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2022-10-17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改社区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村改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集美区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阶段性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厦委发【2007】10号) 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08】142号)等文件精神,为切实推进我区“村改居”社区建设,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阶段性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村改居”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区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抓手,积极搞好“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为我区和谐社区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以2008-2009年为一个阶段性期限。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完善与城市社区建设相适应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大力度开展“村改居”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按照“就业非农化、资产股份化、福利社保化、居住城区化、服务公共化”的总体目标,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落实属地管理制度,增强居民社区意识,创新服务模式,加速实现农村向城市、村民向市民的两个转变,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村集体资产改制工作

根据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我区至少60%的“村改居”社区原村集体资产改制工作,要在2009年底前完成。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务必抓好以下工作:

1、成立工作机构。一是成立区“村改居”社区集体资产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区农业局、民政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计生局、土地分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改制工作。各镇(街)要相应成立“村改居”集体资产改制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村改居”集体资产改制工作。二是镇(街)成立资产清查工作组。成立由镇(街)领导牵头,镇(街)包社区领导、相关部门干部及社区干部、财会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组成的资产清查工作组,负责处理清产核资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三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并委托具有执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开展清产核资。

2、建立工作机制。一是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通过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建立协调机制。集体资产改制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及时解决改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严格报告制度。各有关镇(街)要建立一月一报、一月一会、两月一点评、半年一小结制度,

3 及时总结、通报改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存在的不足,研究解决改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四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对被确定为先行改制的“村改居”社区,每个给予1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补助,纳入区级财政预算。

3、制定集体资产改制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一是确定改制单位。2008年完成杏林街道曾营社区、侨英街道叶厝社区2个试点社区的改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广推进。2009年完成侨英街道浒井、兑山社区,杏林街道内林、杏林社区,杏滨街道西滨、马銮社区,灌口镇上头亭、黄庄社区,后溪镇新村、英村社区等10个单位改制工作。二是强化培训。组织参与改制的各级领导、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让每一位参与改制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法规,熟练地掌握工作程序,为改制工作做好准备。三是搞好宣传发动。通过新闻媒体和居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等形式,对《集美区“村改居”社区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涉及的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发动,让群众了解集体资产改制的目的、意义,逐步消除群众对改制的思想顾虑,自觉行动起来参与改制工作。四是进行工作部署。召开集体资产改制工作会议并下达责任状,通过部署统一思想认识,使各级领导和参与改制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集体资产改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提高其改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五是区农业局及区各改制责任单位、各镇(街)要根据各“村改居”社区建设进展程度的不同,加强分类指导,加紧推动原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

4 界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以及后续经营管理等工作。各“村改居”社区要根据国家法规政策,结合各自实际,坚持依法、民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镇(街)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拟订改制方案,经张榜公布和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三分之二(含)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并报区政府备案。

4、加大对改制后原村集体股份公司的政策扶持。按照公司依法纳税、政府依法扶持的原则,尽可能通过政策优惠,扶持集体股份公司发展壮大。

责任单位:区农业局牵头,区民政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各镇(街)、“村改居”社区

(二)加大对“村改居”社区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

1.推动社区用房达标建设。对我区“村改居”社区用房面积未达标准或严重破旧的9个“村改居”社区,要合理进行规划建设。其中,2008年安排建设4处社区用房,2009年安排建设5处社区用房,争取在2009年底前全部达标。同时,要建设几个具有示范作用的“村改居”社区。对于重新选址建设且具备条件的“村改居”社区,要将社区办公用房与社区服务场所按1500平方米以上标准合并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集委【2007】43号)相关规定,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建设经费由区、镇(街)两级财政各承担一半。

2.加快市政设施向“村改居”社区延伸。区市政建设部门要将服务范围进一步向社区延伸,将社区内的道路硬化、排水(污)设施改

5 造、主干道路灯等纳入区财政投融资建设项目之中,进一步提升市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根据《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集府【2006】105号),按“职责分界清晰,责任主体唯一”的原则,推进市容环境卫生的属地化管理,实行“环卫分级包干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加大环卫投入机制。在过渡期内,“村改居”社区的环卫经费由区、镇(街)、社区按40%、40%、20%比例分担。集体资产改制完成后,“村改居”社区统一纳入城市环卫体系,其环卫经费由区、镇(街)两级财政负担。要鼓励建立社区物业企业运作机制,实行管、干分离。合理配置和确定环卫人员工资待遇,定期进行检查考评,保障“村改居”社区日常保洁质量。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建设局,各镇(街)、“村改居”社区

