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论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总结日本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项目提出了班组安全管理应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和12项核心要素。提出班组长在日常工作的3个阶段应发挥6种监督能力,以更好地履行班组安全管理的职责。

第一篇: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论文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摘 要:安全教育培训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和构建和谐矿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员工自主保安意识和正规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曹庄煤矿重视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构建了安全教育培训的高效管理机制,总结了安全教育培训闭环办学流程,突出教学创新、规范办学提效。通过实施安全教育培训的标准化管理,有效地推动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促进了全矿安全生产和高效发展。

关键词:管理机制 培训闭环 计划安排 计划实施 单位派员 报到登记 组织教学 验收考试 资料归档 培训反馈 鉴定整改 改革创新

安全教育培训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和构建和谐矿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保安全生产最具实效的工作方法,是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员工自主保安意识和正规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曹庄煤矿重视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安全培训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高效的管理机制、规范的办学流程、科学的培训方法提高了安全培训的效果。

一、高效的管理机制是抓好安全教育培训的基础

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保障。曹庄煤矿从建立健全高效管理机制入手,加强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和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及其他副矿级领导担任,成员由人事部门、安全培训机构、安监部门等安全教育培训相关职能部門的负责同志组成,下设各基层单位(区队)党政主要领导负责、一名安全培训联络员具体执行,抓好职工日常培训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上级重视、下级落实、基层实施、一年365天、天天抓培训的“365”培训格局,构建起全矿上下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管理体制。

安全教育领导小组不断创新安全教育载体,突出“四三教育模式”,即用亲情、爱情、柔情的安全教育,适情、适度、适量的安全奖惩,能知、能会、能干的安全培训,严格、严厉、严谨的安全管理;抓好“四项教育内容”,即“安全形势任务教育、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开展“四季战役”,即一季围绕首季开门红开展淡化节日氛围的保安全教育。二季把握承上启下关键季的中心,开展系列化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三季针对夏季特点,开展战高温、斗雨季、力争效益、珍惜生命教育活动。四季围绕全矿安全奋斗目标,开展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正规操作,确保全年安全奋斗目标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强化“365员工培训工程”,树立天天学习、终身学习和全员学习理念,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

二、规范、合理、实用的培训闭环流程是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关键[JP]

一个规范、合理、实用的培训流程管理平台可以将培训的“若干环节”整合为“一个循环”,使安全教育培训过程变为有机的整体。曹庄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计划安排——单位派员——报到登记——组织教学——验收考试——资料归档——培训反馈——鉴定整改”的闭环流程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闭环流程在培训中起到了引导行为、细化工作、提高效率的作用。

(一)计划安排

曹庄煤矿注重培训计划的制定,每年初,安全培训职能部门通过需求调查分析,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并考虑自然减员、变动工种等因素,制定年度职工安全培训工作计划,为全年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行依据。

(二)计划实施

1.单位派员:培训职能部门召开基层单位(区队)联络员座谈会,对全年培训工作进行专门部署,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统一认识、明确责任、避免了工学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2.报到登记:学员到培训机构学习,须携单位介绍信,报到注册,学员报到登记后,便纳入培训机构统一管理,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学籍档案。

3.组织教学:曹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不断健全教学制度、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依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遵循“上岗前、先培训,上岗后、再培训,工作中、常培训”的形式,坚持“理论和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路线,贯彻“教考分离”原则,依法组织开展好各类安全教育培训。

4.验收考试:

近年来,伴随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各个电力企业普遍重视新员工培训,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通过聘请讲师、开展培训、组织素质拓展训练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对新员工培训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另一方面,我国电力企业由于受垄断特征、贯彻力度等的影响,虽然新员工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普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将其总结如下:

(1)培训体系不完善、差异性不强

随着培训理论的发展和电力企业技术的进步,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各自有所偏重。而目前电力企业的新员工培训多数为企业文化宣讲和浅显的电力系统知识,培训方式也多以讲师宣讲为主,培训方案简单,内容千篇一律,对新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2)培训方式单一、评估手段缺乏

随着电力企业招收人才门槛的逐渐抬高,新员工多为本科以上学历,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一代,对培训方式有很高的要求。而电力企业目前的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满堂灌”与“经验谈”显然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进而影响培训的效果。

