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2023-02-06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概念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企业文化

1.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3.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4.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5.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7.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的群体对外界普遍的认知和态度。--全景式管理

8.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9.(1)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

(2)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

(3)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4)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

(5)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

(6)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7)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8)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

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9)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

(10)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

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

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

企业形象还包括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比如VIS系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视觉标识,是社会对这个企业的视觉认知的导入渠道之一,也是标志着该企业是否进入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内容。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第二篇: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何特点,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什么

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

文/谭明友

什么是企业文化?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版本很多。笔者比较偏向于这种说法,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一、企业文化的类型

根据承载企业文化的企业类型的不同,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研发文化、生产文化、加工文化、销售文化、服务文化等。

根据企业内部构成要素的不同,企业文化可以分为团队文化、制度文化、执行文化、成本文化、安全文化等。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有其显著特征。深刻认识企业文化的特征,对于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讲,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

一是全员性。很多人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而且这种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老板文化的企业还为数不少。但如果回归企业文化之本,这种企业文化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很简单的道理,老板一个人撑不起来一个企业,老板顶多就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最具典型性的践行者、倡导者、推动者。如果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为什么还要叫企业文化而不干脆叫老板文化呢?所以说,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的文化。只有全体员工都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共识,并将这种共识付诸实践,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团队文化,也决定了其具有全员性。如果我们的老板在那里不停地喊“创新、创新、创新”,而企业员工都无动于衷,老板再怎么喊破嗓子也是无济于事。只有全员参与,创新才能走进生产,成为生产力。

二是阶段性。企业文化和事物发展规律一样,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因而,企业文化有阶段性这个特征。所以,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就要因地因时制宜,而不能固步自封、墨守陈规。所谓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企业文化里也要得到真实的体现。

三是差异性。这里所说的差异性,是针对于不同企业而言的。在现实中有很多企业,总是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那些世界知名企业身上,企图将世界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复制过来,然后自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这是十分荒谬的。打个简单的比喻,有一件衣服穿在别人身上特别好看,但换到你身上了不是尺码不合适就是颜色不搭配。人家有一米八,你只有一米六,你怎么穿别人的衣服?什么叫量体裁衣?就是因人而异,就是强调每个人的差异性。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这需要各个企业自身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各个企业之间有着一些共通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盘照搬照抄,如果这样,就给失败埋下了伏笔。尊重差异性,认识差异性,善于利用差异性,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四是渐进性。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企业文化后于企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慢慢沉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提炼,形成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文化理念。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先前提炼的文化理念会慢慢变得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这时,就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保证企业文化的生命的鲜活。当然,适度超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必要的,但这超前绝不可以没有依据凭空捏造,而是在掌握了企业发展规律之后对企业文化进行的创新。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表来看,企业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具有显著的渐进性。因而,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急躁冒进,要掌握火候。

五是无形性。企业文化不是生产也不是制造,企业文化更多的是无形的思维意识,它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各种载体上,但要真正形成力量,却只能运行在人们的脑海和心灵中。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或许不是核弹头,也不是航空母舰,而是人的思想。如果人的思想消失了,那么,整个世界也将会陷于沉寂。思想,是人类进步的最锋利的武器。但思想却是无形的,它以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人的脑海中。企业文化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首先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中。但这种文化积淀到一定程度后,它便会爆发出巨大的能力,催生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法,将一种被企业所倡导的文化意识灌注到实际行动中,成为激励、指导人们开展一切工作活动的有力武器。所以,认为企业文化不能立竿见影的或者举着企业文化无用论的人要清醒起来,任何企图一口吃成胖子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举措

如何建设好企业文化,这是令很多企业头痛的事情。很多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搞来搞去,就是没有出成绩,基本上停留在搞搞活动的层次上,企业文化基本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于是,很多企业抛弃了企业文化,认为这种东西可有可无,除了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外,基本上一无是处。也有一些企业很想搞好企业文化,但自己没那个基础,可能企业发展了十年二十年,从来没搞过企业文化,到了21世纪,企业文化开始升温,看着别人都在大张旗鼓地搞企业文化,它也不甘人后,于是,便请来了顾问公司,请一般人来给企业嫁接文化、造文化。这些人有钱赚,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轰轰烈烈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开会谈论,“企业文化”出来了。请来的这些人给这个企业造出了企业文化,厚厚的一本,要什么有什么,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请问,这一本就是企业文化吗?可以肯定的说,这不是企业文化,顶多算一本书,一本印着条条款款的书。与老板无关,与员工无关,与企业也无关。那么,企业文化到底该如何建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开展:

一是企业重视。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都应该对企业文化建设引起高度重视。企业文化既不仅仅是高层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基层的事情,更不是企业文化推广部门的事情,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事情。所以,企业上下都应对企业文化建设给予足够重视。这应在企业内部形成广泛共识。

二是领导带头。所谓领导,就是率领并引导部属从事某项活动的人。企业重视,但最关的还是需要公司领导重视。因为基层员工无论怎么重视,企业领导不重视,就会使企业文化停留在基层,也得不到落实和广泛认可。企业文化强调执行力,领导不重视,自然不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那么,在很多方面需要人、财、物的支持的时候就会得不到保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就会产生积极效应。就如一支军队,如果统帅都没有要进攻的计划,那么,士卒虽然勇猛,却也没有机会亮剑。只有统帅决心坚定,士卒才会奋勇争先,从而所向无敌。

