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发展与建设

2022-09-07

第一篇:众创空间发展与建设

贵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与补助办法

附件:

贵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建设与补助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筑府办发〔2016〕29号)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壮大一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众创空间,是指依托社会资源,为创新、创业和创意活动主体提供包含工作场所、交流及资源共享空间,推动创客将想法和创意变为项目和产品的新型孵化器。

第四条 贵阳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对全市孵化器(众创空间)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并负责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的认定、考核和补助资金拨付工作。

1 第五条 孵化器场地内建有独立众创空间的可以分别申请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但须理清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涉及内容的归属。

第二章 认定条件

第六条 市级孵化器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运营管理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孵化管理制度,自身及在孵企业的统计数据齐全。

(二)发展方向明确,机构设置合理,领导团队得力,管理团队结构合理,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0%以上。

(三)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孵化场地有一定面积的共享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其中,在孵企业使用的场地(含公共服务场地)占70%以上。公共服务场地是指孵化器提供给在孵企业共享的活动场所,包括公共餐厅和接待室、会议室、展示室、活动室、技术检测室等非盈利性配套服务场地。

(四)现有入孵企业达10家以上。

(五)具有为在孵企业提供融资的能力,并与创业投资、担保机构等建立了稳定的业务联系。

(六)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应有20%以上已申请专利。

(七)实际运营时间1年以上,经营状况良好。 第七条 孵化器在孵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新注册企业注册地及办公场所在孵化场地内;申请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截至入驻孵化器时,成立时间不超过2年。

2

(二)属迁入孵化的企业,其产品(或服务)尚处于研发或试销阶段,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三)企业在孵化器孵化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四)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应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产业领域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导向。

(五)企业有稳定的技术经营队伍,50%以上人员有大学及以上学历。

(六)在孵企业开发的项目(产品),知识产权界定清晰,无纠纷。

第八条 市级众创空间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建设及运营主体为贵阳市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具有健全的运营管理团队和工作机制。

(二)以服务创新创业为宗旨,能为入驻创新创业团队、创客及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所及配套服务。

(三)具有不低于500平米的固定办公场所和孵化场地,具有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或实操实训条件。

(四)具有3个以上稳定且实际开展辅导工作的创业导师,建有创业导师工作机制。

(五)已固定入驻5个以上的创新、创意、创业或创客团队,且有2个以上成功的创业投资、扶持或孵化案例。

(六)与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或其他融资服务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具备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能力。

(七)年均开展投资路演、宣传推介、创业讲堂等创新创业活动不少于12次。

3 第九条 众创空间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个人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创新创业激情和开拓创新精神,积极参与众创空间组织的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研发方向、目标产品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二)孵育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如注册成企业可放宽到 3年。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十条 申报。申报单位按照本办法第二章认定条件,填写申报材料并附证明材料,经区(市、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推荐,按程序向市科技局申报。

第十一条 初筛。市科技局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查,对达到认定条件的纳入评审程序。

第十二条 评审。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形成考评组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实;对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在孵企业、团队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实地考评,提出综合评审意见。

第十三条 公示。根据评审情况确定贵阳市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初步名单,经市科技局会议审议通过后,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第十四条 认定。经公示无异议,认定为贵阳市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并授予相应标牌。

第十五条 备案。已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可向市科技局提出备案申请,纳入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管理并享有相应支持。

第四章 考核及政策支持

4 第十六条 市科技局对已认定的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并拨付补助资金。

第十七条 考核程序:

(一)市科技局发布考核通知;

(二)已认定的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根据考核通知要求上报考核材料;

(三)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评分;

(四)市科技局公布考核等次,拨付补助资金。

第十八条 年度考核按评分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等次。其中评分为9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等次;75分至90分的为良好等次;60分至75分的为合格等次。

第十九条 补助资金标准如下:

(一)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孵化器最高给予40万元资金补助;众创空间最高给予20万元资金补助。

(二)年度考核良好等次的,孵化器最高给予30万元资金补助;众创空间最高给予15万元资金补助;

(三)年度考核合格等次的,孵化器最高给予20万元资金补助;众创空间最高给予10万元资金补助;

第二十条 年度考核中发现未达到认定条件或评分为60分以下的,取消贵阳市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称号,收回标牌;取消称号的,可再次申报并重新认定。

第二十一条 年度考核获得良好以上等次的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拥有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推荐权。经推荐的入驻团队或企业在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时,在同等条件下市科技局给予优先支持。

