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1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读书心得1范文

读书心得1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资丘小学 邓小红

一直就想读一读李镇西老师的书,恰逢今年我校开展读书活动,我便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感受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感受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感受三: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五个一工程”

我最欣赏的是李老师无论多忙,每天都要进行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在我们看来,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师却不觉得需要什么“毅力”,他把这样艰巨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脸的习惯。这一切的一切,李老师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绩,并乐在其中,实在让人佩服!

同为教师的我们都清楚,这“五个一”做一天两天还可以,但要长年坚持却实在是不易。这其中的前两个一即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倒还容易,因为作为教师每天都会上课,批改作业并与学生接触,只要存心上好课就可以把每节课的水平提高,至少在原有基础上有长进,只要认真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学生,找学生谈话,教育帮助学生。而后三个一即读一万字的书,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和写一篇教育日记要每天坚持的话,非一般毅力的人可以做到,特别是每天一篇教育日记(他一般都是几千字),要坚持则非常人可以想象,所以李镇西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我感觉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勤奋”,会挤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去挤,总是有的。”其实,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挤的问题。有时,我们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我们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我们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

感受四: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最欣赏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感受五: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可以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的!

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早就有所耳闻,就在前两天有幸观看了学校组织的李老师的视屏讲座。

在讲座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开始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日三省吾身”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 “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有次在家长会上,听见有位家长说:胡老师人很好,她从来不当着孩子们的面骂同学。我一愣,我真是这样的吗?回想有时候火气上来,控制不住,就会在教室里斥责学生。可自从开完那次家长会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马上想到学生的自尊,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 允许学生犯错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有些学生在读书方面实在是不行,没有这个能力,比如曾经我们班有一位叫蔡智斌的学生,一开始我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按时交作业,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后来的事实让我觉得这样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决定原谅他,就转变策略,告诉他:学习不好没关系,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触犯校纪校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从反馈来看,他告诉我,这样做让他很感动,他也意识到自己行为要规范,比如上课迟到他会喊报告,如果有事需要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帮助,这说明他还是很懂礼貌的。

我真的爱每一个学生吗?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观看李老师的讲座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 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

“师道尊严”看完讲座之后,我就想哪段给我的触动最大。马上想到的就是《给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一视屏小段。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有时我总是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有时我也会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每次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溶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讲座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第二篇:1读书心得

读后感

作为一个平凡的年轻老师,我正在自己的教学路上摸索着,看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师的奇迹》后我感觉自己的责任更重、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雷夫老师的这本书于内涵深刻的同时又具有明白易懂的可读性。书中没有过多的理论性言词,取而代之的是具体的实例,那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每天都在教室里上演着,雷夫老师顺势引导,让每件事情都变得那么有意义。

无论是在充满数字与逻辑的数学课堂还是在令众生苦碟不休的历史课堂上,他都能巧妙地引导学生对它们产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在他得引导下由爱上阅读发展到更高的阅读层次——把文本与自身经验联结起来。他别出心裁地将科学、历史、文学知识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乐在其中;在大家看来这些很平常的看电影、做表演、自制剪纸贴等等,在他眼里却成了引导学生的好桥梁。

在看《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之前我在困惑着、摸索着方法,思索着怎样让自己的学生带着期待去认真学习每一篇阅读课文,主动去看课外书籍而且欣于自己的这一举动。我也曾经思索着是不是非要老师们掷地有声地说出“这次考试会考到这一篇课文”,学生才会认真去学、认真去读、认真去品。其实我深知这种一切向分数看齐的教育,看似学生的分数上去了,同时也体现出我们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硬性过关了,但是学生是带着一丝无奈和被强迫心理完成任务的,所以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压抑。

我试图找到比这句“这次考试会考到这一篇课文”更有说服力更能激起学生去阅读的话语,我想了很久没有想到。但是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我豁然开朗了许多,我明白了要带领学生把阅读的出发点和终点确定下来,那么学生在坎坷、弯曲的学习道路上,不用老师用那么极端的类似于“因为要考这篇课文所以你必须要看”的话来提醒。他们自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这段出发点到终点的距离。怎样带领学生去确定阅读的出发点?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很棘手。而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告诉我们带领孩子从兴趣着手,他用具体事例告诉大家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不仅需要学校的熏陶而且需要家庭的正面影响,他建议父母们在家中建一个小小的读书会。“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耳濡目染的环境是必要的,但仅有了它还不够还要我们大人们的指导,帮孩子找到适合他们读的书并且做好让学生阅读的前期准备工作,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让他们产生对阅读的期待。例如,选取某一个精彩的段落读给学生听;或是粗略讲文中主人公的命运以“他后来究竟如何”提问。有些内容是需要大人们讲明故事背景的,因为大多著书者的生活背景与孩子们相差甚大。而有些内容是需要大人们事先帮阅读能力较差的孩子解释的,因为根据人的心理特征,太容易懂的东西是不会激起孩子的求知欲的,太难理解的东西只会挫败小读者的心灵打消他们的自

