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调研文章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乡镇调研文章范文

乡镇计生工作调研文章(夏六虎)

乡镇计生工作调研文章

夏六虎

2011年5月,我从望鱼乡镇调到姚桥镇任副镇长一职。工作由原来的单一的抓武装工作转变成分管姚桥镇的大农业、计生工作和私搭乱建整治工作。在姚桥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级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帮助、支持下,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定位,尽职而不越位,干事而不越权,主管和协助分管的各项工作在创新中开展,全年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农业工作方面:落实惠农政策,强化工作措施,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350亩。产量820吨。经济作物产量600亩,70吨。其他农作物(蔬菜)520亩,1456吨。茶叶共完成125亩的种植任务。林业工作方面:林业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在护林防火上大力进行宣传,预防,确保全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新发展纸浆竹134亩。集约经营管理4000亩。示范片建设1个150亩,下发化肥106吨。水利工作方面:按时完成区上下达的全国水利普查任务。投入2万余元,对黑水堰进行了疏通,维修及管护。保证了全年整个坝区村庄稼的浇灌及排洪沟的畅通无阻。

一、2011年计生工作主要成效:

(一)截止今年9月底,姚桥镇总人口11605人;已婚育龄妇女2857人;全年共出生人口125人,计生率80.08%。 采取各种节育措施2647人,综合节育率达80%。多次受区委、区政府的表扬,全面工作位列全区第一。

(二)认真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兑现工作,发放率100%。今年4月11日,在土桥村人口集中地内开展了一次大型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活动,以生殖健康进家庭、关爱妇女健康为载体,主要内容有发放计划生育宣传资料658份、做计划生育知识问答卷500份,发放避孕套8000只,洗浴盆、毛巾、香皂各500个,宣传展板18个,宣传灯笼120个

(三)在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上。共立案处理24人,征收社会抚养费56万余元,征收率达70%,居全区第一。

(四)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顺利通过了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监测。

二、抓好计生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

1、必须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姚桥镇地处城郊的尴尬境地,况且省上已经没有姚桥镇辖区的编制,流动人口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手段,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比例较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流动人口享有计划生育服务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切实抓紧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2、必须坚持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协调配合,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认真落实流入地和流出地各项工作职责,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模式,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和完善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为我们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必须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信息通报制度。相关部门为流动人口办理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应与人口计生部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各地要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依托社区和行业信息管理载体,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做到信息互联共享。

4、必须改革和完善统计信息制度,尤其对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合理设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指标,建立常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基础信息统计制度。加强出租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以出租屋、流动人口公寓和封闭住宅区管理为重点,强化社区外来人口登记制度,明确规定房屋出租户有依法协助政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全面实行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制度,掌握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积极探索“以房管人”的长效机制。

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方向:

1、充分认识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流动人口以农民工为主体,规模庞大、分布广泛,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尊重其主人翁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举措。 二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人口合理分布,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5号文件的具体举措。 三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要求。流动人口事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举措。

2、流入地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流出地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结合起来,做好计生工作。一是流入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属地的经常性工作范围,做到与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提供市民化服务,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以多种形式增强其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的融合。 二是流出地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结合起来,积极配合,从源头上加强对流出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做好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加强外出人员的登记工作,及时向流入地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 三是流入地和流出地要协调配合,大力加强和推进两地或多地的区域合作。人口流出和流入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及交界地区要通过签订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信息通报和区域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建立起两地或多地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

3、坚持综合治理,推进部门配合,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各地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委兼职委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形成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多方共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新局面。二是坚持重心下移,构建城市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平台。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发挥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分工负责、整体联动,采取联合办公、力度,落实各项奖惩制度,推进各地工作的有效开展。一站式服务等方式,按照便民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城市街道、社区组建基层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列入其工作职责,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三是坚持群众参与,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各地要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引导流动人口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完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配合做好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宣传报道,营造群众参与、关爱流动人口的社会氛围。

