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用地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铁路用地是宝贵资源同时又是重要的资产,坚持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是应坚持执行的基础。只有合理配置铁路用地资源,保证铁路用地资产增值,才能最终实现我国铁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篇: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探讨

摘要:文章基于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的特点,分析了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各种土地使用纠纷。

关键词:临时用地管理;土地征用;存在问题;对策

0 引言

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土地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以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中,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方面,土地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各个地区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着手,积极解决其在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完善我国的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保障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规范化。

1 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的特点

临时用地主要是地上地下线路架设,地下工程建设时的短期用地需求,个人与单位在短时间内对他人的土地资源使用权加以占用与使用。在此过程中,占用单位与个人要以资金与实物补偿的方式,弥补拥有土地资源的个人或者单位的短期损失[1]。因此,从临时土地的实施来看,其具有目的性、占有性与合约性,必须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下进行,双方要在土地临时使用期间,积极履行其权利与义务。

土地征用是从国家层面而言的,主要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为满足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将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一种土地使用手段。从土地征用的过程来看,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属于政府与国家层面的行为,也同样需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与监督下进行,具有补偿性、权属转移性与公开性。

2 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现状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土地问题上,虽然国家逐步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着一定的管理漏洞,一些特殊的情况并没有被纳入法律法规管理体系中,这就使得土地管理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临时用地就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情况,其并没有被纳入法律法规中,这就使得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借助于法律法规来解决所涉及的临时用地问题,常常存在诸多矛盾。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的土地问题主要是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因此,土地征用是国家相关部门土地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地征用方面所包含的细节内容相对较多,土地征用流程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实施了多次土地改革,但是,其改革并没有彻底解决各种土地问题,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征用困难,依旧是各个地区土地征用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2]。未来,国家还需要加大在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方面的投入,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 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主要问题

3.1 含权界限不够清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土地权属方面,国家的土地使用权逐步被下放至个人与企业手中,这种土地权力的下放,使得企业与个人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更大的财富,推动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相比较而言,这种土地管理方式,突破了传统土地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实现了土地优化,对土地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但是,这种土地权力的分配,仅仅是土地使用权的分配,土地所有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家依旧是土地的最终掌控者。如果从国家与集体的角度来对土地所有权加以定义,其与从领土的角度定义国家土地所有权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土地权属界限不清晰,是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3.2 法律衔接不够顺畅

在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方面,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才能够保障土地使用流程的规范化。但是,我国缺乏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关的法律衔接不够顺畅,存在着较大的法律盲区,无法对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起到法律指导。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临时用地一直是一个法律盲区,法律难以為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提供保障,导致土地临时使用与征用方面存在着各种的纠纷。

3.3 临时使用与征用政策不完善,导致审查和监控难

与一般的土地使用相比,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过程具有时效性,因此,为保障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相关部门在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但是,由于我国在土地方面的临时使用与征用政策并不完善,加大了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监管,影响了土地临时使用与征用的时效性。以广西为例,其临时使用与征用政策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1)缺乏规范的土地使用与征用评估体系,对于非房屋部分,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相关的审查与监督人员无法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补偿的审核与评估;(2)审查与监督工具不尽完善。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中,虽然明确了各级审查部门,但是缺乏审查与监督工具,导致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管理中,矛盾频发[4]。

3.4 被临时使用与征用土地的合理补偿难题

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当事人要尽量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的用地与征地需求,保障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是,由于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会损害原有土地使用者的权益,因此,必须要给予一定的赔偿,以保障土地使用与征地的效率,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广西的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现状来看,拆迁补偿的合理性不足,主要是由于一些被拆迁物存在着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其补偿标准难以制定。此外,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还需要充分考虑综合性的因素,比如,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与消费水平,这些因素的变动性,使得补偿标准的制定更为困难。如果在临时用地与征地补偿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可能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纠纷。比如,以广西苍梧征地为例,在长洲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沧海湖人工湖项目征地涉及了林水村、恩义村、古凤村与都坎村,在征地处理问题上,工程建设方没有处理好村民的补偿与安置问题,导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村民阻碍施工,并与工程施工人员产生了冲突,造成了人员伤亡事故。政府在项目建设之初,确定的补偿金额是4.1万/亩,但是,在政府承诺的一定的时间内,政府的补偿金额没有发放到村民手中,且安置房没有落实,引起了很多村民的不满,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因此,在临时用地与征地问题上,补偿安置的问题是难点,如果工程建设方无法及时安置村民,就会在项目建设中引发极为严重的冲突,不仅阻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也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在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问题的处理上,必须要做好补偿处理,解决临时用地与征地范围内村民的生活难题,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尽量避免在项目建设中因补偿不合理、安置不到位所引发的各种冲突。