(三)认真抓好社区居民的转岗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1.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在适当照顾本社区居民的基础上,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按照相关规定配足、配齐、配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人员,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建设,使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够办理所有就业再就业事务。同时,加强对居民转岗就业培训和指导,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引导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6 2.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四帐三表”工作制度,对“村改居”社区居民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无业人员,实行统一登记、区别对待;将有就业意愿的无业人员纳入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管理,引导1990年后“村改居”社区居民中“4050”人员申请办理《再就业优惠卡》,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开发社区公益性和服务型工作岗位,促进“村改居”社区居民的转岗就业。

3.做好“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落实“村改居”社区居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组织和鼓励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积极参保。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村改居”社区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低保范围,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条件的“村改居”社区可以建立居民保障金,专款用于支付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医保等个人保障性费用支出补助。

责任单位:区人劳社保局、各镇(街)

(四)强化社区队伍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

1、完善制度,着力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在按城市社区干部职数下限选举配备的基础上,今明两年公开招聘一批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到“村改居”社区工作,按每个“村改居”社区2名专职干部进行配备,以优化“村改居”社区两委干部结构。要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试点与社区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试点的经验推

7 广,逐步建立健全“村改居”社区干部坐班、值班、考核、考勤、工作交接等工作制度。2009年社区换届选举后,要参照城市社区管理制度来管理社区干部,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对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的“村改居”社区两委成员进行岗位资格培训,经过考试合格的颁发培训证书,逐步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知识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要逐步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对已完成集体资产改制且建立社区工作者集中办公制度的社区,其“两委”成员工资福利按照本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标准执行。对未完成集体资产改制或未建立社区工作者集中办公制度的社区,其“两委”成员的生活补贴标准以不低于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标准的80%发放。

2、健全社区群团组织,积极培育社区民间公益性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在充分把握社区群众需求、社区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引导社区居民建立服务类、文体类、慈善救助类、公益福利类的民间组织。为了使社区群团组织发展健康有序,社区要坚持培育与监督管理并举的方针,对于已经建立的民间组织,要求其在社区登记备案,以便于进行管理。各镇(街)、社区要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确保两年内志愿者数量达到社区常住人口的5%以上;同时要做好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行为规范,培训、帮扶、表彰、奖励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要建立考核和总结表彰等激励制度。

3、培育试点,积极推动“村改居”社区建设。针对“村改居”社区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特点,要以外来人员的服

8 务和管理为重点,开展试点工作,通过成立社区私房出租者协会,不定期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免费为外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鼓励各企业之间、企业与社区之间经常性开展联谊活动等形式,加大对外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从而提升“村改居”社区建设整体水平。

4、健全体系,全面强化社区服务。要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科教文卫、法律服务、治安管理和卫生保洁等公共服务覆盖到“村改居”社区。社区居委会要协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发展社区公益事业,组织社区成员开展互助服务。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要积极动员组织驻社区单位和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重点做好老年人、残疾人、特困户等对象的帮扶工作;组织开展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举办各种小型文体活动,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树立文明风气,尽快融入到城市中。

5、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人才队伍。要结合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人力资源,把区各部门派驻社区的就业协管员、计生管理员、文体协管员、残疾人联络员等人员的使用管理与薪酬待遇统一起来,由社区居委会统一进行日常管理,统一名称为“社区服务管理员”,统一实行一套薪酬制度。由区民政局、区人劳社保局共同拟定具体方案报区政府批准实施。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人劳社保局、司法局、计生局、文体旅游局,团区委,各镇(街)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8年1-3月)

层层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宣传“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全体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这一战略部署上来。各镇(街)对所属“村改居”社区要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重点了解社区干部及居民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二)试点阶段(2008年3月-2008年12月)

在杏林街道曾营社区、侨英街道叶厝社区以及灌口镇上头亭社区开展“村改居”社区建设试点。通过试点,探索成功经验,为全区“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树立样板,并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村改居”社区建设做好准备。

(三)推广实施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1月)

这一阶段是整个“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的关键。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本方案,明确工作程序,科学合理组织力量,落实相关工作。

(四)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届时,区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将对全区“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为全面实现“村改居”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为协力推动这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召开

10 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各镇(街)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分解责任,狠抓落实。

