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2022-12-09

第一篇: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十二五”期间贵州民族制药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确保“十二五”期间贵州民族制药产业以每年高于20%的速度递增,实现产值500亿元的目标。

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民族制药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强省十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确保“十二五”期间贵州民族制药产业以每年高于20%速度递增,实现产值500亿元目标。贵州民族制药产业迎来跨越式发展大好时机。

贵州苗药是全国六大民族药之一。“十一五”期间,贵州民族药业发展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凸显较好发展势头。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立足本省中药材资源优势,大力促进民族药业发展,提升了药品生产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目前,贵州省已有150家药品生产企业500多条生产线(车间)通过药品GMP认证,其中,民族药制药企业占全省药品生产企业总数70%以上。全省现有药品品种931个,药品批准文号2265个;有81个品种获得国家药品处方发明专利权116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独家品种154个民族药成方制剂已收录进入国家药品标准,已有15家民族制药企业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了产业链,其中,有4个药材品种已通过国家GAP认证。

据统计,2000年~2009年,贵州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平均每5年翻一番。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医药行业仍逆势而上,保持了较大增幅。特别是在2009年,虽然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贵州民族制药产业仍然以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发展速度速度快速发展,在众多工业类别中位于四位,仅次于电力烟草和饮料工业,产值达到151.3亿元。

日前出台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将打造民族制药贵州品牌,做强做大现有“益佰神奇百灵同济堂”四个著名企业品牌,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以上企业15家,建成规范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0个。全省还将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材药品生物制品天然保健品和医药商业,加快医药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医药销售网络。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该局将努力通过监管手段促进民族药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继续推进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积极引导企业走资产重组兼并联合道路。坚持“大上规模小创特色”基本思路,力争实现贵州省“十二五”医药工业发展目标。

第二篇:蚌埠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一、前言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竞争的制高点,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现代化程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实现跨越发展的重点战略抉择。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卧薪尝胆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尤为重要,编制好《高新技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引导、集聚、配臵好省内外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现状及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服务平台,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产业总量快速增长

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71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24亿元、增加值92亿元,较“十五”末分别增长250%和297%,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15.6%,较“十五”末提高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支点之一。

2、产业集聚初步显现

经过引导和培育我市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玻璃新材料、精细化工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凯盛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北泰汽配产业园、沫河口精细化工产业园初具规模;电子产业园、滤清器产业园开工建设;光伏产业链框架日渐清晰;十二五期间产业的集聚效应将逐步显现。

3、新兴产业初见端倪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依托自身优势全力推进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呈蓄势待发之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达100MW,居国内首位;数倍聚焦光伏发电系统国内首创,承建了国内第一个享受国家上网补贴的并网光伏电站;太阳能超白玻璃正式投产。农业废弃物生物发酵综合利用中试装臵取得成功,产业化装臵启动建设;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正式上市。球型硅微粉填补国内空白并批量供货;Low-E玻璃正式投产;华皖碳纤维公司重组成功,2011年即将投产。“十二五”期间新兴产

业将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4、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通过不断的宣传、引导,企业的创新热情日益激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普乐公司攻克镀膜均匀性控制、激光刻膜等多项核心技术,并自行设计研制出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产量居国内首位,同时在第5代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微晶硅薄膜电池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丰原集团在农业废弃物利用上取得突破,生物酶活性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建成玉米芯生产2000吨/年木糖醇联产3000吨/年柠檬酸和秸杆生产1000吨/年乙醇联产1200吨/年丁二酸项目中试线,为生物化工原料“非粮化”提供了技术基础。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攻克太阳能光电玻璃炉窑优化和熔液均匀混和等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生产出太阳能超白玻璃,产品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产品94项,较“十五”期间增长224%,全市专利申请量达4520件,较“十五”期间增长429%,创新成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5、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骨干企业组建了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全市现有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企业技术中心

35家,重点实验室6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6、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先后出台《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工业若干政策》、《专利资助办法》,修订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设立了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天使基金,组建中成、科投2家风险投资公司,启动了专利权质押试点工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启动建设,留学生创业园正式挂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正式运行,全市科技创业孵化面积达10万平米;合工大、上理工、中科院合肥分院三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别在我市设立工作站,扩展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成使用,国家级创新驿站启动建设,科技路路通建成基层服务站达16家,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途径进一步扩宽。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虽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产业规模不大。无论是产业总量、增长速度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

2、创新人才缺乏。传统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创新人才

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缺少技术创新与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成果产业化进程相对滞后。

3、创新投入不足。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1.25%,低于发达地区水平,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4、创新能力不强。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企业产品长期一贯制,主动创新意识不强,致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5、创新服务较弱。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规模小且力量分散,服务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面临形势 机遇:

1、“十二五”初期将经历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的经济格局将面临深度调整,我市提出抢抓机遇,实现“弯道超越”的战略部署;历史经验表明,实现“弯道超越”必须要有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突破为支撑,这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2、“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期,我国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企业将由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自主创新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旋

律,全社会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依赖度将进一步提高。

3、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建设“三基地,一枢纽”;我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全省已纳入泛长三角区域,与长三角的合作将不断拓展,发达地区制造业将加快向我市转移,在产业转移的同时将把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入我市;此外,京沪高铁即将通车,高铁同城化经济将进一步加快我市溶入长三角的步伐。

