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杠杆教学设计

2022-08-07

第一篇:第四节杠杆教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的第四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所以本节课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

难点

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 教学策略

本校学生家住农村的占大多数,所以学生对动物、植物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的很多,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举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到答案,学生在此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举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学习本节课内容。

五、 教学资源准备

1、准备一个小型水族箱,里面生活着水生生物

2、课件

六、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观察水族箱,听一段优美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对课本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4、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5、观察录像,讨论分析动物与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6、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7、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 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B、 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8、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的意义。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九、巩固练习

生态系统的组成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在活动中交流、讨论,所以怎样更高效而有序地开展活动是本节课的关键。

第二篇:第四节 焦耳定律教案设计

《焦耳定律》教案设计

谢永胜

2010年春季学期

【学习目标】

1.阐述"验证焦耳定律"实验的思想方法;确认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的关系。

2.复述焦耳定律的内容,写出焦耳定律的公式及热量的国际单位。 3.解释Q=W成立的条件。

4.应用Q=I2Rt和I= 等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主体知识归纳】

1.焦耳定律的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焦耳定律公式:Q=I2R。

3.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W全部用来产生热量Q,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就等于电流所做的功,即Q=W。

【基础知识精讲】

1."验证焦耳定律"实验的思想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请阅读实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比较什么现象来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2)在第一次实验中,为了定性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哪些条件?怎样控制? (3)在第二次实验中,为了定性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应控制哪些条件?怎样控制?

(4)在第三次实验中,为了定性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时间的关系,应控制哪些条件?怎样控制?

(5)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怎样理解和应用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Q=I2Rt是一个实验定律,是焦耳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定量地表示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规律。

焦耳定律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应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时,公式中的各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同一个导体。如果电路中存在多段电路或多个导体,必须注意它们各自的对应关系,不可"错位"。

例1

电炉丝坏了,去掉四分之一后接在原来的电源上使用时,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原来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3∶4

B.4∶3

C.4∶1

D.1∶4 解析:本题中,由于电阻变化而使电路发生了变化,应认清哪些物理量变化,哪些物理量不变,全面进行分析.

例2 某电热水器内有R1、R2两根电热丝,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接通R1或

R2,热水器中的水需要15 min或20 min将沸腾.问:(1)若将R1、R2串联使用,这些水多少时间才能沸腾?(2)若将R1、R2并联使用,这些水多少时间才能沸腾? 解析:由于电源电压U不变,两根电热丝单独使用放出的热量分别为:

即R2=2R1 当R1与R2串联时

R串=R1+R2=R1+2R1=3R1 且Q串=Q1

即 t串= t1

t串= ·t1= ×15 min=45 min

t并= t1= t1= ×15 min=10 min.

方法指导:不论是一根电热丝通电,还是两根电热丝(串联或并联)通电,它们对电热水器中的水供给的热量是相同的.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而且,由于电源电压不变,选择Q= t分析问题较为方便。

【同步达纲练习】

1.公式Q=W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中,观察比较图9-19中的实验现象(R甲>R乙),可知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有关;观察比较图9-20中的实验现象(I2>I1),可知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有关。

图9-19

图9-20

3.在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中,为什么将甲、乙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4.通过某电阻的电流为I时,在时间t内放出的热量为Q;如果要在 的时间内放出2Q的热量,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应为__________.

5.在"验证焦耳定律"的实验中,为了比较电流通过两根不同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必须同时保持 A.通电时间相等和电流相等 B.电阻相等和电流相等

C.电阻相等和通电时间相等

D.电阻相等、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等

6.用两根电热丝(R甲>R乙)烧水,若电源电压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面哪种方法可使水温升高得最快

A.只使用甲

B.只使用乙

C.两根串联

D.两根并联

7.将一段电阻丝通电后,10 min可将一壶水烧开,现将这段电阻丝对折后将两端接在同一个电源上,将同样一壶水烧开的时间

A.仍为10 min

B.小于10 min

C.大于10 min

D.无法判断

8.如图9-21所示,a、b、c、d是四个装有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水的相同容器,每个容器中放入由相同材料、相同粗细的电阻丝烧成的发热线圈,每个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如果同时通电,经过一段时间后,则水温最高的是

图9-21

A.容器a

B.容器b

C.容器c

D.容器d 9.两条电阻丝的电阻之比R1∶R2=3∶2,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之比为I1∶I2=2∶1,在相同时间内它们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A.3∶1

B.2∶3 C.3∶2

D.6∶1 10.有一种叫"热得快"的电加热器,用来烧开水.当把它接在220 V的电源上时,要求在20 min内能产生4.84×105 J的热量,那么它的电阻应设计成多少欧?

