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保全工作现状

2023-05-07

第一篇:银行资产保全工作现状

资产保全工作意见

信贷管理与资产保全工作意见

为积极配合国家拉动内需十项措施 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主动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确保我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稳健发展,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与资产保全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切实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为保持国民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做出积极的贡献。信贷工作要始终以信贷风险防控为主线,以金融服务创新为动力,以结构优化为原则,以平稳增长为目标,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宗旨不动摇。通过“四个着力”,实现“四个确保”,即着力政策引导,确保信贷投放合理增长;着力风险防控,确保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着力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管理手段上新台阶;着力信贷骨干队伍建设,确保信贷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工作目标

2009年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与资产保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不低于”和“两个不高于”,即各项贷款增加额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长水平,农业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期增长水平;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比例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具体目标是:各项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净增500亿元,增长13%。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净增300亿元,增长14%。农业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净增80亿元,增长16%;不良贷款占比(五级分类口径)控制在13%以内,其中新账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内。

三、主要工作措施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各联社始终要把信贷风险防控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妥善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做到“三个紧密结合”,即要把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经济金融政策与发挥自身经营特色紧密结合起来,把支持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和调结构工作与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把服务国民经济大局与强化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在危机中寻找发展机遇,在发展中化解信贷风险。

(一)加强政策研究,促进贷款投放合理增长。 各联社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加强对国内行业、金融市场变化情况以及广东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的动态分析和研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结合当地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市场,积极开拓,稳中求进。要及时制定2009年信贷投放计划及行业信贷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一是要突出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贴近“三农”的优势,坚持“三农”信贷投入优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优先支持农业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促进农业增产;满足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积极配合农村扩大内需计划的实施;大力支持农村物流业、流通网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支持现代农业为切入点,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择优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全力支持辐射面广、龙头作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广大农户增产增收。二是要突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各联社要紧紧抓住当前中央和广东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市场机遇,积极介入和重点支持有信誉、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和有竞争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企业,努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了解各地重点项目和重点扶持企业名单。在摸清国家和广东重点投资项目和重点扶持企业名单,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结构、财政状况及自身资金实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精选一批重点项目和客户,积极稳妥地做好目标项目和优质企业的营销、筛选和储备工作。在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对优质项目与客户做到早介入、早见效;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和风险可控的原则下,不断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自主品牌、产品科技含量高和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扶持其技术升级改造和自主研发创新;重点支持国家和地方扩大内需的相关产业行业以及个人消费信贷;重点拓展低风险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票贴现、小额抵押贷款等业务。对那些基本面较好,有技术、有规模、有竞争力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因受当前大环境影响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可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支持其渡过难关。

(二)强化信贷管理,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目前,经济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逐步显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反弹压力陡增,企业间风险传递加速,涉政贷款需求明显增加,信贷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因此,强化风险控制是2009年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各联社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切实做好信贷风险防控工作。一是要扶优限劣,建立严格的信贷准入与退出机制。各联社要坚持服务“三农”、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根据新形势、新政策和新任务的要求,把好贷款准入关。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担保落实、还款有保障的优质企业应予以重点支持,对于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但未来发展前景仍看好的企业,应予以积极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同时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方针,正确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行业和企业,对“两高一剩”行业、高档住宅和建设周期长的房地产项目、低效重复建设项目以及发展前景不好、企业治理混乱的问题客户,则要加大退出力度。二是要做好动态监测,切实化解存量贷款风险。要在实施大额贷款风险监测制度的基础上,做深做细风险排查工作,在风险排查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贷款质量分类,及时了解和掌握信贷风险状况,尤其是正常贷款向关注类贷款的迁徙变化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发现的风险苗头或隐患,要进行动态跟踪,一户一策,及时化解风险。三是着力完善信贷能力等级划分制度,有效推进信贷管理水平的提升。结合近几年信贷管理能力等级划分的经验与不足,从制度执行力、授权管理、客户管理、贷款投向、审贷水平、定价能力、风险监测以及控制风险的手段等方面完善细化信贷能力等级划分体系。加大定性评估分值,进一步客观评价辖内联社信贷经营管理能力。充分运用等级划分结果,对各联社实施差别化管理,促进全省农村信用社尽快提升信贷经营管理能力,以确保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四是充分发挥办事处管理职能,促进风险关口的前移。针对目前办事处一级风险管理薄弱的实际情况,要不断加大办事处风险管理的力度。各办事处要严格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切实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风险管理岗位上,并认真抓好信贷制度的落实、贷款报备、信贷风险监测、协调信贷营销与资产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办事处贴近市场、对辖内联社管理半径短和捕捉当地经济信息能力强等优势,加强对辖内联社信贷风险的监控。五是加大信贷检查力度,及时排除风险隐患。针对部分联社制度执行力不强、贷款质量较低、风险抵御能力不强和应对金融危机能力不高以及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水平差异大等实际情况,要加大信贷检查力度。检查工作要突出“五个重点”,即房地产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农户信用贷款、大额新增贷款以及贷款五级分类真实性。重点检查农村信用社2006年以来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投放的合理合规性、潜在风险状态及防范措施、个人按揭(住房)贷款操作的合规性和真实性;2006年以来新增大额贷款投向、风险状况及清收保全情况等;针对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的实际,组织开展五级分类真实性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针对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部分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信贷操作不规范、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等情况,组织对小额信用贷款的操作规范性、真实性、风险状况专项检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及我省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需要,组织开展对外向型企业贷款潜在风险及逃废债情况的检查;组织开展不良资产处置合规性、不良贷款压降真实性和清收奖金专项检查,以查促改,以查促学,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信贷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各联社应认真学习《中国银监会关于当前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加大信贷创新力度,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在发展中化解风险,不断增强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信贷创新应紧紧围绕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和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有利于积极支持国家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贷款效率。各联社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按照《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审批工作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基层信用社信贷能力等级评定情况,遵循“高风险业务适度集中,低风险业务适当授权”的原则,对担保落实、还款来源充分的三农、民生工程、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和自主创新品牌等风险可控或低风险的业务,简化审批流程,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或采取循环授信等方式,提高信贷效率。二是加强调研,积极改善金融服务。在目前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各联社应树立“帮企业就是帮自己”的理念,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及时详尽地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为企业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提高企业经营的“软实力”;本着“救急救穷不救乱”的原则,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做好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工作。对那些基本面较好,有技术、有规模、有竞争力和信誉良好但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要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三是着力信贷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要进一步推进信贷产品创新,加大对原有信贷产品的梳理力度,积极整合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等信贷要素,结合市场营销的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推出具有广东农信特色的品牌产品;着手制定中小企业评级授信办法,完善金融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创新激励机制,在经营考核中新增中小企业投放考核指标,增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奖项,积极引导信贷投放向对中小企业倾斜;紧紧抓住当前的政策和市场机遇,以社团贷款方式积极介入和重点支持有信誉、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和有竞争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质项目;大力推进担保方式的创新,针对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现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权利和现金流质押等新的担保方式。重点规范仓储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围绕政府担保基金的运作,积极拓展担保公司贷款有效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以搭桥贷款方式,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有效益、有技术含量、有助于技术升级和形成规模经营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通过注水养鱼,盘活企业,化解信贷风险,缓冲不良反弹压力。

