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相关统计分析

2023-03-09

第一篇:体育活动相关统计分析

体育活动实现体育目标分析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外占的时间大大多于体育课的时间。从灵活性上看,把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锻炼中去,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 课外体育活动

1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体育的重要性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形象的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没有健康之体魄,难有所作为”,所以作为大学的体育课,其影响不言而喻。但体育课有明显的法定性和强制性,体育不及格者一律不发给毕业证书,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不能够使体育达到100%的合格率,所以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生活乐趣,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1.2 体育课的特点

众所周知,体育课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每一个技术动作都要经过掌握、改进提高、动作定型等几个阶段。大学每次体育课100分钟,要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达到动作动用自如的是难以办到的,再者每个动作都是由认识、实践、再认识、再提高反复练习形成的,从这种意义上讲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基础与延伸。

1.3 体育活动的互补性

学校所有的课程中,只有体育课是直接用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高等学院的绝大部分非体育专业学生,上体育课应该有一定运动量,学生疲劳恢复后需要时间、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定宽松的环境,在这方面课外体育与体育课有很强的互补性。

1.4 社会的需求

1995年国家频布实施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形成了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强大的宣传声势,使全民健身得以顺利启动,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面向社会服务于群众的社会指导员队伍,普通高校应该有能力和条件担负起培养社会指导员的任务,应成为培养社会指导员的基地,课外体育活动也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主要途径。

2 课外体育活动的尝试

2.1 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教师在体育方面有绝对的权威,在学生中产生着良好的影响,体育教师不能只立足于上好体育课,应该转变观念,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乐于奉献,责任心要强,通过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2 抓两头,带中间

每个班都有些特别爱好体育,体育成绩特别好的人,应该成立院代表队,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带动更多学生自觉加入到体育中来。

每个班也有些体育成绩特别差、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对这些学生应该实施基础工程,有耐心讲道理,通过运动处方等形式使他们从中获益。

2.3 体育宣传的作用

要大力宣扬体育文化,使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全国CUBA联赛的火爆,长沙、上海、北京等地首届“三人制”篮球赛的轰动效应,都是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刊物等形式宣传的结果,许多大学生走出课堂自觉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使校园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4 培训学生骨干,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培训学生骨干的作用不容忽视,每个班都有钵育委员,每个系的学生会都有体育部长,这些人应该是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力军,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内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指导,在课外集中培训,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由学生自行组织管理等。

2.5课外体育的影响力

笔者在我院一个系成立了篮球队,集训人员分别来自该系不同年组的篮球尖子,要求参加培训的有70多名,最后通过选拔15名队员组成了系篮球队。每周辅导2次,学生的训练热情极高,每次训练的时候,该系许多同学都是在围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篮球热情,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得到进一步丰富。

3结论:

①课外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思想的重要环节;

②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⑧要充分发挥学校课外体育的功能,必须激发学生的健身兴趣。

参考文献

1、体育学刊,1998.2

2、体育学刊,1999.5

第二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调查研究分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动机与规律。旨在探索提高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课外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普通高校 动机 兴趣 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织成形式,也是增强体质发展个性重要途径之一,为提高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本文着重调查研究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探索一系列措施,为在高校普及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2000人,进行了问卷测评,有效回收率94.5%。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座谈法和基本常规统计法。

2.测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

2.1 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锻炼的一种内在力理:

从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机的调查来看,男生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增强体质(占46.19%)强壮体格(占14.93%),发展个性,寻求心理平衡(占11.92%)。女性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丰富生活情趣(占18.26%),健美体型(占16.35),发展个性,寻求心理衡(占11.41%),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集中在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情趣及强壮体格,健美体型方面。这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这正是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2.2 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兴趣分析与研究

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来看,男生排列前三位项目是蓝球(27.8%),足球和健身运动(18.4%),排球(12.1%),合计占58.3%,女生排列在前三位的项目是:形体健美(31.4%),蓝球球(14.5%),中长跑(13.8%),合计占59.7%,这表明男女生体育兴趣的稳定趋于明显集中,女生的兴趣稳定性略高于男生。项目的选择上,男女生大都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娱乐性内容。

