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范文

2022-06-06

第一篇:红楼梦读后感1范文

(红楼梦读后感)1

国学论文

作者:李青青学号:Z100208225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财务管理 102题目: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作为一位女性,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则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很多„„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红楼梦》中感触最深的则属黛玉了,亦许黛玉死了是最好的结局,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看悲剧的人。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喝下孟婆汤,忘记了前世的是是非非,亦许,黛玉的脸上会重新绽放出笑容,亦说不定?

葬花词里说的好:“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

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林黛玉“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自卑、自尊、自怜。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上诽谤!”要说黛玉命运中唯一幸运的事,那便是遇见了宝玉这个多情但专一的男子!生命里有他牵挂,有他惦念;死后有他伤心,有他思念!得到了他一心一意,忠贞不渝的爱情呵护!虽然结局并不美满,甚至

充满了无尽的伤感,令人潸然泪下,但至少他至始至终只属于她,从未改变!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宝玉和黛玉最终连这点幸运也没有。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冤,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捉弄了一场。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感受不完其中的酸甜苦辣!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我们一边感慨着宝黛之间爱情的忠

贞不渝;一边痛恨封建社会腐朽败坏,愤愤不平这宝黛爱情的真正凶手;一边惋惜这纯洁高贵、美丽坚贞但却是残缺遗憾的爱情!“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林黛玉,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第二篇:红楼梦读后随笔(1 )赤道中人

《红楼梦》读后随笔

(一)赤道中人记得父亲在小乡镇开过一间杂货店,所谓的杂货店,真的是一间名副其实“百货商店”,店里除了出售油盐糖米外,还有其它日常用品:由穿着的如衣服、鞋子、化妆品到用的文具、锄头、建筑材料等等,可说应有尽有,而且还包括了一些“唐人书”。如今回忆起书柜中的各类书目,大概也不下四五十种之多。印象深刻的,算是《我们爱科学》、《小冬木》、《五朵金花》等等。其中自然有中国四大名著在内。当时每一本书好像我都浏览过,只因识字不多,有的看看其插图,或装模作样跳读几回,书中似懂非懂的内容,倒是从兄長及左邻右舍等茶余饭后闲谈时听到的。有一次,随同父亲去探望一位远在几公里处住的农家长辈,父亲骑了脚踏车,后车座上载着我,一大清早就出发了。谁知半途时我尿急,父亲停下车子,并千叮万嘱我小便时不要朝着风向,口中还得念念有词。到了农家,父亲跟伯叔等聊天,我也只好在旁闷坐喝茶,看窗外的田园风光。随着喝了一口茶,茶水入喉时,起初只觉的这茶有点异味,也不在意。再喝时,感觉到伯伯家的茶,味道真的跟母亲家里沏的茶大不一样。不由得使我大感惊讶:路旁小便不要朝着风向,农家茶的味道,还有杂货店铺林林总总的货物,这些小事,不是也在《红楼梦》中出现过吗?当时想,回到家后一定要查查,要找出书本中还有什么东西和我们家乡习俗所相同的。

不知多少年又过去了,我也离开了这山青水秀的故乡。有一次偶然间遇到阔别多年的老乡,我们谈起了家乡的土产、新兴的行业、印尼产的木材、燕窝、纸张,堪称世界之最等话题。印尼,其实在中国也不是人人不知的国家。这又使我想起不久前重读的《红楼梦》,有“爪哇国”一词,曾出现在《红楼梦》中。说起这个,老乡也大感兴趣,因此我们的话题又多了起来,更是无所不谈了。回到家想想,《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可与莎士比亚媲美的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葩,我们印尼(爪哇国)的名称,竟然能在在其中占上一份,我们不为此感到骄傲吗?也许有些人认为这不足为奇,但若从历史学的角度看,这是珍贵的史料,起码说明二三百年前,爪哇国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影响足见一斑,从而可以推测到当时彼此国家的历史经济地位。从商业贸易上的角度看,中印早就已经互通有无,是商贸的老伙伴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爪哇”两字虽然不是首次出现在《红楼梦》里,但还是可以追溯和研究这个音译的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道地的北方人,是不是在曹雪芹时代,爪哇这名词已先从南方一直流传到北方若干年了?随之可以绘制出地域性方言的扩散路线图?我们的祖宗是不是也因为爪哇国的知名度而南下?当然,书中也出现过诸如暹罗、俄罗斯、西洋等的国家或地域名称。“美国”自然没有提及,因为《红楼梦》成书时,美国还未诞生。又当时认为印尼是在远洋的边缘国家,能够在中国北方占上一席,自然是有其特殊因素的。翻开我们学校里的历史地理教科书,只说是香料输往中国,殊不知燕窝这稀世之珍,功不可没呢。也许是我们的历史学家疏忽了。考古和历史研究往往是在古物或书籍上的蛛丝马迹中找到答案,哪怕仅是断垣残壁或片言只字。幸好有这部书为我们作证,同时也肯定了此书对我们的历史文化的价值。在《红楼梦》中,还接二连三提到燕窝,服食量且是以斤两计的。