5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财政资金支持的,取消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资格,收回补助资金,并纳入科技不诚信名单。情节严重并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办理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补助工作的人员在筛查、考察、年度考核中存在违反纪律、违规操作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情节严重并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度。

6

第二篇:众创空间实施建设方案

1. 项目定位

项目聚焦于高新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互联网大数据项目、专利技术转化、科技信息服务等领域,为该类型的初创型企业提供一个创业平台,帮助这些企业顺利度过创业的初期困境,并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相关服务。

2. 组建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的定位,设立众创空间管理服务公司,部门下设:综合事务部、管理咨询部、项目服务部三个部门。 A. 综合管理部

1) 负责孵化器中心日常行政事务,协调配合各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2) 负责孵化器的对外接待、会务接待及入孵企业的会务服务工作; 3) 负责孵化器和入孵企业的宣传工作;

4) 负责工作规划、总结的编汇、文件指示精神、重要信息的上传下达及重要资料的存档保密工作;

5)负责众创空间的安全保卫、卫生保洁、消防物业等事务工作;

B. 管理咨询部

1)负责招商和入孵企业的相关资讯服务; 2)负责孵化企业的管理培训服务工作;

3)负责孵化项目的入驻企业的资格认定工作及管理评价;

4) 向企业提供企业管理、企业策划、品牌营销、企业诊断及创业培训和孵化指导;

C. 项目服务部

1)负责入驻企业项目服务、跟踪和毕业认定、政策法规的资讯等; 2)协助企业办理项目审批、工商、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成立手续; 3)负责组织企业间的联谊活动、交流发展经验、开展业务合作;

4)协助入孵企业办理通讯、网络设施的开通介入和系统维护等系列工作;

3. 运营模式

众创空间采用事业企业型的运营模式,由政府投资扶持,众创空间的日常管理按照企业化经营,实现收支平衡。同时与风险机构合作,建立众创空空管理服务公司来运作风险基金和提供孵化服务,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系统化的服务体系是孵化器发展的关键,计划建立一套由“基地管理员+项目经理+创业导师+专家资讯+商业网络”构成的五级孵化培训体系 1)以联络员为主的基础性服务

为每个在孵企业派驻一位联络员,帮助初创期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务性工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增值性服务

给重点在孵企业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以定期走访的形式,为企业在申报各类计划、项目推介、引进融资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3)以创业导师为主的针对性服务 对于企业发展所特有的个性化高层问题,聘请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资讯机构专业人士担任企业的创业导师,借助成功人士的经验和视野,帮助企业增强对商业机会的辨识能力和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提升企业的创业成功率;

4)以专家资讯顾问为主的指导下服务

中心专家资讯顾问团,凝聚多个领域专家群体的集体智慧,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5)以各类商业服务机构为主的专业性服务

通过筛选、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性商业服务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和商业资源接触的优先权,配合各类推介、对接活动、形成商业资源网络服务体系,提高资源供给方和资讯需求方的碰撞几率,实现各类创业资源对在孵企业最大、最有效的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4. 建设周期

由于缺乏相关的孵化器建设、运营经验和专业的孵化器人才,项目划分3各阶段建设,分布开展,以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准备期:在准备期,主要是对场地进行装修,符合基本的办公要求。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引入创业企业。并建立相关的众创空间管理制度,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引入投资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

实施期:准备期的工作结束后,众创空间正式开始运作。将搭建更多的服务平台,为入孵企业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参与一些社会化的活动,提升众创空间的知名度,同时为入孵企业进行宣传、推广;

扩张期:在准备期、实施期都顺利度过后,总结相关经验,形成自成一体的众创空间管理制度,积累相关的社会资源和融资渠道。然后扩大众创空间的经营范围,引入更多的创业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5. 开展创业服务与落实推出机制 1)创业服务

专利转化促进会成立创业众创空间服务机构,规范化开展创业孵化服务工作; 2)考核机制

众创空间每半年对在孵企业实体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在孵企业实体,众创空间以书面形式通知孵化对象,并帮助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敦促其改装;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在孵企业,终止在基地的孵化协议,不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在孵企业考核提供以下材料: 《在孵企业实体考核表》、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其他相关材料及复印件(新产品或高新产品证书、项目各类计划文件、成果或产品鉴定证书、获奖证书、专利及专有技术证明材料等); 3)退出机制