3.5 随意扩大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范围

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范围有着详细的划分,但是,在一些地方的法律法规中,存在随意扩大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范围的情况。比如,在一些地方法律法规中,将采矿、以售卖为主的挖沙与采石、取土用地;养鱼池、塘等养殖用地;临时摊位、广告牌用地等都纳入了临时用地的范围内,加大了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管理的难度。广西临时用地范围主要包含了:(1)交通、水利、能源、管线、军事设施工程建设时的临时办公生活区、搅拌站、钢筋加工场、预制场、材料堆放场、施工便道等施工区域,以及地上地下管线架设与敷设时的临时用地;(2)工程建设选址、施工所需的工程区域内地质水文情况的勘察,探矿与采矿的临时土地;(3)抢险救灾项目中所包含的紧急性土地;(4)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临时用地。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范围的扩大,使得在用地与征地管理上,其管理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加大了管理难度。

4 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问题的解决对策4.1 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要完全解决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需要以当前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保障土地产权规定符合现实情况。首先,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详细划分国家、政府与社会群体在法律权责,从个体角度对这些个体权利与义务加以科学划分。详细的权属划分,能够使得各个主体在土地问题上积极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发挥其在土地问题处理上的作用[5]。此外,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避免了土地资源在个人手中集中,便于国家相关部门对土地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使土地作为一种公有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2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近年来,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多,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问题逐步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虽然国家逐步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法律探索,但是,并没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制度,法律盲区与漏洞,严重影响了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的科学性。因此,未来我国法律法规建设需要加强实践性,积极解决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使得法律法规可以为土地临时使用与征用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并保障这些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得不同的部门能够在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协调与配合,满足土地使用的需求,避免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方面各种问题的出现[6]。

4.3 采取措施实现土地市场化

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中,要积极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加快土地的市场化。各种土地市场化活动,都需要以土地的产权制度为基础,保障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此外,土地市场化还需要突破传统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产权限制,保障土地可以在一定的约束下,实现土地流转,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实现土地交易形态的转变,使得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成为土地价值创造的一种重要途径。

4.4 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确定补偿数额

由于在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所处的区域位置等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在土地补偿问题上,必须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原有情况,保障土地补偿数额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以后,其补偿要高于居民原有的生活水平,尤其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补偿制度,都是以土地的原有产值作为衡量标准,在一些农村地区,其补偿主要是以农业用地的价值来加以评估,这种评估体系下,补偿标准很低,难以满足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因此,在土地评估体系的制定上,不仅要考虑农业用地价值,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土地收益与价值,尽量提高其补偿标准,避免在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补偿过低所引发的各种争端与纠纷,保障土地临时使用与征用的有序进行。以广西的长塘水库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永福县永福镇柳江水系的一级支流上,工程建设的重要目的是要为周边人们的供水、灌溉、发电提供便捷。从本工程的建设来看,该水库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接近200 m,为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其征地范围主要涉及了永福县与临桂区的百寿镇、龙江乡、永福镇与茶洞镇,涉及的行政村达到了13个,分别为东岸村、朝阳村、寿城社区、龙山村、西河村、兴隆村、双江村、仁合村、泡口村、银洞村、湾里村、四合村、三合村。长塘水库灌溉区域内的总面积达到了33.6亩,其规划范围主要是永福县内的永福镇、苏桥镇、广福乡、罗锦镇,临桂区內的两江镇、茶洞镇、临桂镇、四塘镇、会仙镇、六塘镇。因此,从整个工程区域所涉及的乡镇个数、行政村个数来看,其征地范围相对较大,涉及的征地补偿也较多,当征地范围划分以后,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在征地范围内进行项目的实施、林木的种植。征地补偿标准如表1所示。

