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4-04-27

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8篇)

篇1: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使保密管理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密载体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保护和应用对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窃密与反窃密越来越具有高技术抗衡的特点。面对保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加快“十二五”期间保密技术的发展,促进全市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提高我市保密技术工作的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技管并重、保障发展”的方针,围绕保密工作的中心任务,开拓创新,加快发展,逐步建立并完善覆盖全市的保密技术防护和检查体系,为确保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

基本原则: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以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保密安全设施为重点,突出抓好党政机关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和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保密技术工作,按照分级保护的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原则,积极推广实用的保密科学技术产品;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保密防护和检查技术,健全安全保密监督机制,完善措施手段,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涉密信息从产生、存储、处理、传输直至销毁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整体推进我市保密技术工作的发展。

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保密技术防护和监管体系,提高保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保密技术防护和检查能力明显增强,保密技术产品应用更加广泛,宣传教育及培训更加普及,保密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保密技术防护工作

1、按照国家保密局实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的要求,各级保密部门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全面推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

2、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管理,配合省保密局监管资质单位承接涉密信息系统工程的投标和集成工作,监督和指导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单位的涉密网络建设。

3、指导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做好对保密技术防护设备的规划建设,重点做好四大班子机关和重点单位保密技术防护设施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加大对保密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和服务力度。同时,做好对重要涉密会议和重大涉密活动的保密技术保障工作。

4、积极为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工作服务,加强保密技术监管和指导。

(二)加强保密技术检查工作

1、保密工作部门要按照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的要求,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对所属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检查。加强对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的保密技术检查,对本辖区内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重要涉密会议和重大涉密活动实行保密环境检查,提高泄密事件发现能力。

2、各级、各部门保密工作机构要定期开展对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保密检查,特别要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运行和有线、无线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管理的保密技术检查。

(三)强化保密技术法规、标准的执行和制度建设

1、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安全保密管理的法规制度,按照国家标准体系规范我市涉密信息系统和通信、办公自动化等设施的建设。

2、贯彻执行国家保密局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技术防护要求、涉密信息系统分级测评指南、涉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防护技术要求、保密技检查规范等国家保密标准及部门规章。

3、修订和完善地方性保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使其更加明确和规范,具有可操作性。

(四)加强保密技术基础建设

1、加强和完善市、县(市、区)保密技术基础建设,配备保密技术检查设备,对我市党政机关、军工科研生产单位及要害部门的计算机、涉密信息系统和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工作环境开展保密技术检查检测。

2、加强涉密载体的销毁工作,集中销毁涉密纸介质、音像制品、磁介质、光介质等涉密载体。保密工作部门应确定相应的涉密载体的销毁点。

3、建设市保密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与省保密局、县(市、区)保密局的联接。

4、加快建设并完善“三大平台”,强化保密技术监督检查的能力。

(五)努力推广应用保密技术产品

1、加快建设保密工作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2、加快推广和应用网络漏洞检查工具,特种木马查杀工具,涉密存储介质清除、恢复工具等保密技术常用检查设备。

(六)开展保密技术教育培训

1、统一保密科学技术管理办法、法规、标准、制度。

2、利用保密科学技术展览、演示、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直观形象的保密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

3、开展对保密技术干部和涉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和提高保密技术管理、检查和防护能力,做

到对保密技术要求应知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保密技术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保密技术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关心和支持保密部门依法开展保密科学技术工作,确保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加强保密技术队伍建设

要改善人员结构,加强对保密技术干部的培训,提

高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指定专人负责保密技术工作的日常督促检查和防护工作。

(三)保障落实保密技术经费

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上的要求,加大对保密技术的投入,切实解决发展保密技术必要的经费。将保密技术术基础建设和保密技术装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经费投入,保证“十二五”期间的保密技术基础建设、保密技术检查和防护设备的配备落到实处。

(四)加强保密技术工作目标管理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完成保密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纳入目标管理,层层签订保密责任书,切实抓好落实,并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保密技术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的责任和具体相关人员的责任,在同干部、职工签订保密责任书中应包括保密技术工作目标管理内容。

(五)加强保密技术工作检查落实

各级保密委员会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保密技术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督促做好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

1、“十二五”主要保密技术装备配备规划表

“十二五”主要保密技术装备配备规划表一、四大班子、市级各部门

序号名称说明

1文件保密柜原则上预算经费四大班子不少于100万,市级部门不少于30万。

2、涉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机

3保密要害部位计算机终端信息防护系统

4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单向导入系统

5涉密载体销毁设备

6保密工作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二、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备配备

序号名称计划与预算(万元)

***42015小计

1保密工作综合业务管理平台7070

2网络漏洞检查工具、特种木马查杀工具、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清除、恢复工具5050

3网络运行、保密软件应用和维护101010101050

4涉密信息设备电磁泄露发射检查设备303060

5涉密场所保密环境检查设备30303090

6移动式车载保密技术检查设备40303030130

7涉密信息系统保密防护检查设备5050

合计***70500

篇2: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把天门建成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度假基地、汉江下游重要的水运枢纽和城市圈西部综合性区域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对天门的影响,立足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着重解决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使其成为指导全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

(一)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十二五”规划要以天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城乡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二)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既要做到深入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充分吸收成熟理念,承前启后,又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石,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和基层情况,并多方面、多渠道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三)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十二五”规划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四)宏观规划与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十二五”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又要有具体合理的规划内容和政策措施,要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使规划充分集中全市人民群众的智慧,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

三、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成立天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市长张爱国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小平同志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织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物价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招商局、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市财政局、市经委、市交通局、市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房地产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市体育局、市农办、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水产局、市粮食局、天门经济开发区、仙北工业园、岳口工业园、龙尾山工业园(皂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市发改委主任廖云霞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天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日常工作。

(二)编写组。成立“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写组,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水亭任组长,市发改委副主任吴慧斌任副组长,从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农办、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和天门经济开发区各抽调一名同志为编写组成员,负责“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材料收集和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重点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基本思路、发展目标、结构调整、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改革开放和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研究。规划前期调研课题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由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调研工作。

(二)研究起草市委关于编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项目布局,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政策措

施。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建议》。

(三)编制总体规划纲要。根据市委关于编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精神,按照天门市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规划纲要(草案)。

