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诗赏析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理趣诗赏析范文

现代诗赏析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戴望舒《雨巷》

循环、跌宕的旋律和复沓、回旋的音节,再加上极具古典氛围的意象,使得《雨巷》这首诗“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意境清新悠远、哀怨又徘徊,充满着难以言说的美感。

戴望舒也因此而获“雨巷诗人”的美誉。

我们仿佛看见,江南的雨巷如在眼前,丁香一样的女郎慢慢地走尽这雨巷,令人销魂令人叹惋。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这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和《雨巷》一样,堪称是新诗史上不朽的杰作。

单看这开头,就充满着诗意。轻轻轻轻轻轻,多么细腻的反复!仿佛正和一位熟睡的姑娘告别!“轻轻的我走了”,为什么不说“我轻轻的走了”?这样一换,诗意立见。

此诗音节之美,不亚于《雨巷》。如果朗读起来,则更具有韵味——由缓到急再到缓,由轻到重再到轻。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

是人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燃烧着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穆旦《春》

穆旦这首诗虽然简短,只有两节,然而却字字珠玑,无可挑剔。当我二十岁读到此诗的

时候,恰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原来二十岁

原本就是这样!寂寞、困惑、躁动、痛苦、禁锢、渴求更生,这一切鲜明的体验,在诗中和我的心里竟是如此地吻合。我的心仿佛一下子便轻松起来了。最后那两句,不知道为我念了多少遍!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颠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在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郑敏《金黄的稻束》

读到这首诗,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记忆里秋收后黄昏的田野,那里有一条小河流过。

郑敏所塑造的这种静态的、如雕像般的景象让我深深折服,没有对土地、劳作纯朴的爱,哪有这样深刻的创作?母亲、人类的劳作与坚忍、历史一齐汇聚于这静默的意象之中,深刻而悠远。

此诗乃是典雅与质朴最完美的结合。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上面。

——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凝聚了他对祖国和大地母亲的深深的爱,也凝聚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的深厚的爱。只有同时具备了非凡的才情和宽广的胸襟之人,方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歌。这首诗含蓄、精美、深沉,艾青借用一只鸟替自己歌唱……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这是卞之琳最负盛名的诗篇。如此简洁,又如此深遂,大有盛唐时候妙手偶得的绝句之气象。

虽然卞之琳的诗一贯玄妙、象征性太强,但是这首诗却不能不叫人一见钟情。

小桥、风景、桥、明月、窗子、梦……一系列具有古典主义幻美特征的意象被编织在简洁的情境之中,表达了一种无比美妙的相对主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的使你忧愁的日子,

你有更美丽的夭亡。

——何其芳《花环》

我读何其芳的诗,总觉特别的亲切。他的诗没有过多的玄秘晦涩,有的只是文人细腻至柔的情感世界。

此诗中,“美丽的夭亡”一词让人惊叹不已。它让我想起了偶遇的陶然亭里石评梅的墓碑。一代才女,随她哭泣着的爱情,早早夭亡,美丽而销魂。

在诗中,诗人把青春期固有的忧愁、寂寞情怀审美化了,又将这种美定格在少女的夭亡之中。当然,这与石评梅的美略有不同,却同样使人悲戚难忘。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所有诗人,都应当向海子致敬。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敢于沉湎于心灵的孤独之旅,敢于用生命去冲击诗歌的极限。

此诗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虽然诗风平易近人,然而若干年后读来,忆及诗人的生前身后,却又分外使人怅惘不已。如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词语早已广为世人所知。可是,在天堂的海子看到了吗?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冯至《蛇》

以蛇喻“寂寞”,古往今来,独一无二。以悚惧的譬喻开始,到全篇凄清幽婉的意境结束,鲜明的反差使人获得强烈的阅读体验。——这种写法,颇可借鉴。

冯至是叙事诗的高手,亦是翻译名家。他所翻译的里尔克的《秋日》(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乃是众多里尔克译诗中的精品,非常人所能企及。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此诗是台湾诗坛的精品,是汉语诗歌的杰作。1954年发表后在台湾广为传诵,有人评价说,一时间整个台湾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

