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成熟对青少年

2024-04-28

性成熟对青少年(通用8篇)

篇1:性成熟对青少年

性成熟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学校:公平中学学号:201132008059姓名:吴君填

摘 要: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就初中生早恋的问题,针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分析了中学生早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中学教育中处理早恋问题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 早恋自我意识校园恋情性成熟自我概念自尊

中学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花季、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尤其是早恋现象。已经成为学校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早恋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深深的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如何面对早恋,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学校、老师、家长三方面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正确看待并处理学生早恋,帮助学生扫清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

一、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情感和意向。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自我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高级反映形式。“知”即自我认识,主要指自我概念;“情”指的是自我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自尊;“意”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调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社会文化环境、家庭、他人的评价、生理上的原因、参照体(中学生群体)。而在青少年时期,即10~20岁左右,是人生自我意识明显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人的自我意识会发生突变。产生这种突变的原因突出地体现在生理变化和由于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的变化。生理原因主要就是身高体重的增长和性成熟。因此性成熟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校园恋情原因

当今时代,电影、网络、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发展迅速,其中包含了不少色情内容,对“中学校园恋情”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是其人生早期的社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未成年人性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其突出表现为:一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部分以模仿或盲从的形式接受外来环境的影响,即未成年人易受环境诱导;二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社会学家认为,对人生早期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大众媒介。一些网站上的色情内容和淫秽出版物往往诱导未成年人早恋,贻误未成年人学业。在校中学生早恋由来已久,但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媒介色情的影响。不少在校中学生。由于长期对媒介色情的耳濡目染,产生了强烈的感受爱情体验的欲望,一有机会便会将这种欲望发泄出来。产生早恋。早恋的后果不言而喻。据调查一般中学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早恋现象,尽管中学生早恋者是少数,早恋者的比率还是令人吃惊的。有的学校早恋者占10%左右,个别职业中学高达40%。

首先。现在的中学生一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潜在的自我意识也影响到了孩子的恋爱观甚至对待性的态度,心中少了一份胆怯,多了一份妄为,少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散漫。

其次,少男少女的中学生,正处于花季的年龄,他们的成熟期比过去提前,性生理、性心理也在萌动,他们“像雾像雨又像风”,有特别的心理态势。特别的情感欲望,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成熟等生理的急剧变化,必然伴随着心理的相应变化。他们对异性充满着神秘感,强烈的好奇心迫使他们总想搞清楚自

己与异性的不同之处。同时,他们在与异性交往中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产生性的渴望。

再次,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理智尚未能充分发展,还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而此时又是学习的黄金时代,学习任务重,各方面压力大,使之易陷入情感中寻求对现实的逃避。

三、性成熟对自我概念的发展的影响

自我概念主要指的是对我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性情、态度及价值观的认识。在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发展突出体现在对自我的发现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烦恼,首先可能遭遇的便是青春期身体成长带来的一些烦恼,然后还有生理成长引发的心理成长,个体的心态、认识、观念和态度都会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会让人很困惑、有疑虑并且不适应:“我怎么了?”“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我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在这一时期,一般正常的青春期身体发育都会给个体带来心理震荡。身体发育成熟的早晚更会对男孩和女孩们造成心理冲击。

1、身体早熟的女孩、男孩比同龄人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否积极,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自我概念积极的人,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并且会尽量扬长避短。他们喜欢现在的自己,不论是外貌、性格等任何方面。他们不会仅仅因为听了别人的评论,就轻易改变自我概念。他们爱自己也爱别人,所以很快乐、很自信。随着多数女孩都进入急速发育期,早熟者比较成熟的女性体态常常会引起女伴们的羡慕和男孩们的注目,从而在群体中的威望转向上升。这使她们有良好的、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无疑有助于其心理的成长。

2、身体晚熟的男孩易成为自我概念消极的人。

自我概念消极的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是看到自己不如意的地方,或者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经常很自卑或者经常嫉妒别人。他们不爱自己也不爱别人,每天都不高兴的,总是在抱怨:“老天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

身体晚熟的男孩,在同伴及异性面前易产生自卑。运动方面难与大个子匹敌,成绩不出众,也易受人忽视。为了引人注意,他们通常会做些补偿性的行动。有些行动甚至是无意义的和不值得的,甚至是有损于人的。如果不能从学业上获得成就感,往往不够自信。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四、性成熟对自我体验的影响

自我体验中主要包括自尊。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罗森伯格(Rosemberg,1979)指出,“具有较高自尊的人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认同,他也会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过他会尽力地予以克服”。较高的自尊意味着对自我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对自我持接受的态度。自尊对自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是自我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对自我的价值评价或称自我价值感影响着个体的情绪体验、行为表现及长期的心理适应。这种影响可以称之为自我预言的实现,即一旦个体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管这种判断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自我就会向着这个预言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导致预言的实现。

根据心理学研究者哈特(Harter,1982,1986)的研究,把自尊分为三大结构,学习自尊、社会自尊、身体自尊。其中身体自尊分为运动能力自尊和体貌自尊。在各个年龄段,自我对自己体貌的评价与总体自尊都有较高的相关,即体貌对自我满意度在各个年龄段都有较高的影响。

