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界的作用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宗教界的作用范文

如何发挥好宗教场所管理领导小组的作用

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没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民族、宗教问题是关系我们国家统

一、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建设成功的大问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再一次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这些年世界上发生的战乱和冲突,大都与民族、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民族、宗教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民族关系是和睦的,民族团结是巩固的,宗教界也是稳定的。这充分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强大凝聚力的,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民族宗教无小事”,宗教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是群众工作,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群众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依法加强农村宗教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南疆基层干部,该如何做好宗教场所及活动,是维护好一方平安的重要举措。我们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相当严峻。特别是在国际敌对势力以民族、宗教问题为突破口,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情况下,我们的民族、宗教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围绕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十分尖锐。

一、处理好民族宗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各有1亿多人。各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目标看,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处理好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其中就包括要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从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合法利益。

所以说,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关系到我国对外关系和国际形象。因此,我们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克服民族宗教工作仅仅是部门工作的狭隘观点,建立和完善民族宗教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整体合力,共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确保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努力开创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二、乡镇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重视不够,存在着“不愿管”的问题 。部分联系清真寺乡镇、村委会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宗教事务条例》,对《责任状》也是一签了事。虽然按照

有关部门要求都成立了“统战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也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但由于重视不够,许多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

(二)统战办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存在着“不去管”的问题。 乡镇统战办是乡镇党委、政府管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助手,肩负着依法管理宗教工作的重任。可有的统战干事对此始终打不起精神来,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对于统战部和民宗局安排的工作,能推就推,推不过去则拖,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比较突出,有时来不及还弄虚作假。

(三)部分村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敢管”的问题。 村是管理民族宗教工作的“前沿岗哨”,是反映乡镇民族宗教工作的“晴雨表”。部分村两委班子平时既不注重相关政策知识的学习、宣传,对辖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也不管不问,总感觉这些场所和发展经济、搞新农村建设关系不大,管不管无所谓,同时,害怕去管。

(四)清真寺寺管会工作开展不到位,存在着“不会管”的问题。清真寺是穆斯林群众礼拜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卫生、讲经准备、遵纪守法、档案建立、建章立制等方面都直接反映着一个清真寺寺管会班子成员素质的高低。然而,有的清真寺里除了县上统一制作的牌匾外,班子成员既不学习,也没有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不健全,有关资料不及时归档,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工作处于无序状态。

(五)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宗教活动场所的财

务管理组织和机构不健全,会计、预算、收支、资产管理等制度不够完善,未形成切实有效的自律机制和政府及社会监督的他律机制。

三、完善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工作的措施

(一)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稳定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有一套制度做保证。乡镇要按照上级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机构设置,结合本地实际,及时调整充实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同志要担任组长,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定期通报情况,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各司其职,加强沟通,紧密配合,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乡主管领导重视到位,解决部分联系干部“不愿管”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乡主管领导时刻都不放松民族宗教工作。在乡统战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民族宗教工作。努力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并切实解决乡统战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乡镇各部门发现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纠纷、突发事件以及带有苗头性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县委统战部和县民宗局。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要有措施、有预案、有应急反应能力,为确保宗教领域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二)积极发挥乡镇统战办的指导作用,解决“不去管”的问题。 要严格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与乡武装部、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密切配合,加大督查力度,互通信息,及时掌握宗教活动详情(包括零散朝觐和私自到内地学习经文的情况)。要坚

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的工作原则,既依法保证正常的宗教活动,又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

(三)确保村村委管理到位,解决“不敢管”的问题。 要尊重群众信仰的自由。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条件。只有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我们才能更好地对信教群众开展工作,更好地推进不同宗教和谐相处,促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村两委班子要积极利用各种机会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以及宗教法律、法规。为保证学习效果,要建立严格的学习、考勤等制度,凡是没有特殊理由,村干部都必须参加学习。同时村干部要在认真学习、领会、掌握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各种下片入户的机会向村委会民认真宣传,尤其是对那些信教群众,教育他们不但做一个讲诚信、求团结、谋和谐的好公民,而且还要做一个遵纪、守法、奉献的好教民。

(四)确保乡清真寺寺管会工作开展到位,解决“不会管”的问题。要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要鼓励宗教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发挥宗教教义中积极因素的作用。为此,各寺管会要积极鼓励宗教人士订阅有关学习资

料,加强学习,进一步做好会议记录、学习记录,并及时归档入柜。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逐级上报。鼓励他们争做一个“政治上、政策上、教务上”都合格的宗教人士,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年底乡统战办、村委会和信教群众的评议。

