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

2022-08-18

第一篇: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笔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填空题

1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2古代语文教材分为 蒙学教材 、 文选教材 、 儒家经典 。 3 《文选》 开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先河,显示出中国文章大国风范。 4朗读法包括 朗读 、 背诵 、 吟诵 等。 5导读法的创造者是 钱梦龙 。

6、新课程目标是根据 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的。

7、作文批改坚持点拨、启发原则就要 多就少改 、 多批少改 多启发学生,点化学生。

8、语文学习的外延与 生活的外延 相等。

9、语文教师要“精”于 语文专业 ,“博”于 文化科学知识 ,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语文: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

2、语文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修习培养),在语文双基、语文能力、思想修养、品质、文化品位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3、文道统一:语文训练,简称为“文”,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简称为“道”,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思想品质的教育。语文教育合思想教育必须统一起来。

4、批改:教师对学生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修改意见及努力方向。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特色有哪些?

答:传统的集中识字、吟诵、涵咏、感悟特色;语文基础知识合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特色;文章编选的典范性特色。

3有人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答:对。“教学有法”是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可循,具有较为普遍和相对稳定的“常法”、“常式”;“教无定法”是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是由教材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教学对象知识能力基础,性格心理的差异性等因素所决定的,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优化组合,努力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简述写好作文总批的要求。

答:要视学生为朋友,充满爱心;评语要突出重点;评语针对性要强;评语要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 分析、评价题

答案要点:A老师的性质观:工具性;B教师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前者学习语言是静态的,词句的理解脱离语境,支离破碎,忽略了词句装载的情与意;灵魂没有了,学生不仅不感动,反而产生了想象不到的错觉与误解。后者可看出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调动了自己的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感悟到文字的表现力,对语言的理解有情有意,因而能用比较准确、流畅、动情的语言加以表述。学生主动性得到发挥,不仅有的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有创意,而且大家受到恋国恋乡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成功的读文教学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他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的纯净的感情会伴随着语言文字流淌到学生的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

一、 论述题

2、语文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内部因素如学科本身的特点——综合性,文学性,实践性,模糊性;语文学习的长期性;语文教材编写的质量。教师本身的素质;外部因素如应试教育或素质教育环境,教育体制以及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等。其中,教师的素质尤为关键。

总之,语文学科教育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目前,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优秀的教学理念,这对语文教学必然是一大促进,但同时也对语文老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挑战。

3、要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良好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等。(具体论述略)

“语文”课程名称的演变。

(1904年)教授法—(1919年前)各科教授法—(1922年)小学国语/中学国文教学法、教材研究—(1946年)国文/国语教材教学法—(1949年)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1954年)中国语言教学法、文学教学法—(1957年)小学/中学语文教学法/(1963年)小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1986年学科教育学)( 1987年学科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语文教育学/语文学科教育学——(1998年本科)语文教学论—(1997年博士、硕士,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语文课程的发展。 (1)1904年“癸卯学制”: 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曾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 “语文”正式成为一独立学科。包括“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初等小学):重日常运用。“中国文学”(高等小学和中学):还重书面运用。 (2)1912年,国文——语文单独设科后第一个正式名称。

(3)1920年,“五四”白话文运动与国语教育倡导 ,设“国语科”。1920年改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即现代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

(4)1949年,叶圣陶等人建议,教育部决定取消“国语” 和“国文” 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 (5)1956年4月,中学、中等师范学校语文科,分汉语和文学两科进行教学。1958年3月中央宣传部宣布,停止使用汉语、文学分科实验教材。“语文”——1958年后恢复用

2、古代语文教材。 教材课本: (1)识字类:

“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其他:《声律蒙求》《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等 (2)韵语知识类:《昔时贤文》《名物蒙求》等 (3)经史类:“五经”“四书”;

(4)文选读本:

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机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影响最大、流传最久),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 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语文教学是科举考试的附庸,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

2教学内容——识字加读古文加作古文(一般古文和八股文)。 3教学方法——记诵和摹仿。

四大弊端: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4、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四大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高中语文课程三大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7、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

显性的总目标的五个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两类课程(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程的五大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隐性的三大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构。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9、基本的阅读方法。