此后,我更不敢小觑这部著作,随着也开始留意其它关于这部著作的一些专著。在中国大陆、台湾、甚至世界对《红楼梦》的研究成果,著书、翻译的更是汗牛充栋。从它的作者、版本、历史背景、语言艺术、书中大小人物性格描写、心理描绘、社会风气、谜语、成语、俗语、歇后语、

詈骂语、诗词、后人评语专述;服饰、饮食、建筑、医药、教条、同性恋、贪污、高利贷、地痞殴斗等等的物理及人性百态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数不胜数。而且非常深入和细微,而对于文学修为颇浅的印尼赤道中人,真是叹为观止。《红楼梦》不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鲁迅说是曹雪芹打破了历来中国文学的传统写作手法;能看见贾宝玉看见死亡…;周汝昌说每一篇章都有里表层面…;周中明说它的语言能使人听明白书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能看得见他们说话的神情;还有俞平伯的研究、王国维、蔡元培等名家不胜枚举的点评……我有幸十几年前曾经在班芝兰旧书摊里购得一本民国六十五年胡适考证的旧版本,后来又买了些版本。在印尼雅加达,要买一些评析《红楼梦》的专著,殊非易事,在这里这类书的供应屈指可数。不过不久前,有兄长往新加坡时,有友人去台湾、香港、大陆等地时,都买了些这方面的著作,百家讲坛中如周汝昌、周岭等解读一类的光碟送我。因此,也有了一览如刘心武、胡文斌、刘继宝、二月河等当代名家评说《红楼梦》的作品和光碟的机会,有时令我啼笑皆非的是,原著《红楼梦》一书也一买再买。又一次再见到我那位老乡,素知他酷爱阅读武侠小说,言谈间我们的话题扯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我不经意地建议他要先看原著,然后才看电视剧,话一出口悔之莫及,我竟然有藐视电视剧的制作者之嫌了。据电视报道,这些剧组工作人员和演员,单在物色演员为书中各类人物扮演角色的甄选工作中,已耗时经年;再加上拍片子的时间,本来是弱冠少年郎和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都长成青少年,脸型看来已不像剧中的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也有的演员体型已经变化,長高了,胡鬚也长出来了,不再适合扮演角色的要求,被迫换角,拍一部电视剧可见是煞费心血的,我不可以视这些电视剧如无物。不料我这位老乡听后并无异言,反有同感,他还以《神雕侠侣》作比:好几部的《神雕侠侣》电视剧,他认为没有一部拍的好,不是改编的面目全非就是尾声时草草了结算事。他还问我《红楼梦》中哪个情节写得最好,哪有雷同等等问题。虽然一一作答,事后根本自己也不知所云。好在他理解,不然,我倒是个狂妄自大的夜郎君了。