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自我评价不全面,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菲薄或自卑。不少青少年都为自己的身材、容貌而感到焦虑不安。男孩子身材不高、发育不良,女孩子身体过于肥胖,男女青少年脸上出现小疖子和粉刺等,都是青少年产生自卑感的原因。美国20世纪初著名的心理学家马尔兹曾指出:青少年对外表所产生的烦恼,其心理障碍大都是在脑子里存在着一种“幻想式的丑陋”。根据他对美国中学生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约有90%的人对自己的外表有所不满。这说明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外貌的“期望值”较高。特别是一部分青少年,总以一种极度挑剔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外貌,把自己身上的一点丑无限地夸大。此外,实践也告诉我们,如果对自己相貌过于挑剔,也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暗示及自我评价。

克服自我菲薄或自卑感的主要方法,首先是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并且接受自我;其次要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树立起自信心;此外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有利于社会的学习和活动中去。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自尊的层级结构中又出现亲密朋友、异性吸引力、工作能力等新的维度。生理上的发育,使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长大,意识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的重要性,他们便自觉不自觉地刻意打扮起来,给别人一个美好形象,通过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化妆美容等形式来设计和表现自己,尽可能地引起同性的羡慕和吸引异性的注意。

五、性成熟对自我调节和控制的影响

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急剧变化。关心自己身体特征和容貌,强烈关注周围的人对自己如何评价。这是身体的、心理的、社会交往的过渡期,意味着从儿童向成人,从被保护的依存者向自立的存在者的过渡。进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有显著的增强。特别在高中后期的大学阶段,诸如谨慎、宽容、忍耐等特征都有明显的发展。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更富有独立性和计划性。认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表现出高昂的自我意识。

其一,他们能够反省和自责。能够根据自我分析,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给自己提出计划来完善自己。如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做事有始有终等。自控能力在不断地增强。

其二,思考问题更具论理性。遇到问题要寻根究底,有强烈的讨论自己思想和确定自己理念的欲望。

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实际经验,所以未免判断会陷入较主观的论理之中;由于他们情感比较丰富,带有的感情色彩比较多,所以容易产生过激行为;由于他们的理想和理论有缺乏现实的倾向,因此,它可能是抽象的,纯理论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应根据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这一特点,既不能过多干预他们,影响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也不能放任,而是当他们遇到问题迷惑不解或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安慰和指导。

概括起来说,随着个体跨入青春期,其生理、认知、情绪等方面都发生着急剧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提高,他们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向自身,开始关心自己的形象,去发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该阶段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个体逐步确立自己的心理物质,包括智力、人格、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统合。随着自我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并带有强烈的社会化比较倾向。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比较明确的自我评价。这是促使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性成熟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影响原因。

参考文献目录

1.《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刁致力等,开明出版社,2000年。

3.《中学生心态探版社,1999年。

4.《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秘》,曾梓良,当代世界出育C证培训资料》

5.《关于成长青春心灵自助手册》,叶斌,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6.《中学生成长导航 初中一年级学生用书》,申继亮、方晓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7.《心情工作室》,曾强、金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8.《学校心理辅导》,刘华山,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9.《健全人格及其塑造》,高玉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篇2:性成熟对青少年

关键字:青少年,性,自我意识,发展

摘要: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在生理上日趋成熟,性作为人体的第二特征逐渐发展显露,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也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自我意识、自我心理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加之社会信息传播发展迅速,各种价值观念并存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青少年不可避免出现迷茫以及无措的反应。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加以引导和培养,才能很好解决青少年的矛盾,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身心健康青少年。

关键词:青少年; 性 ;自我意识 ;发展

个案:小文是一个安静、温柔的高中生,第一次来咨询时显得有些紧张,不安,几次交谈后,虽然放松了一些,但是总让人觉得有些忧郁,欲言又止。这一次,小文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心中的忧虑。原来,小文和高一届的男同学小锋交往有半年多,两人感情很好,小文也觉得幸福无比。但是一个月前,小锋的生日聚会结束后,他希望能和小文的关系更进一步发展,想出去过夜。当时小文是既紧张又害怕,情急之下,小文转身就跑开了。事后,再见到小锋,总觉得别扭;小锋呢,认为自己对他不信任,不是真的爱他,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热情了。小文觉得虽然觉得小锋很好,可是还是接受不了,妈妈说过河男孩子交往要保持距离,但是网上、杂志上却也说过学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自己和小锋牵过手,也被他吻过,难道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是爱他就要那样吗?放弃这段感情,小文又有些舍不得。到底该怎么办,小文不知所措。

从佛洛依德开始,心理学家已不再回避型问题对人的心理影响。尽管受到一些学院派心理学家的强烈反对,佛洛依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却表现出非凡的生命力。佛洛依德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与生俱来的一种强烈的内驱力,称之为“力比多”,其本质就是追求性欲满足;然而社会不容许其随意发泄,这之间的矛盾就决定了整个人生的重要经历。人格发展表现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肛门、性器和生殖器期。虽然佛洛依德十分重视个体早年的性经验对其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但是他也认为青少年确实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他解释说,在这之前,大多数儿童的主要关系是与父母或同性朋友的,是潜抑的。进入青春期后,不仅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增强了性的渴求,而且找寻合适的性目标也成为一种需要。这种骤然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极其不稳定。他认为年轻人只有通过发展应对青春期的强烈的性别感受的方式,同时学会在家庭与同伴间保持适当的、社会课接受的平衡模式,才能控制这个狂风暴雨的时期。

