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生殖医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当代医学教育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生殖医学是医学的一大分支学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生殖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并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一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生殖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由于环境、激素和相关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全世界不孕不育夫妇的数量日益增多,WHO报告不孕不育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1-4]。不孕不育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而且会带来后续诸多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5-8]。生殖医学是研究两性生殖健康的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试管婴儿、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等突破性成就,为新世纪生殖医学事业的腾飞开创了美好的前景。与生殖医学研究相比,我国生殖医学教育明显滞后,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生殖医学选修课,进入21世纪后国内才开始招收生殖医学专业的本科生[9-10]。各院校的课程体系各异,制约了我国生殖医学教育的发展。所以,研究构建国内科学、统一、可行的生殖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对生殖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培养目标的确立

生殖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师、生殖健康保健和生殖医学研究的专门人才。教学目标以“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为指导,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生殖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掌握常见急症、难症和重症的处理原则[11-12]。熟悉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熟悉有关生殖健康保健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展优生指导工作及生殖健康保健咨询的能力。因为有特殊的专业背景,生殖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更大。

2 课程体系的构建

生殖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以临床医学整个课程体系的学科设计为基础,增加了生殖医学知识[13]。生殖医学专业主干学科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殖医学。即拓宽了生殖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又好选择特定的专业。将为各级医院的生殖医学中心、妇产科、男性科、妇幼保健院以及各级计划生育机构输送经过正规培训的生殖医学专业人才。主要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生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药理学、生殖健康学、临床生殖医学、生殖工程学和性医学。

3 专业课程的设立

生殖医学专业课程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3个模块,由10门课程组成。

3.1 基础知识体系 设立的课程是为学生学习生殖医学理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基础知识,该部分课程包括生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病理学、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和生殖药理学。

3.1.1 生殖生物学 是研究生殖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与机制的科学,是生殖医学基础知识的核心部分。以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生殖细胞的发生与调控机制,受精生物学、妊娠机制、妊娠生理以及胚胎与母体的相容性等3方面的内容作为主题,渗透相关临床知识,课程内容还要包括生殖生理学的部分内容。生殖细胞的发生与调控机制部分,主要讲授精子与卵子形态结构及其与受精的关系,胚胎发生、分化、成熟的细胞学基础及其内分泌调控过程,包括性腺轴的调控及局部调控机制等;受精生物学、妊娠机制、妊娠生理以及胚胎与母体的相容性等内容,主要讲授从受精、植入、妊娠到分娩的过程与机制,包括受精的过程、调控机制、分子生物学的变化特点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及研究价值,植入的过程、机制、母体的容受性特点及分子调控机制,妊娠维持的机制与母体的生理学变化,胎儿获取营养的结构基础,分娩发动的机制以及泌乳的生理过程等。生殖生物学包括基础课层面的知识,还有与临床密切的相关知识,不少知识与临床应用的知识难以分割,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生殖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联系远远大于其他临床专业。建议教学时数:60~70学时。

3.1.2 发育生物学 是阐述机体形成本质的科学,是21世纪的前沿学科。主要讲授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等过程及其机制,分析从受精一直到主要胚胎器官形成期间发育的基本过程,偏重于研究细胞决定及分化的分子机制,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机制,以及形态发生过程中的基因调控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等问题。发育生物学与胚胎学最大的不同是:胚胎学突出形态学比较,缺乏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发育生物学侧重发育的分子生物学过程与机制,把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放在生物进化总背景下进行探索。发育生物学不仅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而且已成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是整个生物学中发展最快,最令人着迷、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克隆羊技术取得突破后,发育生物学进展迅速,带动了医学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医学发育生物学正在纳入医学教育内容,是近年来的热门学科之一,因此将此门课程引入生殖医学课程体系中。建议教学时数:40~50学时。

3.1.3 生殖病理学 突出生殖医学本科的特点,在简述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主要阐述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以及临床病理联系。重点讲述男女生殖管道、生殖腺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疾病对生殖的影响等内容,包括生精障碍、生殖器官的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生殖器官肿瘤等。建议教学时数:40~50学时。