“鲜明的韵律感、具有古典美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含蓄动人的故事情节,是这首诗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原因。”全诗尽皆抄录于上,诸君若有兴趣,不妨朗读几遍,细细琢磨,定能有所恍悟,渐至佳境,如饮甘醇。

第二篇:杜甫诗赏析

一、读书与漫游时期代表作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文解释

首联: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从齐到鲁都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 颔联: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颈联:(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飞鸟都尽收眼底。

尾联: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2、艺术手法:

(1)语言凝练,对仗工整。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五字一句,语言十分精练,讲究句尾押韵,并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句尾押韵 了,晓,鸟,小

对偶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用词精当,修辞得体。

“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割”,是划分的意思,平凡之中见出奇险,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也可见山色的变幻无穷。

(3)虚实结合,出神入化。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中,上句写泰山的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用细节描写,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4)写景、抒情、哲理融为一体。

本诗通过描写了五岳之首, 东岳泰山的雄浑景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雄心和气概。蕴含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的人生哲理。

二、困守长安十年时期代表作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 这首诗用当兵的人对老人的回应,极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战争带来的痛苦无奈之情。诗旨在讽刺唐玄宗 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这首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 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 真可谓“新乐府”诗的典范。

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 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诗歌从对景物的描述开始,以重墨重彩的写作手法,展现出一幅震撼又催人泪下的场景:一群被撵来的穷苦百姓,换上军装,佩好弓箭,被官吏押送着,送往前线。父母妻子呼喊着他,扯着他的衣服,呼号着,简直使听者观者驻足唏嘘。一个“走”字,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捉去当兵,押送又就在眼前,生死离别就在那一瞬间,仓促得令人绝望!“牵衣顿足拦道哭”,这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的悲怆、绝望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强烈的冲击,描绘了成千上万妻离子散的悲剧,触目惊心!

“道旁过者”十四句为第二段,“道旁过者”即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陈词,又诗人亲耳所闻。这就体现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即多次征兵。它点出了造成平民妻离子散,无辜牺牲,田亩荒芜的根源。一个人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指武则天。作者大胆地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统治者,这是从心底的激烈抗议,表达了诗人悲愤交加之情。 接下来,“君不闻”三字领起,把视线转移至广阔的寻常村落。原本富庶自足的村落变得人烟稀少,田园荒废,满目疮痍。

“长者”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 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长者”,是远征者对杜甫的尊称。“县官”指唐朝官吏。远征者敢怒而不敢言,但终于还是说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远征者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之情,尤其是“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一句,反应了无数远征者的背后痛苦不堪,期盼能够跳出这个可怕的牢笼,不愿孩子也和自己一样。 最后一段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一句,声声凄厉,仿佛能令我们窥见枉死者的不甘和不幸至深。当世人生的疾苦和悲怆都是因战乱而起,而这种痛楚可能是战死者到死也无法纾解的。整首诗的气氛是阴郁、悲愤,甚至是压抑的,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鉴赏要点

1.章法严密,巧用修辞。

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第一段(“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一韵到底;第

二、三段(“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

通过设问,引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全诗内容多处相互照应,如:“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深重灾难。还用了夸张和顶针等修辞。

2、重墨铺染,由点及面

文章前半部分为读者描绘了两副图画:悲怆震撼的出征图、震人心弦的送别图 。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3、前后呼应,层层递进。