(四)强力推动信贷系统建设,促进信贷管理上新台阶。 为推进信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向现代金融企业精细化管理迈进,省联社将着力推进信贷管理的科技化建设。按照“数据集中、统一需求、统一开发、贴近实际、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启动全省信贷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力争2009年完成系统的建设和测试,2010年投入使用。为确保系统建设能顺利推进,省联社将从基层联社挑选既熟悉系统建设及信贷业务、又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员参与系统建设工作,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和工作到位。信贷管理系统建设要同时兼顾系统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既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同时又能适应金融服务创新的需要。

(五)加大资产清收力度,确保不良持续“双降”。 受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恶化,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反弹压力骤增。加之存量不良贷款中涉政贷款占比较高,大部分已属“硬骨头”,部分地方政府对清收处置工作支持力度有所减弱,不良资产压降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各联社要根据信贷资产风险排查情况及银监会关于主要风险指标升级规划的要求,加强对清收压降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对风险资产的保全清收力度。一是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各联社要在认真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及早制定不良资产压降任务指标,并层层分解落实;一户一策,制定保全措施和清收明细计划,进一步完善清收处置责任制。清收处置工作既要注重结果又要兼顾过程控制,须做到人员、任务和措施“三落实”。二是严密监测,加强跟进。各联社对受经济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要密切跟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严密监测的基础上认真评估并掌握每笔贷款的风险度。强化债权维护意识,有效化解风险。对于关停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落实担保责任,必要时采取法律等手段进行资产保全;对年内不能收回的不良贷款,必须做好诸如诉讼、查找财产线索等前期工作,对影响清收的各种瑕疵和障碍,应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为清收工作奠定基础。省联社将继续实施“分类指导,按月监控,按季考核通报”制度,各办事处要加强对重点联社和大额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的监测督导,大力推进不良资产压降进度。三是奖惩结合,严格考核。资产质量考核的重点仍是新账贷款质量、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各联社要围绕任务指标制订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将清收人员薪酬与清收业绩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清收人员积极性,做到严格考核,奖优罚劣。由于贷款把关不严、管理不善、资产保全不力和清收不及时等造成新账贷款不良率超过3%且仍呈上升趋势,或不良贷款余额不降反升,各联社要严格问责。省联社将对《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奖励办法》(修订版)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监督,有效规范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奖励行为。四是拓宽思路,积极创新。各联社要因地制宜,积极借鉴其他联社的先进经验,拓宽清收渠道。积极推行联社集中清收管理模式,整合优化资源,要在联社本部组建专业清收保全队伍,将大额不良贷款、诉讼类不良贷款、涉政类不良贷款、抵债资产等上收联社集中管理,实行统一清收(或处置)、统一考核,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进度。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新政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三农”及金融业改革,而金融业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不良资产问题成为银行业的焦点。随着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各银行为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运行机制,参与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有序竞争,各商业银行均加大了通过法律途径减少不良资产的力度。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业巨大的不良资产处理不好,不仅可能导致国内的金融危机,而且可能会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者吞没掉。如此巨大的不良资产存量已直接危及国家的金融稳定。尽管国家采取了大量措施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比例,但是由于产生不良资产的社会条件还没有根本上消失,进一步加剧不良资产发生的可能性。为此,认真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我国商业银行的存量不良资产,进一步预防增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减少和降低金融风险,形成良好金融秩序,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一方面,不良资产存量数额巨大,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另一方面,不良资产增量不断累加。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及政府的干预,银行对陷入困难的企业不能见死不救,“安定团结”之类贷款的发放,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迅速累积。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工商企业,其份额占全部不良贷款的70%以上,而且随着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所以,潜在的金融资产风险还净不断释放。 其现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贷款占比过高,贷款周转速度缓慢。近年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和逾期贷款)增幅较大。表面上直接反映企业与银行的问题。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占比高达25%,贷款周转率十分低下,流动资金贷款周转率为0.8次/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为0.2次/年,分别是正常周转速度的50%和60%,不良贷款大量沉淀了银行资金,使银行信贷资金缺乏了流动性,削弱了银行的偿债能力和把握贷款投向、支持重点企业的经营能力。

(二)、无抵押、无担保或无效抵押、担保的“三无”贷款,银行债权难以得到保障。在报表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抵押率、保证率近几年明显上升,信用贷款大幅减少,但抵押贷款中真正有变现能力较强的商品房、商铺抵押或股票、存单等质押的不是很多,保证贷款中相当一部分也是属于无代偿能力的企业保证或贷款户之间互相担保,即所谓的“连环保”,“对子保”等,实际等于是风险贷款,如果其中的一个企业破产,可能导致的是一串企业的倒闭。至于不良贷款中能落实有效合法抵押的更少,这必然潜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旦企业倒闭、破产,银行贷款就难以得到清偿,缺乏安全性。

(三)、欠息严重,已成为典型低效资产。不良贷款欠息严重,不能创造收益,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计划中难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四)、超比例企业贷款质量差。体现在:一是贷款比较集中的地方,超比例贷款企业户数多,贷款质量差;二是单户超比例严重的企业贷款不良占比高,甚至出现区域性最大几户企业贷款不良占比高于区域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五)、不良贷款率差距大。目前国际上的优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3%