孵化期内已经孵化成熟,具有市场生产能力的在孵企业和孵化期已满的企业,原则上退出基地,优先安排进入工业园等,不接受安排落户的则应按标准补交房屋租金,并不再享受孵化企业的优惠政策;

第三篇:发展众创空间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

发展众创空间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意见》指出,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意义重大。具体内容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社会力量为主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出发点,促进创新创意与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有效对接。

加强政策集成。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壮大创新创业群体。完善股权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创新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强化开放共享。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构建开放创新创业平台,促进更多创业者加入和集聚。加强跨区域、跨国技术转移,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有效集成创业服务资源,提供全链条增值服务。强化创业辅导,培育企业家精神,发挥资本推力作用,提高创新创业效率。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并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创业群体高度活跃,以创业促进就业,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二)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针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集中办公等特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简化住所登记手续,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给予适当财政补贴,鼓励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免费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

(三)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加快推进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机制。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优质服务,支持服务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为创新创业搭建高效便利的服务平台,提高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完善专利审查快速通道,对小微企业亟需获得授权的核心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

(五)加强财政资金引导。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综合运用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六)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增强众筹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促进科技初创企业融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和流转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作为从事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或特色分(支)行,提供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方式的金融服务。

(七)丰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积极支持参与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为投资机构与创新创业者提供对接平台。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培育一批专业创业辅导师,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或组成辅导团队。鼓励大企业建立服务大众创业的开放创新平台,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

(八)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加强各类媒体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积极落实促进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各地要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

(二)加强示范引导。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创业示范工程。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机制、新政策,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加强协调推进。科技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研究完善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发展众创空间的指导和支持。各地要做好大众创新创业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发展情况统计汇总等工作,及时报告有关进展情况。

第四篇: 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专项资金项目

2016年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单位为经科技部门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山创客·众创空间”的运营机构(详见《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众创空间认定的通知》)。

专题七:孵化器与众创空间认定补助(事后补助)(专题编号:20160201)

1、支持内容: (1)对2015经认定获得省级以上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称号的机构给予一次性补助。

支持强度:获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省级孵化器)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补助,获认定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25万元补助。

(2)对经市政府批准获得“中山创客·众创空间”授牌的单位给予一次性补助。 支持强度:200万元。

(3)对2015获得省级孵化器运营评价A、B等级的孵化器给予运营补助。 支持强度:A等级的孵化器给予每个单位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B等级的孵化器给予每个单位资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4)对被认定为“市镇(区)共建产业转型升级孵化育成基地”的单位,给予一次性补助。

支持强度:按30元/平方米,每个单位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认定补助。

2、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为经科技部门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山创客·众创空间”的运营机构。

(2)经中山市推进“中山创客·众创空间”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获得“中山创客·众创空间”授牌的孵化器可申请“中山创客·众创空间”认定补助。

(3)“市镇(区)共建产业转型升级孵化育成基地”需由所在镇区提出认定申请,经专家评审后,予以认定支持。基地孵化面积要求达5000平方米以上,具备明确的产业转型升级主导方向、发展规划以及运营管理团队等条件。

专题八:孵化器与众创空间新增在孵面积补助(事后补助)(专题编号:20160202)

1、支持内容: 按照在孵面积120元/平方米的标准对市级以上孵化器2015新增在孵面积给予一次性补助。

2、支持强度:每家最高不超过150万元。

3、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为经科技部门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山创客·众创空间”的运营机构。

(2)新增在孵面积包括:在孵企业的新增孵化面积和新增入孵企业孵化面积的总和。

专题九:孵化器与众创空间项目路演补助(事后补助)(专题编号:20160203)

1、支持内容: 2016年1-6月期间,由孵化器与众创空间运营单位主办路演活动,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补助。

2、支持强度:中山市内活动最高不超过15万元/次;中山市外活动最高不超过50万元/次。每个单位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资助次数最高不超过10次。

3、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为经科技部门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山创客·众创空间”的运营机构。

(2)项目路演是指企业(项目)代表在专场活动中向多个投资方讲解项目属性、发展计划和融资计划的专场融资推荐会。申请补助的项目路演活动要求参加项目累计达8个以上(单个项目团队人数在3人以上),路演活动主办方应与2个以上投资方签订项目投资意向书,作为投资方参与路演的佐证材料。项目路演按实际发生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主要用于组织者或参与单位的项目融资现场推广会、媒体推广、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创业辅导费用等。

