式化。

(三) 海派方言自身的瓶颈

上海滑稽戏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方言特色, 这是一种混杂了上海话, 江浙方言等的演出形式。这曾是上海滑稽戏赖以生存的特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成为了创作过程突破的一大瓶颈。上海方言在南方剧场演出效果不错, 但到了北方把方言一改, 效果明显直线下降, 正如2005年王汝刚带着《一串钥匙》进军央视春晚却铩羽而归。为什么不用方言喜剧效果就出不来了,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关于上海滑稽戏传播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 滑稽戏表演的利润太少、分配欠妥

滑稽戏编剧奇缺, 目前上海滑稽戏剧团已经没有在职的编剧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创作作品的缺乏。是什么导致了剧团没有在职的编剧了呢?深层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利润太少和分配欠妥两个原因。

其一, 利润太少。现在一般的剧团主要靠票房收入维持生计。但同时前期的支出如道具、布景等, 后期的支出如:道具搬运费、演员津贴费等都需要用后期的票房来填平。而后期的票房在现在日益变化的经济市场中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产生了所谓的定向戏:即找一些特定的题材, 以此来得到政府部门指派下属机构单位购票来保证票房收入。这样的特有的经营文艺的商业行为, 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的艺术性, 创作出针对市场、贴近生活的好剧本就更为艰难。这样一来本以讽刺见长的滑稽戏, 加入了定向创作的表现正面人物的情节和主旋律的题材, 无疑是多了一块短板。甚至给了观众“滑稽戏不要钱, 滑稽戏不好笑”的思维定式。当时的权宜之计, 使得滑稽戏在一定时期内用计划经济养活了自己, 但是这也使得它离走市场之路的当今社会越来越远。因此总体上, 现在的滑稽戏仍在生存线上挣扎, 勉强维持着运营。

其二, 分配欠妥。在劳务分配上, 大多数剧团仍旧沿用工资加出场津贴、加场费等的形式, 自身演员的出场津贴相对于年轻演员相对高一些。但是这点出场费, 演出十场还不如在外面接一场私活的出场费高。据知名滑稽戏演员毛猛达透露, 一般青年滑稽戏演员的基本功资为2000多元, 演出费一场200-300元, 一个月总共拿不到5000元。相对比之下, 走穴的行情是知名演员3万-5万元一场, 青年知名演员1万-2万元一场。因此, 走穴之风盛行似乎是必然的, 剧团对于这样的现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剧场的票价又和演员有关, 好角儿越多, 票价就越高。但一个剧团好的、资深的演员就那么一些, 加之又有走穴等各种原因不参与演出的, 剧场的滑稽戏就无法保证演出, 票房难以保证, 这样可分配的收入又进一步减少了, 剩余演员的演出积极性也被大打折扣。如此往复, 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 演员过分专注个人的经济效益, 缺乏舞台锻炼

随着上海滑稽戏逐渐电视化的过程, 滑稽演员的成名难度大大降低了。由于上述利润太少、分配欠妥的原因, 在电视荧屏上小有名气的演员们, 一般都会选择到处上节目、赶场子以此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来有潜力的演员们就很难抽出时间去真正的专研自己的艺术创作, 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 其后续艺术作品的质量也比较难以提高。演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认真研究表演的基本功、语言的把控力、角色的塑造力以及个人本身的素质修养, 以此才有可能保证节目产生雅俗共享、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的效果。正如毛猛达所说:电视是遗憾的艺术, 舞台是锻炼的过程。只有通过舞台, 演员才能更好的踏实积累扎实的基本功, 这是仅仅通过参加电视节目所不能达到的。

(三) 上海方言适用性局限、作品没有吃透喜剧规律

上海方言在南方剧场演出效果不错, 但到了北方把方言一改, 效果明显直线下降。浅层的原因大抵是北方人听不懂上海方言。但其实真正好的喜剧, 离开方言, 也应该要能取得好的观赏效果, 就像之前春晚的赵本山。所以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应是上海滑稽戏作品并没有吃透喜剧规律。作品没有吃透喜剧规律的最关键原因则又回到了目前滑稽戏演员艺术不过硬, 没有对表演有精心的准备与打磨, 即上述的第二点演员表演能力的局限。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四、对于上海滑稽戏保护的若干建议