以下,中等商业银行在5%左右,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差距很大。

二、商业不良资产成因的分析

近年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和逾期贷款)增幅较大。表面上直接反映企业与银行的问题;从深层次来看,更有体制、政策、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内外因素交织,其中主要是:

(一)、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 ,借款人还贷能力降低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各商业银行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到了产品老化、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这部分国有企业因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观念转变慢、技术水平低、产品老化多、服务意识弱,一时难以适应企业改革的进度。他们当中有的只求产值不求效益,重生产轻市场开发;有的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借鸡生蛋”负债经营;有的因“三角债”困扰,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计,等等。同时,这些企业内部政企不分、资产产权混乱,且本身又受负债率高、富余人员多、设备陈旧以及社会负担重等问题的影响,偿还能力逐渐尚失。经对金融借款案件的调查,涉讼时借款人、担保人企业已实际上处于关、停、并、转不正常运转状态的约占此类案件的50%左右。在计划经济年代里,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是工商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由于流动资金的补充来源和有关措施没有落实,流动资金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变成了统包。各项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划归新设置的中国工商银行办理。由于国企得不到国拨资金的补充,以致企业亏损等财政性支出,往往被挤入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因此造成企业资金捉襟见肘,周转失灵,这对国企最终无力偿付贷款本息是有相当影响的。

(二)、企业资信证明和验资证明不实,盲目放贷形成不良资产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企业法人和公司登记除需具备法定条件外,还需提交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和验资证明。但是,由于有关部门违反法定程序,导致没有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被合法登记注册。突出表现在:企业不惜以高利贷非法拆借注册资金,一旦注册,又将资金抽回归还他人,造成企业财产真空,名存实亡。对此,有关部门未加审查和干预,听之任之。银行利用职权私自动用企业的注册资金帐户。对注册资金的专用帐户,银行无视规定而违规操作,或出具虚假材料证明出资额已存入银行,或是在验资后以还贷名义直接将出资额划归银行。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失实。一些审计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在审查会计凭证、报表和有关项目时,不进行调查,闭门造车,甚至仅根据销售发票或上级单位的批复进行审计,草率作出验资证明。此外,少数验资机构还随意更改验资报告数据,出具虚假的验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分析发现,一是个别银行严重违反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程序,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不作审查就草率放贷;二是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质物权属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实现上述权利的可行性审查不实就轻易放贷;三是主管信贷的行长、科长在逐级审批时不认真核实、评定、复测贷款的风险度,即随意批准放贷。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银行的贷款无法收回,从而形成不良资产。

(三)、商业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仍有混同不清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对银行贷款质量产生的负面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执行宽松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扩张时期银行信贷规模膨胀,企业易于获取银行贷款来扩大规模或投资上新项

目;在经济收缩时期导致产品过剩,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对应的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紧缩过渡引发总有效需求不足,会出现大批企业违约的现象,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激增。1994年,我国先后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建立,是为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促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需要。这从体制上解决专业银行“一身两任”的问题,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中,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中,仍包含着部分具有政策性的银行业务。

(四)、借款人规避法律、转移风险、非法使用贷款

使用贷款步入误区。企业在负债时不是从改善经营管理中走出困境,而是以贷款来偿还其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债务。另有一些企业则采取多头贷款的方式,盲目地以贷还贷。这些企业给银行造成的表面现象似乎信誉很好,但如此循环,其向银行的贷款总额已远远超出企业本身的财产。企业财务制度混乱,资金去向不明。不少企业缺乏完善的帐簿,财务结算制度混乱,资金浪费严重,特别是法定代表人滥用企业资金,但又不能从帐簿上反映资金的流向,当企业亏损、倒闭时,企业的资金去向就难以查明,甚至连应收款也无法反映,造成债权人申请执行其到期债权都无法实现。骗取贷款,非法使用,损公肥己。借款人为获取贷款,经常采取多种手段,一是用虚假的财产抵押;二是骗取担保人担保或与担保人串通一气搞假担保和无风险的担保;三是不择手段搞金钱交易,拉拢腐化贷款人和担保人,一旦贷款到位,几经转账后,贷款就被提取现金转为个人存单或转入个人信用卡,严重的甚至携款外逃。贷款到期后,根本无法找债务人,造成贷款根本无法收回,形成不良资产。

(五)、通货膨胀造成企业虚盈实税,影响资金周转

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间,由于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升幅度增大,企业的物资储备和商品库存,经反复几次周转,货币价值相应增长,因此出现账面盈利激增。但在按规定缴纳税利后,虽然账面货币金额较前仍有所扩大,但实际库存实物量却反而减少。因为经几次营销周转,尽管货币金额较前增长,但因后进的单价往往比原有库存单价高,所以补进的实物量比原来缩减了。如企业要按原来规模(原有实物量)经营,势必将追加相应的货币资金量,否则要维持简单再生产也不敷周转了。在通货膨胀期间,有些人因囤货而发财致富,这是因为借入资金的利息及有关成本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但按正常产销循环的国企,却受物价上涨的损漏,特别是在严重通货膨胀中,由于物资价格金额增大,形成账面虚盈,将这部分“虚盈”作税利上交后,实际是短了一块。由于没有增拨资金,迫使经营规模缩小,以致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和贷款本息的如期归还。

(六)、按习惯行政干预,赖债、逃债。执行到位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商业银行已成为自主经营、自打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其不能也无法再承担过去由专业银行承担的社会总出纳的职能。然而,由于我国的法制建设尚不完善,个别政府、行政机关、职能部门仍习惯于按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银行施加影响或直接干预银行信贷行为,使一部分资金直接流到了产品无销路、经营效益差、资信程度低的企业,人为地增加了银行的坏账、呆账、悬账率。银行为了最大限度地收回国家信贷资金,运用法律手段追索贷款。但是,当法院依法执行已生效的判决时,往往有些涉案当事人所在地政府、行政机关、职能部门不仅不予以配合,反而唆使债务人逃债,故意给法院执行设置障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除部分债务人确无偿还能力外,在许多情况

下则是债务人故意采取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的办法。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加之司法执行力度不强,客观上助长了一些逃债赖债者的侥幸心理,致使银行的债权常常难以实现。

