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术英语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学术英语既属于统一的英语学科范围,又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细分出来的与某种行业或某项特定职业关联度较高的英语教学活动,通常是针对某一情况下学习者基于某种学习目的展开的英语学习活动。

第一篇:学术英语论文范文

我国学术英语教材出版问题探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大学通用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术英语应运而生。文章对我国学术英语教材编撰出版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材功能定位、读者需求分析、数字立体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国内学术英语教材的编写质量。

【关 键 词】学术英语教材;出版现状;发展建设

【作者单位】张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常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互联网+思维下项目式教学方法在学术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Y-B201872)。

上海市教委2013年颁布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规定“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应设置为必修性质”,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第一次把学术英语列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1]。这两个指导性的变化在外语界引起了很大争议,催生了学术英语教材的市场需求。

目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各大外语教材出版社都针对学术英语推出了一系列相应教材,很多高校也根据各自办学特色编撰符合学校特色及行业特点的专门学术英语教材。然而,随着国内学术英语教材市场的蓬勃发展,已出版的学术英语教材仍面临数量相对不足、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本文在统计梳理我国学术英语教材出版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一、我国学术英语教材出版现状

学术英语区别于传统的通识英语,强调“满足专业领域中不同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语言学习,是基于特定学科的认知、社会和语言需求的教学活动”,主要包含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两类[2]。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学术英语教材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般话题进行跨学科或分大文大理听说读写学术技能训练的通用学术英语教材;另一类是涉及不同学科内容的专门学术英语教材,但是内容多为学科领域的导读性文章,专业程度不高,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该领域的交流技能。

我国学术英语教材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我国第一本通用学术英语教材是于2006年原版引进的国外教材,此后几年,我国学术英语教材出版一直处于沉寂阶段。2011年,随着国内学术英语课程的发展,我国学术英语教材出版出现了一个高峰[3],几大外语教材出版社纷纷从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推出学术英语系列教材,见下表。

二、我国学术英语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

1.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具有学科针对性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仍显不足

学术英语课程的特征决定了学术英语教材建设不仅要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而且要在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和职业有关[4]。目前几大外语教材出版社开发出版的学术英语教材,主要分为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大类。其中,通用学术英语主要从阅读、写作、口语、阅读、视听等方面强化学生的学术英语技能,文章题材、内容选择相对广泛;专门用途英语教材主要针对不同专业及学科领域,但就其内容来看多与文科专业相关,理工科方向,如石油工程、土木建筑、计算机工程等学科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仍亟待开发。

2.学术英语教材缺乏有针对性的需求分析

国内现有大部分学术英语教材,特别是通用学术英语教材的主编来自学生英语水平较高的985、211高校,这就导致现有部分教材难度较大,无法满足更多层次学习群体的需求。而各学校自主编写的特色教材又存在编者水平受限或对学生专业需求、现阶段英语水平分析不足等问题,缺乏针对性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分析和教学大纲设计。

3.教材开发以纸质为主,数字化资源有待开发

随着教育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英语教材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各大出版社在“传统出版物数字化,数字出版物网络化”的指导思想下,陆续推出各类英语学习数字产品,如网络教学平台、电子教学资源、英语学习语料库及语言测试题库等。不少出版社还通过APP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力图打造大学英语数字精品教材。但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学术英语系列教材,主要形式依然为纸质教材,教学实训平台、数据库等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仍有待开发。

三、我国学术英语教材出版的策略

学术英语教材的编写必须根据英语学习性质和教学规律,以目标读者为中心,基于网络媒体,致力于教材立体化、数字化和多元化开发建设。

1.明确指导思想,审定教材定位

学术英语教材编写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编写的标准,即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者应该基于学术英语学习的性质和教学的规律,对教材功能进行准确定位。蔡基刚指出,“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的区别不是难度而是目的,前者是基于专业需求驱动的,后者是基于语言学习驱动的”[5]。学术英语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要注重对学习者在特定专业学科领域语言应用能力的开发,而不是该学科知识内容的传授。

