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票管理办法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新发票管理办法范文

新发票管理办法关于发票违规的界定

新修订的《发票管理办法》及《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从2011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办法及实施细则下对于发票违规行为的界定进行了多处修改。结合新办法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本文就企业比较关注的开具、保管以及违规用票的罚则等问题作一个说明。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并且明确,发票所要具备的四个特征。

一是发票的合法性。新《发票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发票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发票无论其外在票面格式,内在构成要素和发票的印制要求,都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

二是发票的真实性。即是指发票所记载的内容是对商品交换活动最原始的反映,这是发票的本质特征。

三是发票的统一性。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五条界定了发票的种类、联次、内容以及使用范围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发票的统一性是指同一时期,同一行政区域内,同一行业或同一经济性质的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所使用的发票是统一的,发票的统一性要求税务机关在设计发票种类、式样时统一规定全国发票监制章的规格,印色和形状,统一发票用纸,统一发票的防伪标识。

四是发票的及时性。发票是一种经济信息的载体,它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是有时间性的。这就要求填写单位和个人在商品交换活动发生后,及时开具传递发票,以确保发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时效性,同时也要求用票单位和个人不能超前或滞后开具发票。也就是说开具发票必须按照商品交换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税务机关规定的时限进行。

发票的四个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缺少了合法性,发票管理就失去了法律依据;缺少了统一性,就失去了发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失去了真实性,发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了及时性,发票就不能准确、即使反映商品交换的全貌。

一、发票开具和保管新规及违规界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19条-29条,以及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24-31条,就发票的开具和保管的违规行为作了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虚开发票”行为的界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这一规定增加“虚开发票”的行为界定,新规定更为严格。明确“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也属于虚开。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罚,此前在国家税务总局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国税发[1996]21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国税函[2004]53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国税发[2008]128号)文件中有明确界定。

按照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不按规定使用发票行为界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发票管理规定使用发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

(三)拆本使用发票;

(四)扩大发票使用范围;

(五)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

上述规定对不按规定使用发票的情形进行了细化:比如第二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第五款: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

3、开具红字发票的规定

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货退回需开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

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售折让的,必须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后开具红字发票。

按照上述规定,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发生销货退回及销售折让情况分作两款进行细化规定,同时对发生销售折让分两种情形处理:一是重新开具销售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二是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增加条款需要开具红票的:须取得对方有效证明,这样对于企业发生销售折让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也便于操作。

4、发票不得跨省市使用政策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发票限于领购单位和个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可以规定跨市、县开具发票的办法。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禁止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

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删除了原来“省际毗邻市县之间是否允许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具发票,由有关省级税务机关确定”的规定,意味着取消了省级税务机关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发票不得跨省市使用,但新办法也留了一个余地,规定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意味着国家税务总局保留了可以制定跨省市使用发票的权利。此外,将省市税务机关规定的使用区域列入发票管理范围,意味着省市如规定了跨市县的发票使用政策,均需按新《发票管理办法》的使用和携带政策执行。

5、安装税控装置及报税要求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安装税控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并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

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的,应当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

国家推广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近年来,税务机关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并试点通过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税务机关也可借此直接监控纳税人开具的发票联信息,不必再依赖记账联和存根联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述规定增加了安装税控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并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规定。并指出,国家将推广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逐步强化税控,逐步取消手写票,从源头堵塞发票管理漏洞,解决发票漏税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此前公布的2011年税务部门规章立法计划,制定《网络发票管理办法》也在此之列。

二、发票违规罚则有重大变化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35-43条,以及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34-36条就企业发票违规行为的处罚进行了明确。企业应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将发票违规行为由6项细化为9项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或者未加盖发票专用章的;

(二)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

(三)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未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

(四)拆本使用发票的;

(五)扩大发票使用范围的;

(六)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的;

(七)跨规定区域开具发票的;

(八)未按照规定缴销发票的;

(九)未按照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的。

2、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以及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丢失发票或者擅自损毁发票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与原处罚标准1万元以下相比,新规定将跨区携带空白发票的处罚标准提高为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提醒总分机构和母子公司等关联企业要特别注意该政策的规定。

