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思想教育

2022-06-26

第一篇:对青少年思想教育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作用

可乐小学王忠慧

内容摘要: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作用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每个细胞的和谐,整个社会的集体才会和谐。俗语有约:“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长是价值观念的传递者,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成员之间能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对孩子身心发展、心理、品德、血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家庭的和谐与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孩子,关键是家长,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成员之间能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对孩子身心发展心理、品德、学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是青少年教育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德育的第一堂课,家庭对孩子影响非常重要孩子最初的思想道德形成是从家庭开始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家庭教育,不仅提高

家长的素质,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而且是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基石。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早期导向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现代三大教育,它们共同组成现代教育体系,而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们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俗语有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接受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无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栽什么树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人在13岁以前所打下的根基决定人一生的发展个人人品质的形成,是一他小时候接受教育和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的教育,孩子在父母的抚养及家庭成员的影响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受到思想道德的启蒙教育,无形中引导孩子的思想道德发展方向。所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早期导向作用。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对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家庭教育就像建造一座工程,每一根支柱都是由父母来建造,当然,家庭教育的好坏从来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民族素质紧紧相连。任何没有家庭教育的学

校教育或社会教育,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而学校教育则在这座大厦上添砖添瓦,让这座建筑从里到外丰富起来。然而,在学校里一个老师至少要教育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孩子的生活、学习、语言,思想、行为都了如指掌。而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已经占据大部分,在独生子女的现代家庭中,往往是爷爷婆婆、父母等几个人关注一个孩子。所以,家长比教师更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更易觉察孩子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再者,从中国的传统习俗来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带有强制性,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具有长期性的作用

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一般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处于萌芽状态,其思想道德的可塑性很大。要使青少年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连续而不间断的,不断重复的教育过程。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较,家庭教育更具有长期性。人们从一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连续生活在家庭这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父母是比较固定的教育者,学校教育则不同,学生而从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到高中期间会更换多个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接触最多的也是父母。父母的思想、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在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父母可

以经过连续不断的反复教育,反复熏陶,多次讲解,多次灌输,使子女逐步形成稳定的思想和行为,其时间之长久,具有长期性。

4、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直接性的作用

家庭中的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具有血缘亲情关系,不同于学校、社会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具有十分亲密的感情联系。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的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也越大,相互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很多小孩在看电视时,总会指着某个人物问父母,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遇到很多不懂的事也是向父母提问要答案。父母的回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是深信不疑的。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及思想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直接的是家庭环境,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到的品质的发展,个性特诊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使人们连续生活实践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最初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等都是深深的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对人的个性形成及道德形成有巨大影响。 所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直接性的作用。

当前,在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尚存一些问题:家庭教育片面注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父母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念、教

育方式和教养方式;家庭结构不完整容易导致青少年“家缺失”和“爱缺失”;过度强调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场上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缺乏对青少年本身的关注等。 这种教育理念扼杀了青少年的独立人格与创新精神,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探索应对之策,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在未来发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关注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育人的角色;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立法明确相关主体的权责,并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规定,以促进青少年家庭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和睦健康型的家庭里,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是和谐快乐充满爱的感觉。在溺爱娇宠型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都比较任性。在暴力型家庭里的孩子心理压抑,内心孤独,而且容易形成一些粗暴,不友爱的性格,并且有特别严重的逆反心理。在单亲型家庭里,孩子缺少母爱或者父爱,存在感情缺陷。所有的这些情况都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但我们决不可小看这个细胞,因为人类社会就是由这众多的细胞构成的。而家庭德育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自然生活过程实现的。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使他们协助学校搞好思想教育,配合老师促使学生尽快进

步。我们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多渠道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生.现代领导新知识全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2]廖永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2012

[3 ]郭时永.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广角.2010(03)

[4]徐凤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教师论坛,2008(2)

第二篇:法制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近日,我局组织专班,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作出了应对性的思考。