11.在图9-22电路中,R1=2 Ω,R2=4 Ω,电压表示数为3 V.求:

图9-22

(1)电阻R2上每分钟放出的热量. (2)电路每分钟消耗的电能.

【思路拓展题】 做一做 想一想

1.A、B、C是三段"4B"铅笔芯,A、C等长,(8~10 cm),B为A长的一半.按图9-23连接电路,并固定于竖直木板上,用蜡(或凡士林)将火柴粘在铅笔芯上.接通电源(12~24 V)一段时间后,便可看到C、A、B上的火柴依次因蜡受热熔化而掉落.

图9-23

(1)比较A、B,通过二者的电流是否相同,电阻是否相同?通电时间是否相同?为什么A上的火柴先落下? (2)比较A、C,通过二者的电流是否相同?电阻是否相同?通电时间是否相同?为什么C上的火柴先掉下? 2.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在进行电网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输电线换成更粗的.结合焦耳定律谈一谈这样做的目的.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 2.电阻的大小

电流的大小

3.在研究热量跟电阻的关系时,必须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将甲、乙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使流过电阻丝的电流相等.在研究热量跟电流的关系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比较电流不同时,同一根电阻丝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否相同. 4.2 I 5.A 6.D 7.B 8.D 9.D 10.120 Ω 11.(1)I2=I1= = =1.5 A Q2=I22R2t2=(1.5 A)2×4 Ω×60 s=540 J (2)Q1=I12R1t1=(1.5 A)2×2 Ω×60 s=270 J

Q=Q1+Q2=540 J+270 J=810 J 【思路拓展题】 做一做·想一想 1.(1)通过A、B的电流相同,A和B的电阻不同,RA>RB,通电时间相同.根据Q=I2Rt在I、t一定时,电阻R越大,产生的热量Q越多,所以A上的火柴因蜡受热熔化先落下.

(2)通过A、C的电流不同,IA

2.减小输电线的电阻,从而减小电流产生的热量,以免输电线被烧坏.

第三篇: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一、 课前部分 1.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并分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2.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日本》和《俄罗斯》之后学习的又一个国家。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区域地理学习应培养学生具有通过读图初步确定一个国家地理位置,范围的基本能力,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本课设计着眼整体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中统筹兼顾教育的诸目标。将传知、育能和育德有机结合起来。本课的选材、课件制作、教法选择、课堂检测等过程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师生、媒体的相互作用,以多种手段(多功能“位置”系列图象与精美的景观图相配合,形象比喻与知识的识记配合等)抓住关键(地理位置),突出重点(经济、环境与人口分布等),突破难点(人口分布及其成因、特有动物)。运用巴班斯基所倡导的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检查效果的方法”,发挥多媒体电脑优势。

该课知识面覆盖大,图片资料活动多,教学中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模拟旅游模式,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构建一种诗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堂体现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的特点。本课自始至终,几乎所有地理事物认识、特征规律的总结,都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通过读图、再发现,通过讨论,再研究等主动积极的学习而获得的。

本课知识体系共四部分。

(1)古老的大陆:通过读图、看图、析图分析本国位置特点,领土组成,归纳本国地广人稀的特点,创设小动物自我介绍情景,启发引导探究古老动物原因。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通过图片配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本国四大农牧业区和气候的关系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的情感目标的教学。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通过创设海边装船外运的铁矿石情境,小车动画驶进的易趣模式,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本国工矿业分布特点和资源分布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人口和城市分布:通过创设聆听交响乐,将学生带入美丽悉尼歌剧院,导入城市和人口的分布,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人口分布和环境、经济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并以悉尼奥运会引入我国奥运会,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爱国教学的情感目标的升华教育。 3.教学目标(难、重点) 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并分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及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点及经济特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地关系协调”思想教育;通过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爱国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独特古老生物原因;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4.学情分析