3、新《发票管理办法》37-39条对虚开和代开发票和倒卖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进行了明确。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代开发票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规定,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作案工具和非法物品,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印制发票的企业,可以并处吊销发票准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的。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发票管理办法》提高了虚开和代开发票和倒卖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由原处罚标准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新处罚标准提高为5万元以上50万元。同时延续了没收、罚款、移送三种行政处罚方式。

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下发的《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界定了立案追诉标准,共92条,通知将界定案件类型定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通知第61-68条涉及发票的立案界定规定,这些也需要企业认真去学习和把握。

4、对违反发票管理规定2次以上或者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处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对违反发票管理规定2次以上或者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告。

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进一步明确,《办法》第四十条所称的公告是指,税务机关应当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告纳税人发票违法的情况。公告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经营地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具体情况。

上述规定实际是对企业发票违规行为给出了一个底线,即2次违规不但要罚,还要进行公示,这对于那些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及其领导的信誉和荣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央企,更应该注意这一规定。

5、对违规行为连带责任的追究处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企业虚开发票情形没有影响本单位的税收但影响上下环节税收的情形,是以往税务机关处罚的难点,这一条规定使得税务机关比较容易操作,也有法可依。

第二篇:新发票管理办法的六点变化

一、发票上能否还可以盖财务专用章?原办法规定可以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新办法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这里要提醒一些纳税人要注意了,不要再有财务专用章等同于发票专用章的概念,发票上不能再盖财务专用章了。

二、引入了“虚开发票行为”概念。这里首先要说的是虚开发票指的是真发票假开,发票是假的不在此范畴。此定义引用了刑法第205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虚开发票行为分成四种情况: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为自己,应该不难理解,如为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指的是自己的发票帮别人开了,而自己没有真正的业务发生过。

三、开具“大头小尾”发票行为属于“虚开发票行为”吗?“大头小尾”发票指在发票联多开金额而在记账联和存根联上少开金额。有人认为“大头小尾”发票应该是虚开发票的一种,通过对比分析,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应属于发票管理办法中“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面临处罚“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四、开票方与受票方的发票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有不同。近年来虚开发票随处可见,充斥着社会各来角落,危害性越来越大。原办法的处罚力度偏轻,难以有效制止发票违法行为。新办法加大对发票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一方面从源头方(开票方)着手,新办法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从取得发票方(受票方)控制,新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的,由税务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罚款金额最高提到50万元,足以对发票违法行为有威慑力。

五、虚开发票金额“9999”与“10001”元有区别。特别应注意的一些条款的,如虚开发票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危害性相对小点,“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1万元以上,强制性处罚是“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虚开发票金额“9999”与“10001”元相差仅2元,但按新办法处罚有着很的大的差别。

六、发票违法行为不是接受罚款后“一了百了”。一些纳税人总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违反了发票管理相关规定,只要甘愿接受处罚(罚款),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新办法增加了一条,对违反发票管理规定2次以上或者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告。在《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中,税务机关可以公告情形有二处,纳税人有欠缴税款的情况税务机关应定期予以公告;税务机关可以公告送达税务文书。此处又增加一条可以公告的条款,对于十分注重社会形象的纳税人要注意了,如上市公司、信誉度要求较高的企业等,“违反发票管理规定”不仅有税收成本,而且可能会产生相关的负面公告 新修订的《发票管理办法》及《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从2011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办法及实施细则下对于发票违规行为的界定进行了多处修改。结合新办法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本文就企业比较关注的开具、保管以及违规用票的罚则等问题作一个说明。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并且明确,发票所要具备的四个特征。

一是发票的合法性。新《发票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发票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发票无论其外在票面格式,内在构成要素和发票的印制要求,都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

二是发票的真实性。即是指发票所记载的内容是对商品交换活动最原始的反映,这是发票的本质特征。

三是发票的统一性。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五条界定了发票的种类、联次、内容以及使用范围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发票的统一性是指同一时期,同一行政区域内,同一行业或同一经济性质的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所使用的发票是统一的,发票的统一性要求税务机关在设计发票种类、式样时统一规定全国发票监制章的规格,印色和形状,统一发票用纸,统一发票的防伪标识。

四是发票的及时性。发票是一种经济信息的载体,它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是有时间性的。这就要求填写单位和个人在商品交换活动发生后,及时开具传递发票,以确保发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时效性,同时也要求用票单位和个人不能超前或滞后开具发票。也就是说开具发票必须按照商品交换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税务机关规定的时限进行。