编者在教材内容选择、结构安排、课程设计等环节应体現科学性、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等特征,将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同时,学术英语教材,特别是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建设应综合考虑国家的战略需求、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学科发展的规律,鼓励各高校遵循出版规律,基于不同专业、不同性质学习者的需求,编写具有学科特色的学术英语教材;鼓励校企合作,在教材中融入真实的教学材料、教学案例,让师生了解真实实用的行业知识及技术知识。

2.分析多元需求,编写特色教材

开发与出版一本教材,首先要对教材适用对象进行需求分析,了解他们的专业需求以及现阶段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学术英语教材的编写要将数量庞大、专业各异、水平不一的英语学习者的需求纳入考虑之中,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教材的编写要以人为本,在全面了解学术英语学习性质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目标读者应进行完整的需求分析,综合运用访谈、观察、问卷等不同手段,通过在校学生、教师、教育教学专家等多种来源收集信息,根据目标群体制定难度适中的内容,满足学习者的多元需求。

3.完善配套材料,發展立体教材

立体化教材是指“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及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其呈现形式一般包括电子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库、多媒体光盘、网站及论坛、在线视频、博客等[6]。教材立体化建设是现代化背景下教材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学术英语教材中配有上述资源的很少,主要还是课文原文翻译和配套练习及答案详解,与立体化教材相距甚远。

基于学术英语的特点,出版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学术英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

(1)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学术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教与学、课上与课下的结合。出版社在开发学术英语教材网络平台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功能及教师的教学管理功能,既要保证教师与学生在课下也能进行即时有效的沟通,又要监督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电子教学资源的完善

目前,大部分学术英语教材仅提供课文原文翻译、配套练习及答案详解,缺少以音频呈现的补充学习材料。“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慕课、微课的兴起,教学内容不断拓展、丰富,更多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形成。因此,学术英语教材电子教学资源建设应该把这种趋势考虑进来,如针对某些知识点制作微课或其他形式的教学视频,使教材适用于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

(3)语料库的建立

学术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环境中学习专业所需的技能,如学术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做学术报告、查阅英文文献等,不再以语言文化为学习重点,而是要探究本专业学术类问题的结构、语言及形式特征等。因此,相应语料库的建立对拓展学生学习资源,丰富教师教学资源至关重要。对于办学特色和行业特色明显的学校,学术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相应语料库不足。因此,学术英语教材开发者可自行编制小型语料库,各大出版社在编写教材时也应注意完善相关语料库,以实现学术英语教材更加系统化、专门化的建设。

(4)新兴出版形态的融合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出版社在学术英语教材的出版与开发中应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将传统出版形态与新兴出版形态相结合。在致力于教材编写的同时,出版社还应重视APP应用程序、电子书、微信公众号及学习论坛的开发,多维度、多层面探索个性化出版模式,打造学术英语精品教材。

我国学术英语教材出版虽然相较国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出版数量与种类、涵盖学科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区别于传统的通识英语教材,学术英语教材不仅要满足高校老师英语教学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术英语教材的编撰者应该明确指导思想,统一编写标准,有针对性地根据目标读者的不同需求,鼓励校企合作编撰特色教材,推进教材的数字化、立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差异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2).

[2]李书影. “一带一路”倡议下学术英语(EAP)教材的出版与转型[J]. 出版发行研究,2017(7).

[3]丁研,蒋学清. 高校通用学术英语教材的出版与开发[J]. 科技与出版,2015(12).

[4]孙坚. 理工科院校ESP教材的开发与出版[J]. 出版发行研究,2016(4).

[5]蔡基刚. 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

[6]魏江江. 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科技与出版,2011(9).