(五)加快民族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民族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稳定、促进全市大发展快发展的基础。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要积极“想办法,找路子,求实效”,要全面落实民族宗教工作责任制,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支持力度。涉农部门要加快民族乡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对民族乡村的特色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金融信贷部门对民族乡、村范围内发展前景好、市场广阔、效益好的农业产业项目,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予以支持;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要加大对民族乡村的基础建设投入,通过帮扶等措施,使民族乡村的道路、水利设施、电力等更趋完善;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拨资金,加大民族乡村的教育专项投入,提高民族乡村的教育质量;卫生部门要强化民族乡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建设,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文化、体育、广电等部门要加大民族乡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和改善民族乡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扎实做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

党政领导小组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亲自做民族宗教界上

层人士的工作,通过“结对子”、定期走访、谈心交友等形式,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鼓励、支持民族宗教界继续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团结和带领广大信教群众,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关心广大信教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要做好被宗教地下势力控制的信教群众的团结争取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要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

(七)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推动宗教事务健康发展

1、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和规章,确立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要本着依法行政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时限等办事,维护法律权威。

2、履行政府职责与发挥宗教界主体作用相结合。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是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切实履行职责,周密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工作。宗教活动场所是该场所财务管理的实际承担者和执行者,要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贯彻法规规章与完善宗教内部管理制度相结合。要注意将

有关宗教法规规章的原则规定有效地体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中,做到即科学分工又合理衔接,使两者相得益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既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又要注意尊重、支持宗教界自我管理。

4、开展专项工作与创建、和谐寺院活动相结合。要将开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融入创建和谐寺院活动,作为和谐寺院达标的重要考核指标。既要注意财务监督管理专项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专门进行部署、检查、推动,又要有机纳入和谐寺院创建活动,做到两推动、两促进。

总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发展要求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已成为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新举措,推进宗教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遵循“强化管理、规范管理、创新管理”的工作思路,立足长远,做在当下,乡镇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要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第二篇: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内涵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无论是作为一种信仰,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言,中国宗教都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宗教关系已成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度关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在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共建和谐世界等方面,中国宗教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不断完善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科学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已经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扩展1,社会和谐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思想,但对社会和谐内涵的认识并没有深入展开,对实现社会和谐途径的探索也没有系统阐述。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政府领导人在一些列讲话3中,逐步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1

2 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党建研究》2002年第10期。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 如2003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就能集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1

发展观。发展观的更新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至为重要,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有了和谐发展,才可能有社会和谐。这不仅为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指出了方向, 而且也成为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前奏。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社会和谐提升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治国安邦的目标、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的战略高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

民主法治,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和谐社会的建构,真正依赖的是对民主的追求和法律对民主的保障。只有当依法治国方略切实得到贯彻时,社会才能在一个共同的规则之上和谐运转,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切实的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利益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不同社会利益群本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只有加以有效地协调和解决,确保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建有效的现代信用制度。因此必须从基本的道德建设做起,加强政府、公民、社会等各领域中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法制建设保障信用体系的效用。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历史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更需要全面顾及、通盘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最广泛、最充4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

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组织机制尚不健全,社会管理仍有待完善,维护稳定仍是第一责任。这就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维护良好社会社会秩序,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5。中国作为 13 亿人口的大国,其快速发展需要极大的资源和能源供给,中国要保持持续增长,就必须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应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一时的发展。

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既要通过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持,又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参与其中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社会共同建设。无论是作为一种信仰,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宗教都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宗教关系已成为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五大关系之一,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度关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宗教教义教规中无不蕴含崇尚和谐、追求和平的思想理念,加以深入的挖掘和积极的阐释,可以为构建社5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

6 同上。

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固然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也应该包括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和谐思想资源,而宗教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中国有一亿多信教群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既可能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也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冲突的消极因素。关键在于国家和社会怎样对待宗教,宗教自身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全面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热情,积极引导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宗教关系作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五大关系”7之一,对于团结各种社会力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将继续长期存在,并影响大量的群众。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随着信教群众的增多、宗教社会影响的增大,宗教关系已经成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对于增强社会认同,凝聚各方面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努力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8。

三、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途径

近年来,中国宗教界积极探索促进社会和谐的方法和途径,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爱国爱教、参政议政,为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人士响应党的号召,7 胡锦涛在2006年第20次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大关系包括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