(1)已有能力:学生已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认知地理事物的能力,知道一些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提问,也富于想象,学习的积极性较高。鉴于这种情况,通过讨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形式,达到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2)存在问题:七年级的学生对事物只处于好奇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学习和方法,只是处在一个感性的阶段,而没有完全理性的思考。针对学生特点,在课堂善用问题引导,利用学生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来扶助教学。

(3)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用到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以及角色体验等多种方法。 5.教学方法:

本课就要采用师生互动,当堂达标的模式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对比、讨论、谈话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以角色体验等模式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通过一幅幅情景创设情境,师生间利用追问探索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澳大利亚的奥妙无穷。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展示:一系列澳大利亚优美的风光图片

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北京奥运,是令世人瞩目的大事,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奥运圣火燃起华夏儿女的激情。2000年奥运会举办于美丽的城市,这里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柔软的沙,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风景如画,这里还有艺术的经典——悉尼歌剧院。你知道这座风光旖旎城市位于哪个国家吗?(引出课题)今天让我们共同漫步澳大利亚,去感受它的异域风光。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呢? 展示:学习目标 提问:对于澳大利亚你又知道多少呢? 2.新课讲授

师:【创设情境1】它具体什么样?让我们怀着希望,背起行囊,驶向它所在的地方。

知识模块一

位置与范围

2 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图(整体感知) 提问:分析一个国家从哪几方面描述位置? 小结: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独立于海洋中的一个国家。

追问:它的领土包括什么?面积有多大?根据课本数据,计算本国人口密度,用四字概括该国特点?

小结: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师:【创情境2】漫步于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仿佛进入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纷纷跑来争着做自我介绍。下面听介绍,认识它们模样,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

知识模块二

古老的动物

展示:依次走来的小动物图片配以激趣文字(学生角色扮演小动物) 追问:它们形态各样,但却有个共同特点,看看你记住了吗? 展示:澳大利亚国徽

追问:国徽是一个国家象征,为什么上面会有两种小动物呢?说明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点。 小结:体现了这些小动物独特而古老。

探究

(一)澳大利亚多古老动物的原因

展示:澳大利亚大陆的分离图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小结: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就与其它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与南半球的海洋中,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许多古老的动物保留至今,它们是古老大陆演变见证,而且种类繁多,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故人们送它一个美丽的绰号:“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追问: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古老动物?

师:【创情境3】依依不舍的和小动物道声再见,沿途前行,到处都是流动的风景,望眼看去,只见:天苍苍,野茫茫……(学生补充“风吹草低见牛羊”)

听这里的主人自豪的讲,这里的绵羊竟然有两亿只呢,是世界上绵羊数量最多国家。可是200年前,这里没有一只羊,现在怎会这么多呢?请听本国养羊史。揭开羊多的秘密。

知识模块三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播放:一段视频

追问:这里的羊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结:由于羊多。人们封它一个生动的绰号:“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追问:假如你是一位牧羊主,你会把你的牧区建在哪里?

探究二

农牧业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展示: 四大牧区和气候对比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小结:澳大利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农牧业。 追问:澳大利亚农场规模达几千公顷,劳动力只有几十人,如何经营? 展示:农业机械化程度图

3 提问:在我们穿的羊毛衫上经常看到百分百澳毛的字样,你知道什么含义吗? 追问:澳大利亚出口羊毛占世界首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出口的农矿产品。 小结:主要出口羊毛、牛肉、小麦,是世界重要的农牧产品出口国。

师:【创情境4】走出美丽草原,来到阳光沙滩,感受海边浪漫。好客的主人指着远处的轮船说:“快看,船上装的铁矿石正往上海运呢?”并让我们猜猜他们那里第三个形象的绰号,你能猜到吗?