另外,培训结束后的评估手段也较为缺乏,师带徒培训流于形式,未进行师徒培训过程跟踪,未组织阶段考核和期满考核,无法检验师徒培训效果。对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评估手段不够完善,无法获知培训的内容是否合适、培训效果如何,不利于培训工作的提高和改进。

(3)培养模式粗放,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一方面,新员工的培训多以理论知识宣贯为主,而结合实践知识、给新员工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不多,电力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行业,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方式显然不利于员工培养。

另一方面,为了让新员工对电力系统有个整体的认识,熟悉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运作和职责,新员工培训多使用定期轮岗制度。轮岗制度有利有弊,其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在实行时,往往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①过于开放和自由

轮岗模式下,以新员工的观摩和自学为主,如果缺少有效引导,就会导致新员工在培训中缺少具体目标,整个轮岗期过于开放和自由,未能抓住重点,达到学习目标。

②存在管理漏洞

经过培训后,新员工会进入企业的各个部门正式入职,从事不同的岗位,这就导致轮岗时,一些员工可能因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该工作,而放松学习,也有些部门对以后不会从事该部门工作的员工疏于管理,使得轮岗流于形式。

③实际操作机会少

电力行业担负着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任务,高压电可能对人体造成危险,所以电力行业存在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需要具备上岗和操作资格,才可能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新员工在培训中,基本上局限于理论学习和技能观摩,实际操作机会很少,不利于对电力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要点的掌握。

(4)缺乏既懂培训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内训师

基于电力行业培训的特殊性,既懂培训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内训师显然是适合新员工培训的最佳人选。

目前,供电企业基本都建立了内训师制度,具备专门的人力、文化、专业等方面的内训师,大部分能够满足企业内部培训在专业技术和技能方面的一般性需求。

然而,高级技术人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直接面对新员工的授课机会很少,达不到讲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关系。另外,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并不是好的培训师,培训资格参差不齐,缺乏既懂培训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内训师。

三、建立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有效模式

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以及电力企业自身的特征,提出在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中建立有效模式的建议:有梯度、分专业、重考核的新型培训模式。

(1)新员工入职后,先进行入职培训,进行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理念的学习,并进行准军事化的培训,使新进员工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2)综合考虑新员工的专业特长和拟培养的专业方向,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筹安排,分批选派新进员工赴国网参加相关专业的进修学习。

(3)改革师带徒的模式,有计划地指定专家骨干担任导师,为新进员工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目标,明确具体的学习与工作任务,侧重业务技能操练,确保工作量饱和,定期组织阶段考核和期满考核。

(4)完善师徒培训加强师徒培训过程跟踪

实施师徒培训全过程管控,可采取双向选择或组织指定两种形式,为保证师徒培训质量,原则上一位导师只允许带一个徒弟,特殊情况须报培训中心审批。一位导师同时所带徒弟数量最多不超过两人。师徒结对应签订《师徒培训协议》,协议一式四份,协议经职能部室审核批准后生效。

師傅为徒弟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目标,编制个性化的《师徒培训策划书》、专业理论、技能考核方案,围绕师徒培训策划书阶段目标内容,分解月度培训计划,实现月度培训涵盖要点、补强弱项、因材施教,明确具体的学习与工作任务,确定培训内容时应当侧重业务技能操练,确保工作量饱和。

培训期满后,师傅根据徒弟的表现,填写《徒弟期满考核鉴定表》,并出具期满考核鉴定意见。

(5)组织阶段考核和期满考核,强化培训效果

电力企业应做好师徒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为结对师徒提供培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对《师徒培训策划书》、《专业理论、技能考核方案》进行审核把关,密切跟踪师徒培训计划执行效果,组织阶段和期满考核。

考核以岗位规范、《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和《培训策划书》、《专业理论、技能考核方案》为依据,考核结果分为优秀(90分及以上)、合格(70分及以上90分以下)和不合格(70分以下),考核完成做好相关过程资料的归档,定期报职能部室备案。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根据师带徒的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或处罚。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培训的现状,根据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谈了进行新员工培训的有效模式,有利于供电企业员工个性化培养,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得到提高,有利于人才的梯队建设,为电力企业新员工的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顺德,孔羽尤.混合学习原理在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

[2]董广东,梁国艳.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3]邝小燕.以学习型组织理念构建电力企业培训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