除了身体上的急剧变化之外,青春期少年在心理方面,尤其是自我意识方面也都出现了一系列特有变化和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已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与少年期不同的是,这时独立性的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基础上的。

第二,意识成分的分化。

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他们能够按照“理想的自我”去要求调控“现实中的自我”,但有时也出现矛盾。

第三,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十分关心自己在个性方面的优缺点,对别人或自己进行评价时,也特别重视个性方面的特点。

第四,有很强的自尊心。

个体自尊心变得脆弱而敏感。他们最不能忍受被轻视、侮辱,既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更在乎同伴的赞许和重视。他们会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争强好胜,以求获得赞赏和满足。如果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满足这种要求,他们有可能用不符合社会角色的方式去寻求满足,如寻衅滋事、玩世不恭、打架斗殴、搞恶作剧等。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时会导致低自尊、抑郁情绪以及普遍的失望甚至绝望。

第五,道德意识高度发展。学龄期儿童已经初步懂得了一些道德准则与道德观念。进入青少年期以后,由于接触的范围和自我道德实践经验的不断扩大,他们所掌握的道德准则不仅数量上增加,而且越来越深刻。在道德情感中直觉式情感减少,伦理道德式情感体验开始占优势。道德理想更为现实,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或,自我)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侍、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上文所综述的在青春期出现了一系列心理变化和问题,都是由于自我意识认识不够充分,从而会导致自我矛盾的出现。然而矛盾的出现会推动自我意识的整合和统一,这就是一个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但是假如没有能很好整合发展就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朋友来说自我意识完善有以下几个的途径值得参考和借鉴。

一、正确的自我认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我们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他观

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

二、客观的自我评价

一个人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自我意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一种状态。积极的策略是:关注你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寻找你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

三、积极的自我提升

提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当人们期望自己成功时,他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较高,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性。

另一条途径是克服自我障碍,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体验对自己能力程度的焦虑带来的不安全感,这便是一种自我障碍。我们听说了太多的这样的故事:由于考试前身体不好,所以在大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碍,为自己的考学不成功找到了适当的借口。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人必须主动克服自我障碍,进行积极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尝试。积极的自我在尝试中会发现自己的新的支点。

四、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要记住:自我体验永远是个体的,当我们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长的硕果时,也在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综上青少年的性成熟不仅是生理上日趋成熟的一种表征,也是心理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推动,只要很好处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整合自我,达到统一性,将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快乐青少年,并为作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吴凤岗 《青少年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5

[2]毛富强, 毛光民 《青少年心理诊所》花城出版社 2001

[3]莫雷,张卫《靑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曁南大学出版社 1997

[4]雷雳, 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卫异, 左振瑛《青少年人格塑造》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刘楠;张雅明《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04

[7]江津津《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浅探》警官文苑 2007/04

[8]张国富《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Inner Mongolia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02

[9]卞志升 《浅谈高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6/04

[10]陈兴旺;高国柱《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网络财富 2009/02

篇3:关于对森林成熟和轮伐期的分析

森林成熟是所经营的森林生长发育到最符合经营者经营目的的一种状态标志。因此, 将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商目的和任务时的状态称为森林成熟。森林到达成熟时的年龄称为森林成熟龄。

森林成熟与农作物成熟比较, 具有成熟的不明显性, 成熟种类的多样性以及森林成熟周期长等区别。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它是各种林分、林木与环境的集合。所谓森林成熟不是泛指的森林成熟, 而是针对个别树木或经营措施相间的林分所构成的经营单位。森林成熟是确定轮伐期、择伐周期, 合理安排经营活动, 充分利用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依据。

森林成熟有许多种, 林种不同, 成熟的标准不一样。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森林成熟。即使在同一林种内, 由于人们培育森林的目的不同, 其成熟也有差别。例如, 用材林有工艺成熟、数量成熟、经济成熟、更新成熟等, 防护林还有防护成熟等。常见的森林成熟种类有以下几种。

1.1 数量成熟

数量成熟的概念是:林分或树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的状态称为数量成熟。此时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与数量成熟相近似的还有热量成熟和重量成熟。热量成熟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产出的木材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平均生长量最大时, 用然焦耳 (J) 表示。热量成熟主要在薪炭林经营中起作用。重量成熟是指全树的干重量平均生长量最大时。重量成熟对以生产木浆、纸浆等原料的经营起作用。

确定数量成熟龄的方法主要有生长过程表 (收获表) 法和标准地法。生长过程表 (收获表) 法就是在生长过程表与收获表中查出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即为数量成熟龄;标准地法是没有适用的收获表时采用的方法, 工作量大。首先应分别林分起源、树种、立地条件、疏密度等因子选择标淮地, 且标准地的龄级从幼到老都要高。然后, 调查测算各龄级标准地的蓄积量、平均年龄, 计算出平均生长量, 将计算的各龄级蓄积量、平均生长量列表, 查出最大值的年份。影响数量成熟龄因素主要有树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林分起源等。另外, 全林木 (主伐、间伐林木之和) 较土林木 (主伐林木) 的数量成熟要晚。

1.2 工艺成熟

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材种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称为工艺成熟。此刻的年龄称为工艺成熟龄。工艺成熟与数量成熟都属于数量指标, 不同之处在于工艺成熟还强调了材种的质量, 且并不是所有的林分或树木都可以达到工艺成熟, 如在立地条件差的林地培育某种大径级材种就可能永远达不到工艺成熟。