发票的四个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缺少了合法性,发票管理就失去了法律依据;缺少了统一性,就失去了发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失去了真实性,发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了及时性,发票就不能准确、即使反映商品交换的全貌。

一、发票开具和保管新规及违规界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19条-29条,以及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24-31条,就发票的开具和保管的违规行为作了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虚开发票”行为的界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这一规定增加“虚开发票”的行为界定,新规定更为严格。明确“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也属于虚开。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罚,此前在国家税务总局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国税发[1996]21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国税函[2004]53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国税发[2008]128号)文件中有明确界定。

按照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不按规定使用发票行为界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发票管理规定使用发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

(三)拆本使用发票;

(四)扩大发票使用范围;

(五)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

上述规定对不按规定使用发票的情形进行了细化:比如第二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第五款: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

3、开具红字发票的规定

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货退回需开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

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售折让的,必须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后开具红字发票。

按照上述规定,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发生销货退回及销售折让情况分作两款进行细化规定,同时对发生销售折让分两种情形处理:一是重新开具销售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二是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增加条款需要开具红票的:须取得对方有效证明,这样对于企业发生销售折让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也便于操作。

4、发票不得跨省市使用政策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发票限于领购单位和个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可以规定跨市、县开具发票的办法。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禁止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

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删除了原来“省际毗邻市县之间是否允许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具发票,由有关省级税务机关确定”的规定,意味着取消了省级税务机关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发票不得跨省市使用,但新办法也留了一个余地,规定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意味着国家税务总局保留了可以制定跨省市使用发票的权利。此外,将省市税务机关规定的使用区域列入发票管理范围,意味着省市如规定了跨市县的发票使用政策,均需按新《发票管理办法》的使用和携带政策执行。

5、安装税控装置及报税要求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安装税控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并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

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的,应当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

国家推广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近年来,税务机关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并试点通过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税务机关也可借此直接监控纳税人开具的发票联信息,不必再依赖记账联和存根联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述规定增加了安装税控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并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规定。并指出,国家将推广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逐步强化税控,逐步取消手写票,从源头堵塞发票管理漏洞,解决发票漏税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此前公布的2011年税务部门规章立法计划,制定《网络发票管理办法》也在此之列。

二、发票违规罚则有重大变化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35-43条,以及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34-36条就企业发票违规行为的处罚进行了明确。企业应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将发票违规行为由6项细化为9项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或者未加盖发票专用章的;

(二)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

(三)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未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

(四)拆本使用发票的;

(五)扩大发票使用范围的;

(六)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的;

(七)跨规定区域开具发票的;

(八)未按照规定缴销发票的;

(九)未按照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的。

2、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以及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丢失发票或者擅自损毁发票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与原处罚标准1万元以下相比,新规定将跨区携带空白发票的处罚标准提高为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提醒总分机构和母子公司等关联企业要特别注意该政策的规定。

3、新《发票管理办法》37-39条对虚开和代开发票和倒卖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进行了明确。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代开发票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规定,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作案工具和非法物品,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印制发票的企业,可以并处吊销发票准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的。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发票管理办法》提高了虚开和代开发票和倒卖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由原处罚标准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新处罚标准提高为5万元以上50万元。同时延续了没收、罚款、移送三种行政处罚方式。

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下发的《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界定了立案追诉标准,共92条,通知将界定案件类型定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通知第61-68条涉及发票的立案界定规定,这些也需要企业认真去学习和把握。

4、对违反发票管理规定2次以上或者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处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对违反发票管理规定2次以上或者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告。

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进一步明确,《办法》第四十条所称的公告是指,税务机关应当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告纳税人发票违法的情况。公告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经营地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具体情况。

上述规定实际是对企业发票违规行为给出了一个底线,即2次违规不但要罚,还要进行公示,这对于那些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及其领导的信誉和荣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央企,更应该注意这一规定。

5、对违规行为连带责任的追究处罚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企业虚开发票情形没有影响本单位的税收但影响上下环节税收的情形,是以往税务机关处罚的难点,这一条规定使得税务机关比较容易操作,也有法可依