(四)编制专项规划。围绕“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任务,组织编制全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等专项发展规划,提供重大项目建设、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的基本依据。专项规划领域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专项规划由相关部门编制(专项规划目录及责任分工表附后)。

(五)推进规划体制改革。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制定规划管理办法,改革规划管理体制,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创新规划编制方式,不断总结规划编制中的新经验,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由市发改委负责统筹推进。

五、时间安排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市已于10月底前完成了动员、部署等相关准备工作。从11月开始进入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11年初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09年11月至12月底。11月中旬完成各项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各部门于11月25日前将调研成果报市发改委汇总。12月底前形成“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后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发改委;各部门研究确定需编制的专项规划,初步确定各领域“十二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并报市发改委汇总。

第二阶段为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建议起草阶段:2010年1月至6月底。2010年1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规划培训,4月份以前,相关部门开展各专项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5月份研究讨论各专项规划,并进一步修改完善。6月份,市发改委根据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起草天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研究起草市委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第三阶段为规划纲要起草完善阶段:2010年7月至10月底。市发改委起草完成天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广泛征求各乡镇、市直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第四阶段为规划纲要报批阶段:2011年初,完成天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报省发改委备案。

六、工作要求

(一)统筹兼顾,突出规划重点。“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突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责的基本职能。对一般的竞争领域,规划内容主要是研究制定政策导向,依靠市场调节,引导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研究论证。根据国家、省规划的发展方向,结合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研究确定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特别是需要报国家和省审核批准的重大项目,要搞好与国家和省总体规划的衔接,力争纳入国家和省总体规划。

(三)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增强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规划充分反映群众呼声,凝聚集体智慧。完善规划编制程序,建立健全规划的衔接、论证、发布和评估制度。

(四)加强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切实搞好天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与国家和省总体规划的衔接,力争把我市的规划内容纳入国家和省的总体规划。加强各类专业规划的相互协调与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增加规划在解决重大问题上的合力。

(五)强化时间观念,分阶段有序推进。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和规划编制的时间要求,组织强有力的队伍抓紧进行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时段的规划编制任务。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把编制“十二五”规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研究部署本部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制定详细工作方案;要成立专班,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必须的智力和财力支持。

(二)落实专家咨询制度。对“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纲要草案以及相关专业规划,各有关部门要咨询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进行论证和评估。

(三)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篇3: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由于现实基础、发展思路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各省(市)在知识产权(专利)“十二五”规划中体现出各自不同的侧重。研究分析各省市知识产权规划中指标、任务、政策等的差异性,对各省市调整战略,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对各省市近几年来的经济、专利、商标综合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绝对量的角度将国内各省、市按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梯队;并以各省市“十二五”知识产权(专利)规划中公布的各项量化指标为依据,建立比较框架,进行梯队内和梯队间的比较分析,为浙江省及其它各省市的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提供借鉴。

1 梯队分类

为便于开展比较分析,我们从绝对量的角度,首先对国内各省市按知识产权的综合水平进行大致分类。从2011年的统计数据[1,2]来看,专利申请量大于5万件的直辖市有北京、上海,大于3万小于5万件的直辖市有天津、重庆,大于10万件的有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大于2万小于10万件的省有四川等9个省市;专利授权量大于4万件的直辖市有北京、上海,大于1万小于4万件的直辖市有天津、重庆,大于10万件的省市有江苏、广东、浙江,大于1万小于10万件的有山东等12个省市;有效发明专利量大于1万件的省市有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大于4000件小于1万件的有四川等11个省市;有效商标注册量大于20万件的有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福建、山东、上海,大于5万小于20万件的有四川等16个省市。综合考虑上述各项指标,我们认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第一梯队为江苏、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5个省市,第二梯队有13个省市,第三梯队有14个省,与各省市GDP总量的梯队排名大致吻合,具体如表1所示。

2 比较框架

从目前已发布的各省市“十二五”知识产权(专利)发展规划中的具体指标来看,主要分为总量、效益、增速和结构等四类,具体如表2所示。

3 规划指标比较分析

在梯队分类和比较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省市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我们从总量、效益、增速、结构四个方面,对各梯队的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内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梯队内及梯队间的共性及差异性特点。

3.1 第一梯队内比较

分析第一梯队内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的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指标,我们发现,从总量指标来看,都做了具体规定,尤其是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不同的是,浙江、江苏没有对万人(百万人)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作具体要求,江苏对专利申请超百件和千家的企业数有规定;从效益指标来看,仅有江苏对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的比重、知识产权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本土工业的比重等一系列效益指标做了要求;从增速指标来看,北京、广东规定了专利(或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年增幅指标;从结构指标来看,江苏、浙江对企业专利或发明专利占总量的比例有相应的要求,江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的比例有所规定。具体如表3所示。

基本结论:第一梯队的GDP总量较高,普遍重视知识产权量的稳定增长,大多关注知识产权的人均指标,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传统专利强省市更注重各知识产权指标的稳定增长;浙江更重视发明专利的增长;而江苏的重点则放在企业专利、发明专利和专利经济效益等方面。

3.2 第二梯队内比较

分析天津、重庆、山东、四川、安徽、湖北、辽宁、河南、福建、陕西、湖南、黑龙江、台湾等第二梯队13个省市区的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指标,我们发现,从总量指标来看,相比第一梯队更重视量的快速发展,对总量或人均量都提出了量化指标,其中天津、山东对有专利申请(或拥有专利)的企业数有明确规定;从效益指标来看,排名较后的省市基本没有提及,排名较前的省市比较关注,如天津提出了企业专利产品销售收入的占比、重庆提出了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GDP专利密度、辽宁和山东分别提出了专利实施率和规模以上企业专利实施率;从增速指标来看,专利申请量前三的省市都未提及,排名靠后的如四川、陕西、湖南对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或企业专利申请量作出了年均增长指标,安徽、辽宁对专利申请、授权量增幅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从结构指标来看,排名靠前的如天津、重庆、山东、四川、安徽普遍关注尤其是关注企业申请专利的比例指标,排名靠后的省市不考虑此项指标。具体如表4所示。