8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以主人翁精神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促进适应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新型政教关系的建立。通过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等途径,宗教界人士参与了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协商,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积极贡献力量。目前在中国各级人大和政协中,有近17000名宗教界人士担任代表、委员。他们提出的许多提案、议案和政策建议,不同程度上被各级党政机关采纳。各宗教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协助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关键时候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宗教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挖掘和谐理念、倡导和谐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各宗教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国宗教界努力挖掘各宗教中关于“和”的理念,努力对宗教经典、宗教教义作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中国佛教一直致力于“人间佛教”的实践,近年来举办的两届世界佛教论坛分别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宗教又是一座文化资源宝库,有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学、异彩纷呈的宗教艺术、风景秀丽的宗教圣地、内涵丰富的宗教礼仪等。对宗教文化的研究,对宗教典籍的整理,对宗教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弘扬,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丰富了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竞争激烈、社会矛盾突出,宗教文化能够缓解信教群众的精神危机,消除不安定因素,减少社会震荡,强化信众对现行秩序的认同。

(三)服务社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宗教界努力发扬慈悲济世、服务社会、关爱人群的优良传统,根据各宗教的特点,发挥各宗教的优势,在解决自养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参与赈灾扶贫、助学助残、生态环保、医疗救助等工作,努力参与和兴办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尽自己的所能“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成为维护社会公信、保障社会稳定的一种积极的补充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国际及与台港澳的宗教交往,为“共建和谐世界”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宗教界广泛开展同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宗教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祖国统

一、共建和谐世界的交流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定期召开的中韩日三国佛教会议正编织成牢固的新“黄金纽带”,促进了东亚的和平与繁荣;基督教圣经事工展先后在美国、德国成功举办,增进了西方对我宗教政策和宗教现状的了解;成功举办的两届世界佛教论坛、一届国际道德经论坛以及佛指舍利赴台、赴港供奉,大型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赴东南亚、韩国演出,道教音乐会演、中新佛教文化展等大型交流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增强民族共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还探索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世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开展高层对话,以促进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沟通与和睦,为从深层次上解决国际社会的危机,促进社会和谐,共建和谐世界,发挥建设性作用。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宗教为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共建和谐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宗教发挥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大,中国政府和宗教界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都应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共同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第三篇:发挥宗教积极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县政协委员 XXX 宗教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具有积极、消极两重作用。当今世界,宗教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全球60亿人中有48亿人信仰宗教,10起局部战争冲突中有9起都与民民族宗教相关。在我国,全国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信众1亿多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活动场所近9万处,宗教教职人员30多万人,佛教、伊斯兰教与民族关系紧密,天主教、基督教源自国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宗教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日渐加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让宗教发挥积极作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全面建设和谐美好新XX凝聚力量,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全县宗教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信教公民15万余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近几年来,信教人数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性别、文化、职业方面有新变化。县内宗教活动场所从88年开始恢复设立,目前,全县共设立宗教活动场所17处,其中,佛教场所14处、道教场所2处、

基督教堂1处,住场所宗教教职人员60余名,宗教活动场所占地面积15万㎡,建筑面积5.7万㎡,固定资产价值近2亿元。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有部分信众,未设立活动场所,信教群众或在家或到邻县参加宗教活动。随着党的宗教信仰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事务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强化基础,宗教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进一步建立健全宗教工作网络。县上建立了由统战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宗教工作协调机制,2005年恢复设立县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 2007年更名为县民宗局,各乡镇政府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从事宗教工作的干部。2007年3月,我县在全市率先建立起县佛教协会和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等县级宗教团体,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建设,指导宗教团体近几年先后调整充实场所负责人8人,确保场所管理有力,活动有序。

加大对宗教工作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宗教工作的认识。县上将宗教工作纳入了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内容,2011年3月29日,县政府召开了首次全县宗教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对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省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提高了各级干部对宗教工作的认识,几年来,仅XX电视台报导宗教工作新闻每年达到10余条,积极宣传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报道全县宗教工作。

(二)突出重点,宗教领域更加和谐稳定。

加强教职人员培养,充分发挥代表人士作用。围绕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目标,每年都要由县上组织开展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有关人员培训,各宗教团体和场所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举办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宗教教职人员和场所其他有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宗教代表人士培养,在县政协换届中,安排宗教人士委员4人,常委1人,本届政协任期内,宗教界委员积极参与政协活动,撰写提案4件,发挥优势参政议政。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活动有序开展。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密切配合,指导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依法做好教职人员管理,按照教义教规开展宗教活动。寿宁寺成功举办了2000多人参加的正果法师圆寂20周年法会,白塔寺多次成功举办了数百人参加的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监管工作,从2006开始,每年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有关部门及乡镇密切配合,组织机关干部、公安干警和民兵上千人做好了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宗教活动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宗教系统安全检查,督促场所每月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近几年先后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2处。