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层层递进,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4、内容深远,发人深省。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代表作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但因官职卑微而未被囚禁。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忧民的五言律诗《春望》。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思是说,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国破”二字既指国家政局的残破、时代的苦难,又指国都长安景象的残破不堪。“城春草木深”点题(破题),其中“春”字,是用春意盎然自然物景反衬当时的长安残败景象,更其让人悲凉。“深”不但指深春时节的草木很长,而且指使人看着这样的景象,内心深处的悲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颔联是说,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感时”就是感叹时事,即“国破”。“恨别”就是很家人的离散,自己被困住在长安。“花溅泪”、“鸟惊心”是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花溅泪”意为花草有情,也因感时而流泪;“鸟惊心”意为春鸟有意,也因恨别而惊啼。两句运用移情的手法,说花草鸟儿也为国破、恨别而流泪惊心当然,杜甫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表现了自己忧国伤乱、忧时思家的悲苦情感。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看着这漫天烽火(代指战争),时间已经三个月了(有的认为这句是说战火已经打到了阳春三月),一封家书已经胜过万金的价值。这一联中,“烽火”紧扣“感时”,“家书”紧扣“恨别”。“烽火连三月”表面战事已经三个月了,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表明战事把亲人隔离开来,远在他乡的亲人没有音讯,在他乡的人担心家中的亲人,而在家里的亲人也在担心远在他乡的亲人。“家书”意味着思念与担忧,这种真挚的情感是多么的珍贵,从而表明了诗人对亲人安危的担心,也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说,因忧国忧民而头发都已经白了,稍微搔弄一下,头发就落了,现在头发落得无法插上头簪了。“白头”指白发。杜甫写作此诗时,才四十多岁,正当壮年,但因现实的**而愁得头发白了,甚至于“浑欲不胜簪”了。“浑欲”是“简直”的意思,从语气的角度来说,具有强调的意味。用现在的话说,杜甫是未老先衰。从结尾两句来说,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杜甫面对着“国破”而极度忧伤,面对“恨别”而极度焦虑,内心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在自然之美景与国家残败的对比中,表现出诗人面对国家的残破和亲人间的分离,内心极度悲愤和凄凉。可以说,这是对乱世时代而产生的悲愤之感,是对亲情骨肉的思念而产生的凄凉之情。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艺术手法

(1)格律严整,对仗精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沉着蕴藉,自然深挚。 (3)触景伤怀,情景交融。

(4)沉郁顿挫(“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 沉郁:感情的深厚,沉郁,忧愤;所谓沉,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思想内容的深广博大,情感的深沉厚重。

顿挫:指寓意的停顿,转折。结构的曲折开阖和音律的抑扬变化。

四、西南飘泊时期代表作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艺术手法

(1)语言凝炼,声调铿锵。

(2)气韵流转,对仗工整。

(3)慷慨激越,高浑一气。

(4)寓情于景,沉郁悲壮。

第三篇:李杜诗赏析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和杜甫是我们最熟悉的两位诗人了,最近又重温了大家们的杰作,其艺术成就之高不禁让人叹服。李白的浪漫和潇洒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欣羡,受其影响的年轻人到今天也有相当的数量。而杜甫对天下民生的关注,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凝聚成的结晶到了现如今也仍然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记得以前有人提出李白是胡人的观点,更有甚者,根据李白出生地在国外这一事实进而推测其为外国人。不难理解为何人们更愿意相信李白为胡人,因为在人们的影印象中,胡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李白正有这样豪放的一面,况且李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游历的过程中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杀过一些恶人,且风流倜傥,处处留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陆小凤,李寻欢,他们的生命中充满了义气,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虽处在艰难困苦的重重压力和挑战之中,心中常存一份正气,将世界看得更淡,摆得更平,而这是多少人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啊!

李白的诗也有多种风格,而卧更愿意谈谈他对友人的深深情意。开元十四年,李白在蜀地游历的时候,给一位友人寄去了一首《峨眉山月歌》,前两句回忆了两人共同赏月时所见之景,峨眉山上,被高峻的山峰挡住了一半的月亮倒映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月亮和群山的形状发生着变化,似乎也在跟着流动,瞬间变得层次分明。这种景色多么震撼,眼界何其开阔,而此时的夜晚,李白从清溪向三峡进发,而友人会在渝州那里吗?古人之间的情感可能比我们现代人更简单,似乎能非常贴切地理解李白当时的感受,那种对可能即将见到的人的那种期待与惊慌,就像马上要上台和全国人民作报告一样。而我们今天再也不会有那种疑虑,友人是否在渝州呢,也许我们只需一个电话便可知晓,但这样也少了一份哀思,多了一份惆怅。

