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一切为了孩子范文

家园共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家园共育:家园合作的实践与感悟

上传者:邱光英 2010-12-27幼儿园:赣州市寻乌县幼儿园

新《纲要》要求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要真正与家长携手走进幼儿园教育并非那么简单。我们发现,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偏重知识教育,忽视对幼儿个性、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营造相互尊重、共同分享的沟通环境十分必要。我园通过一系列设计让家长领悟幼儿园教育的价值,感受幼儿园教育的魅力,最后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领悟价值

幼儿小班入园时,我园每位家长会获得一本幼儿园编撰的图文并茂的手册,其中包含约20个精心选择的教育案例,记录了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以及教师对事件的感悟与理解,既展示了课程内容,又揭示了课程价值。案例手册是一种很好的家园互动读本,可让家长在轻松的阅读中品味教育活动的魅力,感受课程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从而为家园合作打下基础。

手册中的案例都来自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包含幼儿每一成长阶段的重要活动。如,小班教育案例《大蒜宝宝快发芽》展现了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利于家长了解种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中班教育案例《时装秀》呈现了教师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服装并展示的过程,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大班教育案例《我当小班长》可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

教师会在家长会等场合对案例手册中的内容进行解释或说明,运用其中相关案例让家长了解课程的理念、内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希望以此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当然,家长的理解与感悟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去思考和体会。例如,在小班种植活动前,教师引导家长阅读《大蒜宝宝快发芽》的案例,家长由此看到了幼儿的探究历程,感受到了在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的意义。同时,他们也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懂得在科学教育中不应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应引导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又如,大班研究性游戏活动案例《快乐茶社》展现了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附近的茶社参观、访问,在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各种茶叶、制作茶具,并在班里创设“茶社”游戏场景的过程。家长通过这个案例体验到幼儿园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并领悟到幼儿就是通过游戏和操作来获得经验的,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分享、协商等社会交往能力。

二、感受魅力

只有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时时可以用手、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的情境,才可以给家长以触动和影响,让家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幼儿园教育的独特魅力。感受活动室环境

活动室环境动态地记录了幼儿的活动历程,保留了幼儿活动的痕迹,展现了幼儿的成长过程。通过感受活动室环境,家长既了解了幼儿园丰富的课程内容,又体验到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例如,大班幼儿与家长一起对中西快餐店进行调查,收集了大量图片、实物资料,教师引导幼儿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呈现在墙面环境中,并附上了教师的活动意图分析和效果反思,这既是对幼儿和家长的鼓励和认同,又让家长较好地理解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有利于他们今后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家园合作。

通过环境体现我们的评价观,可以引导家长正确评价幼儿的表现,逐渐地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关注能使幼儿终生受用的品质。例如,为了让家长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教师会在展示的同时对作品的主题、线条、构图、色彩进行剖析,并更多地评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的大胆、独立、坚持等个性品质,特别是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进步。教师还在墙面上为家长留出对话的空间,让家长写下随感与大家分享和交流。教师还会通过环境直观、形象地向家长呈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给家长一些指导和建议。例如,教师在指导大班幼儿学习跳绳的过程中,通过创设“跳跳板”来记录幼儿发展的全过程。在“跳跳板”中,教师由上到下设定了若干条水平刻度线,分别代表“跳3个”“跳5个”“跳10个”“连续跳12个以上”„„每个幼儿有一个“跳跳兔”标记,贴在相应的刻度上,用来记录每天跳绳的数量,清晰地展现发展的历程。同时呈现在版面上的还有“经验介绍”“疑问解答”等内容,让家长既能形成对自己孩子能力与水平的客观认识与评价,看到孩子在群体中的发展水平,又能看到孩子每天的发展与进步,并找到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跳绳方法和技能,不断超越自我。

