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功能区汇报范文

2022-06-16

汇报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时密不可分的,关乎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想必很多朋友在汇报写作中,遇到很多难题,应该如何正确开启汇报写作的姿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功能区汇报范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生态功能区汇报范文

XX县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XX地处XX省东部、XX山脉西麓,位于两大世界级风景名胜区XX山和XX山之间、两大国家级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XX经济区的叠加区域,同时处于原中央苏区和浙闽赣皖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范围。县域总面积1251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

近年来,XX县立足生态立县战略,保持绿色发展定力,积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优美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纯净XX”,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平安县、中国面包之乡、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XX省旅游强县、XX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XX省园林城市、XX省森林城市、首批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2016年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做法是:

一、敢立潮头,自觉坚守生态立县战略

2002年,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决心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公布后,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将生态功能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保护XX山脉生物多样性,大力发展全县域生态旅游、全县域有机休闲农业,着力打造XX经济区西部欠发达山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努力为中部欠发达山区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可供借鉴的绿色发展模式。10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咬定生态不放松、一以贯之推进绿色发展,生态观念在全县上下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敢树新制,全力守护蓝天绿地净水

严格落实“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不惜代价守护一方山水。一是强力调整产业。编制了XX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负面清单。坚决关停污染企业、压减耗能企业、规范加工企业,县乡财政每年减收超过亿元。坚决拒绝一大批与发展战略不相符合的产业项目,减少项目投资260多亿元,放弃了一大批做大总量的机会。始终将旅游业摆在核心主导地位,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带一产、接二产、连三产”,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强化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已建设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各级保护区30余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近1/6。全面禁伐阔叶林,木材采伐量从每年15万多立方减到不足5万立方,已建立生态公益林53.9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近1/3。坚持封改造相结合,共封山育林16万亩、改造毛竹林20万亩、退耕还林1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7.3%,被有关专家称为“难得的动植物基因库”。三是强化生态问责。2005年,全国领先将生态保护工作纳入县直部门和乡镇党政班子年度考评,将森林质量、水质标准等38项指标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生态审计”体系。2013年,进一步细化考核项目和标准,完善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办法,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因工作失误影响生态建设的严格问责。2005年以来,全县生态问责党员干部共38人。四是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了保护面积20.8万亩的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万亩的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了近万亩的国家级华南虎野化放归区和1.5万亩的九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全县各类保护区面积近30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约1/6。五是积极创立环保“山河长”负责制。探索建立了四级“山河长”负责制,构建“县长担任全县总山河总长,乡镇场长任区域山河区长,村委会主任担任片区山河片长,村小组长担任山河组长”的山林、河流保护管理责任体系。六是全力推行生态环保综合执法。积极创新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制度,探索实行生态环保综合执法,着力将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有关行政执法权统一到环保部门进行综合执法,努力做到生态环保执法反应迅速、受理及时、执法规范、处置有力,着力解决多年来环保领域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不力、执法无力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环保刚性、效能和执法威严。七是扎实做好生态建设财政保障。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00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土流失治理、城乡环境整治等生态文明项目建设。近年来,还灵活运用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共引入社会资本6亿元,建设了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项目,有力保障了全县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三、敢创新业,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坚持以全县域生态旅游、全县域有机休闲农业规划为引导,以生态养生、有机食品为品牌,加快构建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现代有机休闲农业、绿色服务业为重点的绿色产业体系。一是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和养生度假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规划三条精品线路、建设十大重点景区、打造100个精品景点,XX山峡谷漂流成为“XX风景独好”的重要内容,XX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XX生态旅游声名鹊起。2016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37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1亿元。充分发挥空气纯净、水质纯净等优势,着力规划打造国家级养生养老示范基地,加快创建“中国长寿之乡”。目前已规划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达70亿元,其中法水森林温泉已建成营业。二是全力推进现代有机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建设XX经济区重要的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注重高层次设计,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编制全县域有机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依托纯净的空气、水质和土壤,因地制宜发展有机休闲农业。目前,全县有机农业种植总面积超过10万亩,已创建有机农产品品牌15个,其中“XX白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力培育有机农产品加工体系,全县已开发各类旅游食品和工艺品11个系列100余个品种。同时,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林下资源和高品位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县已有“农家乐”100余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XX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3A级8个。三是全力推进大众绿色创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引导村民走出大山开展绿色创业,全县面包烘焙产业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约1/3,在全国近千个城市开了8000多家面包店,形成了以XX为中心,遍布全国并已走出国门的大众绿色创业网络。2016年,XX烘焙产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