4.5 严格界定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范围

在土地管理问题上,有关部门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对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范围加以科学界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规范化管理。在原有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地上线路架设、地下线路敷设、地下工程建设属于临时用地范围,在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应该以这些法律法规为基础,避免存在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范围的随意扩大现象,加大土地管理难度。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范围的扩大主要是指: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时经由审批通过的临时工程用地;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临时选址用地;地上地下建设、通信与电气工程建设的土地使用;救灾需要的用地行为。

4.6 加强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合同管理

在各种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的过程中,合同是用地、补偿的重要依据。在工程项目中,如果不存在土地临时占用与征用问题时,基本上不存在补偿行为。如果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规定了涉及土地占用与征用的相关问题,明确规定了土地所有者与土地占用、征用者的权利与义务,既能够保障双方的利益,又能够解决用地、征地上的各种矛盾,对双方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保障用地补偿问题的有效解决。

5 结语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增多,为满足公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各种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逐步增多。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管理,解决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方面的各种问题,保障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土地资源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保障临时用地与土地征用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刁云艳.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探微[J].时代农机,2018,45(7):134.

[2]石 婷.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0):193-194.

[3]刘迎秋.我国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民营科技,2016(8):112.

[4]李 乐,薛 剑,田振国,等.我国临时用地管理与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28(11):31-35.

[5]曾文波.对加强临时用地管理工作的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2019(3):51-52.

[6]郑小刚,魏 静,邢梦罡,等.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实施现状、问题及建议——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工程咨询,2019(3):88-91.

收稿日期:2020-04-09

作者:谢耀州

第二篇:论铁路用地资源和资产的并重管理

[摘 要]铁路用地是宝贵资源同时又是重要的资产,坚持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是应坚持执行的基础。只有合理配置铁路用地资源,保证铁路用地资产增值,才能最终实现我国铁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铁路;用地;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深入,土地已由单纯的资源管理向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转移。国家交给铁路管理和使用的土地,既是国家通过法律赋予的物质资源,更是通过规划和利用长远发展增添实力的宝贵资产,如何维护铁路用地合法权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盘活存量铁路用地资产,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铁路用地资源和资产管理并重的重要意义

1.1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土地既是重要的资源,又是重要的资产,坚持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是铁路用地管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在铁路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发和提高资源效益并举,统筹国土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国家对铁路用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更要考虑铁路未来发展的需要,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哈尔滨铁路局铁路用地资源和资产管理伴随着铁路建设的步伐已逐步完善,首先在资源环保方面:火车头告别了燃煤时代,步入了电力和内燃机车牵引的时代,昔日蒸汽机车乌烟弥漫,破坏铁路两侧生态环境的现象不复存在了。其次在资源利用方面:线路两侧用地实行了“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在铁道线两侧30~50m宽的地带进行美化和绿化,以防风固土、美化环境为主要功能。第三在居住用地利用方面:大力开发建设住宅用地。仅齐铁地区2013年统计,住宅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4.5m2,共建设物业小区19个,投资5381万元,初步建设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安全便利的铁路居住区。第四在运输生产用地利用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日益增长的需求,对站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新建。车站线路长度已达800~1000m以上,满足了重载长列的运输要求,仅齐铁分局2013年对2.123亿m2铁路用地进行评估,土地资产价值量达65.6亿元,为资源和资产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是实现土地资产市场化配置的需要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方式能否适应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资源配置方式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由原来的行政划拨向市场配置转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了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用地。实践证明,铁路发展坚持土地资产的市场化配置,才能为跨越式发展提供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的保障。

1.3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是合理建设和使用铁路用地的需要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铁路建设对于促进国土资源开发、增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铁路建设投资大,相关产业链长,增加对铁路建设的资产投资,能有力地拉动资源的利用。其一,铁路建设带动了钢铁、建材、机械、电子和能源工业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二,铁路建设吸纳了社会、农村的劳动力。其三,铁路建设拉动了沿线经济,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当地资源开发。其四,铁路建设促进了沿线旅游业的发展,为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五,铁路建设使资源流动达到供需平衡。由此可以说铁路用地管理坚持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意义重大。

2 当前铁路用地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价值观念淡薄

土地管理具有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双重任务。资源管理就是要合理使用土地,资产管理则要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过去铁路用地由于经济效益意识淡化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大部分铁路用地是无偿和无限期使用,对于土地的价值有多高、在铁路资产管理中所占的比例有多大、应取得的回报有多少均没有明确的要求。使用者吃国家的“大锅饭”,多占少用、占而不用、优占劣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单位和个人直接或以买卖出租房屋等形式擅自将土地级差地租据为己有,影响了铁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的保值增值。铁路用地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权属明确的土地被占用,造成收费难;未确权土地由于长期占用,造成确权难。