2.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出勤率分析

从一个学期三次随机抽样(见表2)得出,一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出勤率最高,其次是二年级、三年级,出勤率最低的是四年级,其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对新的体育学习环境、内容、手段和要求等各方面处于了解好奇之中,比如,对完成大学体育必修课程没有把握,担心体育“达标”是否能通过等,所以参加与频数呈最高状态。二年级学生相对于处于稳定阶段。三年级学生则由于结束了两年的系统体育教学之后,无任何督促与压力,所以出勤率明显下降,四年级学生由于专业课程负担较重每学期有一半时间要下到附属医院实习,故参加体育活动受到时间限制,出勤率最低。

3、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超味性,实效性的主要措施。

(1)首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相对稳定的活动方式。为此,我们确定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田径(含达标)为活动内容。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与特长自由选择。

(2)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教材的编写中,要兼顾到学生体育活动兴趣趋向于健身健美运动和娱乐性运动的特点。选编一些学生直接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对普遍受到学生喜爱的娱乐性运动,学校体育教研室应协同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组织一些这类活动和竞赛。

(3)在抓课外活动同时,结合达标项目举行小型多样的单项比赛,对早操,院代表队训练进行齐抓共管,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我院达标率自90年至今均保持在95%以上,其中优秀率达35%左右,连续三年被评为省达标优秀单位。在早操、课外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89年至94年被省教发,省体委授予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4.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和动机富有明显的社会性,更服从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生活的职业志向和抱负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

(2)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特别是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组织及辅导工作。在早操,课外活动起核心作用,加强高年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工作。

(3)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4)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仅靠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在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5)学校体育的改革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地位,随着体育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经济、生活的改变和变化,终生体育之思想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是把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将成为学校体育自身的“大课堂”,课堂90分钟完成不了的任务以及学校各种任务将在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和完成。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正业”,将为学校体育以及整个学校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

2《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增刊

3《浙江体育科技》 1993.6

第三篇:幼儿体育活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晨间体育活动开始了,活动前我要求孩子们在指定的区域玩游戏,如玩圈的和玩布制玩具的小朋友在塑料跑道上玩,跳绳的在中间。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布条、飞盘、塑料圈和跳绳开始玩游戏,不一会儿我发现孩子们不仅没有在规定的区域玩,甚至有了打闹行为,一会儿争抢玩具,一会儿又是告状:XX小朋友把我打了, xx小朋友把我撞了„„,一眼望去都是孩子们无休止的疯跑、打闹,孩子们乱成一团,怎么叫停都停不下来。

二、分析

晨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本是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练中玩,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观念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晨间体育活动就是教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幼儿自由的玩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材料的提供者、幼儿游戏的旁观者、幼儿冲突的裁判者。而新《纲要》要求,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并进行适时的引导。

(二)材料的问题

1、材料较单

一、种类少,不能满足孩子身体锻炼的需要。

第一、在提供的材料中只有布制玩具、塑料圈以及跳绳三类,其中圈只有6个,布制玩具也很少,大部分孩子对跳绳不感兴趣,因此出现争抢打闹现象。

第二、所提供的材料,不能满足孩子跑、平衡、投掷、钻爬能力发展的需要。

2、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孩子的能力与水平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晨间体育活动投放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以及能力与水平的差异有计划、有层次的投放,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每个幼儿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没有深入挖掘材料的玩法,孩子们玩法单一,兴趣渐失。

孩子们对游戏材料只有单一的玩法,如孩子们玩圈除了跳圈还是跳圈,跳绳除了跳还是跳,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或游戏感兴趣他们就会保持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三)教师的指导

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使用材料,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当发现幼儿对某一材料的某一玩法兴趣减弱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以保持孩子对游戏活动的兴趣。而在活动中我没有对幼儿的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也没有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具体的评价,幼儿对游戏材料不知怎样玩或只能进行单一的玩法。

三、对策与思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种类少,针对这个问题,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材料外,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废旧材料动手制作一些简单且实用性强的游戏材料,如纸球(用于赶小猪、抛接球等)、纸棒(跳小河、跨栏等)、塑料袋(作袋鼠跳、划船等)、易拉罐(绑成梅花桩)等,保证幼儿玩的材料,让幼儿在走、跑、跳、平衡等方面得到提高。