说来惭愧,我从来不曾一气读完《红楼梦》,总是断断续续读好几个月,最后也没读完。其间还放下来读其它的书,或做别的工作,到后来索性从最后一回读起。也许这部书真的很难好好读完,或者还是因为自身学识、水平的关系,虽然也曾经下过几次决心,终归是搁浅多过启航。但说到这里,倒有一件事是真正改变了我读《红楼梦》的陋习。记得有一次,听了某电视台介绍一本署名为“十年砍柴”的作者写的《另种角度解读< 红楼梦>》,该书大意是以人际关系学的角度来看刘姥姥、王熙凤等的人际处理、应变为主题,因而使我萌生一个念头,何不也以新的视角读那还没读完全的《红楼梦》?为此,我准备先行梳理一些有关的书,并且发现这些书有的是往某人物为重点解说,某些是以诗词为重点研究,逐一分门别类排列,同时打开《红楼梦》,从开篇第一章读起,然后再备纸笔罗列出认为与某部分相关,某部分需要分类记起……。

这次真的不敢再造次了,读书进度当然更慢,但笔记的纸张却逐渐地多了起来,有时把这些笔记稍微整理一下,竟然能够“推翻”某部专著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井然有序地列出曹雪芹笔下自己创作出来的百余个成语;而运用古人的成语也达几百条之多;符合组词结构的四字短语,暂时还无去计数,但不下三百个;其中歇后语、俗语等也还不计,这些笔记的作用是,能说出那说杂货店铺的事是在哪一回中,道出小便不要朝着风向是在哪一回里,还有谁家的茶有异味,在哪一回中提及爪哇国、燕窝、西洋货?又如果再和我那位老乡聊天,倘若他突然问起《红楼梦》哪一篇最能看出作者的独具匠心,我当毫不犹疑地回答他:“开卷第一回 !”。(20-02-2012)

第三篇:红楼梦书籍(1)

《红楼梦》书籍

一、

◆《红学入门--小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常识手册》,周雷、刘耕路、周岭编写,中国电影出版社,87年6月,定价0.6元。

◆《荧屏红楼--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要人物、演员及故事介绍》,大勤、晓颂编,华岳文艺出版社,87年6月,定价1.2元。

◆《宝黛话红楼》,陈晓旭等著,花山文艺出版社,87年3月,定价1.4元。 ◆《红楼梦十讲》,邢治平著,[台湾]木铎出版社,87年7月,定价NT$200元。

◆《红楼梦忆--电视剧<红楼梦>拍摄散记》,邓云乡著,巴蜀书社,88年3月,定价3.46元。

◆《红楼梦导读》(中华文化要籍导读丛书),邓云乡著,巴蜀书社,91年4月,定价5.5元。

◆《红楼梦引论》,曾扬华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88年5月,定价5元。

◆《红楼梦妙语》,冯艳冰、彭洋编选评点,漓江出版社,93年3月,定价5.75元。

◆《红楼梦趣谈》,万萍著,江西人民出版社,89年7月,定价1.7元。

◆《红楼梦轶事》,罗宗阳著,江西人民出版社,89年7月,定价2.0元。

◆《红楼梦在国外》(文史知识文库),胡文彬著,中华书局,93年11月,定价4.9元。

◆《红学》,刘梦溪著,文化艺术出版社,90年12月,定价4.8元。

◆《红楼梦鉴赏百解》,白维国等著,辽宁民族出版社,89年10月,定价2.4元。

◆《红楼梦的历程》,周汝昌、周建临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89年8月,定价2.55元。

◆《红楼梦之谜》,上海市红楼梦学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94年1月,定价10.8元。

◆《红楼梦之谜》,张学举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95年2月,定价15.8元。

◆《红楼梦中的悬案》,胡邦炜著,四川人民出版社,94年6月,定价8元。

◆《红楼梦趣谈与索解》,张国风著,春风文艺出版社,97年10月,定价16元。

◆《红楼梦之谜》,赵国栋著,中州古籍出版社,98年9月,定价17.5元。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徐君慧著,广西人民出版社,87年10月,定价2.25元。

◆《红楼梦大观》,邸瑞平、王士超、潘宝明、宋德胤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91年10月,定价18元。

◆《石破天惊识红楼》,盛瑞裕著,云南人民出版社,99年9月,定价18.2元。

二、辞典 ◆《红楼梦辞典》,杨为珍、郭荣光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86年10月,定价5.1元(精装)。