观摩教育活动

观摩教育活动可以给予家长更为鲜活、立体的感受,从多个角度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家长观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集中时段是家长开放日。为了保证家长观摩的效果,我们在每次家长开放日前都会给每位家长发一封信,详细地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目的、内容和意义,并对家长在活动中的角色加以说明。我们还会发给家长一张精心设计的观察记录表,提示家长在教学活动中要重点观察和体会的内容,并引导家长客观评价自己孩子的表现。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会请家长写下自己对活动的直观感受,或组织家长提问和讨论。通过这种家园间的交流、沟通,家长的观念得到了转变,在教育问题上与幼儿园达成了共识,有利于进一步合作共育。

三、参与互动

家园合作是一个双方全身心参与并有所收获的过程。在教育理念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可以引导家长在实践中获得正确的课程观念和教育方法,并将这些观念和方法融入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最终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在这方面,我园最有特色的是形式各异的亲子活动:利用图画书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在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亲子共读的优秀读本的同时可以让家长获得一些指导孩子阅读的基本方法,与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亲子互动游戏可以让家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一些与孩子互动的方法,增进彼此的亲密感;“小小抗挫运动会”要求家长与孩子合作,互相鼓励,为取得比赛的胜利而努力;“快乐亲子游”引导家长亲身感受生活中处处是教育„„我们还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的资源,组织开展许多园外活动,如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调查、参观、访问等,既拓展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又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在“爸爸妈妈当老师”活动中,我们邀请家长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与教师共同商议并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轮流担当“客座教师”,通过角色转变实践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增进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在亲子活动中,家长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家长通过参与亲子活动不仅了解了幼儿园及班级的教学内容和特色活动,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全面观察与评价孩子的发展,从而逐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每次亲子活动前,我们都会通过“家园对对碰”版面向家长详细介绍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具体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将自己关于活动的构想在“教师信箱”中留言。活动结束后,家长还可以对活动的延伸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教师了解家长的想法及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

经过我们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引导,家园之间形成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家长的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原本废弃的纸盒成了孩子的百宝箱,原本禁止孩子进入的厨房成

为亲子活动的场所„„家长了解到生活中有许多随手可得的教育素材,生活的细节就是教育的细节。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只有家长与教师本着尊重、合作、支持的原则形成共同体,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第二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班主任寄语(共)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孩子也是我们晚年幸福生活的希望,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的幸福,错误和不良的家庭教育就是我们自己的晚年的痛苦和辛酸,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若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就难于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自己。人生最大的烦恼不是金钱的多少而是在于儿女的成不成才,成不成器,为人一生最大的欣慰也莫过于孩子有才有德。现在多付出一点,尽自己的努力和职责;否则,在孩子升学时,我们家长就要为了给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而苦恼,在孩子就业时为孩子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苦恼,在孩子成家时还需要你的不断接济和帮助而苦恼,有见识的家长既能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自己也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这应该是我们家长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初中小学区别

初中,是学生由幼稚的童年向青少年转变和个性逐渐形成的时期。它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它将完成一个学生质的飞跃。这是一道难越的坎。从小学升入初中,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都会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不少初一新生由于对新学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未能根据初中生活的新特点进行调整,结果上初中后手足无措,生出种种不适应,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和健康成长。初中与小学相比:科目多、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作业量大。中学是人生知识基础的奠定时期,而初中又是整个中学的奠基阶段。在课堂上,初中生比小学生学习的门类要多,而且每一门学科的内容逐渐趋于专业化,并接近科学体系。他们面临的学科的常识性知识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

在学习方法上,中学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基础上记忆,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初中阶段,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生感到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讲授得那么仔细,学起来吃力,有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只能囫囵吞枣地咽下去。随着学科的多样化、深刻化、要求这就特别需要初一新生从小学的依靠老师逐步朝着独立方向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在:不死记结论、公式,要重点掌握其推导过程;不满足于会解题,要探究为什么这样解;不孤立地学知识,要将各知识点揉成一个整块;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从识记到探究的转变;不局限于课本,还要拓展到课外。另外,还要合理分配各科学习的时间,有计划,有重点。