5、我市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将进入二次创业和高速发展阶段,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功能进一步完善。

挑战:

1、增强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培育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地区发展的主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纷纷加大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引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启动建设,合肥、芜湖等地区的政策叠加效应优势明显优于我市。

2、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虽具备一定技术优势,但还未形成产业优势;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

以及后序配套政策的跟进,全国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技术优势将面临各方挑战。

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多以传统产业经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而来, 且化工产业比例偏重,企业的“低碳”意识普遍不强,随着“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节能减排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有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三、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加快转型、升级提速、加速崛起”做出贡献。

基本原则:

1、创新驱动原则:把自主创新做为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结构调整的主动力,切实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开放合作原则:在充分发挥已有创新资源优势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广纳各类人才、技术和企业,以开放胸襟吸纳创新要素的集聚。

3、突出重点原则:集中有限资源聚焦六大产业的核心企业和核心项目,争取在优势支柱产业实现重大突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协调发展原则: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5、远近结合原则:既要着重解决当前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又要着眼储备一批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300亿元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20%以上;光伏、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载体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面积达20万平米;企业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专利授权量较“十一五“翻一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研发体系基本形成,新增省级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60家以上。

四、主要任务

1、积极推进高新区跨越发展

以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

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争取把高新区的范围扩至61 K㎡,为今后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大力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科技园、汽车工业园、滤清器制造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思路,组织实施创新资源集聚、服务体系完善、产学研联动、创新载体建设等四大工程,推进科技型、集约型、节约型发展模式;以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打造具有蚌埠特色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努力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业强市核心区。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围绕玻璃新材料、精细化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光伏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启动科技入园行动,在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和软、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逐步完善创新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同时加大定向招商力度,有组织、有目标的,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招商,主动与行业内知名领军企业接洽合作,进一步提升基地的综合实力和地位,

增强产业承载力,使其真正成为投资密集区、人才聚集区、产业增长区。此外,依托丰原集团和首文碳纤维公司,积极培育生物质和碳纤维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适时启动生物质、碳纤维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申报工作,以推进产业集聚。

3、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平台

加强蚌埠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软实力建设,以机制创新激发服务中心活力,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完善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以下简称上理工基地)各项服务配套设施,以上理工基地为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上海高校的全方位合作交流。加快推进蚌埠大学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吸引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孵化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实现大学科技园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拉动。加快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积极探索适合我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运行模式,为进一步扩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奠定基础。鼓励支持各县区和科研机构建立专业企业孵化器。

4、完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

依托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强玻璃新材料、薄膜太阳能电池、发酵技术等已有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一批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的能力建设;以各类技术

研发平台建设为抓手,引入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构建一批人才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组织攻克一批阻碍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并加以大力推广,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积极推进平台绩效评价机制,以机制创新调动各类技术研摩托车平台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技术扩散速度,为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导电膜玻璃、空气压缩机、碳纤维等一批新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使全市产业创新研发平台与全市产业发展相适应。

5、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

围绕光伏、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集聚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技术创新计划等各类科技资源向骨干企业倾斜扶持,使之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团队、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而辐射带动中小企业走依靠创新加快发展的道路;引导、鼓励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努力形成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科技型小巨人。

6、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抓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结合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市产业发展基础,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光伏、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骨

干企业间合作,推进科技成果配套化、工程化、产业化进程,加速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7、加大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成熟先进适用技术在企业中的渗透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 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和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ERP)等技术应用,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引导、鼓励企业应用数控、节能、环保、降耗等技术,努力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努力改变企业能源耗费较大、环境污染较重、资源消耗较多的现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质量。

8、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紧抓“高铁经济”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以第四方物流相关技术研究为突破口,提升物流业整体水平;以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驻蚌科研、高校为依托,以政策为吸引,加快发展技术咨询服务业,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以便利的交通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五、重点产业发展路径

1、光伏产业

以重点企业为依托,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重点围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上核心关键技术组织科研攻关,以提升电池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同时开展光伏电站集成技术研究,提高工程化整体水平;加大光伏电池下游应用产品开发。

攻关及发展重点: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锡)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在线TCO导电膜玻璃制备技术、超纯硅烷气体、太阳炉制备硅晶太阳能电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幕墙、光伏电池阵列模拟器、建筑一体化光伏(热)应用系统、光伏终端应用产品等。

2、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国家生物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充分挖掘核心技术――纤维素酶的应用领域,不断研制出新的生物质材料和生物能源;以先进的提取、纯化等制造技术提升中药保护品种的生产工艺,以“仿创结合”的思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2类新药。

攻关及发展重点:以玉米芯为原料生物发酵法生产L-乳酸、D-乳酸、L-阿拉伯糖、木糖醇、聚乳酸、柠檬酸工艺研究,以秸秆为原料生物发酵法生产乙腈、乙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工艺研究,基因技术培育纤维素酶;盐酸安妥沙星新剂型、新型靶向肿瘤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一类糖尿

病新药齐墩果酸二甲双胍、右旋布洛芬颗粒、抗糖尿病新药阿卡波糖、L-茶氨酸等。

3、新材料产业

依托国家浮法玻璃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省级玻璃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发展玻璃新材料产业,重点向新型光伏玻璃和功能玻璃及玻璃微粉体材料方向发展,着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碳纤维碳化工艺和聚合工艺研究,适时推进碳纤维下游产品开发,力争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新兴产业群;支持光伏、生物、化工、装备等支柱产业的基础性材料研制。

