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名词性领属结构中khɔ:ŋ214的隐现问题研究

2022-09-11

一、前言

泰语中名词性领属结构有两个, 一个是N1+hɛ:ŋ21+N2, 另一个是N1+ (khɔ:ŋ214) +N2, 其中N1代表被领有者名词, N2代表领有者名词, hɛ:ŋ21和khɔ:ŋ214是领属标记。前一个结构在泰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使用范围有限, 本文暂不讨论, 这里仅对第二个结构进行讨论。

N1+ (khɔ:ŋ214) +N2结构中khɔ:ŋ214为可选项, 在一些表达中出现, 而在另一些表达中不出现。对于该结构中khɔ:ŋ214的隐现规律目前学者研究较少。Anakasiri (1981) 从生成语法的视角考察了这个结构, 认为N1+ (khɔ:ŋ214) +N2是从小句N2+mi:33 (有) +N1转换生成的, 但并未论及khɔ:ŋ214的隐现情况。Singnoi (2000:147-160) 用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了该结构, 从语义方面分析了结构中khɔ:ŋ214的隐现情况, 可总结如下表:

为了更全面地考察该结构中khɔ:ŋ214的隐现情况, 本文结合对泰国国家泰语语料库中大量语料的分析和母语者语感测试结果, 分别从形态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 并就这两个方面制约因素的互动情况做了分析。

二、形态句法因素

从句法方面来看, khɔ:ŋ214的隐现主要受三个因素制约, 即构词、修饰和歧义。

(一) 构词

泰语中名词分为固有名词和派生名词, 派生名词的派生方式主要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加前缀ka:n33或khwa:m33。若N1为派生名词, 该结构中khɔ:ŋ214必须出现, 否则将不符合母语者语感。如下例:

上面例子中被领有者N1为由名词化前缀khwa:m33加动词rak45 (爱) 构成的派生名词khwa:m33rak45, 因此领属标记khɔ:ŋ214不能省略, 省略后便不为母语者所接受 (如例2) 。

(二) 修饰

分析发现, N1+ (khɔ:ŋ214) +N2结构中领属标记khɔ:ŋ214的隐现还受到N1是否被修饰的制约, 但N2是否被修饰对其并无影响, 即当N1有修饰成分时, 结构中khɔ:ŋ214必须出现, 如:

上例中N1 baj33na:42 (脸庞) 被形容词lɔ:21law214 (帅气) 修饰, 所以领属标记khɔ:ŋ214必须出现, 否则表达将不自然 (如例4) 。

(三) 歧义

如果N1和N2能够构成无连接词并列结构, 那么要表达领属意义就必须加上领属标记khɔ:ŋ214, 而不能省略, 否则将造成句法歧义。如下例所示, ja:t42 (亲戚) 和phɨan42 (朋友) 可构成并列结构ja:t42phɨan42 (亲戚朋友) , 若要表达领属意义就不能将领属标记省略 (如例5) , 如果没有领属标记, 就会被理解为并列结构 (如例6) 。

亲戚朋友生病了, 我总得去看一下。

(四) 形态句法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以上对形态句法三个制约因素的分析是针对在表达中只有一个要素出现的情况, 但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 可能出现几个要素共现的情况。因此, 有必要对多个形态句法因素共现时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和测试发现, 如果一个领属表达中N1被修饰, 那么无论其为固有名词还是派生名词, 领属标记都必须出现。当然这种情况下N1和N2是不会以无连接词的并列结构出现, 所以歧义因素便不具有制约作用。例7和例8中N1为固有名词lin45 (舌头) , 被形容词ʔun21ʔun21 (温暖) 修饰, 领属标记必须出现。而在例9和例10中, N1为由名词化前缀ka:n33加动kratham33 (做) 构成的派生名词ka:n33kratham33 (行为、举动) , 其后有关系小句thi:42maj42supha:p42 (不礼貌的) 修饰, 领属标记同样必须出现。因此, 当修饰因素和构词因素共现时, 修饰因素是优先制约因素。

在语料中尚未发现有两个派生名词或一个派生名词和一个固有名词构成无连接词并列结构, 因此当N1为派生名词时, 领属标记必须出现, 而不必考虑歧义因素。

综上所述, 形态句法三个制约因素的互动情况可总结为下表:

从上述分析可见, 形态句法三因素互动中, 修饰因素是第一位的, 构词因素是第二位的, 而歧义因素是第三位的。

三、语义因素

语义方面, 在句法因素不限定其必须出现的情况下, khɔ:ŋ214的隐现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 即生命度, 抽象性和可转让性。

(一) 生命度

这里的生命度主要指N1和N2所指涉对象的生命度。经过分析发现, 在泰语领属结构中, 生命度对khɔ:ŋ214隐现的制约主要体现在N2是否为指人的名词, 即若N2不是指人名词, khɔ:ŋ214必须出现。但若N2为指人的名词, 该结构中khɔ:ŋ214的隐现则为两可, 即出现亦可不出现亦可。