(熟读背诵、精思、博览(略读、通读、跳读、速读)、查工具书、积累)

10、语文特级教师。(镇西、韩军、于漪、魏书生)

三、名词解释

1.语文: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2.课程: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3.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从整体上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顺序。

4.综合性学习: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品质。 5.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由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后向听课的教师讲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然后由说者和听者共同讨论和评议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6.导读法: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主要目的。

四、简答题

1.简述讲授法的优缺点。

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的完成对众多对象的教学任务,方法也简便易行。缺点是,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易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不易照顾个性差异。 2.简述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3.简述作文批改的要求。 (1)有针对性,讲求实效。 (2)多批少改。

(3)内容兼顾形式。

4.简述我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 (1)集中识字(2)韵文化

(3)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5. 简述写作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包括哪些方面。 (1)审题和选题能力。 (2)立意能力。 (3)选材能力. (7)修改文章的能力。

6.简述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教学目标 (2)安排教学内容 (3)组织教学过程 (4)选择教学方法

五、论述题

1.请为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朱自清的《背影》各设计三个不同类型的导入语。 2.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点参考】

1)“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方式的亮点; 2)从讲授者转为组织、引导者;

3)从教师主体转变为师生互动;

4)从单一教学媒体转向多向教学媒体的使用。 3. 简要论述现代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趋势。

【要点参考】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5)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6)就各学段目标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语文备课中板书设计的几种常见形式:

一、提纲挈领式板书:这种板书是抓住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内容提纲化,教师往往先写大提纲,然后依据所讲内容书写第

二、第三层次的小纲目,边讲解边书写。板书简明清晰,重点突出,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它是在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板书形式。

二、词语概括式板书:这种板书形式比较适合有些诗文,要求用最准确最鲜明最关键的字词,点明一篇文章最重要最关键的核心所在。这种板书应该像一般钥匙一样一经写出,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意图就很容易弄清楚,起到一语中的的作用。

三、框架结构式板书:这种板书也可称为线索式板书。整个板书是由词语、短句加上简要的连接符号相互联结而成的。词语和短句是讲授各部分内容的精当概括,而由符号联结起来的框架结构,能突出地也更准确地表明这些词语或短句所传达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线索式、放射式、辐合式、对称式、回环式等不同的板书方式。

四、表格填空式板书:填空式板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成先预留空位、再填空完成教学内容的板书形式。填空式板书它可以使知识习题化,可以使学练结合一步到位。运用填空式板书,所留内容要具有思考性,板书时所留空位要不多不少,以便填空后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切忌擦后再写。

(4)谋篇布局能力。

(5)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 (6)遣词造句能力。

(5)创设教学情景 (6)板书或演示设计 (7)编制教学方案 (8)组织语文教学评价

五、图文符号式板书:图形和符号,以它那一目了然的通用性和代替语言表述的经济性,在板书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实验证实:形象帮助记忆、直观加深印象。教学板书中使用图形示意,因其形象生动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板书中常用的图形包括示意图、简笔画、板画、板贴等;板书中常用符号有箭头、几何图形和各种标点。

一则好的板书,要抓住课文最主要的内容精心设计,并做到布局清晰匀称,书写工整流利,构图赏心悦目,就是一幅完整的充满生气的富于感染力作品。在教学中,板书运用得当,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激发起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正确、美观、整洁、规范的板书陶冶学生爱美、欣赏美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学生语文书写的规范化要求。正如王松泉先生说的“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希望教师们都能重视板书设计。 语文评课:

一、关注施教者的七大意识: 目标有效意识——教学目标; 主体参与意识——教学过程;

实践练习意识——教学方法; 情感持续意识——教学实效;

二、七大意识简化而成的九大基本维度:

技能显现意识——教学基本功; 效率高优意识——教学效果; 特色展示意识——教学特色;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层次性和焦点化;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思路的条理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教学节奏的张驰性;教学管理的恰当性;教学表达的清晰性和明确性;师生互动的充分性。

1、简述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

答: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四书”、“五经”为主题的儒家经典;以文学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