《赠汪伦》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却感人至深,短短四行诗,铺排有序,最后点睛,我们现在也偶尔有类似的情况,那个时候性情中人怕是早已吟起了这几句诗,一样的朋友分别,一样的忧思相托从古至今历经千年而不退色,直到今天仍为人所膜拜,推崇。

杜甫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壕吏》。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在课堂上学到这篇文章,我还很疑惑当时官兵为什么不把杜甫这个青壮年劳动力抓去做苦力,服兵役。而高中再到现在重温,心里别有另一番滋味。文中最光辉的人物是“老妪”,我能想象但是让人心酸的情形:深夜,平静的村庄突然火光四起,恶吏疯狂地踹着院门,闻声,全家惊慌不已,乱作一团,六神无主,常年的战乱已让这家穷苦人心力交瘁,无力应对,在匆忙将自己的老丈夫推上围墙,助其逃走后,老妪惊恐地开了门,,恶吏大声呵斥,要找出能打战的人来,老妪在噪杂中慌忙解释:自己三个被派去守城的儿子已死了两个,屋里只剩一对孤儿寡母,我虽衰老,还是愿意跟您回去,连夜赶到河阳还能来得及给战士们做早饭。古代百姓的生活是多么辛酸,多么让人无奈啊!社会最底层的人在对最基本得生活条件的索取上都身不由己。而悲情人物“老妪”更是让人感动落泪,帮助若上战场即必死无疑的丈夫逃走后,有为保全儿媳和孙子献出了自己,年老的她在当时又有什么办法呢,劳苦一生,三个儿子却被战争夺去两个,最后的一个也时刻在凶险之中,随时可能接到其战死沙场的噩耗。自己最后的希望就是能够保全孙子,给家族留下一苗香火,将来能健健康康长大成人。而自己,就听天由命,想怎样就怎样吧,生活已由不得她了。其中也能看出一些老妪为国家献身的精神,自己到军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帮助军队大赢战争,早日结束纷争的天下,是后来人过上平静安定的生活。这样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老妪的性格,和形象:原本只想过上平凡安定的生活,赶上了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实属无奈,被乱世抽掉了生活的根本,却仍存希望,努力地保全这个残存的家庭,最终,一半为了国,一半为了家,将自己也推上了战场。

文中有两句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用心体会这两句,心里的感觉,一下就涌上来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绝妙之处,神来之笔,算是为无奈世事的一种怅然吧!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和杜甫是我们最熟悉的两位诗人了,最近又重温 了大家们的杰作,其艺术成就之高不禁让人叹服。李白的浪漫和潇洒为历代文人 墨客所欣羡,受其影响的年轻人到今天也有相当的数量。而杜甫对天下民生的关 注,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凝聚成的结晶到了现如今也仍然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记得以前有人提出李白是胡人的观点,更有甚者,根据李白出生地在国外这 一事实进而推测其为外国人。不难理解为何人们更愿意相信李白为胡人,因为在 人们的影印象中,胡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李白正有这样豪放的一面,况且 李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游历的过程中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杀过一些恶人,且风 流倜傥,处处留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陆小凤,李寻欢,他们的生命中充满了义 气,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虽处在艰难困苦的重重压力和挑战之中,心中常存一 份正气,将世界看得更淡,摆得更平,而这是多少人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啊!

李白的诗也有多种风格,而卧更愿意谈谈他对友人的深深情意。开元十四年, 李白在蜀地游历的时候,给一位友人寄去了一首《峨眉山月歌》,前两句回忆了 两人共同赏月时所见之景,峨眉山上,被高峻的山峰挡住了一半的月亮倒映在水 中,随着江水的流动,月亮和群山的形状发生着变化,似乎也在跟着流动,瞬间 变得层次分明。这种景色多么震撼,眼界何其开阔,而此时的夜晚,李白从清溪 向三峡进发,而友人会在渝州那里吗?古人之间的情感可能比我们现代人更简单, 似乎能非常贴切地理解李白当时的感受,那种对可能即将见到的人的那种期待与 惊慌,就像马上要上台和全国人民作报告一样。而我们今天再也不会有那种疑虑, 友人是否在渝州呢,也许我们只需一个电话便可知晓,但这样也少了一份哀思, 多了一份惆怅。