4、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权益 。一是管理和服务并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加强普法工作,向流动人口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流动人口遵守有关政策法规,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意识,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生育行为。二是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改革和完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制度,流动人口可以凭证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服务。流入地要畅通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的渠道,建立流入育龄妇女现居住地"定点服务"制度。流入地和流出地要依法免费办理相关手续,努力做到上门服务。三是坚决维护合法权益。严禁流出地跨地区设立管理站,严禁强迫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严禁在签订合同和办理证件时,搭车乱收费,或以各种名义收取押金、保证金。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开通维权热线和信访电子信箱,畅通投诉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犯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坚决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四是拓宽服务领域。要打破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界限,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各项惠民政策延伸到流动人口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在做好流动人口婚育管理和服务的同时,积极帮助未婚流动人口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5、完善计生信息系统,实现互通,促进“一盘棋”管理和服务格局的形成。尤其是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目标。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人口计生部门要依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建立和完善流动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积极通过区域协作,开展跨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跟踪管理和服务。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力争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正确的思路、创新的工作方法战胜前进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姚桥镇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而努力工作!

2011年12月16日

第二篇:乡镇书记署名文章

做强特色经济

开创**新局面

**镇党委书记 ***

**镇属典型的山区乡镇,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和生态资源。过去五年,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转变发展思路,紧紧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全面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支柱产业,镇域经济取得新发展

坚持走好高寒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子,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黄烟、蚕桑、水果等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镇种植黄烟2300多亩,产值达530多万元;种植蚕桑1350亩,产值达290多万元;水果种植面积达9000多亩,产值达900多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199亿元,农村人均收入达5591元,镇域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抓民心工程,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我镇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坚持把民生工作摆在全镇工作之首,圆满完成了三大“民心工程”:一是2008年取得了抗冰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投入近500万元资金,为60多户冰灾全倒户建起了油塘新村,让灾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二是2009年我镇筹措226.7万元,顺利完成**大桥重建工作,实现了**人民几十年来的夙愿;三是2010年完成了墟镇街道硬底化建设,完善了排污管网设施,新建了墟镇污水处理池,极大改善了墟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抓招商引资,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积极开展“百日招商”、“一把手招商突击月”和“中草药材专题招商”活动,成功引进了百草园中草药材种植项目和韶关利民制药厂田七种植项目。目前,我镇建立了1000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200亩仙草种植示范 1 基地、50亩中草药材苗圃培育科研基地及10亩田七种植示范基地,全镇已有金银花、田

七、仙草、迷迭香、红花草等多个中草药材品种。

四、抓资源整合,教育创强取得新成效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强镇”创建步伐。一是将**中学、**中心小学以及潭坑、善亨、铁寨、暖田四所教学点撤并整合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成为我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二是合理盘活闲置校舍,将**中心小学原有校舍组建成镇中心幼儿园和镇成人文化技术示范学校,切实解决了学前教育薄弱、镇成人教育条件差等问题,为今后普及十五年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农业兴镇,产业富镇,科教强镇”发展战略,以打造“中草药材专业镇”为目标,进一步做强农村特色经济,力争到201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1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421元。

一、突出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一)做大做强中草药材产业。中草药材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环境友好型、市场前景好的生态产业,我镇将充分发挥百草园和韶关利民制药厂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实力雄厚的中草药材开发企业,努力将**打造成为“中草药材专业镇”。一要扩大种植面积,在“数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力争用5年到10年时间,全力打造3-5个中草药材种植推广中心,带动一批林农成为中草药材种植大户,使全镇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实现“年产量达10吨以上、年产值达5千万多元”的目标;二要转变发展模式,在“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宏观统筹发展,引导同类企业发挥集群效应,通过加大对种植、加工、仓储、观光旅游等基地的建设,延伸中草药材产业链,努力实现从“单一的种植模式”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

(二)巩固发展农村特色农业。认真实施《始兴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 2 规划》,按照“上造种烟,下造种稻”科学轮作种植模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黄烟、水稻等特色生态农业。实施科技兴烟战略,抓好善亨村“漂浮育苗”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广黄烟生产新技术的运用。倡导黄烟专业合作社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全面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推动黄烟生产朝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12年要实现7500担的烟叶收购目标。同时,要结合**特殊的气候条件,引导农民利用下造期间种植优质冬水稻,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逐步拓宽冬水稻的加工和销售渠道,建立**冬米市场,全力打造“**高山冬米”品牌,拉动农民增收。