2、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经验

答:(1)识字教学。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2)阅读教学。

(3)写作教学。注重基本功训练;多读多写多改;作文从仿写入手;先放后收。

3、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答:主要问题:(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2)教学内容问题;

(3)教学方法问题。

四大弊端:(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

(4)忽视知识教育。

4、话题作文与“供料作文”区别:

答:(1)从审题上说,话题作文的话题,作用是引发和开启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写作内用给学生以最大的选择性,而供料作文的主题必须与材料相吻合; (2)从文体上说,话题作文淡化了文本意识,供料作文有较强的文体要求; (3)从结构角度看,供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而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5、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答:(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6、练习法的一般程序

答:(1)教师设计练习题,向学生说明联系的内容和方法 (2)指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

(3)通过答问等方式了解和收集反馈信息

(4)调解和校正练习活动,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 (5)检测评定练习成绩,强化练习效果

7、写作教学过程

答:为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作教学有了新的导向(1)教师引导,学生定向;(2)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3)教师批改,学生参与;(4)交流评讲,互相沟通。

8、语文教材的功能和要素

答:(1)德智启迪(2)语文历练(3)语文积累(4)知识扩展

(1)范文系统,语文教材主体(2)知识系统,听说、汉语、文体、文学 (3)实践活动系统(4)助读系统

9、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教学目标(2)安排教学内容(3)组织教学过程(4)选择教学方法(5)创设教学情境(6)板书或演示设计(7)编写教学方案(8)组织教学评价

二、论述题

1、试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

总目标根据发展学生完美个性的教育思想进行设计,鲜明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过程的描述中整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对必修和选修课程目标的整合和概括。

(1)积累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 (2)感受欣赏。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对优秀作品的感受和欣赏。

(3)思考领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学习方式独立思考,提高思想觉悟。(4)应用拓展。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来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5)发现创新。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谈话法:师生相互问答为主要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1)讲究教师提问的艺术(2)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3)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4)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指名回答的关系。

讨论法: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组成(1)明确目的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教师要有民主的态度。

3、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2)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3)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4)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4、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

为了实施探究性学习,还需要一些相应的方式和方法。

(1)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2)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3)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教学资源(4)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5)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差异

5、综合性学习与教师素质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强调自主性。但是教师的指导是成功的保证,知道正确与否决定着学习成效的大小与有无。

(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较好地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才能在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中左右逢源(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首先是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了解学生身心活动和发展规律,教育活动才不至于陷入盲区(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教师要对每一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一个整体考虑,作出整体规划(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能利用计算机收集教学资源,制作和展示课件,不断丰富和改进教学方式

第二篇: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1.论述物理概念的特点,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5分) 2.什么是物理创新思维?说明无力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15分) 3.什么是课程标准?说明高中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及物理课程结构。(20分)

4.什么是物理教学模式?举例说明物理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20分) 5.如何理解物理学习困难?试对物理学习困难的个体认知因素进行分析。(20分)

6.物理学的主要学科特点有哪些?论述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20分) 7.阐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0分)

8.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含义如何?阐述物理教师职业修养的主要内容。(20分)

第三篇:论中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改革

以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经验为视角 □教科院1001班王亚琳学号:2010105010105

【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对我国现有的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而人才培养的变革最终将落实到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上。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太深,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本文在认真研究、分析我国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发展历史以及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改革

一、引言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基于前两次课程改革我国的师范教育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首先,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界限不断被打破;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才需求观也发生了变化,即从计划经济时代按专业对口需要寻找职业的模式转变为打破专业限制寻找职业的新模式。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这就需要高师院校在将英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学生的职业倾向问题,加强基础性和实践性,高度重视通识教育,逐步调整课程结构中不同内容的比重,适应未来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还有,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及新的教育目标与理念的提出,基础教育领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作为培养基础教育教师“摇篮”的高师院校,面对新课改的冲击与挑战,能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随时调整自身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等重要环节,将是高师院校生存与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教师的关键;另一方面,职前教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就读的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其结构合理与否。因此,师范院校在继全方位的体制改革和大范围的布局结构调整之后,教学改革被提上了日程。而处于教学体系核心地位的高师课程体系是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教师教育的重要依据,是体现高师院校特殊性或师范性的核心所在,它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是师范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教师的关键。所以,师范院校要完成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体系。