3.1.4 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 是生殖医学专业特有的一门课程。生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微生物在生殖系统内的生存、分布、生活特性以及致病机制尤其是免疫学机制,对于提高临床对生殖系感染性疾病(包括不育不孕)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水平十分必要。因为生殖系微生物及感染已经成为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因之一,生殖免疫学中没有突出这一部分,所以将生殖系微生物与生殖免疫内容合为一体,还可以为性传播疾病提供基础知识,命名为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14-15]。将生殖系微生物和免疫学作为一门课程,国内外并无先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尝试与创新。建议教学时数:40~50学时。

3.1.5 生殖药理学 知识体系包括生殖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增加一些有关分子及细胞水平的理论知识,并简要介绍国内外生殖药理学发展简史,能反映现代生殖药理学的进展。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教学时数:40~50学时。

3.2 专业知识体系 是学生从事生殖医学临床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该部分包括临床生殖医学、生殖健康学、性医学和生殖工程学,生殖工程学既是专业知识,又是与生殖医学研究、实验技术相关的知识。

3.2.1 临床生殖医学 避免与妇产科学和外科学教学中内容的重复,重点阐述不育症、避孕节育,主要包括男性不育、临床常见精液异常、女性不孕、引起女性不孕的几种常见疾病和避孕节育。建议教学时数:40~50学时。

3.2.2 生殖健康学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生殖健康概念的提出,把生殖问题从单纯的医学和妇产科范畴扩展到了经济、社会等更加广阔的领域,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生命素质、全人类共同进步等重大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16]。有些院校开设了生殖健康流行病学、生殖健康社会学、性与生殖健康、生殖健康与母婴保健、生殖调节、出生缺陷的监测与预防、遗传与优生、生殖毒理学、性传播疾病等专题课。实际上这些专题课几乎都是生殖健康的内容,因此,将这些专题课归纳在一起,命名为生殖健康学。建议教学时数:60学时。

3.2.3 生殖工程学 生殖医学工程技术是指不经两性性生活,而是借助于人工操作的方法促进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一代个体,是一种伴随着不孕症的治疗而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多学科交叉结合的新技术。生殖工程作为生殖医学中的一个突破性的新技术主要出现于某些专著的一个章节或专题报告中。根据生殖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将辅助生殖技术、胚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配子和胚的冷冻贮存、胚胎干细胞与干细胞工程以及国家有关的法规等集中在一起,命名为生殖工程学。要由浅入深、由经典到前沿、由理论到实践,全面讲授该领域的知识及应用。建议教学时数:40学时。

3.2.4 性医学 性医学是研究与性相关的医学问题的科学,是性学的核心和基础。主要从生理、心理、病理的角度,研究病理的性结构及性活动,探讨其发生发展机制,并予以预防、纠正和治疗。包括性生物学、性心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内容,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医学学科和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和联系。对医学生而言,要建立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科学、系统的性健康教育和性医学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性器官的结构、性的发育以及性的生理功能等基础医学内容,又有性器官的先天异常、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等临床医学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既能对性医学从基础医学的角度有较深的认识,又能通过学习掌握性医学的临床技能,进而提高临床水平。建议教学时数:40~50学时。

3.3 相关知识课程 主要是指生殖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该部分课程是人口学。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它是人口学的理论基础,是人口学各分支学科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应包括生育与死亡、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政策及人口可持续发展等。建议教学时数:30学时。

总之,生殖医学内容涉及生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病理学、生殖药理学、生殖工程学、生殖健康学和人口学等多个学科,是当今临床妇产科学、男科学、泌尿科学以及性病学等难以涵盖的新学科。虽然国内已经有数所院校招收生殖医学专业的学生,并且已经有了毕业生,但是这些院校生殖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各不相同,课程设置千差万别。因此,研究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合理的、科学的生殖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与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根据生殖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立的课程进行了论证,启动了相应的教材编写工作。该系列教材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供国内生殖医学专业教学使用。所以,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开创了我国生殖医学教育的新局面,填补了我国生殖医学教育的空白,将全面提高生殖医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生殖医学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爱梅,郭东晓,裴凌云,等.不孕不育症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80-3281.