分数区别

小学考试的分数和初中考试的分数,是不可能等同而论的,小学生考个90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初中,有时候,你考个80分也是班级第一,小学常考90多,在初中考不及格也是可能,因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当然分数不能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一项指标,我们也不能以分数论英雄,要同时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这一阶段的成长经历 。正因为初中与小学的众多差别,我们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初一新生带着新奇和愉悦迈进了中学大门,但半个月或一个月后,不少新生便出现各种消极的心理症状,如讨厌上学,对成绩失望,对学习产生焦虑情绪,对老师反感和对立,与同学不合群等等。这是为什么呢?由小学进入中学不仅是上学地点的改变,还有随年龄的增长带来的自我意识的增强。有的孩子小学时成绩好,在班里做学生干部,步入中学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再当班干部,感到失望;有的学生小学毕业时成绩不理想,与同学们有一定的差距而产生自卑感;有的学生努力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可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等等。这些状况都可能导致学生发生上述心理问题。

实际上初中讲授的知识并不太多,只要认真去听,认真去学,没有哪个孩子跟不上的,就看他是否想学,这也就是我想要谈的孩子心理状态问题。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学生能学会14种语言,可见孩子们的潜力是巨大的。但由于在小学,孩子没有升学压力,每个孩子都可以直接升入初中,所以目前很多孩子在学习上还缺乏主动性,也缺乏目的性,没有学习目标,一部分孩子把学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没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个别孩子由于在小学成绩不理想,对学习缺乏信心,以为自己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其实,小学时期的成绩对初中时期的成绩并不一定起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孩子初一入学成绩并不理想,但由于初中阶段的努力,照样能上重点高中;而有些孩子小学阶段成绩很棒,进入初中后,反而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比如:学习不勤奋,或者学习方法不科学,导致初中阶段成绩下降。目前,孩子的一些良好的习惯也还没有形成。在校的表现如:早上到校后不能立即抓紧时间早读,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没有真正弄明白,甚至是作业好几天都不能按时交。在家的表现如:周日等放假期间不能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观念不强。这其实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认识。对此,我们老师会更进一步加强引导,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一个孩子要想取得思想与学习的全面发展,

必须强化纪律观念,强化时间观念,强化效率观念,指导孩子养成“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什么事”的良好习惯。学校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教学条件,都是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在家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同时检查要跟上,发现问题要及时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协同解决。

初中时期的孩子,教育学和心理学把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这段时间上,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老师和父母都要高度重视对这一关键期和危险期的监护和把关。这一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但他们的愿望与自己的实际能力是有很大的矛盾的,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信赖,总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和同龄人诉说又冒着被曝光的危险,所以他们感觉没有朋友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这一时期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他们一方面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感到新奇,另一方面又充满羞涩和不安,不愿让父母进自己的房间了,有自己的秘密了。心理上的表现是容易兴奋和冲动,神经敏感,大多数孩子的早恋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在这一时期,我们要高度重视,决不能因为不良的刺激而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的孩子虽未达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而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所以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学校的教育形式是群体性的教育形式,它的德、智、体等教育都是群体性的教化,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体,一个老师负责四五十人的教育任务,所以学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教育的对象集中在一个学生身上,无论从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上来讲,还是从教育的对象情感上来说,家庭教育都占有优势,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家长误区

1、太过于相信孩子,孩子说什么信什么。

有一些学生因为不想学,为了逃避写作业在家长面前说:“今天老师没布置作业。”那么在这里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今天没有作业”这句话是不成立的。老师布置给他的作业一个就是一个,两个就是两个,更多的作业得学生自己去找,家长帮着去找,就算老师偶尔没布置作业,学生自己也有好多好多的作业等着去完成,如可以预习老师没讲过的内容,也可以复习老师已经讲过的知识。因为以上改变,所以会出现一部分同学求知欲增强,对知识追求,因此成绩越来越好,或者有明显进步。而有一部分同学出现惰性,怕辛苦,成绩下滑。