二、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不是指某一科目的理论体系,而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课程体系应是高师各系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各类基本教材有机结合的,具有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和系际横向联系的有机整体。目前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的结果,大体上可以从两方面来分:

1、从性质上可分为两大类:

(1)师范类课程。这是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像语文教育、化学教育、物理教育等专业所学的课程。

(2)非师范类课程。师范院校的这类课程和其他综合类高校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其职业倾向是面向全社会的各行各业,且不含教育学和心理学。

2、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指高师院校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培养学生基本品德、政治、文化、身体素质的课程,主要包括“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这类课程虽然不一定与专业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是学生日后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内容”。

(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指的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个专业、某门课程教学做准备的课程,体现了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这类课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体现不同的课程在这一专业中的地位与性质。

(3)教育类课程。教育类课程是集中体现师范学院特点的课程,为了培养合格教师而特意设置,为学生将来当教师做职业准备。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老三门”。

(4)选修课。这是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允许个人选择的学科。

由此,笔者认为我国的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公共基础课内部结构不合理

公共基础课程也称通识教育课程,是各国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师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几类:社会科学类,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等;工具技能类,如外语、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科学类为“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集中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这种过量设置理论课导致通识课程内部其他课程的发展时空减少,引起通识课程内部比例的失调,从而限制了综合文理科课程的开设。同时,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与中学政治课重复较多,虽说难度有所增加,但课程的基本结构与理论视角没有变化,这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普通文化基础课薄弱。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人文科学类课程薄弱,大学语文等课程在很多院校都几乎没有开设,即使开设 1~2 门人文类课程,其课时也相当少。自然科学类课程则几乎是空白,很少有为文科师范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基础概论”的。这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

3、工具技能类课程门类少,外语、计算机学时所占比例大。“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大学英语位居第一,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位居第二或第三”。而如图书情报资料索引、电化教育等学生需要的工具类课程则没有开设。

(二)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主要以核心专业学科为中心

目前高师各院校仍沿袭原苏联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模式,即按照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各个专业,各专业再围绕核心专业学科来开设全部课程。 例如,生物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一系列生物学分支学科,辅以与生物学有关的几门文理学科。其他各专业也是按照这种思路设置课程的。然而我们知道,课程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文化知识增长的水平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所制约。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课程的设置却片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制约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师范教育专业水平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自建国以来一直是在学科课程的开设外,另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三门教育类课程,并且这三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非常陈旧,已不能与现在多变的教学情境相适应,更跟不上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的步伐。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内容有所丰富,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1、教育专业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比重小、地位低。如上所述,长期以来一直沿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课程,且都是必修课程,学生没有可供自由选择的科目与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育理论课程仅局限于传授一些基本的概念、原则,所学理论与学生面临的实践联系甚少。

2、重理论课程而轻技能课。技能课的科目数量偏少且质量不高,仅限于三笔字、普通话的训练等课程,即使三笔字与普通话的训练,也是以考证的目的对待之,在课程结束后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持续地练习下去。

3、教育专业课程内部,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过弱,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灌输教学模式目前仍然占主导地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操作技能训练。同时,我国的高师院校学生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时间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高师院校各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 须符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更须深刻反映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有些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其中教科院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师范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显得愈来愈突出,必须不失时机的加快课程体系改革的步伐,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师资。

(三)高师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高师院校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应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应满足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多重价值追求。

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高师学生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需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成为新时期合格教师的需要。被调查的高师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他们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是,从用人单位谋职归来的许多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事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而感到高师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二是培养特殊才能和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文学,有的爱好哲学;有的酷爱音乐欣赏,有的迷恋电脑,有的则对乐器演奏特别感兴越。这些学生或希望获得一种特殊才能,或想多才多艺、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为此,他们希望学校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

四、对策思考

世纪之交,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一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竞争。在国际、国内的宏观背景中,实施“高师教学改革计划”对于适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对当前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一)转变课程观念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先导,树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课程观念是深化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教育思想的转变要求高校不能过分强调专门化,在软化学科之间界限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面,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要突破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树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以促进课程体系改革。