基本结论:第二梯队的GDP总量一般,普遍重视知识产权量的快速增长;不同的是,排名靠前的天津、重庆、山东、四川、安徽、辽宁等更关注结构和效益指标,排名靠后的更关注总量、增速指标。

3.3 第三梯队内比较

分析河北、山西、江西、贵州、吉林、广西、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海南、宁夏、青海、西藏14个省市区的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指标,我们发现,从总量指标来看,各省都关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量的增长,尤其是对专利年申请量作出了具体要求;从效益指标来看,除陕西提出了发明专利实施率指标外,其他各省市区均未作具体指标要求;从增速指标来看,各省市区普遍关注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年均增长指标,其中河北还对发明专利申请的增幅作了要求,云南对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增幅作了规定;从结构指标来看,少数省市区有所关注,如贵州对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甘肃对高新技术和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专利的比例、海南对发明专利的比例等有具体规定。具体如表5所示。

基本结论:第三梯队的GDP总量除河北外都处于较低水平,知识产权的总量不高,所以对总量增长的要求也较为强烈,同时也普遍关注量的年均增幅;不同的是,陕西对效益指标有要求,河北对发明专利的增幅、云南对企业专利的增幅有规定,贵州、甘肃、海南等少数省份关注结构指标。

3.4 一、二、三梯队间比较

综合分析一、二、三梯队的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指标,我们发现,从总量指标来看,无论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如何,都十分关注总量增长,不同的是,第二梯队更关注总量的快速增长,第一梯队在存量较多的情况下更关注增量的稳步上升,第三梯队目前还处于巩固存量的阶段;从效益指标来看,各个梯队都有关注效益指标的省市,不同的是,一、二梯队中关注的省市更多,第三梯队中则较少;从增速指标来看,有两个群体对此较为关注,一是第一梯队中知识产权总量最大的如江苏、广东,二是第二梯队排名靠后的及第三梯队;从结构指标来看,第一梯队及第二梯队排名靠前的更关注结构指标,第三梯队普遍不关注。

4 对浙江省的启示及建议

浙江省在《浙江省“十二五”专利发展规划》和《浙江省“十二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中提出,到“十二五”期末,要实现年专利申请量15万件(2011年底17.7万)、授权量10万件(2011年底13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比2010年翻一番(2011年底9135件,目标1282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申请总量的20%以上(2011年底占14%)、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授权总量的10%左右(2011年底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2011年底占4.7)、PCT申请量达到1 000件(2011年底600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50万件(2011年底66.5万件)。从各项指标来看,浙江省知识产权的总量指标提的不高,重点突出了结构指标,这表明浙江省“十二五”知识产权发展已经进入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阶段,但效益和增速指标缺失。

目前浙江省的知识产权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概括说来就是“标兵渐远,追兵渐进”:与以江苏为代表的“标兵”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与以山东为代表的“追兵”间的差距逐渐缩小,面临从第一梯队边缘化、沦为第二梯队的危险。国内各省、市知识产权指标确定中体现出来的发展思路,给浙江省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4.1 总量增长是保障

从宏观统计来看,在同一知识产权制度或体系中,专利、商标等数量与质量大致呈正态分布关系,即专利、商标数量越大,相应高质量的专利、商标也越多;专利、商标数量较少,高质量的专利、商标也就越少[3]。各省制定的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中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专利、商标等量的快速增长或平稳增长。相比而言,浙江省对总量的要求比较保守,如“十二五”第一年就已经超过了“十二五”末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指标要求。目前浙江省专利申请与授权总量分居全国第三和第二,但与位居第一的江苏省还有很大的差距。总量无法突破,势必影响浙江省高质量的专利、商标等的数量。

要保证总量增长,一是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作用,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激发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鼓励企业获取知识产权,加快消除“零专利”、无商标企业;增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要提升高校与科研机构创造能力,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管理制度;引导、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科研开发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三是要鼓励群众性发明创造与优秀文化作品创作。

4.2 结构优化很重要

发明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正以每年30.9%的速度增长[4]。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也是专利活动的主体[5],发明专利与企业专利在总量中的比例是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标准,知识产权实力较强的省份在“十二五”规划中大多突出了专利发明专利或企业专利的比例指标。浙江省作为知识产权大省,在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中对发明专利的比例作了明确要求,但是未对企业专利的比例作硬性要求。目前,浙江省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远低于广东、江苏,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比例远低于广东,企业专利申请的比例与江苏、广东差距不小,企业专利授权的比例差距更大。进一步提高发明专利、企业专利的比例是浙江省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要优化专利结构,一是要充分调动企业、高校、院所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企业以及版权兴业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二是要优化专利申请结构,加强对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核,优化这两类专利的内部结构;加强对企业、高校、院所等发明专利申请的科学指导,提高发明专利授权的成功率和专利总量中的比例。

4.3 产出效益最根本

知识产权产出的目的就是推动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6]。从对三个梯队的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指标分析来看,效益指标是除总量指标外最受关注的指标,无论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如何,各省市都对专利效益产出指标尤为关注,如第一梯队中,江苏提出了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的比重、知识产权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本土工业的比重等指标;第二梯队中,重庆提出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指标,山东提出了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技术实施率指标等;第三梯队中,山西提出了发明专利实施率指标,陕西提出了专利技术转化率指标等。浙江省的知识产权(专利)“十二五”规划中没有提出知识产权效益指标。目前,浙江省亿元R&D发明专利数、百亿元GDP专利数、百亿元工业总产值专利数都居全国前列,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在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应更关注产出效益。

要提高产出效益,一是要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与产业化,坚持技术创新以能够合法产业化为基本前提,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发明人专利技术的实施,促进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实用专利技术产业化。二是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投融资与交易机制,专利、商标、版权、金融、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资源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三是要推进专利技术标准化,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行业协会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掌握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四是要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构建省、市(区域)、重点行业三级专利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五是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全面发展,研究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评估、交易、维权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扶持欠发达地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

摘要:在对国内各省市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梯队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框架,从总量、效益、增速、结构四个方面对各省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定量指标作了比较分析,并对浙江省今后一个时期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思路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专利,规划,指标,比较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简报[Z].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

[2]国家工商总局.201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标申请与注册统计[Z].北京.国家工商总局,2012

[3]方曙.我国省、市、自治区专利产出与其GDP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2):43