新《发票管理办法》亮点

新《发票管理办法》引用几个司法成果(经过无数次争论后,定下来的法理原则):

1、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关联影响授意责任)

2、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教唆有罪责任)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专业职业判断责任)(常识应知原则)

4、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连带责任)

将《民法通则》中的过错推定原则发挥到极致,把举证责任推给纳税人——举证责任完全倒置,使纳税成本减少,是法制社会的体现和发展方向。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有高水平的中介组织和通畅的诉讼申诉渠道,需要完善司法体系——虽说在西方国家常用的游戏规则,在天朝无疑是超前的。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 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为什么不说“违反本方法发票管理规定”叫“违反发票管理法规”?是因为在本办法修改出台之前,有其他发票管理办法出台了。如增值税使用管理办法等等。 就本办法的“违反发票管理法规”有那些呢?主要有第35——38条,主要变化有第35条。那么有那些变化呢:

(一)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或者未加盖发票专用章的;

从原来的“未按照规定开具发票的”修改而来的:

1、主要增加了“应当开具”——什么叫“应当开具”就是第十九条的规定,是应知原则(应知义务)的体现,由于是企业是一个组织活动,都是由专业职业人员构成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义务是应该知道——意味着天朝提前完成了初级市场建设。

2、改“逐栏”为“栏目”——使抽象的行为要求变成具体操作项目,即发票上所有要求填写的“栏目”必须如实填写。

3、删除了“财务印章”——意味着税务机关只认自己备案的“发票专用章”了。

(二)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

从原来的“未按规定报告发票使用情况”修改而来的,这个很重要,抄税报税程序就不细说了。

(三)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未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 这个主要是针对特殊企业的(大型国字号企业)

(四)拆本使用发票的;

从原来的“未经批准拆本使用发票”等修改而来的,删除了“未经批准”——意思谁也没有权力来批准拆本使用发票

(五)扩大发票使用范围的;

从原来的“开具票物不符发票” 等修改而来的,但是比较原来的范围扩大了N倍,也是配合工商登记管理的需要,

1、现在工商登记管理不再限制经营行业范围了,只要不是国家限制或者特许的经营项目,任何企业都可以经营。也就是只要营业执照上登记的项目都是企业可以开具发票的范围。反之就属于“扩大发票使用范围的”。

2、由于有国、地税之分,这个“扩大发票使用范围的”还包括国、地税征收管辖范围之分。也就是开具发票不得超出国、地税的规定应税行为范围。

(六)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的;

从原来的“以其他单据或白条代替发票开具” 等修改而来的,删除了“白条”,修改“单据”为凭证——表述更加规范化。在会计上没有“白条”的称呼,都是原始凭证。

(七)跨规定区域开具发票的;

从原来的“未经批准,跨规定的使用区域开具发票” 等修改而来的,删除了“未经批准”——意思谁也没有权力来批准跨规定的使用区域开具发票。

(八)未按照规定缴销发票的;

这个内容新规定,虽然原来“未按规定缴销发票” 等的规定,但是缴销发票以会计凭证方式处理的。以财政部规定来执行,即企业可以自主销毁发票。

需要缴销发票必须保存5年以上,这个是配合征管来的,一般税务问题的追溯期是5年,如果税务机关在5年内仍然没有发现企业的问题,就说明税务机关应该承担责任了——什么叫管理,管理也应该效率,纳税人不能被一个事项无限期的管理着,总得在规定时间内给一个明确说法。

(九)未按照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的。

这个会计上有相关规定了,但是这里必须再重复说。 真正的最大的亮点:

注意:新《发票管理办法》删除了“应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和“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 等的规定。

——由于新《发票管理办法》主要采取管理方法是抓住开票方,从源头上控制。加大对开票方的管理和处罚。经过多年的管理经验:抓住了开票方就控制了发票的使用和流通。

因为对受票方的管理是治标不治本。有些业务的发票受票方是可以放弃权力的,如增值税发票抵扣。

1、新《发票管理办法》从财政部令(1993)6号修改为国务院令(2010)587号,升级管理了,从法律上消灭了财政部会计司想以会计凭证代替发票的企图。更加巩固了发票在天朝财税体系中的地位。

2、以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代替了国家税务总局——说明国家税务总局这个半部级单位将来是要升级了,目前有二个改革方案:

1、直接将国家税务总局升级为独立部级部门,

2、成立一个委员会,将财税相关的财政部、海关、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税务职能统一整合。

3、将来原来发票缴销事项以于会计凭证管理的方式进行的,改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管理。之前财政部会计司的精英们一直不承认发票在会计结算中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收据。最高法院也不承认其为支付款(债务)的证据。几次协商下来没有结果,现在干脆改为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管理了,部门之间文书凭证相互认可看来遥遥无期了。

4、发票的管理和处罚彻底摆脱其他部门的控制。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管理和处罚。回想《会计法》中“会计成果影响相关法律的规定,相关主管部门是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处罚”的规定。发票的管理彻底独立。且有极高的权力。

5、为了提高税收效率。减少浪费国家行政资源。新《发票管理办法》主要采取“抓住开票方,从源头上控制”管理方法。加大对开票方的管理和处罚。经过多年的发票管理经验:抓住了开票方就控制了发票的使用和流通。但是考虑到现在经济市场全面进入买方市场的现实,买方对开票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事实,因此同时规定作为受票方(买方)在交易中应该承担一定的共犯(从犯)责任。

6、将专业人员尤其是会计的职业判断作为处理发票事项的应知原则(应知义务),将司法上的过错推定原则和原罪理论引入发票管理中,让举证责任完全倒置,使游戏门槛从普通平民提高到专业职业化——这样刺激了专业中介组织的快速成长

第三篇:弃票管理规定

弃票管理规定

车辆通行费票据是财务管理和核算的有效凭证,为规范和完善通行费票据的使用,加强对弃票的管理,防止贪污,堵塞漏洞,特制定本规定。

一、弃票定义:弃票是指收费站已使用或经收费管理系统打印交给车主或驾驶员,但车主或驾驶员弃之于收费亭或收费广场的有效票据。

二、弃票范围:

包括江苏省车辆通行费计重收费收据(计打票)、江苏省车辆通行费统一收据(定额票)、江苏省车辆通行费统一收据及各类月票。

三、弃票管理:

1、收费站弃票登记簿的保管、领发和审核由征稽股负责,各收费班组弃票登记簿领入、发放由副班长负责。

2、弃票登记簿收费、稽查员一人一册,使用完毕后换领。征稽股对使用完毕的弃票登记簿整理、编号,每年装订一次。

3、发生收费亭内弃票时,收费员应立即登记,并将弃票放入弃票箱,做到“前车不登记,后车不收费”。

4、收费广场有弃票的,稽查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弃票捡起,交班时进行登记。

5、交班时,由副班长负责收取各弃票箱的废票,连同收费、稽查员的废票登记簿一并上交,统一交征稽股核对、查验。

6、征稽股负责将各收费、稽查员弃票登记簿与弃票进行核对,并将核对结果返还班组和上报站长,在每周站务会议上通报。

7、征稽股按收费、稽查员分类序时汇总登记弃票管理台账,核对后的弃票统一造册保管。

四、弃票销毁:

1、弃票每季度销毁一次,销毁日期为季末最后一天。

2、弃票销毁由征稽股提出,票财股负责编制销毁清册,填报《弃票销毁审批表》,报高管中心收费科备案。

3、经高管中心领导批准后进行弃票销毁。

4、销毁由高管中心收费科、收费站征稽股、票财股共同参与并签名确认。

5、使用碎纸机作为销毁工具,粉碎后的纸屑当场处理完毕。

6、《弃票销毁审批表》与《弃票登记簿》、《弃票管理台账》、《弃票销毁清册》由征稽股集中妥善保管。

五、弃票登记情况作为“优秀班级”和“收费标兵”的考核依据之一,具体考核办法按百分考核标准执行。

第四篇:作业票管理制度

喀喇沁草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票管理制度

作业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危险性作业,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辖范围内所有危险性作业。 3.职责

3.1安全环保部为各类作业票管理部门,负责各作业票审批、存档、现场检查。

3.2各作业单位负责作业风险分析、填写作业票,措施落实、现场监控和作业票存档。

3.3公司各相关单位负责作业票审批,确认。 4.程序

4.1在公司范围内进行以下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票:

篦冷机清大块作业、断路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动土作业、动火作业、交叉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清仓(库)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温作业、预热器清堵作业。 4.2工作票办理流程

(1)在进行危险作业之前,作业单位必须做出详细施工方案并确定现场监督人员。

(2)前往安全环保部开具作业票,由作业部门主管领导签字审批。 (3)危险作业现场监督人员协同安全环保部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确定满足作业条件后现场确认签字。

(4)将作业票提交作业部门分管领导和公司总经理审批完成后,开始作业,作业票留安全环保部存档备查。 5.奖惩

喀喇沁草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票管理制度

公司任何单位在进行4.1中任何危险作业前,未办理或未按照4.2所说流程办理作业票,根据作业危险程度每次考核作业单位500-1000元。

6.本制度自下发之日执行,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两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两票”制度的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工作票及操作票的管理内容与要求,严格杜绝无票工作和“两票”执行中的各种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二十五项反措重点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引用标准 2.1国家电网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2.2华东电管局《关于加强当前发电厂检修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2.3原国家电力公司《二十五项反措重点要求》。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安庆皖能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工作票及操作票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 组织体系和责权划分 第四条 工作票及操作票管理机构 4.1工作票及操作票管理领导小组是公司工作票及操作票管理的领导机构,小组组长由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

(一)公司现行的工作票有六种:热力机械工作票、热控工作票、电气第一种工作票、电气第二种工作票、动火第一种工作票和动火第二种工作票。

(二)热机工作票使用范围: 5.1、锅炉设备及除渣出灰系统设备: ⑴锅炉本体、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吹灰器、空气予热器、返料器、旋风分离器清扫和检修。 ⑵引风机、送风机、返料风机、罗茨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等设备检修、检测。 ⑶烟道、风道、清扫和检修。 ⑷汽水系统阀门、管道的维护和检修。 ⑸储料链板机、垃圾链板机、滚筒给料机、反拔均料机等垃圾给料系统、给煤机、输煤机(罗旋)、原煤仓、管道的维护和检修。 ⑹布袋除尘器、除灰斗的检修及热力试验。 ⑺冷渣机、斗提机、斗链机及所属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出灰、出渣系统设备检修。 ⑻疏水箱及疏水系统检修。 ⑼燃油系统、润滑油系统、油泵及管道伐门的维护检修(如动火工作应使用动火工作票)。 ⑽锅炉车间所属的工业水、疏放水、消防水系统的检修。 ⑾压缩空气系统、空压机及管道伐门的维护检修。 ⑿在生产现场搭设大型脚手架,需要运行人员采取安全措施者。 ⒀在运行设备上及系统上工作,影响安全运行时,必须经运行人员许可,由运行人员进行操作,电气停电或做好安全措施的工作。 5.

2、汽机设备: ⑴汽机本体的所有管道伐门的检修。 ⑵凝水、给水、补水箱、补水泵、开、闭式泵等及所属管道伐门的检修。 ⑶机组滤油及补油(油系统动火工作,应使用动火工作票)。 ⑷加热器、汽水公用系统及管道伐门的检修。 ⑸在运行机组的调速系统,油系统进行调整工作。 ⑹在水、油、低压蒸汽管道上装卡子,消除轻微泄漏等维修工作。 ⑺在生产现场搭设大型脚手架,需要运行人员采取安全措施者。 ⑻与运行有关的设备,需要运行人员操作及电气停电的工作,并做好安全措施工作。 ⑼在运行设备上及系统工作上,影响安全运行时,必须得到运行人员许可由运行人员操作电气停电或做好安全措施的工作。 ⑽循环水系统设备及冷水塔等进行的检修工作。 5.3、热工设备: ⑴主、辅机设备主要监视仪表(主蒸汽、温度、压力、流量表、水位、油压、转速表、真空表等)。热力保护装置、联锁装置、自动调节装置、远方操作装置、程控系统、皮带秤、垃圾称重电子衡、电动伐等的热工检修试验工作。 ⑵运行中及备用中需切断电源的热工仪表,自动装置影响运行安全的系统工作或处理缺陷时,均须执行工作票制度。 5.