四、敢绘新篇,精心建设山乡美好家园

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纯净天堂”的目标,全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是景城融合建新城。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要求,重新修编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把森林和景区搬进城市,构建XX独有的“一城+三区”(即中心城区+XX山、方家山、九龙湖3个景区)的发展大格局,城市控制区范围由2004年以前不到10平方公里扩展到41.5平方公里,先后被命名为“XX省园林城市”和“XX省森林城市”,并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二是景村联动建新村。依托生态特色,建设新型城镇。全县7个乡镇全部成为省级生态乡镇、其中5个是国家级生态乡镇,被评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县”。按照“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水库水质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入实施“绿满XX、花开百村”、景区沿线景观提升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秀美乡村,多次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县”。三是“四宜”统筹展新貌。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全面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机关”等创建活动,全面营造市民举止文明、游客宾至如归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2011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2011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环发[2011]18号)(以下简称《考核办法》),结合2011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实施方案适用于《考核办法》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名单”所列的451个县(市、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2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二、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4月30日前: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完成辖区内被考核县自查报告审核,向环境保护部报送自查报告和审核报告。组织未开展相关监测工作的县(市、区)尽快开展今年环境监测工作。

2011年5月30日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相关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县域遥感解译工作,并编制完成技术审核及评价报告,报送环境保护部。

2011年6月30日前:环境保护部组织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抽查。编制2010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报告,并报送财政部。

三、任务分工

财政部:负责考核评价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环境保护部:负责考核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编制2010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报告。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考核评价的技术支持工作,整理汇总和审核各省份报送的数据资料,编写技术审核报告,协助环境保护部完成考核评价工作。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级环境监测站开展辖区内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包括任务下达、协调组织水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整理和审核,并编写审核报告。

被考核县域人民政府:按照环境保护部、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填报相关数据、编写自查报告,完成县域内水质、空气质量监测工作。

四、指标解释

(1)林地覆盖率:指标解释按照国家林业部门概念,数据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供。

计算公式:林地覆盖率=县域内林地面积/县域面积×100% (2)草地覆盖率:指标解释按照国家农业部门概念,数据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供。

计算公式:草地覆盖率=县域内草地面积/县域面积×100% (3)水域湿地覆盖率:指标解释按照国家水利、林业部门概念。数据由县级人民政府水利、林业主管部门提供。

计算公式:水域湿地覆盖率=(县域内河流面积+湖库面积+滩涂面积+沼泽面积)/县域面积×100% (4)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指标解释按照国家农业、国土资源、城建主管部门概念。数据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国土资源、城建主管部门提供。

计算公式: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县域内耕地(水田、旱地)面积+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地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县域面积×100%。

(5)坡度大于15度耕地面积比:县域内山区、丘陵地区耕地及坡度≥15°的耕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百分数。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供。 (6)未利用地比例:县域内沙地、戈壁、裸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百分数。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

(7)植被覆盖指数:反映县域植被覆盖程度,通过县域内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综合加权获得,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计算。

(8)生物丰度指数:表示县域生物物种丰贫的指标,通过县域内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综合加权获得,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计算。

(9)水源涵养指数:表征县域内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指标。通过林地、草地及水域湿地综合加权获得。

计算公式:水源涵养指数=A×(0.50×水域湿地覆盖率+0.35×林地覆盖率+0.15×草地覆盖率),A为归一化系数,A=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

(10)SO2排放强度:指单位面积SO2的排放量,单位:千克/平方公里。 计算公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SO2排放量/县域面积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统计数据,县域面积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 (11)COD排放强度:指单位面积COD的排放量,单位:千克/平方公里。 计算公式:COD排放强度=COD排放量/县域面积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统计数据,县域面积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 (12)固体废物排放强度:指单位面积固体废物排放量,单位:千克/平方公里。

计算公式:固体废物排放强度=固体废物排放量/县域面积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统计数据,县域面积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 (13)污染源排放达标率:污染源排放达标率包括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达标率。污染源主要是指县级以上重点污染企业,包括国控、省控、市控和县控的重点排污单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指县城、乡镇工业区、开发区等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计算公式: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标排放的污染源数量/区域内污染源总数或县域内污染源监测达标次数总和/县域内污染源监测次数总和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数据。采用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严格按照地方或者国家颁布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监测,暂时没有针对性排放标准的企业,监测项目按地方或国家颁布的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监测项目由监督管理的环境保护部门确定。未按照《考核办法》要求监测的,未监测频次按不达标次数计算。

(14)水质达标率:指达到Ⅰ-Ⅲ类水质要求的断面占全部监测断面比例。数据来自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数据。