[4]汤亚非,邹纲明.我国发明专利授权分布与结构特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47

[5]刘凤朝.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活动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5):126

篇4: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指导意见》编制的背景

答:早在1985年国家就把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一项 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和长远战略方针,1996年《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发【1996】36号)发布后,明确了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和余热余压回收和合理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等三大重点领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大推进力度,资源综合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均有待提高,还不能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各类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随之产生的各类生产、生活类废弃物也将快速增加,资源综合利用的压力不断加大,迫切需要对全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全面指导,加大推进力度。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总体要求,在全面总结“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方面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

问:“十一五”时期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十一五”时期,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共伴生金属矿产约70%的品种得到了综合开发,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35%和4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9%,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性目标9个百分点。累计利用粉煤灰超过10亿吨、煤矸石约11亿吨、冶炼渣约5亿吨,回收利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9亿吨。

二是利用水平明显提升。钒钛资源、镍矿伴生资源实现综合开发,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研发成功并逐步产业化,废旧家电的全密闭快速拆解和高效率物料分离等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年产5 000万平方米全脱硫石膏大型纸面石膏板生产线投产,利用煤矸石、煤泥混烧发电的大型机组装备投入运行,全煤矸石烧结砖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法规政策日趋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陆续颁布实施。有关部门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等政策。

四是综合效益日益显现。2010年,全国煤矸石、煤泥发电装机容量达2 100万千瓦,相当于减少原煤开采4 000多万吨,综合利用发电企业达400多家,带动就业人数近10万人;从钢渣中提取出约650万吨废钢铁,相当于减少铁矿石开采近2 800万吨;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物累计减少堆存占地约16万亩;综合利用产业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 000万人。

问:《指导意见》提出了哪些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

答:“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资源综合利用是推动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力抓手,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战略部署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体现时代精神和要求。因此,《指导意见》强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宏观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强能力建设;因地制宜支持一批重点工程实施,培育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综合利用产业。

为充分发挥《指导意见》的宏观引导作用,“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目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目标两部分。其中,在合理分析现状和发展趋势、科学看待国际差距和国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大领域的9项具体定量指标:到2015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和45%;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超过8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其中再生铜、铝、铅占当年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和70%。

资源综合利用涉及多个行业、部门和领域,为突出重点,根据资源综合利用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指导意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要的大宗短缺资源、战略性资源和稀贵资源为核心,以排放量大、堆存量大、资源化潜力大的废弃物的大宗利用和高效利用为重点,以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提高产业整体水平为突破,确定了包括共伴生矿产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的传统重点领域以及海洋废物、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等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新兴领域在内的31项重点领域。

问:《指导意见》提出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一是强化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资源综合利用普遍具有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的特点。针对此,《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投资、价格、财税、信贷等各方面的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企业综合利用资源。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从法律法规、统计平台、标准体系等三方面提出了构建有利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环境的政策措施,为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奠定制度基础。

三是实施重点工程。为了落实重点领域的任务,发挥引导、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这既是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也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

四是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为核心,不断推动关键、共性重点技术的研发、推广、集成和应用,提高技术装备的成套化和国产化水平。

五是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行业、多个环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营造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问:《指导意见》提出的“双百”工程将如何实施?

答:“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专栏10“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中提出的“支持共伴生矿产资源、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尾矿、建筑废物等大宗固体废物以及秸秆、畜禽养殖粪污、废弃木料综合利用;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总体要求,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加快构建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鼓励产业集聚,培育百个示范基地和百家骨干企业。一是推进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二是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废物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三是开展废旧纺织品、废旧轮胎、包装废弃物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建设一批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四是在煤炭、电力、石油石化、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中选取利用量大、产值高、技术装备先进、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

问:请简要介绍《实施方案》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资源综合利用涉及面宽、领域广、行业多,本着“重点明确,有序推进”的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七类大宗固体废物编制了《实施方案》,统筹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建筑废物、农作物秸秆等。这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潜力高、对环境影响广泛,将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形成稳定的废物利用和资源再生能力,带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篇5: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指导思想的定位上,该规划突出中心村建设,坚持“一并”(适当合并乡镇、村屯)、“两建”(建设小城镇、建设中心村)、“三靠拢”(引导农民逐步向城乡结合部靠拢、向小城镇靠拢、向中心村靠拢)、“四个支撑”(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以土地规模经营为支撑、以劳动力转移为支撑、以土地置换为支撑)、“五个示范带”(以铁锋区扎龙湿地、昂昂溪区俄罗斯风情园、碾子山区蹬山漂流为主的新农村旅游示范带;以依安县丰林村、拜泉县整洁村、自治村、克山县新兴村为代表的新农村整村推进示范带;以富拉尔基区、建华区为主的新农村城乡一体化示范带;以甘南县兴十四村为代表的新农村科技园区示范带;以泰来县江桥镇、富裕县富路镇、依安县依龙镇为主的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示范带),加大推进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建设目标确定上,该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市村数由现在的1269个撤并到869个,其中新建小城镇达到32个;屯数由现在的7877个撤并到

5100个,其中新建中心村1500个;中心村和小城镇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初步目标。全市整乡推进67个乡镇、整村推进485个村,合并450个行政村,撤消1500个自然屯。

在措施保障上,该规划重点强化以下措施。

1、调整完善规划。要按照“三个靠拢”、“一并一合一撤两建“的要求,重新调整今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一是要坚持以县为单位的整体性。在充分论证确定撤并掉多少个村、多少个屯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按照直径不超过15公里的范围,大体上3个村左右建设一个中心村,范文《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二是要坚持规划的长远性。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来科学规划,既要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也要考虑长远适用性,力争一步到位。三是要坚持规划的统一性。要从规划入手支持中心村的发展壮大、控制或限制远、边、小、穷、差的自然屯无序发展,引导农民集中到中心村和小城镇。四是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要尽可能围绕城边、镇边、路边、山边、水边建设中心村和小城镇,充分发挥其有利于经济发展,打造“五边经济”,又利于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利于资源整合,防止社会事业重复建设。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规划道路空间,还要规划绿化带、人行道等环境设施;要注重生活区、养殖区、工业区、服务区的合理分区设置。五是要坚持规划的多样性。在规划中心村和小城镇的建设模式上,要以节约土地、方便生活、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为标准,因地制宜确定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模式,要以建楼为主,不强求一律,力求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别具风格。