[2]于建春,王苏梅,刘秀丽,等.育龄人群不孕不育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579-581.

[3]连方,杜晓果.1186例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2):110-112.

[4]徐凤娇,李晖,邓瑞姣.女性不孕症患者病因及健康教育对策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5):391-392.

[5]于磊,盛艳秋,彭涛.不孕不育夫妇的婚姻质量和性状况的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2,21(3):43-45.

[6]安丽红,杨晓娜,铁新琴.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5-56.

[7]姜兰,孙晓乐,王月琳.女性不孕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方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45-146.

[8]罗菊周,李国芸.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57-58.

[9]祝辉,周作民,沙家豪,等.生殖医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62-164.

[10]翁静,梁元晶,史小林.生殖医学选修课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269-270.

[11]蔡骏翔,罗萍.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解读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6(4):296-297.

[12]李丽,罗萍.浅谈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在医学院校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4(5):15-16.

[13]吴玉华,赵光,刘江恒,等.以国际医学教育认证为契机 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2009,29(1):13-14.

[14]吕晓丽,阎琳,邹菊贤,等.生殖道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7):835-836.

[15]李会平,霍新年.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关系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1):108-109.

[16]王临虹,周敏.生殖健康的由来与发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7,17(2):7-9.

(收稿日期:2014-05-18) (本文编辑:蔡元元)

作者:李质馨 王柳行 任旷 徐冶 田洪艳 潘晓燕 林冬静 窦肇华

第二篇:在生殖医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探讨

摘要:当代医学教育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生殖医学是医学的一大分支学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生殖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并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生殖医学 批判性思维 医学生

生殖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生殖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方面不断有独特的新发现、新技术涌现,新技术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风险、伦理、法律和遗传学问题,这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鉴于生殖医学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医护工作者不仅有良好的临床综合技能,也需要有审视问题的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知识型生殖医学人才,本文着重探讨在生殖医学教学过程中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含义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我们通过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通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

目前对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比较完整的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自我调节与监控功能。

1.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1)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2)判断论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的一致性;(4)察觉出那些已经明说或未加明说的偏见、立场、意图、假设及观点;(5)从多种角度考察合理性;(6)在更大的背景中检查适用性;(7)评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

2.批判精神。批判精神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图和倾向。包括:(1)独立自主;(2)充满自信;(3)乐于思考;(4)不迷信权威;(4)头脑开放;(4)尊重他人。

3.自我调节与监控是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在批判性思维中具有自我意识、计划、调节的功能。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使其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并能评价这些知识、技能,进而创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二、在生殖医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由于医学具有为人服务的性质和不断发展的趋势,使医学者不但要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且要不断地对其审视、质疑,并改善医学科学。生殖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当然也需要批判性思维。

1.批判性思维教育是医学生自我完善提高和生殖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如今发展迅速的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生不仅需要选择最具价值的知识并整合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而且医学是需要医学生终生学习。因此,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使其受益终生。如临床工作和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医学生应具备分析和明辨的能力。因此,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可以增强其时代适应性,提高其对临床、科研、职业道德信息的选择、理解和评判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其自身的科学素養和思维方式,以更好地积极参与生殖医学中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

2.批判性思维教育是适应当今医疗环境的需要

医疗相关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医生的执业风险和临床教学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医学生在临床的动手训练的机会减少了很多,与此同时,临床带教的老师们也发现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缺乏主动性。因此,在平时的在校学习理论和相关实践知识的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到临床实践中就能有意识地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源,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其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其临床技能。

三、在生殖医学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国外教育学家提出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三种:(1)设置单独的课程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2)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常规的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学校中最常见的方法;(3)通过隐性课程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精神极有帮助,但发展相对不够成熟。在生殖医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必须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才能获得和提高。

1.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和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意识