攻关及发展重点: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在线Low-E镀膜玻璃、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玻璃、TP型ITO导电膜玻璃、自洁净镀膜玻璃、超白浮法玻璃、浮法生产高硼硅耐热平板玻璃、玻璃熔窑全氧燃烧技术、空心玻璃微珠、高折射玻璃微珠、球形氧化铝、ITO靶材;小丝束高性能碳纤维研制、碳纤维下游应用产品开发等。

4、环保产业产业

紧抓国家启动低碳经济机遇,加大产学研合作,提升环保整体水平,重点研发工业窑炉废气处理系统、工业余热利用装臵、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清洁生产工艺。

攻关及发展重点:生物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烟气脱汞技术;1000MW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配套电除尘器技术、

高效换热器、浮法玻璃全氧燃烧技术、新型高效燃烧器、深水清淤设备、高分子水溶性金属防腐材料等。

5、装备制造及零部件产业

依托安徽柳工专用车底盘资质适时启动各类工程改装车研制,加大数控技术在改装车和机械装备中的应用,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传统产品的应用,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攻关及发展重点:50-150吨系列汽车起重机及其专用底盘、150-600吨系列履带起重机、100-500吨系列全地面起重机、1000MPa级超高强度钢成型焊接工艺、汽车底盘全轮驱动(转向)技术,集抢险、救援于一体的多功能消防车,新能源汽车技术;数控龙门铣(镗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大吨位(容积)专用压缩机、螺杆—活塞串联压缩机、六辊以上矫直机、金属探伤仪;汽车领域用变矩器、电动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汽车空调整体驱动装臵、乘用车车轮钢圈、模块化滤清器、汽车尾气处理装臵等。

6、电子信息产业

充分发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0、41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加大寓军于民、 军民结合产品研制,重点研发第三代移动通信相关设备、汽车电子模块、片式电子元件。

攻关及发展重点:TD-SCDMA增强技术终端综合测试仪、

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高性能电源性能分析仪、光通讯模块、孵化养殖成套设备、家用安全综合控制系统、物联网相关系统、电容式触摸屏、MEMS压力(温度、加速度)传感器、MEMS继电器、片式电阻器(电感器、钽电容器)、片式天线、片式微波无源滤波装臵、动力机车控制模块、乘用车电子控制模块、车载汽车电子装臵、汽车用预热起动固体继电器、大功率集成电路铆合结构引线框架等。

7、精细化工产业

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综合优势和安徽省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用低污染、低能耗、高智能等先进制造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提高产品品质;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开发下游产品,努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攻关及发展重点:色谱法生产柠檬酸、聚乳酸、硝基甲苯、硝基氯苯、生物法聚丙烯酰胺、苯基硅烷、乳酸酸化剂、β—二酮盐类、柠檬酸脂类、特种硅树脂等。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强政府部门间沟通、会商,统一认识,合力推进产业快速发展;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纳入县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切实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县

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发展的主抓手。

2、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放大企业创新投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督查力度,引导、督促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加快培育创业风险投资公司,探索科技保险,推广专利质押贷款,努力扩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

3、强化政策落实

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产品增值减税等扶持企业创新政策,以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重视创新、敢于创新、舍得创新,不断加快企业创新步伐。

4、培育创新团队

围绕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育,不断壮大和完善创新队伍。加强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以研发平台为载体柔性引进和集聚一批创新人才;推进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进一步激发企业管理团队和创新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5、增强专利工作

加大相关政策宣传,着力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推进专利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介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专利试点企业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动企业专利工作全面

开展;开展专利预警机制建设,及时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减少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纠纷与摩擦;加强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合作,建立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执法机制,严厉查处和打击侵权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以营造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

6、促进合作交流

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扶持企业加强与全球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种长期、稳定、互利的产、学、研合作试,积极推进产学研实体和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设,重点加强与上海、江苏、浙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实现与长三角的科技对接;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梳理出产业链上缺失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优势企业交流、沟通,动员来我市投资兴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承接转移能力,加快产业集聚。

第三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附件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引领、支撑、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水平,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国家高新区“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与形势

(一)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定位的总体要求,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明显成绩。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引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

1.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区域地位更加突出。相比于“十五”末,国家高新区2010年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

— 1 — 182.4%、161.6%。“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3.1%、21.2%。国家高新区凭借创业要素、创新环境、机制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辐射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多个国家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了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国家高新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效。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新医药和信息网络等产业在国家高新区蓬勃发展,文化创意、研发外包、健康管理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部分领域业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3.创新资源日益丰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新型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高新区内聚集了各类大学、研究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444.6万人,是2006年的1.92倍;区内企业研发支出超过全国企业研发支出总量的1/3;区内企业授权的发明专利为23905件,占到国家全部企业授权总量的 — 2 — 17.7%;拥有的发明专利总数达69168件,是2006年的4.21倍。

4.创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企业培育成长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创业投资机构27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494家,生产力促进中心72家,技术转移机构211家,产品技术检验检测机构346家,开放实验室1010个。国家高新区通过不断健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相互衔接的创新型资本结构;不断提升以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的创业孵化功能,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加速成长机制,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科技成果处置、股权激励、新三板试点等政策在高新区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大力吸引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初步建立了引才、育才、用才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项目合作和信息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