作者:张琦

第二篇: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学术英语既属于统一的英语学科范围,又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细分出来的与某种行业或某项特定职业关联度较高的英语教学活动,通常是针对某一情况下学习者基于某种学习目的展开的英语学习活动。学术英语的教学形式也是以教授与之相关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本文针对学术英语现阶段的教学现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化的英语教学策略,以期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国人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友人开展交流与合作事宜,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日趋全面化,英语也成为了人们开展高效工作的有效手段。對于大学生而言,学好英语意味着自身技术筹码的不断增强,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均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大学师资力量的逐渐扩大,英语教学无论从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观。学术英语在日趋多元化、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术英语既属于统一的英语学科范围,又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细分出来的与某种行业或某项特定职业关联度较高的英语教学活动,通常是针对某一情况下学习者基于某种学习目的展开的英语学习活动。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学术英语教学策略展开探究,以期为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为了使我国的后备青年力量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拓展。以往较为单调、刻板的教学内容已经开始逐渐转变,然而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许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基础英语课程,这所以开展这样的教学课程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在原有的英语学习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其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教学的方式和途径一般也与传统的译法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枯燥的讲解方法以及语篇分析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到无趣,不能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又不能从专业能力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众所周知,高校开展教学育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如果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方向过于狭窄,课程结合不能随着社会环境以及学习者诉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正因为如此,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应与教学改革相融合,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术英语的概念界定

ESP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经常谈到的在某一项具体活动或专业中需要用到的特殊类型的英语知识,如针对某一项目开展的医学英语、财经英语、旅游英语等。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不同行业之间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特别是国际贸易、金融保险等更是成为了各大企业竞相合作的焦点。ESP英语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者的学习用途息息相关,Hutchinson&Waters将专门用于某一类英语用途的教学活动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和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EOP),二者均作为英语学习活动的一个细化分支,通过教授给学习者某种特定的、符合其职业需求与素养提升的英语知识,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Hutchinson&Waters,1987)。Jordan根据学术英语的特点,把EAP细分为一般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 EGAP)和专业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 ESAP)两种。学术英语的使用与发展,给英语研究以及实用行动带来了便捷,对于学习者认知学术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学术英语教学策略

1.深入挖掘教学素材,增强内容的实用性

教学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重要的指导工具,学术英语的专业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不仅会感到较难消化难以攻克,另一方面学习的整个过程也会较为枯燥,不利于他们专业知识的吸收。我在课前会通过深挖英语教材找到有利于学生知识吸收的切入点,探索现有教学内容如何与实现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并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践行最终掌握专业英语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国内学术英语的教学活动仍然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权威教材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较少,通过深入挖掘课本资源可以有效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术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Global Warming and Its Effects"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体验,谈一谈对近几年气候变化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问题。全球变暖作为近几年谈论较多的一个概念,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从实践生活出发来谈论有关的话题,有助于拉近知识与学生真实体验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反映全球变暖的例句供学生使用,如:"Human activity is a major factor in the rise of greenhouse gases"(人类活动是温室气体上千的主要因素),"Factories and vehicles produce emissions and exhaust fumes"(工厂和机动车产生尾气和废气)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水平,在促进学生课本知识掌握的同时,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作为各大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学科,虽然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普遍重视,然而之前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急需变革,高校英语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应用水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正因为如此,广大国内学者就这一问题也展开了深入地研究。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策略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Can You Compete with A.I. for the Next job?"相关内容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我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事先在课下制作的与

AI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技能理论以及使用方法给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普及,并节选了几个与之相关的电影片段,使学生在这些富有科幻效果的影片中去感受AI技术的强大以及特点,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大的学习欲,从而推动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学生通过我的引导,不仅对与AI有关的相关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促使他们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了反思,思考在未来的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自己如何立足?不仅从具体知识方面得到了提升,还对于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由此可见,学术英语虽然涉及的英语知识和内容较为枯燥,但是教师如果可以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3.全面开展教学研究,体现学术英语特色

学术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的补充和延伸,学生英语学术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专业英语的学习虽然有相似之處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部分,因此应区分开来研究。学术英语包含的内容较多,通过开展全面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国家所需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之前英语教学中传统型的基础语言教学方式转化为具备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英语专业度的语言教学课有利于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学术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通过不断地挖掘、探究,找到更多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外语专业人才。学术英语教学的实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形式以及行业需求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学术英语既符合新时代人才的标准,也是自身进一步深造所必备的技能。如果想多了解行业的最新资讯,掌握第一手信息更需要夯实自身的学术英语能力。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也着力体现学术英语特色。