2.2依法用地意识不强

一是未认识到铁路用地的权属关系和管理的重要性,将管内用地视为一般资产,擅做主张和处理,违背“用途管制”法规政策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有的单位和个人侵占铁路用地,违法和违章建设呈上升势头。

2.3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

随着铁路用地逐步步入市场,土地的资产价值越来越显化出来,使用者只注意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

2.4部分土地资产流失

铁路用地的规划是按远期发展确定的,对生产布局预留了一定数量的用地,由于暂时未被利用,致使一些路外单位占用铁路用地进行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单位已变为个人承包经营,租(占)铁路用地又不交纳土地租金,致使铁路资产流失。

2.5历史遗留的纠纷问题较多

由于多数铁路用地是解放初期接受而来的,年代久远,路外单位占用的现象较多,造成严重的土地纠纷,影响土地确权工作。

2.6擅自在路基两侧种植水稻和坡地种田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铁路沿线农民为追求经济利益,在铁路两侧种植水稻、旱田,由于路基长期浸泡在水中,造成土质松软,坡地种田植被被破坏,极易发生滑坡现象。

2.7随意在铁路两侧挖砂取土

铁路两侧的征管用地,是用来保证铁路线路稳固和长久安全的基础用地,也是铁路应急抢险的取土场所,属铁路合法资源。一些村民无视铁路运输安全,在铁路两侧挖砂取土。较严重的是发生在扎兰屯——高台子区间409km一侧被高台子砖厂挖开60m长、30m宽、2m深,仅距线路10m远的大沟取土制砖,严重危及了路基安全。

2.8铁路用地的整体规划难以实施

由于铁路用地的开发建设要报当地政府审批后才能建设,所以造成使用者建一块上报一块,以使用者的需要上报政府批准使用的情况很多,致使站区整体、长期的规划不能完整落实。

2.9管理体制上的缺陷问题

其一,铁路用地产权虽然明确是国家所有,但产权代表身份缺乏体现。其二,经地方政府授权成立的铁路土地管理局(分局)在职能赋予上尚有重大缺陷。其三,铁路用地管理和执法监察方面,还存在职责不清、政企不分的现象,存在管理不统一的问题。

3 铁路用地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的有效途径

铁路用地是铁路部门开展一切生产和运输活动的载体,因此准确掌握其资源和资产量,运用科学方法正确、合理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是铁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合理的方法,从而为铁路用地资源合理的利用和土地资产的增值提供有力保证。

3.1增强铁路用地的价值观念

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后,土地的价值越来越不可估量。要通过宣传教育和专业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促进铁路土地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牢固树立起寸土寸金、守土有责的意识,切实保证铁路用地合理使用,维护合法权益。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资产价值,在制定决策和改革进程中将土地资产作为重要的内容来确定资产经营的规划和实施。

3.2保护铁路用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步增长

铁路用地管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资产经营的关键是将企业的资源和资产管好用活,是其充分发挥效益。近年来,齐铁分局积极开展了“绿色通道”工程,在植树造林、种草栽花、保护植被、保养路基等方面大力投资建设。同时,鉴于铁路生活用地大都在城市车站附近,地价较高,区位条件好,在改善职工居住条件的同时,应尽可能多的建一些公共设施,使铁路土地资产保值增值。

3.3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是规范铁路用地管理的最基本方法,只有在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土地资产价值,提高利用效率。要把盘活存量铁路用地作为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切实做到以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在控制总量的同时,必须优化铁路用地利用结构,没有结构的优化,量的控制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优化可以从易位(改变位置)、易用(改变用途)、易主(改变使用者)的调整和改造入手,实现土地优化利用。一是通过“改变土地位置”实现结构的优化。二是可以通过“改变用途”实现土地的优化利用。三是可以通过“改变使用者”确保用地的价值。

3.4通过市场化配置实现地土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市场化配置国土资源,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预防国土资源领域腐败行为的治本之策。客观地讲,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最大一笔资产就是土地,能否盘活利用,是企业再生的希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适时为企业改制提供使用的铁路用地资产做低押、货款工作,能够较好地实现铁路用地资产价值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5建立用途管制和严格的用地报批制度