知识模块四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展示:装船外运的铁矿石图片及动漫驶进的小矿车.图片及文字。 提问:为什么叫“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分析铁矿石和煤炭的分布特点 展示:展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

承转:假如你是一位矿业主,你会把采矿区建在哪里?

探究

(三)工矿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展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小结:澳大利亚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发达的农牧业,依托丰富的矿产和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发达的工矿业。

追问:近年来澳大利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什么产业? 展示:澳大利亚各产业比例图

小结: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师:【创情境5】“旅途最后一站,我们不妨轻松一下,去倾听美妙的交响乐,首选之地当然是美丽的(悉尼歌剧院)它的外形如扬帆出海,又似屹立在沙滩上的贝壳。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称为悉尼的灵魂。展示:歌剧院图片 追问:悉尼在本国什么地方呢?

知识模块五

城市、人口的分布

探究

(四)市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展示:城市和人口分布图。

小结: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而中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追问: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在东南沿海。

小结: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移民早,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总结:在这里,悉尼2000年成功的绿色奥运,以其优美的风光,富饶的物产,神奇的动物界。使人领悟到人与自然只有和谐才能完美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世界强国的无穷魅力。2008年奥运会,我们同样看到:世界给北京一个机会,北京还世界一份惊喜。

师:【创设情境6】旅途归来,我们回到温馨的家。快点向你的亲戚朋友,谈谈此行的感受吧。

3.课堂小结

展示:知识梳理

总结:南太平洋上有一个国家,环境很美,那里的“人们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

上” 被古老的动物簇拥着,正扬着悉尼的白帆走向世界。(抓特色) 此乃:澳大利亚真是“澳“妙无穷。它的澳“妙你都知道了吗? 4.板书设计

一.古老大陆:地广人稀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妙无穷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四. 人口和城市分布:东南沿海 5.达标训练

展示:挑战自我训练题

(1)世界上唯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

)

A.日本

B.英国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2)下面属于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是(

)

A .企鹅

B .河马

C.鸭嘴兽

D.猩猩

(3)澳大利亚中分布面积最多的气候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4)澳大利主要出口矿产品是(

)

A.煤炭和铁矿石

B. 石油和铁

C.锰和煤炭

D.铝土和铁矿石 (5)现在澳大利亚新的经济支柱是(

)

A.农牧业

B.工矿业

C.服务业

D.信息产业 (6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7)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

A.堪培拉

B.悉尼

C.墨尔本

D.帕斯 (8)悉尼的中学生放暑假应安排在

(

)

A、 1月份

B、 4月份

(9)读图海域:A (

) B (

) 大陆: C(

) 岛屿:D (

) 5 城市:1 (

) 2 (

)

3 (

) (2)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

) 地区

结束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共处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声。最后让我们共祝美好家园 : 和谐发展

富国民强(学生齐读)

第四篇: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第二节,本节主要任务如下,一是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说出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及生物圈中的意义。二是学生通过参与几个探究实验、交流教师提供的文字及视频资料,揭示植物蒸腾作用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节知识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与“吸收作用”相联系;二是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相联系;三是与“叶的结构”相联系;四是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联系。

为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当适当补充一些教材当中没有的资料。因本节内容量较大,探究活动须课前完成。

2.学情分析

在前知识方面,学生对与蒸腾作用有关的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比如生活当中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在森林中感觉空气湿度大等。在七年级上期的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中,同学们对植物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具体到植物给环境带来上述影响的原因,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何种结构来完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以及植物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学生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合作学习和探究的经验。相当部分学生拥有数码相机和使用相机的能力,也具有制作简单的PPT的能力。

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来看,学生对直观的视频、图片、探究实验(尤其是自己有亲身参与的)特别有兴趣,容易调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

(3)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难点

(1)植物蒸腾作用概念;

(2)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3)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对植物蒸腾失水的实验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尝试完成和分析“植物的蒸腾失水”、“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等探究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合作、科学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实验,及参与其他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和教师所提供的文字资料,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理念