(七)、经济转制、结构变化,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带来贷款风险

国有企业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运作,转向市场经济一时难以适应,加以竞争激烈,跟不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造成产品积压滞销,应收账款增加,货款回笼缓慢,影响资金周转。另方面,因自有资金不足,追加借入资金,使企业负债成本增高,效益下降,从而增大银行贷款风险,影响贷款本息的偿付能力。国企贷款在80年代前,基本上都是信用贷款,因此缺乏还款保证;以后为了控制呆账的不断发生,贷款发放要求物质保证。多数单位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抵押,由于缺乏经验,一旦发生呆滞贷款,要以抵押物变卖抵债问题很多,有些抵押物债权不清,不易分割;抵押比率偏低,由于市场变化,一时难以脱手变现;有的抵押物经变卖处理,不足抵偿贷款本息。这些抵押贷款,名曰物质担保,仍有不少风险,影响贷款还清。

(八)、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借企业转换机制,破产、合并、分立后逃避银行债务

国企流动资金长期来由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统管解决,助长了企业吃“大锅饭”思想。在财政停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也由银行贷款支持后,信贷资金财政化更为凸现,使企业往往把国家银行的贷款视为国家资金,甚至认为大家都是“公对公”,国家银行的资金是国家的,贷款偿不偿还都无所谓,以致有些国企一旦得到银行贷款后,就不想归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也是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企业借转制之机,有意逃避和废除银行债务,主要表现为:一是推行企业破产,废除银行债务。一些企业采取转移企业资产、隐瞒企业资产、调整破产企业的财务等办法逃避银行债务。二是推行母体分裂,逃避银行债务。不少企业为了自身小集团的利益,故意母体分裂,有的划小核算单位,把原来的企业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有的先分流资产,再搞合并、兼并后的新企业承担债务,搞“金蝉脱壳”。三是推行国有民营,抵赖银行债务。个别企业通过租赁、承包等经营方式变更经营主体。由于新设立的企业与原贷款银行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致使银行要求其承担原企业的债务缺乏依据。四是企业转换产权、经营权后,原贷款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有的由对公贷款变为对私贷款;有的被兼并、解散的企业不再履行合同的担保责任;有的租赁、承包期满后原有的固定资产质量难以保障等,客观上加大了国家信贷资金的风险。担保环节疏漏较多,制约措施不力。企业相互担保,形成担保环链,使担保形同虚设。一些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互相担保,使担保流于形式,失去实际意义,更进一步的则表现为乙为甲贷款担保,丙为乙贷款担保,最后由甲为丙担保,若乙向两个金融机构贷款时,分别由甲、丙担保。这些情况如得不到有效地制约,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势必增大。担保形式的完整性与担保意思的失实性形成反差。担保合同虽盖有担保人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私章,但系担保人工作人员偷盖所致,贷款人起诉到法院后,担保人常以意思表示不真实抗辩承担责任。从民法原理上讲担保人盖章系一种表见代理,作为相对第三人的贷款人无过错而信赖之,担保人应承担保证责任,但贷款人未加核实也有一定责任。此外,行政命令担保,使担保失去了真实意愿,更增添了担保的混乱。

(九)、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人员素质不高

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长期来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内部管理不完善,风险责

任制不够健全。虽然贷款的发放,制度规定要“三查”,但并不是每笔贷款都能认真切实地做到“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贷款的审查,既不是“审贷分离”,更未经“贷审会”的审定,不少系由主管部门或有关领导说了算,有的只是听从信贷人员的汇报决定的。贷后检查也不是切实规范的进行,建立风险预警和考评制度,使有问题贷款及时得到反映和揭示。对借款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未能经常和及时地了解与分析。有的不良贷款往往在贷款到期发生无力归还时才觉察。

(十)、利率调整,利差缩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增大

在实践中,有几次存贷利率调整,使商业银行感到困惑,对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很大,最终也导致处理不良贷款存量的财力被削弱。

(一)、存贷款利率倒挂。一般情况下,同期的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两者的差额就是存贷利差,以补偿银行的费用成本和税金以及合理的盈利。这里所说的利率倒挂是指定期存款(含储蓄)的利率与同期贷款的利率相同,或后者略高于前者,但仍不足以补偿费用成本和税金,也就是实际上的负利差,银行难以保本。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定期储蓄存款比较集中(占所有金融机构的大部分),银行的收益中除了按贷款余额1%提取呆账准备金,用来核销贷款呆账损失外,还要为这部分倒挂利率的存贷款业务贴进利差损失。

(二)、存贷款利率风险。自1996年国民经济软着落后,物价走向稳定,从96年5月1日起至今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都是由高到低逐次下降的。按储蓄存款章程规定,各种不同存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均以存入日的挂牌利率为准,由于96年5月前存入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较高,在1998年后陆续到期的

三、五年存款,利率成倍高于到期兑付时的贷款利率,以致几年来提存的“应付利息”全部付罄,余额变成了红字(超额),这些巨额的亏绌,也在近几年作为消化历史财务包袱,陆续解决之中。对于这类利率风险,即使商业银行当时已预测到,也无规避风险的对策,一则储户选存长期高利率定期存款,银行无权拒收;二则中央银行也不吸收长期的转存款,商业银行只能被迫忍受。

(三)、定期长期储蓄存款利率与中长期贷款利率不对称 。根据规定,定期存款的利率一律以存入日利率为准,但对中长期贷款(有的是5-10年)却不是以放贷日利率为准,而是一年一定。银行的资金安排,一般是期限相对称的,但《利率管理规定》却把长期较高利率的资金来源,切断按分段较低的利率计息,显然有失公允。特别在1996年至今

七、八年间,利率连续逐步下降,造成存款进来利率高、贷款利率负担低的不平衡的局面。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资产的严重性已是不争之事实,要想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需要企业、银行、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银行行业自律、中介机构参与、中央银行职业监管的全方位银行风险防范格局。加强法制观念,树立依法经营思想。加强参与意识,积极参加企业改制。加强信贷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贷款监管,完善内外监管体系。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明确,检查和处罚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相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定会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原因分析