“惯于提问”是良好的批判思维者应具有的特点,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平等民主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和质疑,在学生的意识中埋下批判性思维的种子。例如,在生殖医学的学习中,老师一般会先介绍: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生育困难的问题,如男性的弱精症、少精症或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导致男性的生育能力大大降低。那么学生会问:什么是弱精症或少精症?它们为什么会导致男性不育?有什么解决办法吗?这样的问题就引出“精子发生和形成”“受精”等理论内容的学习以及试管婴儿技术的学习。通过对所学知识和理论提出问题和质疑,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判断,跳出预想的有限的思维模式,培养批判精神和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在1870年首创,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推广至全世界。案例教学不是单单讲解案例,而是要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指导学生提前阅读,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在讲解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启发的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案例教学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都成为参与者。生殖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组织胚胎学、遗传学、病理学、诊断学、妇产科学等许多学科,案例教学能将系统的理论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进行跨学科讨论,给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去考虑问题。例如,教师给出这样一个病例:某医院生殖中心接诊了一对年轻夫妇,婚后2年未能生育,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讨论如何对这对夫妇进行临床检查并最终做出临床诊断,采取治疗措施。由于生殖医学的相关课程是在医学的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后学习的,故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有能力对这一病例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那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就能提出生殖医学领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思维和方法的讨论和质疑,想法和思维的碰撞,使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得以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锻炼,以便适应以后的更为复杂的临床工作。

3.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将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学生始终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查阅资料、推理分析和总结。例如,生殖生物学中女性生殖系统这一部分内容,基于学生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妇产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先提出诸如“女性生殖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卵巢和子宫的周期性变化和二者之间的联系”等问题,让学生从解剖、生理、内分泌角度初步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然后,再深入地提出一些女性生殖系统在生殖生物学中更专业的问题,例如:卵泡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受什么因素调节?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子是如何识别的?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和得出的结论,予以指导、肯定和纠正。在PBL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查阅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对于查阅的资料内容的筛选和对他人观点的审视,逐渐建立起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生殖医学实验课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常规的实验教学将授课重点放在知识传授和实验技能训练方面,授课方式一般为教师在半小时内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逐一介绍,然后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进行课堂指导,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做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动手操作都比较被动。要想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方面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课堂中。在生殖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在常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以下几点做法有意識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1)根据实验内容,设计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到实验内容中;(2)鼓励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3)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生殖医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其知识基础和临床技能,还能培养和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当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丰厚的知识和事实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上,通过批判性思维教学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在教学中,积极互动将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所获取的知识,尤其是其中的思维过程,因此,学生要不断进行反思、整理和完善;而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和阐释,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作为临床综合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代医学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医学的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始终。医学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我国医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符合实际需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2(1):56-61.

[2]卢莉,刘志伟,程牛亮,等.新形势下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78-79.

[3]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81-85.

[4]章雅青,李丽莎,吴平,等.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7):869-872.

作者:潘晓燕 王正朝 王喜艳 李质馨 钟秀红 窦肇华

第三篇:生殖医学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摘要】 生殖医学专业本科由于招生时间晚,各招生院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学时很少或不开设实验课,影响了生殖医学人才的培养。文章从构建生殖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课外教学;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对生殖医学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生殖医学; 实验教学; 创新