按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生活性、实践性的知识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学生的前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感性认知,经过讨论、交流建构概念;通过有针对性的学生课堂练习,在实际中运用概念;运用概念后,及时进行小结;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认同环境保护的思想,获得情感的升华;通过构建概念图,再重新认识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按小步骤,快反馈的要求,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在活泼、趣味的课堂中,锻炼思维能力,有效地掌握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演示、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应用生活经验、活动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阅读、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1.提前准备

实验1.上课前,同学按小组,根据教材P90页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要求及P92页“思考与练习2”的内容,对两个实验进行整合改进,完成相关实验,并用照相机记录活动过程及活动的结果,作好记录。将实验过程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时用。参考记录表如下:

组别

水分

的量

时间

A

(叶未处理)

B

(叶下表面处理)

C

(叶上表面处理)

D

(无叶)

环境温度

上午9:30时(实验开始时)

上午10时

上午10:30时

上午11时

上午11:30时

实验2.上课前,同学按小组根据教材P94页活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的要求,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设置光照条件为光照充足和部分遮光(遮荫)的对照实验,完成相关实验,并用照相机记录活动过程及活动的结果,作好记录。将实验过程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时用。参考记录表如下:

记录表

1条件

水分

减少量

组别

光照

充足

部分

遮光(遮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记录表

2条件

红色茎

高度

组别

光照

充足

部分

遮光(遮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注:上述两实验,教师要先确定两个小组,对其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实验的科学、有效。在上课前,要先检查班级同学的完成情况,教师要对班级完成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小组要心中有数,作为课堂中的课程资源备用。另外,可将完成得较好的小组的活动材料,在教室的适当区域进行展示。

2.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1.复习植物的吸收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引导同学们思考:植物体通过吸收作用吸收的水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何用途呢?

2. PPT呈现以下内容:

(1)一株玉米在完成生活史的历程中,所吸收的水量以及在其体内所保有的水量。

(2)夏天,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图片。

引导同学思考:这两种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展示课题:植物的蒸腾作用,并板书

1.回忆植物的吸收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并初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阅读、观察PPT所呈现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明确思考问题的中心。

联系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

2.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1.思考: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

2.引导同学分析对比A组与D组的实验结果,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注:(1)提示观察思考顺序,①塑料袋壁的现象;②容器内的水量变化;③上述两个现象之间的联系;④控制水分散失的主要结构;⑤水分是通过何形式由植物体内到达塑料袋壁的;(2)可提示同学们回忆“叶的结构”;(3)此处若有同学对实验过程有疑问,须说明,并引导同学们思考提高实验科学性的措施。若无,则在课堂小结时说明。下同;(4)视学生探究活动情况,播放视频“植物的蒸腾失水”。

3.要求学生对比思考:展示实验与自身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1.防止水分直接从液面蒸发。

2.得出:①A组塑料袋壁上出现明显的液滴(水分);②A组容器内的水分明显减少;③容器内水分通过植物体散失;④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叶片气孔;⑤水蒸气;

3.反思自身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1.以学生自身的案例,让同学进行对比,发现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同时也激发同学的思考。适当提示,有利于学生切入。

2.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对实例分析,进行小结①,形成蒸腾作用概念

引导学生总结出蒸腾作用的关键词,并板书。

1.得出概念关键词:

水分运动方向:由植物体内到植物体外;

水分形式:水蒸气

水分出口:气孔

本质:水分散失

2.形成概念: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是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1.对实例分析进行小结,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2.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概念进行分解,有利学生把握。落实教学目标。

4.阅读教材,再识概念。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课本P91页第一段的内容,并要求同学注意限制性的词语。

2.提问: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了,如何补充?