信,而适度的难则能够让小读者在阅读时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让学生在逐步深入文本中拾起自信,体验读懂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成功,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感受文本语言的美、获得文本中间接的体验。说实话,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夸奖,就连我们这些大人也一样,更何况孩子呢?所以在班里的读书会上适宜地夸夸孩子,让他感受挑战文本的胜利和嘉勉。我想以兴趣和对文本的阅读期待为出发点,比起那种一切向分数看齐和直奔分数而去的出发点和终点来的更加轻松。因为期待文本,正如爱上爬山的孩子,翻过了这座上后期待着下一座山的美丽。

是啊,倘若对某个事物怀着无比的喜爱那么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做的过程中就不会置身事外而是能真切的体会它,将会从优秀的人物身上学到优质的品格在书中获得教益,于自己来讲是笔宝贵的财富。将会通过阅读洗涤心灵,正如那个十四岁的路易斯在读完文本后情不自禁地流泪,当雷夫老师问他是为何被打动时,他说:“我哭是因为它所描述的就是我们家的故事”。

想和做是两码事,想得很美好,但是实际操作还得靠实践和摸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把雷夫老师的那些宝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

第三篇:读书心得 (1)

《24重人格》读书报告

一、本书概况

1、

2、 书名:《24重人格》 作者:卡梅伦.韦斯特

二、主要内容

本书的作者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卡梅伦.韦斯特(以下称卡姆)是位30多岁的成功商人,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和一个6岁大的可爱的孩子。在他的父亲过世后,卡姆帮助哥哥经营家族企业。由于工作忙碌,卡姆生了一场大病,手术后,他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被恶魔缠住了:在镜子面前他会说一些莫明其妙的话,并且,他还会拿起刀片划向自己的手臂,更严重的是他自己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卡姆的怪异行为引起了他自己以及他妻子的恐慌,他们开始四处求医,心理医生发现在卡姆的体内,寄居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24个分身,他们的性格、习性,记忆各不相同。后来经过心理医生诊断,他得的是一种精神疾病--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种疾病也被称为“多重性人格障碍”。

在长期不懈的治疗过程中,一段段尘封以久的记忆力被无情的揭露出来,儿时的卡姆曾遭受过来自外祖母的性虐待。当时的卡姆还是个小孩子,他无力应对那种恐怖的而又无情的场面,于是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分化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自己”来分解压力,这些不同的人格长期潜伏在卡姆的心灵深处,伴他成长,每每遇到令他无法应对的场面,这些分身就出来做他的“替身”,以至于成年后的卡姆根本不

记得自己曾被虐待的往事,而他的那些分身却始终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挣扎渡日。

除了卡姆外,他的妻子瑞琪也饱受煎熬,她不但要同一个外表一样,但内在不同的24个人共同生活,还要保护他们的孩子在这场家庭灾难中不受到伤害。在两种力量--意志与痛苦、希望与忧郁的共同撕扯下痛苦的挣扎。幸好每到关键时刻,他们六岁的儿子总能让焦灼的气氛得到缓解,使他们的婚姻没有因卡姆的病情而遭到破坏。

通过一系列的梦释、解释等修通工作,卡姆意识别了自己的不同身份的意义,逐渐开始正视自己荒诞的童年,接受了自己的不同分身,同时他不断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帮助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成为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

三、读后感及收获与反思

这本书让我们从一个患者的角度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有了感情的认识,对美国心理学届的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同时这本书也告诉那些患有此种疾病的人们,他们并不孤独,有些人和他们一样在经受着病魔的折磨。

看完此书我有以下三点感受:

1、 对于“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也称多重人格障碍“的了解 。 美国精神病在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障碍”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视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的心理障碍。”“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

有其中之一显现出来,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本书中的卡姆他的病情还未达到如此严重的境地,在他和他的分身中还存在着“并存意识”,即他的各个分身均能感觉到彼此的存在。另外DID在治疗中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其发病率并不高,但在治疗上却比很多其他精神疾病更难以治疗。更需要依靠药物以外的其他方法来治疗,也需要长期艰苦的持续治疗。