一、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有法可依。从80年至今,我国教育立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六部教育法律,国务院制定了十六项教育行政法规。另外,青少年保护和预防犯罪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倍姊妹法可依。这就充分说明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青少年均为重点普法对象之一,我区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门指导协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实施、各有关部门关协、共青团、妇联、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法制教育形式多样。全区在建立中小学法制副校长的前提下,组织了系列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展览、观看法制教育影视、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组织法制知识讲座和法制知识大奖赛、强化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青少年犯罪现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低龄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倾向,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主体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头脑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贪图享受。从客观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误区;二是学校教育的失当;三是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的误导;四是缺乏社会救济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六是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考针对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结合教育实际,现提出如何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是关键。一是强化学习,抓认识到位。组织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有关指示,学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依法治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依法治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按照“四五”普法总体规划,真正做到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二是健全组织,抓责任到位。为了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成立社会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校要建立以法制副校长为龙头,政教处、教导处为主体,班主任、政治教师为骨干的法制教育工作机构。区教育局要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学校目标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从而在全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组织网络。三是落实经费,抓法律援工作到位。目前,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经费没有落实到位。导致许多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

第三篇: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贺兰县逸挥基金回民中学

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文明道德新风,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切实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育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合格人才,一直是我校多年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安排意见,我校把学习、宣传、实践《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学校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校会集中进行学习,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提高了开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目前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开展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目前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存在着许多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无论学校,还是家庭,社会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倾向。

无论过去现在,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宣传、强调要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注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思想文化素质,但在实际操作上,仍摆脱不了“重智轻德”和“应试教育”的传统影响。因此在学校工作中也常常出现了“德育工作是” 轻任务

“讲起来是重要,干起来是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只有“智育”考试成绩,升学人数才是学校求得生存发展的唯一标准。热衷于抓分、抓钱、抓名,“升学是立足之本,竞赛是扬名之本;创收是经济之本”。不少校长姓“智”姓“钱”。越是县城,越是重点中小学存在的此种倾向越是明显。而学生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平时多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所排名次,不大管理德育、思想教育如何等情。因此在上学选择上,上小学要想方设法上一小、二小;上中学要进一中、回中;社会上更是以升学多少,成绩优劣,考分高低衡量一所学校办学的好坏,优劣。此种传统办学;评学观念根深蒂固,决非三年五载所能彻底扭转改变的。

二、在德育内容的序列上出现了“倒金字塔”现象。

所谓“倒金字塔”现象,即是我们不少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其小学阶段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而在中学阶段,却退化为重在培养学生爱校即爱家的集体主义观念,到了大学阶段,又退化为评选文明宿舍等活动之中。因此,出现了某些教育工作者颇为憾叹地说道。现在的德育状况为“小学生讲共产主义,中学生讲集体主义。大学生讲本位主义”,并非无道理。学生本身也存在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思想品德也逐步由单纯渐渐变得复杂化了,成熟化了。变得自私,任性,难以管教。教育的水平坡度不是向上,而是逐步下滑了。因此出现了理想信念逐步递减的趋势。存在着教育目标层次不清,对学生要求泛泛,一般化。甚至大、中、小学生目标要求倒挂。 如果再加上教育者本身理论水平不高,信息量不足,教法不当,更会使德育的实效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影响了德育教育应达的效果。

三、受西方资本主义等腐朽思想毒害深重,丢掉了中国传统思想教育之美德。

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历来重视加强自身修养,认为搞好自身修养是治教求学的基础。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誉世界各国。当今改革开放以来,虽说使我国走上民富国强之路,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文明”、“礼仪”几乎丧失殆尽。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其一,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由于较多地重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忽视了祖国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二是由此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等腐朽思想意识乘虚而入,对我国一代青少年学生毒害不能低估,危害甚重。社会上反映资本主义腐烂生活方式的枪战,武打、凶杀、色情等类影视片,各种读物,充斥文化市场、空间,渗透进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这些精神鸦片的污染,毒害,远远超过了毒品、鸦片对中国人的肉体毒害,导致了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下降,法制观念淡薄,从小缺乏理想信念和信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羡慕甚至追求“时髦”,享乐腐化的生活方式。如男生留长发,着艳服,打扮象“牛仔”,女生抹口红,带首饰,模样似“小姐”;贪图安逸、享乐,满足奢侈浪费,轻则污言秽语,重则拳脚相见,雷锋精神不提了,艰苦奋斗传统不见了,有有人甚至损人利己,以大欺小,偷摸钱财,个别人甚至于“引狼入室”,伺机作案,还有的和社会不二不四的人鬼混一起,抽烟、酗酒,出入网吧、录相厅、游戏厅之中,有的甚至“诈金花”,搞赌博,违法乱纪。危害性十分严重。