作者:于雪芹

第二篇:日本的班组安全管理与培训

在总结日本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项目提出了班组安全管理应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和12项核心要素。提出班组长在日常工作的3个阶段应发挥6种监督能力,以更好地履行班组安全管理的职责。

为了企业班组安全管理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提高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项目在总结日本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4年来在示范地区所取得的经验,起草了《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导则》。

班组长是作业现场和作业人员的直接管理指挥者,具有检查现场作业设备、作业环境和作业方法的职责,因此,班组长对企业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项目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开发了班组长培训教材,并在宁波市对担任新员工培训的人员进行了试行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班组安全管理

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项目在借鉴和吸收日本班组安全管理成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组安全管理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必须包括的核心要素。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及早发现、消除或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源头上遏制事故发生。

“全员参加”原则。班组全体员工从各自的角度参与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发现、掌握和解决现场与作业中的潜藏的危险(问题),从而构建明快、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预防性企业文化。

“零”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现、掌握和解决所有作业现场及员工作业行为中潜藏的危险(问题),从而实现班组事故为零。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班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持续提高班组安全管理的绩效水平。

“安全与生产一体化”原则。通过开展班组安全管理活动,不仅有助于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而且有助于提高班组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核心要素

隐患排查治理。班组应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和标准,由班组长组织班组员工定期开展作业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制定和实施班组年度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并为有效开展各项班组安全管理活动提供基础。

目标与计划。班组应建立和保持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和实施旨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工作计划。班组安全生产目标与工作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本单位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结果等,并应满足持续改进班组安全生产绩效的需求。

组织建设。班组长全面负责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班组员工在各项班组安全管理活动中的职责和作用要求。新任班组长应接受专门的班组长培训,具备及早发现和解决作业现场各种问题的固有技术以及有计划、高效解决现场问题的领导能力。

安全教育培训。班组长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组织和开展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的范围应包括下列情况:班组员工由于轮岗等从事新的作业时的教育培训;作业现场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以及通过对事故和灾害的原因分析后,需要改变原来的作业方式时的教育培训;发现员工出现日常业务工作结果不佳或无视危险有害作业规定时,针对具体员工的教育培训等。

建立与完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应由班组长在充分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编制和修订:确定编制作业指导书的对象作业,并将对象作业分解成主要操作步骤;分析作业程序,以最佳的顺序排列最主要操作步骤;确定指导每一操作步骤应该如何实施的作业要点;标注每一作业要点的理由。

交接班活动。班组应在每天交接班时开展交接班活动,由交班班组和接班班组的全体员工共同参加,重点内容应包括当班生产发现的异常及其处置情况以及安全设施的状况等。

班前会活动。班组在每日工作前应由班组长组织班组员工开展班前会活动。班前会活动至少应包括健康确认和危险预知训练2项活动。

环境条件的保持。班组应及时整理和整顿作业区域内的物品(包括物料和器具等),合理存放和设置标识,采取措施防止作业场所污染。制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具体标准,将该活动纳入每天工作任务中,由班组长经常检查。

应急处置。班组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等编制与班组相适应的应急处置方案。班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处置方案的培训教育,应急处置方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演练计划,定期进行演练,并根据效果对应急处置进行及时修订。

安全检查。班组长应组织员工定期实施安全检查,编制安全检查计划,依据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以及本单位相关规定编制班组安全检查表。班组长应以适当的方式对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培训,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记录并保存检查过程。

合理化建议。班组应建立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统一建议填写格式,积极采纳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反馈,适当奖励。

台账管理。班组应建立相关台账,明确专人负责台账管理。班组安全管理台账应包括安全检查、危险预知报告、事故和未遂事故报告等内容。

班组长培训

在日本,按规定必须对班组长实施各种安全卫生教育。授予班组长资格时开展的“班组长培训”是具有代表性的培训之一。而且,没有完成“班组长培训”,就不能成为班组长。

班组长必备的监督能力

工作中班组长的监督和指示是确保作业场所安全卫生的关键。在作业流程中,班组长应发挥以下6种监督能力:提高知识技能的能力;能把握情况,综合判断,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示和指导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代理者或继任者的能力;对违规者严厉惩戒的执行能力。

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在以下3个阶段发挥其监督能力。

准备作业阶段。严密推进作业人员的配置、机器工具和材料的准备,以及必要的指示和联络等工作。当天在晨会或班前例会中,回顾前一天工作的同时对当天的作业进行指示、联络,并确认员工健康状况等。然后到现场就位。在现场,通过TBM(工作碰头)会议或KY(危险预知训练)明确作业中规避危险的手段后,指示开始作业。