5.有效推广绿色发展模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国家高新区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产品,推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2/3的国家高新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国家高新区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活、商业、休闲等城市配套设施,城市综合功能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国家高新区正逐步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科

— 3 — 技新城。

6.战略位势显著提升,“三类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国务院批复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赋予了国家高新区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性特色园区”的建设稳步推进,升级了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省级高新区,基本建立了国家高新区分类指导的模式和特色发展的路径,对于理清园区发展思路、明确园区发展方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高新区在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逐步完善和解决,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不够多;又强又大的企业偏少;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偏弱,真正处于高端和全球主导权的产业偏少;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仍不完善,产业组织不活跃,民间和社会资本还需进一步引导;在发展新兴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方面尚未形成跨部门、跨地区的政策协同机制等。

(二)国家高新区“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1.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到来,国家高新区要做好规划、提前部署。为应对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的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将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于培育战略性新兴 — 4 — 产业并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加速到来,中国面临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国家高新区要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征,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加强研究,整合资源,重点部署。

2.国际竞争格局发生较大转变,国家高新区要积极应对、勇于竞争。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经济体增长趋缓,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我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国家高新区要把握好新定位,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3.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国家高新区要承担重任、抢抓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国家高新区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核心作用。

— 5 —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机制,努力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穿于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坚持统筹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在更高水平上的优化升级,增强聚集、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区域和城乡协同发展;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政策扶持模式;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国家高新区要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努力实现“四个提升”。

— 6 —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增强原始创新的能力与意识,建成一批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研发基地,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引进超过3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在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培育一批新的产业业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占有较大比重,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和升级,产业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其中,培育形成15个左右规模超过1000亿元,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引领辐射力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聚集。在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产业组织创新活跃,产业技术联盟取得较大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发展。对区域经济形成较大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园区和区域经济发展。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能够充分聚集并配置国际化高端要素资源,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竞

— 7 — 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原始创新和知识产出。国家高新区要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努力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制高点;要大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建立更为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快推行股权激励机制,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股权激励试点工作;鼓励产学研合作从单一的技术要素转为技术、人才、资本、实验室等多要素、多样化合作。推广以企业为主导的委托研发、组建联合实验室、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展中试以及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区内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

——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引进和建设 — 8 — 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鼓励科研机构在国家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建立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品牌建设与推广平台、电子交易平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融资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各类公共创新资源平台,建立共享机制,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大力支持协同创新。协调好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的关系,鼓励大企业发挥资本优势和综合发展能力,通过购买知识产权、兼并科技型中小企业或技术团队等方式,快速提升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能力;大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内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创新合作,从支持单个企业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变。

(二)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竞争制高点。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每个国家高新区选择确定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发展重点,优化配置资源,创新组织方式,重点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研究编制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国际竞争态势、关键瓶颈和支持条件,明确各细分领域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掌握最新趋势,确定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和技术方向;编制“国家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图”,提出支持细分领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9 — ——建设产业技术开发研究院。采取“政府启动、多元投资、需求导向、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以整合技术资源为基础,力争建立起超过50家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承载产业培育、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衍生、人才培养等多项功能,努力打造成为产业创新中心。

——推广应用创新产品。国家高新区在园区基础建设、重大科研开发项目中,要以政府采购、首购补贴等多种方式,推广应用园区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绿色照明、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内的创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专门的产业投资基金;加强与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对接,投资于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和产品推广;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扶持和高成长性企业股权投资,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打造专业园区。努力在国家高新区内建成超过200个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坚持开发、建设、运营和服务的市场化运作,高起点、高规格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集聚,形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空间载体。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 10 — ——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会展、信息服务等产业,积极培育工业设计、服务外包、能源合同管理、健康管理等新兴业态,努力打造科技商务区、特色街区和主题楼宇等空间载体,重点发展为产业服务的商务、物流等若干产业高端服务功能,不断提升高技术服务业占园区总收入的比例。

——着力发展高端制造环节。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增强传统制造业竞争力中的技术优势,提升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水平,纵向延伸产业链,推动成熟产业升级;扶持园区龙头企业增产扩能,发展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力推动企业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大力扶持一批新型产业组织。支持和培育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和技术思维的投资者、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支撑产业整体性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性企业;大力发展以标准创制、市场开拓、关键技术研发为共同任务的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促进机构。

——建设“智慧园区”。抓住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广应用有关技术和产品,搭建国家高新区区域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载体,提升区域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活动的效率和范围,构建对外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渠道和平台。

— 11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科技带动作用,促进科技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增强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四)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着力提升孵化器服务质量和水平。鼓励各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等服务机构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提高孵化器运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鼓励其在服务空间、服务对象、服务手段、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创新业务。

——着力建立企业加速成长机制。大力发展适合于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力争在国家高新区内建成超过100个科技企业加速器,支撑2000家以上高成长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有利于企业快速扩展的空间载体,创新并优化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优化产业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

——着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要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基础较好、创新能力较强、商业模式领先、产权清晰的本土型高科技企业作为主要对象,支持企业展开上市融资、兼 — 12 — 并重组、跨国发展,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利战略和品牌战略。力争在条件较好的高新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商业模式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五)巩固人才高地优势,努力打造人才特区。 围绕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整体部署,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切实发挥国家高新区人才高地作用。