2、充分挖掘材料的玩法,保持幼儿的兴趣。

随着幼儿能力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材料的玩法,不断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有计划的开展“一物多玩”的游戏,让幼儿探索同一材料的不同玩法。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及时发现幼儿有价值的玩法

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如在玩跳绳的过程中,我发现两名幼儿分别将绳的两端拉起,我认为这可以提高幼儿跳高的能力,于是我让幼儿来试一试,孩子们兴趣很高。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孩子游戏的情况给予及时的调整。如在跳圈的游戏中,我发现圈摆放的位置太近,孩子们轻轻松松的就跳过了,且没有了兴趣,于是我将圈的距离拉大,孩子们跃跃欲试继续游戏。

(四)分层次投入材料,分组进行游戏

为保证幼儿晨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将分层次的投放游戏材料如练习跳远,我们将圈的摆放分成了三个不同的距离,,让幼儿进行自由选择,分组游戏,以确保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

总之,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适时更换材料、适时调整,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提高。

第四篇:幼儿园体育锻炼活动统计及现状分析

幼儿体育锻炼

统 计 及 分 析

幼儿园体育锻炼活动统计及现状分析

幼儿园体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来开展,同时穿插以基本的动作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及发展,完善了幼儿的基本动作。由于大部分体育活动在户外进行,因而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体质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使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当前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虽然丰富,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问题。

一、 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统计

(一) 体育锻炼时间一般集中在早晨,早操锻炼时间以及下午午睡以后。

(二) 体育锻炼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早操以及游戏。

(三) 体育锻炼参与人员为全体师生。

二、不同类型体育锻炼开展的现状

(一)早操局限于简单律动,缺乏一定的运动负荷

早操是幼儿一日活动中重要的晨间活动,主要以律动操为主。幼儿早操能让幼儿身体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提高活动效率;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态度,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各部分均衡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但幼儿园早操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幼儿早操过于游戏化,弱化了幼儿早操的锻炼功能,局限于简单的律动游戏,只能激发幼儿对做早操的兴趣,却不能较好的达到锻炼的目的;二是早操的体育特点被削减,主要是表现为幼儿基本体操动作编排的过于舞蹈化,缺乏力度。幼儿早操主要通过头颈、上下肢、躯干等部位等协调配合,根据人体各部位运动的特点完成相应的举、振、转、绕、蹲等动作的组合身体练习。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幼儿园早操强健身心的功能,避免幼儿早操舞蹈化、游戏化的倾向,实现幼儿早操应有的体育锻炼效果。

(二)体育教学活动过于游戏化,缺乏结构性

体育教学活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除了依据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还要依据活动中幼儿心理活动变化等规律。幼儿园每星期一般安排1至2节体育教学活动,基本上能满足幼儿身体发展需要。但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游戏化倾向较为严重,活动目标设计缺乏科学性,活动内容主要集中于一些走、跑、跳练习,而攀爬类内容则较为缺乏。

(三)户外体育游戏时间偏少,对器材的利用不充分

幼儿体育游戏是以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增强幼儿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在游戏展开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一定的器械,设定一定的角色,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幼儿园基本满足了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所需要的时间。但户外体育游戏难免有风险,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时就出现了诸多限制,具体表现为:减少开展户外体育游戏的时间和次数;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时教师指导干涉太多;缺乏必要的游戏规则降低了游戏的价值。

三、改善幼儿园体育锻炼开展的方法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经过老师们多次的组织活动和反思分析后,试图找出较为合理的形式,提出相应的方法如下:

(一)早操动作编排应适当增加幼儿活动负荷量

早操应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在音乐的选择、器械的运用、动作的编排、队形的变换和规则的制定等方面体现出幼儿的主动参与,以锻炼身体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

(二)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体育教学活动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活动的安排,不仅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考虑一年中四季的不同变化。上课开始要做好热身运动,课的最后要做好放松练习;一般要求活动量较小的内容放在夏季和秋季,活动量较大的内容要放在春季和冬季;在正常教学的情况下,体育课要逐渐增加运动量,以满足幼儿好动的需求,促进身体新陈代谢,逐渐增强幼儿的体质。