实验教学是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1]。世纪之交中央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首次将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写进了中央文件,一方面说明中央对此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由传统型高等教育向创造型高等教育的转变,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各院校均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5]。生殖医学的教学体系亦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实验教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生殖医学的教学效果。近年来,不孕不育夫妇的数量日益增多,不孕不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6-11]。与生殖医学临床需求相比,生殖医学专业本科由于招生时间晚,招生院校少,教学体系尚未完善,各招生院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学时很少或不开设实验课,影响了生殖医学人才的培养。所以,构建适用于生殖医学专业本科创新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十分必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构建生殖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12]。教育部于2007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验内容的选择是实验教学环节的基础。笔者按照精选实验内容,做好基本技能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创新精神的原则,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类型的生殖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合理地继承经典实验教学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突出生殖医学特色,确定优化实验项目,加强了实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一方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系统、完整与科学;另一方面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保持了实验教学的先进性,使学生能够接触学科前沿,熟悉科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知识。通过生殖医学实验的教学,达到使学生在掌握生殖医学实验基本技能的同时,启迪学生对生殖医学研究有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的目的,为今后开展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实验教学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的顺序开展,注意各实验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习效果不甚理想,且压抑了学生潜在的交流、组织和创造能力的展示和提高。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必须遵循实验教学的内在规律,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摒弃传统继承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教师地位由教向导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13]。笔者的具体做法为:(1)加强课前自主学习。将每个实验室人员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课前结合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到图书馆及上网搜索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每次实验课的实验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进而促进学生自觉地去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知识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习效果。(2)变教师讲为学生讲。每次实验课确定1个组选定1名同学对实验内容进行讲授。要讲好每一次课,需要小组中每位同学互相协作,共同努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交流组织能力,实现了互教互学的拓展性学习。(3)保证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实验,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相互配合,确保每名同学都有机会动手操作,坚决杜绝只看不做的现象发生。(4)重视课后讨论。在实验结束后安排一定的自由讨论时间,由学生提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同学给予解答。通过讨论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也为将来更好的开展医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在更广的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课外教学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式”来培养人才的倾向。应围绕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主,建立多种教学形式并存的综合化、立体式教学模式[14]。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法,而代之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和相互启发;减少强制性,增加开放性和选择性。强化课外教学是创新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的具体做法是:(1)将每个实验室人员分为若干个小组,每次课确定1个组直接参加实验课前的准备和预实验,通过实验准备和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动手能力。(2)开展探索性实验。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1次实验设计及实施。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和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了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选取兴趣浓厚的同学直接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提高实验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开拓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4 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堂,在院校创新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15-18]。以往实验教学的实施总是受到学时、实验室及设备条件的限制,实验室开放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室开放可以使实验室有限的实验资源、实验空间以及教学时间得以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开放实验室,为切实全面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的做法是:实验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放,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实验。学生可以选择实验室提供的实验题目进行实验;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通过文献查阅等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经指导教师审核认可后进行实验。实践证明,开放实验室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更多的学生能较好地进行实践学习;另一方面尊重了学生的主观愿望,协调了学生之间、学生与实验室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实验室开放是自主学习方式的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来实现。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地完成由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转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殖医学是研究两性生殖健康的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分支,是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本科学历的生殖医学教育在很长时间内没有走到台前,隐藏在计划生育教育之后,生殖医学教育起步晚,进展缓慢。笔者通过创新型实验教学,强化高素质强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提高了生殖医学教学质量,促进和完善了生殖医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光华,李新强.对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和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3):252-253.

[2]谭波涛,周付涛,祝力骋.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3):449-451.

[3]孙艳,刘继鑫,姚淑娟,等.开展“问题式教学法”促进实验教学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97-98.

[4]魏继平,薛文星,冯玉荣,等.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139-140.

[5]薛红丽,李志强,许飞华,等.创新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和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65-66.

[6]高爱梅,郭东晓,裴凌云,等.不孕不育症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80-3281.

[7]于建春,王苏梅,刘秀丽,等.育龄人群不孕不育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579-581.

[8]连方,杜晓果.1186例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2):110-112.

[9]于磊,盛艳秋,彭涛.不孕不育夫妇的婚姻质量和性状况的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2,21(3):43-45.

[10]姜兰,孙晓乐,王月琳.女性不孕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方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45-146.

[11]罗菊周,李国芸.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57-58.

[12]周猛,谭小丹,蔡谱,等.浅谈大学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24(5):386-388.

[13]白广梅 ,王小逸.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28-129.

[14]皮建辉,向孙军,杨其仁,等.创新实验教学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2):63-65.

[15]冯英忠,卢泽楷.高校实验室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1):171-173.

[16] 贺伟.人体生理学课堂教学解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94.

[17] 吴蔚,沈历,宗肇毅, 等.积极心理学在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4):141-142.

[18] 王晓琴,苏淑贤.PBL教学方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9):74-76.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文编辑:蔡元元)

作者:李质馨 任旷 潘晓燕 田洪艳 徐冶 王弘珺 刘忠平 窦肇华

上一篇:工业生产论文范文下一篇:诚信社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