【文章摘要】

新政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三农”及金融业改革,而金融业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不良资产问题成为银行业的焦点。随着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各银行为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运行机制,参与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有序竞争,各商业银行均加大了通过法律途径减少不良资产的力度。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业巨大的不良资产处理不好,不仅可能导致国内的金融危机,而且可能会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者吞没掉。如此巨大的不良资产存量已直接危及国家的金融稳定。尽管国家采取了大量措施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比例,但是由于产生不良资产的社会条件还没有根本上消失,进一步加剧不良资产发生的可能性。为此,认真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我国商业银行的存量不良资产,进一步预防增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减少和降低金融风险,形成良好金融秩序,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尽管进行了多年银行业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任然受到大量坏账的困扰,不良资产问题仍然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会严重地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的稳定运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梯子改革的不断深入,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的不仅是开发市场法,拓宽服务领域,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得先机,更重要的是加快商业银行内部的不良资产的转化吸收,为即将开展的竞争派出后顾之忧。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善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高速发展的我国银行业正在接受着严重的考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仅影响着银行自身的壮大发展,还大大的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从而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成因;不良资产;

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不良资产的界定

广义上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在资产业务中,资产风险超出预先估计,部分或全部损失的资产。银行再信贷业务中,到期收回本金、利息的贷款成为正常贷款;反之,银行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借款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约定的期限偿还全部本金或利息,造成银行损失的这类贷款,成为狭义上的不良资产或不良信贷资产。按国际标准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贷款成为不良贷款。本文所探讨的不良资产是指后三类贷款。 众所周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一方面,不良资产存量数额巨大,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另一方面,不良资产增量不断累加。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及政府的干预,银行对陷入困难的企业不能见死不救,“安定团结”之类贷款的发放,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迅速累积。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工商企业,其份额占全部不良贷款的70%以上,而且随着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所以,潜在的金融资产风险还净不断释放。 其现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贷款占比过高,贷款周转速度缓慢。近年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和逾期贷款)增幅较大。表面上直接反映企业与银行的问题。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占比高达25%,贷款周转率十分低下,流动资金贷款周转率为0.8次/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为0.2次/年,分别是正常周转速度的50%和60%,不良贷款大量沉淀了银行资金,使银行信贷资金缺乏了流动性,削弱了银行的偿债能力和把握贷款投向、支持重点企业的经营能力。

(二)、无抵押、无担保或无效抵押、担保的“三无”贷款,银行债权难以得到保障。在报表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抵押率、保证率近几年明显上升,信用贷款大幅减少,但抵押贷款中真正有变现能力较强的商品房、商铺抵押或股票、存单等质押的不是很多,保证贷款中相当一部分也是属于无代偿能力的企业保证或贷款户之间互相担保,即所谓的“连环保”,“对子保”等,实际等于是风险贷款,如果其中的一个企业破产,可能导致的是一串企业的倒闭。至于不良贷款中能落实有效合法抵押的更少,这必然潜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旦企业倒闭、破产,银行贷款就难以得到清偿,缺乏安全性。

(三)、欠息严重,已成为典型低效资产。不良贷款欠息严重,不能创造收益,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计划中难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四)、超比例企业贷款质量差。体现在:一是贷款比较集中的地方,超比例贷款企业户数多,贷款质量差;二是单户超比例严重的企业贷款不良占比高,甚至出现区域性最大几户企业贷款不良占比高于区域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五)、不良贷款率差距大。目前国际上的优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中等商业银行在5%左右,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差距很大。

二、商业不良资产成因的分析

近年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和逾期贷款)增幅较大。 表面上直接反映企业与银行的问题;从深层次来看,更有体制、政策、制度和 管理上的原因,内外因素交织,其中主要是:

(一)、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 ,借款人还贷能力降低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各商业银行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到了产品老化、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这部分国有企业因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观念转变慢、技术水平低、产品老化多、服务意识弱,一时难以适应企业改革的进度。他们当中有的只求产值不求效益,重生产轻市场开发;有的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借鸡生蛋”负债经营;有的因“三角债”困扰,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计,等等。同时,这些企业内部政企不分、资产产权混乱,且本身又受负债率高、富余人员多、设备陈旧以及社会负担重等问题的影响,偿还能力逐渐尚失。经对金融借款案件的调查,涉讼时借款人、担保人企业已实际上处于关、停、并、转不正常运转状态的约占此类案件的50%左右。在计划经济年代里,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是工商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由于流动资金的补充来源和有关措施没有落实,流动资金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变成了统包。各项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划归新设置的中国工商银行办理。由于国企得不到国拨资金的补充,以致企业亏损等财政性支出,往往被挤入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因此造成企业资金捉襟见肘,周转失灵,这对国企最终无力偿付贷款本息是有相当影响的。

(二)、企业资信证明和验资证明不实,盲目放贷形成不良资产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企业法人和公司登记除需具备法定条件外,还需提交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和验资证明。但是,由于有关部门违反法定程序,导致没有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被合法登记注册。突出表现在:企业不惜以高利贷非法拆借注册资金,一旦注册,又将资金抽回归还他人,造成企业财产真空,名存实亡。对此,有关部门未加审查和干预,听之任之。银行利用职权私自动用企业的注册资金帐户。对注册资金的专用帐户,银行无视规定而违规操作,或出具虚假材料证明出资额已存入银行,或是在验资后以还贷名义直接将出资额划归银行。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失实。一些审计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在审查会计凭证、报表和有关项目时,不进行调查,闭门造车,甚至仅根据销售发票或上级单位的批复进行审计,草率作出验资证明。此外,少数验资机构还随意更改验资报告数据,出具虚假的验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分析发现,一是个别银行严重违反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程序,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不作审查就草率放贷;二是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质物权属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实现上述权利的可行性审查不实就轻易放贷;三是主管信贷的行长、科长在逐级审批时不认真核实、评定、复测贷款的风险度,即随意批准放贷。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银行的贷款无法收回,从而形成不良资产。

(三)、商业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仍有混同不清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对银行贷款质量产生的负面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执行宽松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扩张时期银行信贷规模膨胀,企业易于获取银行贷款来扩大规模或投资上新项目;在经济收缩时期导致产品过剩,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对应的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紧缩过渡引发总有效需求不足,会出现大批企业违约的现象,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激增。1994年,我国先后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建立,是为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促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需要。这从体制上解决专业银行“一身两任”的问题,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中,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中,仍包含着部分具有政策性的银行业务。