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是当务之急

过去,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两张皮,相脱离的问题,人常谓之“校内喊破嘴,校外一风吹”,造成学校德育工作难做,收效甚微。而现在更为严重的是,学校教育环境成了被社会上不良氛围所包围的一片“净土”或一块“孤岛”。周边环境对学校德育教育污染观象极为严重。例如,赌博性的网吧处处可见,言情小说,黄色读物,不健康的影视片泛滥,网吧、录相厅、酒巴、水巴等比比皆是,加上社会上的小流子时常骚扰校园,拦路敲诈,所有这些现象,形成了对学校德育工作和治安管理等方面的严重威胁,造成学校德育教育苍白无力,校园亦无安全感。因此,学校内部在实行封闭式管理教育的同时,呼吁地方上有关部门尽快予以采取断然措施,取缔类似网吧的精神污染场所,还我学校德育教育一块净土和清净明朗的空间。确保学校育人环境的平安。

五、德育教育上的逆反心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调查,现在中小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或集会,不愿意听老干部、老红军或是爷爷、奶奶讲“革命传统”的报告。也不愿意听班主任或政治教师的苦口婆心的“思想政治”、“说教”,更不愿意去发扬风格,助人为乐。学生目前普遍的情况是生活标准上升了,但思想道德水准下降了。独生子女多了,自治自理能力差了。有的只管学习,不愿意追求进步,甚至有的学生讥笑或孤立受表彰奖励的“三好生”和优秀班团干部。同情支持受批评或处分的不守纪律的差生。在义务劳动中躲滑溜号的增多了,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相当多的学生是迫于班主任的管教。有的女生“结拜姐妹”,有的男生结成“四大金刚”等等,搞小团伙,对抗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教育。也有的学生由于平时父母溺爱严重,娇生惯养,心理素质差,感情脆弱,一遇到不顺心的管教和同学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就轻则离家出走,变相威胁学校、老师或家长;重则向寻短见,酿成管教上的悲剧。凡此种种,又形成学校教育中的“三难”局面出现,即“学生难管、德育难抓、老师难当”。

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问题较多。还不仅仅是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学生思想道德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是成人中思想道德缺失,诸如诚信的缺失,

不健康的言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对未成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二是不健康的文化氛围,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如电视、书刊、网络上

一些渲染凶杀、色情、奢侈堕落糜烂的生活情节内容,对学生产生严重的影响。三是一些不健康的营业性场所经营者不讲道德,为了赚钱,拉拢腐蚀未成年人,使本不该未成年出入的场所,却常常看到未成年的身影。如网吧、酒馆、商店。四是社会上一些无业游民时常在校门口骚扰滋事,拦路敲诈抢劫、结小团伙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社会中可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健康的活动场所很少,学生在

校外的活动十分有限。

3、 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不够。如网吧的不正当经营,虽有未成年不得进

入的标牌,但形同虚设。公安、文化部门检查封杜的力度不够,缺少经常性的检查或专人检查,不是走过场就是阶段性例行公务,缺少责任感。

4、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说教的多,方法简单,形式僵化,缺少生动丰富多

彩的形式。

5、 在教育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不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关注学生的心

理成长。学生有心理的问题无法去倾诉,只得进入网吧以求得自慰。

6、 社会、家庭、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缺少密切的联系,教育严重的脱节。

尤其是家庭、社会的教育几乎成为空白。

7、 作为家长自身思想素质低,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力度,方法简单,有的

甚至缺少责任感。

8、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社会上缺少必要的关怀,造成他们缺少关爱,失

去生活的信念。

针对以上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建议和整改措施:

1、 要始终坚持学校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坚定不移的加

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来抓。

2、 一定要摆正“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要切实纠正重智轻德的倾向,把

德育作为重要方面。

3、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

德建设之中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变换教育方式,摸索出切合学生实际,切合时代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4、 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公安、文化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切实规范营业场所。坚决杜绝一切对未成年人危害的因素。加大对校门两侧网吧、商店、饭馆、音像书店的整治,采取切实措施,严禁经营者向学

生出售香烟、酒及不健康的书刊,从事有损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经营活动。坚决遏止校外闲散人员在校门口骚扰滋事,胁迫、敲诈、乃至抢劫等违法行为。

5、 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使之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监督力

度,全社会也应形成德育评价的大气候。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6、 政府要加大投入,根据我县实际,切实建立校外青少年活动场所以使学生

校外的生活得到充实。

7、 要建立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培训,要有具体的培训计划、培训

教材以及硬性的考核评价方法,以使家长学校规范化,以提高家长的思想素质,教育方法。

8、 要建立青少年的心理咨询站,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对未成年人的心

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解决。

9、 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成立由学校、家长、社会有关部门

人员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专门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以形成合力。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学校又是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多种形式,采取有效的方法,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

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初中 王新华

摘要: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当青少年在充分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快捷、乐趣的同时,对其身心健康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学校应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推进丰富多彩的德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健康发展。

关键词 :网络文化;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对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并且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学校,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做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探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文化,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为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平台,为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消除了传统交往中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层次等的差异,拓展了青少年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交往渠道,扩展了青少年的交流平台,为封闭在“象牙塔”中的青少年,迎接社会风浪的冲击,奠定了基础。

2、网络文化提高了青少年的主体能力。网络文化的双向交互机制激活了青少年的主动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了青少年的自我表现欲望,体现了青少年的自我价值。网络文化改革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式的教育场景,变革了传统的说教、灌输的信息传播方式,而是借助网络,提供了人机一体化的环境,开辟了一个新的教育平台,创造了一个新的教育情景,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与个性的发展。网络文化利用多媒体营造出一种相互交流的全新操作环境,极大地扩展了人的智力和感官能力,把人的潜能发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3、网络文化充实了青少年的心理空间。在学习孤独感日益严重的今天,网络文化的隐秘性和虚拟性,给人们的精神世界营造了一个相对平等而自由的空间,青少年敢于在网络上 1 抒发情感,倾吐内心感受,反映自身思想,宣泄个人情绪,回归“本我”,使身心得到放松,压力得以缓解。

4、 网络文化内容的广泛性有利于青少年观念多元化和现代化。网络文化覆盖面广,包罗万象,超越了传统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界限。网络文化不仅丰富了传统道德的内涵,而且为大青少年提供了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有利于青少年吸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5、网络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工作的生动化。网络使得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趋向超时空,从单一迈向多元,使教育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并且具有客观性和选择性;这些不仅扩展了德育的时空,而且增强了德育的吸引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

毋庸置疑,网络文化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烙印,在东西方网络文化的互动交流中,西方文化所体现出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不可忽视。在文化国际主义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渗透,青年学生很容易被西化,被迷惑,认为只有西方的才是最好的,盲目信奉西方文化信仰、刻意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紧紧效仿西方社会现象。

1、 浅尝辄止,不善思考。在频繁的上网过程中,青少年浏览到大量信息,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等各个方面,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认知面,使他们在瞬时获取大量信息。然而,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如过眼云烟,在青少年的大脑里若隐若现,干扰其思考和价值取向,甚至造成认知麻痹现象,直接影响其思维活动。网络以其超形象化、超综合性的特征使青少年习惯于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

2、情感淡薄,虚拟交往。青少年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喜怒哀乐情感溢于言表。网络文化极大地拓展了交流空间,改变了青少年与他人交流的环境,改变了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模式。许多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意见。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被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化”、“虚拟化”所取代。