2、自我的整合

生活如此,挫折如此,疾病也是如此,蜕变和改进首先起步于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和深刻的内省,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就像DID的患者一样,DID的治疗是整合分离的人格,成为统一体的过程,而人的成长是整合各种人性内部和外部的特点,成为一个健康的个体过程。虽然人总是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在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发生,因为人无完人,万事不能求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所以整合变得更加重要。整合是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合适的方法去处理自己的生活的一种能力,整合体现了将各种元素合理的容纳于一个统一体的过程。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整合、在调整中不断完善自我、战胜挫折。

3、社会支持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来自家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健全的家庭和不遗余力支持他的家人是患者最大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他们康复的基本条件。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庭是生命

中最值得信赖的港湾,家人的爱、儿女的爱都是天底下最无私的情感。 其次是完整的心理咨询体系。这本几年前就完成的小说里,描绘的心理咨询体系是现在的中国只在教科书当中才存在,现实社会中中国的心理咨询体系还很不完善。慈善人士的帮助、患者间的互助团队、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等,甚至是覆盖心理咨询行业的保险业。所有这些,在中国还是梦想。从心理学来讲:但凡是在人困难无助,承受压力的时候,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使患者的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一个人在遇到事件打击时如果拥有他人的关心及有用的社会信息及社会支持,那么他的抗压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更好的抵抗压力。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有效缓冲器。所以我希望社会能给予有心理障碍的人更多关怀和更专业的治疗。

四、疑问

1、

2、 为什么男性人物会分裂出女性的角色(如安娜、尘儿)? 对于那些起到积极作用的分身是不是主人公自身潜意识的自我调节(如佩尔、巴特)?

3、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没有出现疾病,且精神状态一直很好的情况下他还会人格分裂吗?

五、期望

1、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调节自我情绪的方法,学会整合自我。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2、 我们应对家人、朋友以及同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让他人得到社会的支持,让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更好的康复。

3、 国家应完善心理咨询体系,加大对心理咨询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从硬件设施方面改变目前国内心理咨询体系不完善的现状。

第四篇:读书心得1

读书心得:语言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桥梁

语言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桥梁,也是传递知识海洋的钥匙,教师的语言不仅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也应该从细节开始,绽放出语言的魅力。

“把你送到小班去”是《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中的一个,看到这句话,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啊,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这句话我也说过,而且不止一次的说过,这句话可以使吵闹的教室安静下来,使不肯午睡的孩子安静入睡,不肯吃饭的孩子在极不情愿的状态下吃完饭,但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藏着些什么呢,看了书中的案例分析,我才知道了这句话对幼儿有着多方面消极影响,会对幼儿的心灵带来很深的伤害。

影响一:“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它否定了幼儿原有的社会自我概念,意味着他不再属于自己原来的群体,当幼儿知道自己不再属于这一群体时,就会感到孤独、恐惧,还会幼儿他们强烈的反感、抵触情绪甚至怨恨等消极心理。

影响二:“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它会损害保教人员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幼儿也会因为这句话而对保教人员失去信心,对于保教人员来说,她只能将受到惩罚的幼儿送到小班去一时,而不可能将幼儿一直送到小班,幼儿终究还是要回到原来的班级中,因此只要有过几回把幼儿送到小班去,再接回来的经历之后,受到惩罚的幼儿和其他幼儿会目标,送到小班去后还是会回来的,说明老师在撒谎,这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在幼儿中的形象,以后幼儿会对老师的话产生怀疑。

影响三:“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对幼儿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和威胁,只会起到一时的作用,却很难让幼儿明白自身问题的所在,以及自己的行为到底对他人造成了什么作用后果,根本无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及道德水平的提升。

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以《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中》的细节为警示,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将点滴的细节凝聚成教育的硕果。

第五篇:读书心得1

学习《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心得体会

寒假里,我有幸翻阅了继教学习书本《教师的中华文化素

养》一书,它是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编著的,用其独特的思维,透露过生动的实例,辩证的哲理,通俗质利的语言,向我们生动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

该书总共分为十六章,每一章环环相扣,颇有联系。曾教授以独到的眼光,推人奋进的智慧,风趣幽默的 语言,深入浅出的论述,从中国人生活中的种种习惯入手,深入剖析了中华文化的特质,解析教师及至全社会提升中华文化素养的方法。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的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压物。中华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中华文化又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做为一个中国人,甚至做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学习中华文化素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情。

我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孔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没错,学习师一种快乐的事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生命的历程中,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觉得学习师一种快乐,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种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它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做为教师的我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教师的文化素养不仅仅是学习《易经》的纲领,还要谨记弟子规的教训,努力践行。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为人处世应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生活、工作中自然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因此,教师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对家长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没有任何借口拖延,甚至不完成。

教师的文化不止是一堂课,也不是几天就能悟懂的,必须持续学习,持之以恒,方能进步。相信通过文化素养的学习,我定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上一篇:2雨点教案范文下一篇:icp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