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四节教学设计

2022-11-01

第一篇:第九章第四节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一节磁现象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一节磁现象 青州市邵庄初级中学 张新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磁化。

二、过程与方法: 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成就,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磁化。 难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导入:

公元843年,在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上,一只帆船正在日夜不停地航行,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船上一些聪明的中国人利用手中仪器指示的方向,开辟了从浙江温州到达日本嘉值岛的航线。这个神奇的仪器就是罗盘。(媒体展示)

课前预习

1、吸铁石能吸引的物质是( )

第1页 A铁 B 铜 C塑料 D铝

2、我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 )和火药。

3、指南针静止时,指示的方向是 (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

4、在“年年有鱼”的小品中,鱼儿能排列整齐的向观众打招呼可能原因是( )

A魔术师的特异功能 B 是鱼儿的训练有素 C可能鱼体植入磁性物质

课内探究:

探究一:磁性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62页完成下列问题)

1、磁体能吸引 一类物质。

2、磁体 (中间或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 。

3、磁体有 个磁极,分别叫北极(north pole)和南极(south pole)。

4、规定:静止时,小磁针指南的那个极叫 极。

小磁针指北的那个极叫 极。

5、南极又叫 极,北极又叫 极。 思考:

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极

是否存在单磁体(只有北极或只有南极)的磁极: 。

探究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动手实验:细线 磁体)利用课本的悬挂法,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 。

异名磁极相互 。

结合影片,查看我们得出的结论与科学家的结论一致吗?

第2页

探究三:磁化

提示: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磁化解密:

信息窗:

许多物体容易磁化。机械手表磁化后,走时不准;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而钢针磁化后,可以用来制作指南针。

达标应用:

小组: 姓名: 等级:

1、下列关于磁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一根磁铁一分为二,它们仍各有两个磁极 (B)磁体间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C)一个磁体可以分割成只有一个磁极的磁体 (D)磁体周围的磁力作用都是均匀分布的

2、在磁体上总是存在两个磁性最强的部分,我们把它叫作 。并且通过实验发现磁体的中央磁性 。

3、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

4、如图所示,磁铁吸引住两根铁钉的尖端, 那么两根铁钉的另一自由端 会( ) A、如甲所示 B、如乙所示 C、如丙所示 D、如甲、乙都有可能

第3页

5、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的作用下获得磁 性的过程叫 。

谈收获与成功:

三、课后延伸

1.用钢条的一端去接近小磁针,如果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 ) A.钢条肯定有磁性 C.钢条可能有磁性

B.钢条肯定没有磁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将一条形磁铁等分为三段,则中间的一段( ) A.一定没有磁性 B.一定有磁性,但只有N极 C.一定有磁性,但只有S极

D.有磁性且有N、S两个磁极

3.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照下图中甲放置,手拿住a时,b不会掉下来;按乙放 置,手拿住b时,a会掉下来。这说明( ) A.a是磁铁

C.a、b都是磁铁

B.b是磁铁 D.a、b都不是磁铁

4、动手动脑学物理,把家中的缝衣针磁化,并利用磁化后缝衣针自制指南

针?

第4页

第二篇:八下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

§9.

1压强—教学设计

一、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

1、压力作用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会设计实验定性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物理意义;理解压强的概念。

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和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学生很容易列举事例,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学生也容易找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但用语不一定规范,比如把压力说成重力。这里需要老师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压力的概念及它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定义、公式,因为学生已经学过速度,只要老师稍作引导,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只是在应用公式时,老师要强调公式中的压力一定要写作F,不要写成G,即使有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生产生活的例子,相信他们会有兴趣以及有能力找到并总结出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三、思考题设计:

1、利用你的身体或身边的一些物品来产生压力,你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想法?---同位交流

2、请你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说出你猜想的依据-----小组交流

3、你能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实验需分几步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4、(1)这个实验能否定量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因素的关系?你有什么办法得出定量的结论?你是否觉得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看书标出压强这个物理量,了解其物理意义

(2)你能给压强下个定义吗?(类比速度)根据定义,请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看书标出压强的计算公式p=F/S,了解各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