计算公式:水质达标率=认证断面达标频次之和/认证断面监测总频次×100%。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数据。未按照《考核办法》要求监测的,未监测频次按不达标次数计算。

(15)空气质量达标率:指县域城镇空气质量优良以上的监测天数占全年监测总天数的比例。空气质量评价使用API指数法,用污染物日均值评价。

计算公式:空气质量达标率=优良质量天数/全年监测总天数×100%。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数据。未按照《考核办法》要求监测的,未监测频次按不达标次数计算。

五、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见附件1)由被考核县级人民政府完成。自查报告包括被考核县域“数据指标汇总表”和“上报指标与2009年指标比较情况的说明”两部分。

(一)数据指标汇总表 数据指标汇总表分为考核指标汇总表和副填报表两部分。考核指标汇总表主要用于计算被考核县域2009年、2010年EI值以及EI的年际动态值(△EI)。 副填报表作为判别县域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辅助依据。

(二)数据填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准备,及时收集相关材料,客观填报数据,编写自查报告,保证数据填报规范性、可靠性及报送材料完整性。

2. 县级人民政府填报的数据需具有相关部门(如环保、农业、水利、林业、城建等)加盖公章的证明。数据填报表、自查报告及相关的监测报告、数据提供证明报送省级环保主管部门。对于无法收集或获取的数据,需说明原因。

3. 填报数据时须注意数据量纲的转换,避免填报出现差错。

六、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工作要贯穿整个考核评价工作。相关参与单位或部门都必须开展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

(一)被考核县域抽查

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开展结果抽查工作。抽查方式包括现场核查、高分辨率遥感核查、以及无人机监测等。重点抽查具有以下情况的县域:

(1)与2009年及上一相比,报送的指标数据或计算获得的指标发生明显变化的县域;

(2)工作组织不力,数据填报不规范,存在胡填、乱填嫌疑的县域; (3)填报数据来源不明确,未能提供有效证明的县域;

(4)未能按照《考核办法》或实施方案要求提供数据材料的县域。

(二)遥感解译质量控制

生态遥感解译严格执行《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实施方案》、《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包括遥感影像筛选、影像纠正、解译最小图斑、属性类型等各个技术环节的技术要求。同时,遥感解译结果必须进行野外核查,编写野外核查报告,同时在野外核查基础上,对遥感解译结果进一步修正。

(三)数据收集质量控制

被考核县域在收集数据资料或组织开展监测时,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及规定。各部门提供的数据(如自然生态指标数据),均需有相应部门加盖公章的证明文件;对于SO

2、COD、固废等指标数据必须是上级环保部门文件认定的数据;水质、空气质量监测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有关要求,同时从样品采样、流转、分析测试、数据审核、监测报告都有完整的记录,建立电子或纸质档案。

七、数据报送

1. 县级人民政府数据报送

(1)报送对象: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报送内容:自查报告(见附件1)、水质、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等,以及有关数据提供说明和证明材料。

(3)报送方式:电子版(光盘)和纸版正式文件同时报送。 2.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数据报送 (1)报送对象:环境保护部

(2)报送内容:数据审核报告(见附件2)及各县级人民政府报送的相关材料。

(3)报送方式:电子版(光盘)和纸版正式文件同时报送。

第三篇: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顺利完成,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环发〔2011〕18 号)和《中央对地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财预〔2015〕126 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机制,完成2015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组织开展2016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二、工作重点

(一)2015考核自查工作。对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环发〔2011〕18号)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细则(试行)》(环办〔2014〕96号),各有关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提供2015县域自然生态指标、环境状况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方面的相关数据及证明材料提交县环保局汇总(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见附件1)。县环保局对各部门上报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将相关资料录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填报软件”,编写自查报告,并按照要求及时将自查报告、资料光盘、相关证明材料以及监测报告等以正式文件(含电子版)报送省环保厅。

县域自然生态指标的统计数据为2014年年末数,环境状况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方面统计数据为2014年10月至2015 年9月。具体考核指标体系见附件1。

(二)2016年监测工作。按照环保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2016年监测工作。

1.地表水水质监测。地表水水质监测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监测断面为经环境保护部批准或核实认定的4个监测断面(将乐万全、水文站、积善桥、樟应)。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 中除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3项指标。监测频次与时间为每月监测一次,每月上旬(1~10日)完成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实验室分析。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监测对象为经环境保护部核实认定的城区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漠村溪、龙池溪)。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化学需氧量以外的23项指标、表2的补充指标(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指标(33项),共61项;全分析指标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109项。监测频次为每季度监测1次,每年4次,每两年开展1次水质全分析监测。