专题十:孵化器与众创空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补助(事后补助)(专题编号:20160204)

1、支持内容: 鼓励和支持在孵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按通过数量对所在孵化器运营单位给予补助。

2、支持强度:2015每新增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所在孵化器运营单位3万元。

3、申报要求:

申报单位为经市科技局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山创客·众创空间”的运营机构。

专题十一: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资格补助(事后补助)(专题编号:20160205)

1、支持内容: 对当年和上一参加由省级以上科技部门举办的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并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单位,按证书数量给予补助。

2、支持强度:每获得一个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补助0.8万元。

3、申报要求:

申报单位为经市科技局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山创客·众创空间”的运营机构。

第五篇: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建设

1月28号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搭建创新创业的新平台,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新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各行各业的青年创新人才、创新团队,打造经济发展新发动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月2日,万钢部长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蒋跃建副厅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发展众创空间,全面推动大众创新创业,既是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实施创新驱动重要的社会基础。 南京大学领导高度重视众创空间建设,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围绕众创空间建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众创空间建设 1. 南京大学大学生创业园: 早在2003年,南京大学为了提高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水平,加强创业扶持力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南京大学学士后流动站”,作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器。流动站作为一个面向学生、服务学生的一个创业服务组织,依托鼓楼高校科技园的优势资源,为广大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培训、就业、创业等全面系统的咨询和服务,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流动站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创业和就业,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优化配置学生创业资源,形成我校就业创业品牌;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实现自我理想、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搭建一座服务同

学、走向社会的桥梁,起到很好的效果,得到广泛好评。 2014年在“南京大学学士后流动站”基础上建设的“南京大学大学生创业园”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基地现拥有鼓楼校区、仙林校区三个空间载体,共约3000平方米,建有学生接待大厅、报告厅、用人单位洽谈室、面试室、团体辅导室、职业咨询室、创业孵化室等各种就业创业场所,为入驻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创业园免费提供给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入驻,并根据团队申请提供相应的基本办公配备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依托南京大学与江苏省地方政府共建的24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学生创业项目利用平台优势科技产业资源和各地区优惠政策进行创业孵化加速。 近年来,先后近千名学生受到创业园、学士后流动站的创业指导和训练,目前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49个,十余支团队注册成立公司,七支团队在“南京市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中获奖,有一支团队同时获得“‘赢在南京’创业大赛”一等奖,一支团队获得“江苏学信杯”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一等奖,四支团队获得首轮天使资助得以发展壮大,并实现从我校大学生创业园入驻地方加速器以谋求更高效的发展。 2.南京大学—纽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南京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成立南京大学—纽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以下简称创新创业学院),2012年10月英国华威大学加盟。坐落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大科学园内,创业孵化面积3000平方米。建院目的是:充分整合和发挥中美英三所著名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类资源,通过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为中美英三方,特别是为中国政府、企业界人士及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包括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对各界人士进行培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和产业化等。 力争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领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和社会精英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创业实践的示范园区;创新创业科学研究及教育研究中心。创新、创业顺应世界与时代潮流,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各个领域的创新工作, 社会对创新创业需求日益强烈,创新创业学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具有以下优势:(1) 区位优势:学院所处的长三角区域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对创新创业需求最为旺盛, 为创新创业学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南京市政府规划将南京打造成国际化人才培训之都, 这为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并对创新创业学院直接提供了如用地、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2)三校联合优势:南京大学、纽约大学理工分校和华威大学是国际著名大学,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三方领导在创新创业学院的发展规划上取得一致共识,并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3)丰富的社会资源优势:创新创业学院顾问委员会的各位顾问都是各领域的社会名流,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和非凡的个人 能力,对学院发展工作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将发挥重要作用。 3.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近年来,南京大学提出“服务江苏,面向全国”发展战略,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率先在江苏把正产学研合作平台建在各地产业园区,注重与特色园区合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政

府出财力和政策,南大出人才和智力的方式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集成各自优势资源,针对各地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确定科研目标,构建相应的创新载体。以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服务平台为目标,以成果转化、技术研发、咨询服务、人才培养、孵化企业、创新创业为目标,实现自我发展。截止目前,南京大学与江苏各地共建了24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每个平台都拿出200平米的空间,免费用于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践活动。