——加快集聚领军人才。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吸引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引进和培育一批由高端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在创业投资、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等领域聚集和培育一批由创业投资家领衔的工作团队。

——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国家高新区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普惠性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进入高新区创业和就业;对国家高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进行梳理,针对性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工作,鼓励高新区引进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形成全国范围内相对统

一、协调的人才招引政策体系。

——加强人才事业平台建设。积极举办企业家沙龙、CEO论坛等交流活动,促进科技创业者向企业家转变;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完善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积极探索创业辅导、创业保姆等各种人才服务模式。

— 13 — ——创新人才培养和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对员工实施技能再培训;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尝试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行在校生见习制度;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本土企业家海外培训活动。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年薪制等激励方式;发挥政策先行优势,鼓励园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的试点。在上市公司试行并推广股票期权试点。

(六)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国家高新区要加快投融资业务改革创新的步伐,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构建和完善“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形式多样、市场调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引导基金体系建设。鼓励国家高新区设立服务于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布局合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通过不同层级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

——推动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国家高新区建立科技金融服 — 14 — 务平台,构建投资引导、风险代偿、信贷担保、企业并购和上市奖励等相关科技金融政策实施的载体;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政策导向和融资服务,吸引创业投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证券机构等机构更加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完善投融资环境。深化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工作,引导国家高新区出台支持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优惠政策,指导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范围;充分发挥火炬创新体系的作用,建立火炬投融资项目数据库,开放火炬长期以来形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形成以优质企业资源吸引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参与火炬工作的新局面。

(七)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提高园区国际化水平。 ——统筹利用国际要素资源。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重点吸引领军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留学生等归国创业发展,吸引外籍管理、商务、金融专业人士到高新区工作定居。大力吸引风险投资、投资银行等产业资本;加大技术并购和技术引进力度,支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整合。

——推动企业与产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快“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创建工作,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出口产业集群;推进软件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等服务外

— 15 — 包业务的高端发展,引导和支持核心企业和中介机构建立国际分包中心;鼓励企业在外设立研发机构和投资设厂,促进企业由单一产品出口向资本、品牌、管理等多元输出转变。

——加快国际科技与商务合作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境外机构入驻国家高新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项目;举办境外投资贸易环境和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推介会、国际研讨会、讲座;组织园区企业代表团赴境外参展或商务考察;协助园区企业在境外设立公司或机构。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规章制度和法则;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机制。

(八)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园区特色发展。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支持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其在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引进、技术转移、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将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支点。

——全面推进三类园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加强机制体制,发挥示范作用,打造全球性创新极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深化“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推动科技要素的加快集聚,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系统中枢;开展“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工作,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三类园区” — 16 — 建设的中期检查和考核。

——推动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推动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提升认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相关政策,完善创新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按照国家战略的整体安排,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的升级工作。

(九)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和谐发展。

加大民生投入和保障,推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强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力争在城市功能提升、社会管理、辐射带动等方面取得有效进展,实现国家高新区和谐可持续发展。

——践行绿色集约发展模式。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评价和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严禁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在区内落户;大力推进资源节约,支持区内企业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实现废旧资源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行土地退出机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回收利用闲置土地资源。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促进国家高新区的技术转移和扩散,加快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建立区域之间的科技和产业合作机制;加强国家高新区和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和融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推动高

— 17 — 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促使优势产业向区外延伸,强化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发挥国家高新区利用高科技进行社会管理的示范作用,建设文明和谐城区。大力改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与公共安全水平。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在认真执行当地政府各类保障政策的基础上,保持社保、医保、低保、老保、残保等各类保障水平适当高于其他地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指导。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将国家高新区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要将高端人才、创新资源、重大项目、土地供应、财政资金、服务资源等往国家高新区倾斜与集中,聚焦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

——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管理指导。推动省市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深化改革,坚持精简高效和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赋予国家高新区相应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职能。

(二)优化园区管理体制。

——完善管理机构自身职能。把政策研究、知识产权保护、 — 18 — 技术转移、产业促进、投融资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等纳入管委会的职能范围;根据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引入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中要增加深谙产业发展、投融资、园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家。

——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园区管理。鼓励区内外企业家、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技术专家、金融专家等参与园区管理;吸引国内优秀园区开发运营公司和行业内的大企业投资参股开发公司,投资开发项目或建设专业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高新区孵化器、加速器和园区建设中。

(三)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地方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的科学考核机制。突出对高新区创新要素引入、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创新、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

——完善国家高新区的评价体系。要进一步细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家高新区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基础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逐步破解体制、资金、人才等阻碍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优化政府财政支持。

——突出重点支持方向。向培育和实现区内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倾斜,增强对重大项目的专业配套能力;向科技

— 19 — 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行为倾斜,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向充实和完善国家高新区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和功能完善;向提升和优化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倾斜,支持各功能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地方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对国家高新区的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重点支持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中小企业扶持、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

——进一步发挥科技资源效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要重点向国家高新区倾斜;要利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投入高新区内技术转移专项、创业投资母基金及公共服务机构平台的建设;要利用火炬计划环境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引导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做好政策落实。要积极落实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与软件企业、技术转让与技术服务、创新载体与平台、创新资助等方面的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和评估,跟踪研究各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 20 — ——鼓励政策创新。要着力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研究制定专门支持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人才、科技投入、政府采购、地方税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政策。鼓励针对自主创新面临的新要求、新问题所涉及的政策在国家高新区率先探索、先行先试。