3、游离现实,虚无人生。网络空间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为青少年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亦幻亦真的虚幻世界。在网络世界徜徉的青少年都扮演着自己理想的角色,弥补现实中的不善与不美。他们带着理想的希冀上网,期望从网上得到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抛开社会生活原则和规范自由驰骋,在获得心理空虚和虚幻的满足后,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真实的自我,最终变成信仰的“虚无主义”者,甚至人格畸变或双重人格。

4、诱惑难挡,违法犯罪。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使网络成为信

2 息的万花筒,各种垃圾信息会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据有关专家调查,网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电脑网络技术使色情内容传播成本降低、传播手法更为隐蔽并且迅速,更易传播,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网络文化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还是课堂教育、形势报告、组织青少年讨论学习、个别谈话等,内容单调,形式化的东西比较多,效果一般都不尽如人意。而网络不受时间、地点、地位的限制,能够及时传递信息、解答青少年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预测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网络文化使老师能够了解到更为真实的青少年思想动态,从而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由于各种原因,许多青少年不愿在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为老师及时准确地掌握青少年内心世界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屏障,而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匿名、自由的发表观点的环境,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和适度的宽容环境,备受青少年欢迎,青少年乐于在网上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流露出来,老师可以据此分析,从而找出对策,网络交流成为观察青少年思想动态的最好“窗口”。

网络文化使得青少年与世界联系更加广泛,学校传统思想教育“制订目标——安排课程——课堂灌输——考试评价”模式显出滞后性,它忽视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和环境影响,内容枯燥抽象,手段机械单调,难以被青少年认同。而互联网却以其现代化的手段和声、图、文并茂的传播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价值导向存在较大影响。如何建立学校思想教育有效工作机制和创新机制,加强网络化环境下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刻不容缓。

1、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机制,营造绿色网络文化环境

(1)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工作机制。学校思想教育必须认清网络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不断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开辟思想教育的新天地。一是增加网络文化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规划和建设好学校网络文化主题网站,三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站文化,四是加强网络文化思想教育队伍建设,五是积极利用 BBS 开辟网络文化教育新阵地,六是开辟网络文化专题论坛,七是开展网络文化心理咨询,八是“依网络做活动,以活动兴网络”,拓展网络文化思想教育空间。有计划地开展贴近青少年网络文化生活的有影响的各类活动,如绿色网络教育征文,开展“我与电脑”,“我与网络”,“我看INTERNET”等与之相关的系列征文,关心青少年的思想、学习、生活、交际、友谊、爱情、道德、理想、职业和未来等方面,把主旋律唱到网上,以达到凝聚人、团结人、鼓舞人,激励青少年拼博奋进的教育目的。

3 (2)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创新机制。思想教育必须针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推进思想教育的改革,突破传统,善于创新。一是在思想观念上,把握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确立现代教育观念。二是在思想教育内容上,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资源,用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内容占领网络阵地。三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体现网络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功能,灵活开展思想教育。四是在工作格局上,建立以思想教育网站为主体的新型网络文化教育平台。

(3)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保障机制。在当前学校及社会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为思想教育赋予新的、现代化手段,保障网络的科学建设和健康发展。一是切实加大对校园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硬件保障工作。二是加强建设、管理,切实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组织保障工作。三是培养网络思想教育者,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队伍保障工作。四是建立学校与政府的合作渠道,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环境保障工作。把好网络的“入口”和“出口”。五是争取社会力量加大对学校网络建设的支持,努力做好思想教育网络的资源保障工作。