◆《红楼梦鉴赏辞典》,上海市红楼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88年5月,定价7.65元。

◆《红楼梦辞典》,周汝昌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87年12月,定价11元(精装)。

◆《红楼梦大辞典》,冯其庸、李希凡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90年1月第1版,91年11月印刷,定价32元。

◆《红楼梦人物辞典》,施宝义等编,广西人民出版社,89年5月,定价8.5元(精装)。

◆《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贺新辉主编,紫禁城出版社,90年6月,定价10.8元。 ◆《红楼梦语言辞典》,周定一主编,商务印书馆,95年11月,定价65元(精装)。 ◆《红楼梦四字格辞典》,高增良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96年9月,定价38元。

◆《红楼梦成语辞典》,高歌东、张志清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97年5月,定价35元。

三、索引

◆《红楼梦书录》,一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81年7月,定价1.6元。

◆《红楼梦叙录》,胡文彬编著,吉林人民出版社,80年6月,定价1.00元。

◆《台湾所见红楼梦研究书目》,那宗训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82年9月,定价365元。

◆《红楼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顾平旦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83年12月,定价1.36元。

◆《百二十回<红楼梦>人名索引》,[香港]何锦阶、邢颂恩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87年8月,定价1.3元;[香港]集贤社,84年8月初版,定价HK$20元。 ◆《红楼梦最新研究论著目录》,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情报服务部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8年2月,定价1.8元。

◆《红楼梦亲眷谱》,何蕴理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94年8月,定价8元。

◆《红楼梦人物谱》(修订版),朱一玄著,百花文艺出版社,97年8月,定价11.2元。

四、资料类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一粟编,中华书局,63年12月第1版,85年9月印刷,定价4.2元(共二册)。

◆《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中华书局,75年3月,定价1.00元。

◆《李煦奏摺》,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中华书局,76年5月,定价1.1元。

◆《<新译红楼梦>回批》,[清]哈斯宝著,亦邻真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79年2月,定价0.35元。

◆《全部百二十回红楼梦评赞》,王云香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80年2月,定价NT$85元。

◆《李士桢李煦父子年谱》,王利器著,北京出版社,83年8月,定价2.7元。

◆《雍正帝及其密摺制度研究》(增订第二版),杨启樵著,三联书店香港分店,85年9月,定价HK$60元。

◆《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北京古籍出版社,82年1月,定价0.78元。

◆《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冯其庸编著,三联书店香港分店,83年12月,定价HK$88元。

◆《红楼梦资料汇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85年9月,定价5.9元。

◆《楝亭集》,[清]曹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78年12月,定价2.2元(上、下册)。

◆《懋斋诗钞、四松堂集》,[清]爱新觉罗敦敏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84年4月,定价1.65元。 ◆《春柳堂诗稿、高兰墅集》,[清]张宜泉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84年4月,定价0.78元。 ◆《绿烟琐窗集、枣窗闲笔》,[清]富察明义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84年4月,定价1.10元。

◆《延芬室集》,[清]爱新觉罗·永忠著,上海古籍出版社,90年7月,定价49元。 ◆《高鹗诗文集》,胡文彬、周雷编注,百花文艺出版社,84年9月,定价1.5元。 ◆《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王伯沆批,江苏古籍出版社,85年1月,定价6.1元(上、下册)。

◆《桐花凤阁评红楼梦辑录》,[清]陈其泰评,刘操南辑,天津人民出版社,81年10月,定价1.15元。

◆《<红楼梦>刘履芬批语辑录》,王卫民辑,书目文献出版社,87年12月,定价1.25元。 ◆《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录》,[法国]陈庆浩编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87年8月,定价6.6元。

◆《红楼梦脂评校录》,朱一玄编著,齐鲁书社,86年9月,定价4.4元。 ◆《红楼梦考评六种(红楼梦研究资料丛书)》,人民中国出版社,92年12月,定价90元(内含:《红楼梦抉微》、《红楼梦评赞》、《红楼梦偶说》、《红楼梦广义》、《红楼梦精义》、《读<红楼梦>杂记》)。 ◆《读红楼梦随笔》,[清]佚名氏撰,巴蜀书社,84年9月,定价7.5元。 ◆《瓶外卮言》(据天津书局1940年版影印),姚灵犀著,天津古籍书店,89年11月,定价3.5元。