确定工艺成熟龄的方法有多种, 主要有生长过程加材种出材量表法、标准地法、马尔丁法、调查簿和龄级表法等。

应用生长过程表加材种出材量表计算工艺成熟, 先从生长过程表中查出各年龄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量列入工艺成熟龄计算表, 根据各年龄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从材种出材量表中查出目的材种的出材率也列入工艺成熟龄计算表中, 在计算表计算各年龄材种出材量和该材种材积平均生长量, 找出最大值所对应的年龄即可。

标淮地法也是在无相应的生长过程表时采用, 通过设置不同龄级林分标准地调查, 林木选材求算出材率、出材量和平均生长量、材种平均生长量最大值所对应的年龄 (或龄段) 即为工艺成熟龄。利用调查薄和龄级表法实质是利用森林经理调合材料的调查簿和龄级表, 测算各地位级和各龄级林分的树种组成、胸径、树高、蓄积和材种出材量等因子, 代替生长过程表 (收获表) 或在现实林分内设置标准地的方法。用马尔丁法求工艺成熟龄方便、灵活、技术难度低、工作量少, 适用于立地条件一致的小地域。但是, 马尔丁法未能反映工艺成熟龄的全部含义。

1.3 自然成熟

林分或树木生长到开始枯萎阶段的状态称为自然成熟, 也叫生理成熟。影响自然成熟的方案主要有树种、起源、立地条件、群体与个体等。自然成熟的确定, 主要依据林木的外部特征和林分蓄积量的变化。达到自然成熟的林木, 树高生长停滞、树冠扁平、梢头干枯、树心时有腐烂;如果在阴湿环境中, 树干上常有大量的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附生。确定林分自然成熟龄一般采用固定样地重复调查的方法。

1.4 经济成熟

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 货币收入达最多时的状态称为经济成熟, 此时的年龄称为经济成熟龄。森林的永续利用已从木材生产的永续利用发展成多种效益的永续、然而评价多种效益的方法仍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木材产品收益方面。

1.5 其他森林成熟种类

1.5.1 防护成熟

防护林是以保护、控制、稳定、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种, 显然用材林也有某些防护作用、但用树林经营主要目的是获取木材, 其他作风是次要的, 而防炉林的防护作用是第一位, 木材收获是第二位的。因此, 它只能从防护效能发挥的程度上进行评价。当林木或林分的防护作用最大时称为防护成熟, 此时的年龄为防护成熟龄。防护林不仅种类多。而且有时同时发挥几种作用、在确立成熟时应把多种作用综合考虑。

1.5.2 更新成熟

当林木或林分被采伐后, 能确保天然更新完成的状态称为更新成熟。此种成熟仅用于可以天然更新且有必要天然更新的树种和林分。更新成熟因林分起源不同可分为种子更新成熟和苗分更新成熟两种:实生树林分用种子更新成熟, 它是林木或林分开始大量结实的最低年龄。萌芽更新成熟是采伐后能保持旺盛萌芽能力的最高年龄。

1.5.3 经济材成熟

经济林一般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食料、调料、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经济林类型多, 各有特点, 研究成熟时, 既不能用其他林种成熟的标准, 也不能用一种经济林成熟尺度评判另一种经济林成熟。许多乔木型经济林除了经济林产品外, 木材也是重要的收获对象, 评价成熟时应一起考虑。

2 森林轮伐期

2.1 轮伐期的概念

轮伐期是同龄林的经营周期。就一个经营单位———经营类型来讲, 轮伐期是指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 到再次考验采伐成熟林分所需要的时间;就一个林分而言, 轮伐期就是指造林、成林、采伐、更新所需要的时间。轮伐期是同龄林的经营周期;适用的作业法为皆伐作业;更新方式为人工更新;形成的林分仍然为同龄林。

轮伐期的确定依据主要是森林成熟和更新期。用材林轮伐期是以工艺成熟为基础, 重点考虑经济成熟, 适当兼顾数量成熟。

2.2 择伐周期

择伐周期是指在异龄林林分中, 采伐符合规定直径大小的林木, 通过保留木的继续生长, 到林分再次考验采伐同样大小林木所需要的时间;或者是林分再次恢复到采伐前单位面积蓄积量所需要的时间。

择伐周期是异龄林的经营周期;适用的作业法为择伐作业;更新方式为天然更新;形成的林分仍然为异龄林。

摘要: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标的状况, 这个时期的年龄称为森林成熟龄。森林成熟是林学上和经济上树木或林分的最佳采伐利用时期, 确定轮伐期、主伐年龄的依据。它具有持续时间长、特征不明显和不易确定的特点。

关键词:森林成熟,轮伐期,分析

参考文献

[1]赵彦昌.森林成熟及轮伐期[J].新疆林业, 1986, 6.[1]赵彦昌.森林成熟及轮伐期[J].新疆林业, 1986, 6.