(4)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功能机制。努力实现网络教育的引导功能,应积极引导青少年主动开展“网德”大讨论活动,强化网络上的自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网络自我教育功能。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生存方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弘扬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引导青少年开展各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讨论活动。要堵疏结合,监控和引导并重,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如果说靠监控和删除文章来控制不良网络文化是一种“堵流”手段,那么及时发布主流媒体信息,扶持正面理性信息,引导网上舆论方向则是一种“疏导”的手段。在网上关于一些话题的热烈讨论中,如果把所有涉及敏感问题的文章一味删除,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甚至导致对立情绪。因此,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仅要“堵”,而且还要“疏”,坚持疏堵结合,监控和引导并重。当代青少年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无论是眼界、理念还是思想,都比较成熟、比较理性,我们应该相信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我们注重培养一批有独立思考能力、立场正确而坚定的青少年网友,依靠这些骨干带动更多的网友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就能够实现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可见,要“疏之有度、堵之及时”,才能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不论是堵还是疏,都要立足于帮助青少年提高对网络文化进行独立判断的能力。惟其如此,才抓住了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2、加强网络文化下的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

(1)创新理论教育,倡导健康上网。把辨别网上信息的能力、网络道德、网络自我规范意识以及网上的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作为工作的重点。把热点问题讨论作为难点,积

4 极主动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说教和填鸭的方式,要发扬民主,尊重个体与个性,与学生展开讨论和沟通,耐心地把问题从根源、本质上分析透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思想上认识问题。

(2)以文明修身为载体,加强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学校应加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网上大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通古今、晓中外,接受先贤志士的教导和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备分析和评判网上信息资源的能力,增强自我防范辨别能力,加强自我约束能力。

(3)重视网络心理咨询,健全学生心理。安排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展开面对面交流或网上沟通,排解学生内心的积郁,调整学生的心态,引导他们重塑健康的心理,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使网络文化成为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心声的一个窗口,使学生拥有一片抒发自己情感、坦露自己心声的天地,让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同龄人内心的问题。使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能成为教育者。

(4)健全网络管理,加强综合治理。深入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法规,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净化网络环境。例如制定“网络自律公约”,开通反垃圾邮件平台,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控制和过滤,使学生无法接触垃圾信息。

参考文献:

[1]马小杰,引导和控制青少年上网[J],心里与健康,2002,2. [2]任苏民,互联网与青少年学生的心里影响[J],大众心理学,2002. [3]沙红,互联网路与青少年[J],中小学电教,2003,2. [4]刘建银,互联网成瘾研究的新进展[J],社会心理研究,2001,2. [5]宋德如,信息网路对青少年心理负面影响及教育干预[J],青年研究,2000,11.

第五篇:对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各级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神圣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针对当前青少年存在的问题,要求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积极探讨新时代的教育方法和途径,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拓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以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不断完善,从而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 思想 道德 教育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此为契机,我们应该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概述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涵义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是教育者根据不同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各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行使着特殊职能。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以相应社会

第 1 页 共 12 页 道德要求受教育者,这就决定了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同样存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即教育者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之间的矛盾。

所谓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帮助他们形成坚定的思想信念、正确的思想意识,并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把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和心理品质,内化为青少年个体素质的教育。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包含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

思想教育。引导青少年逐步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的思想品质是在生活实践中、在一定社会意识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定社会思想的反映,是个体行为的内驱力。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帮助青少年客观认识自我,对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明是非、走正路,以良好的生活态度健康成长。

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等品质。政治品质反映的是一定社会政治规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需的素质。

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逐步掌握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个体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反映。人类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必然会逐步形成和积累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 2 页 共 12 页 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当前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品德是个性心理品质的一种特殊表现。个性品德的发展与个性心理的发展密不可分。个性心理品质的部分特征如性格、意志、品德和能力等,实际上已成为品德的一部分内容。一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个人学习、生活和事业的成功。相反,如果心理品质不良,很容易导致品德不良,甚至违法犯罪。因此,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主要体现在: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认同、拥护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追求为社会奉献的人生价值,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自身的发展,价值观念趋向务实;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增强,对个人前途充满信心;向往健全的人格,追求高尚的道德。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诚信观念淡薄