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在县城建成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监测点位为经环境保护部批准或核实认定的点位。监测指标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等6 项指标。监测频次为采用自动监测的,每月有效监测天数不少于21天;采用手工监测的,按照五日法开展监测,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每年至少监测4次。

4.重点污染源监测。根据污染源类型执行相关的行业标准、综合排放标准或监测技术规范,同时做好监测过程及分析测试记录,并编制污染源监测报告,加强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监测对象为经环境保护部批准或核实认定的污染源。监测指标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监测4次。对于当年纳入国控重点污染源名单的企业,应按照环境保护部有关要求开展监测。

三、职责分工

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环保局长任副组长,县环保局、财政局、国土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住建局、统计局、旅游局为成员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县环保局:负责本行政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完成监测任务,负责县域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对各相关部门上报资料进行汇总、审核,编写自查报告,按要求将相关资料录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填报软件”。负责向省环保厅提交本行政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报告。

县财政局:负责本行政区内考核工作的保障指导。负责统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考核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县林业局:负责提供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等自然生态指标数据,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做好本辖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县国土局:负责提供土地利用信息等自然生态指标数据,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做好本辖区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县水利局:负责提供水域湿地、土壤侵蚀等自然生态指标数据,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落实“河长制”要求,做好辖区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水土流失防治。

县住建局:负责提供污水厂、垃圾处理场等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相关数据,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县农业局:负责提供草地面积等自然生态指标数据,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做好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

四、工作要求

(一)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数据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挂钩,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确保监测、考核工作顺利实施。

(二)2015年为将乐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的基准年,请各相关部门对照考核要求,严格把关本部门上报数据。

(三)县环保局应做好2016县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安排,纳入工作计划。县环境监测站应按照要求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不具备监测能力的监测项目应及时与省、市环境监测站沟通开展委托监测。

(四)县政财局应按照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有关要求,做好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应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不得用于楼堂馆所及形象工程建设和竞争性领域,应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所需费用列入预算。

(五)各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共同推进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维护辖区生态环境质量。

第四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摘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学研究领域,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概念是1997年Daliy等人[1]提出的。

他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1]GretchenCDaily.Natureservices.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6].(6 Daily,G.C.1997.NaturesServices:SocietalDependenceonNaturalEcosystems.WashingtonDC:IslandPress.)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净化空气和水缓解干旱和洪水废物的分解和解毒产生、更新土壤和土壤肥力植物受粉; 农业害虫的控制稳定局部气候缓解气温聚变、风和海浪支持不同的人类文化传统提供美学和文化、娱乐

1995年,CostanzaR等人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17,包括:大气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水供给;侵蚀制和沉积物保持;土壤发育;营养循环;废物处理;受粉;生物控制;庇护所;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娱乐;文化等。

CostanzaR等人1995年开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4]。他们对全球主要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每年33万亿美元,这一研究的发表拉开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的序幕。

1997年,由GretchDaily等人编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书,不仅系统的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容与评价方法,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地区森林、湿地、海岸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近20例实例。价的近20例实例。

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张新时根据Costanz等人的研究,按照面积比例对我国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出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大约为20万亿元人民币。1999年欧阳志云等人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研究,得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每年为1.48×1014元人民币。

3 主要的研究方法

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时主要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3.1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是指对有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产品和功能进行估价的一种方法。通过市场来体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这种方法是在估算中最常使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产品或服务,对于没有市场价格的服务只能通过其他方法进行转化,才能适用。另外还要结合考虑一系列经济指标。因此使用时常常受资料限制。

3.2边际机会成本法

边际机会成本[12]是由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组成的。机会成本是指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对于具有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而言,其价格不是由其平均机会成本决定的,而是由边际机会成本决定,它在理论上反映了收获或使用一单位自然和生态资源时全社会付出的代价。

边际机会成本法主要针对自然资源,在核算时既考虑使用者本人开发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也反映了资源开发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后代人由于不能使用该种资源所需付出的代价,比较客观全面的体现了某种资源系统的生态价值。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具有稀缺性的生态类型,而且涉及的条件比较多,不易操作。

3.3费用支出法

费用支出法是用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消费者所支出的费用来衡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对旅游文化娱乐功能的估算,通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交通、观赏、食宿等方面的花费,对生态系统的游憩功能进行评估。由于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并不能真正反映旅游者对于旅游区的支付意愿,而且这种方法也只适用于游客较多的地区。

3.4条件价值法

利用征询问题的方式诱导人们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从而导出人们对此物品保存和改善的支付的意愿,确定某种非市场性物品或服务的价值。用于估算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保留价值。