(三)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林业。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加大商品用材林以及金银花、柑橘、油茶等特色经济林的建设,培育功能和效益多样的森林资源,积极推进方洞、铁寨、四村等毛竹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宜福竹制品加工厂这一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竹木加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珍稀动物驯养产业,以“鑫发生态野猪驯养繁殖基地”为依托,积极引导和规范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

二、突出民生事业,全力打造幸福**

(一)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工作措施,要在产业帮扶上有所作为,重点培养中草药材、黄烟、蚕桑等几个具有特色的帮扶产业,积极举办各类创业、种养培训活动,提高贫困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农业技术水平,确保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

(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发展慈善、助残、优抚救助等社会福利事业,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三)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做好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抓好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完善一批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提升农村生活水平。

(四)全力打造平安**。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当前,我县正大力实施“坚持生态发展、实现绿色崛起”重大战略,对于**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生态发展,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三篇:社工调研文章

不断强化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研

——临平、东湖街道庙东社区 钱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更成为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服务到位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大力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就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社区工作者在建设和谐社区、星级社区,社区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因此,社区工作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服务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具有处理日常琐碎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社区作用发挥好了,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关爱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可以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通过社区开展各类服务帮扶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钝化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第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积极因素。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

自公开招录社区工作者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支持下,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队伍年纪轻,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 为了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与稳定,通过区政府公开选拔招聘,年龄层次较轻,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这支复合型的社区干部队伍为建设和谐社区配备较强了的组织和干部保障。

(二)进入角色快,创新意识强,取得成绩大。 几年来,街道工委、办事处充分把握社区规范化建设的有利契机,从干部队伍的基础环节、组织机构入手,推动了社区建设的整体迈进。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干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三、社区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几年来,在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与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和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的需要相比,社区工作者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职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工作任务过重。目前,社区居委会为自治组织,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收入还只能以补贴的形式出现,其收入水平虽然较过去有所提高,但横向相比收入仍然偏低。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来自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经常性的、临时性的工作难以计算。大家形象地比喻:“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这种状况既影响了社区服务站功能的发挥,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良性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做好社区工作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组织领导、干部素质等诸多方面,但关键在人,关键在社区干部队伍的素质。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全面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首先要稳定队伍、稳定人心。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采取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营造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发挥作用的环境,使他们安心本职,乐于奉献。

1、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事业留人。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弘扬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及其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并注重及时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工作者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为其发挥作用搭建舞台。

2、以人为本,社区工作者得到关爱。试行以“五必访”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制度,即社区工作者生病、丧事、家庭出现重大变故、重大节日、重大政策出台前后“五必访”,充分调动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工作者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社区年休假制度尚未得到完善。

3、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收入,以待遇留人。尝试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可每隔三至四年自然晋升一个档次。建立多渠道增长机制,在继续依靠市、区财政承担社区工作者工资收入主渠道的同时,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对属于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外的社会事务,其主管部门要求社区工作者协助完成的,必须相应下拨经费。同时,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街道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的投入。此外,鼓励法人、社会团体、中介组织通过不同途径和渠道支持社区工作,对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构成“以财政支付为主体、街道投入为追加、社会捐助为补充”的社区工作者薪酬结构,切实保障社区工作者的切身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加强绩效考核。

1、加强培训,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建立了长效的培训机制,完善了社区工作者学习制度。采取专家辅导、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外出参观等方式,定期对社区干部实施规模化、正规化、经常化的教育培训。组织志愿者培训,通报社区居民在各个方面的需求情况,使社区志愿者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在处理热点难点问题上,要求社区工作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在第一时间畅通社区保障援助体系。实践表明,加强培训和工作指导,对于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有更好的效果。

2、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逐步规范。建立和完善选聘结合的任用制度、社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使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协调一致,规范有序。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相信在市、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下,形成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成果将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大大推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为推动朝阳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调研文章

