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10-21

第一篇:初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今年初三历史期中试卷从整体看,综合性较强,知识的涵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做到了与会考题型相吻合,试题灵活,能考出学生的基本水平,是一份成功的期中试题。

二、试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有

4、

8、

11、

18、24几个试题。第4小题,是出错率较高的题,原因是学生分析能力较差,没有分析出关键信息,产生错误。第8小题将凯撒和屋大维相混淆,导致选择错误答案A。第11小题,学生做题不认真,基本知识掌握不准,选项中“资产阶级”与“市民阶级”,学生模糊作答,不能够准确作答。第18小题,也是出错率很高的题,学生不会认真审题,不明白题意,导致选择错误答案。

(二)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所考查的内容属于理解层次,有一定的难度。考查的内容既有对知识点的考查,也注意到了线和面的结合,而且重点突出。如27题的(1)29题的(1)(3)。

除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非选择题更注意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如27题的(4)28题等。

从学生答卷整体情况看,材料分析题做的不错,对知识点考查的分值得分率在70%左右,尤其是近代史知识。理解层次的材料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最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最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体现学习水平,这部分得分率太低,如27题的(4)28题,得分率不足20%。 从各班级成绩比较看,第一和最后的班级差距比较明显,后面的班级不及格学生人数太多,对明年的会考极为不利。因此初三历史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需要采取措施如下:

三、采取措施

1.落实基础知识,狠抓基本技能。

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能力。

2.加强材料处理与材料题的训练

强化“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念和基本方法。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3.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掌握好基本的课本上的图表;,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以图读史,以图讲史,进而读懂课本图表的隐性知识。

4.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 ①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

②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要求学生答题时有序条理。 5.加强比较教学,尤其是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

要帮助学生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学习,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一起,才能真正的学“活”历史,学好历史,提高自身认识历史的能力。

第二篇:初三历史期中考试家长会发言稿

本次期中考试是初三学生的第一次大考,各方面都很重视,在各科老师的认真对待和积极引导下,学生复习的热情的劲头都比较足,为了搞好期中历史复习,迎接期中考试,让每个学生都能考出自己比较满意和理想的成绩,我们几个历史老师为此还专门给学生编印了一套系统的期中考试复习资料,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复习。很多学生在考前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能认真的复习。从本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就反映这一点。

期中考试以及考试后的各项工作已告结束。本次初三历史期中考试题难易适中,其中主观性的题型占考题比例的百分之五十不等,基础题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考察的知识范围比较宽泛。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答题能力答题方法较以前有所进步,大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和牢固,但仍有少部分同学基础掌握很欠缺,从中反映了这些同学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松散的学习状态,希望通过此次考试能够认真反思,端着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和面临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同学答题的基本功有所提高,错答混答答非所问的现象基本消除,错别字也少多了,但是还有极个别同学太粗心,还是不小心写错了字,结果很可惜失掉了不该失掉的分数,还有些同学不注意审题,结果错误百出,有的同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导致答案出现纰漏,也失掉了不该失掉的分数,还有个别同学答题语言不够规范,口语话现象依然存在,历史答题忌口语话,说明了这些同学没有掌握好基本的知识,有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差,对学过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或灵活运用,针对此次考试中出现的这些弊端,今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多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教给学生分析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差的同学进行个别督促和辅导,利用有效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测试式的训练,提高基本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考试能力。

为了初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希望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形成家校结合的机制。为此我给家长提几点建议或要求吧,希望家长在繁忙中每周抽出一点时间抽检自己孩子本周的学习情况,翻看课本和笔记,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提问听写,作业也应一周检查一次,考前在家复习的时候,希望家长督促复习。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齐心配合,孩子的学习一定能够取得进步的。

第三篇: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试题

瑞金四中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歌词对开国大典的描述,最为贴切的是(B)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C.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D.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2.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D)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新疆和平解放C.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D.西藏和平解放 3.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C )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国民经济的恢复 6.“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词中“一桥”是指(B)

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九江长江大桥D.钱塘江大桥 7.B)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民法通则》 8.“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他们的事迹出现在(D)

A新中国成立时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C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9.导致“文化大革命”延续十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B) A.运动曲折、复杂、多变B.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C.毛泽东指导思想错误D.群众思想上认识不清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主要是指(A) A.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11.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C)

A.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12.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D) 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3.A)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4.B)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C)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16.把江泽民“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1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得到完善和发展,是在以来(A)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三大改造C.土地改革D.大跃进运动

18.。这是赞扬(D)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什么开始?(B)