5、(1)压强公式p=F/S中的F是压力,而不是物体的重力,你能区别压力和重力吗?(教师板图三种情况下支撑面受到的压力:①水平面②竖直面③斜面) 总结得出:压力的定义并强调压力的方向。 (2)S指受力面积(亦指接触面积),而非物体的表面积。(教师在此多列举事例让学生比较,如:人站立时与走路时;小物体放在大物体上面与大物体放在小物体上面;一本书放在桌子中央与书的三分之二放在桌子上面等等。)

(3)应用压强公式解决1-2道简单的计算题,强调应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6、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你有办法控制压强大小吗?请说出你的办法并列举事例。---同位交流

第三篇:选修5第一章第四节教学建议

选修5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建议

广东实验中学 刘芙蓉

一、考试大纲要求: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晶法)

(2)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学会运用最简式法和直接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并评价方法的特点。

(3)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实验1-1,让学生掌握蒸馏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和适用分离的对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1-2,让学生掌握重结晶的原理、操作步骤和适用分离对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4)通过对李比希元素分析法的介绍,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最简式)。(5)通过对质谱法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量。

(6)通过对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如何初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科学家探索组成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3)体会逻辑严谨的思维美、解题的格式美。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 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 ②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③ 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

五、教学过程 建议课时:4课时

第1课时: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的介绍(蒸馏、重结晶、萃取) 第2课时:学生实验:蒸馏和重结晶操作 第3课时:李比希元素分析法与计算

第4课时: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结构的确定

本节教材为课程标准新增的章节,内容全新。教师要注意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和逻辑。首先介绍人们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学习者有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再分步按顺序介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介绍元素分析开始以未知物A(乙醇)为例介绍运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步骤:有机物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分子结构。整体逻辑结构如下图:

1、充分利用化学史,从中体验科学方法与学科思想。

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入有机化学发展简史(山东与江苏的版本都有这方面的内容)来展现人类认识、使用和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引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并为后面介绍用物理方法鉴定分子的结构作铺垫。

2、充分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实验要点,养成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学会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进行蒸馏、重结晶实验。将粉笔层析可随堂进行,增强兴趣。

分离、提纯的实验在操作前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培养学生做实验预习的习惯(填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关键等。教学时,教师应介绍分离和提纯的区别,并在实验关键操作上提出思考题(如重结晶中为什么要趁热过滤,如何趁热过滤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实验、观察和思考,发现异常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原因分析。课后还可以把分离和提纯的几个操作: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和重结晶进行比较,区别这些操作的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3、利用网络资料、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对现代实验技术仪器有所了解

对于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物理分析方法的教学,只需要学生了解,不要深究其原理。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会学生如何读图、提取所需信息,明确每种图谱能解决什么问题。也可以事先由学生收集有关这些物理分析方法的电子资料(图片或视频录像等),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在后续“烃的含氧衍生物”一章中多次出现,也是学生解题时判断同分异构体、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学时可以多举两个例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4、讲解依据元素组成确定分子式的方法,要求计算思路清楚、书写规范

对于燃烧法确定元素的实验式的计算,建议增加一课时专门讲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的计算,弥补新教材对计算的削弱,加强训练以减少学生对计算题的畏惧心理。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讨论

对于老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建议组织小组讨论,对于实验要点、注意事项充分讨论,得出结论。对于现代技术,建议学生课下上网查资料,有所了解交流。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二课时:

[引入]世界上每天都在合成很多新的有机物,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这些新合成的有机物呢?我们也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你们不想知道吗?引入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板书]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讲解]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书P17 图片

[讲解]首先我们结合高一所学的知识了学习第一步——分离和提纯。 [思考与交流]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1.不引入新杂质; 2.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 3.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 4.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

一、分离、提纯

[提问]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物理方法,能否用在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1、蒸馏

[学生活动]

1、蒸馏的分离物质的原理

2、搭建蒸馏装置,并说明仪器名称

3、说明操作步骤

4、小结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1)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左至右”; (2)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

(3)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1/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 (4)需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

(5)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

(6)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

[演示实验1-1] 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有条件也可以分组实验,这样可能会要增加课时,或者两个实验一起到实验室用1课时完成。)

2、重结晶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步骤完成实验1-2,并思考下列的问题 [思考]

1、苯甲酸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2、杂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3、实验操作中“全溶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的目的

4、实验操作中“趁热过滤”的目的 [分析问题]

3、萃取、分液

[学生活动]