◆《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北京燕山出版社,90年5月,定价100元。

◆《红楼梦补义(外一种)》,[清]佚名氏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6年12月,定价380元(线装四册,内含:《红楼梦补义》一册、《红楼梦真谛》三册)。

◆《石头记微言》,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6年12月,定价920元(线装八册)。

◆《红楼梦批语偏全》,[美]浦安迪编释,[台湾]南天书局,97年10月,定价NT$600元。

五、杂著类

◆《红楼摘星——红楼梦十二星座》,风雨、琉璃著,[台湾]生智出版社,99年11月,定价NT$250元。

◆《<石头记>交响曲》,胡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86年7月,定价0.43元。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赏析》,青水著,辽宁大学出版社,86年4月,定价0.5元。

◆《上海大观园导游》,夏治淦执笔,上海人民出版社,90年3月,定价1.2元。

◆《上海大观园》,何明云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91年11月,定价2.25元。

◆《北京大观园》,吴东炬编著,北京旅游出版社,88年8月,定价1.3元。

◆《红楼梦人物印谱》,倪品之治印,北京市中国书店,87年12月,定价1.6元。 ◆《红楼梦诗词书法艺术》,石华东书,吉林摄影出版社,94年10月,定价12元。 ◆《红楼梦诗词多体钢笔字帖》,司马彦书,广西民族出版社,96年7月,定价8元。 ◆《诗评红楼梦》,栾继显著,山东人民出版社,93年12月,定价3.9元。 ◆《红楼吟》,黄龙著,南京出版社,92年4月,定价5.95元。 ◆《红楼吟》,徐宝源著,远方出版社,93年11月,定价8元。

◆《红楼全咏》,张燮南著,安徽文艺出版社,93年9月,定价7.5元。 ◆《红楼梦外集》,张寿平著,[台湾]淑馨出版社,96年10月,定价NT$380元。 ◆《红楼梦人物百图》,戴敦邦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84年第1版,96年8月印刷,定价9.1元。

◆《红楼梦群芳图谱》,戴敦邦图,陈诏文,天津杨柳青画社,87年6月第1版,94年7月印刷,定价6元。

◆《浮生若梦——红楼绘卷》,陈淑芬,[台湾]尖端出版有限公司,99年12月,定价NT$360元。 ◆《红楼梦图咏》(中国古代版画精品系列丛书),[清]改琦绘,河北美术出版社,96年8月,定价25元。

◆《改琦评传》,何延吉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98年2月,定价20.8元。 ◆《民间珍品图说红楼梦》,王树村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1月,定价NT$850元。 ◆《曹雪芹紮燕风箏图谱考工志》,费保龄绘图,[台湾]汉声杂志社,1998年9月,定价NT$1260元(上册《图谱》,下册《考工志》)。 ◆《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戴敦邦绘画、史良昭编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定价160元。 ◆《红楼梦红楼情》,杨庆亮著,[台湾]曹溪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9月,定价NT$280元。 ◆《红楼画集》,人民大会堂编辑,天津药材公司。

◆《红楼梦人物谱》(工艺美术内部参考丛书),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

第四篇:红楼梦前60回小测1

1.选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描述有误的两项。()()

A.《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金钗(正册)”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B.“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句暗示了林黛玉与薛宝钗的结局;“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一句暗示了王熙凤的结局;“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一句暗示了史湘云的结局。

C.“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以上分别暗示的是四春的结局。

D.“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一句暗示了巧姐的结局;“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暗示了妙玉的结局;“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一句暗示了秦可卿的结局。

E.“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一句暗示了晴雯的结局;“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一句暗示了袭人的结局;“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一句暗示了香菱的结局。

2.选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描述有误的两项。() ()

A.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国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之感笼罩着她,她常常暗自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B.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弄权铁槛寺,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有情人,致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自杀。

