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心”成就好老师

2022-09-11

小时候, 我一直有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令人钦佩的好老师!但那时“好老师”在我心中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完全没有衡量的具体标准。而今, 当自己站上了三尺讲台, 才知道做好老师并非那么简单。回顾自己十年来的执教生涯, 看看身边优秀教师的点点滴滴, 我认为做好老师必须具备“六心”素养, 那就是爱心, 耐心, 细心, 责任心, 宽容心和上进心。

一、教师要具有真诚的爱心

爱心是好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从古到今, 很多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那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 要完成好自己身上的使命, 自然要履行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职责, 而有爱心则是做好教育的基本前提。爱是一种尊重、一种信任、一种品质、一种坚守。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怀揣这种尊重与信任、品质与坚守, 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为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爱, 就如同得到了赞许, 得到了表扬, 得到了奖赏。这种爱会让他们备感自豪与幸福, 也会自然地进入他们幼小的心灵, 在他们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就像沐浴在春风中, 感到无比温暖, 更加奋发自信。

教师的爱心于学生可以表现在言语上, 比如常常问学生:今天你快乐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以及表扬或鼓励孩子:你真棒!加油!等等。也可以表现在动作上, 比如时常轻轻地摸摸低年级孩子的头, 拍拍高年级学生的肩, 以示友好和平易近人。这样会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差距, 他们会很相信老师, 也会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 愿意积极上进, 做什么事都会轻而易举。高尔基曾说过:真诚的关心, 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只要老师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学生, 关爱学生, 学生自然会感觉到。由此可见, 教师对学生具有爱心的重要性。老师的爱, 对儿童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心

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群体, 而不是单个的个体, 所管理和统率的是一个班集体, 是每一个学生的老师。因此, 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负责, 一个也不能忽视。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 那么, 此时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应对和解决每一个学生所出现的问题, 而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

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我们经常会遇到三三两两的学生断断续续来告状的情况。此时, 如果老师不能对第一个来告状的学生以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那么到后面就有可能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 耐心逐渐的丧失, 老师就容易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 敷衍了事。这样, 会导致我们疏忽某个细节, 或者处理不当而有损学生的自尊心, 也会令老师那高大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荡然无存, 久而久之, 学生对老师的那份依恋和信任也会减少, 师生关系日渐疏远。这样, 既不利于学生学习, 也不利于老师教学和开展工作。培根说过“无论何人, 若是失去耐心, 便失去了灵魂。”教师对学生失去耐心, 便意味着失去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灵魂精髓。

(三) 教师要有洞察秋毫的细心

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给学生严格的要求, 细心的照顾, 而且还要在生活上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更要对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细心的观察和揣摩。尤其是对高年级的学生, 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因为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 而且有时很复杂。当学生有心事或有困难需要帮助时, 如果教师通过细心的观察察觉到了这一点, 主动和学生加以沟通和开导, 及时解决困难, 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我想老师在学生心目中良师益友的形象一定会非常高大。

四、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责任, 是一种使命。责任心, 就是一种使命感, 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教师的责任心不仅表现在教书育人上, 还要表现在对学生生活的照顾上, 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上等等。做一名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老师, 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有一句话说得好:严是爱, 松是害, 不闻不问要变坏。爱心是基础, 而责任心则是驱使老师干好工作的动力。做为一个教师, 当你站到讲台上, 望着几十双求知的眼睛, 一种责任心在心头油然升起, 自然不能误人子弟。而对于“差生”或问题学生, 老师的这种责任感就越发地深重了。

在现实社会中, 我们很多学生都是家中的小皇帝, 小公主, 正是由于家里父母的过分溺爱, 导致了很多孩子的性格古怪, 叛逆,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当这些问题学生出现在班上后, 无论是给我们的任课老师, 还是给我们的班主任都带来了很大的教育难度和压力。但不管多大的难度和压力, 我们的老师都要凭着高度的责任心不能对学生轻言放弃, 而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教育说服他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要相信他们, 理解他们, 更要激励他们。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 他将一事无成, 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五、教师要有广阔的宽容心

纪伯伦有一句名言, 他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 一颗心宽容”。这句话用在教育者身上, 就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宽容, 包容的心, 尤其是对犯错的学生, 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去面对, 切不可站在自身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学生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 或多或少有些学生他们不能理解老师的教育和用心良苦, 也许有些调皮学生会对老师采取抵触或报复的行为, 有宽容心的老师绝不会和学生斤斤计较, 以暴还报。相反, 要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 无比宽广的胸怀去化解和处理其中的误会或矛盾。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 绝不是放任, 也不是纵容, 更不是消极的视而不见, 无所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此为借口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 发现学生的缺点不批评指正, 坐以待毙是不可取的。

六、教师要有永恒的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 艺术家和诗人。”要达到教育“能手, 艺术家和诗人”如此高的境界, 教师就要永远处在学习的状态里, 把教学当作一种生命, 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

北京十一学校的生物特级教师王春易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她认为新时期, 教师要永远处在学习的动态过程中, 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 一种乐趣。我很认同她的说法。新时期时代在进步, 在发展, 教育教学的理念在不断更新, 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在不断改变。因此, 当代教师要孜孜不倦的学习, 要保持永恒的上进心, 不能光凭老本去教学生。这样会被学生、学校和社会所淘汰的。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 乐于创新的教师, 一个乐学善教, 勇于追求上进的教师。

爱的教育, 润物无声。

教育是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奉献精神的坚守。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绽放的阳光, 从“爱”的原点出发, 努力做一个有“心”的好老师吧!

上一篇:走进数字图书,徜徉书的海洋——关于建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之我见下一篇:黑茶山青毛杨的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