(六)统筹利用各方资源。

——建立国家、地方和国家高新区三方联动机制。将国家高新区发展列入省部会商的常议议题;加强地方科技厅局建立起对国家高新区的业务指导关系,理顺和加强地方科技部门与高新区之间的工作关系。

——推动国家高新区之间搭建网络系统。要建立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龙头、其他国家高新区广泛参与的协同发展网络,重点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拓展国际市场、开展行业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支撑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重大合力。

——有效利用国内外大企业创新资源。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探索国家高新区和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机制,高效利用国内外大企业人才、研发、市场、营销、国际化等优势资源,做好为国内外大企业的各项服务,形成合作双赢的局面。

— 21 —

(七)营造创新创业文化。

——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大力挖掘、凝练和提升“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高新区精神、“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的高新区发展理念和“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富民强国”的高新区文化。提升园区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园区管理者提升领导力,强化对社会资源的动员力、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力。

——建立有效的创新理念传播和示范推广机制。大力开展产业发展论坛、海外行等各类交流活动,继续通过会展、媒体宣传、先进人物评选、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来扩大、完善国家高新区创新文化的影响。

— 22 —

第四篇:《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

解读

问: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将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答: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工作将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十一五”时期,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通过全面实施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在火炬旗帜的引领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了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培育了一大批以技术创新实现市场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若干领域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答:“十一五”以来,我国在信息与空间、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先进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无线宽带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若干高新技术重大成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实现了自主设计制造;以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层出不穷。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如何?

答:到2010年底,我国从各类孵化器毕业的企业达5万多家,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源头之一。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5万家,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国家高新区中年营业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近9000家,上市企业超过900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推动经济更快发展的主要力量。

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情况如何?

答:到2010年底,启动了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83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72家,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48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59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35家,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58家,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国家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问: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情况如何?

答: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到2010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203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00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86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4家,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200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400多家,已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功能较为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问:我国高新技术人才培育情况如何?

答:培育了一大批包括科技人员、创业者、企业家、管理者等在内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到2010年,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类人才1100余名,仅国家高新区的从业人员就超过800万人。

问: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如何?

答: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开始实施,《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陆续出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全面实施。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取得新突破,股权激励、鼓励企业创新创业的财税支持、技术转让税收激励、科技金融、非上市公司股权代办等政策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先试。创业板正式启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支持的重点。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亟待加强,对推动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装备等掌握不足,产业化环境建设工作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有待加强,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亟需进一步完善。问:“十二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立足攻坚阶段的战略任务,继续高举自主创新旗帜,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原则,统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跨领域、跨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点专项,以火炬计划为引领,结合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资源,以国家高新区为核心载体,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以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拉动全社会资源,力争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新的战略性跨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问:“十二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在体制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问:“十二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1.产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和布局显著优化,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GDP占全国GDP

的比重显著提高,万元GDP能耗和排放显著下降。掌握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一批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大力提升国家高新区和产业集群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的战略地位。

2.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使我国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之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发展迅速,实现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新增孵化毕业企业3万家,服务企业总数超过50万家,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8000亿元,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国家高新区等产业化载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在全国的布局更加完善,形成10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建设1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GDP的1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5%以上,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0%以上。

4.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取得新进展,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继续深化,创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力度持续加大,政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全面优化。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科技重大专项列支间接费用、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知识产权、吸引高端人才、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为新一轮自主创新探索具有示范性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形成一系列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创新机制及支持政策。

问:如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答:在若干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研发,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结合,优化配置资源,完善创新体系,依托国家高新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载体,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问:如何打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

答:1.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结合国家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等产业化载体建设,在一些有优势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等,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升级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加强科技主管部门对产业化载体空间布局的指导,同时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布局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2.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发挥国家高新区创新要素集聚和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三类园区”建设,以高新区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将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跨越式发展相结合,重点在国家高新区落实一批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调动地方政府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新区集聚发展。

问:如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

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孵化体系建设,建设面向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中心,促进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问:如何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答:实施产业升级路线图计划,加快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问:如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答:重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支持流程制造企业探索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有效路径,支持加工制造企业不断提升高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能力。

问:如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答:利用数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制造业高端环节竞争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深度融合。

问:如何促进绿色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答:1.面向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和增效,继续部署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和新技术推广,为我国主要流程制造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支撑;针对离散制造企业,围绕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绿色产品开发、回收再制造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开展典型行业与区域应用示范;重点推广企业节能、建筑节能技术;建立一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化示范基地。

2.积极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推进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问:如何促进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答: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着力推进和壮大科技服务业,引导和支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问:如何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答:1.加强一体化电子商务技术攻关。突破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体系研究、智慧电子商务云服务、新一代服务技术架构及解决方案、市场可信交易服务技术与系统研究开发等。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技术集成创新,加强重点领域全程服务解决方案研发,推进服务示范应用,培育龙头企业。

2.加强物流集成技术支撑。加强物流市场供需结构战略研究,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发展景气监测与预警技术、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智能运输组织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物流射频识别、可视化及智能决策等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建设海铁公联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面向产业价值链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协同技术研发,建设第三方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问:如何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

答:加强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创新数字医疗与健康服务,发展基于融合网络的数字生活服务,创新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

问:推进和壮大科技服务业有哪几方面工作? 答:1.促进研发和设计服务业集群发展。 2.促进技术转移服务业整体提升。 3.促进创业及产业化服务模式创新。 4.促进科技金融服务业突破发展。 5.促进科技咨询服务业规模化发展。

问:如何着力发展创新集群,推进产业有序发展?