(一) 通过发展集体商业行为等方式开拓利润空间, 并改变分配制度

利润与分配是相互影响的, 只有有利润才能分配。因此, 要想开拓利润空间, 提高剧团的演出水准是基础, 同时也可以发展一些集体商业行为。比如, 安排剧团演员参与影视剧、广告的拍摄等。剧团完全可以将这些行为作为履约的一部分, 而不要将其变成演员个体的行为。除此之外, 剧团可以寻找赞助商, 从小型赞助商找起, 减少剧团的开支。

另一方面, 剧团应当改变分配制度, 按照贡献大小及舞台打分制度来分配酬劳。这样一来, 才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二) 改变语言形式以突破方言瓶颈, 从而将滑稽戏推广至全国

针对海派方言自身的瓶颈问题, 可以在滑稽戏演出时将普通话和上海话混杂, 或者打造普通话和上海话两个版本, 那么上海滑稽戏便有机会推广到全国。《新72家房客》便采用了普通话和上海话混杂的方式进行演出, 这给滑稽戏的推广提供了借鉴意义。但这也对编剧水平、演员水平提高了要求, 创作人员要懂得巧妙地在普通话中找到方言相匹配的词、句、包袱等, 并在表演上恰如其分地运用出来。

(三) 通过选取经典滑稽剧目编入教材、开设滑稽戏方向专业等方式培养人才

针对滑稽戏缺乏人才的这一问题, 教育部门可以选取进店的滑稽戏剧目编入教材, 培养中小学生对滑稽戏的兴趣及鉴赏能力, 发掘潜在的青少年观众群体。同时, 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滑稽戏表演比赛, 从中选拔优秀人才组建青少年滑稽剧团, 为滑稽剧团输送人才。艺术类院校也可以增加滑稽戏方向专业的开设, 并对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补助, 从而培养相应的表演、编剧、导演等方面的人才。

除此之外, 在培养滑稽戏人才的同时, 也要不断磨练已有的年轻演员。剧团可以安排一些低成本的小剧目进入学校、工厂、部队甚至是农村。这样一来, 不仅扩大了市场, 增加了收入, 而且也起到了锻炼年轻演员的作用。王汝刚的《头头是道》便是在各种小场地进行磨练之后才在正式公演上一炮而红的。经过小场子的磨练, 演员才能踏实积累扎实的基本功, 从而提高作品质量。

五、结论与启示

对于上海滑稽戏目前所产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其关键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即:作品本身, 演员本身和社会环境。即由于利润太少、分配欠妥的上海滑稽戏大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演员的艺术表演能力不够硬, 由此进一步导致创作的作品不够贴近当代社会趣味, 缺乏新意等问题。

要改善上述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其一, 通过发展集体商业行为等方式开拓利润空间, 并改变分配制度。其二, 通过改变语言形式以打破方言带来的瓶颈, 将滑稽戏推广至全国。其三, 通过选取经典滑稽剧目编入教材、开设滑稽戏方向专业等方式培养相应人才。

上海滑稽戏历经了100多年的动荡与洗礼,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长久以来, 上海滑稽戏虽然有所式微, 但在许多剧种已经消逝的情况下, 它还在用自己的方式生存。相信如今为时不晚, 我们一定能够通过相应的保护措施, 让上海滑稽戏走得更远、更长。

摘要:目前作为海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海滑稽戏正面临着衰落, 甚至是失传的严峻现状。针对这一现状, 本文对上海滑稽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 从而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滑稽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 金丹元, 顾昉冉.从上海滑稽戏电视化过程看海派滑稽戏的得与失[J].戏剧艺术, 2010 (3) :92.

[2] 陈抒怡.滑稽戏, 拿什么来拯救你[N].解放日报, 2016-09-17 (第004版) .

[3] 陈勇.浅析上海滑稽戏剧团市场化改革与发展[N].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7-30.

[4] 张丽芬.城市演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滑稽戏为例[J].戏剧文学, 2013 (4) :127-132.

[5] 郑荣健.用情怀将滑稽进行到底[N].中国艺术报, 2017-06-09.

上一篇: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设计——以拙政园景观设计特色的营造为例下一篇:以问启知以问促思——问题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