三是全员参与。全员参与,这与企业文化的全员性的特征是一致的。企业文化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要在所有人中形成共识,而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全体员工都参与进来。企业文化在本质上决定了它是全员的文化,所以,部分人的参与还不算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只能说是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当然,全员参与也是一种理想的效果,但也是追求的目标。由于企业文化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所以,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让所有人都接受或认同你的文化价值。接受需要过程,全员参与也需要过程。作为企业文化的推广部门,期责任就在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四是活动推动。如果我们将企业文化限定在纯粹的理论框架内,那是非常片面的做法。同样,如果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活动,那也是非常片面的。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活动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而不能替代企业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文化活动,增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借助文化活动,宣贯企业文化理念,通过有形的东西促进无形的东西。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既然是企业文化活动,就要使活动具有目的和意义,而不能停留在吃吃喝

喝上面。比如,举办拔河比赛,就是要锻炼员工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凝聚力等;举行知识竞赛,给员工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举行旅游活动,让员工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从而营造一份愉快的心境做好今后的工作。

五是平台宣贯。这里所指平台,包括一切用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可以分为两类平台: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内部平台,如企业内部刊物、内网、宣传栏、会议、标语等。外部平台,如产品本身附带的文化元素、媒体宣传、企业外部网站等。这些东西都是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以耳闻目睹。通过这些有形的手段,将无形的东西以一种合适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而对企业员工或社会产生影响。

六是系统建设。这个系统括文化理念系统、外部识别系统、行为规范系统等。文化理念系统设计企业的宗旨、战略思维、经营原则和组织管理等。外部识别系统,包括企业的名称、定位、品牌、商标、宣传资料等的统一标准。行为规范系统就是对企业员工的言行举止的规定。企业的文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企业花费一定的精力。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企业本身具有的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系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系统。就如一艘船的船帆,会随着船的航程而发生升降变化一样,企业的文化系统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做出调整。

七是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企业在每年的发展规划中,都应该预留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当然,合理利用这笔资金实现文化的升值,是每一个企业最希望看到的。如果一个企业既想搞企业文化建设,又不肯投入,那企业文化建设或许也只能是随口谈谈。用什么支持文化建设,用什么证明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资金的支持就是其中一个方面。但必须注意,企业文化不能等同于奖励,资金是用来辅助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的,而不能用金钱来鼓励每个人去参与企业文化,否则,企业文化没搞好,拜金主义可能抬了头。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

一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最典型的作用就是凝聚作用。因为企业文化的存在,企业员工拥有某种共识,这种共识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在“同一船上”,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与企业息息相关,自觉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在这个层面上,企业文化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增强的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提升团队的协调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相对于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言的,即把企业员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欲望化成具体的目标、

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的建立,使广大员工了解了企业正在为崇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不但可以产生出具有创造性的策略,而且可以使员工勇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

三是激励功能。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企业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不断进取。

四约束功能。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常常不得不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即使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制约员工的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它使信念在职工的心理深层形成为一种定势,构造处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号发生,即可以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就形成了有效的“软约束 ”,它可以减弱硬约束对职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心理之间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一种心理抵抗力,从而使企业上下左右达成统

一、和谐和默契。

五是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的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形象,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二是外部形象,它能够更深刻的反映出该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企业形象除了本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之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的其他一些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如能将这种辐射作用发挥好,带给企业的将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难以估价的社会效益。这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五、企业文化的目标

企业作为盈利性的机构和组织,花费时间、精力去建设企业文化,不能为了形象工程而做无用功,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有其清晰的目标。具体讲,企业文化的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和终极目标。

企业文化的近期目标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文化不能独立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外,而是要服务于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盈利,它的一切活动都是要盈利的。如果企业文化不能为企业的这一目的而存在,那么企业文化便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必要性。那么,企业文化如何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呢?总体来说,企业文

化主要是通过增强企业执行力、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提高产品品质,以赢得用户的认可,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文化的远期目标是使企业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能对别人产生影响,别人以你为楷模。对企业来说,这种影响力可以使企业在受众心中或社会上树立优越的品牌形象,为企业能够更好地盈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企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喜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榜样。企业文化的远期目标着眼于企业的影响力,要求企业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放思维。

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这也符合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文化这个东西,一旦脱离了人这个核心,就好比人没有了生命,变得毫无意义。企业文化,当然不能脱离“人”这个轴心,否则就是空谈。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依然没有偏离它的初衷,依然归位于“人”这个个体的价值需求。而对一个人来说,用马斯洛的观点,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第二是安全需求,第三是社交需求,第四是尊重需求,最后才是自我实现。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所谓自我实现就是实现自己的梦想。企业文化立足于人,终极目标与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相结合,因此,我们说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人(包括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人,如企业员工、合作伙伴、投资者、消费者等)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是完全站得住脚的,也是有根有据的。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非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不可,这个时期少则十年二十年,多则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

第三篇:企业文化标语-企业文化标语

企业文化标语。企业文化标语又称:企业文化挂图。

企业文化口号。企业宣传标语等。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而企业文化标语则是将这些价值观或现象以具体的文字配合图形体现出来并张贴或悬挂于企业内部的办公区域。

中文名,企业文化标语。又称,企业文化挂图。实质,一个组织。性质,是企业行动的“思想指南”。。

主要作用。企业文化是无形的管理。起到企业文化宣传作用。

更能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增强企业凝聚力。所以很多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标语是体现企业文化的一种方式。01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02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03 诚信立足。创新致远04 持诚信互利共荣。以厚德载物05 有一份耕耘 。就有一份收获06 您的自觉贡献。才有公司的辉煌07 要想不被淘汰。只有跑在前面08 每天进一步。