篇4:性成熟对青少年

关键词社会调查制度;成人司法;少年司法;网络民意

中图分类号D91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少年法及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最为迅猛,它在整个刑事法律体系中已经确立了“首领”和“先锋”地位。正如庞德所言,“就传统的司法而言,少年司法中确实有着极具革新性质的内容。”而这些在少年司法领域正处于摸索、试行的诸多制度(例如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由于契合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更出于“成人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本能之爱”,故这些较成年人更高的权利保障措施往往能够较容易地被社会接受、认可,经学理论证、实践试行后,往往成为正式的制度,逐渐被程序化、固定化,亦即法制化。

但是,在少年司法领域内都尚处于初创摸索阶段的措施,由于其操作程式尚未成熟统一、学理论证并不充分等诸因素,一旦径直引入成人司法领域,由于成人并不具有未成年人身、心的特殊性,故而这些“较成年人更高的权利保障措施”往往容易被视为特殊利益的保护手段,其社会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在中国法治初创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民众一旦形成心理抵制,进而会质疑这些举措背后隐藏的司法用意——是深入贯彻“罪刑均衡”原则、切实保障涉案人合法权利的司法人性化举措,还是相关人员为司法腐败而暗渡陈仓?

本文以中国大陆门户网站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新闻中心”版块“法治新闻”专栏中刊载了《北京法院首次将道德调查纳入量刑参考》一文后,在该主题新闻的留言板(BBS)上采集的全部留言为标本形态,归纳对于“社会调查制度”(该制度在少年司法领域,尚处于摸索初创阶段)施行于成人刑案的不同倾向性观点,并试图分析产生这种“抵制态度”的网络“民意”背后所隐蕴的可能原由。

二、标本样态

(一)标本说明

2007年4月20日,新华网、新浪网等各大网站转载了《北京晨报》记者武新的文章《北京法院首次将道德调查纳入量刑参考》。笔者依循新浪网一新闻中心一法治的路径进入该新闻页面,在“留言板”专栏内采集了从2007—04—20(04:22:09)至2007—06—15(19:51:41)时间跨度为56日内,IP地址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内蒙古省、黑龙江省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计247条留言为标本样态,由于所涉数据较为庞杂。仅以其中随机抽取的72条匿名IP留言图示如下:

(二)民意类型

对采集到的全部247条BBS留言作分析,粗略而言,可以将网络民意归结为两种倾向性意见:肯定性意见(虽然对在成人司法领域内引入社会调查制度面临的问题表示忧虑,但仍旧倾向于接受这一全新举措),否定性意见(包括强烈的质疑,或者认为虽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进步意义,但弊大于利,故而仍旧采取一种排斥性态度)。

(三)小结

由表2可见,对在成人司法领域适用社会调查制度采排斥性态度占绝大多数(85.7%),而只有12.9%的网民对此表示赞同;在采排斥性态度的人群中,认为此举措容易造成腐败以及对在刑法量刑评价中涉及道德因素深表怀疑的又占了较大比重(分别为24.9%和25.8%)。

其实,进行此一司法举措的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内都可谓锐意创新,为推动中国司法制度改革做出了有益尝试。但是,为何社会民众(特别是广大网民)对此一改革举措是如此态度?其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审视。

三、初步分析

在此部分,本文欲图较为简洁地揭示并归结网络“民意”对成人司法适用社会调查制度采取排斥态度的内在动因。

(一)学理论证尚未厘清

尽管“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但在司法领域内、实践操作层面推行之种种举措,在法治国此一宏大语境下,如果试图“制度化”固定,其背后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根基,该制度推行的可行性、合理性均应获得论证;而刑事案件中的社会调查制度,虽然近些年来不断被全国各地法院、检察院反复尝试,但在理论界,对刑事案件中的社会调查制度却研究得并不深入。该制度试行中出现的诸种问题,如果未获得“理论指导实践”式的背景支持,又如何进一步纠偏、改进并臻至完善呢?

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社会调查报告(制度)”为“主题词”在“全部数据”范围内进行搜索,从1980到2007年间,只有如下所示的十余篇文章。显然,上表中的7、9项,并非学理意义上的对“社会调查报告(制度)”之探讨。排除掉这两项,其实,近三十年内,也就只有9篇是以“社会调查制度”为主题词的论文(而这些论文,无一例外的,均是严格限定在少年司法也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领域内予以探讨)。①由此可以做出一个粗略的推论:即使是在少年司法领域,社会调查制度之讨论都尚未得以充分展开(进行社会调查之合法主体、社会调查结论之文本性质、具体操作之程序性要求,等等),如果贸然将其在成人司法领域施行,如何面对公众对其合法性的质疑?事实上,现实中已经出现了诸多质疑。

(二)制度建构尚付阙如

根据目前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河南省兰考县法院于2000年6月经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兰考县人民法院青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庭社会调查工作规则(试行)》是社会调查制度建构的先行者,被誉为“我国第一个关于未成年被告人个体情况社会调查制度的规范性文件”。此后,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会调查逐渐成为各地司法机关改革创新的举措,北京、合肥、青岛、成都、柳州等地方法院、检察院也都在摸索试行这一制度。然而,在该制度试行的最终依据(或称原始雏形)那里(也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21条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6条),进行社会调查只是“可以”而非“应当”,换言之,只是任意性的规定而非强制性规范。因此,正如一份调查报告中所揭示的:XX市A、B、c、D四个区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负责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检察官和法官的普遍的反应是“主观上希望能对每一个未成年人案件都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但受到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人手不够、精力不足、时间仓促等因素都影响到了社会调查制度的贯彻落实”、“无奈的选择是每年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案件进行社会调查,称之为‘精品案件一’。无怪乎但凡某地法院或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一旦试行该制度,便会冠之以“首例”、 “第一次”等等称谓以暗示本单位在司法改革探索方面地不遗余力;而媒体一旦将司法改革事件中尚待论证或细化的含混处归结为极易激起民众热议关注的“法律/道德评价”、“法不容情”、“道德量刑”等关键词时,往往会使得大众对改革本身产生质疑,进而揣度改革事件背后的立场、动机。