例如,在教学"Radiation and Health: The Aftershocks of Japan's Nuclear Disaster"相关内容时,考虑到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因此我在课下事先制作了与内容相关的PPT,插入了图表、生动的图片,并将事件的简要经过等内容逐一加以呈现,对于"What is Radiation?","What is considered a harmful dose of radiation?"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剖析,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很好地体现了学术英语的教学特色,并引发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课本的学习寻找"What do Japanese people do?"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运用自身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对于一些学术词汇以及复杂的句法掌握的不够深入,对于句子和语篇结构也不太熟悉,因此如果单从某一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拓展,对学生技能层面和语言层面能力的培养也会带来影响,因此,开展特色化的学术英语教学活动,正是提升学生英语专业度与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保证。

总而言之,近些年关于用于专门用途的学术英语,其教学方法与理论研究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诉求与教学特点,不断创新,找到更多好的方法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贵君.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新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80-81.

[2]刘晓阳,许宗瑞.大学英语ESP教学实践研究——以“学术英语”课程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12):158-160.

[3]刘卉.基于逆向设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选课平台的构建与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4):146-147+153.

[4]王岩.教育国际化背景下ESP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17(11):130-132.

唐慧芳 1984年7月 女 湖南省衡阳人 湖南省衡阳市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讲师

作者:唐慧芳

第三篇:EAP(学术英语)阅读策略探寻

【摘 要】某高校学术英语阅读教学已有四年,连续三年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阅读问题主要集中在词汇、背景和句子结构方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借助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普通英语词汇与学术词汇、普通英语阅读与学术阅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由此描绘出学术英语阅读策略流程图,以期学术英语阅读的学习更为有效。

【关键词】阅读策略;普通英语;学术词汇;图式阅读;输出驱动

一、研究背景

1. EAP来源

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重要分支,其教学和研究在国外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术英语阅读作为学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策略值得研究。

2. 实例背景

北京某高校的学术英语教学历时四年,鉴于本校的实际情况,第一学期以论文阅读为教学重点,并辅之以输出为目的的论文阅读课堂展示。期末调查问卷中有一道开放式题目:“你认为学术英语阅读的难点是什么?” 据统计,连续三年学生的答案几乎都围绕专业词汇不熟悉、专业背景不熟悉和句子结构难懂三个方面,统计得出这三者的比例分别是2 ∶ 1 ∶ 1,其中词汇问题所占比例是专业背景和句子结构问题所占比例的2倍,也就是说词汇在学术英语阅读中的问题较其他两方面要明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上述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词汇方面的问题,阅读策略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本研究首先立足于学生普通英语词汇和阅读的学习,看它们是否与学术英语词汇与阅读学习具有相关性;其次,根据Saville-Troike关于词汇知识对于二语学术语篇阅读理解的助力作用比其他种类的语言学知识包括句法更成功的观点,建议在教学中引入Coxhead提出的学术英语词汇表(AWL),以强化学术词汇的习得;再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交互作用或图式理论(Interactive Model)的阅读模型,以期学术英语阅读在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次上循序渐进;最后,课堂教学选择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动模式,即以输出驱动为导向的阅读促动。

二、研究设计

1. 受试对象

本研究以某校2015级硕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为施测对象,他们分别来自数理学院和经管学院的两个教学自然班,共计126(每班选取63人)人。据统计,四级通过率分别为84%和98%,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具备中等水平的英语阅读能力;又通过调查问卷得知,数理学院学生在学习研究生学术英语之前或之中有40%的人接触过或正在接触学术英语相关课程,如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双语课程以及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英语;经管学院接触过或正在接触学术英语相关课程的学生达到46%。

2. 研究工具

测试分别为普通英语词汇和学术英语词汇的相关性以及普通英语阅读和学术英语阅读的相关性。普通英语词汇和学术英语词汇各选20个,满分各10分。前者选自汪士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词汇,不包含词汇表中的专业词汇;后者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科分别选自吴炯圻的数学专业英语、仲海洋的物理学专业英语以及王波的经济学专业英语和邱东林的管理学英语教程(上),并且注重选择专业学习中最基本的词汇。普通英语阅读选自2015年6月的四级考题的阅读部分,共2篇文章,10道题,满分10分;学术英语阅读选自2015年自编的期末试题,共25题,题型涉及学术论文结构排序、选词填空、图表信息描述和摘要写作, 满分50分。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组织受试者参加4项测试来完成数据收集。普通英语词汇和学术英语词汇的测试时间是20分钟;普通英语阅读的测试时间是20分钟,学术英语阅读的测试时间是120分钟。受试者积极配合测试,样本126个(每班63人)全部收回,有效率100%。各测试分数换算成百分制后再进行录入和分析。借助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8.0,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表1反映了数理班和经管班普通英语词汇和学术英语词汇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存在显著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666(Sig=0.000﹤p=0.01)。