踏上成功路09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10 一等二看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11 五湖四海聚一厂。情同手足友谊长12 培育礼仪员工。创造文明团队13 宁可因高目标而脖子硬。也不要为低目标而驼背14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15 保持环境清洁。做位可爱的人16 爱护公物。企业文化标语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发展17 生活因拼搏而存在。拼搏因生活而永恒18 为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19 遵守厂规厂纪。

争当优秀员工20 合格的员工从严格遵守开始21 自我提升。良性竞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22 心态正。事业成。不成也成23 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24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失意时你会需要他们25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26 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27 企业以人为本。员工以厂为荣28 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学习。互相关怀29 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让企业文化生生不息30 和传统的昨天告别。向规范的未来迈进31 企业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位员工的付出32 争做一流员工。

共造一流产品。同创一流企业33 要有好的灌溉。才有好的成果34 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35 持续改善是企业文化的精髓。

分类。1。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

2。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

足者。博闻。1。顾客的赞美。是企业最大的财富。2。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3。执行力的关键是细节。1。以质量为生命。以客户为中心。2。以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发展为前提。3。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4。以市场为导向。

客户为中心5。需要理解的是客户。需要改进的是自己。6。对客户奉献热诚。为客户着想。急客户之所急。客户的认可。是我们事业生存发展的土壤。7。争取一个客户不容易。失去一个客户很简单。

性质。企业标语是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统帅”;是企业行动的“思想指南”。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正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凝聚力才能发展。壮大。一个企业也需要凝聚力。才能走向成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在企业良

好运营时进行。当企业出现问题时。就不能分心再搞文化建设;还有人认为只要做好了内部文化建设就行了。殊不知在文化管理时代。文化的影响涉及到企业行为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的概念还应包括对外界的宣传。

让外界了解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文化。以寻求更大的社会价值认同。

网新企业。企业文化标语执行-敢于担当。按规定时间。高质量地完成预定结果学习-始终保持学习心态。

不断完善提升自我团队-思想统一。形成合力。量才而用。追求团队成功管理-增强大局观。双赢思维。注重沟通调研。形成方法论计划-合理规划。严谨有序。要事第一。黄金时间办要事品质-精心设计。注重细节。一次性把事做对道德-正直诚信。恪守。监督并打击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梦想-持之以恒。真正为实现互联网事业的梦想而奋斗。不为私心所困目标-坚持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

提升自身社会品质原则-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点滴创新。用数据说话。

第四篇:海航企业文化精髓—企业文化

一、大家对海航企业文化应有所思考

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大家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参观、考察,心里一定有极大的感触,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大家通过这几天的参观,会发现我们的员工有着良好地精神面貌,我们的美兰机场、美兰基地、新国宾馆、天海苑、康乐园都非常漂亮,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通过观看的音像资料和学习全套的海航企业文化丛书,大家会发现海航是个奇迹般的故事,海航有很多闪光的东西。这些都说明变革会带来新的机遇、新的见识和新的思考。百闻不如一见,请大家来看一看就是让大家了解海航到底是怎样一个企业?十年中海航从零开始是怎样取得今天的成就?对海航奇迹般的变化、海航取得今天的成就、海航员工崭新的精神面貌,希望大家好好地思考一番!

海航的成功在于改革的彻底、完善,由此也希望大家能够更进一步理解我们重组的意义。詹总把大家带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重组会给民生带来新的发展速度。大家要进一步加深对民生重组改革发展到新阶段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不移的贯彻重组方针,为民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大家来海航总部参观、学习,领悟海航的企业文化精髓,体会海航发展的精神动力,相信大家这种感受是比较深刻和多方面的。

海航十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员工和干部培训机制,每一位进入海航的员工都要按照集团制定的海航企业文化培训大纲完成相关课程。一个风气的形成往往是从一个领导开始的,一个文化、一套制度、一种理念、一个工作方法,都是从领导开始的,所以我总结了大家的智慧,在海航十年如一日地宣讲人道做人的学问,锲而不舍地把对管理干部的培训、把对管理干部的要求放在第一位,我认为只有从我们的管理干部做起,才可能带出好的风气,才能影响一大批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文化的交融和管理的复制在企业重组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志们被称之为海航的管理干部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对海航管理干部的要求?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海航管理干部?大家都是很有智慧和能力的,我希望和大家再次共同熟悉海航的企业文化以及海航对管理干部的基本要求,这样我们大家在沟通的基础上会大大地增强共识。

二、企业文化在海航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航十年发展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创造了中国航空界发展的奇迹,在两种体制过渡中创造了中国企业界发展的奇迹,被中国经济界称为“海航现象”,海航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时代进步的缩影,是海航人运用智慧创造一个中华民族新的企业制度的缩影。

海航十年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告诉大家三句话:发善念,用心力,尽人力而顺天命。天下最大的力莫过于慈悲心力,真正去发善念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就会有心想事成的力,就会获得极大的成功。海航的发展正是运用了中国文化精粹中如何启发大智慧的方法和人道做人的学问去做人做事,这使海航的管理者具有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海航十年发展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抓住了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每一次机遇以及中国企业和民航改革的机遇。而为什么海航能够抓住这些机遇,成功的驾驭这些机遇,并使美兰机场、长安航、新华航、山西航这样一些国有企业和多年亏损的企业在很短时间里脱胎换骨、面貌一新、扭亏为赢、迅速成长?