综上,理论层面论证不足,实践层面缺乏详细的程式规定,便造成了前述改革措施遭质疑、被排斥甚至被妖魔化的尴尬局面。须知:按照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定罪量刑都应以刑法为准据,如果社会调查制度能够对未成年被告人及成年被告人的量刑发挥作用,则其必须在刑法及其理论上找到生存空间,方才合法;而国家追究犯罪的一切行为,都应按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严格操控、规范进行,以最大限度保障人权。因此,正如笔者曾指出的“只有当从法律上将未成年犯罪人的社会调查制度作为刑罚适用的前置性必经程序予以明确规定,该制度才能真正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一项程序性保障措施”。至于将其推广至成人司法领域是否可行,尚待进一步论证。

四、结论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而司法改革也必须具有敢于创新的勇毅。刑案中的社会调查制度之试行,便是在少年司法领域内开辟的小范围“试验田”。针对“试验田”出现的一些症结,应当深入论证、研究。限于立法、学理、社会对该制度并未获得一致肯认,尽管将道德调查纳入量刑参考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完善,最终,以获得国家立法文件(及司法解释)的支持、认可,民众的理解、体认。

由于成人司法模式并不具备少年司法的特殊性,如果说社会调查制度试行于未成年被告人因成人社会的“本能之爱”而可以容忍其尚不规范之处——以利于未成年被告人尽可能地复归社会,达到教育、挽救之目的,那么,对于成人司法,社会调查这一尚处摸索阶段的举措欲图在大范围内施行,恐怕还有待时日(北京市某区法院率先在成人刑案中施行,便已遭致较多质疑)。而无论学理论证还是司法解释,均未对诸种质疑做出有力的回应。例如:北京市某区法院委托司法所进行社会调查,由于法庭上可以提供的标志牌只有“公诉人”和“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几种(均不符合司法所的法律身份),所以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便匆匆找来几张白纸,打印了“司法所”三个大字,用透明胶贴在了桌上,并放于公诉席旁边。对此,有人评论到“司法所不能作为公诉人的代表,用白纸贴桌子上的方法也不行”。

可见,蒋少年司法中正处于尝试阶段的举措适用于成人司法领域,并非如同“用白纸贴桌子”一般容易,其存有一个较长的实践摸索、学理论证、回应质疑期。概言之,尚未成熟的少年司法制度不宜普适于成人司法。

五、可能的以及尚待展开的问题

诚然,本文虽名为实证分析,但由于标本样态的选择及显露、网络“民意”与现实“民意”之勾连等诸种原因,可能尚存如下问题须作进一步检讨:

第一,本文虽然以“新浪网一新闻中心一法治”的“留言板”内共计247条数据(从2007—04—20至2007—06—15、时间跨度为56日)为标本形态进行比对、分析,但由于网民留言须待网站管理员审核(所谓“信息审核制”),故最终能够采集到的数据实则经历了一次遴选,换言之,是通过审核后的、可以公开“显示”的留言。对此,我们是否有理由猜测——更多的、言辞激烈的抨击或许被信息审核制“过滤”掉了?倘若如此,则本文提供的数据实则遗漏了这些“黑数”。

第二,以网络数据进行统计的“民意”,名为网络“民意”。但此民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精准或大致代表现实社会的民意?考虑到许多地区的民众并不能(或并不习惯)适时地对媒体报道的司法事件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网络“民意”其实也只是通常意义上社会民意的其中之一(甚至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受限于网络信息采集这种手段的制约,以及网页新闻更新较快这种客观情况的制约,本文并未(事实上,也不可能)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效力检验”。尽管网民可以“自由”地匿名留言,但此种言论却可能受此前更早、更多“否定性”意见的影响,因为“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理性,缺乏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不能容忍对立意见,因人多势众产生的力量感会让他失去自控,甚至变得肆无忌惮。”此外,由于BBS上留言的实时性、随意性、口语化,因此,对表2中所列的“基本类型”、“所持理由”之归纳很可能并不严密(按逻辑学基本原理,分类的各项之间不允许交叉,而表2各类型及所持理由之间,却可能存在包容的情形)。

第三,正如本文一开始便指出的,少年司法常常充当了整个司法改革的“急先锋”,而司法创新的“冲动”与法治国语境下必然要求的“合法性”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张力。司法机关推陈出新的各项举措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如何规避“各司法机关因特定的利益、立场衍生出扩张自身权力范围的本能倾向,甚至出现争权冲突的现象”进而摸索、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司法权力制衡模式,日益凸显为一个问题。

篇5:性成熟对青少年

1、很多行业品类占位、品牌知名度的竞争将高于核心价值的竞争

在中国,由于很多行业还处于导入期和成长期,在产品层面的细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通过品类占位迅速建立品牌与其它竞争对手的区隔,赢得相关细分市场的亲睐;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进入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时间的候选菜单,这些对于一个新兴品牌的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句广告语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认知,这正是王老吉明确的品类占位的结果。