2、高师院校应与所在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为当地社区服务,以充分调动社区人民办学的积极性。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各种条件,扩宽课程口径。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小学、中学和各种活动中心进行教学,把教学工作直接带给居民,主修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当地的相应机构中进行调查研究活动。

4、坚持向外国学习,并与自力更生、不断创新相结合,同时,要注意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加以改造或更新。如19世纪末美国社区学院在了解自己与德国文科中学之间的差异后,根据需要,对当地的院校进行改革,以适应发展。

(二)建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高师院校为了适应人才规格多样化的要求,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模式,使课程具有普适性、广泛性,并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得到更好的完善。课程体系应达到以下几个要求:一是根据教师专业的素质要求,改造学科中心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例;二是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三是使文、理、工相互渗透。

(三)完善课程结构

1、 从根本上扭转和改变教育性课程属于公共课程的观念和模式,充分强化教育课程的职业性特征和在师范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所谓教育性课程是指旨在使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技能与方法,形成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课程;是养成职前和在职教师的职业素养,体现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的最重要的课程。而从我国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普通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因类属“公共课程”且在“公共课程”中的比重过低(约占公共课程总量的10%)而受尽冷落。因此,必须增强教育性课程的受关注程度及其在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2、设置并实施综合性课程

我国当前的高师教育实际上实施的是一种分科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这种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已不适于基础教育现实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和能够进行综合课程的编制、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已成为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新的紧迫任务。师范教育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包括:第一,综合课程理论课,它旨在使师范学生理解综合课程的基本内涵和一般原理,掌握综合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原则和方法,进而使其形成独立或合作开发综合课程的能力;第二,指向于基础教育的综合课程,即按照当前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的内容、需要和特征开设相应的综合课程,以此使师范学生掌握综合的知识并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因此,

(1)要丰富教育理论课程。具体做法如下:对原有的教育理论课,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进行内容的调整,增加反映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增设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教学技能课的门类,除原有的“老三门”外,适当增设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教育理论课和课堂教学艺术、班级管理艺术、电化教育技术等教育教学技能课;在修习方式上 ,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育教学实践;在教育实习方面,可延长实习时间至半年以上,采用一段式和两段式、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实习方式,与此同时,加

强师范生的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活动的课时数,使学生增强对中小学的了解,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毕业后从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科专业类课程设置应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师范院校学生的最终职业是教师。因此,应适度地增加与中、小学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如增加相关专业的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学习,以便使师范院校的毕业真正成为指导中、小学学生学习的行家能手 。

3、设置和增加活动性课程

活动性课程是指那些有助于增进师范生对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和提高其有效组织实施活动课程以及培养其自身活动能力的课程。活动性课程并不等同于活动课程,在这种课程的内容范畴中,除活动课程外,还应包括活动课程的理论概述和开发、设计、实施活动课程的方式和方法。然而,现实中,中小学教师大都对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不清,对活动课程的运行和操作方式与方法掌握不足。因此,高师院校应真正加强并提高活动性课程的地位和比重。

4、积极开发自助性课程

所谓自助性课程是指学校提供教育素材和条件,由学习者自主选择、开发、设计并付诸实施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包括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选修课程和学生依据学校提供的素材和条件自主开发、设计并实施的课程。因此,高师院校应将这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素材、条件和制度以课程的方式开发出来,即制定自助性课程的目标和计划,提供相关的素材和方式,配备相应的师资和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

(1)要适应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自助性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学生不同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能力、兴趣和学习目的。

(2)给学生最大的自由权限,以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教材、试卷的编写上得到锻炼。

5、加强工具性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工具性课程是指那些为教师有效实施对学生全面的身心教育,有效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供相关的可操作的技能和方法的课程。高师院校的工具性课程主要包括技术课程、语言课程和心理学课程等。其中,技术课程包括计算机技术课程、多媒体技术课程等;语言课程包括常规性语言、计算机语言、符号语言等;心理学课程包括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心理学等。诚然,上述课程在我国高师院校课程体系中已部分地出现了,如计算机技术课程、普通心理学等,但其他课程却并未出现。因此,应加强工具性课程设置上的全面性,内容上的实用性,实施上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体系纲要》

