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

2022-09-11

近年来, 随着城镇建设扩展和新农村建设, 支撑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耕地逐渐减少,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各级部门采取了土地整理措施。土地整理的任务是正确地处理土地与人口增长, 城镇化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保证人民小康生活与经济健康发展。所以, 在土地整理中, 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可行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地整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土地整理的涵义

土地整理是土地利用方式和关系之间的调整, 实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集约利用目标的措施。土地整理的重点是农地整理, 主要是通过增加耕地有效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包括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新农村建设, 规划乡镇企业等;改善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1.2 生态效益

人类的劳动是人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 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 人们付出劳动力, 在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去掉了一些物质和能量的自然世界, 其中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劳动过程中, 产生了某种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的影响, 因而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产生某种影响效果, 这就是所谓的生态效益。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必须满足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土地整理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 坚持以不破坏生态系统为根基, 在环境容许的限度内进行土地整理。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复杂的生态和经济系统的复合。该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系统整体功能的改变。生态系统的破坏, 会导致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变化, 所以必须充分理解整体观、系统观和可持续土地整理的概念。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土地生态之间的关系, 不能忽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能忽视整个地区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2 生态效益评价内容

土地生态系统受绿色植物的种类、构成及其生长状况的影响, 创造良好环境是生态效益的主要内容。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评价, 正是从生态学的角度, 判断具体实现程度, 找出影响效率的阻碍因素。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案如下。

确定评价整体框架:根据评价任务, 进行初步信息收集和现场勘测, 确定评价的主要对象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由社会、自然、经济3个子系统构成, 每个子系统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生态调查包括现状调查和变迁调查。生态分析和评价环境:该过程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分析, 选择评价标准来确定评价等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重点在保护和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编写报告:项目开发建设决定了管理的持久性和复杂性。

3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土地整理项目是一系列对水生物和工程的整治措施, 会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等环境因素受到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充分了解潜在的不利影响, 有利于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为评价土地整理计划实施后, 生态效益所得到的效益, 评价指标应包括绿色植被、森林面积、草地面积、开荒率、放养情况、自然灾害、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人均绿地面积增加值、治理面积、土地污染控制区和土壤侵蚀评价等。

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建立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后, 获得各指标的权重之间的关系, 分析评价结果为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层次分析法可以确定指标在该指标体系的优先级。首先, 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其次, 每两个标准进行比较, 所得比较矩阵;最后, 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 并计算出索引系统中相应的权重指数。

4 提高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对策建议

土地整理通过宣传环保知识, 充分认识到土地整理是促进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一个合理平台, 是可持续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项目实施过程中, 该行为的组织者和肇事者一般集中在经济和生态效益上。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 可能只持续几个月, 但土地生态效益的作用将是20 a以上。因此, 要进行长期广泛的宣传工作。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土地整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和基本原理, 然后分析了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提出了土地生态效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公共图书馆读者培训中的游戏应用研究下一篇:煤矿综采机械化开采技术及发展趋向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