2、抓好中心村建设。要选择一些经济基础较好、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交通便利、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先行建设,积累经验,指导全市。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使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两并两建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6:==市商贸流通业“十二五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调整优化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壮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内需、促稳定、保增长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精神,现就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农业固本、工业强基、商贸活源、文化旺市”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市场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自我发展和引进提升相结合,加快传统商贸物流业改造,重点培育大型批发、零售市场和现代物流企业,着力打造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商贸物流中心,把我市建成豫皖两省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全面提升我市商贸流通服务业水平。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商贸流通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第三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提升,商贸流通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撑性产业。

三、发展重点

(一)加快市区商贸中心的建设。加大对专业市场的投入,巩固提高老城区商贸中心的地位,适当增强新区的商业功能,建设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型批发专业市场和现代零售企业,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县市的商贸中心。

(二)积极构筑城乡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按照“便民、为民、利民”的宗旨,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商贸流通服务企业向乡

1镇、农村和工业企业连锁延伸,不断提高连锁经营在流通业中的比重,建立起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体系。

(三)着力提升传统商贸业。坚持引进、扩建、连锁、改造并举,积极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努力创新新型营销模式,推进批发零售、特色餐饮、商旅住宿、废旧物资回收等行业快速发展。

(四)加强商贸流通领域基础建设。做好中心集镇、工业集聚区和人流集散区域商贸流通业规划布局,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商贸流通信息化总体水平。

(五)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安全、快速、便捷的现代化运输网络。利用高速交汇、沙河通航、铁路升级的交通优势,建设一批物流企业,把我市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四、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加快创新步伐,提高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

1、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龙头商贸流通企业。重点发展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开展龙头企业认定。结合我市商贸流通业实际和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向,每年在批发、零售、餐饮、专业市场、物流、汽车销售等业态中,根据经营规模、效益、市场信誉度,综合评定行业龙头企业,由市政府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奖励。

2、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特色化、专业化、品牌

化经营,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积极利用特许加盟和自愿连锁等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的组织化水平和竞争力。

3、切实推进连锁经营。鼓励连锁经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建立直营连锁网络,或通过商品、品牌、商号、配送、管理技术等联合方式发展特许经营网络。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向农资、药品、餐饮、住宿、汽车销售、农产品等多领域、深层次发展。积极扶持连锁经营企业在市内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支持连锁经营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到社区、农村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公安、交通、城市管理部门要对符合条件的送货车辆尽可能提供城区通行、停靠的便利。

4、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根据合理布局、重点培育、加快发展、形成中心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商务部门要会同发改、规划、建设、交通、工业经济、农业、粮食、供销社、烟草、邮政等部门,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搞好物流规划,结合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物流。加快现代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物流中心、港口货运中心、阿深高速货运中心和铁路货运中心建设;对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直接用于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按工业项目用地同等对待,相关规费按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其用水、用气、动力用电同价;整合物流资源,努力构筑跨企业、行业性的公共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剥离内部物流机构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政府设立促进物流发展引导资金,采取以奖代投方式促进物流企业和物流项目的建设。

5、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鼓励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相结合,提高流通领域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促进流通现代化水平。商务部门要建立范围广、层次高的电子商务工作体系,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和促进机制。扶持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开展网上交易。

(二)加强商贸流通基础建设,提高中心城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能力

1、科学编制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商务部门要会同规划、发改等部门,根据我市商业经营实际,完成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城区建立大型商业网点实行听证制度,由市商务局牵头,组织发改、建设、规划、工商、环保、交通、质监、商业企业、社区代表和专家组成听证委员会,对新建 3000平方米 以上的商业网点和专业市场举行听证,促进大型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设立危险化学物品经营网点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选址和建设,对违规建设和无证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商务部门还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完善我市现代服务业和外贸发展规划。

2、加大城区商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城区商业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资本投资商业区、购物中心、步行街、物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快建设城区江南步行街、仁和商业步行街、商城服装市场、大象购物广场、秣陵镇古槐商贸城、孙店综合大市场、李寨综合商贸城的建设,充分发挥商贸城的辐射带动作用。

3、引导建材、摩托车、家居用品等专业市场的发展。适时发展汽车、农产品、农资等专业市场,在巩固交易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物流配送功能,提高商品集散能力,实现市场功能的转型和提升,创造条件向现代化批发中心转变。在争取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的同时,我市也要出台扶持专业市场建设的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专业市场实行优惠政策,并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努力提升城区聚集效应。

4、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促进生活保障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社区商业网点,大力发展便利服务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重点

支持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超市、便利店、餐饮、美容美发、废旧物资回收和维修服务网点,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网络。新开发建设的居民区内,规划确定的商业网点用房、用地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

(三)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构建顺畅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

1、继续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引导承办企业建立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引导和扩大农村消费,积极扩展网络服务功能,逐步实现消费品、农资、药品、图书流通“一网多用”,努力探索“农家店”收购农副产品,并整合移动、电信、烟草等服务网络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副产品创自有品牌等功能;着力减轻农家店税费负担,创造良好的长期发展环境;扩大农家店商品和服务经营范围,消除各类政策性障碍,增加农家店销售额;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及大型流通企业的配送优势,切实提高农村商品配送率;组织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商品,确保农村流通的商品质优价廉。

2、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集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依托小城镇建设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扶持建材大世界、粮油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汽车交易市场、花木市场、农贸市场,===鞋业市场、龙城家俱广场、==皮革皮毛市场、==劳保服装市场、==芝麻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重点改造其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验检测、交易大厅、仓储等基础设施;支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的建设,支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商务部门要争取上级资金和利用工商两费返还资金,支持对农村集贸市场水、电、棚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改造。

3、扶持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的发展。组织开展“农商对接”,探索和推广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发展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开展农村经纪人的培训。

4、全力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效用,理清思路,精心组织,强化监管,保证质量,切实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真正体现家电下乡“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是一项紧迫、艰巨、长期的重要任务,既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二)注重规划指导。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环境生态和商贸服务业发展趋势,依据我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导向目录和商贸项目准入标准。对市政府重点扶持业态中的重大商贸流通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或“一事一议”政策。