选择价值是指将来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表示人们为将来选择利用某种资源而愿意付出的费用,它可分为三类:为自己将来利用;为子孙后代将来利用;为别人将来利用。

遗产价值是指为后代保留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价值,可分为两方面:当代人为了将某种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自愿支出的费用和因受益于某种资源存在的知识而产生的效益或知识。

存在价值是指人们为确保某种资源存在(包括其知识存在)而自愿付出的费用,它是事物本来就存在的一种经济价值,与人类存在与否无关,如物种、遗传资源、生态系统等。

条件价值法是评价上述三种价值的唯一方法,被许多专家采用。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偏差较大,因此它不能准确的进行评价,只能得到一定的趋势和价值范围。

3.5替代花费法

用可以进入市场交换的物品替代无法进入市场的环境效益或服务价值,为没有市场价格的因素定价的方法。但是有一些服务功能是无法替代的,因此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3.6生产成本法

根据生产某种生态功能的产品成本进行定价的方法。或对某些可再生资源进行定价的方法。 3.7影子工程法

以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替代原来被破坏的生态功能的费用,并进行功能估算的方法。 3.8恢复和保护费用法

根据保护和恢复某些生态功能所需费用而进行的生态功能的评价,即:当某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费用;或者为确保某一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费用。以此来评价生态系统的价值,在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估算时,应针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不同服务的类型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第五篇: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应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传递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能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课堂课外的习题训练,通过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物质运动和物质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通过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分析和能量传递率的理解,体验能量、物质乃至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以及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的计算。

3.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手段,借助其形象、直观、动态等多种功能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突出重点。再通过经典例题跟进、教师详解、学生分析来强化知识,突破难点。

三、课时安排:本节内容讲授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采用自学、讨论与讲述法等。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图片展示、动画演示、案例展示等。

六、学生活动:

1.自学生态系统的能力流动的部分内容,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启迪,教师点拨指导。

2.交流总结,相互取长补短,获取新的知识体系。

3.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归纳小结,完成课后练习。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作为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是能量流动,二是物质循环,首先学习讨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 讲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学生活动:观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电视录像片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身临其境,看完录像后,师生共同讨论。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能不能从动物开始为什么?

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这里指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因为只有绿色植物才能把太阳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流经生物群落中的能量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起点不能从动物开始。通过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学习,我们知道绿色植物的细胞结构有特殊的叶绿体能固定太阳光能,而动物细胞结构没有叶绿体是无法固定太阳光能的,所以只能利用现有的有机物。 (2)能量流动的数量及作用: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后,就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全过程:(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的涵义)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是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光能开始的。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数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光能,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在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中进行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通过食物链阐述能量流动的过程,结合播放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课件看完后,推荐一个学生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学生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第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生产者自身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即呼吸作用消耗掉了;另一部分能量随着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能量被植食性动物摄入体内。

第二,植物被草食动物吃了以后,一部分以粪便等排泄物被动物排出体外,其余大部分被动物所同化。这样能量由植物流入动物即能量从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另一部分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消费者的尸体、粪便等与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一样,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并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将其能量释放到环境中去,最终消失。

3. 讲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明确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靠吃鱼增长身体1kg,就得吃掉10kg鱼,10kg的鱼则要吃掉100kg的浮游动物,100kg的浮游动物要吃掉1000kg的浮游植物。也就是说,1000kg的浮游植物才能养活10kg的鱼,进而才能使人增长1kg体重。(根据林德曼能量传递的“十分之一定律”,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图、文、音、形并茂,形象逼真,学生一目了然。)

观看后,学生归纳小结如下:

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即必须源源不断地输入,又不断地散失。

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率为10%~20%,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级,可利用的能量相应要减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由于生态系统能量流量逐级递减,其传递率为10%~20%,即构成了能量金字塔。所以,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过程中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4.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

提问:能不能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答:不能,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

5.课堂小结:

从能量传递过程看,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就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这些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传递,可见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源泉,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效率看,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是逐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传递率为10%-20%,因为大部分能量用于各营养级自身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随遗体等被分解者所利用,真正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所以,一条食物链一般不能超过五个营养级,到第五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已减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

学生活动思维训练:

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引导学生根据林德曼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来阐述这个问题,如鱼体重增加1kg,所需浮游植物100kg等,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讲解。)

6. 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概念: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

二、过程:

输入: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传递:沿食物链(网)逐级传递

呼吸作用消耗 散失:流入分解者

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摄入量—粪便量

三、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上一篇:手术室工作流程范文下一篇:围城读后感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