(二)加大投入,营造氛围。各镇(街)要在人才、财力、物力上加大对“村改居”社区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试点社区的倾斜。要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进一步增强各级对“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重点宣传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争取广大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面提高居民群众的社区意识,加快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

(三)做好协调,积极配合。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阶段性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制定具体工作计划,采取保障措施,明确各自责任分工,狠抓各项计划和措施的落实。部门之间、条块之间要加强沟通,积极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与合力,共同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

(四)加强督导,落实责任。区效能办要加强对“村改居”社区建设进展情况的督查,敦促相关镇(街)和部门推进工作,落实责任;区社区办要加强对各社区的业务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就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拟订破解的政策措施,报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

第二篇:干田村“村改社区”集体资产处置办法

干田村“村改社区”集体资产实施方案 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我镇城市化建设进程,积极稳妥推进我村“村改社区”工作,妥善处置好原干田村及各村民组的集体资产,结合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各村成立集体资产处置领导小组,成员由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村委会会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各村民小组长组成。

二、全面完成村财务审计和清产核资。清产核资要彻底摸清集体经济组织的“家底”,理顺资产所有权关系,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维护国家、集体、村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区经济联合社顺利组建。清产核资工作要界定资产所有权,核实资金、理清债权、债务,清查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界定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结果要报经村民会议通过确认,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组建社区经济联合社和经济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设置社员代表大会、社委会、监事会等机构。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通过经济联合社章程,按照章程规定进行选举,产生。为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在过渡期内,由原村民代表大会为社员代表大会、原村委会为社委会、原村务监督小组为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社委会、监事会产生办法的产生按照《干田经联社章程》执行。

五、加强监督。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应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下,由财政所、经发办、农服中心和社会事务办负责指导、组织实施。

第三篇:东莞市“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村民委员会改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2〕14号)和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意见》(东委发〔2002〕13号)的要求,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各方配合、平稳过渡”的基本原则,就我市在中心镇铺开“村改居”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村改居”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村委会,纳入“村改居”范围:

1、居民户籍占本村人口一半以上的;

2、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和耕地保有量为计算基础,本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2亩的;

3、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不从事农业劳动,不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二、时间安排与步骤

今年在8个中心镇铺开“村改居”工作(其他镇可在符合条件并属于镇中心规划范围内的村选择1到2个作为试点)从2004年5月开始,至10月底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04年6月底完成)。

1、成立机构。市、各中心镇分别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村改居”工作办公室。市已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负责指导全市“村改居”工作。各中心镇要参照市社区建设和“村改居”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任正副组长的镇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村改居”工作办公室,抽调足够的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村改居”的日常工作;同时,市组成“村改居”指导小组,深入到村指导“村改居”工作。各中心镇的领导机构要于2004年6月15日前以文件形式报市“村改居”工作办公室。

2、宣传引导。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民政局共同协调市报社、市广播电台、市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设立宣传专栏或专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村改居”工作的宣传力度,各中心镇也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重点宣传“村改居”工作的意义,有关法规、政策,试点工作经验、做法等,提高人民群众对“村改居”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信心,为全面铺开“村改居”工作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氛围。

3、调查研究。一是组成市调研组,深入开展“村改居”工作调研。由市府办牵头,从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国土局、市计划生育局、市妇联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市“村改居”工作调研组,重点对“村改居”以后的工作模式、资产运营等问题进行调研。一方面认真总结已完成“村改居”试点工作的四个街道办事处的工作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村改居”后,政府部门如何转变观念和职能;如何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如何管理和经营集体资产等方面的调研。二是各中心镇要加强调研,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以摸清情况,掌握民意,为顺利铺开“村改居”工作做准备。

4、制定方案。各中心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具体的“村改居”和居委会改社区居委会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在2004年6月底前报市政府审批。

(二)实施阶段(2004年7月1日至9月底)。

1、召开“村改居”工作动员大会。各中心镇要按照市的总体安排,结合本镇的工作计划,开好“村改居”工作动员大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具体工作。

2、开展清产核资。全面清理集体资产,摸清家底,是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关键,也是“村改居”的重点。各中心镇要结合实际,抽调镇会计人员,组成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联

同村委会、村民小组的委派会计和监事会成员,分成多个审计小组,对改制村委会的村、组两级集体资产分类别、性质进行清理、核定和评估,力求做到不浮不贬,符合实际。清产核资的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布。

