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古海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探讨

2022-09-12

0概述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流。钱塘江出杭州湾入东海, 由于杭州湾喇叭形河口的独特地势, 催生了天下闻名的钱江涌潮。为抵御涌潮, 人们在两岸修筑了海塘。钱塘江古海塘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钱塘江海塘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我国三大工程, 比较而言, 钱塘江海塘的建设更为艰巨, 科技含量更高, 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钱塘江古海塘周边文物古迹密布, 地域特色明显, 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意境深邃, 文化特质鲜明, 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化遗产。

一、钱塘江古海塘的成因

地理因素

涌潮是钱塘江河口特殊的自然现象。潮水涌入遇沙坎继续向上推进时, 江底坡度渐陡, 河床抬高, 潮谷传播阻力增大, 速度渐缓;而河口急剧缩小, 潮水流量加大, 潮峰传播速度远远大于潮谷传播速度, 于是潮峰和潮谷的位置逐渐接近。当潮峰赶上了潮谷, 前坡陡立, 并发生破碎, 便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钱塘江涌潮。强涌潮冲刷海岸线, 造成两岸坍塌, 灾害频发。为抵抗强潮冲刷, 浙江先民在两岸修建了钱塘江古海塘。

科技因素

海塘工程, 自东汉以后, 渐有兴建。从最初的散塘, 到唐代逐渐构成系统的海塘。海塘修建之初, 只以阻止高潮泛溢为目的, 五代以后, 渐次注意防止海岸崩坍和滩地防护。宋以后, 开始围垦前海滨的滩地。明清以来, 逐渐以积极的措施, 改变水流条件。从材料及技术上看, 秦汉之际只是土塘, 到唐宋时出现石塘, 五代钱王首创竹笼络石和滉柱之法, 再到明代黄光升创设鱼鳞石塘, 千百年来, 海塘修筑技术不断发展完善。

文化因素

对水的敬畏, 对水的利用。由海塘衍生出的海潮文化、海塘文化共同构成钱江观潮民俗风情的历史记忆, 是历史发展演变的有力见证。海塘还是安全的屏障, 石塘工程完备并沿用至今, 具有维护国家政权、保护人民安全的普世价值。

二、钱塘江古海塘的形制

为抵抗潮水侵袭, 劳动人民不断改进钱塘江古海塘的建造工艺, 经过长期的实践, 演化出各种不同的海塘形制。古海塘以断面区分为直立式与斜坡式两种形制。材质则有土塘、土石塘等,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段, 其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各种不同类型的海塘构成了钱塘江古海塘的丰富形制。[1]

1. 土塘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 东汉会稽郡议曹华信为防钱塘江潮水内灌, 主持在钱唐县治东面修筑了一条堤坝。这是最早的关于钱塘江海塘的记载。海塘的修筑, 使原本江潮汹涌之地逐渐因泥沙淤积而演变为陆地, 这为钱塘江沿岸地区农业的发展及杭州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 竹笼石塘

吴越国时, 钱塘江口涌潮直达杭州以上, 对都城安全及农业生产皆构成威胁。梁开平四年 (910) , 钱镠征集大批军民, 在钱塘江边修筑了一条竹笼石塘。钱镠筑塘开始用版筑法, 即两侧用木板夹峙, 中间填土夯实筑成土塘。因海岸为粉砂质土, 在强劲潮流昼夜冲刷下, 塘基常被掏空, 屡筑屡溃。后改为竹笼石塘, 抗潮能力远胜于板塘和土塘。这是海塘建筑技术上的一大创举, 在中国古代海塘工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对后世影响深远。

3. 柴塘

在宋大中祥符年间, 转运使陈尧佐与杭州知州戚纶针对海宁一带地基软弱、承载力低的弱点, 借用黄河河工中的埽工技术, 以薪土相间夯筑的方法, 创筑了柴塘。塘基铺以埽牛, 成为整体筏基, 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塘土“层土层柴”夯实, 并用木桩加以联结, 增大了塘身的抗滑性能。柴塘自身重量小, 大大低于石塘和竹笼塘, 能适应于任何基础;柴唐富有整体性和柔韧性, 抗冲能力大大强于普通土塘, 能经受潮浪冲击而不溃。在地基特别软、潮流又很强劲的地段成为一种极有价值塘工形式。

4. 立墙式叠石塘

石塘塘身以条石垒砌, 共十三层, 迎潮面逐层内收, 呈台阶形。水流最强处, 用竹笼装石作护坦保护塘脚, 或使堤岸作圆折形, 以分杀水势。背海面筑土堤加固, 土石紧密结合, 以防咸潮渗漏。其优点是工程结构比较合理,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防止海水渗漏、抗御潮流冲刷的能力。

5. 石囤木柜塘

这是在竹笼石塘基础上创筑的, 结构与竹笼石塘大体相同。石囤, 即装满石块的竹笼;木柜是用条木制成的方形或长方形大木框, 中间填满石块。塘前有木桩固定, 木柜与木柜之间用横木连接, 形成一个整体, 具有聚零为整的特点。稳定性和抗冲防坍能力较之竹笼塘有一定的增强。