篇7: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节工作背景

农村客运是道路运输组织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乘车难成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村客运线路网络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了“农民不仅要有车坐,而且还要坐得起车”的基本要求。

村客运线路开通了,但与之这相配套的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却相对滞后。通过前五年的努力,在我市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和主要乡镇建设了12个(对)简易站和6个五级站,改造了一个三级站。

但是,“5.12”特大地震,使我市的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道路、桥梁和新建成的农村客运站点损失相当严重。北京承担援建任务后,对我市的省道、县道、乡道重新进行了规划、修建。按照“路修到哪、客运车辆就开到哪,农村客运站点就建到哪”的整体思路,北京的援建,为我市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创造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第二节

规划的工作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的工作目标

以市城区为中心、乡镇为结点,实现路通、车通、站场基础设施配套的安全、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对公路运输的需求,结合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做到农村公路和乡镇站点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将“路通”与“车通”有效地衔接起来,逐步形成设施配套、乘车便利、管理科学的农村客运网络。在5月前,我市已对辖区内的班车客运进行清理核对,全面改造为农村客运,我市的农村道路客运基本实现“路通车通”,实现“路修到哪里,客车开到哪里”的目标。到2015年,具备客车开行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100%、95%。实现全市干支公路相通、客运站点配套、公交化运输方式基本覆盖,农民群众出行有车可乘的农村客运布局。在经营管理方面,农村客运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努力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必须实行统一招聘、培训、考试、统一工资发放、统一考核、统一奖惩、统一调度的公司化管理。在服务方面,运输装备水平提高,适合农村路况和适应农民出行需求的车辆,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近的公共交通服务。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主办的思路,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运力结构,优化服务水平,提高通达深度,促进农村客运向城乡一体化、运行公交化、经营公司化、线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运助农、促农、兴农。

三、规划的原则

1、坚持农村客运发展与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有机相结合。

2、坚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农村客运站的建设规划、客运线路规划、运力投放规划符合我市交通发展规划,将“路通”与“车通”有效地衔接起来,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农村客运发展。

四、规划的范围及期限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我市省道、县道、乡道及人员相对集中的村道,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第二章“十一五”末经济社会及客运站点现状与评价

第一节社会发展概况及公路发展状况

一、地理位置社会发展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位于省平原西北部,在东经103度30分至104度30分,北纬30度45分至31度30分之间。全市总面积963.77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兼而有之,山区、丘陵达499.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8%)平原364.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2%)。境域内跨度东西宽9.5至22公里,南北长69公里。北以九顶山主脉分水岭与阿坝茂县为界,东部以石亭江主流与绵竹分邻,东南同德阳市旌阳区隔江相望,南与广汉市接壤,西与彭州市毗连。

2、自然条件:地处盆地西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特点为夏雨冬阴,云雾多,日照平均,年温差不大的暖温环境。矿山资源丰富,主要有磷矿、铁矿、石棉矿、蛇纹矿、石灰矿、铝土矿、煤炭等。工业以卷烟为龙头,啤酒、磷化工、食品、建材、皮革、纺织等产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篇8:市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 我国科普事业全面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高, 科普人员数量不断增长。据测算, 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27%, 比2005年的1.6%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截止2010年底, 全国共有科普人员194.6万人, 较2005年增长48.38%。其中, 科普专职人员25.18万人, 科普兼职人员169.22万人。全国每万人口拥有科普人员14.2人。

2.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 0 1 0年, 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为93.66亿元, 比2005年增长163.9%。政府拨款的科普经费中, 科普专项经费为30.17亿元, 全国人均年科普专项经费2.21元。截止2010年底, 全国共有各类科普场馆1511个 (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 , 比2005年增长93.47%。全国共有科普画廊22.84万个, 城市社区科普 (技) 活动专用室7.3万个, 农村科普 (技) 活动场地39.8万个。

3. 科普传播媒介形式多样, 科普活动成为科技惠及公众的重要平台。2010年, 全国共出版科普图书0.74亿册, 出版科普期刊1.57亿册, 共发放科普读物和资料6.2亿份, 较2005年分别增长116.81%、61.19%和23.77%。全国广播电台播出科普 (技) 节目总时长21.14万个小时, 全国电视台播出科普 (技) 节目总时长为26.13万个小时, 较2005年分别增长177.13%和146.4%。2010年, 全国共举办科普 (技) 讲座91.31万次, 听众达1.82亿人次, 较2005年分别增长65.34%和62.39%。共举办科普 (技) 专题展览14万次, 参观人数超过2.11亿人次, 较2005年分别增长62.74%和72.28%。共举办科普 (技) 竞赛5.68万次, 参加人数达5551万人次, 较2005年分别增长38.49%和76.74%。

4.科普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有利于科普发展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科普法》实施工作不断深化, 各地制订了一批相关配套地方法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推进, 使公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对科普场馆门票收入和进口科普产品给予税收优惠等一系列鼓励科普事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制定出台, 强化了政府科普服务能力建设, 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科普发展的积极性, 形成了全力推进科普发展的工作机制, 营造了有利于科普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面临的新需求

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新技术、新产品、新型服务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科技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公众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需求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迫切需要公众理解科学、支持和参与科学技术活动, 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普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科普产品研发能力不强, 科普原创作品少, 科普产业培育和发展仍在起步阶段;专业科普人员数量偏少, 科技工作者、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普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科普事业投入不足, 企业和社会力量对科普事业的捐助较少等。

“十一五”期间,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 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 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为加快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重要支撑。“十二五”时期,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的紧密结合、协调发展, 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加快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 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 以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 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加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科普工作, 支持公益性科普事业健康发展, 鼓励经营性科普产业发展, 加强科普对外交流与合作, 促进教育、科研与科普的紧密结合, 完善科普发展机制和政策环境, 为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发展目标

到2015年, 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高, 使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 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国家科普能力明显增强, 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具体目标:

1.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科普投入体系。实现政府科普投入显著提高, 到2015年, 实现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达到3元/年, 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均科普专项经费达到5元/年以上。全面落实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使企业成为科普投入的重要主体, 社会团体和个人成为科普投入的重要来源。