2、认为孩子大了,或者说咱说不听了。

这个时期孩子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也就是说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就是有些家长在说的:“我们孩子很强,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了。”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明确的方向,但需要的是大人的“口径”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

3、交给学校就等于把孩子放到保险箱里。

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的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就读,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育环境是一致的,教学教规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则是区别很大的,这种大优大劣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教育质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强调学校教育质量,而不检查自己家庭教育配合的家长,一定是教育知识空白的家长。打个不太恰当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医生的主要任务是下药,父母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别对孩子撒手,自己的孩子自己一定要负责到底,班级的班训是听老师的话不吃亏,希望各位家长也可以借鉴。

4、误区一:"老师,这孩子我是管不了了,只有交给您了!"——家长误认为能"管"住孩子,就是成功的教育 。

家长说这话时的心情多半是焦虑的、无奈的。他们错误地认为,父母能管住子女,家庭教育就算成功了,否则就是失败的。甚至在开家长会时,家长们往往在一起切磋如何"管"孩子的经验。家长的观念错就错在一个"管"字上,为什么不把孩子当朋友平等对待而当犯人一样看管呢? "棍棒出孝子"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封建家教方式,可至今仍有不少父母拿它作为教育的金科玉律。这种打骂等简单教育方式下的孩子自控力差,当着家长的面老老实实,一离开父母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加上在家中找不到温暖,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伙,甚至走了犯罪的道路。

教育孩子如同"大禹治水",宜"疏"忌"堵",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需要堵,但更需要导。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家长的种种管束如唠叨、爱打听行踪等,常使他们感到心烦。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就服对立情绪,有了冲突与磨擦。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孩子观",把孩子当作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度"。孩子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生活,感到自己的独立要求得到理解,就能和家长格外亲切,两代人的感情就会得到协调,双方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交流思想。切忌采用打骂等简单的家教方式。打骂会使孩子形成双重人格,孩子怕挨打就会编瞎话,久而久之,孩子易养成说谎的毛病。家长应讲清道理,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受惩罚,使他们心服口服,甘愿受罚,有资料表明,爱护关心孩子与通情达理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善于处理各种冲突,对自己充满信心,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得失,很少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肯定,人都是渴望得到赞扬的,得到赞扬后,人的心情舒畅,信心倍增,他会喜欢给他赞扬的人,喜爱做给他带来赞扬的事。

5、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

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 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爱,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学生近期表现

1、 少数几个学生行规较差,喜欢插话,好动,注意力难集中。

2、 作业习惯差,作业完成质量低,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没有问其他同学或老师的习惯,不懂就不懂,作业做错了,没有及时进行订正。

3、 不会听课,不懂得如何做笔记,如何融入新的课堂。

4、 粗心马虎,常丢三拉四,每天都有个别学生导学案找不到。。

5、有的同学学习工具准备不齐全,像数学用的三角板,刻度尺,语文、英语用的词典,字典等,数学马上要用到计算器,到时就要有。

6、有的同学不善于自我约束,想起什么张嘴就说,不分时间、场合。

家长建议——

一、做一个榜样型的家长。

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子女的表率,和子女一起互相监督、勉励,共同进步。

三、做一个细心型的家长。

学生的喜怒哀乐常常表现在脸上,行为上、家长应从一系列的变化中探索子女在校的表现情况。发现不正常现象,家长应及时了解真相,对症教育;并将情况通报班主任。

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需要集中思想,集中精力,不要让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干扰影响到孩子;读书需要心静,做家长的有时就得做出牺牲。比如一些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玩麻将、打牌、看电视等干扰孩子学习的事情。

六、我们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

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孩子的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该适当的批评,但是孩子很尽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多多加以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我们该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帮助孩子想想怎样才能把成绩搞上去,多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孩子树立切合实际而又需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向上。