2.教好基本动作。在新鲜空气及日光下进行体育活动,是幼儿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时,示范动作要准确,讲解要简单明了,讲解时语言要抓住重点,生动形象,富有感情,使幼儿对所要做的动作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参与和学习的愿望。可根据儿童凭直解经验理解事物的特点,教师在示范、讲解之后,可立即让儿童进行练习。

3.教具的准备。上课要用的教具、活动器具,必须事先准备好,并作妥善安排。如果处理不适当,会分散幼儿上课中的注意力,影响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作的完成。例如:在一节课的安排中,如果教具过多,就可以在活动前让幼儿练习几次,上课时就由他们去放置,这样就不会因放置教具而占用大量的活动时间。让幼儿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有益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三)延长户外游戏时间,充分开发利用户外游戏的价值

丰富的游戏环境是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发利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适宜的户外环境。调查对象由于条件的限制,户外场地小,班级组织集体活动多,单一内容游戏多,器具运用灵活变化创新少。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规划空间资源、创设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营造愉悦氛围,牢牢吸引幼儿的心。

2.丰富户外游戏的器械和材料。研究挖掘材料的多功能性,主要表现为充分挖掘体育器械的潜力,体现一物多玩,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型体育玩具;因地制宜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要充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五篇: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场地 转变观念 健全制度

论文摘要:在对上海市179所学校体育场所开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下,分析出目前学校场地开放现状,开放设施与青少年想参加锻炼项目的关系,学生在体育项目选择上的方向发展,学校场地开放的类型,学校场地、设施开放的对象,以及影响上海体育场所开放的因素。为了使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所开放情况能持久地为学生、市民开放,建议有关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在采取各种设施的基础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学校体育场地持久开放,充分利用,发挥体育场所应有的功能。

1 目前学校体育场地的现状与分析

学校场地设施开放基本上是青少年、儿童喜欢的球类项目,健身娱乐类。从对青少年双休日活动内容调查结果来看,开放的设施与青少年想参加锻炼的项目相吻合。学校场地设施在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可以改变以往中小学生不满意“要玩无处玩,想玩不能玩,活动没场地”的局面。

1.4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对象呈多元化。本校学生居多,其次家长、附近居民等。开放对象面由学生、学生家长辐射到周边的社区居民,受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学校场地的开放,它解决了居民小区体育场地匮乏的问题。其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校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减少了学校体育设施双休日、节假日限制不用的浪费现象。再次,以资源共享为纽带密切了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提高了学校的社区意识和社区的教育意识,丰富、加强了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增加了居民文明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深受学生及市民们的喜爱。学校体育场地在开放中,影响上海学校场地设施开放的因素,主要是管理问题、经费问题、意外事故问题、治安问题、设施维修问题等,见表3。

从表

3、表4可见学校在场地设施开放中主要问题是管理。我们对179所学校场地开放采取的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查,其中,有53所学校有专门制订的管理方法。有48所学校是学校制订的,9所学校是体育行政部门制订的,5所学校是学校和街道居委会共同制订的,5所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3所学校有公安机关制订。由此可见,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场地安全开放。

2 采取措施提高学校体育场地的使用率

2.1 转变观念,提出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贯彻《体育法》,发展青少年体育与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媒介要扩大宣传,使学校场地设施开放形成“气候”。

2.2 采取各种措施,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创造条件。建议市有关部门在发行体育彩票中的其中公益金部分经费对场地开放好的学校给予一定的设备添置和改善场地条件,努力增加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数,提高体育场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同时,在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中,形式要多样化。可举办各种项目培训班,租借运动器材,搞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等。总之,要有效地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2.3 要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向法制化方向发展,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依章处罚。要加强宣传和管理,使青少年及锻炼群众珍惜这块场所,爱护设施,建立以街道体协、居委会、学校三方面组成场地开放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街道辖区的管理功能,学校要树立大教育观,深化教育改革,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为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作贡献。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近200所学校体育场地开放问卷调查,肯定了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对全面推进学生素质起了一定的作用。全市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指出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仍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和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并提出目前学校体育场地在开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决策部门采取决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2] 马洪泉.关于空气污染环境中开展学校体育的社会态度研究[M].体育科学.1998,(5)

[3] 关 敏,等.对中学场地向社区开放情况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4)

[4] 邵 华.我国中小学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现状及成因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6(5)

【范文网】

上一篇:体育场馆商业运营方案下一篇:推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