4、化水设备: ⑴水处理系统、一体化净水器、阴阳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清水泵、中间泵、除盐水泵、除碳风机、除碳塔、除盐水箱、中间水箱及所属管道伐门的检修。 ⑵酸碱系统及酸碱池、计量器、耐酸碱地沟、中和池及所属管伐的检修。 ⑶磷酸盐输送系统的配药箱、加药泵、溶液箱及所属管道阀门的检修。 ⑷氨水、联氨贮存输送系统的储存箱、喷射箱及所属管道伐门的检修。 ⑸取样器、冷却器及所属管道阀门的检修。 ⑹与热力系统直接连接管伐,影响安全运行的工作。 ⑺垃圾渗漏池、污水处理系统等设备的检修。 5.5、输煤设备: ⑴燃料运输系统的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 ⑵输煤皮带的更换、胶接、尾部滚筒,下煤筒、变速箱、托锟、拉紧装置的检修。 ⑶装载机的检修。 ⑷给煤机、碎煤机等设备的检修。 ⑸卸油系统油泵及管道伐门的维护、检修(如系动火工作应使用动火工作票)。 ⑹原煤仓的检修。 ⑺其它需要运行人员采取安全措施的工作。 第六条 热机操作票和操作卡使用范围: 6.1锅炉设备及除尘设备: ⑴锅炉的启动和停止。 ⑵引风机、送风机的启动和停止。 ⑶除尘器启动和停止。 6.

2、汽机设备: ⑴正常开机和停机。 ⑵给泵、取水泵、循泵、凝泵启动和停止。 ⑶高加、低加、冷油器的投入和停用。 ⑷真空严密性试验、高加及其保护试验、给泵、循泵、凝泵、调速油泵、交直流润滑油泵等定期试验。 ⑸汽机的超速试验及注油试验。 ⑹凝汽器的清洗。 第七条 工作票必须由公司提名、公司领导批准的人员签发,其他人员签发的工作票一律无效,无工作票者,运行人员有权制止检修工作和命令退出现场。 7.1、电气第一种工作票及热机大小修工作票应在开工前一日交给当值值班员,电气第二种工作票及热机临时消缺的工作票可当天预先交给当值值班员。 7.

2、凡在我厂油区、油泵房、油箱、油管道、煤仓、氧气、乙炔瓶仓库以及其它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动火作业,均应填写动火工作票,履行动火工作手续后方可工作。 7.3、在工作当中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八不准”工作。 ⑴精神不振、不准工作 ⑵无工作票,不准工作 ⑶不停电,不准工作 ⑷不验电接地,不准工作 ⑸不经许可,不准工作 ⑹安全距离不合格,不准工作。 ⑺无监护,不准工作。 ⑻安全措施不正确,不准冒险工作。 7.

4、严格执行操作票,是防止和杜绝误操作事故的有力保证,因此,一切操作必须按运行规程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填写和执行操作票,否则按未遂事故统计。 7.5、下达和接受操作命令要做到:操作任务明确,操作范围明确,操作顺序明确,操作时间明确,安全措施明确。 7.

6、操作时,监护人和操作人要结伴同行,禁止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操作中要做到三核对(核对设备名称、核对设备编号、核对设备位置),并认真执行操作复诵制度。 7.7、严格执行操作纪律,做到八不准操作: ⑴精神不振,不准操作; ⑵命令不清,操作票不审查不准操作; ⑶无人监护,不准操作; ⑷不执行“三核对”,不准操作; ⑸不准无票或颠倒顺序操作; ⑹非当班值班人员,不准操作; ⑺不熟悉设备系统,不准操作; ⑻无安全措施,不准冒险操作; 第八条 工作票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8.1在电气、热力设备上工作,不开工作票者,或工作后补填工作票者。 8.

2、未经批准的工作票签发人签发的工作票。 8.3、工作票任务不明确,安全措施不具体,应该审核签名的手续不完备,工作班成员签名由他人代签者。 8.

4、工作内容遗漏,电气第一种工作票无系统图示,或带电部分应用红色标出、结果不用红色标出,安全措施错误,设备开关、闸刀、伐门等编号及拉开、合上、装设、拆除、隔断等重要名词写错者,如应拉开的开关、闸刀、伐门、应悬挂的地线、应合上的接地刀闸,应悬挂的标示牌,应装设的安全遮栏或安全围栏、堵板等未填写等。 8.5、值班员不按规定做安全措施者,如应填挂两组地线只挂一组,甚至不挂或装设不合格者,挂标示脾不足或不挂者,不设合格的安全遮栏(围栏)者。 8.