答:以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为载体,集中统筹资源,促进产业化基地的集群化,提升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推进创新集群发展。问:如何提升国家高新区辐射带动能力?

答: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国家高新区突破发展,发挥产业化载体的辐射带动作用。

问:如何培育具有区域化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答: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化示范载体,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特色集群,推动软件服务业支撑工业化发展,加快建设扶持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问:如何统筹资源、形成发展创新集群的合力?

答:1.统筹资源、协同支持创新集群。依托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等载体,加强全链条部署,集中统筹资源,利用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各项计划,重点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创新集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扶植力度,提升创新集群竞争力。

2.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特色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机制,推动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创新要素的转移和扩散,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集群内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活动的效率,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问:如何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答:完善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企业创业成长服务网络,着力探索运营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

问:如何加强创业孵化体系建设?

答:完善企业培育体系、加快支持创新成果转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科技创业。

问:如何增强对成长企业的服务能力?

答:加快建立高成长企业的专业化服务平台,继续完善高成长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支持企业组织或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问:如何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

答:推动技术市场发展、推进技术市场信息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

问:如何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答:集聚和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加快推动国际产业合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服务,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问:如何加快推动国际产业技术合作?

答:推动企业等创新主体参与国际产业技术合作,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产品的对外输出,吸引国际科技资源参与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问:如何增强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

答: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全面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建设和完善企业国际化发展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国际化发展。

第五篇:贵州省“十二五”规划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11-04 09:25

来源:贵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1、“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2006年以来,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影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年均经济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实力增强,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2、“十二五”时期贵州省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相对有利。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我们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发展;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借助省外力量加速发展;经过长期艰苦奋斗,贵州省2010年经济总量将突破4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可达到17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条件改善,内生动力增强,有利于我们遵循经济成长规律、顺应社会前进趋势加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较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将非常突出,思想观念陈旧、办事效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滞缓等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小。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全国呈现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纵向比贵州省发展明显加快,横向比多数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贵州省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在继续扩大。进入“十二五”以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将在前十年蓄积能量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贵州省如不加速发展,就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丧失机遇,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拉大差距。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既是贵州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贵州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贵州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任务,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缩小在“好”的方面存在的差距,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动“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贵州省经济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发展是解决全省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落实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各领域,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发展,就是要创造条件,奋力拼搏,使贵州省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转型,就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动跨越,就是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基本要求是:

——必须把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积极扩大消费、出口需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的同时,围绕科学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积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优势互补。

——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4、“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

——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平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下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使贵州省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登上一个新的重要台阶,力争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完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贵州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产品基地。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贵州省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环保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贵州省冶金工业做大做强。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为重点,推动铝钛产业调整结构、扩大产能和优化升级。按照淘汰落后、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增加品种、产业升级、扩大规模的要求,提高传统建材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新型建材。

6、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于贵州省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坚持扩大省外市场与保证省内用电并重,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巩固壮大电力支柱产业。发挥“贵烟”和“茅台”的名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精细制造和市场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合资源,调整存量,做大总量。依托军工基地的技术优势,依托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以中药现代化为抓手,以民族药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民族医药产业建设成为与贵州省中药材资源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依托贵州省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行业流动,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7、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是改变贵州省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依托贵州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发展就业面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规划指导,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贵阳和遵义国家新材料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以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锰合金、镁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贵州省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建设好安顺市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航天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以通用飞机整机研发生产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8、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制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示范工业园区。优先保证重点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平台、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环评和总体环评,有效解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的各种前置条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设立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广泛吸引外来投资者领办、创办工业园区,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合理承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等要素资源。

三、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增强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优化要素资源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加快城镇化步伐。

9、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以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轴线,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极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中小城市。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城镇。

10、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有序推进“退二进三”,强化城市产业功能。坚持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郊区和邻近乡村延伸。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建立健全应急安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

11、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城市人口管理,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乡建设,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切实消除阻碍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2、合力推进扶贫开发。把到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坚持党政领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村)推进、连片开发,以编制和实施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含麻山、瑶山地区)区域扶贫专项规划为重点,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步伐。坚持实行分类扶持和统计监测,统筹采取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完善扶贫开发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和推广水平,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规划建设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和产业带,提高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加快山地农机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1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广泛推广订单生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产品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链条,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改善农村商品贸易条件,降低农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村市场分工与生产合作水平。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入股、鼓励龙头企业牵头领办、补助资金扶持农民兴办和广泛动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加入等措施,大力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6、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继续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工作保障机制。

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提高,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扩大服务业总体规模,拓宽服务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技术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总量、质量和素质。

17、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建设连接长江上游和南中国两大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枢纽,打造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休闲养老等产业发展水平。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济。

18、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按照把贵州省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贵州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贵州省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19、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六、以黔中经济区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竞相发展