表2反映了数理班和经管班普通英语阅读和学术英语阅读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相关系数为0.283(Sig=0.001﹤p=0.01)。

表3反映了数理班普通英语词汇和学术英语词汇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在0.05水平(双侧)上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相关系数为0.292(Sig=0.020﹤p=0.05)。

表4反映了经管班普通英语词汇和学术英语词汇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相关系数为0.717(Sig=0.000﹤p=0.01)。

表5反映了数理班普通英语阅读和学术英语阅读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相关系数为0.375(Sig=0.002﹤p=0.01)。

表6反映了经管班普通英语阅读和学术英语阅读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在0.05水平(双侧)上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相关系数为0.252(Sig=0.047﹤p=0.05)。

5. 结论

本测试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普通英语词汇能力对学术英语词汇的习得能力有预测功能;普通英语阅读能力对学术英语阅读能力也有预测作用。

三、阅读策略

1. 课堂阅读策略的制定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泰勒的课程理论,上述研究对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内容的选取、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以及评测手段的采纳都有启示作用。首先,学生的四级成绩(普通英语成绩)可以作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分级教学的有效参照,即分班进行不同层次(如高中低)教学目标的设置、内容难易有别、方法运用多样以及测评手段的标准非唯一化;其次,四级成绩还可作为同班分组的依据,避免盲目分组导致的无效协作学习。

2. 增加英语输入,带动学术英语的学习

从上述研究可以推断普通英语词汇与阅读能力对学术英语词汇与阅读能力有较强的影响。王旭莲在其《LTH和LIH框架下汉英阅读能力在EAP阅读中的补偿作用》的研究中得出的线性回归模型表明:英语阅读能力每增加1%,EAP阅读能力增加0.483%,相比汉语阅读能力每增加1%,而EAP阅读能力增加0.261%而言,英语的阅读能力显然与EAP的阅读能力关系更加紧密。因此,在EAP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普通英语阅读能力应成为关注的重点之一。而这一层面的设计容易忽略,因为研究生阶段学生绝大多数已经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根据某校2015级硕士研究生问卷调查统计,数理学院和经管学院的两个自然班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是84%和98%,这就容易使教师主观地认为学生的英语基础已经基本过关,而以学术英语阅读为核心。实际上最优的选择是在学习学术英语阅读的同时强化其他英语阅读的输入,比如参加六级考试、报纸阅读和小说阅读等,具体的内容、方法和输入的量,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步骤、分层次、多模态地设计任务,以期促成学术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3. 学术英语词汇的输入

关于词汇与阅读的关系,Cooper认为词汇知识是二语成功阅读的关键要素;Saville-Troike进一步认为词汇知识比其他种类的语言学知识(包括句法)更有助于二语学术阅读的成功。当今,英语词汇依照其使用频率通常被划分为高频词汇、学术词汇、专业词汇和低频词汇。问卷中反映出来的专业词汇不熟悉的问题,实际上只是学生的一种笼统而不够精确的表达。在真实的学术语篇中属于本专业的词汇只占5%,而使用频率低的词汇也占5%。其他的90%分别来自高频词汇和学术词汇。关于高频词汇West提出了GSL(General Service List ),即一般用途英语词汇表,其中包括英语中最为常用的 2000个词族,覆盖了英语书面语中 80%~85%的用词;关于学术词汇Coxhead提出了AWL(Academic Word List),该学术词汇表覆盖了学术语篇中8.5%~10%的词汇。根据Laufer的实验,阅读者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阅读效果,生词率的临界值应控制在5%左右,否则将无法实现有效的学术阅读。从问卷中获悉绝大多数学生都已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了或正在准备六级考试。换言之,他们对高频词的掌握具有一定或相当的基础;而专业词汇两个班分别有40%或以上的学生接触过,没接触过的还可以通过课程逐步熟悉;其他的低频词可以通过查阅词典获得。鉴于此,在教学中强化学术词汇的输入十分必要,因为这一部分在基础教学中强调和训练的较少。