《赠汪伦》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作者的感情 表达,却感人至深,短短四行诗,铺排有序,最后点睛,我们现在也偶尔有类似 的情况,那个时候性情中人怕是早已吟起了这几句诗,一样的朋友分别,一样的 忧思相托从古至今历经千年而不退色,直到今天仍为人所膜拜,推崇。

杜甫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壕吏》。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在课堂上 学到这篇文章,我还很疑惑当时官兵为什么不把杜甫这个青壮年劳动力抓去做苦 力,服兵役。而高中再到现在重温,心里别有另一番滋味。文中最光辉的人物是 “老妪”,我能想象但是让人心酸的情形:深夜,平静的村庄突然火光四起,恶 吏疯狂地踹着院门,闻声,全家惊慌不已,乱作一团,六神无主,常年的战乱已 让这家穷苦人心力交瘁,无力应对,在匆忙将自己的老丈夫推上围墙,助其逃走 后,老妪惊恐地开了门,,恶吏大声呵斥,要找出能打战的人来,老妪在噪杂中 慌忙解释:自己三个被派去守城的儿子已死了两个,屋里只剩一对孤儿寡母,我 虽衰老,还是愿意跟您回去,连夜赶到河阳还能来得及给战士们做早饭。古代百 姓的生活是多么辛酸,多么让人无奈啊!社会最底层的人在对最基本得生活条件 的索取上都身不由己。而悲情人物“老妪”更是让人感动落泪,帮助若上战场即 必死无疑的丈夫逃走后,有为保全儿媳和孙子献出了自己,年老的她在当时又有 什么办法呢,劳苦一生,三个儿子却被战争夺去两个,最后的一个也时刻在凶险 之中,随时可能接到其战死沙场的噩耗。自己最后的希望就是能够保全孙子,给 家族留下一苗香火,将来能健健康康长大成人。而自己,就听天由命,想怎样就 怎样吧,生活已由不得她了。其中也能看出一些老妪为国家献身的精神,自己到 军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帮助军队大赢战争,早日结束纷争的天下, 是后来人过上平静安定的生活。这样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老妪的性格,和 形象:原本只想过上平凡安定的生活,赶上了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实属无奈, 被乱世抽掉了生活的根本,却仍存希望,努力地保全这个残存的家庭,最终,一 半为了国,一半为了家,将自己也推上了战场。

文中有两句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夜久语 声绝,如闻泣幽咽」,用心体会这两句,心里的感觉,一下就涌上来了,不得不 佩服作者的绝妙之处,神来之笔,算是为无奈世事的一种怅然吧!

第四篇:现代诗赏析(模版)

悬崖边的树赏析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要展翅飞翔„„ 1970年

(选自《悬崖边的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一、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曾卓(1922-- ),原名曾庆冠,湖北黄陂人。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开始诗歌创作。曾编辑《诗垦地丛刊》、《诗文学》杂志。1955年因胡风错案株连。1979年平反。有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

本诗写于1970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阴影的笼罩下。这首诗《悬崖边的树》正是通过对悬崖边的树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在深重时代深受苦难而又坚持信念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这首诗是受难者内心感情和生活信念的倾诉,抒发身处逆境中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对于一棵树或是一个人来说,完全有可能被“奇异的风”吞没或毁灭,然而信念和理想却是不可能夺取的,对于真理的追求也是无法遏制的。整首诗就是这样表达了身处于那样的年代的知识分子内心的呐喊,读来令人振奋。

二、诗文赏析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诗在一开头,就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悬崖边的那棵树显得那样的孤独而又无助,它似乎是被喧嚣的世界所遗弃。风是奇异的,诗人说“不知道是什么风”,但想必读者也能意会到。开篇这样写,不仅委婉自然的点明了写作意图和背景原因,也略含有欲扬先抑的意味。奇异的风愈是摧残树,树愈是在毁灭中重生,等凸显了树的顽强。