七、教育孩子遵守纪律。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孩子们只有好好的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班级,才能够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加强纪律观念,做到文明守纪,就显得格外必要。要教育孩子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地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人也是这样,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是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假如哪个孩子在遵守纪律方面做得不好,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对于那些刻苦学习,一心求学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对于我们班级也是一种伤害,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八、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和老师联系,及时沟通。

由于班级中学生比较多,作为班主任,我和各位家长的联系都不是很频繁,其他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首先要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家长和老师们携起手来,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做到真正有效果。家长朋友们多和老师们取得联系,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大家的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孩子的进步有驱动力。有个别的孩子,家长、老师两头瞒,自己落得一个逍遥自在,结果可想而知。假如我们提前做好了孩子的工作,我想至少可以使他们更进步一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交流。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每月在校的学习、纪律等情况,靠一次家长会,解决不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事实上想通过一次、二次的家长会解决很多问题也是不现实的。有特殊情况仍然需要家长通过电话或到学校等不同形式与老师联系,使得老师与家长的教育取得一致,形成一股合力。

5、严格管理时间,科学安排时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家长注意:

(1)大休或放假时,家长对孩子外出要了解去向,明确知道孩子干什么。 (2)、随时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无力指导,看对错,看是否改正。掌握孩子的作息时间。(住宿生6:10分晨跑。6:40早餐。)早上7:10前到校,中午 11:20 下课,12:00-12:30新闻三十分,12:30-13:20中自习,13:20—14:00午休,两点上课 5:35 放学,6:20(非住宿生),6:40(住宿生)- 8:40 晚自习。 (9:30分熄灯休息)。

要督促孩子按时起床,做到不早到,不迟到,家长要掌握时间,要求学生放学按时回家,不能在外逗留、玩耍。 (3)星期天也要按时作息,做到劳逸结合,建议每天学习平均3——4小时,(对一周所学知识归纳、巩固复习和提高)。

(4)每天晚上的学习时间应达到1至2小时,包括做作业和复习。 (5)家长要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

(6)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

要求孩子在家必需干一定数量的家务活。如洗碗、擦地、收拾房间、洗菜、田间劳动等。不学会生活,往往也不会学习;在劳动中,既培养了孩子的情操,又能让孩子在能力方面得到锻炼。我们对孩子的卫生值日等劳动安排也正基于此。在教育孩子时,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要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办,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7)、利用好签字本

(8)、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以免引起孩子对某个老师的反感,势必影响孩子对这一科的学习。如果老师有令你不满的地方,你可直接找老师谈一谈。 优秀家长的十个标准

1.保持平和的心态;

2.和孩子建立朋友式的沟通渠道;

3.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4.家长热爱学习;

5.学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6.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主;

7.帮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8.制定做事的规划,并坚持原则;

9.学会鼓励、表扬孩子;

10.以身作则。

各位家长,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任务是统一的,愿我们相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为将来学生的升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篇:一切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提高孩子素质全面提升

校长不愿教师和学生压力太大,但升学率降低怎么办?教师不愿让学生太苦,但学生成绩下降怎么办?家长不愿孩子失去情趣,但今后人生怎么生存?

如何在快速发展、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氛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坦言::“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培养其自主、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引导其读书、学习,对事物的兴趣和爱好。有了这些习惯与品质,才是好的教育,孩子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人格教育要围绕着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人的目标,通过智慧健全教育、情感培养教育、意志训练教育、环境适应教育、社交和谐教育等诸多内容,使青少年学生养成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忠诚踏实的生活与工作作风、勇于挑战的创新意识、善于与人相处的社交能力、富有弹性的适应能力、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自我调控的理智行为品格等。

首先,要让孩子到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 ,唤醒内心的强大力量,这样他们才会勇敢承担爱与责任 , 从而成就别样的人生。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识恩知恩,孩子才能明确责任;懂得感恩于心,孩子才能体味真情;善于报恩于行,孩子才能快乐成长!