(2)赵俊梅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成人教育学刊1-626

(3)廖哲勋 《论高师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有宝华 《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年4月

(5)冯文惠 《师范院校现行课程体系分析及改革趋势》中国科教创导新刊2011

第四篇:东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大全]

东北师范大学生科院09级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10级 杨鹏

一、生物区别教学及形式

答:生物区别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特殊形式,全体学生按国家规定的教学汁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学习的同时,根据主客观的需要与要求、有部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别学习有关课程的加深加广的内容,其中包括实践和到校外进行各种学习活动,这就是区别教学。

形式:

1、课外小组活动(校外、校内、社团、研究性学习、小项目);

2、选修课

二、评价功能

答: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鉴定水平和选拔淘汰等作用。

1、反馈——调节功能

2、动机功能

3、巩固功能

4、区分—监督功能

三、板书作用

答: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教学板书的直观性表现为图文并茂。

2、教学板书的条理性表现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3、教学板书的简洁性表现为词语精炼,提纲挈领。

4、教学板书的多样性表现为教学板书形式上的多样性。

5、教学板书的启发性表现为打破板书由教师一手包揽的局面。

板书是教师教授的提纲,也是学生听课和复习的线条。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内容和重点,了解知识的知识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其作用表现为:

1、优化理解教学内容

2、强化信息记忆

3、增加教学趣味

四、事实、概括、应用的关系

举例说明:学习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教师做了一个小实验。这是一块已经凝固的新鲜猪血,表面和用刀剖开之后内部颜色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得知血块表面呈鲜红色,内部呈暗红色,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血块表面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颜色鲜红;血块内部血红蛋白与氧分离,颜色暗红。由感性到理性,掌握了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技能

答:

一、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包括:有领导的认识过程、间接的认识过程、个体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教育性。

二、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单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知识、技能形成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步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六、程序教学法及其发展

答:程序教学法也称程序学习,是帮助教师将课堂的集体情境改变为个人的学习情境,使用程序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有如下几个原则:小步子原则、减少线索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速度原则、验证学习原则。

其理论基础:刺激—反应理论(S—R理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操作条件 反射。

七、引起动机的方法

答: 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

1、建立學生的自尊心

2、利用學生現有的動力

3、引發淺在的學習動機

4、提供良好的示範作用,以身作則。

5、創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6、利用活動或輔助工具來引起興趣,例如遊戲、影片、繪本。

7、引導發問。

8、學生的接納態度。

9、老師的態度。

10、家長的鼓勵。

11、老師的教學創意

12、家長的鼓勵和讚美。

八、科学探究过程环节、您的看法

答:其一般过程包括:

1、 确认和表述问题

2、 根据问题提出假说

3、 为检验假设而寻找证据

4、 根据证据而评价假设的真实性,如有必要,对假设进行修改

5、 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应用于解决相似的问题中

科学探究的题目应该源于学生觉得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时事所强调的科学课题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是有意义的科学探究题目的又一选择。有些题目开始时对学生似乎意义不大,但通过积极参与、不断接触,以及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增长,其意义也就越来越大了。

根据现有科学知识对所作解释以多种不同方式(如系统的观察、测量及有变量操作的实验等)加以检验,包括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搜集、记录、分析和解读数据,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进行批判性评价和逻辑性思考等,并构造和分析其他解释方法。

九、生物教师必备的条件

答:

1、对生物学课程性质、地位及其价值有深刻的理解

2、对学生的了解

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有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6、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有终身学习的愿望

十、生物学的教学目的

答:

1、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3、能力培养

4、自我安排的卫生保健能力

5、思想情感价值观教育

十一、科学过程技能

答:科学过程技能是由一系列技能构成,它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技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技能的训练,科学过程技能是生物学课程标准能力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能力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和生物学的研究能力。 在SAPA课程中共列出了13项科学过程技能,其中8项基本过程技能是:观察、分类、测量、推理、交流、使用数字、预测、运用时空关系。