天下任何事情都是机会与挑战并存,有智慧的人总在不断地捕捉机会,机遇永远属于时刻准备的人。但是,准备什么?怎么准备?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首先就是准备智慧,有智慧就能洞察一切机会。智慧怎么准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都告诉了我们。

在海航发展十年创造的点点滴滴成果当中,都反映出海航人的智慧,海航人都有一些特定的行为准则,做事认真、严谨、用心、用功。为什么这种管理理念能渗透到管理末梢?为什么能抓住中国以及世界发展的大势?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实际在各项事业中制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管理。如何管理?中国古人早已讲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管心,这是东西方管理的最高境界。海航形成了有智慧的制度,这些都是海航文化在发挥作用,正是由中国文化精粹中人道做人的学问和启发大智慧的方法构成了中西合璧的海航企业文化的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海航的管理干部。

海航文化的特色就是“内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外兼西方科学管理技术之精华”,有很多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在海航都得到了应用:iso-9000、六个西格玛、麦肯西的销售系统、应用微软和internet中最先进技术的海航e网等等。我们又把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的精髓提炼、集中、升华,创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海航特色的企业文化,因而也创造了海航十年辉煌的历史。一个企业的勃勃生机在于它的文化底蕴,海航正是以文化理念奠定了管理制度的基础,文化决不是文字或者一两本书,而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全体员工形成的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追求,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良好的氛围。认识海航,要从认识海航的文化开始,企业文化是海航事业发展的灵魂和神韵。

海航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积极引导大家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海航管理干部。大家都是海航大家庭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海航大家庭中管理者是我们集体中最重要的核心力量,有了大家的共识,大家能按照对海航管理干部的要求去做,就能在你们的带领下创造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所以,大家要按照如何做一个合格管理者的要求来重新塑造自身,充分认识用海航文化塑造自身的紧迫性,用《海航管理干部守则》的要求来深入思考和认真实践。

我十年如一日的给大家讲授企业文化,海航十年锲而不舍地学习和实践,塑造人的灵魂和心智,锤炼、造就了具有海航特色的管理干部队伍,正是这些有智慧、有能力的管理者创造了海航十年辉煌,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海航管理干部就要用海航企业文化塑造自身。这是在座的同志们要学习的,只有你们学好了,才能带动员工,才能更好地开展我们的工作。大家要学好“同仁共勉十条”,里面的每一条都是经典,要认真的学习,并用来指导工作。“健康以慎食为良药”,其实病都是吃出来的,现在“非典”肆虐就是生动的事例。时间就等于生命,要珍惜生命的机会,怎样认识自己的每一分钟?度过怎样的人生?“精进以持恒为准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大家要精进,每天坚持学习,不要浪费光阴,这样就会不断进步。所以“同仁共勉十条”中任何一条都值得大家好好学习,海航文化告诉大家很多大秘密,告诉大家很多人道做人的学问。海航文化的内容很多,刚才只介绍了一小部分,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读》、《海航管理干部必修读本》、《管理研究》等等都是我们的文化读本。大家把海航企业文化读本每天学习一遍,三个月下来定会有所收获,大家以经典为伴、与圣人同行,那就是读书养德,以道德品质优秀的古人为楷模来做人、做事,自然会受益无穷。

三、海航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海航管理干部有三条基本标准:具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塑造自身、提高修为的能力;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驾驭能力;具有圆满、智慧的办事方法和处事能力。

“三为一德”是海航管理者最基本、最核心的自身修为的主要内涵,大家要不断的在这方面加以努力。“为人之君”,要有君子般的气度、风格和责任。做到这点,可不是一日之功,要读书养性、提高修为,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读》、《同仁共勉十条》、《海航管理干部必修读本》大家都要认真去学;“为人之亲”,就是亲情般地善待他人;“为人之师”,即要求别人做到的,管理干部自己先要做到。这三条做起来的确很难,但努力做到这三条,海航管理干部的“德”就会油然而生。

中国文化中三大传承的核心就是一个“德”字,海航由“三为”而构成的“德”字有四个内涵:诚、善、勤、俭。即诚心待人、善念处事、勤勉工作、节约福报。四条做到,会在“德”字上有所提高,会带来好的发展运程。管理者面对的问题实际就是管心的问题,怎么管心?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心力、修为好。

现在大家就要开始用“三为一德”来塑造自己。如何塑造自身,我觉得大家要把握以下几条:

第一个把握――懂得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政治道德和怎样评价其工作。

舜帝讲过一句话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做一个领导者应承担起天下人的责任、承担起天下人的痛苦,有为天下人掌权的思想、有“公天下”的思想和胸怀,这是管理者最大的“德”。我们海航的管理干部要以此来要求自己,要关心下属,分担他们的忧愁。衡量一个管理者的政治道德就是一个“平”字,水不平则流,人心不平则鸣。怎样做到“平”字,就是要做到“诚信”和“公道”。诚心待人、公平处事,讲究做人的信誉,这是海航管理干部必须明确的,特别是当第一把手的更需要宽厚的胸怀、恢弘的气度。这样才能达到“大富”的境界,“大富”就是行为端正、思想纯净,一切都努力做好,愿天下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第二个把握――做一个合格的乐师。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驾驭能力,就要有一种管理艺术,要做到“和”。过去在中国文化里面将“乐”和“礼”分成两个层面,“礼”从外部制度上规范人的行为,而用“乐”来化育人心。“乐”中包括琴、瑟、笙、竽四种乐器,四种乐器弹成一种“和”声时,就是天籁之音。“和”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故宫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等就象征着中国文化中的“和”。如果管理者能使下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团体就一定能搞好。如果调谐万人的心声为一个“和”音,就成为万籁之声,则海航的事业就会所向披靡、无往不胜。所以,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人心弹出美妙的曲子来,管理干部一定要学会当好一个乐师,弹出“和”声,这就是管理者的责任,也就是管理艺术和管理境界。