3、界定配股对象。各中心镇在界定配股对象工作中,要遵循“依据法律、尊重历史、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以村民的户籍、承包责任田、享受集体分配和履行村民义务等情况为基本依据进行。切实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1)确立统一界定日。在界定日以前依法可享受农民福利分配的,在册健在的农业人口和新出生人口,均可获一次性配置股份,固化股权。

(2)对农村出嫁女问题要深入详细核查,具体操作按《东莞市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股东资格界定若干规定》执行。

(3)张榜公布。要将配股对象名单以原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公布。公布要全面(包括对外出工作人员、出嫁女、嫁入本村的妇女、抱养子女、违反计划生育、被劳教、劳改、判刑、吸毒和逃避服兵役的村民),依照政策界定性质及作出处理,接受群众监督。

4、选举产生股东代表、董事会和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代表按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章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实行“一人一票”制;董事会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一般由3-7人组成,是股东代表大会的常务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董事会必须执行股东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向股东代表大会和全体股东负责,接受股东代表大会的监督。监事会是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监督机构,一般由3-5人组成。董事会、监事会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5、选举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村改居”后成立的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的选举问题分三种情况处理,一是属“一村换一居”的,原村委会成员可以过渡为社区居委会成员,任期届满后换届;二是属于合并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原则上按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选举新一届社区民委会。三是因改制受社区居委会成员名额限制末补选为社区居委会成员的人员,可招聘为社区居委会的专职工作者。但是否实行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选举,各中心镇在制定“村改居”工作方案时必须做出具体意见,一同报市政府审定同意后才能实施。

6、理顺“村改居”后的各种关系。要按照《东莞市关于“村改居”工作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理顺农业户口集体转居民户口,社区党组织设置,“村改居”后居民住房,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名称的变更,社区居民就业,“村改居”居民的社会保障,基层妇女、共青团、工会组织建设,“村改居”后社区居委会的职数设置、工资福利、办公经费和其他社会管理事务等关系。

7、建章立制。

(1)有关改制单位统一冠名为“XX社区居民委员会”、“XX社区党支部”,具体名称待市民政局核准以后,由各单位依法办理挂牌。

(2)社区居委会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并公布上墙;社区居委会亦可根据群众的意愿制定居规民约和居民自治章程。

(3)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根据章程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

(三)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10月底完成)。

1、各中心镇做好改制工作的总结,对改制中的有关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入档。

2、各中心镇开展对“村改居”工作的自查自纠,对不规范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依法做好工作。

3、市组织检查组对各中心镇的“村改居”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把改革后农民群众所享受到的利益是否真正得到提高作为主要标准,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三、“村改居”工作的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充分认识到“村改居”是我市加快现代制造业名城、率

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搞好这一工作,有利于提高集体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向民主代、规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群众观念的转变。其次要认真征求意见,统一思想、规范操作;三是各部门,各中心镇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解决“村改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实行“村改居”的村委会必须符合“村改居”条件,凡不符合条件的村,暂不考虑改制。但为保证各中心镇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进一步规范镇中心区的建设行为,防止形成新的“城中村”,促进城市化进程,可考虑对镇中心区规划范围内的村委会进行改制,或者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位于镇中心区规划范围内的自然村与原村委会分离,并入其他村或居委会,纳入“村改居”范围,但必须上报市政府同意才能实施。

(三)“村改居”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工程。各中心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细致。并要求把这次下发的《东莞市关于“村改居”工作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和《东莞市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股东资格界定若干规定》等三份文件精神融会贯通,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依据。

(四)各中心镇在实行“村改居”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维护农民利益、坚持确保集体财产不流失,坚持改革后经济保持发展。

第四篇:睦岗镇加快推进“村改居”试点工作

前段时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睦岗镇集中精力开展“村改居”工作,做到领导到位、组织严密、措施有力、责任落实。目前,下瑶和沙街村的“村改居”试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睦岗镇委、镇政府将“村改居”作为今年睦岗镇的一项重要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镇委书记林金海多次亲自参加“村改居”的各类工作会议,指导镇、村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帮助解决存在困难,使“村改居”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调整了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镇长黎雄炘担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黄军海等镇领导担任副组长,镇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委副书记黄军海担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各个部门抽调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熟悉农村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负责宣传报道等方面的党员干部,开展“村改居”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镇委委员、镇纪委书记冼树清和副镇长赵彤作为下瑶和沙街两个试点的责任领导,具体抓好落实。镇有关单位部门各司其职,全力支持配合“村改居”工作。此外,还指导两个试点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两个试点村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是统筹安排,逐步推进。按照“循序渐进、一村一策”的总体思路和坚持“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改居”工作。镇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睦岗镇“村改居”试点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步骤和具体工作。同时,帮助下瑶和沙街制定工作排期表,确保工作按照时间有序推进。镇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村的指导,每周都到村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参加村召开的工作会议,主动帮助各村解决在改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村组干部对改革工作有清晰的认识。镇领导小组和区领导小组保持密切的沟通,保证工作按照区的部署依法、按程序开展。