林业工作调研报告

我县的林业工作始终坚持为打造“人居适宜生态环境” 的指导思想,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不断努力改善城区及全县林业生态环境质量,以达标创建“绿色瓮安”、“文明瓮安”为切入点,积极实施森林资源补植补造、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城区绿化工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低产林改造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加大造林绿化和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使全县的林业工作步入持续、高效、良性发展轨道。

一、林业现状

1、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 我县森林覆盖率达47.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覆盖率达90%以上,通过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逐年增长。森林植被总量得到快速恢复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全县生态环境、人居条件、工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林权抵押贷款工作

根据《瓮安县林权抵押贷款实施办法》和《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节录)》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目前流转了5户林权证,流转面积162.8亩,流转金额19.5万元。有近100宗正在办理之中。

3、我县作为全省九个林改工作试点县之一,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的林改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核心、重点、目标、内容、范围、原则,在省、州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指导下,我县人口47万人。林地面积为155.27万亩,计划纳入林改的林地面积为129.95万亩,实际完成了128.55万亩,93755宗林地的确权发证工作,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82.8%,为计划林改总面积的98.92%;共发放林权证62770户42373本。截止目前,共办理了采伐许可证1993份,采伐面积3034.9048公顷,采伐蓄积31018.604立方米,出材量21819.142立方米,采伐收入1309.15万元,涉及23个乡镇247个行政村2547个村民组,9.96万户,县、乡(镇)、村(组)开会宣传林改工作;县的领导及时发表电视讲话;印发《致全县林农朋友的公开信》8万余份、林改公告1200余份、其它宣传资料8千余份,悬挂宣传横幅50余幅,张贴标语600余条,出动宣传车58车次;通过精心组织,严格规范实施,推动了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盘活我县森林资源,同时正在积极争取将我县纳入到中央政策性森林保险补贴试点县,以巩固林改成果,提升改革实效。。

4、林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在稳步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齐头并进,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要求,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坚持以核桃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依法治林得到加强,森林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我县的天然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规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轨道,森林公安、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森林防火办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近年来,全县林区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恶性林政案件,大量的动植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林区治安秩序良好。

6、林木建设保障有力,科技兴林富有成效在科技兴林方面,为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我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坚持适地适树,采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模式,不断提高造林成效,促进了林业效益的有效发挥。

7、工程管理形成了科学规范、合法有序的模式体系在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我县积极加大林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程,确保了各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实施,确保了全县林业事业持续、健康、高效、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县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均顺利地通过了上级各部门的检查验收。通过检查,各级检查组一致认为我县在实施各项林业工程项目方面,各级领导重视、实施情况良好,资金管理有序,政策兑现落实,工程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满意。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全县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特色林业经营没有做到集约化,加工只是初加工,林业经济效益还较低、生产力水平低。特别是我县山区较多,农民靠山吃山,山不致富,希望在林,林无产业的现象还存在,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

2、投入依然不足,目前,虽然我县逐年加大对林业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建设投资,但是工程造林扶持资金仍然难以满足基础设施、自然灾害、科技推广等生态建设需要,生态建设的投资渠道仍然比较单一,全县林业投入机制尚在起步阶段,林业投入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3、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现代林业注重林业科技含量,尽管我县在林业科技培训、新品种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受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造林条件等多方因素制约,林业科技科技含量不高,林业科技水平与现代林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4、林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由于我县多年来森林保护的方式单一,加之群众思想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尽管我们在封山禁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同时又存在管理不到位、基层队伍薄弱等问题,解决林牧矛盾的任务十分艰巨。

5、林政执法机构还不健全。

随着全县林业建设的发展,林政案件、林地纠纷增多,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我县林政执法主要依靠县森林公安派出所和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协助,导致重大林政案件无法全面深入调查,不同程度影响林政资源依法管理。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坚持好字优先,抓好林业产业化及配套措施的实施,我县的林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水平还较低。因此,要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林业产业企业,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要适应生态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2、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县委、政府和林业部门要根据市场需要、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充分用好用活产业发展政策,争取项目,增加投入,并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3、优先发展好重点产业,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创新机制。