A.改革经营模式 B.扩大企业自主权C.推进企业改组联合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词汇反映时代特点,下列词语能体现我国D) A.抗美援朝、反右派、整风运动、大跃进B.一边倒、阶级敌人、反革命、三个代表 C.三大改造、红卫兵、经济特区、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21.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C) A.民法B.刑法C.宪法D.经济法 2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B)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B) A.设经济特区B.民族区域自治C.设特别行政区D.一国两制 2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D)

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材料分析题

1.1949年—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和巩固新政权的时期,请回答:

(1)这一时期我国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答:《共同纲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这一时期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在军事上进行了什么斗争?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

答: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粉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保卫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3)这一时期新中国同封建势力进行了哪些斗争? 答:土地改革运动,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 (4)西藏是如何解放的? 答:西藏和平解放。

(5)这一阶段的中国历史向世界证明了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国家。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依据提示信息,完成表格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1979年的那个春天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歌词中的“春天”指什么? 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答:建立经济特区。

(3)歌词中赞扬的老人是谁?他到“南海边写下诗篇”被称为什么? 答:邓小平;南方谈话。

(4)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指导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 材料一是什么的内容?它可以概括为什么?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 材料二是什么的内容?在它的指导下出现了什么运动? 答: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

(3) 材料三是什么的内容?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什么?它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共十三大。 5.1956年—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1956—1966年,这段时间称为什么时期? 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2)在这一时期,共和国遭到了什么重大挫折? 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哪些先进人物? 答:“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4) 在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国家引导农民从参加互助组发展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在所有制方面搞“一大二公”,在分配上搞“一平二调”,大办公共食堂,吃大锅饭,掀起一股“共产风”。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 材料一是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它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答: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

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材料二是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 答:农业合作化运动。

(3) 材料三是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它产生了什么不利影响?

答: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 材料四是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它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 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的回顾,你有什么认识? 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7.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请回答:

(1) 这次大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哪方面上? 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这次大会还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答: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 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答:邓小平。

(4)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8.阅读下列材料: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歌曲《爱我中华》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事件是什么? 答:西藏和平解放。 (2)“一五”计划期间,为改善西藏的交通,国家修建了哪些公路? 答:青藏、康藏、新藏公路。

(3)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4)1999年,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党和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

(5)2006年我国建成什么铁路通上“世界屋脊”? 答:青藏铁路。

(5) 你认为我国应建立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四篇: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D)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磨制石器③使用天然火④学会人工取火⑤过群居生活

⑥生活的集体叫“氏族公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3、大汶口原始居民的遗址是在 (A) A、陕西省 B、云南省 C、山东省 D、浙江省

4、“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D) A、氏族公社的公有财产被破坏 B、氏族公社内部发生了贫富分化

C、部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战争 D、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C) A、《道德经》 B、《韩非子》 C、《孙子兵法》 D、《孙膑兵法》

6、秦朝统一后,把下列哪种文字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A)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7、秦始皇在中央设臵的主要官职不包括 (D)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马

8、下列历史典故或成语,与“楚汉之争”有关的是 (A) A、破釜沉舟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纸上谈兵 D、孟姜女哭长城

9、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全国推广最早开始于 (D) A、西周分封时 B、齐桓公称霸时 C、商鞅变法时 D、秦始皇统治时

10、下列制度中,哪一项不是西周时期的? (A) A、禅让制 B、奴隶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1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 A、黄帝 B、禹 C、 蚩尤 D、尧

12、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C) A、尧时期 B、舜时期 C、禹时期 D、神农时期

13、位于今天淄博境内的早期人类是 (C) A、大汶口人 B、龙山人 C、蓝田人 D、沂源人

14、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朝开始的? (B)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6、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加一个月,这种较完备的历法是哪 朝的? (B)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7、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A、西到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 C、西起长平,东到临洮 D、西到临洮,东到长平

18、历史上说的“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 (A) ①韩 ②赵 ◎魏 ④秦 ⑤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9、铁制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是在 (A)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20、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C) A、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B、推行郡县制 C、发动大规模战争 D、修筑长城

二、填空题(12分) 2l、北京人用打制石器,但己掌握使用自然火的技术。 北方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22、今天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与商周同时,我国另外一种著名的青铜文化是 。

23、齐桓公任用 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 ”为号召,扩充疆界。

24、“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是论语的言论;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25、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26、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 ,战国末期楚人 写了抒情长诗《离骚》。

三、列举题(16分)

27、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兵家的代表人物。(每家至少1位)

28、列举秦朝疆域四至。

29、列举西汉时期三个有作为的皇帝。 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30、列举西汉时期两项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

3l、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著名的战役。

四、材料解析题(10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材料二:“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六王毕,四海一”指什么事件?材料一中写到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建筑?