例13中的phɨan42 (朋友) 和例14中的bua33 (布娥, 人名, 句中用以自称) 均为指人的名词, 因此句中的领属标记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二) 抽象性

在泰语领属结构中, 领属标记khɔ:ŋ214的隐现还受N1抽象性的制约, 即当N1表达的意义为抽象概念, 领属标记必须出现。

例15和例16中, N1为表抽象概念的名词tham33niam33 (习俗) , 所以领属标记khɔ:ŋ214必须出现。

(三) 可转让性

泰语领属结构中领有权的可转让性对领属标记的隐现具有制约作用, 表现为:若领有权为可转让的, 领属标记要出现, 若领属权为不可转让的, 领属标记隐现两可。

例17中的领有权是可转让的 (店是可以转让的) , 所以领属标记一般要出现, 但这个制约因素不是绝对的, 仅是一种倾向, 在口语中有时也可以不出现 (如例14) 。例18中的领属关系是身体部位, 属于不可转让的, 其领属标记可有也可没有, 但是交际中尤其是口语交际中一般都不出现。

(四) 语义因素间的互动

上述对语义各因素的分析仅是就单个因素出现的情况的考察, 但在实际交际中, 往往会出现多个因素共现的情况, 各因素间会出现互动的情况。通过考察和测试发现, 如果一个表达中N1为表抽象概念的名词, 那么不管N2是否为表人的名词, 也不管领有权是否可转移, 领属标记均须出现;如果一个表达中N1为表具体概念的名词, N2不是表人的名词, 那么不管领有权是否可转移, 领属标记均须出现。

上述四例中的N1ʔana:33khot45 (将来) 和sa:214he:t21 (原因) 均为表抽象概念的名词, 尽管例19, 20中N2为表人的名词thə:33 (她) 而例21, 22中N2为非表人的名词ka:n33klap21ba:n42tɕha:45 (晚回家:名词化标记加回家晚) , 领属标记均必须出现, 因此例20和22为不能被接受的句子。一般来讲, 如果N1为表抽象概念的名词, 领属结构中的领有权为不可转让的, 因此在上述例子中, 无需考虑可转让性因素。

例23-26中, N1分别为nak45do:t21lom33 (跳伞员) 和khon214 (毛) , 均表达具体概念, N2分别为kɔ:ŋ33thap45ʔa:33ka:t21 (空军) 和sɨa214 (老虎) , 均为非表人名词, 尽管例23, 24所表达的领有权为可转移的而例25, 26所表达的领有权为不可转移的, 领属标记均须出现, 否则句子将不能被接受 (例24, 26) 。

综上所述, 语义方面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可总结为下表:

四、结语

通过分析和测试发现, 泰语领属结构中领属标记的隐现有三种情况, 即出现、不出现和两可。领属标记的隐现受到形态句法因素和语义因素的制约。形态句法因素主要有三个, 构词、修饰和歧义。语义因素包括抽象性、生命度和可转让性。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 领属标记隐现的各制约因素可能出现共现的情况, 这样各因素之间便会出现互动。形态句法三因素互动中, 修饰因素是第一位的, 构词因素是第二位的, 而歧义因素是第三位的。而语义各因素的互动中, 抽象性是第一位的, 生命度是第二位的, 可转让性是第三位的。

本研究也对形态句法因素和语义因素共现情况做了考察, 发现形态句法因素制约性比较强, 是第一位的, 而语义因素相对较弱, 是第二位的。

另外, 在分析过程中, 笔者也发现, 语义因素对领属标记隐现的制约多为倾向性的, 而非绝对性的, 还受到语用因素的影响, 这将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摘要:泰语名词性领属结构:N1+ (khɔ:ŋ214) +N2中khɔ:ŋ214为可选项, 在一些表达中出现, 而在另一些表达中不出现。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考察及对母语使用者进行的语感测试发现, 该结构中khɔ:ŋ214的隐现并非任意的, 而有一定规律性, 受到形态句法因素和语义因素的制约, 在两方面制约因素中, 句法因素为第一位的, 语义因素为第二位的。

关键词:泰语,领属结构,领属标记,隐现

参考文献

[1] .Anakasiri, Sontaya. (1983) .An analysis of the underlying and surface structure of Thai noun phrase modification:a generative-semantic approach.Ph.D.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2] .Chappell, Hilary and William, Mc Gregor.1989.Alienability, Inalienability and Nominal Classification.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24-36.

[3] .Croft, William.2003.Typology and Universals.2nd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Hawkins, Roger.1981.Towards an account of the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NP’s N and the N of NP.Journal of Linguistics 17:247-69.

[5] .Heine, Bernd.1997.Possession, Cognitive Sources, Forces and 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angacker, Ronald W.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2.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 .Singnoi, Unchalee.2000.Nominal Construction in Thai.Doctor of Philosophy Thesis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Oregon.

[7] .Taylor, John R.2000.Possessives in English:An Exploration in Cognitive Grammar.Oxford:Clarendon Press.

上一篇:基于四轴卧式加工中心的多零点自动设置下一篇:关于石油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之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