C.皇帝恩准贾元春正月十五回家省亲,贾府大兴土木,修造园林,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

D.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省亲那天,元妃见贾母“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宝玉,三人有话说不出,只是呜咽对泣。

E.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并赠宝玉圣上亲赠的念珠一串,后来宝玉把这念珠送给了湘云。

3.选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描述有误的两项。()()

A.宝玉、黛玉又吵架了,袭人来劝,宝玉生气地说:“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细想这句,不禁大哭起来,遂提笔立占一偈云:“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后两句被黛玉改成“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B.元妃送出灯谜让家人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贾母见元春喜悦,也命制作灯谜让大家猜。贾母说“荔枝”(离枝)让贾政猜。贾政看了众姐妹作的不详的灯谜,不禁暗暗伤悲感慨。

C.一次贾芸到怡红院,恰巧宝玉不在,却遇到了宝玉屋里一个叫小红的丫头。这个丫头年纪不大,却很有心计,总想在宝玉面前显弄,一次有幸为宝玉倒了杯茶并被问了几句话,心里才有些想头,却被大丫头秋纹、碧痕骂了一顿,好强的心灰了一半。

D.黛玉因记挂着宝玉被父亲叫去,晚上来怡红院看望。由于袭人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很,没有开门。这不禁触动了黛玉的身世之悲,开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E.转眼间就到了端午节,贾母带领众小姐、太太及丫头们去清虚观打醮,车轿纷纷,人马簇簇,热闹之极。老道士见宝玉形容举止招人喜爱,竟当着贾母的面给他提起亲来,贾母答应回去考虑考虑。

4.选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描述有误的两项。()()

A.书中说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世事的丫头,却因她有三分容貌,心里痴心妄想的往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表现。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利爪的,哪里插的下手去。这里说的红玉就是小红,她“遗帕惹相思”,以至于在梦中见到了贾芸。

B.贾环素日恨宝玉,又见宝玉和彩霞闹,越发咽不下这口气。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他的眼睛。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往宝玉脸上只一推。只见宝玉“哎哟”了一声,便烫得宝玉满脸满手都是蜡油。

C.宝玉被请到了冯紫英家,大家喝酒唱曲取乐。令宝玉欣喜的是,他与琪官蒋玉菡互相欣赏,并交换了坠子,谁知道他忘记了那是袭人之物。

D.元妃有所赏赐,而令宝玉吃惊、黛玉含酸、宝钗无趣的是元春所赐诸人物件中,唯有宝钗和宝玉的相同。宝玉想看看元妃所赐的红麝串子,但见宝钗有一种妩媚风流之态,不觉就呆了,被黛玉瞧见,又气又酸讽刺说看到“呆雁”。

E.宝黛二人发生口角之后,心中都很后悔。宝玉怕别人以为他们真的疏远了,遂主动到黛玉处道歉。言谈中,又无意间以“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之类的话唐突了黛玉。随后二人被凤姐拉到贾母那儿,宝玉又不慎语言冲撞了宝钗,宝钗气愤,巧用“醉打山门”之典回敬,宝黛二人不禁脸红。

5.凤姐生日当天发生了什么事使她十分生气?她是如何发泄怒气的?结果如何?

第五篇:红楼梦1-60回测试(二)(答案)

《红楼梦》1-60回测试

(二)

一、选择题

1、“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D A、凤姐 B、贾母 C、探春 D、黛玉

2、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 D A、怡红院 B、蘅芜院 C、缀锦阁 D、潇湘馆

3、黛玉作《秋窗风雨夕词》是仿古代何人所作格调? A A、张若虚 B、温庭筠 C、陈后主 D、隋炀帝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宝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E、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宝钗建议宝玉把“绿玉”改成“绿蜡”。

4、AD(A、丫鬟名瑞珠D、贾政非但没夸宝玉,还骂宝玉为“畜生”“无知的业障”“无知的蠢货”)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贾元春是荣府的二小姐,因为德才兼备,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

D、秦氏死前给凤姐托梦。凤姐心中似戳了一刀。宝玉听说秦氏死了吓了一身冷汗; E、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5、ABD(A,元春是大小姐B、“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D、凤姐吓了一身冷汗;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宝玉前来庆贺。

