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与奥卡西平在颞叶癫痫治疗中不良反应对比

2022-09-12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在中心医院癫痫专科确诊为颞叶癫痫的患者100例, 平均分为2个治疗组, 即卡马西平治疗组与奥卡西平治疗组, 这些患者均有典型的颞叶癫痫发作史 (大发作:如四肢僵硬、双眼上翻、头后仰及口吐白沫等;小发作:如每天多次持续几秒的愣神、咂嘴、摸索等动作) 和视频脑电图特征, 或检查1.5T核磁共振发现单侧海马硬化, 其发作类型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提出的癫痫发作分类标准。两组性别、年龄、发作频率、病程、发作形式、视频脑电图异常情况等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卡马西平片 (北京诺华制药厂) 200mg/片, 批号:S0202。奥卡西平片 (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300m g/片, 批号:709 03。

卡马西平治疗组:男37例, 女13例, 共50例;年龄4~34岁;病程10d~2年;发作频率0.04~112.5次/周。视频脑电图显示不同程度的放电。既往史:病毒性脑炎史2例, 早产体质量1例, 热性惊厥史4例, 生长发育迟滞3例 (CT显示额部脑积水1例) 。

奥卡西平治疗组:男35例, 女15例, 共50例;年龄4~30岁;病程7d~2年;发作频率0.06~150次/周。视频脑电图显示不同程度的放电波。既往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 热性惊厥史4例, 病毒性脑炎史2例, 生长发育迟滞3例。阳性家族史:2例, 1例母亲为灰质异位及左颞叶硬化, 难治性癫痫;另1例祖母患有与患儿相同的痴笑癫痫。

2 方法

2.1 入选标准

(1) 年龄≥4;病程≥6个月;发作频率:大发作≥4次/周, 小发作≥5次/天; (2) 既往未用过抗癫痫药物治疗。

2.2 排除标准

(1)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 心电图提示房室传导阻滞; (3) 神经系统检查有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4) 有肩周炎或脊髓变性疾病、高血压、严重的心脏病, 明显智力障碍、严重精神疾病史、乙醇或药物滥用史; (5) 体内有金属异物, 装假牙、颅内或心脏、血管有支架, 安装心脏起博器; (6) 过敏体质患者; (7) 有显著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如血白细胞≤4000×10cells/L, 血清钠≤125mmol/L, 天冬氨酸转氨酶超过正常值的3倍及严重肾功能异常) , 影响对其安全性评估; (8) 正在服用与奥卡西平及卡马西平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9) 不能定期随诊者。

2.3 治疗方法

研究前对他们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发作频率、病程、发作形式、脑电图异常情况差异、家族病史及以往病症等进行记录。奥卡西平组:儿童治疗剂量8~10mg/ (kd.d) , 成人治疗剂量300mg/d每日2次口服, 老年人平均治疗剂量600mg/d。卡马西平组:起始剂量为200mg/片, 每天1~2次;从最低剂量给起, 直至达到完全控制住癫痫发作、血药浓度>12μg/m L, 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

2.4 观察指标

每4周观察1次病情, 并对发作频率、不良反应、体重饮食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治疗后每3个月分别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以及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同时每月监测血药浓度1次;每3个月复查视频脑电图等进行比较, 观察不良反应和分析退出病例的原因。

2.5 停药标准

(1) 严重副反应; (2) 用药中出现其他严重疾病; (3) 无效或恶化者。

2.6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四级疗效判定标准[1], (1) 控制:临床无发作, 即控制率为100%; (2) 显效:临床发作减少, 控制率75%~99%; (3) 有效:临床发作减少, 控制率50%~74%; (4) 无效:临床发作减少, 控制率≤49%。显效及有效均被认为是治疗有效, 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退出治疗者归入无效。

2.7 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1) 轻度:症状轻微, 无需处理, 对学习和生活无影响; (2) 中度:症状明显, 需给予对症处理, 减缓加量速度, 对学习和生活有影响; (3) 重度:症状突出, 患者不能忍受, 需要减少用量或停药, 需住院治疗。

2.8 统计学方法

非参数统计分析由SPSS 10.0软件完成, 未完成随访或者退出治疗者不纳入疗效统计。2组间疗效比较用Mann-Whitney检验。

3 结果

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情况比较

3.2 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卡马西平组出现不良反应17例:7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其中3例出现皮疹, 躯干部及面部有多痒症状, 停用卡马西平片后, 待皮疹消退后改用奥卡西平, 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另外还有1例表皮松解症和3例共济失调;10例轻微不良反应患者减少剂量后不良反应现象消失, 其中7例白细胞减少, 未停药, 2周后复查正常;3例过敏反应, 在服用卡马西平逐步增量过程中出现过敏。

奥卡西平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1例因与其他非抗癫痫药物同时作用产生不良反应后停药 (奥卡西平治疗2个月后因加用天晴甘平过敏停药) , 其他3例属于轻微不良反应, 其中2例患者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嗜睡, 继续治疗1个月后消失;1例出现皮疹。

注:数据中括号内为参数范围, 括号前为中位数

4 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奥卡西平组与卡马西平控制率分别达92%、88%, 显效率分别达98%、96%, 均显示了很好的疗效。卡马西平与奥卡西平单药控制颞叶癫发作均有比较好的疗效, 但奥卡西平 (国产) 副作用轻, 无论是疗效还是耐受性均超过卡马西平, 且皮疹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卡马西平。

[例 (%) ]

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均通过抑制电压敏感性Na+通道的持续、高频、反复点燃, 导致剂量依赖性突触后兴奋性谷氨酸能电位对纹状神经元的抑制而控制癫痫发作[2]。奥卡西平为卡马西平的10-酮基的结构类似物, 是一种前体药, 在体内大部分 (70%) 被代谢为有活性的10-羟基代谢物[3]。但其不被氧化, 代谢物中没有环氧化合物, 因此皮疹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卡马西平[4]。该药与卡马西平有交叉过敏现象。卡马西平过敏者25%~30%对奥卡西平过敏, 如服用卡马西平出现剥脱性皮炎者, 应避免服用奥卡西平。奥卡西平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中度, 并且是一过性的, 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阶段, 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呈剂量相关性;其次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相比, 该药无肝酶诱导作用, 较少出现自身酶诱导作用, 生物利用度高 (96%) 、蛋白结合率低 (40%) [5]。该药对血象的影响比卡马西平小, 耐受性好。

摘要:卡马西平片与奥卡西平片在治疗颞叶癫痫中均有较为良好的效果, 但很多癫痫患者在治疗中会因不同的不良反应而无法继续用药。

关键词: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治疗,颞叶癫痫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癫痫发作分类法 (草案) [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6, 19 (4) :256.

[2] 陈静, 王薇薇, 吴逊.奥卡西平-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 2004, 17:73.

[3]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

[4] 刘凤君, 王薇薇, 吴逊.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29 (5) :370~371.

[5] 朱乐亭, 赵志刚.曲莱[J].中国新药杂志, 2004, 13 (8) :754.

上一篇:信息传播通道中的“把关人”理论思考下一篇:把课堂还给学生——初探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