按使用性质用地和加强铁路用地审批是目前管好土地资产的重要保证。齐铁分局对管内的三等以上站区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其使用性质约束用地者,对申请用地者按规划的使用性质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予上报。对需要利用铁路用地建设、开发的路内外单位,采取集体审批用地项目的制度。采用出让、出借、置换、收回等方式解决与地方政府有争议、历史遗留的用地问题,从而提高了土地资源和资产的利用水平和效益。

3.6强化资源和资产管理的手段

(1)对路内外单位和个人长期、临时占用和借用铁路用地的,在签订租用合同的同时收取租金,变随意占用、非法占用、无偿借用为有偿租用,使铁路用地资源和资产得到优化利用和有偿使用。

(2)对线路两侧的区间用地,应鼓励和吸引多种形式经营植树造林,既可维护铁路基础设施的安全,又可为绿色通道建设解决资金投入问题。

(3)对路外单位租用铁路用地,且拒交土地租金的可采用法律手段收回铁路用地,用于土地储备,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做准备。

(4)加强铁路土地执法监察,对违法占地、违章建筑进行坚决制止和拆除,对破坏铁路设施的行为给予严历打击。

(5)充分发挥铁路用地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利用专用线货场的闲置土地开展场地租赁等业务。管内讷河车站修建了几千平方米物资仓库,采用租赁方式使用,收到了较好效果。

(6)利用铁路内部结构布局调整的闲置土地和预留土地,安置分流人员和下岗人员,达到企业重组,资源优化配置。

(7)加强铁路用地的地籍管理工作,积极与当地政府协商解决有纠纷和权属不清的土地问题,为资源和资产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3.7积极探索实施“经营铁路用地”的战略思想

目前全国城市进程加快,“经营城市”的思想被管理者普遍认同,铁路也应当走“以地养路,经营土地”的道路,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保护环境,注重效益,实现资源和资产管理并举;统一收购储备,近期收购闲地,中期储备用地,远期储备信息;统一整合包装、拆迁,达到建设用地标准;统一调控竞争,进入土地市场,招标拍卖,挂牌上市。

3.8建立铁路局(分局)土地资源储备库

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和合理的运作机构,将分散状态的土地使用权逐步归集于“土地使用库”。经过集中、统一的前期土地开发和整理,按照规划优先的原则,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发展需要及土地供应计划,按铁路运输生产、职工生活、经营管理的要求,对铁路局(分局)土地供应数量、结构、布局、价格、时间等进行有效控制,做到定量、定性、定位、定时供应和使用土地资源的资产。

3.9保护和利用两手并重管理土地

坚持“一保运输,二利建设”的原则,对铁路站场扩建和改造用地抢前抓早,先期介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对建设用地的审批,应简化手续,主动服务,为有偿使用土地广开方便之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珍惜和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建设资源和节约型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作为衡量一个部门科学发展的要素进行检查。

3.10建立健全资源和资产管理机构

《铁路用地管理办法》规定:铁路用地属于国家所有,由铁路部门利用和管理,受国家法律保护。由于铁路用地线长、点多、面广,具有穿省、联县、越乡的特点,管辖地域大。

当前铁路国土资源管理局(分局)在管理用地中困难很多,原因是当地政府把铁路土地管理部门视为企业处室,致使铁路用地权属难清,土地证领换困难,有偿使用资金收缴不到位。为此应尽快理顺铁路土地管理部门职能。第一应明确行使的政府职能,同市、县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同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历史遗留和有争议的土地权属问题。第二是铁路“土地证”的领换应由省政府确认。第三是建立铁路土地执法队伍,应由政府授予土地执法权,对利察处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保护铁路用地不受侵害。第四是铁路用地应由经省政府授权的铁路资源管理局(分局)统一规划、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实施、统一查处。

作者:张瑞峰

第三篇:浅议我国中小型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中小型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土地利用变化十分迅速的地区。本文结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对中小型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城市 建设用地 规划管理 保障机制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开发区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增加趋势更加明显[1]。近些年,这种建设用地增长的趋势已经逐步在我国中小型城市出现,对这些中小型城市建设用的规划管理也逐步成为当前一个研究的热点。

