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合资控制对合资方自主研发能力影响研究 ——以华晨汽车为例

摘要:为促进汽车制造业发展,我国自90年代开始强调“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积极引入外方企业与中国企业联合建立合资企业,进而学习先进技术,促进自主研发。并于1994年颁布汽车行业外资股比不得超过50%政策,以保护我国合资方利益。由此,国内涌现出一大批50:50股比共同控制的中外汽车合资企业。然而二十多年过去,我国大多数车企却并未换来技术。众多中国车企并未学习到先进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也未见其效。因此,如何通过合资模式有效提升自身技术学习吸收的效果,推动企业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成为汽车行业中方合资方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众多研究,多集中于合资企业合资股比对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然而在均等合资股比(50:50)成为普遍现象,以及国内合资方自主创新能力始终未能大幅提升的现实境况下,鲜有文献探究均等合资股比下,影响合资方自主研发能力的深层次原因。基于我国汽车行业通过合资进行研发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上述理论缺口,本文分析了共同控制下影响合资方自主研发绩效提升的因素。本文借助规范研究法,对合资企业控制进行了概念界定,梳理了合资动机、合资控制对合资方自主研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现有研究所揭示的规律和存在的不足,同时借助代理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进一步分析了合资动机对合资控制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合资方研发绩效表现之间的关系,形成“合资动机—分割控制—自主研发绩效”的研究框架。具体地,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基于华晨汽车这一典型案例,通过梳理和分析华晨汽车建立合资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的过程及效果,分析其合资后自主研发投入、产出等创新绩效及财务绩效的表现,引起汽车行业合资企业的建立对于我国合资方自主品牌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的思考。研究发现,在以50:50共同股比建立合资企业的情况下,虽有少数企业能够学习外资方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然而众多合资方却如同华晨汽车一般,尽管股比达到50%,但是并未掌握技术的内部控制权,不仅自主研发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反而自身资源被攫取,研发能力下降。经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在共同股比下,合资方在合资动机的驱使下,在合资企业内部实际存在着控制权分割,由于技术等关键管理领域的控制权不均衡导致了中方无法学习先进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从而验证了”合资动机—分割控制—自主研发绩效”的作用关系,完善了合资企业作用于合资方自主研发的作用机理研究。本文的结论能够给我国合资方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学习外方技术,促进自主研发提供借鉴经验。在合资企业建立初期,要通过合资双方控制权的分割,识别外方合资动机。有着对等控制权分割的合资企业而言,不仅有利于合资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还对合资母公司的技术学习以及自主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存在着不平等的分割控制权分配的合资企业而言,占据优势资源的合资一方可能会存在资源攫取的动机,不利于处于弱势合资方的发展。并建议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借助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分配识别合资双方的合资动机,据此预测合资企业以及合资双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绩效的变化,从而做出有利的投资判断和合作决策;建议政府部门发挥战略性引导作用,强力推动汽车行业形成各地区的统一联盟,改变各地区、各企业各自为战,抢夺资源的局面,提升我国汽车行业在于外方谈判的议价能力,最终促进我国汽车行业良性健康发展,促进自主品牌创新发展。

关键词:合资控制;分割控制;自主研发;研发绩效

学科专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文献综述

2.4 理论分析框架

第3章 华晨汽车及自主品牌概况

3.1 华晨汽车概况

3.2 华晨汽车自主品牌概况

第4章 合资后自主研发绩效分析

4.1 华晨汽车自主研发投入

4.2 华晨汽车自主研发绩效

4.3 华晨汽车自主研发财务表现

第5章 自主研发绩效表现根源分析

5.1 资源攫取下的合资动机

5.2 合资动机下的内部控制权分割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对策与建议

6.2 研究结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上一篇:网络教育发展论文提纲下一篇:专科工商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