(四)、借款人规避法律、转移风险、非法使用贷款

使用贷款步入误区。企业在负债时不是从改善经营管理中走出困境,而是以贷款来偿还其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债务。另有一些企业则采取多头贷款的方式,盲目地以贷还贷。这些企业给银行造成的表面现象似乎信誉很好,但如此循环,其向银行的贷款总额已远远超出企业本身的财产。企业财务制度混乱,资金去向不明。不少企业缺乏完善的帐簿,财务结算制度混乱,资金浪费严重,特别是法定代表人滥用企业资金,但又不能从帐簿上反映资金的流向,当企业亏损、倒闭时,企业的资金去向就难以查明,甚至连应收款也无法反映,造成债权人申请执行其到期债权都无法实现。骗取贷款,非法使用,损公肥己。借款人为获取贷款,经常采取多种手段,一是用虚假的财产抵押;二是骗取担保人担保或与担保人串通一气搞假担保和无风险的担保;三是不择手段搞金钱交易,拉拢腐化贷款人和担保人,一旦贷款到位,几经转账后,贷款就被提取现金转为个人存单或转入个人信用卡,严重的甚至携款外逃。贷款到期后,根本无法找债务人,造成贷款根本无法收回,形成不良资产。

(五)、通货膨胀造成企业虚盈实税,影响资金周转

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间,由于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升幅度增大,企业的物资储备和商品库存,经反复几次周转,货币价值相应增长,因此出现账面盈利激增。但在按规定缴纳税利后,虽然账面货币金额较前仍有所扩大,但实际库存实物量却反而减少。因为经几次营销周转,尽管货币金额较前增长,但因后进的单价往往比原有库存单价高,所以补进的实物量比原来缩减了。如企业要按原来规模(原有实物量)经营,势必将追加相应的货币资金量,否则要维持简单再生产也不敷周转了。在通货膨胀期间,有些人因囤货而发财致富,这是因为借入资金的利息及有关成本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但按正常产销循环的国企,却受物价上涨的损漏,特别是在严重通货膨胀中,由于物资价格金额增大,形成账面虚盈,将这部分“虚盈”作税利上交后,实际是短了一块。由于没有增拨资金,迫使经营规模缩小,以致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和贷款本息的如期归还。

(六)、按习惯行政干预,赖债、逃债。执行到位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商业银行已成为自主经营、自打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其不能也无法再承担过去由专业银行承担的社会总出纳的职能。然而,由于我国的法制建设尚不完善,个别政府、行政机关、职能部门仍习惯于按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银行施加影响或直接干预银行信贷行为,使一部分资金直接流到了产品无销路、经营效益差、资信程度低的企业,人为地增加了银行的坏账、呆账、悬账率。银行为了最大限度地收回国家信贷资金,运用法律手段追索贷款。但是,当法院依法执行已生效的判决时,往往有些涉案当事人所在地政府、行政机关、职能部门不仅不予以配合,反而唆使债务人逃债,故意给法院执行设置障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除部分债务人确无偿还能力外,在许多情况下则是债务人故意采取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的办法。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加之司法执行力度不强,客观上助长了一些逃债赖债者的侥幸心理,致使银行的债权常常难以实现。

(七)、经济转制、结构变化,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带来贷款风险

国有企业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运作,转向市场经济一时难以适应,加以竞争激烈,跟不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造成产品积压滞销,应收账款增加,货款回笼缓慢,影响资金周转。另方面,因自有资金不足,追加借入资金,使企业负债成本增高,效益下降,从而增大银行贷款风险,影响贷款本息的偿付能力。国企贷款在80年代前,基本上都是信用贷款,因此缺乏还款保证;以后为了控制呆账的不断发生,贷款发放要求物质保证。多数单位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抵押,由于缺乏经验,一旦发生呆滞贷款,要以抵押物变卖抵债问题很多,有些抵押物债权不清,不易分割;抵押比率偏低,由于市场变化,一时难以脱手变现;有的抵押物经变卖处理,不足抵偿贷款本息。这些抵押贷款,名曰物质担保,仍有不少风险,影响贷款还清。

(八)、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借企业转换机制,破产、合并、分立后逃避银行债务

国企流动资金长期来由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统管解决,助长了企业吃“大锅饭”思想。在财政停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也由银行贷款支持后,信贷资金财政化更为凸现,使企业往往把国家银行的贷款视为国家资金,甚至认为大家都是“公对公”,国家银行的资金是国家的,贷款偿不偿还都无所谓,以致有些国企一旦得到银行贷款后,就不想归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也是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企业借转制之机,有意逃避和废除银行债务,主要表现为:一是推行企业破产,废除银行债务。一些企业采取转移企业资产、隐瞒企业资产、调整破产企业的财务等办法逃避银行债务。二是推行母体分裂,逃避银行债务。不少企业为了自身小集团的利益,故意母体分裂,有的划小核算单位,把原来的企业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有的先分流资产,再搞合并、兼并后的新企业承担债务,搞“金蝉脱壳”。三是推行国有民营,抵赖银行债务。个别企业通过租赁、承包等经营方式变更经营主体。由于新设立的企业与原贷款银行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致使银行要求其承担原企业的债务缺乏依据。四是企业转换产权、经营权后,原贷款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有的由对公贷款变为对私贷款;有的被兼并、解散的企业不再履行合同的担保责任;有的租赁、承包期满后原有的固定资产质量难以保障等,客观上加大了国家信贷资金的风险。担保环节疏漏较多,制约措施不力。企业相互担保,形成担保环链,使担保形同虚设。一些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互相担保,使担保流于形式,失去实际意义,更进一步的则表现为乙为甲贷款担保,丙为乙贷款担保,最后由甲为丙担保,若乙向两个金融机构贷款时,分别由甲、丙担保。这些情况如得不到有效地制约,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势必增大。担保形式的完整性与担保意思的失实性形成反差。担保合同虽盖有担保人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私章,但系担保人工作人员偷盖所致,贷款人起诉到法院后,担保人常以意思表示不真实抗辩承担责任。从民法原理上讲担保人盖章系一种表见代理,作为相对第三人的贷款人无过错而信赖之,担保人应承担保证责任,但贷款人未加核实也有一定责任。此外,行政命令担保,使担保失去了真实意愿,更增添了担保的混乱。