大多数青少年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社会上对一些青少年的诚信道德评价并不高,这是因为部分青少年在诚信道德方面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据研究者对在校学生的诚信信念调查发现,低年级学生对诚信教育不以为然,不理解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诚信教育,一方面他们认为从小到大一直在谈诚信没有新意,对诚信缺乏兴趣,另一方面认为讲诚信会吃亏。高年级学生知道诚信有必要,有现实意义,但对诚信教育的态度仍然是疑惑重重,对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了解更多,对诚信教育的效果和作用有些持

第 3 页 共 12 页 怀疑态度。

(二)道德品质偏低

不注意遵守社会公德。在校园内公共场所存在着许多与社会公德相违背的不文明现象,如:男女交往不得体;在课堂、厕所、墙壁上乱涂乱画;不爱护公共财物;公共场所乱扔乱吐等有损青少年人品道德形象的事情时有发生。

对己对人道德标准不同,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青少年普遍认同社会上倡导的公民道德规范,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且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持批判态度,但一些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却不能自觉地按照公民道德的要求去行为。在一些青少年那里,存在着两种道德标准,一种是对自己的,另一种是对别人的。对自己按照利己主义的标准要求,时时从利己出发,一切为自己着想,不关心公益,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却不以礼待人。而对他人则按照集体主义的标准,要求他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能够做出自我牺牲,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三)对人生价值观认识呈现多元化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惟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青少年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四)自我调控能力差且心理素质脆弱

当代我国青少年都是激烈的考试竞争中的优胜者,为了升学,只重视应对考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大学后,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和社会竞争,一些青少年心

第 4 页 共 12 页 理压力大,焦虑感过强,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据调查显示,青少年经常感到自己处于“压抑”状态的占30.3%,处于“烦恼”状态的占30.3%,处于“空虚”状态的占27.94%。尤其是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许多青少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惶恐,66.63%的同学为“社会竞争,就业前途未卜”而苦恼、担忧,部分学生生活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中。有91.71%的青少年在青少年活中有过“我有时候很自信,有时候很自卑”的心情,有92.12%的青少年有“我往往把握不住,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有的青少年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忧郁成疾,甚至自杀。

三、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影响

1.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平等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得以强化,大学生趋于务实。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使青年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青少年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惟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腐蚀,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异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加剧,加之社会上多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渲染,使得人们的心理产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使钱多钱少成为当前不少青少年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

理论工作滞后的影响。原有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伦理

第 5 页 共 12 页 观念的变化,外来思潮的激荡,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碰撞,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与此同时,一部分原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既无力反映,又无力调节整和;而新的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还尚未成熟、完善。作为社会一部分的青少年,也很难做到从理论上理出头绪。

2.网络的负面影响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不正确的使用、管理措施不当、教育的缺乏,致使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产生消极影响。

(1)网络交际的虚拟性,易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和道德水平下降

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聊天室轻松愉快,BBS讨论自由、随意。当前的青少年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往来。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这种通过网络与他人交际的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通过机器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进行的,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大不一样,对于正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来讲,比起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网上那种理想化的简单交往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明显的不足。同时,由于网络交际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有人匿名传播谣言蛊惑诱导他人,有人下载传播色情、暴力信息,有人散布反动言论。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的道德水平下降,进而做出一些违法乱纪之事。论导向更加困难

互联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为青少年提供了多彩的精神乐园,但在这里精华与糟粕并存,形形色色的观念、思潮充斥其

第 6 页 共 12 页

(2)网络信息丰富庞杂,容易导致青少年的思想混乱,舆间,给青少年带来了观念选择的迷惘。而长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牢固控制着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播媒介,网络的快速发展却打破了原有的局面,使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控。同时,网络社会呈现开放状态,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传输系统,其间不仅存在着新闻、科技、经济等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还有大量黑色、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加之网上大量信息来自不同的价值体系,这些信息与我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引起青少年思想观念上的茫然与困惑,使得舆论导向控制更为困难,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并由此导致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倾斜。