注:可提示学生回忆“吸收作用”。

3. PPT展示“水分吸收与散失的途径”图片

1.阅读教材并,圈出关键词。

2.学生思考后得出: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由茎到达叶,以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作好笔记。

1.回归、体会教材,提升学习成果,强化概念。

2.拓展、延伸,完善概念,并以图片加以强化。

5.课堂练习

1. PPT出示练习

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由()调节

A.植物体生命活动需要水分的量B.光合作用

C.植物体叶的多少D.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2.引导学生回忆“实验一”装置所处的条件,阅读教材中二处“在温暖、有阳光”,思考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中讨论的第2题。

1.回答问题

2.思考问题

1.运用概念,加深理解。

2.合理运用教材,让学生重视教材,形成细心阅读和体会教材的习惯,并转入下一小节的学习。

6.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引导同学分析A、B、C、D四组实验结果中水分减少量的差异,要求学生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思考与练习2” 问题1-3。追问曲线I代表装置C、D说明什么?

2. PPT展示不同植物上、下表皮气孔数的数据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得出结论后,PPT展示植物气孔分布的一般规律,并板书。

3.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引导同学分析9:30-10时、10-10:30时、10:30-11时、11-11:30时四组实验结果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出示蒸腾作用与温度的关系表,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考。

4.小组展示实验2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1)。 引导同学分析的实验结果,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解决“思考与练习2” 问题4。出示蒸腾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表,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考。

注: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表达。对有延伸问题的同学,可提供一定的方法,在课后验证。

1.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1)曲线Ⅰ代表装置C、D的质量变化,因为这两装置几乎没有发生蒸腾作用;验证了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完成。

(2)曲线Ⅱ代表装置B,曲线Ⅲ代表装置C;

(3)叶的上下表面气孔的数目是有差异的;

得出:气孔(叶片)的数目会影响蒸腾作用。

2.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1)陆生植物一般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气孔数,水生植物一般上表皮气孔数多于下表皮气孔数;(2)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3.学生观察分析,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蒸腾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4.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蒸腾作用随着光照的强度增强而增强。

1.课内外结合开展探究提高效率;大胆创新,改进实验设计。组织综合性探究,提高探究能力、读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归纳表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2.树立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因教材中的“建议活动”难度较大,且趣味性较差,所以采用探究活动与文字资料相结合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

7.课堂练习及小结②

组织学生完成“思考与练习1”,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小结,并板书。

完成练习,做好笔记。

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叶片(气孔)数目、温度等,并明确其影响关系。

运用概念,及时小结,落实教学目标。

8.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1. PPT展示同学们在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中所得的数据。要求同学们思考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注:观察学生反应,适当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夏天洗脸、游泳时的感觉凉爽)及出示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使叶面温度降低。

2.学生小组展示实验2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

1、2),并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

1.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蒸腾作用能降低叶面的温度

2.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蒸腾作用能够促进对水的吸收,同时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述能力

2.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历的事实(或视频),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弥补教材的不足。

9.课堂练习及小结③

1. PPT出示练习

(1)下列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降低植物体的温度B.促进根从土壤吸收水分

C.提高空气温度,调节气候D.促进水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

(2)植物体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不断地运输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是来自()

A.根的吸收作用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蒸腾作用D.叶的光合作用

2.引导同学归纳蒸腾作用意义,阅读教材P92页内容,并板书。

1.完成练习。

2.阅读教材,做好笔记,在教材中划出关键字句。

1.运用概念,及时反馈。

2.回归教材,让学生重视和用好教材,落实教学目标。

10.认识蒸腾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同保护环境

1.播放视频“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及夏天人类在树荫下活动场景的图片,要求同学们思考,若是没有了绿色植物,上述的场景将会变成怎样?

2.播放“沙尘暴”视频,引导同学们认同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观看视频及图片,思考,并发表感想。

对比播放,给同学们以强烈冲击,让学生认同保护环境的理念,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11.课堂小结④

引导学生构建本节知识的概念图

画出本节知识的概念图

理清知识体系,形成概念,巩固学习效果

12.作业

同步训练中的部分练习

巩固和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预设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交流讨论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教学结束后,应重点反思以下问题:

1.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关注多媒体展示的环节,尤其是学生展示环节的控制、引导?

2.对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代表性问题,以及因探究活动而衍生出的新问题,该如何合理利用以及引导?需特别注意学生探究活动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控制误差的措施。

3.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的理解?