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黔中经济区作为“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积极争取国家指导和支持,科学制定黔中经济区总体规划,准确定位区域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中部崛起、带动全省和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规划建设黔中经济区。以贵阳为中心,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化的带动区和城镇化的核心区。根据黔中经济区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及河运码头、机场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带,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立健全黔中经济区领导、协调、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和重大问题。搭建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平台,积极筹集开发建设资金,统筹布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市政工程。制定支持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赋予黔中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权利。

21、统筹推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制定遵义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共建黔中、融入成渝、参与泛珠,努力把遵义市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重要辐射区。根据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细化和完善“毕水兴经济带”规划,形成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统筹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的相关区域,规划发展“东南部特色综合经济区”。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加速发展。抓好贵阳生态文明城市、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和铜仁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贵州省建立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

22、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布局、土地供给等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强县发展水平。按照“责权统

一、重心下移”的原则,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推进强镇扩权。制定和实行优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与邻省接壤的县市加速发展。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加快建设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通道、枢纽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增建复线、客货分流、提高速度为重点,建设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和西部通往沿海出海通道的陆路枢纽。按照骨架畅通、干支协调、形成网络的要求,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尽快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干、支线民航机场体系。改造提升一批航道,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能力。

24、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水利是支撑一个地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决定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要按照发展现代水利的要求,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骨干,以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以微型水利工程为补充,逐步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以水源工程、灌区工程、“五小”工程为重点,加快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布局、启动建设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水管理体制改革,走水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2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力争全省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经济社会运行的智能化程度。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研发应用。加快“金盾工程”、城市报警监控工程建设,提高政法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八、以改革促创新、以开放促开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开发之路,采取更加过硬的措施推进各项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

26、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采取优惠政策,配置资源条件,以重大资源深加工、精加工项目为载体,大力吸引中央企业和省外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合作开发。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推进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互相参股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和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及工作方案,通过资源优先配置、项目优先规划、政策优先扶持和兼并重组、产能扩张、技术改造等措施,培育更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新增一批上市公司。

2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成规模、上水平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大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制定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业目录,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水利、电力,参与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特色经济发展,进入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领域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28、深化重点领域各项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税分配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9、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等战略投资者,迅速扩大直接利用外来投资规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和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对口帮扶城市以及苏州市的交流合作,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吸引更多省外企业来黔投资。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升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争取国家赋予贵州省“口岸签证权”,支持贵州省建立“综合保税园区”、“出口加工区”和“无水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和教育、科技、文化合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外经贸规模。

30、下硬功夫改善投资软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沉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改革绩效评估监督体系,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营造亲商、爱商、敬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面向社会全面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缩短办事期限,节约时间成本。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监督监察,定期曝光政府不诚信、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公正的典型事例,严厉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行为,建设“诚信贵州”、“法制贵州”。

九、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逐步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

3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推动实施万名校长培训工程、城市优质基础教育拓展工程和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工程,按照新标准抓好一批试点县义务教育提高工作。坚持自办和引进名校办分校相结合,合理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加快普及城镇高中教育。在巩固、提高现有省属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把扩大办学资源与教育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创建适应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需求的高等院校和学科专业。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开展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32、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贵州省改革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广泛引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急需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33、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围绕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实施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4、坚决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深入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综合协调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整合计生、妇幼资源,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提高新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35、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围绕“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按照先急后缓、分期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全面保护重要天然湿地,推进重要人工湿地建设。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绿化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类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3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培植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六盘水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单位)工作。以铝及铝工业、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一体化为重点,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

37、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实施清洁生产。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完善节能政策,健全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形成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大合力。

38、切实加强保护环境。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保护,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抓好气象预警工作,加快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十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9、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水利建设、农网改造、危房改造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为贫困人口增收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和各类社会扶贫行动,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广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林下经济增收工程、生态扶贫产业建设工程,为稳定脱贫提供可靠的增收保障。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40、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促进就业机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逐步形成城市平等就业的环境。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41、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大提高的政策措施,迅速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职业能力建设工程,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培养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42、大力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力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43、大力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坚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危险的农房改起,大力实施整县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城市棚户区、林区棚户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解决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探索廉租房建设的有效办法,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治理采煤沉陷区,尽快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

44、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工程。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商品运输难、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搞好城乡水源工程,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搞好农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和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进户率。

45、大力实施生活环境改善工程。2015年3万人以上的城镇都要实现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城镇天蓝、地绿、水清。深入开展“整脏治乱”行动。认真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支持和引导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46、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47、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增加公共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重大疾病防控,抓好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48、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抓好便民利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和综治工作中心(站、点)建设,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大力构建“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49、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领导作用。实现“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中央的精神与贵州的省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发展中解放思想,在服务发展中转变观念,在实现发展中提升素质,鼓励闯、鼓励试、鼓励干,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干事氛围,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以干事识人才、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评优秀,重用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责任、善于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建设项目调查研究,多到条件差、矛盾多、发展难度大的地方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建立贯穿省、市、县、乡和覆盖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目标分解机制、工作落实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目标一致、行动协调的执行文化,形成一抓到底、层层见效的工作链条。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固树立勤政、廉政、善政、优政意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立法、监督和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体现省情。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和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进一步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共同创造美好家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52、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部署和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建立促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奋勇当先,为全面完成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实现赶超进位、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给自己的励志三行情书下一篇: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