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过错行为构成要件探究

2022-09-16

一、被害人过错行为问题的提出

传统刑法学, 无论是古典主义学派还是实证主义学派, 都从犯罪人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 重视对犯罪人的研究, 强调国家权力对犯罪人的否定性评价, 而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的被害人却被忽视, 其在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上的权利受到限制, 这不利于保护被害人, 也不利于公正的对犯罪人定罪量刑, 当然也影响客观准确地认识犯罪行为。随着现代刑法学思想的发展, “国家———犯罪人”简单的二元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 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重视对被害人的研究和保护。20世纪50年代, 在德国犯罪学家汉斯·冯·亨蒂等人的倡导下, 被害人学被创建, 开启了对被害人的独立研究, 但当时对被害人的研究局限于犯罪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 欧美等西方国家刑法学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 影响深远的运动———被害人权利运动, 在这场运动的推动下, 被害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地位得到提升, 在某些案件中, 被害人可以作为控诉人, 可以获得赔偿等。然而, 这场运动有矫枉过正之嫌, 其对被害人的保护走向了错误的极端———如同刑法学者Aya Gruber所言“内置于被害人权利运动的被害人叙述, 创造了一个虚构的无过错的被害人形象。”同时Aya Gruber认为“刑法应当对被害人进行全方位的、符合实际的考察。刑法不应仅仅将被害人视为受到犯罪侵害的人, 而且在适当的时候也应将其视为有过错的行为人。”以Aya Gruber为代表的众多刑法学者对被害人权利运动的深刻反思使被害人过错行为受到重视。

根据犯罪互动理论, 很多犯罪的产生, 并非仅仅由于犯罪人单方面的行为造成的, 而是被害人和犯罪人双方互动作用的结果。被害人的行为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常常具有原因力, 当被害人的行为本身存在过错时, 这种原因力就更加明显。“真实生活中因冲突而产生的案件并非一贯地是非分明, 不能简单地按照善良与邪恶、无辜与有罪的二分法来对待。”[1]因此, 对被害人过错行为的研究对公正定罪量刑, 准确认识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一) 被害人过错行为的主体要件———必须是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

犯罪被害人分为广义的犯罪被害人和狭义的犯罪被害人两种。广义的犯罪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不仅包括直接或间接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个人、法人或非法人团体等具体的被害人, 还包括直接或间接受到犯罪行为侵害及威胁的国家权力、自然环境或社会公共利益等抽象的被害人。狭义的犯罪被害人仅指因犯罪行为而受到物质损害和身体及精神损害的自然人。目前学界所提的被害人基本上限于被害自然人。[3]本文所述的被害人是与犯罪人相对应的概念, 是指其正当权利, 包括人身, 财产或其他权利遭受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自然人, 应理解为狭义的被害人。理解被害人的概念,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被害人必须是自然人。我们所说的被害人过错行为, 必须是出于自然人的行为, 只有自然人才能实施被害人过错行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动物以及其他自然现象, 都不能实施被害人过错行为, 不能归入本文所指被害人的范围。

第二, 被害人必须是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自然人。如上所述, 本文所指的被害人仅仅指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 其人身, 财产或其他正当权利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自然人, 因为只有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被害人才能与犯罪人产生直接的互动关系, 被害人过错行为才可能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产生影响。

(二) 被害人过错行为的主观要件———必须具有过错

对于“过错”的含义, 学者们有不同的认识, 归纳起来, 主要有主观说、客观说和主客观统一说。主观说认为过错是一种应受谴责的主观心理状态, 在实施某种行为时, 主观上没有尽到自已应有的注意义务, 具体表现为故意和过失。而客观说则认为过错并不在于主观心理态度的应受谴责性, 而在于客观行为的应受谴责性, 具体来讲, 就是客观行为违反道德、违法甚至是犯罪的。主客观统一说则是从主客观统一的立场出发,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人的意志支配的结果, 认为过错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违反道德、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应受谴责的心理状态。笔者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 赞同主客观统一的过错观。被害人过错是指被害人通过某些可以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对于这里的“故意”和“过失”, 应对比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故意”和“过失”较宽范围的理解, 行为人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后果不仅包括犯罪后果, 也包括一般违法和违反道德的后果, 即“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能够产生有害后果 (犯罪后果、违法后果和违反道德的后果) , 而希望或放任此结果的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有害后果 (犯罪后果、违法后果和违反道德的后果) , 却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此种结果能够避免。