第三个把握――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养。

将“三为一德”当成观心自省的明镜,以此来回顾和反省自身行为,时刻提醒自己是不是做到用“三为一德”要求自己。同时建议大家认真学习海航的企业文化丛书,加强读书学习,日本文化就得益于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的《菜根潭》,日本的管理者在进入高层前必须做两件事,就是学习禅定和熟读《菜根潭》,外国人尚且这样,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来提升自身修为呢!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要加入海航的读书学习行列,每月学习一次,学点东西、记点东西、写点东西,就能凝神聚气、读书养性,这点点滴滴都是提升自身修为的方法,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文化的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给大家推荐的书是一个引子,更希望以此换取大家学习东西方文化的自觉性,形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追求一种学习型的人生。

重视因果,珍惜福报。天下事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今天黄河断流、沙尘暴、非典,都是人类同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因果反映。“众生看果,菩萨看因”,如果大家都有看因果的智慧,很多事做起来就会小心多了,很多事就不敢乱做了。出现了什么样的“果”,就一定有产生“果”的“因”,大家要珍惜福报,精进人生。“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大家有机缘工作在一起是最大的因缘,大家何不团结友爱、珍惜缘分、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共同奋斗。我们海航的“四大”就是“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有了这种理念指导,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做好,就能获得事业成功的喜悦。此外,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构成了影响人生的五大因素,而在这五个因素中三分人力、二分天命,自助天助,人的命运是可以自己把握的,所以大家要多培养道德、公德,多积阴功、多读书。

作为一个管理者做任何事情前要思考三个问题:你想要什么?你有什么?你准备付出什么?就是要明确目标、提高素质、勇于奉献。

除此之外,作为我们海航的管理干部在管理方法上要做到“四会”、“三明白”:即会出主意、会写文章、会用人、会办事,并且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

衷心希望大家通过对海航企业文化的学习,能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上有所提高,能够在海航的舞台上发善念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发挥出来,实现从谋生到人生的转变,生有所立、死有所归,都能有个安心、快乐的人生。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对人生的理解上、在人生的智慧方面、在做人做事的理念上都有所提高,达到做人做事的圆满境界

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大家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参观、考察,心里一定有极大的感触,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大家通过这几天的参观,会发现我们的员工有着良好地精神面貌,我们的美兰机场、美兰基地、新国宾馆、天海苑、康乐园都非常漂亮,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通过观看的音像资料和学习全套的海航企业文化丛书,大家会发现海航是个奇迹般的故事,海航有很多闪光的东西。这些都说明变革会带来新的机遇、新的见识和新的思考。百闻不如一见,请大家来看一看就是让大家了解海航到底是怎样一个企业?十年中海航从零开始是怎样取得今天的成就?对海航奇迹般的变化、海航取得今天的成就、海航员工崭新的精神面貌,希望大家好好地思考一番!

海航的成功在于改革的彻底、完善,由此也希望大家能够更进一步理解我们重组的意义。詹总把大家带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重组会给民生带来新的发展速度。大家要进一步加深对民生重组改革发展到新阶段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不移的贯彻重组方针,为民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大家来海航总部参观、学习,领悟海航的企业文化精髓,体会海航发展的精神动力,相信大家这种感受是比较深刻和多方面的。

海航十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员工和干部培训机制,每一位进入海航的员工都要按照集团制定的海航企业文化培训大纲完成相关课程。一个风气的形成往往是从一个领导开始的,一个文化、一套制度、一种理念、一个工作方法,都是从领导开始的,所以我总结了大家的智慧,在海航十年如一日地宣讲人道做人的学问,锲而不舍地把对管理干部的培训、把对管理干部的要求放在第一位,我认为只有从我们的管理干部做起,才可能带出好的风气,才能影响一大批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文化的交融和管理的复制在企业重组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志们被称之为海航的管理干部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对海航管理干部的要求?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海航管理干部?大家都是很有智慧和能力的,我希望和大家再次共同熟悉海航的企业文化以及海航对管理干部的基本要求,这样我们大家在沟通的基础上会大大地增强共识。

二、企业文化在海航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航十年发展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创造了中国航空界发展的奇迹,在两种体制过渡中创造了中国企业界发展的奇迹,被中国经济界称为“海航现象”,海航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时代进步的缩影,是海航人运用智慧创造一个中华民族新的企业制度的缩影。

海航十年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告诉大家三句话:发善念,用心力,尽人力而顺天命。天下最大的力莫过于慈悲心力,真正去发善念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就会有心想事成的力,就会获得极大的成功。海航的发展正是运用了中国文化精粹中如何启发大智慧的方法和人道做人的学问去做人做事,这使海航的管理者具有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海航十年发展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抓住了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每一次机遇以及中国企业和民航改革的机遇。而为什么海航能够抓住这些机遇,成功的驾驭这些机遇,并使美兰机场、长安航、新华航、山西航这样一些国有企业和多年亏损的企业在很短时间里脱胎换骨、面貌一新、扭亏为赢、迅速成长?