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县统战、民宗部门每年初进行培训和动员,活动中加强指导,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认真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年终认真开展检查、督促和评比,

引导创建活动顺利进行。2007年以来,经过申报评审,全县认定合格场所10个,其中获省表彰1个,市表彰9个,占场所总数的59%,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自力更生,组织宗教界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截止2011年9月30日,纳入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中期调整的13个重建项目中,已开工13个,占任务的100%;已基本完工12个,占任务的92%;完成总投资1025万元,占计划总投资91%。各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殿堂和宗教教职人员基本生活用房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宗教活动正常进行,宗教内部稳定有序,灾后恢复重建卓有成效。

(三)加强引导,积极作用得到发挥

在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节日,宗教界积极开展“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采取歌舞、展览等多种形式感党恩、颂成就,坚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的信心和决心。

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祖国的活动。在拉萨“3.14”事件、新疆“7.5”事件等打砸抢事件发生后,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迅速行动,召开座谈会,带领广大信教群众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信谣、不传谣、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揭批“法轮功”和抵御“渗透”中,我县宗教界发挥优势,积极作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认真开展各项回报社会活动。几年来,全县宗教界大力弘扬爱国爱教、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在县内洪涝旱灾、汶川特大地

震、玉树地震、广安洪灾等抗救救灾和“打造继光故里”活动中,广大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举善心、献爱心、讲奉献、做功德,先后共募集捐款100多万元,支持灾区人民抗灾自救,支持公益事业,为打造继光故里作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的宗教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宗教领域保持了稳定,宗教界积极服务全县大局,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宗教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县、乡(镇)和村宗教工作网络有待加强,干部群众对宗教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长效管理机制、责任追究制和预警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二是宗教团体、教职人员和场所负责人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宗教活动场所分布不合理,大部分宗教场所建筑设施建设程序不规范。

四是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滞后,工作落实难度大。 五是非法宗教活动时有发生,乱建庙宇、私设基督教聚会点现象仍然存在,大量民间信仰需要引导。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大对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把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和宗教知识纳入对各级干部学习培训计划,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宗教政策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对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

识。要通过教育培训,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到宗教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辨证规律。在当今世界,传统宗教仍在发展,新兴宗教不断出现,宗教在社会生活中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的转型期,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民思想活动的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为宗教的传播和扩大影响提供了空间,不能只看到无神论和有神论之间的对立,消极对待宗教。要充分认识到宗教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还包括组织、行动、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宗教的社会作用既有巧用、善用、活用而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作用,也有被利用、误用、错用而破坏现存社会秩序作用的两重性,既可以成为积极因素又可能成为消极因素,宗教的社会作用是由如何被调动、被激发而决定的,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就必须科学地认识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宗教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地做好工作。要充分认识到,信教群众也是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只要我们的政策把握得好,管理引导得当,广大信教群众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宗教的认识,分清宗教与迷信,正信正行,既要宗教信仰自由,又要依法办事,依法开展活动,自觉抵制邪教。

2、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加强管理。要加强宗教工作的属地管理,充分发挥县、乡(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和工作责任制的作用,把宗教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考核内容。同时,进一步完

善宗教工作责任追究制、协同协作机制及预警、应急机制。加强宗教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完善执法机制,遵守执法程序,避免不作为、不到位。要加大宗教工作经费投入,将宗教工作经费和宗教团体补助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正常开展。要定期排查宗教领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宗教界和谐稳定。

要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进行管理。一是坚持原则。要紧紧围绕“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依法管理原则。二是严格依法。各有关部门要严于执法、善于执法,努力做到敢于管理不缺位,依法管理不越位,正确执法不错位。三是充分发挥合法宗教团体的作用制止非法的宗教活动,引导民间信仰,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3、规范团体、场所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要以“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为载体,重点加强团体、场所的制度建设,推行目标管理考核测评,在宗教场所实行财务公开,保证日常管理的规范有序。

宗教活动场所分布不合理,既影响信教群众宗教生活,又给依法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要兼顾需要和可能,引导宗教团体合理布局,依法申请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满足群众宗教生活要求,推进依法管理。要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的新建与改造、场所周边环境的建设等,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建设程序进行。