1、萃取用于分离物质的原理

2、主要使用仪器名称,并说明该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3、说明操作步骤

4、小结萃取操作的注意事项:

(1)检查分液漏斗的瓶塞和旋塞是否严密。

(2)萃取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是萃取操作的一个步骤,必须经过充分振荡后再静置分层。

(3)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放出,当下层液体刚好放完时,要立即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说明: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蒸馏和萃取分液操作以学生自主回忆学习为主,重点介绍重结晶操作,但不宜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将重结晶的蒸发结晶、冷却结晶、重结晶的都介绍并分析异同。 学生阅读[科学视野]结合生物课学习过的叶绿素的纸层析法。也可以现场演示一次。

第三课时

[讲解]研究有机物的第二步就是研究它的元素组成和含量,讲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科学家——李比希。

[展示图片]展示李比希当时的元素分析仪,现代的元素分析仪,李比希元素分析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解析]元素定量发展,李

的分析由定性向比希元素分析法的原理:有机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最早是由德国人李比希提出的。他用CuO作氧化剂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产生的H20用无水CaCl2吸收,CO2用KOH浓溶液吸收。分别称出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计算出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剩余的就是氧原子的含量。 [学生活动]

(1)氧化铜的作用主要是 确保碳元素均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2)有人提出用CaCl2或浓硫酸替代Mg(ClO4)2,请说明替代Mg(ClO4)2物质的基本条件 只吸收水,不吸收二氧化碳只吸收水

(3)氧气的作用主要是 氧化样品;将产物全部排入吸收装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此装置还需要完善,请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末端再连接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

[例题]讲解,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并说明解出来的是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最简单整数比。称为实验式。

练习1:3.26 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 g CO2和1.92 g H2O,试确定该样品的实验式。

w(O)=100%-(39.6%+6.53%)=53.87% 然后求出原子数目比:

N(C)∶N(H)∶N(O)=1∶1.98∶1.02≈1∶2∶1

这个样品的实验式为CH2O。

第四课时:

[讲解]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测出有机物的实验式,从实验式到化学式还有一步之遥,还缺少一个物理量,是什么?

[学生活动]有机物的分子量或摩尔质量

[讲解]我们现代化学只需要一个仪器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质谱仪,同时展示质谱仪的图片。(但不具体介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我们只关注图谱上最右边的谱线对应的数值,这个数值=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

图1-15的图谱就是我们例题中实验式为C2H6O1有机物的质谱图,请同学们通过计算给出这个有机物的分子式。

[学生活动]从图谱上读出相对分子量为46,所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1。 [提问]请同学写出符合分子式C2H6O1的有机物的结构式 [学生活动]写出结构简式

[讲解]究竟它是二甲醚还是乙醇?我们只有通过鉴定分子结构才能确定。再给大家介绍两种关于结构确定的实验方法:红外线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

[讲解]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可以帮助我们辅助判断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图1-17图谱就是我们例题中化学式为C2H6O1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请同学们判断有机物中可能含有的官能团。 [学生活动]根据图谱中的信息,O-H的出现,预测有羟基。

[讲解]红外光谱只能用于辅助判断,有机物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这需要我们使用核磁共振氢谱。请大家阅读书本P22核磁共振氢谱第一段文字,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

1、由核磁共振氢谱上的吸收峰的数目可得到什么信息

2、吸收峰的面积比有什么意义

3、若例题中的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19,则有机物是谁?

反之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20,有机物又是谁? [学生活动]

1、由核磁共振氢谱上的吸收峰的数目可知有机物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种类

2、吸收峰的面积比=不同种类的氢原子的个数比

3、若例题中的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19,则有机物是乙醇

反之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20,有机物是二甲醚 [练习]

1、 下列有机物中有几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及个数比?