正式作业阶段。作业中,适当对现场进行巡视,确认作业是否按指示得到执行,必要时进行纠正指示和指导。特别是,危险有害的任务是否由有资格的人员执行。巡视中发现不安全行为时,必须立即当场予以纠正。

事后作业阶段。在作业结束时,班组长对完成情况、作业后的整理整顿情况、作业人员、设备等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直接调查,阅读报告和检查记录等报告文件并听取汇报。班组长在班后例会上要求全体人员对当天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反省,指示次日的工作计划及人员安排后解散。接下来,班组长要向上级进行汇报并联络相关部门,然后着手准备次日的作业计划。

班组长的工作是运用其监督能力来推进“计划→执行→检查→改善”的管理循环,同时,还要赋予班组的每一个人以权限和责任,明确职责分工来予以实施。

班组长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人物,为了确保班组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班组长培训对于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对班组长培训讲师的培训也成为了重要课题。借鉴日本成功经验,中日双方共同编制了班组长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包括班组长培训讲师培训)。

担任培训的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企业内培训班组长的讲师的主要职责就是编制企业内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准备培训资料教材,并承担讲师职责开展安全培训活动。通过他们对班组长的培训,使班组长能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因此,企业内班组长培训讲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要求:掌握现场情况,具备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理解集体中领导和班组长的影响力;了解培训需求,熟知各种培训方法的优缺点。

主要内容

企业内培训班组长的讲师的培训内容主要围绕2个重点来开展。一是提高班组长履行职责的能力方面的内容(占60%左右的内容),主要指班组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领导能力;二是开展教育指导的方法(占40%左右的内容)。

培训方式

企业内培训班组长的讲师培训,采用教师与学员互动的方式。在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培训方式,包括讨论法、讲授法、分角色扮演法、看录像等。这些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活跃了培训气氛,提高了学员的兴趣。

在中国的实践与启示

中日合作项目试点企业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总结出了基础班组安全管理“预控六法”(即危险预知训练法、一岗多能培训法、安全巡检法、信息共享法、应急演练法、现场管理法)。宁波市安监局组织编制了《企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导则》,既是试点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项目试点成果的推广基础。

在对日本班组安全管理与班组长培训的研究与试点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发。我国企业的班组安全管理尚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建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尽快制定《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导则》,使企业在进行班组安全管理时有所参照,从而规范班组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在班组长培训方面,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要把多数员工送外培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企业员工,包括班组长,必须以企业内部培训为主。那么,在企业内部培训中,企业内培训班组长的讲师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印发2010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安监总厅培训[2010]16号)明确要求,强化企业培训的基础作用,实施企业班组培训工程,要求企业以班组长和高危行业企业一线操作人员为重点,全面推进企业全员安全培训。这将大力推进企业内培训讲师培训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的中央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都具备了推行企业内培训讲师培训工作的条件。我国的中小企业虽然量大面广,基础比较薄弱,企业内设置培训讲师的可能性很小,但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利用中小企业联合会开展企业内培训讲师的培训。编辑 宁 远

作者:刘宝龙 周书林 张忠彬

第三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探讨和思考

摘 要:煤炭做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矿企业众多、事故率明顯偏高,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煤矿安全培训相对滞后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筑起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煤矿培训工作就显得极为关键。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煤矿培训的工作经验,从明确培训定位、创新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改革工作模式、强化培训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提出运用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理论指导培训改革工作,望本文对提升煤矿培训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 PDCA循环 培训定位 培训改革 培训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的应用于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安全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使煤矿行业的安全保障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煤矿业事故率仍明显偏高,几乎每一起事故都存在着安全管理的问题,而根源在于培训不足。因此对于现代化的煤炭企业,要想筑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装备、管理、培训”相并重的原则,其中装备是前提,管理是基础,培训最重要。

1 培训工作的问题和定位

煤矿业作为高危行业,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煤矿行业也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各级培训制度,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得以常态化开展。但是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安管人员培训工作逐渐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1)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不足。培训中心的专职教师常年从事教学培训工作,纵然每年去煤矿调研,对于生产一线的“知识更新”也很难及时跟上,授课时难以取得实效。另一方面,符合培训教师任职资格的现场技术人员多为企业骨干,给培训中心的招聘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参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态度不端正。一部分高管和国有大矿专业技术人员水平高于培训“标准”,而部分学员多次参加培训都无法达到培训效果。此外相当一部分学员抱着只为拿证的态度而来,上课期间也在全神贯注的背题库,甚至部分学员动用各种“关系”企图逃避培训。