1 中小型城市建设用地的自身特征

中小型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型城市同时具有大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多种功能,相对而言,中小型城市土地利用要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2]: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环境的及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等诸方面的因素都对其土地利用起着重要作用,中小型城市土地利用一般有以下特征[3]。

1.1 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复杂 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型城市农业用地比重较高,与乡村相比,建设用地比重较高。因此,中小型城市土地利用具有城乡土地利用特征的复合性。中小型城市分布着城市企业、集体乡镇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等多种类型的土地利用主体,表现为权属复杂,土地关系多样。

1.2 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迅速 中小型城市土地适宜性强,能够满足大多数用地的要求。由于紧邻城乡结合部,一般交通便捷,信息灵通,级差收益明显,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较好。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中小型城市大批农用地在短时间内纷纷转化为非农用地,变化十分迅速。由于这些土地用途广泛,可塑性较强,可转化为各种类型的非农用地,并在不同类型之间还可进行转换,土地利用活动很频繁。

2 中小型城市建设用地的存在问题

土地利用固有的特征及其规划管理的落后,导致目前我国中小型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用地结构偏重,土地利用格局混乱;规划管理薄弱,空间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收益流失严重;土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4]。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的无序混乱。随着城市外延扩展的不断自由蔓延,中小型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又包围农村”的无序混杂局面,既增加城乡矛盾,恶化社区环境,又为今后的改造建设留下了隐患;二是城区住宅建设零乱,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由于缺乏全局性与长远性的土地利用综合规划,其城市郊区部分的许多村镇住宅以单家独户建设为主,用地随意性大。很多居民点建筑密度高,建筑容积率低、通风采光不良、卫生状况较差、交通不畅。而企业的分散布局既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积聚效应,又增加土地占用,扩大对水源、大气和土地的污染范围。

3 中小型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方法

中小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在调查分析该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用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影响,以及修建的要求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质量评价,以确定土地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评价作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工作,在评价过程中必须遵从上述要求。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具有以下三个内容:①效益尺度性。在目标层面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的适宜性,引导建设用地的利用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操作层面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将要指导建设用地的优化配置,必须在社会、经济和生态角度都具有可行性。②空间尺度性。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的,不同尺度的土地评价单元构成了多层次的空间系统。影响建设用地利用的主要因素和利用目标与空间单元的尺度密切相关,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区别。③时间尺度性。建设用地适宜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土地适宜性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改善,建设用地的选址更多的考虑了区位因素和交通条件,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又加入了生态容量的概念。

4 中小型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措施

4.1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保障机制

4.1.1 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利用区,确定每一块地的用途,使用者、土地所有者都应该严格地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的制度,对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调查,保证土地利用的明确性。

4.1.2 完善土地规划法律体系 针对我国复杂的土地国情和立法现状,必须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快规划立法的速度。遵循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程序法,通过市场优化规划的编制主体,明确规划的法律责任,保障民众的规划知情权,使得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成为土地利用、经济、环保活动的坐标系。同时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法律法规的法律价值,完善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4.2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和体制

4.2.1 加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 对城市规划管理应从土地规划和管理的角度着手,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根据土地区位论、土地供给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用土地资源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进行理论探讨,分析影响建设用地利用各项因素因子,建立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讨论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对其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4.2.2 加强中小型城市绿化建设 中小型城市相对大城市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由于处于复杂的管理环境,也更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在其建设规划过程应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城区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环境破坏、污染源向周边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扩散的趋势得到遏制,对中小型城市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5]。

4.2.3 加强中小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要使中小型城市能够和谐发展,其管理规划就应对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统一规划[6]。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充分了解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趋势,并与之有效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

4.2.4 加强中小型城市的行业管理规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大规模建设,规划编制等规划服务的业务量繁多,规划成果的商品属性突出,社会责任被弱化,导致规划成果质量参差不齐,更有编制单位为迎合出资方的要求,而违背规划原则编制规划。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使城市规划编制人员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克服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浮躁心态,促进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洋.中国城市边缘区发展现状及对策[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

[2]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4]张庭伟.城市发展决策及规划实施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

[5]何兴华.可持续发展论的内在矛盾以及规划理论的困惑[J].城市规划.1997.

[6]王英.小城镇空间经济结构优化与土地节约[J].村镇建设.1999.

作者:赵君资

上一篇:生产销售论文范文下一篇:幼儿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