(九)、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人员素质不高

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长期来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内部管理不完善,风险责任制不够健全。虽然贷款的发放,制度规定要“三查”,但并不是每笔贷款都能 认真切实地做到“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贷款的审查,既不是“审 贷分离”,更未经“贷审会”的审定,不少系由主管部门或有关领导说了算,有 的只是听从信贷人员的汇报决定的。贷后检查也不是切实规范的进行,建立风险 预警和考评制度,使有问题贷款及时得到反映和揭示。对借款单位的经营情况和 财务状况,未能经常和及时地了解与分析。有的不良贷款往往在贷款到期发生无 力归还时才觉察。

(十)、利率调整,利差缩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增大

在实践中,有几次存贷利率调整,使商业银行感到困惑,对财务收支和经营 成果的影响很大,最终也导致处理不良贷款存量的财力被削弱。

(一)、存贷款利率倒挂。一般情况下,同期的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两者的差额就是存贷利差,以补偿银行的费用成本和税金以及合理的盈利。这里所说的利率倒挂是指定期存款(含储蓄)的利率与同期贷款的利率相同,或后者略高于前者,但仍不足以补偿费用成本和税金,也就是实际上的负利差,银行难以保本。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定期储蓄存款比较集中(占所有金融机构的大部分),银行的收益中除了按贷款余额1%提取呆账准备金,用来核销贷款呆账损失外,还要为这部分倒挂利率的存贷款业务贴进利差损失。

(二)、存贷款利率风险。自1996年国民经济软着落后,物价走向稳定,从96年5月1日起至今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都是由高到低逐次下降的。按储蓄存款章程规定,各种不同存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均以存入日的挂牌利率为准,由于96年5月前存入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较高,在1998年后陆续到期的

三、五年存款,利率成倍高于到期兑付时的贷款利率,以致几年来提存的“应付利息”全部付罄,余额变成了红字(超额),这些巨额的亏绌,也在近几年作为消化历史财务包袱,陆续解决之中。对于这类利率风险,即使商业银行当时已预测到,也无规避风险的对策,一则储户选存长期高利率定期存款,银行无权拒收;二则中央银行也不吸收长期的转存款,商业银行只能被迫忍受。

(三)、定期长期储蓄存款利率与中长期贷款利率不对称 。根据规定,定期存款的利率一律以存入日利率为准,但对中长期贷款(有的是5-10年)却不是以放贷日利率为准,而是一年一定。银行的资金安排,一般是期限相对称的,但《利率管理规定》却把长期较高利率的资金来源,切断按分段较低的利率计息,显然有失公允。特别在1996年至今

七、八年间,利率连续逐步下降,造成存款进来利率高、贷款利率负担低的不平衡的局面。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资产的严重性已是不争之事实,要想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需要企业、银行、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银行行业自律、中介机构参与、中央银行职业监管的全方位银行风险防范格局。加强法制观念,树立依法经营思想。加强参与意识,积极参加企业改制。加强信贷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贷款监管,完善内外监管体系。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明确,检查和处罚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相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定会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1、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不到住,两者之间存在“共同产权主体”。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同属国家,二者与国家都是委托代理关系。政府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通过行政或政策性手段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而这些企业并不一定符合贷款条件,若政府不合理干预的直接后果便是国有商业银行信用活动扭曲和金融秩序紊乱,使存量风险累积和增量风险叠加。

2、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经济起伏剧烈。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运行时冷时热,相应的金融运行在失控、紧缩、放松、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中进行,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困难。

3、金融监管乏力。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逐步理顺,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加强,但是与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监管相比,我国的金融监管仍存在不少问题。

4、法制不健全。随着我国经济立法和金融立法的加强,可供保护银行债权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如《民法通则》、《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只对部分信用行为的债权保护提供了保证,不能涵盖全部信用行为。

对此,特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政府要全方位整治信用环境。主要从三个角度: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实现企业信用监督管理社会化;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督,规范其行为,对蓄意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审计报告的中介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直至取消其执业资格。

2、强化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例如:充实、培训监管人员,提高监管队伍素质;;提倡适度监管,鼓励适度竞争,而不是以监管规则制约公平竞争;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监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贷款结构、存贷比例等指标,加大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降比工作的考核力度。

3、加快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法律制度,积极支持国有商业银行保全费产。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宣传金融法律知识,真正树立金融法治观念。建立和完善银行债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债权人权益不受侵犯,并强制债务人履行其偿债义务。加大银行债权保护的司法力度。司法机关应严格、公正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使借款人利用各种形式逃废国有商业银行债务的行为得到严厉制裁,最大限度地保障国有商业银行债权的实现,维护其合法权益。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味按过去的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脚步。面对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一同努力,谋求更适合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规制市场,从自身做起。

第四篇:资产保全与保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认识到,资产保全与保险的紧密关系,关于资产保全与保险的咨询与交流在金融投资领域也愈加普及。

保险理财面面观

资产保全,是理财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简释为让资产保值并且增值。保险在让人们透过金钱获得心灵的坦然与安全感,进而向家人传递一份深切爱的同时,它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又与资产保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并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首先,保险是一种十分容易“变现”的理财工具,是稳妥的资金储备和投资方式。以企业主来说,只要经营,都会拿出一笔储备金存到银行以备需要时拿出来进行生意的周转。但是当债权债务问题出现、发生法律诉讼时,银行的这些钱甚至股票、房地产等都可能被冻结。当冻结发生时,企业主就可能陷入困境,生意上的往来或运作可能会因为缺少周转的现金流而导致停业甚至濒临破产。但是,如果提前拥有人寿保险的保单,这个问题就会轻易解决。因为人身保险合同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依据《保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依照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所签发的保险单,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质押”,所以当所有的财产都被冻结甚至拍卖时,人寿保险的保单不会被冻结和拍卖,而其保单贷款功能则又使其成为了最好的“变现”工具。

因此,假如你经营企业,你只需拿出一部分储备金一次性存入保险公司,购买终身寿险,就可以解决债权债务纠纷发生财产被冻结的情况出现时,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因为那时,你就可以拿人寿保险的保单,直接去保险公司进行贷款,贷款的额度目前最高在保单现金价值的70%-80%(具体按保险合同上的规定)。

而同时,当你拥有了这样一份保险之后,即便遇到企业破产,你也不会因此一贫如洗。如上所及,保险单是不能被冻结或拍卖的,被保险人领取保险金在法律的保护之下不计入资产抵债程序,因此你可以安心地拥有和使用存入保险公司的这笔现金,继续去享受原有的生活。在这方面,美国安然公司的老板可以说是最好的例子,他和他的家人在企业破产后之所以还能保持很高的生活品质,就是因为在公司破产前,他和他的太太已经用350万美元一次性地购买了一大笔人寿保险,进而在美国法律的规定下得以在破产之后还能拥有大量资金进行支配。