三是深入调研,征求意见。镇领导小组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多次深入下瑶和沙街村调研,就当前“村改居”的具体操作事项和“村改居”后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计划生育政策、社会公共服务等问题,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村民的意见。组织下瑶村召开了13场次的征求意见会,共征求1560户村民意见,并向村民解释“村改居”政策。沙街村也召开了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试点村还发动村组干部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镇领导小组,为“村改居”试点工作的顺利铺开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是一村一策,制定方案。在制定试点村“村改居”工作方案的时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制订,做到既依法依规,又符合上级的工作部署精神,同时注重可操作性。“村改居”的方案,涵盖了户籍、集体资产、计划生育、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其中,镇领导小组把握好集体资产处置这个关键环节,坚持“一村一策”的原则,因村制宜,严格按照《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和《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精神,分别指导下瑶和沙街村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目前,两个试点村的“村改居”工作方案已经制订,正在修改完善。

五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镇改革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工作的宣传力度,专门设立改革工作简报,统一印制2000多份宣传材料并向村民发放,在各个村悬挂宣传横额10多条,广泛宣传“村改居”的意义、目的和政策,尤其是“村改居”给村民带来的好处,使“村改居”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下瑶和沙街村委会召集村小组长学习《关于端州区撤村改居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资料,由各村小组长召开会议,并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骨干带头作用,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传“村改居”工作。利用村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载体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村改居”工作的认识,争取村民支持和配合“村改居”工作,为全面铺开“村改居”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

六是收集信息,确保稳定。积极和村组干部沟通,密切注意农村动态,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确保“村改居”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五篇:谢坝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范文)

谢坝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

农村改水改厕是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是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和谐肥西进程的重要抓手。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共青团组织、县爱卫办及有关部门的扎实工作、深入推进,我县改水改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农村卫生状况有所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近年改厕工作现状

1、广泛宣传发动是前提。改水改厕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农村的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有阻力,有难度实属必然,要革除千百年形成的陈规陋习,树立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关键在于群众观念上更新,思想上认同。我们通过在各种刊登改水改厕公益广告,强化对改厕工作的宣传;同时翻制改水改厕技术录像带发放到乡镇,利用乡镇有线电视、农村党员电教进行播放;组织青年志愿者散发改厕宣传材料,书写墙体标语;利用各种相关会议,强调宣传改厕等。开展“喝卫生水、上卫生厕所、住卫生环境”的宣传活动,帮助农户树立卫生意识,积极参与改厕。

2、明确责任,强化督查是保证。

1、团组织和卫生部门负责、各有关单位参与的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并及时召开领导组会议,明确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帮扶改厕示范乡镇制度。要求每个成员单位必须帮助所联系的示范乡镇改厕。制度确定后,县改水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大力扶持分工联系点改厕,以提供补助资金、改厕物品等方式积极帮扶乡村改厕,有力地推进改厕的进程。

2、发挥乡村作用。各乡镇加强了改水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自身建设,各示范村也确立专人负责改厕工作。从而为全乡改水改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推广技术,节约成本是基础。结合我县实际,在多方考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大力推广造价低廉、操作简单的三格式卫生厕所,在厕屋建造中,不搞一刀切,推广“进院入户靠围墙”,有效地节约了农户群众改厕的成本。为鼓励农户踊跃改厕,同时大力推广改厕技术。多次举办改厕技术培训班,以乡镇成立专业改厕技术队伍,使卫生厕所的建造质量大大提高。并组织团干部、志愿者上门入户宣传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知识,指导帮助改厕户正确使用卫生厕所,坚持建管并重。

4、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求实效。

1、将改厕与改水、改善居住环境相结合。根据“非典”后,农民卫生意识增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农民改水改厕,改善居住环境。

2、将改厕与新建住房相结合。在新建居民点、农户新建住房时,同步考虑卫生厕所的配套设计,同步改建、新建卫生厕所。

3、将改厕与“创建爱国卫生示范乡镇“与“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相结合,协调推进农村改厕进程。