宗教教职人员不足,是制约我县宗教积极作用发挥的一个重

大问题,要加强宗教团体、教职人员和场所负责人的队伍建设。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宗教爱国人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各教的特点,指导宗教团体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等多种途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大对宗教团体和场所负责人的培训和学习交流力度,不断提高教职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自身管理水平,保证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合格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使他们能够自觉团结和引导信教群众共同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要认真做好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落实工作,切实保障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宗教教职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人员流动性大,落实政策不明确具体,宗教场所收入不高等问题是影响工作落实的关键所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落到实处。

4、密切配合,综合治理,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治理和取缔非法宗教活动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群众工作,思想教育工作是基础和前提,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密切配合,依法治理,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和审批,加大对建设项目的土地用途管理和监督,对修建庙宇的建设项目要依法严格审批,凡未经批准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及早进行查处取缔。要加强对迷信职业者的教育和引导。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根据地理条件合理规划和布局,对一些历史悠久和达到一定规模的庙宇,进行改扩建,依法设立宗

教活动场所,方便当地信教群众正确合法地开展宗教活动,满足信仰需要。

5、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要重视和利用宗教在心理慰藉方面的特殊作用,各宗教包含弃恶扬善、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等的内容,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中具有调整失衡心态、平复心理焦虑的积极作用,引导理性对待事业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宗教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其本质特点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这种心理调节作用和灵魂的自我净化、道德的自我完善,间接地对大众心理调节起到引导作用,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道德风尚。要积极鼓励、引导宗教界人士参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掘宗教关于和谐的理念,使宗教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和道德资源。要引导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义诊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为建设和谐美好新XX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在宗教界人士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宗教界的朋友们:

今天,北岭乡专题召开宗教界人士培训和教职人员考核会议,其目的是对宗教界人士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宗教政策培训,并对教职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进一步提高宗教界人士和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面,我将全县重点工作向大家作一简要通报,并就做好当前和今后宗教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发展布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县城灾后重建为中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许多领域的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跨越,工作既有亮点又有特色,概括起来说,县城抢险救灾、灾后重建项目争取和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取得阶段性胜利;河滩小城镇开发全面实施,县城综合交易市场全面竣工,锁折二级公路、中西部人饮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同时,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组织宗教界人士赴外考察学习,定期走访宗教界人士,落实了宗教教职人员生活补助,先后召开多次全县性宗教界人士通报会,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经济建设和灾后重建,共同维护和谐稳定大局。

总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面临的机遇十分宝贵,这个良好的局面来之不易,这是省州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也是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 1

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的结果,这些也与广大宗教界人士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是离不开的。今年是县城灾后重建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更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当前最大的大局,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广大宗教界人士要一如既往地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增强维护大局、顺应大势的自觉性,倍加珍惜当前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倍加珍惜当前宗教的“黄金时期”,倍加珍惜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头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团结和带领广大信教群众,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发展、促进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政策,全力维护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我们东乡是一个多民族、多教派、多门宦的民族特困县。宗教问题历来是我县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宗教和顺历来是全县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作为宗教界人士,大家应该从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东乡的长远发展出发,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要始终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面对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团结和谐、影响宗教和顺的是非中,明确认识,旗帜鲜明,坚定立场。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自觉接受政府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第一,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正确理解和把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首要内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党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是信仰的自由,而不是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

动不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尊重和保护信教自由,绝不等于对宗教放任自流,也不等于对宗教活动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不问不管。任何自由是有限度的,任何行为必须置于法律的框架。如果肆意妄为,目无法纪,最终会玩火自焚;相互包容、彼此尊重,这是宗教、教派、门宦相互之间和睦和顺的首要前提,离开了这一点,相互攻击,水火不容,后果将是可怕的;一切宗教活动都是社会化的,都是为信教群众服务的。如果为了某一方面的利益,你争我夺、引发冲突,宗教就会违背教义,就会偏离方向,最终受害的是宗教本身。近年来,在宗教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阿訇乱出“胡空”,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有些宗教界人士既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也不严格遵守教规戒律,表里不一,出尔反尔,说话不顾大局,导致了一些矛盾纠纷;个别人利用教职人员身份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敛财骗人,败坏声誉,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尤其是2月2日发生的因香源堂教派内部矛盾引发的个别刑满释放人员煽动的暴力袭警刑事案件,影响极为恶劣,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也给各个方面提出了警示、敲响了警钟。这起案件对东乡的发展环境、对东乡的建设事业的损害程度是沉重的,是无法估量的。这起案件也给东乡形象造成巨大影响,给东乡宗教界抹了黑,给东乡人民脸上抹了黑,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也严重影响了当前重点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此,乡镇和宗教界人士都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持宗教领域和睦和顺。坚持依