2、品牌延伸的机会很多

一个企业在进行品牌延伸时要考虑以下因素:品牌核心价值、新老产品的关联度、行业与产品的特点、产品的市场容量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发展新产品的目的、企业财力和推广能力、市场竞争格局与市场成熟度。其中,品牌核心价值能否包容延伸产品是决定是否可以品牌延伸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对于成熟市场,由于已有霸主品牌的存在,后进入者如果采用品牌延伸的方式,超越竞争对手的机会就会小很多,所以在发达国家品牌延伸的现象相对要少些,采用发展多品牌的形式进入新的成熟市场,

由于我国很多行业还处于依靠品牌知名度竞争阶段,市场中还没有稳定的领导品牌,所以,当一个企业在原来的细分市场积累了足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如果符合以上提到的品牌延伸原则,就可以进行理性的品牌延伸。娃哈哈采用的品牌延伸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当初它也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抨击,这些评论忽视了发达国家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差异,犯了王明式的教条主义错误。

3、发展多品牌的机会虽不成熟,但比前几年要多一些

篇6:性成熟对青少年

不同成熟度对烤烟叶片膜脂过氧化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对河南南阳烤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烤烟烟叶成熟度的加深,SOD、POD、PPO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总体上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在不同的成熟期,各种酶活性出现的.峰值不同,中上部叶PPO活性的峰值出现在成熟档次,下部叶PPO活性的峰值出现在尚熟档次;而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峰值在中上部叶中分别出现在欠熟档次和尚熟档次.(2)PPO、SOD、POD活性从未熟至成熟均表现出中上部叶活性大于下部叶,在尚熟-成熟阶段下部叶SOD、POD和PPO活性急剧下降.综合评价认为,下部叶应在尚熟-成熟阶段采收,中上部叶应在成熟-过熟阶段采收.

作 者:赵铭钦 刘云 卢叶 刘乐 张晓蕴 赵辉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江西农业学报 ISTIC英文刊名: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年,卷(期):22(4)分类号:S572关键词:烤烟 成熟度 酶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丙二醛 膜脂过氧化

篇7: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烟有害健康,可是现实生活中喜欢抽烟的人却大有人在,这种不良有社地风气也正在逐渐的影响着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据可靠调查,10周岁的孩子认为烟又难闻又呛鼻非常反感,而到了11到13岁左右的时候去渐渐的会对烟产生兴趣,特别是家长也在吸烟的青少年可能会有跃跃欲试的想法,而一些中学生也就是11到15岁这个年龄段的少年甚至把吸烟当成一种成人的“标志”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被认为是青少年接触烟草的最危险的年龄。

吸烟对身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大到可以直接毒杀生命,研究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有使血管收缩硬化的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到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而维生素C不足是引起坏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对于青少年而言烟草中的尼古丁对人的脑神经也会产生很大的毒害作用。一项很可靠的调查显示那些吸烟的学生的成绩明显比不吸烟的普通的学生差。这不仅仅是像很多人认为的吸烟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没有花过多的时间与经力在学习上。事实上是因为尼古丁会影响人的记忆力,从而就算你要好好学习也不能更好的记住某些知识。

应该说青少年吸烟比成年人吸烟的危害要大得多,因为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未完全可以说道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发育的过程,身体的很多器官都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本身对烟草中的有毒物质的吸收就更加容易,所以中毒更深。

有关研究发现吸烟的年龄越小,对身体的危害更大,特别是对性发育的影响就更大了。研究发现烟草还会影响到男人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很多畸形精子的产生和过多的烟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很多人以为吸烟只会对男性产生不好的影响,事实上少女如果吸烟或者长期生活在“二手烟”的环境中的话,那么月经的初潮时间,经期健康,以后的生育能力也都会受到不少的影响的。

事实上很多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口腔疾病,癌症等疾病和吸烟都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青少年吸烟不仅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事实上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危害也是忽视的。青少年如果烟瘾很重还会使得整个思维出现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对整个身心,反应能力,各方面的表现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的。

如果青少年一旦染上烟瘾而又父母又无法满足的话,则有可能产生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很容易诱发一些不良的行为,甚至为了能有足够的钱买烟还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而影响一生的发展。

篇8:性成熟对青少年

关键词:格赛尔,成熟论,遗传,发展

无数事实证明, 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对儿童进行教育确实可以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但是无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将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展。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 儿童的发展过程遵循有规律的发展顺序, 是一个顺序模式过程, 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 成人应以尊重儿童为要义。

1 成熟论溯源

格赛尔的成熟论产生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卢梭、达尔文与霍尔。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指出儿童有自由按自己的意愿如自然所允许的那样发展, 要发展儿童必须适应自然, 但其并没有提出相关证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格赛尔的成熟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它阐述了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 探讨了人与动物在心理上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从而使得进化论从此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结合起来。美国儿童心理学创始人霍尔认为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 在个体生活的早期所表现出的遗传特性比以后表现出的遗传特性更古老。越是远古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特性越富有动力特征。因此, 他提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大胆命题。此外, 考嘉尔 (Coghill) 关于结构与机能关系的观点都对格赛尔成熟论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 格赛尔结合前人的理论观点提出了成熟论观点。

1.1 成熟的概念

格赛尔将成熟定义为“通过基因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他指出, 成熟与环境的作用不同。