4.习题选择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及反馈效

第五篇: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第四章 光现象 第4节 光的折射》 ----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岚山区实验中学 李建军

【教材分析】

学生在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研究光的传播特点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所以在本节课中采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折射的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改为探究实验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经历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学会应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教学重点】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教法】

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类比法。 【教具和媒体】

自制的鱼叉、玻璃砖、激光笔、水槽、水、圆表盘、碗两只、硬币、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活动“叉鱼比赛”。 师:教师课下自制一个叉鱼工具,玻璃套筒里面加直钢丝,目的能够起到瞄准作用。 生:各组学生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只给他们一次机会,学生争相上台瞄准叉鱼。现象是一次叉鱼不中,很多学生急于进行第二次瞄准,老师及时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以上的现象一定很好奇,那么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光的折射”的探究,就可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制定瞄准器目的在于排除路线不稳的干扰因素)。

二、进行新课

(一) 光的折射的概念

师:演示实验:(如图)自制光的折射演示教具 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引出光的折射概念。

多媒体出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引导学生认识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 法线以及入射角、折射角。

设计意图:光的反射定律学生比较熟悉,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师:我们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大家讨论一下,光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生:讨论、思考后提出猜想。 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出示探究目标: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师:介绍实验器材。自制水槽,下面是中空部分,可以把激光器放在下面往上照射,探究由水到空气的折射现象。 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示:为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可以把我们在白屏上找到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的路径按照几何的作图方法画出来。因为两点决定一条直线,所以在找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的路径后,点两个点就可以将其传播路径画下来。 探究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所需器材和方案。

巡视分组实验(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引导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现象,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换成其他介质光也会发生偏折吗?指导由学生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从而引出折射现象的定义。 师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定义。 探究2:光的折射规律

采用类比法,结合光的反射规律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需研究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利用刚才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利用白屏画出光路图。

(1)实验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以水面做界面,圆心做入射点,让光源射出的光束斜射到自制仪器的圆心上。这时可以看到在入射点O处,有一条较暗的反射光线;另外还有一条较明亮的光线射向水中。根据器材中的刻度线可以知道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2)实验观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从而强调发生折射的条件。这时入射光线垂直于界面射向圆心,因而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观察光线进入水中后,有没有发生折射。

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在纸上,这时的折射角多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对学生作的光路图进行点评,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作以说明。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锻炼。亮点所在能够设计改进实验器材,并能把实验结果展现在图纸上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解释折射现象

师:引导学生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同学总是把叉子叉在鱼的上方。(配合播放光路图) 教师提问:有的同学喜欢游泳,看水只有齐腰深,可到水中就不止了,这是什么原因。 师:同学们学了光的折射知识后,要懂得应用到生活中,在游泳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教师提问:你见过海市蜃楼吗?你知道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总结: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地说,光只是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传播路径。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之一所在。

设计意图:在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上回顾课前的叉鱼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结合板书)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四、练习

教师发练习题,并反馈结果。 学生练习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光现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定律

三、解释折射现象

【教学反思】

为了做好《光的折射》的教学设计,我认真研读教科书、教参、课标、其他的课外资料、上网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在翻阅查找中思索,寻找教学的思路,感悟着物理教学的理念。

在引入新课时创设情境,采用叉鱼比赛,为了让学生排除其他的干扰因素,自制一个带瞄准器的鱼叉,可以让鱼叉沿着计划的路线前进,更加激发学生叉鱼不中的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完全地调动起来。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设计所在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把握住学生的思维从而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把演示实验上成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效果明显提高。 不足之处:

1、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后面时间不够。应把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本节课显得更完整。

2、本课难在“探究”,因为学生初学物理,他们的物理思维还没有形成,实验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在探究前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思考,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实验过程耽误时间较多。 【参考文献】

《新人教版教材》、《教学参考》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在水中出现的岸边树木的倒影

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

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

D.从岸上看到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一些

2、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

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右边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

)

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晚上灯光下,墙壁上出现人影

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D.人们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

二、填空题

1、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折射角是________,MN的________是玻璃。

4、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________像,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________射到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渔夫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夫,这是因为在光的________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1、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入射角。

上一篇: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下一篇:得说爱时必说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