2.形成不同类型和特色的科普基地。到2015年底, 创建100个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中央和国家部委所建立的特色科普基地总数达到1000个左右;省级科普基地总数达到3000个左右。全国科普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有所改善,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 各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 在中等城市建有一座科技馆, 县级市建有科技活动中心, 在大型国有企业建有专题科技馆。实现在全国50%的街道 (乡镇) 、社区建有科普活动站 (室) , 50%的行政村建有科普画廊 (宣传栏) 。

3.社会科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6000家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 开展科普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备设施 (流程) 或展览馆;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中推动建设500家科普示范企业, 为公民理解科学和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提供丰富的场所。全国科技馆年接待观众量达到5000万人次。逐步推进省级以上科技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成本开放。

4.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涌现, 群众性科技活动广泛开展。大力创作图书、影视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 推出一批原创科普精品。引进国外优质科普资源, 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拓展科普传播渠道, 增强大众传播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 使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和途径显著增多。

5.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科普人才队伍。通过学校培养、在职培训、国外进修、国际交流、实践锻炼等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高素质科普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 万人拥有专兼职科普工作者人数达到15人。

三、重点任务

根据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 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

1.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 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使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增强, 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 养成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 构建义务教育阶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考试制度, 进一步推广“做中学”活动的经验和成果, 不断完善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和通用技术课程, 支持开展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推进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建立完善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机制, 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 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女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受科学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 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2.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 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结合农民创业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星火培训、双学双比、技能竞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百万新型女农民教育培训等活动, 继续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继续实施农业从业人员培训, 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 参与开展对进城务工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订单式或定岗培训, 使其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或达到上岗要求, 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3 . 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技能竞赛和日常科普教育活动, 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和职业技能, 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将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课程与培训教材, 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 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4.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任务, 落实各级各类干部培训规划, 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将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 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使其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处于前列。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录用、教育培训、综合评价全过程, 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执政能力。

5.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 提升社区科普能力, 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内容, 开展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节能减排家庭行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 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发社区内及周边科普资源, 鼓励科研院所、学校、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驻区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推动科普活动的社会化。

(二)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1.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地基本建设计划, 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研究制定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认定与管理办法以及监测评估体系, 定期开展检查评估。推动大型城市、中等城市、县级市 (区) 建设适应需求、各具特色的科普类场馆。大力推进基层科普设施示范工程, 进一步加强街道 (乡镇) 、社区、行政村的科普活动站 (室) , 科普画廊、宣传栏的建设。

2.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发挥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等超大型、综合性科技馆在科学传播普及中的示范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向公众开放科研仪器和设施、生产设施 (流程) 或展览馆, 建设一批有特色的行业科普教育基地。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科普基地结合自身优势, 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进一步发挥科普基地的职能和效用。重点支持中小科技场馆充实和丰富展教内容, 为中小科技场馆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服务, 提高其业务水平。推动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培训基地、文化宫等增加科普教育功能。引导海洋馆、野生动物园、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动植物园等增强其科普教育功能。

3.繁荣科普创作。大力创作图书、影视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 推出一批原创科普精品。重点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 开发一批展品、图书、挂图、音像制品和设备等。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 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开展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和推介活动, 推动优秀科普电影、电视节目在基层播放。把科普绩效列为相关单位与人员的年度考核内容, 激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的科普创作热情。鼓励将科学、人文、艺术融为一体的科普资源开发, 加强民生、生态和应急科普资源的开发, 以及适合农村和社区科普的设施和产品的开发。推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 设计和开发一批与学校科学课程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制作一批在青少年中有广泛影响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科普作品和科普网络游戏。开发适合社区乡村党员活动室、文化站、科技大院、农家书屋等设施使用的科普展教品, 加快基层科普设施建设。

4.促进科研与科普的紧密结合。研究制定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相应增加科普任务的办法与措施。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普活动, 推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创作试点。将科普工作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不涉及保密的情况下, 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科技发现和创新成果。完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 对承担政府科技项目的单位和承担者从事科普的责任和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在科技项目立项时提出科普要求, 在项目实施中鼓励向社会普及, 在项目验收时检验其科普成果及社会效应。

(三) 增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

1.加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制定鼓励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的政策措施, 推动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更多喜闻乐见的科普节目并增加播出时间, 出版单位增加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 综合性报纸增加科普栏目的数量和版面。推动各类大众传播机构参与科普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充分发挥科技宣传联席制度的作用, 统筹协调科普宣传工作, 做好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2.发挥互联网、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游戏软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开设科普专栏, 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建设科技专栏, 培育和扶植若干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促进网站之间开展科技传播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网络科学传播水平。

3.提升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质量。加强科学传播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组建科普宣传专家库, 推动科技社团与媒体的交流互动, 定期举办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活动,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科技报道质量。

(四) 强化若干重点领域科普工作

1.人口与健康科普工作。结合我国人口健康状况和疾病防控要求, 推进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的科普宣传, 努力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层和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重大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新传媒手段, 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科普活动, 促进医学科技资源科普化。在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卫生日等重要纪念日和活动中, 加强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心理健康、流行病预防和职业性疾病防控、戒烟禁毒、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科普专题活动。

2 . 环境与气候变化科普工作。创建类型多样、布局合理、适应不同人群的环保科普教育基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报纸、科普教育基地等, 普及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等基本知识, 营造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良好社会风气。

3.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科普工作。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 因地制宜, 组织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做好地震、气象、火灾、洪灾、台风等灾害预警等方面科普工作, 使社会公众了解预警信号、防御指南等气象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常识。

(五) 组织若干重大科普示范活动

1.组织好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普活动。组织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和企业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惠民服务活动, 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周、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等群众性科技活动;开展“科普日”、“院士专家西部行”、“院士专家科普巡讲”、“科技列车西部行”、“科学使者校园行”。各地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国际纪念日、安全生产月和防灾减灾日等, 组织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主题科普活动。

2.围绕重大科学事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性科普活动。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 提高公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水平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对涉及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工程项目, 建立面向公众的科学听证制度, 扩大公众对重大科技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能力。