1.2 儿童发展观

儿童发展观是指对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所持的观点。有关研究认为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不外乎遗传与环境, 其分歧主要在于两者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占位置或两者的关系问题上。因而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遗传环境相互作用论之说。

1.3 成熟论的儿童发展观

格赛尔通过对儿童行为的研究 (孪生子实验) , 提出了耐心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 具体阐述如下:a.个体的生理与心理发展, 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律、有次序进行的 (基因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就称为成熟) 。b.成熟是通过发展的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突然转变而得以实现的。从发展的一端到另一端存在着自我摆动。c.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 因为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d.儿童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发展关键期或敏感期,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发展更具敏感性或感染力。e.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生物内在进度表, 他与一定的年龄相对应, 所以他特别重视“行为的年龄值与年龄的行为值”, 制定出了婴儿“行为发展常模”。f.儿童的发展中存在“成长模式”, 通过该概念强调内部有次序的机制力量。

2 对格赛尔成熟论发展观的评价

成熟论强调重视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向我们提出一个重视自然规律的理解方式。这对于教育者树立重视儿童生长规律的观点, 全面正确认识儿童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为研究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对心理学、医学的研究的作用是巨大的。

当然, 我们还应该看到, 一方面, 虽然格赛尔重视遗传因素的作用, 但并没有否定环境的作用。例如, 他认为“儿童的成长特征实际上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后产物的表现”。他所制定的年龄常模不仅为了测试, 也是为了引起成人对儿童发展异常状况的重视以便治疗。这些都表明他并不排除后天的作用;另一方面, 格赛尔忽视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看法是错误的, 成熟虽然非常重要, 但并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成熟只是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 没有环境与教育这样的外部条件, 这种可能性是无法实现的, 只有环境与教育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也许格赛尔是过分重视了成熟的作用, 才造成忽略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因素。总之, 虽然他的理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争议, 但是他对儿童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3 格赛尔成熟论对儿童发展的启示

格赛尔的成熟论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教育价值。自古以来, 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希望, 为了孩子的美好前程不惜付出大量的物力与精力, 不惜剥夺孩子娱乐、休息时间。格赛尔的成熟论启示我们, 这些做法是“反天性、逆天性、害人的”, 我们应正确了解儿童, 尊重儿童。

3.1 正确了解儿童

第一,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遵循个体成熟的原则。

儿童遵循个体成熟的原则要求为人父母、教师应该认识成熟规律以指导儿童教育。例如, 父母了解到个体成熟之前的一切学习只能事倍功半, 就不会急冲冲地让孩子去学习难度太大的知识。

第二, 了解儿童发展具有周期性。

格赛尔对儿童发展过程中行为周期的波动现象和分析, 启发父母、教师要正确看待儿童行为中出现的阶段特征, 要认识到个体发展中有一定的发展关键期或敏感期, 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高阶段时, 应严格要求他们, 而在较低阶段时则应耐心等待, 不可急于求成甚至进行惩罚。

第三, 了解儿童发展模式及特殊性。

在格赛尔看来, 儿童的发展不但有最佳期, 而且在不同的成熟阶段具有不同的行为反应模式, 在每一个成熟阶段有特定的反应。不过, 格赛尔也一再强调, 每一个成长类型在个人气质中表现出多样性, 因此, 发展量表所提供的常模只是某一些特定年龄发展的平均数。如果一个儿童没有达到同龄儿童的常模, 并不意味着不正常。

3.2 尊重儿童

第一, 尊重儿童的天性

既然格赛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个体成熟, 体现出“个体成熟”的原则, 因此, 应该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本性和需要, 不要迫使儿童生硬的接受有达其自然天性的东西。成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 根据儿童自身规律去养育他们, 以适应儿童的自然能力。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第二, 尊重儿童的个性

格赛尔指出儿童具有自我修正能力, 这启示我们尊重儿童不仅尊重其生理上的成熟, 还包括心理上的成熟, 不仅尊重儿童能不能, 还要尊重其愿不愿的问题。不能把孩子当机器, 任意摆弄, 不要把孩子不能学的的硬压给他学, 不要把孩子不愿学的硬逼给他学。应从儿童的需要出发, 观察他们特有的兴趣和能力, 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希望或抱负强加给儿童, 而能够尊重儿童的愿望, 给予儿童以发展个性和自我的机会。

第三, 尊重儿童的权利、需要

儿童正是各种生理器官与心理器官快速成长的时期, 游戏、唱歌、跳舞为儿童提供了成长所需的机会与食粮。但是有人认为让孩子玩耍是浪费时间, 肆意大量占用他们的娱乐时间, 企图让孩子在儿童时期尽可能多的学会成人世界所需的一切。结果是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人格, 要把孩子当做孩子, 不要用成人的方式教育儿童或按成人设计的模式去要求儿童。

第四, 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

年龄特征是在一定教育的生活条件下某一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点。他代表大多数相同年龄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或水平, 具有代表性, 这些特征功能区别于其他发展阶段。促进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本能与儿童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 2002, 2.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性成熟对青少年】相关文章:

成熟作文精选06-24

走向成熟作文04-10

成熟的句子04-11

男生成熟说说05-14

青年教师成熟05-16

成熟的生活05-19

技术成熟05-16

成熟沟通十大法则06-24

欧美成熟男人头像07-11

诗歌推荐期待成熟07-14

上一篇:保护草地七年级作文下一篇:护苗网络安全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