6. 鱼鳞石塘

最典型的是明嘉靖黄光升在海盐主持修筑海塘。这种石塘为元明清三代最重型的石塘。因其迎水面条石逐层微微内收, 一层压着一层, 呈有规则的鱼鳞状, 所以俗称鱼鳞石塘。又因其塘基部分采用五纵五横的砌石方法, 故又称五纵五横鱼鳞塘。所用塘石规格一律, 并作了精细加工, “琢必方, 砥必平”。从打桩奠基到砌筑塘身, 每一道工序均有章法, 每一层塘石布置, 各有程式。因此整个海塘极其坚固, 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防渗漏性, 能抗御强劲潮浪的冲击, 久而不溃。

三、钱塘江古海塘遗产价值

钱塘江古海塘符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77条“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 (i) 、 (iii) 、 (iv) 、 (v) 、 (vi) 这五条标准。[2]

标准 (i) :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力的杰作。

钱塘江海塘是为防御钱塘江河口特殊的自然威胁, 卫护太湖平原南部和宁绍平原不受洪潮侵害, 在钱塘江两岸建立起的连成一线、系统化的人工防御体系, 是时间跨度长、建设规模大、持续开发的的系统工程。

钱塘江海塘运用了土动力学原理、水力学原理和潮汐动力学原理, 创造性地解决了因钱塘江河口两岸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潮流条件而引起的基础、主体结构、消能防冲等诸多工程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在水文地质勘察、塘工技术、工程组织、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科技水平, 体现了涌潮河口防御工程的开创性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与海塘工程技术价值, 是我国古代海塘工程技术的代表作, 是代表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建筑工程和科技文化遗产的有力证据。

标准 (iii) :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在钱塘江河口开展的以海塘建造为代表的一系列人类活动, 是“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 从人与自然威胁矛盾关系处理角度充分阐释了中国古人一直秉持的人与万物一体、尊重自然的有机自然观, 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有力见证。早在汉代以前, 为抵御江流潮水, 钱塘江地区即有类似海塘建筑的兴筑。至今屹立在钱塘江两岸的钱塘江海塘, 是中国农耕社会中筑塘防海历史传统的缩影和见证。

标准 (iv) :是一种建筑、建筑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 展现人类历史上一个 (或几个) 重要阶段。

海塘构造历史上不断发展变化。最早是就地取用土料壅筑海塘。唐代, 土塘修筑中加入柴菷、石料等, 以加强整体性。宋元时期, 海塘建筑开始大量采用石筑, 主要用竹笼和石囤等裹挟碎石抛石筑堤塘。明代, 采用规整条石砌筑海塘, 逐渐推广, 至清代修筑海塘, 已全面采用条石。民国时期乃至上世纪末之前, 修筑海塘仍大量采用石料。海塘的构造由松散到整体,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施工过程中, 基础加固、形式选择、砌筑方法、塘身维护等也不断探索与完善。

标准 (v) :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 代表一种 (或几种) 文化或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当它面对不可逆变化影响而变得脆弱。

作为农业帝国经济中心的安全防御体系, 钱塘江海塘对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海塘工程作为国家政治思想实现的载体, 体现了大一统国家体制巨大的组织能力和规模优势, 是中国大一统理念下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至巅峰的见证。

钱塘江古海塘是人类居住地开发使用的杰出范例, 在强涌潮的作用下, 人们在岸线内坍的一侧修筑海塘守护土地, 另一方面在沙土淤涨的一侧围垦利用并筑塘巩固, 因地制宜, 发展盐业、棉业、渔业, 最终守住了北岸岸线并在南岸留下一道道筑塘围垦的遗迹, 是农耕社会下强涌潮河口地区人们持续与海争地形成的独特文化景观。展现着人与自然互动关系演进过程中政治观念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技艺的提高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杰作。

标准 (vi)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

钱塘江涌潮孕育了钱塘江河口两岸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 成为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情感相关联、反映其精神世界的人文景观。这类遗产记述了海塘的建筑与演变历史, 阐发了人们对海塘的心理暗示与美好愿望, 表现出与海塘海潮相关的生活心态与风俗习惯, 抒发了对海塘人物的无尽怀念, 承载了海塘的历史文化, 表现出海塘文化的不朽活力。

(1) 传说故事。钱塘江两岸流传着关于钱塘江的一系列传说故事, 著名的有造钱塘传说、潮神传说、钱王射潮传说等。如潮神伍子胥传说, 如钱王射潮传说。钱塘江传说内容丰富, 涉及地名、人物、风物、俗语等, 对于研究钱塘江两岸的民俗乃至传统文化都有重要参考价值。[3]

(2) 崇拜祭祀。人们纪念治水镇潮或修筑管理海塘的传说人物或历史人物, 补充了海塘历史, 丰富了海塘文化遗产内涵, 也激励着后世人们更加积极主动而又科学合理地管治钱江潮、造福民生。海塘沿线, 对于水神、海神、潮神的祭祀, 对于治水名人的感念等, 无疑是深厚古海塘文化的积淀反映。