B、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

C、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D、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一首,深感遗憾。

E、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后来宝玉把这串念珠送给了湘云。

6、AE(A、贾母没来E、本来要送给黛玉,但黛玉说是臭男人的东西,不要)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B、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殁,凤姐说 “宝玉,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C、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待袭人睡后,宝玉给秋纹篦头,晴雯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D、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省亲那天,元妃见贾母“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宝玉,三人有话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E、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大兴土木,修造园林。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

7、CD(C、宝玉给麝月篦头D、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史大妹妹”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很有男儿气概。她心无城府,曾在大家对长得像林黛玉的戏子“笑而不言”时脱口而出“是像林姐姐的样儿”。

B、元妃送出灯迷让大家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贾母见元春喜欢,也命人制作灯谜让大家猜,还请来了贾政,整个聚会的气氛融洽欢快。

C、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贾政传来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把往日嫌恶之心减了八九分;虽对所起“袭人”名字不满,但又不让改。 D、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向凤姐行贿,但卜世仁拒绝了。最后,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贾芸才购得冰片麝香。

E、宝玉叫俏丽干净的小红递茶。小红因此被晴雯骂了一顿;回家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8、BE(B聚会的气氛很沉闷;E“晴雯”应改为“秋纹、碧痕”)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稻香村,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B、一日,黛玉在梨香院听《西厢记》,感慨缠绵,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眼中落泪。

C、一日,宝玉和彩霞玩耍,贾环对此不满,便用滚烫的蜡油烫伤宝玉的脸。宝玉干娘马道婆借此骗得贾母每日五斤油供奉菩萨,保宝玉无灾。

D、赵姨娘给马道婆说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凤姐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并叫马道婆设法绝了宝、凤,“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还给马写五十两欠契一张,马给了纸铰的五个鬼和两个纸人。 E、凤姐给黛玉等送暹罗国进贡的茶叶,取笑说黛玉给她家作媳妇,黛玉骂她贫嘴贱舌讨人嫌。

9、AB(A探春住了秋爽斋,李氏住了稻香村;B《牡丹亭》)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马道婆暗里施法,宝玉、凤姐一齐发疯,糊涂发烧。贾赦为宝、凤寻僧觅道,贾政劝说:“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

2 B、和尚道士持诵“宝玉”,宝玉病愈,黛玉念佛,宝钗说如来佛管林姑娘姻缘,黛玉骂钗与凤一样是贫嘴烂舌。

C、小丫头佳蕙得了些赏钱托红玉保管。红玉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后来,宝玉传贾芸说些没要紧的话。贾芸通过佳蕙掉换了小红的罗帕。

D、薛蟠以贾政名义骗宝玉出来吃他生日的藕、瓜、鲟鱼、熏暹猪。事后宝钗说宝玉吃了她家的新鲜东西了。

E、盛暑,宝玉和金钏儿戏笑,王夫人打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子。王夫人让金钏儿的母亲领之而去。后来,金钏儿撞墙自杀。

10、CE(C贾芸通过坠儿掉换了小红的罗帕;E金钏儿跳井自杀)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黛玉来看宝玉,晴雯不给开门,又看到宝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心中不忿回家依栏闷坐,二更方睡。

B、一日午后,宝玉看到蔷薇架下芳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之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思女孩。宝玉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C、探春托宝玉在外买一些新奇又不俗气的小玩意儿。她主动提出要给宝玉作鞋作为回报,但宝玉怕赵姨娘抱怨就拒绝了。

D、宝玉到冯紫英处与薛蟠等饮酒行令。宝玉和琪官互赠礼物。琪官把前日北静王送的松花绿汗巾赠与宝玉;宝玉把袭人的大红汗巾送与琪官。

E、贾母率众人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张道士趁机为宝玉作媒。第二天,宝、黛为这事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11、BD(B龄官划蔷;D琪官送的是大红汗巾,宝玉送的是松花绿汗巾。)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黛玉由不得余意缠绵,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那块旧手帕子上走笔写道„„