二、创新服务提升

1.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众创空间,将为创业者提供超低成本的物理空间、网络空间、交流空间。充分利用依托高校优势资源,打造全方位公共服务平台,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这些平台包括:公共实验和检测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政策服务平台、园区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创客交流平台、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等。

2. 众创空间一站式服务:园区为创业者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论证、公共财务管理等配套服务。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业素质培训及自主创业提供环境和条件。 3.创业导师团队:在发挥现有的创新人才计划教师队伍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引进、试用等环节的不断优化,建设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学校积极聘请包括校内专家学者、政府就业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大型招聘中介公司高管、以及创业成功校友在内的双师型教师,组建南京大学创业导师团队。

创业导师团队(部分)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务 专 长 潘 毅 南京大学 副校长 新材料 陈 强 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主任 技术转移、 新材料 李爱民 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教授、院长 资源环境 节能减排 胡建平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书记 创业指导 中心 董 平 江苏南大矿产资源有限公司 教授、董事地质工程 长 刘建平 南大紫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智能工厂 陈化冰 江苏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副 总裁 光电材料 李小虎 上海以诺投资公司 董事长 创投管理 姜 宁 南京大学商学院 教授 企业管理 于洁 南京大学科技园发展公司 财务总监 财务管理 赵善麒 江苏宏微科技公司 董事长、千创新管理 人计划 高纪凡 中国天合光能公司,中国太阳董事长 企业管理 能电池联盟理事长 安礼如 中国农化公司 总经理 企业管理

三、科技金融支撑 1.多措并举保障学生创业工作经费: 南京大学教务处计划每年拨款50万元用于创业课程建设,校团

委每年列40万元专项用于创业竞赛组织和参赛。2014年,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在年度工作经费中列出40万元用于创业培育。南京市人社局每年拨付10万元用以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站建设,鼓楼区人社局承诺自2014年起每年支持力度不小于20万元。此外, 获批“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称号后,得到50万相应经费支持,学校切实保障专款专用。 2.多方联合设立创业扶持资金:联合紫金创投公司、以诺基金公司等单位,设立600万元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

3. 灵活多样的扶持资金支持:(1)创业培育计划。通过创业宣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思维,量大面广地选择项目,对团队创业项目进行不低于5000元的小额无偿投入,以培育有创业潜质的项目快速成长。经培育后脱颖而出的创业项目经则进入下一轮资金支持。(2)创业补偿机制。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相关初创工本费用等进行全额补贴,以减轻初创成本。对于带动就业的初创企业定期给予创业补偿,扶持初创企业成长。(3)资金奖励计划。对于自主创业项目注册后稳定经营达到一定期限的初创公司,经评审后分等级进行1-3万元的奖励。 4. 投资与退出机制:创业扶持资金投资入股初创公司5-30万元,占股不超过总股本30%,不干预初创公司的管理,以确保创业者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同时承诺三年内退出或持有不超过5%的股份。在退出时可按原值退出或按溢价80%退出,20%用于奖励创业团队。

四、创业文化培育

1. 南京大学本科生“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南京大学始终意识到,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未来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提供丰沃的成才土壤是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体现了南京大学在新百年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重要观念转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20年来江苏高校首次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给予学生多样化培养,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极大的拓宽了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途径。 2.创新创业课程:现已建设立项33门课程,涵盖24个院系,由7位教授、10位副教授、21位讲师以及多位企业家具体承担。就业创业类课程包含商业课程和行业课程。商业课程主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内容涵盖企业战略和企业家精神、组织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与财务、市场营销等五个方面;行业课程主要是针对今后有意向在某特定行业或领域发展的学生开设,教学内容是增强学生对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并培养相关行业所需的技能与素养。与传统的专业课程相比,就业创业课程强调新颖而且紧密联系业界发展,更加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竞争力。

3. 组织创业大赛:每年组织团队参加全国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

取得优异的成绩。“挑战杯”、“东方硅谷创业大赛”,“赢在中国创业大学等等。由南京大学主办的各类创业大赛精彩纷呈,“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女大学生创意文化设计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训练营”、“创业英才计划”等。为加强校内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校友来校演讲,分享创业历程、体会创业成功的魅力。

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将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构建一批众创空间,新增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联合基金公司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创业风投基金,新增创业导师10人,进一步建立完善网络空间等基础设施,注重市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高校潜力,开放高校优势科技资源,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行动计划。利用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团队孵化,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新常态。 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5年9月

上一篇:注册造价工程师经验下一篇:在党史国史教育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