(3)培训内容不尽合理,培训过程流于形式。已获取“安全资格证书”的人员每年都要参加复训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培训内容重复率较高。于此同时,目前的培训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学员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很多学员索性把培训学习当做休假,只关注最后的考试。

(4)培训考核控制不严,培训质量被忽视。培训的结业考试是培训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所采取的“教考分离”对于规范考试过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试题库”中考题,的更新和修订往往滞后于新规程、新制度,如此“生硬”的考题怎能提高参训学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培训质量又怎能保证。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煤矿安全生产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确立培训的重要地位,明确培训目标。对于培训中心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质量管理中的戴明环理论即PDCA循环理论,具体应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培训计划制定到位(Plan)。培训需求调研详实,培训计划制定合理有效;二是培训工作执行到位(Do)。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培训,保证师资队伍质量,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三是培训质量跟踪到位(Check)。建立完善的渠道,听取学员对教师的评价、企业对参训人员学习效果的评价;四是培训总结改进到位(Act)。积极总结改进培训评价中反应出问题,更好的进行下一轮培训工作。

2 培训组织和培训工作模式改革

不同于学历教学,煤矿安全培训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只有把握煤炭行业以及从业人员的特点,找准安全培训中的要点、难点、盲点,并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同行培训的精华,持续改进创新,培训工作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产生实质效果。培训需求调研就是培训工作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要想使培训达到实效,首先必须弄清楚学员需要什么,由此确定每期培训班的培训目标和定位,主动、灵活、科学的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教学方法、培训途径和培训内容。

(1)安全培训改革须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前瞻性。安全培训要服务于煤矿发展战略,能满足企业目前和将来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体现出“三个做好”: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

(2)紧随行业发展趋势,调整培训内容。近年来的新建煤矿,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显著提升,以神华集团布尔台煤矿为例,原煤年产量达2000万吨,而全矿仅有工作人员611人,仅为传统煤矿企业的2%左右。机电设备在煤矿的超密集使用,对矿长和各级技术人员的机电水平提出了远高于传统培训内容的水准。培训中心要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以培训大纲为基础,而不完全拘泥于大纲要求。

(3)深化教法改革,拓宽教师视野,把握行业趋势。注重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结合成人理解力强,记忆力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感性知识,学习目的明确具体,学习自觉性高的特点,采用讲授、研讨、案例教学、参观考察、项目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4)聘请中外知名学者搞一些“专题讲座、政策解读”,使培训学员从更高的高度,把握国家政策的走向和工作要点。

(5)提供科研项目平台。利用培训中心师资力量学历较高,科研能力强的特点,申请煤矿科研课题,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思考,增强实践能力。

3 强化培训质量控制

培训质量关乎培训效果,是实现培训目的的基础。应逐步改变培训方式,开拓创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切实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1)严格教学工作的质量考评。实行“听课制度”,组织对专职教师进行听课评教,把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教法。

(2)督促学员听课。利用指纹机考勤的形式,督促学员按时到课,同时预防顶替现象的出现。降低主观题考试的难度和专业度,试题来源于教师的讲课内容,以及教师讲课过程中提到的,但未在讲义和教材中体现出的知识点,促进学员真正去听课。

(2)保证后勤服务质量。参加安全资格证培训的学员都是各单位的骨干人员,日常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因此要让学员“吃的好、休息好、学习好”,帮助他们调整状态,回去后更好的工作。

(4)注重培训后的跟踪调查考核工作。培训结束后,与受训学员所在单位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听取单位对学员返岗后运用所学知识为井下生产服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总结,确保培训贴近企业,确保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

4 小结

安全培训工作是智力和技能开发工作,是提高受训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只有明确培训定位,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培训工作模式改革,强化培训质量控制,计划、执行、跟踪、改进到位,周而复始不断提高,必能使培训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刘军.煤矿安全监控培训经验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4).

[2]李强.危机管理理念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8(8).

作者:李爽

上一篇:浅谈小城镇建设论文下一篇:智能机器人结课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