天下任何事情都是机会与挑战并存,有智慧的人总在不断地捕捉机会,机遇永远属于时刻准备的人。但是,准备什么?怎么准备?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首先就是准备智慧,有智慧就能洞察一切机会。智慧怎么准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都告诉了我们。

在海航发展十年创造的点点滴滴成果当中,都反映出海航人的智慧,海航人都有一些特定的行为准则,做事认真、严谨、用心、用功。为什么这种管理理念能渗透到管理末梢?为什么能抓住中国以及世界发展的大势?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实际在各项事业中制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管理。如何管理?中国古人早已讲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管心,这是东西方管理的最高境界。海航形成了有智慧的制度,这些都是海航文化在发挥作用,正是由中国文化精粹中人道做人的学问和启发大智慧的方法构成了中西合璧的海航企业文化的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海航的管理干部。

海航文化的特色就是“内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外兼西方科学管理技术之精华”,有很多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在海航都得到了应用:iso-9000、六个西格玛、麦肯西的销售系统、应用微软和internet中最先进技术的海航e网等等。我们又把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的精髓提炼、集中、升华,创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海航特色的企业文化,因而也创造了海航十年辉煌的历史。一个企业的勃勃生机在于它的文化底蕴,海航正是以文化理念奠定了管理制度的基础,文化决不是文字或者一两本书,而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全体员工形成的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追求,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良好的氛围。认识海航,要从认识海航的文化开始,企业文化是海航事业发展的灵魂和神韵。

海航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积极引导大家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海航管理干部。大家都是海航大家庭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海航大家庭中管理者是我们集体中最重要的核心力量,有了大家的共识,大家能按照对海航管理干部的要求去做,就能在你们的带领下创造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所以,大家要按照如何做一个合格管理者的要求来重新塑造自身,充分认识用海航文化塑造自身的紧迫性,用《海航管理干部守则》的要求来深入思考和认真实践。

我十年如一日的给大家讲授企业文化,海航十年锲而不舍地学习和实践,塑造人的灵魂和心智,锤炼、造就了具有海航特色的管理干部队伍,正是这些有智慧、有能力的管理者创造了海航十年辉煌,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海航管理干部就要用海航企业文化塑造自身。这是在座的同志们要学习的,只有你们学好了,才能带动员工,才能更好地开展我们的工作。大家要学好“同仁共勉十条”,里面的每一条都是经典,要认真的学习,并用来指导工作。“健康以慎食为良药”,其实病都是吃出来的,现在“非典”肆虐就是生动的事例。时间就等于生命,要珍惜生命的机会,怎样认识自己的每一分钟?度过怎样的人生?“精进以持恒为准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大家要精进,每天坚持学习,不要浪费光阴,这样就会不断进步。所以“同仁共勉十条”中任何一条都值得大家好好学习,海航文化告诉大家很多大秘密,告诉大家很多人道做人的学问。海航文化的内容很多,刚才只介绍了一小部分,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读》、《海航管理干部必修读本》、《管理研究》等等都是我们的文化读本。大家把海航企业文化读本每天学习一遍,三个月下来定会有所收获,大家以经典为伴、与圣人同行,那就是读书养德,以道德品质优秀的古人为楷模来做人、做事,自然会受益无穷。

三、海航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海航管理干部有三条基本标准:具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塑造自身、提高修为的能力;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驾驭能力;具有圆满、智慧的办事方法和处事能力。

“三为一德”是海航管理者最基本、最核心的自身修为的主要内涵,大家要不断的在这方面加以努力。“为人之君”,要有君子般的气度、风格和责任。做到这点,可不是一日之功,要读书养性、提高修为,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读》、《同仁共勉十条》、《海航管理干部必修读本》大家都要认真去学;“为人之亲”,就是亲情般地善待他人;“为人之师”,即要求别人做到的,管理干部自己先要做到。这三条做起来的确很难,但努力做到这三条,海航管理干部的“德”就会油然而生。

中国文化中三大传承的核心就是一个“德”字,海航由“三为”而构成的“德”字有四个内涵:诚、善、勤、俭。即诚心待人、善念处事、勤勉工作、节约福报。四条做到,会在“德”字上有所提高,会带来好的发展运程。管理者面对的问题实际就是管心的问题,怎么管心?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心力、修为好。

现在大家就要开始用“三为一德”来塑造自己。如何塑造自身,我觉得大家要把握以下几条:

第一个把握――懂得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政治道德和怎样评价其工作。

舜帝讲过一句话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做一个领导者应承担起天下人的责任、承担起天下人的痛苦,有为天下人掌权的思想、有“公天下”的思想和胸怀,这是管理者最大的“德”。我们海航的管理干部要以此来要求自己,要关心下属,分担他们的忧愁。衡量一个管理者的政治道德就是一个“平”字,水不平则流,人心不平则鸣。怎样做到“平”字,就是要做到“诚信”和“公道”。诚心待人、公平处事,讲究做人的信誉,这是海航管理干部必须明确的,特别是当第一把手的更需要宽厚的胸怀、恢弘的气度。这样才能达到“大富”的境界,“大富”就是行为端正、思想纯净,一切都努力做好,愿天下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第二个把握――做一个合格的乐师。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驾驭能力,就要有一种管理艺术,要做到“和”。过去在中国文化里面将“乐”和“礼”分成两个层面,“礼”从外部制度上规范人的行为,而用“乐”来化育人心。“乐”中包括琴、瑟、笙、竽四种乐器,四种乐器弹成一种“和”声时,就是天籁之音。“和”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故宫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等就象征着中国文化中的“和”。如果管理者能使下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团体就一定能搞好。如果调谐万人的心声为一个“和”音,就成为万籁之声,则海航的事业就会所向披靡、无往不胜。所以,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人心弹出美妙的曲子来,管理干部一定要学会当好一个乐师,弹出“和”声,这就是管理者的责任,也就是管理艺术和管理境界。