(1)

(3)

2、 已知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如下所示,符合下图的物质是

A、CH3CH2CH2CH

3B、甲苯

C、CH3CH2 CH2OH

D、CH3CH2OH

3、化合物A、B的分子式都为C2H4Br2。A的1H—NMR谱上只有一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

。B的1H—NMR谱上有2个峰,强度比为

。B的结构简式为

4、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若在1H-NMR谱上观察到氢原子峰的强度为3:3,则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 , 若给出峰的强度为3:2:1,则可能为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

3、

(2)

第四篇:第一章第四节 教案

第一章第四节 教案 国际形势:

1、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看,以苏东剧变为标志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是20世纪末叶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它向一切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向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为什么在20世纪的前半期共产党能够从苏联开始,在占世界人口1/3的国家取得震惊世界的胜利,而在后半期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严重挫折?为什么在苏东剧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却能够蓬勃发展?其中的经验教训究竟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新振兴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党是执政党、领导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责任深入研究和思考如此错综复杂、变化深刻的历史现象,以利于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20世纪末,国际局势最重大的变化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转向多极。在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中,世界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进入70年代这一趋势日益明显。美苏两国的国际地位和控制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经济力量强大起来的西欧和日本,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第三世界中一些大国和地区集团随着经济和政治力量增强,在世界上影响逐步扩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德统一,两霸争斗局面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后半期开始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求破除国家之间的各种羁绊,按照统一的市场机制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从而促使国家间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的联系与合作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导致世界不安宁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判断。1985年3月4日,在会见外国访华团时,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4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在邓小平提出这一论断后,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作为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确立之后,经受了国际风险的考验。大的风险有两次。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旧的世界格局终结。加之1989年**之后中国面临严重的国际制裁,一时大有黑云压顶之势。在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前,有些人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产生了疑问。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不容置疑地告诫人们:“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1992年,党的十四大重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另一次是20世纪末接连发生了科索沃战争、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一度面临十分严峻的安全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面对世纪之交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和平力量和战争力量的消长,坚持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2001年7月,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并进一步指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党的十六大继续重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将和平与发展确定为时代主题,抓住了当代世界最突出的矛盾、最根本的变化和最主要的特征,指明了世界人民所要解决的最主要任务。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还很不安宁,还有许多威胁国际和平的因素,如民族和宗教矛盾,自然资源争夺和领土争端,核武器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活动及有组织的国际犯罪活动等,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上升。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打不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近年来,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局部战争。

冷战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冷战时期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是两极争霸。冷战结束以后,两极格局解体,这时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为一极称霸。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国鼓吹“为价值观而战”、“人权高于主权”等,形成了一整套新干涉主义理论。这种新干涉主义与昔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直接掠夺财富、占领土地的炮舰政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保护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为合法性依据加以实施的。这种新干涉主义的“人道主义战争”,是现代条件下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它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国际关系准则,这是当今世界不安宁的一个主要原因。

4、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对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知识共享之上的,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当前,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基础,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促使国家实现实力的迅速变化。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它面对新技术革命所作出的反应和决策。目前,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高新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最重要措施。

国内形势:

1、从国内看,人民共和国刚刚走过了50年的辉煌历程。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江泽民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000年是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一年,党中央关于今年工作的总要求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 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特别是改革的深化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给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都带来深刻影响。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3、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再加上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 从现在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紧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江泽民,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接受江泽民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这种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从国内形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从中国共产党党内来看,党的建设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这些背景共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1989年,邓小平对江泽民和新的中央领导作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到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同年5月,他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江泽民表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4节检测

班级:姓名:学号: 第四节 电磁铁

第三节 电生磁 1.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1.声是由物体的说话时敲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

鼓时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在振动。 给,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这样人就2.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体、听到声音了。

体、体都能传声,真空传声。3.声音是以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 5.声音在水、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由快到慢排列顺序是、、。6.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m. 7.人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距离障碍物至少m。 8甲在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管内有水)一端敲击一次 ,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能听到() A.一声B.最多两声C.三声D.四声 9.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以()A.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B.看到举枪开始计时C.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D.看到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10.下列现象中,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A.讲话发声B.敲钟发声 C.蝉发声D.吹竖笛发声 班级:姓名:学号:

2.声音通过骨、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3.声源到两只耳朵的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

朵的、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效应。

4.蛇,没有耳朵,它总是把头部紧贴在地面,不四处观望,却能知道周围是否有猎物出没。蛇感知声音的途

径是() A.骨传导B.空气C.气味D.耳传导系统 5.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

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 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 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 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 6.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朵聋了,他用牙咬着一根木棍,让它的另一端顶着钢琴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坚持创作.这说明() A.贝多芬有特异功能 B.牙齿是听觉器官 C.贝多芬的鼓膜可能损坏 D.贝多芬的听觉神经可能损坏

上一篇:党建知识判断题及答案下一篇:党课学习总结范文模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