第二,人寿保险的保单是非常好的融资工具。上述谈到的保单贷款功能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而这种融资功能还可以解决交保费的问题。一般而言,很多人犹豫购买保险不是因为保险不好,而是担心期交保费交了几年后交不上或不想交时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如果熟谙保险的融资功能并加以利用,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举例说明:如果每年交20万元的保费,那么投保的时候可分成A、B两张保单,交到第五年,手里的钱急需用在别的地方,就可以用A保单贷款交第六年的保费,第七年时用B保单贷款还A保单的贷款,再把A保单取出来再贷款交第七年的保费,如此周转,就可以仅用付利息的钱把保费如期交上了。也就是说,当一个有钱的人在投保时把保单分成几张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保单的融资功能而让自己轻松付保费。这样,存在保险公司的钱也开始流动起来,既保全了资产,又发挥了“生产力”价值。

第三,人寿保险是很好的避税工具。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的手段,在税收法规许可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形式、方法或手段,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利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和税收的监管规定,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为员工、自己或家人谋求一份福利,就是很好的资产保全。保险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功用。

(1)企业可以合理合法地为员工投保人寿保险进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根据国税发[2003]45号文件,“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在税前扣除”,可知企业为员工交纳的保险费是可以在税前列支的。

《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3]61号)规定了企业为员工投保商业保险费用列支的额度及范畴。从中可以知悉,企业拿出职工工资总额4%为员工投保商业保险是完全免税的,如若补缴金额较大的还可获得“不低于三年的期间内分期均匀扣除”费用的权限;同时由于员工将来从保险公司获得的保险金按税法规定也同样是免税的,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获得资产保全。

(2)保险在未来还是规避遗产税的有效工具。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征收遗产税,而且额度很高。我国也已经开始讨论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这意味着遗产税的征收已经纳入了国家法律健全化的考虑日程。根据草案,遗产越多,税率就越高,最高可达50%。因此,此生拥有的个人财富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会因为纳税问题而“贬值”甚至成为家人的一种负担和痛苦(如果资产中不动产很多,继承人在接受遗产时要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遗产税的话,这些资产就不能被继承而可能被先期拍卖)。所以,及早做好遗产的规划,对自己、对家人而言,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保险确是此方面有效的使用工具,我国税收法明确规定保险金是不纳入应征税额的。

综上,人寿保险在资产保全方面有着独有的优势,不论在资产保全所要考虑的税收、债权债务问题上,还是变现及流动性是否方便等问题上,都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它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是其他投资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就愈发显现出自身独特的价值。

第五篇:资产保全事迹材料000000000

***个人事迹材料

***同志在***县支行综合管理部从事资产保全、信贷催收、贷后管理工作,现任贷后管理岗工作。几年来,在支行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刻苦努力,掌握了资产保全、信贷催收、贷后管理、信贷业务、网点经营等工作技能,是我行资产保全、贷款催收、贷后管理工作的业务骨干,他思想进步、热爱本职、忠心职守、积极钻研、开拓创新,十几年如一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首肯。

一、他努力学习,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自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到现在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共党员,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的“十八大”及“八项规定”的学习教育活动,主动以“八项规定”的思想理论严格要求自己,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其思想充分融入到自身工作当中,不断充实自己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年来,在从事信贷、网点支行长、资产保全、贷后管理工作中,努力学习资产保全、信贷业务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基础知识,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行内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岗位落实,责任到已。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确保了资产保全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转变思路,创新措施,全力以赴清收不良贷款。

为盘活不良贷款,该同志通过排查摸底,采取“对症下药”、“一户一策”的方法,分类实测,实行以理清收和以情清收相结合,对逾期贷款重点出击。

自2013年时任网点支行长开始,***在领导的指派下,一起参加了催收活动。当时县支行农户不良贷款急剧攀升,清收压力不言而喻。面对农户不良贷款人难找、钱难收、时间长、扯皮多的现状,该同志不畏难、不发愁,认真分析现状和有利形势及因素,寻找突破口,争取工作主动。一是利用自身在县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各个农户的基本情况及社会关系进行梳理,详细了解其生活状态;二是在深入农村调查,针对还款意愿差的农户不良贷款进行重点清收,逐户上门释法明理,耐心细致的给借款人和担保人及亲属做工作,督促其履行还贷义务,同时,积极与债务人所在工作单位和村委会联系沟通,请求他们的帮助,协助邮储银行清收贷款。在他的努力协助下,13年县支行共计收回逾期及不良贷款150多万元,全年双降任务圆满完成。

2014年,县支行贷款逾期一度超过300万元,不但包含农户,还有商户贷款、消费贷款等逾期贷款也不断涌现。时任资产保全岗的***知道自己身负重任,不可退缩,必须与其一战到底。他另辟新道,对非农不良贷款一律重重打压。不畏辛苦,不怕困难,及时与司法部门取得良好的沟通渠道。对出现的逾期,及时走司法程序,确保早发现,早预防。14年全年司法起诉 起,收回 户,金额 万元。

三、***是我家,我家在*** 在***工作的14个春秋,该同志始终信守自己的诺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十几年的***生涯中,扎实工作,埋头苦干、恪尽职守,诚信做人,为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努力奋斗。年初离开领导岗位的他,仍然一心赴在***事业上,从不请假。由于这两年从事催收工作,长期要下乡,路途颠簸,其腰部旧伤复发成腰椎突出;知晓情况后,支行领导让他请假回家休息养病,可他坚决要继续上班,带着一瘸一拐的身体日日夜夜为***事业默默奉献。干清收工作没有休息日,一年中至少有320天在催收中,不到身子实在爬不起,他从不请假休息。

多年来,***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对于成绩他永不自满,对于困难他永不服输、对于工作他永不放松,有句话说的好,“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来”。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闻奉献自己的青春,服务于群众,奉献于**,展示着**人的风采,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严冬酷暑。其实一个不也正是我们***广大清收员中的一个缩影吗!!

二0**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上一篇:银行营业主管履职报告下一篇:银行应用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