5项综合过程技能是:对照实验、下操作定义、形成假设、解释数据和进行实验。

第五篇:16秋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A. 创新性学习 B. 继承性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答案:B 2. 课程结构的()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A. 综合性 B. 选择性 C. 理性 D. 均衡性

答案:A 3.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阶段增加()。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选修课程

答案:D 4. 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A. 课程内容调整 B. 课程结构调整 C. 学习方式转变 D. 培养目标转变

答案:C 5. ()提出“生活即教育”。 A. 罗素 B. 陶行知 C. 杜威 D. 加涅

答案:B 6. 教师的()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A. 教育思想观念 B. 专业才能 C. 专业精神 D. 专业人格

答案:C 7.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知识的传授者 C. 课堂的管理者 D. 纪律的保障者

答案:A 8.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A.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 课程结构的理性 D.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答案:D 9. 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答案:D 10.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基础性表现在()。 A. 培养人 B. 培养人才 C. 终身发展 D. 自我发展

答案:A 11. 课程结构的()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A. 综合性 B. 选择性 C. 理性 D. 均衡性

答案:B 12. 每门课程要以()为本位。 A. 知识传授 B. 发展 C. 技能提升 D. 价值观培养

答案:B 13. 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是()。 A. 行动研究 B. 制度化建设 C. 实习 D. 案例分析

答案:D 14. 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是()。A. 机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答案:D 15. 以下比喻恰当的是()。 A. 母乳是直接经验 B. 母乳是间接经验 C. 纸币是直接经验 D. 储备金是间接经验

答案:A

二、多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1. 创新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A. 质问 B. 怀疑 C. 批评 D. 求异 E. 超越

答案:ABCDE 2.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A. 校本课程的开发 B.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C. 设置综合课程 D.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答案:BCD 3. 隐形课程具有()性质。 A. 公开性 B. 潜在性 C. 隐蔽性

D. 明显性

答案:BC 4. 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包括()。 A. 敬业精神 B. 人文精神 C. 科学精神 D. 探索精神

答案:ABC 5. 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是()。 A. 理念是全新的 B. 遵循传统思路 C. 重在局部改革 D. 内容上是整体的

答案:AD 6. 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A.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B.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C.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D.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E.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答案:ABCDE 7.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应该是()。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答案:ABCD 8. 关注人意味着()。

A.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 B. 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 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D. 关注教学和学习

答案:ABC 9. 隐性课程的特点是()的。 A. 非正式 B. 正式 C. 非官方 D. 官方

答案:AC 10. 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哪几个向度()。 A. 哲学向度 B. 心理向度 C. 文化向度 D. 政治向度 E. 教育向度

答案:ABCDE 11. 生命化的课堂氛围的特点是()。 A. 自由 B. 民主 C. 宽松 D. 和谐

答案:ABCD 12. “文化人”的基本假设有()。 A. 人是文化的产物 B. 人性就是文化性

C. 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道 D. 理解一个人也就意味着理解他所代表的文化

答案:ABCD 13. 生命和人性都具有()。 A. 预设性 B. 可预测性 C. 非预设性 D. 不可预测性

答案:CD 14. 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的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答案:ABCD 15. 本次课程改革面临的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包括()。 A. 经济全球化 B. 信息时代

C. 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D.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 E. 知识经济

答案:ABCDE 16. 行为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学生外显出来的行为表现 B. 能观察到行为表现的条件 C. 行为表现的程度 D. 行为表现的公认准则

答案:ABD 17. 以下属于传统教学观点的是()。A. 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B.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C.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D.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答案:ABC 18. 对话的一般方式可以是()。 A. 信息交换

B. 经验共享 C. 深度会谈 D. 辩论

答案:ABCD 19. 新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A. 基础性 B. 时代性 C. 实用性 D. 综合性