然而孤独无助的树,只能默默地“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可它并没有就此消沉、灭亡。它的坚强性格使它更顽强地生存下来,“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它在倾诉:远处森林在喧哗,谷中小溪在歌唱。这是生命之歌,是天籁,也是人籁,是任何“奇异的风遏制不了的。生活有自己的旋律,历史有自己的法则,世界有自己的声音,而悬崖上的树正在倾听着这一切。

当流逝的岁月在它的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弯曲的身体留下风的形状时,就在别人以为它即将跌入深渊而担忧惊恐时,他却把这作为展翅飞翔的起点,在逆境中奋起,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诗的前一部分描写的景是一种孤独、寂寞、凄凉的。但是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积极的思想,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虽然那棵树“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然而却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在大家都以为它“即将倾跌进深谷里”时,它“却又像是要展翅”,通过这点睛之笔,使全诗峰回路转,使树的命运有了很大转弯,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通过“倾跌进深谷”与“展翅飞翔”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的有机结合,紧扣读者的心弦,在矛盾中体现生命的真谛,在平淡中体现不平淡的人生。全诗不仅是树的“展翅飞翔”而且也是人类的“展翅飞翔”。人生也是如此,在失望中寻求希望,在灭亡中寻求生存,这才是个强者。

三、写作手法及艺术风格

诗人运用借代的手法,巧妙地将生命浓缩成一棵树,用这独特的比喻告诉人们:生命像一棵树,注定要孤独地承受许多风雨,美好的结局往往在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关键就在于我们有足够的信念!悬崖边上的树,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也代表了那些身处逆境而不屈不挠的人的形象。可以想象诗人经历中的那段寂寞、痛苦的日子。如此艰难的境遇之下,仍能发出激昂的声音,坚韧地站立着,这就是新年的力量。

整首诗简短而有力,语言朴实,没有喧哗,没有矫揉造作。思想敏锐,文笔潇洒,形象鲜明。这首诗思绪情感并不直接陈述而寄托在对自然界“物象”的描绘中,显得含蓄、自然。全诗寄予了作者深挚而坦诚的情感,以及通脱的生活态度,这给全诗增添了某种坚忍的意志,读了让人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虽然那一页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诗人塑造的悬崖边的树的形象,确是令人难忘的。

第五篇:李白诗二首赏析

作 品:李白诗二首赏析教学设计 作 者:李俏枝 学 科:语文职 称:中学一级单 位:湖北省襄阳市手 机:邮 编:

24中 13035231551 441002

李白诗二首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2、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中比、兴、用典等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准确解读诗句、文辞的思路及方法 教学难点:

诗歌中艺术手法的品析、赏鉴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合作探究、质疑问难、拓展提升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任务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南陵别儿童入京》的赏析 教学步骤

一、学生初读全诗,感知大意 方法引领:

1、读诗题

(设疑)师问:从题目中可获知哪些信息?

明确:抓住关键词“别”和“入京”可知诗题的含义是“在南陵辞别妻儿到长安”

问2:看到这个题目后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①诗人为什么要“入京”,什么时候“入京”? ②诗歌会写与家人告别的情景吗? ③诗人“入京”时的心情如何? „„

2、带着上述疑问读诗歌正文。

- 1

三、品读全诗,赏析艺术手法

启发提问:

1、全诗虽未直接写自己高兴的心情,但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气氛,这种气氛是怎样表现的?

明确:场景描写,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这是一种直陈其事的“赋”体写法。

启发点拨:

1、诗人在后半部分抒写自己内心活动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巧妙自然地展现了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这是跌宕手法。

点拨

2、诗文9-10句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效果? 明确:此处运用“比”“兴”或“用典”,抒发感情含蓄、饱满。

小结:诗人匠心独运,在抒发感情时,不是一条大道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全诗跌宕多姿,感情表现既真挚又鲜明。

第 二 课 时

教学任务:

学生自主赏析《上李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李白满怀高兴、得意之情抒写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这节课请大家用所学方法自主赏析他的另一首诗《上李邕》。

二、 流程安排:

自主赏析(牛刀小试)

1、读题设疑

①李邕是谁?②为什么要“上李邕”

此步目的: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提供的资料来把握诗文大意。

- 34 -

上一篇:旅行社计调范文下一篇:励志短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