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宗教和谐、做好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县宗教领域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极少数信教群众法制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从东乡民族利益的高度、从宗教自身利益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也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客观原因。因此,要继续加强对国务院、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和我县《暂行办法》的学习贯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要不断提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自觉接受政府的依法管理,把一切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一是在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方面。乡镇要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新建、重建、扩建严格进行审批管理,对各宗教活动场所要会管、敢管、管到位,真正把宗教活动场所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各宗教活动场所要加强自我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寺务、财务各项制度,推进寺务财务公开,规范运行、阳光操作,从源头上减少诱发矛盾的不利因素,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二是在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方面。乡镇要严格执行教职人员聘任审批制度,无证人员不得主持教务活动;各宗教活动场所搬请教职人员时要依法、依规、依序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搬请教职人员,更不得因搬请教职人员造成矛盾、制造事端,尤其是在明知有矛盾的情况下,若擅自搬请或辞退教职人员,谁牵头、谁组织、谁负责。三是在宗教活动的管理方面。乡镇要严格执行宗教活动审批制度,加强监管,坚决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真正把宗教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经常化的管理轨道;各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坚持“各行其是,互不干涉,互相尊重”和“小型、就地、分散”的原则,按照宗教活动审批程序及活动开展的相关规定,依法开展

各类宗教活动。

第三,充分发挥自身特殊作用,切实增强做好宣传引导的责任性

宗教从本质上来说,是追求和谐的,也是为广大信教群众服务的。当前,我县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按期完成县城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神圣职责,也是全县各族人民包括广大宗教界人士的共同愿望。作为宗教界人士,不仅有宗教责任,也有社会责任。大家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的民族宗教工作要求上来,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立场。要做学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宗教界人士,自觉护法守德、坚持正见、倡导正行,带头学习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要主动承担宣讲政策法规的责任义务,多向信教群众宣传宗教政策,多向信教群众宣传法律法规,使广大信教群众懂得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保证各项宗教活动合法有序进行。要让广大信教群众明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是对他们的保护,绝不容许利用宗教干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绝不容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对合理诉求一定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反映,不能采取过激行为、自行其是。

这里,再强调一点:县宗教、统战部门抽调的工作组要进一步明确职责,靠实责任,切实将宗教政策宣传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指导乡镇搞好相关信息摸底登记和建档工作,对所包乡镇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工作组和乡镇要加强协调联系,密切配

合,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及时掌握信息动态,畅通信息渠道,切实做到对宗教领域矛盾的源头预防,教育和引导宗教界人士认清形势,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肩负起维护宗教和睦和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责,努力塑造东乡宗教界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宗教界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宗教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团结带领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跨越式发展的主战场,在捐资助教、扶贫济困、抗旱救灾、植树造林、禁毒禁赌、调处纠纷等方面,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多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全力维护宗教领域和睦和顺,努力开创宗教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新东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全乡宗教界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宗教界的朋友、同志们:

在新的一年,很高兴与大家见面,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共谋发展,借此机会,我瑾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广大宗教界人士表示亲切的问候!

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促宗教、创和谐、谋发展”,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统一思想,交流感情,理清思路,共谋发展,为切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打好基础。刚才,各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谈得很好;乡长做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Xxx也做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坚持贯彻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打牢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保障回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围绕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进步这一主线,倡导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目前,在外促世界和平、在内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我们满怀信心,掀起了和各宗教界人士 “发挥民族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积极作用”的新高潮。

- 1气培养合格的宗教教职人员,发掘和弘扬宗教文化中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对宗教教义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阐释。要探索和思考宗教服务人群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界人才队伍。第三,要加强信教群众工作。要切实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生活,深化教育,增强信教群众的国安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维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我们的教义都是和平的、善良的、正义的,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公民,要跟党走,依法办事,守本分,孝父母,勇创业,快发展。

三、创建宗教活动场所,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长、环节多、标准高、任务重,要认真谋划,合理安排,科学实施。一是爱国爱教。这是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政治要求,热爱家乡,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弘扬优秀的宗教传统文化。二是知法守法。建设法治社会是国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要求,宗教活动要做到遵守国家法律,符合教义教规,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三是教风端正。这是宗教教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宗教教职人员的一举一动,对信教群众都有重要影响,事关宗教的形象、民族的发展。四是管理规范。管理制度要完善、工作要透明、

- 34 -

上一篇:综合评价学生范文下一篇:涨价通知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