四、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随着林业建设指导思想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要坚持科学发展,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以保护生态为主、同时兼顾林业产业的效益,保护林农的利益,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以公益林、自然景区及保护区为重点,实施生态林管护。紧紧围绕全县生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进一步落实生态林管护制度,加快生态项目实施进度,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使全县的生态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抓好现有国家、省、州、县级公益林的重点生态管护。认真做好林地普查和病虫害测报工作,有效防止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进一步加大植物检疫检查力度。

2、以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为关键,提高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全县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是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补充。一要进一步加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提高林农对退耕还林项目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二要加强退耕还林项目的技术指导,引导林农自觉加强对退耕还林地的管理,指导农户采取合理的管护措施,确保退耕还林建设成果。三要针对部分地块自身条件不够、苗木不适宜生长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树种,避免退耕还林面积的减少。

3、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对上争取,增强林业发展后劲。要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一是切实抓好现有项目的实施。对已经实施的退耕还林、公益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项目,及时总结和宣传,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争取更大的支持;正在实施的项目,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实施并产生效益。二是积极争取新项目。紧密结合我县的林业实际,及时编报项目对上争资;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项目安排,争取更多份额,广泛拓展生态环境建设融资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4、以林权的依法有序流转为切入点,激活林业发展机制。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的基础上,规范林权的依法、有序流转,完善林业发展激励机制,促进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加大力度,搞好政策宣传。把林权流转的意义宣传到千家万户,“让栽树人受益”的好处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产业的热情,把政策推动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规范林权市场,依法变更林权转让手续,依法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努力培育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5、以依法治林为保障,加强限额采伐管理,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逐年科学合理适度安排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提高林木的年生长量和亩效益,减轻生态建设的压力,增加林农收入。规范行政许可及审批程序和操

作规程,确保有序采伐。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和扰乱林业产业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

6、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围绕生态文明区建设的工作目标,认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与生态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文明区。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篇:调研文章

如何提高基层中队实战化训练水平

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我军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作为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深入扎实的做好基层部队训练工作,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正规化的公安消防队伍的必经之路。当前消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需坚持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标准,从实战和工作需要出发,提高部队官兵灭火救援实战能力,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在此,结合消防部队实际,就提高基层中队训练水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基层中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训人员不齐整,训练时间难保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部队职能拓展,灭火救援任务日益增加,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工作也产生了一些新变化。一是人员到位率低。以东宝中队为例。正常情况下,除去执勤、公差、勤务人员,能按时参加中队训练的人数少之又少,多数时间不到中队实有人数的50%,导致一些综合性操法、攻坚技巧等因人员不齐无法开展,长此以往,官兵训练积极性受到严重挫败,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二是训练时间不足,训练计划得不到有效落实。据统计,基层执勤中队,尤其是市区中队安保任务繁重,加之每年的必须参加的各类会议、授课,部队训练计划不得不随时调整,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开展系统训练,部分士兵体能下滑明显;三是部队士兵年纪轻,人身观、价值观不成熟。与地方接触机会多,易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产生怕训、厌训思想,无法取得训练实效。

(二)模拟训练设施不足,实战化水平较低。训练模拟设施相对缺乏,目前训练基本依靠营区操场和训练塔等简单设备开展,只能进行基本的水枪水带、梯类训练,缺乏针对性,组织指挥和技战术水平还只能是停留在纸上谈兵,我们的作战能力还没有在模拟训练中形成合力,班组合成、中队合成等项目无法有效开展。而对消防重点单位开展的熟悉和灭火作战演练,虽然一定程度上能达到贴近实战训练的目的,但由于社会人员对灭火演练认识上的不足,往往给中队开展实战演练带来较大阻力。无论是营区的业务训练还是营区外的灭火演练都与真实的灾害现场存在很大的差别,无法真正满足实战的需求。

(三)骨干队伍建设滞后,作用发挥不明显。中队骨干在训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当前,基层中队骨干队伍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理论素养不高,对训练工作研究不深,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有所欠缺;二是对自身要求不严,工作主动性不强,往往是上级要求做什么才做什么,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较差;三是组训方法缺乏创新,教与练之间缺少互动,沿用长期以来填鸭式的训练方式,士兵容易厌倦,训练热情和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