6、值班员不通过工作票签发人改变停电范围和安全措施者。 8.7、工作许可人,不填写安全措施或不按规定填写具体安全措施,而只写同左者。 8.

8、工作票在许可开工、收工、工作转移、人员变更和工作结束时,不认真执行规定者。 8.9、工作票中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由一人代签或不签字者,值长不签名者。 8.

10、检修工作改期。工作票不办理延期手续者。 8.

11、工作票上接地线、接地刀闸、绝缘隔板、堵板不编号、不登记、不填写保留带电部位和应补充的安全措施,不同时使用设备名称及编号者。 8.

12、工作票涂改三处以上者或票面模糊、残缺不清者。 8.

13、工作票签发人又是工作负责人者。 8.

14、工作负责人有变动,在工作票上末办理手续者。 8.

15、一个工作负责人同时执行两张工作票者。 8.

16、领导人员、值班人员、基建人员、集体人员、外包人员等非工作班人员参加工作,不履行工作票的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工作间断、转移、终结手续者。 8.

17、工作负责人在工作中不执行监护制,擅离职守者。 8.

18、新人员(包括学员、实习生、临时工、家属工、外包工)等参加工作,不进行安全教育和无人监护者。 8.

19、工作负责人开工前不向工作班成员,交清工作任务,停电范围、带电部位和安全注意事项者。 8.20、在高压试验工作票发出后,在同—电气连接部份再发出第二张工作票者。 8.

21、高压试验工作违背省局《防触电安全规定》者。 8.

22、工作终结时,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值班负责人末办理填写结束时间和签名者,工作终结不拆除地线,不拉开接地刀闸,或执行后不填写或不注明情况者。 8.

23、已执行的工作票不编号或遗失者。 8.

24、凡在执行工作票中由于违反规定而发生人身未遂事故、障碍、事故者。 8.

25、非工作班成员擅自参加工作者。 8.

26、工作班成员不签名,由他人代签者。 8.

27、其它。 第九条 操作票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9.1、按规定填写操作票而不填票操作者。 9.

2、操作任务填写不明确、目的和设备名称编号不具体者。 9.3、操作票几个项目兼并、漏项、补项、顺序颠倒、如开关、刀闸操作后,不检查开合位置,倒换母线操作,不检查负荷分配等。 9.

4、操作顺序不正确,如停电操作时,拉刀闸顺序不对,或停送电只用—张操作票,先拆主变两侧接地线而后再检查主变上有无杂物者,发电机并列,先投强励,后投保护跳闸压板者,或跳项、漏项操作者。 9.5、调度命令任务不明确,如只写停送电操作或下错命令者。 9.

6、操作票由一人兼填审或监护者。 9.7、设备不使用名称、编号、接地线、堵板、绝缘、隔板、操作工具不编号、不登记者。 9.

8、装拆两组及以上接地线,接地刀闸而不填写操作票者。 9.9、操作前不根据模拟图板或系统接线图核对操作项目,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者,操作中不唱票、复诵、监护、操作不打“√”,操作后不全面复查者。 9.

10、操作票不编号,不盖“已执行”、“作废”等章者。 9.

11、操作票涂改严重,如涂改三处或票面模糊不清者,操作完了一次打“√”者。 9.

12、已执行的操作票遗失者。 9.

13、在执行中发现漏项,不按操作票项目顺序进行或发生异常、障碍、事故者。 9.

14、操作不用票,事后补填操作票者。 9.

15、在操作中合上接地刀闸损坏后,不拉开者。 9.

16、在操作中擅自打开刀闸肖子、网门、柜门或拆除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误闭锁装置者。 9.

17、模拟图板不符合实际运行方式,现场无正确图纸者。 9.

18、其它 第十条 两票合格统计办法: 应使用票数---不合格的票数 合格率=- 应使用票数 第十一条 安全管理部每月对“两票”进行检查、考核一次,考核结果报技术运营部进行月度奖金考核。不合格一次扣20元。 安全管理部2013年3月20日

上一篇:五小行业统计表范文下一篇:土建施工质量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