4. 图式阅读的构建

图式阅读模型又称交互作用阅读模型是Stanovich提出的。该模型的理论解读为阅读过程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认知过程中阅读者需要使用注意、知觉、记忆、思维、语言和视觉信息共同激活头脑中已有的图示,并利用推理及逻辑链接使新图式信息的构成具体化、合理化及一体化,从而完成积极构建整个篇章结构和意义的阅读过程。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型把阅读看作是书面语解码的理解过程,它强调语言知识,如词汇和语法在阅读中的重要性;而自上而下的阅读强调意义在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读者参与、个体经历和已有专业知识在阅读中的重要性。两种模式混合使用能够弥补各自的不足。

从问卷调查中得知的学生在词汇和句子结构方面的困难说明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型十分必要,不能舍弃;而专业背景方面的欠缺则需要时日的累积,同时使用自上而下的模型进行操练,久而久之已有的专业知识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就会凸显。鉴于此,两种模式并用是最优组合。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学术英语阅读的认知能力有所不同,如果片面强调一个方面,其结果都是不理想的。虽然是研究生阶段,综合认知能力较本科生有提升,但学术英语阅读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领域,因此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和技能的提高以及专业背景知识的强化同等重要。

5. 以输出为导向的阅读促动

二语习得理论中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关于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和Swain提出的输出假说。输出假说在承认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至关重要的同时还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出同样有助于语言的习得”。1995年Swain从三个层面进一步阐述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所起的作用:①触发或注意的功能,即使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出的活动中意识到中介语的缺陷,从而加强语言使用的自主性;②假设或检验的功能,即使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出不断修正自己对目标语的先前假设,从而促进语言运用的内化,进而达到有效习得的目的;③元语言或反思功能,即使学习者运用语言反思他人或自己输出的语言,从而意识到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与能够表达的思想之间存在的距离,进而提升二语习得能力。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是以Swain的输出假设为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演变和发展的。其基本理念是:①输出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是促进输入吸收的手段;②输出驱动既能够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又能够改进吸收输入的效率。

某高校在连续四年的课堂教学内容中运用输出驱动理论设计了文献阅读课堂呈现(小组PPT课堂展示)模块、学术口语视频展示模块(与外国人交流)和摘要写作自主学习展示(小组PPT课堂汇报)。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以三项百分比计算),学生对于口语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的满意度(包括喜欢和非常喜欢),数理班达到65%,经管班达到68%;持一般态度的,数理班达到26%,经管班达到26%;持否定态度的(包括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数理班达到9%,经管班达到6%。两班的满意度比较接近,分别是65%和68%,说明口语输出驱动的教学是可行的,关键要提升持一般态度的学生的口语输出能力,使输出驱动成为促进输入吸收的手段从而提升词汇和阅读的输入效率。

6. 阅读策略流程图

通过以上测试得知,学术英语阅读可以从课堂阅读策略的制定入手,强化英语阅读的输入,注重学术英语词汇的输入,并在阅读中运用图式阅读模型和以输出为导向的阅读促动。上述测试结果不仅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英语阅读有所帮助,而且对于大学英语之后的本科学术英语后续课程也有所启示。由于学生的学术英语起步背景基本相同,因此无论是课堂阅读策略的制定还是输入的内容,甚或是交互作用模型以及以输出为导向的阅读促动都可以借鉴并运用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王旭莲.LTH和LIH框架下汉英阅读能力在EAP阅读中的补偿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4):106-109.

[2] 费劳尓迪,皮科克.学术英语的多维研究视角[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318-320.

[3] 张敏,王朝晖.基于AWL的大学学术英语词汇与阅读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179-181.

[4] 陆亚丽.思维与图式[J].外语教学,2013,(6):70.

[5] 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3.

[6] 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5.

[7] 王洪林.“以口头汇报为输出驱动”的批判性阅读行动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5,(2):13.

(编辑:秦俊嫄)

作者:杨多谦

上一篇:国民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