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 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这一表述属于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2. 在既有的课程框架内是很难在教学上有根本突破的。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3. 任何评价都建基于客观描述之上,是应然而非实然。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4. 教师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5. 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6. 教学等同于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7. 校本管理的重点在于考评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8. 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9.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10.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知识本位。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11. 独特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12. 所谓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13. 显性课程必然伴随着隐形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14. 过程仅仅具有手段性的价值,不含目的性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15. 学生考分等效于教学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16. 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基础,是生活世界的意义之源。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答案:A 2. ()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A. 创新性学习 B. 继承性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答案:B 3. 以下四种学习中,()是其它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答案:D 4. 研究时间论的公式是()。 A.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 B. 教师工作时间=研究时间

C.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 D.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

答案:D 5. 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 A. 课程体系重建 B. 学校文化重建 C. 教育目标重建 D. 课程观转变

答案:B 6. 每门课程要以()为本位。 A. 知识传授 B. 发展 C. 技能提升 D. 价值观培养

答案:B 7. 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是()。 A. 行动研究 B. 制度化建设 C. 实习 D. 案例分析

答案:D 8. 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是()。A. 机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答案:D 9.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个阶段。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C 10. 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答案:D 11. 新旧知识建立“人为性”和“字面性”的联系是() A. 机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答案:A 12.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A.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 课程结构的理性 D.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答案:D 13. 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A. 课程内容调整 B. 课程结构调整 C. 学习方式转变 D. 培养目标转变

答案:C 14. 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是()。 A. 学校功能重建 B. 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C. 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D. 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答案:B 15.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知识的传授者 C. 课堂的管理者 D. 纪律的保障者

答案:A

二、多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1. 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A. 能动性 B. 客体性 C. 独立性 D. 依赖性 E. 主体性

答案:ACE 2. 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哪几个向度()。A. 哲学向度 B. 心理向度 C. 文化向度 D. 政治向度 E. 教育向度

答案:ABCDE 3. 选择校本培训案例的要求是()。 A. 典型性 B. 理论性 C. 代表性 D. 针对性

答案:ACD 4. 教育思想包括()。 A. 教育认识 B. 教育观念 C. 教育理念 D. 教育实践

答案:ABC 5. 合作学习的要素包括()。 A. 积极互赖 B. 个体责任

C. 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 社交技能 E. 小组加工

答案:ABCDE 6. 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的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答案:ABCD 7. 对话的一般方式可以是()。 A. 信息交换 B. 经验共享 C. 深度会谈 D. 辩论

答案:ABCD 8. 以下属于传统教学观点的是()。 A. 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B.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C.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D.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答案:ABC 9. 本次课程改革面临的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包括()。 A. 经济全球化 B. 信息时代

C. 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D.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 E. 知识经济

答案:ABCDE 10. 生命和人性都具有()。 A. 预设性 B. 可预测性 C. 非预设性 D. 不可预测性

答案:CD 11.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A. 校本课程的开发 B.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C. 设置综合课程 D.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答案:BCD

12. 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包括()。 A. 敬业精神 B. 人文精神 C. 科学精神 D. 探索精神

答案:ABC 13. 活课的基本要素有()。 A. 兴趣 B. 智慧 C. 体验 D. 感受 E. 欣赏

答案:ABCDE 14. 教学的生活性要求()。

A. 关照和利用学生已有的个人观念和生活经验 B. 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 C. 联系学生当下的活动世界 D. 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答案:ACD 15. 教育目的的特性包括()。 A. 终极性 B. 永恒性 C. 本体性 D. 超越性 E. 未来性

答案:ABCDE 16. “以校为本”的体现有()。 A. 校本研究 B. 校本培训 C. 校本课程 D. 校本管理

答案:ABCD 17.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的实质是()。 A.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B. 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C.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D.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答案:AD 18. 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A.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B.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C.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D.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E.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答案:ABCDE 19. 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是()。 A. 理念是全新的 B. 遵循传统思路 C. 重在局部改革 D. 内容上是整体的

答案:AD

三、判断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2. 教师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3. 科学世界能够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4. 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5. 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课程、一种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6. 在发现学习中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7. 显性课程必然伴随着隐形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8. 科学的实质就是量化。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9.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微乎其微的。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10. 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基础,是生活世界的意义之源。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11. 传统教学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12. 教学等同于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13.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就是要面面俱到。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14.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15. 独特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16. 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上一篇:禁止违规补课的体会下一篇:开单文员工作明细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