(2)“戍卒叫”指什么事件?在何时何地提出了材料二中的口号?

(3)材料二中的口号含义怎样?标志着什么?

(4)导致材料二中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意义?

(5)材料二的事件失败以后,还有谁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斗争?

五、简答题(12分)

33、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如何评论他的功过?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代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类的直系祖先是:( )

A.中华曙猿B.亚当和夏娃C.南方古猿D.不哇直立人

2.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

A.氏族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母系氏族社会,后期是父系氏族社会

B.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C.男子在氏族中取得支配地位

D.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

3.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B.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

4.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想要考察四大上古文明的发源地,他从中国出发,,从东向西依次经过的四大上古文明是:()①古埃及 ②两河流域 ③古印度 ④古代中国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5.有人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是指:( )

A.古代埃及B.古代雅典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

6.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7.你是否知道《西游记》与下列哪一个宗教有关:( )

A.天主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

8.伊斯兰教起源于:( )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阿拉伯半岛D.古代中国

9.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政治地位最高的封建主是:( )

A.国王B.教皇C.商人D.骑士

10.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选一个恰当的词,使第二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

①丕平———丕平献土②( )———来邑改革

A.穆罕默德B.査理·马特C.中臣廉足D.马可·波罗

11.元世祖时来华,在中国生活了17年,曾奉命视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意大利人是:( )

A.屋大维B.马可·波罗C.达·芬奇D.但丁

12.阿拉伯数字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

A.波斯人B.阿拉伯人C.古印度人D.古埃及人

13.世界上最早的公理化数学名著是:( )

A.《马可波罗行纪》B.《世界奇妙事物》

C.《草盘书》D.《几何原本》

14.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A.欧几里得B.亚里士多德C.索福克勒斯D.埃斯库罗斯

15.几何学的鼻祖是:( )

A.阿基米德B.欧几里得C.亚里士多德D.荷马

16.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 )

A.法国B.意大利C.非洲D.大洋洲

17.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第一个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 )

A.达·伽马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士

18.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东西”是指:( )

A.雾月政变B法兰西第一帝国C.《拿破仑法典》 D远征俄国

19.如果把“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和“《 权利法案》”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走进近代社会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D.构建文化殿堂

2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发生在18世纪B.都是反抗殖民压迫

C.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二.简单题(每题6分,共18分)

21.列举开辟新航路的三位航海家及成就。

22.列举古希腊的三位悲剧家及作品。

23.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

(2).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

(3).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___;

(4).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是___;

(5).发现“新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是___;

(6).哥特式建筑的典范被雨果称为“石头的交响乐”是___。

三.材料分析题(23分)

24.材料一: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是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这样死后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

材料二:“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3分)

(2).列出这三种宗教的经典名称、创立者、创立地点。(9分)

(3).这三种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种?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是哪一种?发展成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种?(3分)

25. 材料一: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

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制定了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对外发动了连绵战争,统称“拿破仑战争”。

(1).《人权宣言》于何年何机构通过?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2).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4分)

四.分析说明题(5分)

26.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是,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

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

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1014—1048),毕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

机。印刷机的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分,允许引用或摘录原句):

(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

(2).写出造纸术在各大洲的传播顺序。

(3).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机大约早几个世纪?

(4).哪些发明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

(5).我国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意义是什么?

五.探究题(14分)

27.材料一: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了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隶属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探究一:材料一中的“诉诸武力”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4分)

探究二:材料二出自何文献?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4分)

探究三:材料二中的“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大不列颠王国”各指什么国家?(2分)

探究四:这些殖民地人民取得独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5C. B. A. A. B6-----10D. D. C. A. B

11-----15 B. C. D. B. B16-----20B. A. C. A. D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迦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完成全球航行

22.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23.(1)但丁(2)大化改新(3)华盛顿 (4)埃及的太阳历

(5)哥伦布(6)巴黎圣母院

24. (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佛教《金刚经》释迦牟尼古代印度

基督教《圣经》 耶稣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 《古兰经》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3)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25. (1)1789年制宪议会核心:平等自由

(2)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26.(1)指南针(2)亚洲—欧洲---美洲

(3)4个世纪(4)造纸术印刷术

(5)中国四大发明的向外弘布,对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27.探究一:美国的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探究二: 《独立宣言》谴责了英王对殖民地人民的种种暴政,昭示了北美13个殖民地从此与英国脱离关系成为独立自由的合众国,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探究三: 美国英国

探究四: 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上一篇:超市商场合伙人协议书下一篇:初三数学测试题含答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