(3)网络传输隐蔽性强,容易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输的方法越来越隐蔽,一般人很难找到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因而网络的违法现象不断增多,网络犯罪成为网络发展的伴生物。网络犯罪形形色色,如发布虚假信息,对别人进行人生攻击甚至攻击政府,制造和传播电脑病毒,盗窃电脑情报,等等。尽管目前类似的网上违法乱纪行为在各级中小学并不多见,但若不加强教育防范,各级中小学学生中极有可能发生类似事件,大多数青少年对信息技术的过度崇拜,容易造成思想修养的偏废,他们热衷于钻研网络技术,认为个人修养无足轻重。

此外,网络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期上网容易导致“网络成瘾”,使学生社会交际能力下降,逃避现实。学习动机被严重削弱,冒荒废学业的危险而专注于上网;臵家庭经济压力于不顾,只求追求网上的刺激。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各级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7 页 共 12 页

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其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各级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却不尽人意。“目前学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不在不重视,而在不实在;不在不突出,而在不渗透;不在不知情,而在不贴心;不在不活动,而在缺实效。”

1.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活动所设定的最高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全面实现。而当今的教育制度却不能把加速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人性全面实现提升到相应的高度。高考指挥棒的魔力,使得中小学教育不得不成为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德育、体育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有的冷落。

2.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所受重视不够

现在中小学普遍存在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没有配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讲课,而是由班主任或其他专业的教师代课,在一些农村的学校,思想品德课被任课老师占用来上其他课;在中学,受高考制度的影响,理科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无人问津,而文科学生对政治课的内容死记硬背也只是为了参加高考。这种现象必然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3.各级中小学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深入和向新的市场经济社会转化的加速,原有的各级中小学思想道德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而能适应新形势的思想道德工作体系还尚未完全建立。总体来看,各级中小学目前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此外,还存在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对青少年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

第 8 页 共 12 页 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学生中存在的不遵守校纪校规等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等不良倾向,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促进当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不但承担着养育下一代的社会功能,更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新一代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许多学生的家庭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化。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产经营,对孩子的管理不够,平时很少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当其出现不良思想倾向时,就无法制止。有些家庭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可父母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不够。

(四)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决定事物变化的因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分清了矛盾发生的内因和外因,才能找准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关系。外部因素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青少年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弱点,才是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根本原因。

当前青少年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对他们来说唯一重要的人生竞争就是高考,故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高等学府以后,不少人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加之现在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渐渐就形成了自私的心理,这使

第 9 页 共 12 页 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

四、加强和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道德成长和思想进步,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极大。要正人,先正己,教师不仅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技能,更要有奉献精神和为人师表的优良品德。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而职业道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民族美德教育等都是其重点内容。使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有成效和落到实处,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道德工作队伍,各级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道德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当前各级中小学教师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对工作、对学生抱有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饯行师德承诺,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有虚心好学、不甘落后的学习激情;有互相帮助,不分彼此的工作干劲。但是,教师队伍中少数不良现象我们也时有看到。因此,师资的培养和造就、理论素质和知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做好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举目大社会,环顾小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各级中小学学生在社会中、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对生活的感觉感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好奇的,总是喜欢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拿到生活中印证,有释然得悟,有困惑迷惘,凡此种种,都不可或缺必要的教化和引导。校园文化是各

第 10 页 共 12 页 级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相得益彰。

(三)更新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和内容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导。经济全球化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背景的。网络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导致知识更新快,信息传输快,经济发展快,市场变化快,技术创新快。因此,求新、求变、多样化和快节奏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面对新的挑战,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从根本上突破落后的、保守的旧观念,以宽广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对国际风云变幻。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在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奉献的价值观,强化公益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使人生价值观树立在更高的道德规范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客体的主动性,才能坚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质,提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从学生个性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拒绝不切实际的说教;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四)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增强了,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要从单向灌输转变到互相沟通交流上来,从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转变,运用灵活多样的疏导、灌输教育方法。这样既不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又能提高

第 11 页 共 12 页 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高等院校要改进工作方法,教师要以身作则,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造就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臶,全面贯彻执行“三个代表”要求,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对思想道德教育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会发扬光大。

第 12 页 共 12 页

上一篇: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下一篇:地球日国旗下讲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