3 .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针对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创新科普服务方式, 提高科普服务水平, 广泛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三农”网络书屋等农村科普活动。充分利用科普活动站 (室) 、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与流动科技馆等多种科普教育形式, 以普及知识、更新观念和传授技能为重点, 加强对农村基层, 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农民群众的科普服务能力。扩大科普大篷车服务范围, 促进展品展项更新, 增强为基层群众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中小学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建立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

4 . 组织开展科技专家进校园, 活跃青少年科普活动。不断丰富科普活动内容, 创新科普活动形式, 持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活动、走进科学殿堂等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 鼓励在校学生参与科技实践的活动, 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在校博士生到所在地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服务, 从事指导学生科学实验, 传播科学知识等公益活动。

(六) 鼓励经营性科普产业发展

1.鼓励兴办科普产业。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 以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推动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出版、科普影视、科普动漫、科普玩具、科普游戏、科普旅游等经营性科普产业的发展。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科普展览、设计制作公司, 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普品牌, 形成多渠道兴办科普事业的良好局面。

2.开展科普产业试点示范工作。探索科普产业化发展的新机制和政策措施, 研究制定科普产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设一批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出版、科普会展、科普创意等科普产业试点示范基地, 加强试点引导,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科普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加大对科普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 扩大科普服务外包、科普产品与服务采购。举办科普产品博览会、交易会, 发布科普产品需求信息。支持科普资源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建设。

(七) 构建应急科普宣传机制

1.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制定应急科普宣传预案和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起协调到位、职责明确、任务落实的应急科普组织体系, 实行点面结合、专群结合的运作机制, 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管理机制。

2.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科普专业化水平。运用现代应急管理理念, 选择国内外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 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 进行应急科普的理论探索和相关技术开发。建立专家信息库, 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应急科普队伍。

3.建立针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日常性科普引导机制。通过专家讲座、举办展览、技能培训、媒体报道、体验式演习等科普活动, 提高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情况, 分类开展经常性的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向社会公众介绍传授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救、互救、预防、逃生、避险等基本技能和防护措施等, 普及应急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 引导公众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为社会的稳定与危机的化解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4.建立和完善应急科普服务支撑体系。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 建立储备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科普资源,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专业化的应急科普资源开发、集成及配送等机构, 丰富应急科普资源总量。在整合、开发应急科普资源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合作共享的模式, 推动网络应急科普资源的共享。

(八) 积极开展国际科普交流与合作

1.广泛开展政府和民间的国际科普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普理念, 引进国外先进的展教用品等优质科普资源, 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 带动我国科普能力的提高。支持我国优秀的科普展品、作品走向世界。

2.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普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科技夏令营、冬令营等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馆展教具交流与互展活动, 合作开展各种不同主题的科技活动周等群众性科技活动, 鼓励两岸三地的科普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与专题研讨, 支持澳门办好科技活动周。

四、保障措施

(一) 完善科普组织机制与政策法规

1.加强政府对科普事业进行统筹协调的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组织协调作用, 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科普工作,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确保科普工作依法行政有效推进。协调解决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监督检查重点科普任务的实施进展和落实情况。

2 . 完善国家科普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科普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加快制定《科普法实施条例》;推进地方科普条例制定工作。借鉴国际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研究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并进行试点监测;研究制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科普工作、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等相关政策。

3.加强对科普事业发展的监测评估。依照《科普法》, 加强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督促检查, 加强对各地和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科普活动的监测与评估。

(二)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引导社会多元投入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科普法》的规定, 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不断增加科普经费支出, 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各有关部门也要结合职能, 加大科普经费投入, 为开展科普活动、支持科普创作、建设科普示范基地、开展科普统计与监测以及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等提供经费保障。

2.建立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社会力量开展科普活动给予资助和扶持, 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化科普投入体系。建立科普投入和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逐步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的投入, 落实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的优惠政策, 推动各类科普平台整合共享, 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3.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针对社会需求, 引导企业开发科普产品, 拓展新型科普服务, 实现良性发展。落实国家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普的投入和捐赠, 享受减免税收的政策, 成为科普投入的重要主体;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科普事业, 相应享受减免税收的政策。

(三) 建立专业化的科普人才队伍

1.加快形成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科普事业, 不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加强高等院校科技传播等专业学科建设, 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 加强业务学习, 全面提升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2.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 形成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素质较高的科普兼职人才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倡导科技工作者、技术能手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 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鼓励科技、教育、传媒等方面的离退休专家和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普工作, 不断壮大科普兼职人才队伍。开展博士科普使者行活动, 支持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参与科普志愿者服务。

3.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基层科普组织人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业务骨干、农村科技带头人和基层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及离退休人员, 积极发展科普员队伍。发挥农村科普示范户、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骨干等农村科普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普人才建设,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科普人才特别是双语科普人才在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四) 加强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1.加强科普展教资源的共享与服务。推进科普视频网络的共建共享工作, 向社会推介优秀科普作品和选题。开展主题科普展览巡回展出活动, 推动展览和展品在各类科普场馆、设施、服务机构之间交流。促进科普展教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相衔接。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展教资源的支援力度。

2.建设科普资源数据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若干大型科普资源数据库及存储设施, 集成各方面已有数字化科普资源。建立科普数据资源、科普信息资源、科普产品资源数据服务中心, 分步骤完成全国服务节点的布局和建设, 为各类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信息共享服务。

3.共建共享基层科普设施。增强现有县级科技馆 (科技活动中心) 的科普展教功能, 共建一批具备科普教育、培训、展示等功能的县级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与相关社会设施共建共享基层科普活动站 (室) 、宣传栏, 建立遍布城乡社区的基层科普服务网点。

(五) 完善监测评估与表彰奖励机制

1.加强科普监测评估。建立科普活动实施效果评价机制, 形成对科普活动的良好导向。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各类科普场馆的建设标准、管理条例和评估办法, 对科普场馆的运行状况和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制定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标准和科普基地分类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国家科普统计工作, 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监测和评估, 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普事业发展基础数据, 完善国家科普统计数据库建设。

2.加大对科普工作表彰和奖励力度。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加大对优秀科普作品的奖励比重。通过设立青少年科技英才奖等方式, 激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并取得优秀成果。探索建立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开展科普活动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鼓励科技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政策, 吸引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 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科普作品创作。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多种形式的科普奖。

上一篇:幸会,西湖作文下一篇:刚踏上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