(三) 被害人过错行为的客观要件———必须实施了足以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

实施了足以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 是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核心。准确理解这一客观要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性质应如何理解?是仅仅指犯罪行为, 还是包括一般违法行为, 或是也包括一般的违反道德的行为。笔者认为, 正确理解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性质, 不应扩大行为的外延, 也不应缩小行为的范围。从实际情况分析, 犯罪行为、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的行为都可能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因此, 只要被害人的行为能够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都可能成为被害人过错行为, 无论该行为的性质是犯罪行为, 还是一般违法行为, 亦或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第二, 被害人过错行为能够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产生一定的作用, 即能够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被害人过错行为的作用表现在诱发他人的犯罪意识、激化犯罪人的犯罪程度或者促成犯罪行为发生。[4]

第三, 被害人过错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性质和强度, 这种性质和强度足以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被害人过错行为可以是犯罪行为, 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的行为, 但并不是说一切犯罪行为、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的行为都可以成为被害人过错行为。不同类型的行为, 其在性质、侵害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那些性质比较严重, 侵害程度比较强烈, 足以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并且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是正常理性人合理预期的行为才是本文讨论的被害人过错行为。而那些性质较轻, 侵害程度教缓和, 不足以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一个正常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 或者虽然导致了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但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不能被正常理性人所接受的行为都不应被认为是被害人过错行为。例如, 陈某和李某是同村居民, 一日, 两人聊天, 在聊天过程中, 陈某开玩笑嘲笑李某个矮, 但言辞并不激烈, 李某觉得被羞辱, 将陈某杀害。本案中, 陈某嘲笑李某的行为虽是导致了李某的杀人行为, 但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显然不能被正常理性人接受, 对于其他正常人来说, 陈某的行为是不足以产生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其实施犯罪行为的作用, 李某的杀人行为主要是因为其心胸狭隘, 报复心强。因此, 陈某的行为不能被视为被害人过错行为。

(四) 被害人过错行为的结果要件———犯罪人必须实施了犯罪行为

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 且经过法院依法审判为确定为犯罪的行为。犯罪人犯罪行为是被害人过错行为的结果, 也是被害人行为纳入刑法评价视野的前提, 只有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被害人的的行为才可能被刑法所关注。没有犯罪行为的存在, 即无刑法学和犯罪学意义的被害人存在, 评价被害人过错行为也就失去前提和意义。此外, 犯罪人犯罪行为与被害人过错行为应是相互对抗统一的行为, 在时空上具有连续性。

(五) 被害人过错行为的逻辑要件———被害人过错行为和犯罪人犯罪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通形式之一。[5]刑法因果关系是哲学因果关系的具体运用, 在刑法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被害人过错行为和犯罪人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是指被害人过错行为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 犯罪人犯罪行为是被害人过错行为的结果, 两者之间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只有具备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评价价值。正确理解被害人过错行为和犯罪人犯罪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 客观性。被害人过错行为与犯罪人犯罪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独立于人的主观认识而存在的,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人们只能通过主观活动加以认识。

第二, 时间连续性和顺序性。被害人过错行为必须发生在犯罪人犯罪行为之前, 并且两者要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第三, 复杂性。被害人过错行为可能是引起犯罪人犯罪行为的众多原因之一, 并不必须是唯一的原因。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中, 有其他原因的加入共同导致犯罪人犯罪行为, 但这不影响被害人过错行为和犯罪人犯罪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

第三, 相当性。被害人过错行为和犯罪人犯罪行为因果关系的相当性是指被害人过错行为引起犯罪人犯罪行为的结果能够被一般理性人所预见和接受, 并非一切原因与结果关系都具有刑法评价意义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相当性和上文所述的被害人过错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是从两个方面对同一问题的论述。

三、结语

正确、客观和全面地评价被害人过错行为对刑法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正确认识被害人、全面认识犯罪行为和公正审理案件也有重要作用。但是, 笔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 被害人过错行为在我国刑法界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对其研究并不深入和全面。笔者认为, 鉴于被害人过错行为的重要意义, 以及构建完善刑法理论体系和指导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 应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摘要:被害人过错行为是在犯罪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刑法学基本理论出发, 被害人过错行为是指被害人在其故意或过失的过错支配下, 实施了性质与程度足以引起 (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等) 犯罪人实施针对被害人自身的犯罪行为的行为, 且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具有因果关系。客观、正确地认识被害人过错行为对我国的刑法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刑法学,被害人,过错行为,构成要件

参考文献

[1] 安德鲁·卡曼著.犯罪被害人学导论[M].李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5.

[2] 许章润.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48.

[3] 高维俭.试论刑法中的被害者过错制度[J].现代法学, 2005 (3) :124.

[4] 张少林, 卜文.论被害人过错行为的刑法意义[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 :45.

[5]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207.

上一篇:浅谈办公室协调工作的内容与方式下一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