第三个把握――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养。

将“三为一德”当成观心自省的明镜,以此来回顾和反省自身行为,时刻提醒自己是不是做到用“三为一德”要求自己。同时建议大家认真学习海航的企业文化丛书,加强读书学习,日本文化就得益于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的《菜根潭》,日本的管理者在进入高层前必须做两件事,就是学习禅定和熟读《菜根潭》,外国人尚且这样,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来提升自身修为呢!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要加入海航的读书学习行列,每月学习一次,学点东西、记点东西、写点东西,就能凝神聚气、读书养性,这点点滴滴都是提升自身修为的方法,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文化的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给大家推荐的书是一个引子,更希望以此换取大家学习东西方文化的自觉性,形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追求一种学习型的人生。

重视因果,珍惜福报。天下事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今天黄河断流、沙尘暴、非典,都是人类同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因果反映。“众生看果,菩萨看因”,如果大家都有看因果的智慧,很多事做起来就会小心多了,很多事就不敢乱做了。出现了什么样的“果”,就一定有产生“果”的“因”,大家要珍惜福报,精进人生。“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大家有机缘工作在一起是最大的因缘,大家何不团结友爱、珍惜缘分、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共同奋斗。我们海航的“四大”就是“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有了这种理念指导,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做好,就能获得事业成功的喜悦。此外,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构成了影响人生的五大因素,而在这五个因素中三分人力、二分天命,自助天助,人的命运是可以自己把握的,所以大家要多培养道德、公德,多积阴功、多读书。

作为一个管理者做任何事情前要思考三个问题:你想要什么?你有什么?你准备付出什么?就是要明确目标、提高素质、勇于奉献。

除此之外,作为我们海航的管理干部在管理方法上要做到“四会”、“三明白”:即会出主意、会写文章、会用人、会办事,并且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 衷心希望大家通过对海航企业文化的学习,能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上有所提高,能够在海航的舞台上发善念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发挥出来,实现从谋生到人生的转变,生有所立、死有所归,都能有个安心、快乐的人生。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对人生的理解上、在人生的智慧方面、在做人做事的理念上都有所提高,达到做人做事的圆满境界

第五篇:企业文化和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模式

先与后取的经营模式

一个企业要成功,就要付出某种经营代价来换企业的效益。先与之、后取之是一种成功的经营之道。

日本企业的公益经营就是先与后取的典型经营模式。他们跳出了纯商业思维定式,在公益服务中求得新的生机。公益经营是在提供公众服务过程中扩大企业影响、吸引消费者的,比单纯产品宣传与推销的效果更佳。企业能把服务扩大化,把为公众服务作为己任,从而会带来更加的经营效益。

从投入产出的规律看,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支付、给与是收入、取之的必然代价。不过,在许多情况下,支付与投入、给与和取之有着时间上的距离,更有一定比例的内在联系,一般支付与收入成正比。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先与后取的经营思想。

与之和取之使企业经营的辩证法。有人认为,企业除了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外,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事谋取最大利润。为此,不少企业采取多种方法,唯利是图,结果效益不佳。而成功的企业采用利益循环的辩证经营模式,有效的指导了企业的经营活动。

从市场大系统看,把消费者、经销商和企业生产者看成是一个整体,建立起相互依存与发展的动态关系,使企业发展及利益良性循环,不仅源源不断的产生效益,还使企业利益真正最大化。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

(一)

日本传统文化的许多东西,是直接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儒家、释家和道家的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伦理文化,至今是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它形成了日本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西方个人至上而强调群体意识,强调把人本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

日本的管理类书籍把人事的管理列为企业管理分类之首,他们从“企业即人”出发,认定“人事管理是极为重要的项目”。在日本企业管理学家近藤次郎看来,人本管理就是一种依靠互相交心的方法,使每个人正确认识他在组织中应完成的任务和担负的责任,同时必须使他们能最大的发挥他们的能力,使在组织中劳动的个人感到满意,体会到生活的意义。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发挥所有人的干劲。人管理人取得成功的状态是引导组织中所有的人都鼓足干劲,这方能说是高明的管理;被管理者不觉得自己是被人管理,每人都向自己的喜爱的方面奋发努力,这时自然能达到集体或组织的目标。

人本管理要把对人的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1、“自我管理”。应重视企业中的每个员工的个人自尊心,它可分为“健康的自我管理”和“作业(工作)的自我管理”。

“健康的自我管理”是指自我管理身体健康和自我管理精神健康,可通过读书以学习前人的教诲,或接受信仰(宗教)以改变心境,求得精神的宁静。它要求既把自己作为对象,又把自己当作管理者。

“工作的自我管理”主要指在企业中推行的“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它系车间的作业集体,为提高作业效率,防止次品和提高质量,自己用特性因果分析图等方法,通过讨论,自己进行改进的运动。这样就超越了组织和职务上的等级差别,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行控制全体成员的集体行为。

2、“集体管理”。即以集体为对象的管理。这里强调等级职务和服从,资本主义社会通常是给管理者以高薪,组织中的成员也就为有朝一日成为管理者而刻苦努力,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依靠竞争和上进心来维系这个组织以达到目标。在“集体管理”模式中,采取的方法首先是提高成员的自觉性,其中首先是自我批评。在集体管理中,如果害怕一部分成员管理其他成员的做法会恶化关系,那么,进行自我批评就不用担心这种情况。