4、与联合国儿基会CES项目“乡村防保网改水改厕能力建设试点项目”和国家农村能源项目实施相结合,利用项目资金,支持示范乡镇改厕;

5、与农村中小学、农村卫生院(站)、乡镇站所公厕改建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进程。并与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创建“青年文明号”等活动联系起来;还把改厕工作与农村“十星户”、“文明家庭”的评比相结合。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干群的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少数地方对改水改厕工作存在错误认识,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改厕是增加农民负担,是超前行为,搞这项工作“吃力不讨好”。而农民群众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陋习,对“改水改厕、改善居住环境”的新风尚认识不够。所有这些,导致有的干部、有的地方“重视、落实改厕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无动作,无成效。

二是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不到位。如少数地方不按技术要求施工,质量低劣,所建厕所达不到卫生无害化。少数地方不因地制宜,不从实际出发,远离农户,强行要求统一模式,统一规划,花费上千元建造了高代价厕所,却收效不大。

三是厕所使用管理不当。有的地方,只注重“建”,忘却“管理”和科学使用,导致改厕的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年以来,我镇在不断巩固提高国家卫生镇的基础上,以创建省级卫生村为契机,把农村的改厕工作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实事来抓,全镇上下密切配合,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首先贯通好各村各户自来水的前提下,农村的改厕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改厕的过程中,镇、村、组三级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管理规范,群众赞成,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目前为止,全镇*个行政村和*个居委会,无害化卫生户厕已达到*户,改厕普及率达到*%。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我镇农村的改厕工作做到党政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了xxxx组成的农村改厕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镇长担任组长抓改厕工作。各村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1-xxxx村级干部专人抓改厕工作,各村民小组配备了xxxx改厕专管员负责指导督促各农户的改厕工作,从上到下建立了农村改厕一条线领导管理体系,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改厕工作,及时解决具体问题,领导经常下村现场办公督促指导,特别是西片的*等村,他们经济比较薄弱,但村级领导非常重视,也能自己克服改厕资金不足的困难,把改厕工作搞上去,不拖全镇的后腿。

二、把握标准,全面铺开。农村的改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改厕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一标准,严格把好验收关。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抓住关键,重点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采取了镇、村、农户三结合的筹资办法,即三个一点点,政府贴一点、村里出一点、农户负担一点,先后总投入资金*多万元。为确保改厕的质量标准,我们还制定了四个统一,即:统一规格,按照市爱卫办提供的三格式化粪池图纸,严格要求不走样;统一规划放样,对水管排污道主线路由村里统一测定,村民小组定位定点再行施工,力求做到科学合理;统一施工队伍,施工队人员要经过集中培训,明确具体做法和标准要求;统一组织验收,施工结束后,由镇爱卫办会同村干部对改厕农户进行质量验收,对不合格的要返工改建,直到达标为止。另外,我们还经常深入农户督促指导做好使用管理工作,不图形式,确保实效。在改厕的同时,我们还贯彻建房的有关规定,在审批建房的同时把建卫生户厕作为审批建房的要求之一,对改厕的用地面积实行优惠政策,优先安排,确保解决。我们在开展农村改厕工作中,重点在户厕的配套上下功夫,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定的制约措施,督促农户在建立三格式化粪池的同志要安装卫生设备,特别是对镇村干部、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要求带头完成改厕配套任务。目前全镇农村全面取缔了露天粪坑,化粪得到了无害化处理,彻底改变了农村几千年来露天粪坑不卫生的旧风陋习。

三、职责分明,成效显著。人员到位,职责分明是农村改厕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在改厕工作中做到了行动快、措施实,从镇到村民小组实行三级管理,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改厕施工管理队伍。我们根据年初制订的“农村改厕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下达改厕任务,定期组织验收、考核,并把改厕工作列入年终评比的条件之一。因此,近几年来我镇农村改厕工作不断深化,无害化卫生户厕不断增加,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成效显著,改厕普及率从*年的*%提高到现有的*%,增加了*%。我镇的改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卫生户厕配套还未达到10xxxx,有的质量标准还达不到所规定的要求,还有少部分农户化粪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各村的改厕面还不够平衡。因此,我们要以农村改厕验收考核标准,对全镇各村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对一部分村组未达到改厕普及面的,质量未达到标准的,限期改变,扎扎实实地把农村改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巩固提高国家卫生镇、文明镇的创建成果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策划部下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成功来源于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