宝玉挨打后,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说:“我叫疼是装的,别信真了。”晚上,宝玉叫丫环送两条旧帕给黛玉。黛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感到可喜、可悲、可惧、可愧,在帕上题了两首七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

B、湘云道:“这阴阳不过是个气罢了。器物赋了,才成形质。譬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

翠缕和湘云论阴阳,最后归结到麒麟也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正说着,两人在蔷薇架下拾到宝玉遗掉的金麒麟。

C、宝玉不愿会雨村,宝钗劝他讲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生气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人!” D、宝玉挨打后要吃荷叶莲蓬汤,凤姐便命做十来碗大家吃。汤烧好后,王夫人命玉钏儿送去。见到她,宝玉想起她姐姐金钏儿的不幸,又伤心又惭愧,千方百计的哄她说话,并让她也喝一口汤。 E、宝钗在为人处事方面有时也会显得冷酷无情。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因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撵走羞愤跳井自杀,王夫人自责难过,宝钗这样劝导:“姨娘也不劳关心,不必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几百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12、AC(A三首绝句C湘云劝宝玉讲仕途经济)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3 A、贾母王夫人等吃螃蟹的时候,凤姐忙里忙外没有吃尽兴,就派平儿来取几只大的回去吃。李纨等人一向喜欢平儿模样好,又能干,就留平儿多呆一会儿,大家又由夸说平儿进而夸赞了鸳鸯、袭人,还有太太屋里的彩云。

B、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C、由于贾母王夫人等要给湘云还席,大家又齐聚大观园。刘姥姥也有幸参与了这些活动。首先是在秋爽斋,刘姥姥被凤姐插了一头菊花,接着在潇湘馆布满苍苔的小路上滑了一跤,幸无大碍。

D、宝玉挨打,袭人向王夫人汇报宝玉情况,趁机进言“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王夫人听后,对袭人越发感爱不尽,甚至把她的月例提高到与赵、周两位姨娘同样的水平。

E、宝玉挨打后,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们,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便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宝玉自此以后甘为诸丫环充役,宝钗等偶尔劝他留心仕途经济,他便斥之为“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留情面。

13、AC(A“彩云”改为“彩霞”C“秋爽斋”改为“稻香村”)

二、判断题

1、《好了歌》是甄士隐在穷困潦倒中所作。

2、林黛玉曾对古史上的五位“有才色的女子”(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作过《五美吟》 组诗。

3、“欲洁何曾洁”的判词说的是黛玉。

错(妙玉)

4、“偶因济村妇”中的村妇指刘姥姥。

5、《枉凝眉》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6、秦可卿是其父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孤儿。

7、“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荣禧堂上的联语。

错(智通寺)

8、香菱受了大观园女诗人们的熏染,一心想学作诗,并拜湘云为师。

9、第五十回书中写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庵赏新雪,烤鹿肉,并即景联句诗。

三、简答题

1、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有关情节。

黛玉夜访宝玉,却被误拒门外,气得哭了半夜。此时正值暮春,落英缤纷,黛玉有感于春光易逝恰如自己红颜易老,又想到自己寄人篱下,唯一的知己宝玉似乎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心中不禁伤感(感花伤己,次日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将花瓣埋入花冢,并写下《葬花吟》。

2、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并请简要说说这个传说的内容。(5分)

木石前盟。(2分)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3分)

3、宝玉挨打有哪些直接的原因?真正的根源是什么?(5分)

直接原因:宝玉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不满意(1分);宝玉与戏子琪官(即蒋玉菡)的交往中得罪了忠顺府,给贾政招来政治纠纷(1分);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逼死了

4 金钏(1分)。根本原因:宝玉不走仕途,不好四书五经,与封建“学而优则仕”的正统思想不符,这与贾政望子成龙、重振家业的期望背道而驰。同时宝玉不计身份地位,与大观园里的女孩厮混,结交优伶,更是违背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法。(2分,意思对即可) 4.《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就其一作出说明。

答: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所以起总纲作用。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上一篇:高等数学1试题范文下一篇:识字3第二课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