进而,从认知层面点拨孩子感恩意识、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心态、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行为!

最后,感恩教育是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点,不仅要对感恩教育的内容做了详细的理解,而且强调实践行动的落实,从思想层面到行动层面,全方位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让他们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在心理健康的路上,逐步地快乐成长!

第四篇:一切为了孩子

5月19日家长来访

时间:2012年5月19日

接待:平盟初二接待组(简称平盟接待组)

记录:姚老师

平盟接待组:欢迎来到平盟教育。我们先来沟通一下孩子的情况好吗?

家长:我们孩子小考不错,但是大考不是很好。

平盟接待组:小考一般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窄,而中考不一样,是一种对题目的宏观的把握和理解。辅导分为几个阶段,期中语文和英语要早抓。再者,很多因为所谓的“马虎”丢掉的分,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马虎、粗心的问题,而是做题态度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另外一点,孩子住校的问题。我们对这种孩子的辅导主要是抓住一点:孩子晚上是怎样学习的,怎样写作业的?我们的任务主要是教会孩子怎样学习。对孩子辅导都是按照中考是思路来进行。

家长:我希望对孩子的辅导有针对性。

平盟接待组: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第一,我们会教会孩子怎样有效率地完成作业;第二,我们要对孩子的试卷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老师。

家长:我们这里的教学区域怎样划分呢?

平盟接待组:我们这边最大的特点是:老师不是固定在辅导点,这样就可以使孩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老师。

家长:咱们这边的辅导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呢?

平盟接待组:我们初步确定辅导之后,我们会针对孩子的学习特点进行研究、规划。我们这边的辅导时间不限定,您可以无限期地使用您的权力。另外我们的辅导地点不限定,只要为了孩子方便,我们可以上门辅导,并且不会额外收取费用。我们严格来保证辅导效果,对每节课进行后续分析和监督。

家长:怎样为孩子选择辅导老师呢?

平盟接待组:很多家长愿意自己来选老师,但是事实上很多家长不了解老师的情况。但是我们还是保留家长这方面的权力。

家长:暑假辅导的好处是什么?

平盟接待组:孩子的辅导没有季节性。暑假仅仅夯实基础不可以,而单纯提前学习也是不足够的。我们的标准是界定在让孩子进入一种状态。把当下的知识点与中考的考点进行联系,研究这其中的关联性。

家长:谢谢老师。

平盟接待组:不用客气,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第五篇:不必“一切为了孩子”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三年中,我自学了婴幼儿教育学,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家庭教育的真谛和做母亲的要义。

孩子出生不久,丈夫被公司派驻外省,后又辞去公职,闯荡上海,从此我的生活变得紧张有序但机械平淡:白天,哺育孩子,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照看公婆,自己上班。可一段日子下来,黑夜里,我恶梦连连。

在自己的心底,一直没有丢下做番事业的梦想。不干则已,干则一流。

家庭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大人养育了孩子,而在于孩子造就了大人。孩子促使成年人在家庭、事业和生活的关系中寻找一个支点,促使成人渐渐走向成熟,而母亲最容易陷入的窠臼,就是为了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其实,孩子最终要靠自己走向社会,而且父母也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也要学习和工作。父母通过爱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目标来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使孩子敬佩父母“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我为孩子细致考虑一切事情,对孩子放手很少。可孩子的父亲就不这样,他的爱总要藏起一半,父亲“粗心”、“狠心”的“缺点”也能给孩子锻炼的天地。今天母亲为孩子营造一个风和日丽的环境,明天他总要自己迎接疾风骤雨的天气,孩子面对不测风云的勇气和智慧从哪里来?过度保护的母爱只能让孩子将来手足无措,丈夫在这方面弥补了我的不足,让孩子不至于在我的全面呵护下丧失抵抗挫折的能力。我很庆幸儿子有这么一个好爸爸。

上一篇:严守政治纪律范文下一篇:宴请礼仪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