(四)奖惩制度执行不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在训练奖惩方面,部队训练奖惩执行不严格,训练成绩与官兵切身利益结合不紧密,训练结果运用不充分,在评优选先上存在“人情”大于训练水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练与不练一个样,练好练坏一个样”的现象出现。此外,训练装备过于老旧,训练场地和设施配备不充分现象在各基层中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影响部队训练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基层中队训练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思想教育要先行,强化战斗精神培树。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训练工作中的作用,克服消极保平安的思想,从培养官兵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观念入手,多途径、多手段、多机制大力培育官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英勇顽强、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二是要注重科学引导,层层深入进行思想动员,让官兵意识到训练工作不仅是自己部队生活的常态,也是复杂的抢险救援处置工作的必然要求,使官兵自觉克服各种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始终保持高昂的训练积极性。

(二)骨干队伍要建强,发挥“传、帮、带”作用。“新兵看老兵、老兵看班长、班长看干部”是基层部队的共性,基层队伍有无凝聚力、训练有无积极性、队伍有无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长骨干队伍这支中队的核心力量,在训练工作中亦是如此。一方面,干部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的训练作风,为参训人员树立榜样,始终争当训练排头兵,处处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争取战士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基层中队干部要克服种种困难,积极组建一支“懂训练、愿训练、能训练”的骨干队伍,并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发挥班长骨干“传帮带”作用。要不断加强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培养他们发展的眼光、创新的魄力及勇气,并定期组织骨干队伍研讨部队训练工作成效,适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共同解决,创造性的开展部队训练工作。

(三)训练要注重科学与高效,创新练兵模式。当前部队内部普遍存在官兵对训练缺乏热情,严重存在“训练场上耗时间,训练起来走过场”现象。因此,日常训练要科学,必须做到效率先行,实施科学练兵是调动官兵训练积极性,提高训练效率的重要方法。首先,体能训练要科学化。科学化训练本着立足主业为目的,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聘请教专业体育教练,创新中队体能组训方式等方法,着力解决训练效率不高、训练科目单

一、易造成训练伤病等问题。在训练项目的设定上,参照训练大纲、书籍、视频等资料,科学的编排分组、制定计划、统筹时间,为每名官兵编制训练档案,全面提高官兵训练热情和训练主动性。其次,业务技能训练高效化。要敢于压缩业务技能训练时间,将奖惩贯穿于整个训练,坚持“练好能休息,成绩提高有奖励”的原则,杜绝“训练场上混日子,训练期间打个盹”现象,切实激发训练热情,提高训练效率。

(四)普通中队要专业化,基础学习最重要。提高中队的训练水平及战斗能力,基础工作不能忽视。一是从零开始学习基础理论常识。在每周开展业务理论学习时,除学习日常灭火救援所需掌握的知识外,加入对危险化学品常识的学习,了解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理化性质、注意事项、处理方法。二是对全国有代表性的战例进行研讨。对典型战例进行研究和学习,认真研究每个作战环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战例当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总结经验与教训。三是将中队现有器材装备学懂学精,结合中队现有器材装备,认真开展实际操作,真正做到件件器材都能达到“讲、做、教”的水平。

(五)注重结果运用,严格落实奖惩。消防部队应根据队伍特点,摸索建立一套操作灵活的训练激励措施,充分运用奖惩在训练工作中的作用。奖惩措施要采取“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原则,让每名官兵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秉承“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的思想,通过集体荣誉感的树立,激发官兵们的内在动力。要大力表彰训练成绩突出的战士和单位,树立先进典型,针对训练先进个人,应在评优、休假、入党、考学、个人进步等问题上优先考虑,从而带动其他参训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训练热情。

总之,加强官兵训练工作是提升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根本途径,是适应实战的需要,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敢于开拓创新,突破训练中重点难点,为顺利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和维护辖区火灾形势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喜悦诗歌朗诵范文下一篇:习作诗歌大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