(3) 生产习俗。修筑海塘需要科学的劳动组织, 在劳作过程中, 塘工生产习俗成为重要的历史陈迹和遗产内涵。海盐塘工在长期修筑海塘过程中, 结合挑土填基、采石搬运、撬石打桩、砌石合龙等工序, 创造了独特的“塘工号子”。其内涵包括了劳动的组织程序, 记载了建塘的历史;而其唱词、腔调、旋律等成为文学、音乐乃至舞蹈的表现组成, 成为优秀的综合文化产品。除建塘之外, 围绕海塘周边晒盐、捕鱼等劳动形成的生产习俗, 同样丰富了遗产的内涵。[4]

(4) 海塘文学。钱塘江沿岸风光秀丽, 更有汹涌澎湃的钱塘江潮水, 堪称世界奇观。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甚多, 诗词文赋不胜枚数。这些诗文记述, 包括诗篇、词作、曲目、楹联等, 与钱塘江古海塘休戚相关, 成为古海塘文化须臾不可分割之组成部分。

(5) 海塘史料。历代与海塘相关的志书、论著、策议、奏疏、记述等成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其遗产价值在于: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塘建设的相关背景;了解海塘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程序;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塘技术的构成与演变;, 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塘的功能、功效发挥, 和对相关地域经济社会的推进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塘相关文化的孕育、发展、演变, 继而充分体念海塘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我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 就是让我们具有代表性的遗产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同, 就是用国际的标准来规范我们对遗产的保护, 从而获得利用世界的平台来传播遗产文化的精神, 实现共存、共融、共同发展。

(1) 文化保护传承价值

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 钱塘江古海塘与万里长城、京杭运河齐名, 海塘本身及相关古迹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与海塘相关的民俗禁忌、故事传说、风物特产等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千古奇绝的汹涌钱江潮更是名声远播。由钱塘江海塘衍生的史料记载、文学创作、音乐舞蹈、摄影绘画等, 丰富了钱塘江海塘的文化内涵, 促进了海塘文化传播与影响。钱塘江海塘连同钱塘江涌潮, 足以骄傲地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项目, 永续传承。

(2) 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滔滔钱江涌潮, 巍巍海上长城, 承载的千年历史, 饱含的文化内涵。可以点带面将古海塘串联起来, 连同钱塘江两岸的其他丰富资源, 成为“文化走廊”, 成为旅游开发利用、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对象与载体, 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钱塘江观千年文化发展与积淀, 使之成为一道奇妙自然景观和丰富人文资源相结合的优质黄金线。

五、钱塘江古海塘申遗对策

(1) 深入调查, 拓展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 充实申遗资料。针对古海塘的学术性资料极度缺乏, 与之相关研究零碎、杂乱, 系统性研究不足, 专门组织人员开展海塘申遗工作研究, 为先期开展系统化、科学性的申遗研究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

(2) 加强保护, 明确责任

由于古海塘的保护涉及多区域、多部门, 需要在省级政府层面进行统一协调,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进行分工合作。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划定海塘保护范围, 制定保护办法;水利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建设行政部门规划时严格控制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建设执法部门负责对海塘的违法巡查和处理;沿线乡镇为具体责任人, 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在具体保护措施上, 有点到面, 整体保护。古海塘史一个有机的整体, 与其相关的文物点及周边环境应纳入保护范畴。逐步消除对古海塘的侵占和破坏。可以用土地置换的方式还海塘一个未来;可以用绿化带的方式, 在不破坏海塘的基础上使海塘得以永续保存。

(3) 加强宣传, 提升价值

古海塘的价值和作用, 由于其现实意义的逐渐模糊, 越来越不为人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是古海塘保护、海塘的价值升入人心, 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形成保护的共识。

同时要提炼古海塘的价值, 通过科学的价值评估, 申请为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梳理保护标志, 建立记录档案等措施, 层法律层面进行有效保护。

(4) 合理利用充分展示

建立博物馆、展示馆是保护和利用钱塘江古海塘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建成后的博物馆作为钱塘江古海塘文化遗产的展示、教育的场所。

综上所述, 钱塘江古海塘遗产是包含物质和非物质双重内涵的线性遗产。为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建议开展钱塘江古海塘联合申遗, 由省级文物部门牵头, 统筹安排钱塘江古海塘主要保留地区共同参与遗产申报, 各地携手共同保护钱塘江古海塘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摘要:通过对钱塘江古海塘的成因、形制及演变过程、历史价值的分析;对照世界遗产评估标准对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阐述。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需改进完善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钱塘江,古海塘,申遗

注释

1[1]王国平:《钱塘江文献集成》第三册《钱塘江海塘史料》 (三)

2[2]《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3[3]吴关荣:《钱塘江传说》

4[4]顾希佳:《钱塘江风俗》

上一篇:浅谈禅意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充盈人文关怀,实施个性化阅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