人本管理相当集体管理中的“自我管理”,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应用。事实上,这是集体管理的一种巧妙的方法。日本的有些企业废除了部、科长制,分成不同的功能集团,作为小组住家推行自我管理,还有因采用了这种模式参与经营活动而实现了劳资关系的协调,取得了成功。这种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不急于求成,平时进行充分的教育和思想交流,最终实现这种关系。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

(二)

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得益于人本管理,在人力调配最优化、工作效能最优化、产品和销售最优化、人的积极性激励、参与管理最优化这5个方面贯穿人本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人力调配的最优化。日本的大企业近年来为获得富有新思想、具有开拓性的人才,以便进可“抢人”,退可“留人”,对原来刻板的人事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以职位的平等竞争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利用竞争机制促使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选拔的创新。日本许多大公司对于内部的职缺,或开拓新事业所需的人才,除照常录用大学生外,开市场是内部公开招考制,层次从中层干部一直到新事业的负责人。

为了防止业务分类过于繁杂、组织机构过于庞大的“大企业病”,许多大企业相继撤出了组织间的壁垒,以使人员流动更为流动,这可使每个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工作效能最优化。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智能科学的运用,为适应人类劳动结构及工作机能的重大变化,企业劳动工作制度正在发生变革。劳动工作管理正向着灵活机动、宽松宜人的管理模式转变。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认为,人的个性机能决定了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工作效率,如果规定统一的工作时间有不同的工作效率,如够规定统一的工作时间,就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最佳工作效能。因此,许多企业家都着手在企业内部开发部门试行自由时间制和谈性工作时间制。智能型的管理部门及其岗位上的一部分职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和生活习惯,完全自由的安排工作时间,使一部分“宝贵人才”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在最佳时间内发挥最佳创造效能和工作效能。

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创造潜能。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潜能永无止境,高智能的技术人才更是如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可分为两种,即主动性发挥和被动性发挥。前者是自觉自愿的,后者是被动的,受外部意志支配驱动的,非自觉的。显然,改革工作制度能使人们主动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尤其是当自己的权益、义务、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的变化、兼顾等途径相联系,并获得理想效果时,这种发挥往往能达到最佳境地和最大限度。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时间的充分、合理的利用及其人生价值的发现。实现这种改革的管理制度,可给劳动者适当的空间调节,既可使劳动者科学安排劳动时间,提高岗位劳动效率,又可适量增加社会劳动时间,根据需要协调劳动过程,以提高综合劳动效能,也有益于劳动者心理和生理的保护。它有利于推动社会各种产业的发展,多方位的实现人的价值。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价值是无限量的。人的才能只有在多方位的施展中才能得以释放。而传统的固守一岗一位,老死于一家单位一个岗位的工作制度,只能禁锢人的思维,抑制人的才能。许多才华横溢、足智多谋的人才便是这种传统工作制度禁锢下的牺牲者。改革工作制度,允许人们兼职服务、交叉任职等,不仅有利于人才发挥多种智能优势,施展多方面的才华,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多方位实现人的价值。

3、产品和销售最优化。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世界上许多大公司采取满足各种人需求的产品和销售最优化策略,以反映各种人的需求。

4、人的积极性激励。世界许多大企业十分强调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法人持股大于私人持股是日本股份制企业区别于欧美企业的一大特点。企业的股票在法人手里,就是说,日本大部分股份制企业是企业间相互持股的,对此,日本采取了限制私人持股率、提高法人持股率的做法。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因为法人持股的目的不是买卖股票以获利或分享高额的股息和红利,而是为了加强企业间的利益联系。因此,法人股东虽也参与和监督企业决策,但一般不干预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此外,法人持股还能促进企业集团和系列企业的合作关系。相互持股使企业集团和系列企业达到松散的联合,既能将企业之间的利益捆在一起,又不至于削弱某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淡化所有权后,企业的命运掌握在经营者手中,而企业经营者又通过诸如从职工中提拔经营管理人员等方法,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共同分担经营风险;在员工中宣传“企业是大家”的思想,这样就形成了经营者、员工和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5、参与管理最优化。人本管理文化模式强调让员工共同参与管理,强调企业发展与员工的关系,以命运共同体的形式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企业鼓励员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全员参加管理,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与特长,从而形成企业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特点的个性。这种全员参加的管理,采用的是多种形式。质量管理小组的选题也是广泛多样的,如效率、安全、质量、设备、节能等。重要的是企业家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讲求实效。目标规定要十分明确具体,措施也要得力,这样才会有成效。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它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企业界也受到普遍的重视。 三种有效的经营模式

日本的走动式、欧美的和拢式、东南亚的抽屉式是80年代风靡世界的三种管理模式,它们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来说仍然是值得借鉴的。

走动式是指企业家身先士卒,深入到企业员工之中,体察民意,了解真情,沟通意见,与部属打成一片,共创佳绩。这种模式在东方文化背景中更显其卓越性。走动式还意味着一种看得见的管理。企业主管经常走动于生产第一线,与工人见面、交谈,希望员工能够对他提意见,能够认识他,甚至与他争辩是非,是一种现场的管理。优秀的企业家总是深入员工之中,了解真情,多听一些“不对”,而不是听一些好话,不仅关心员工的工作,叫得出它们的名字,而且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员工们就觉得企业主管重视他们,工作自然十分卖力。一个企业有了员工同心同德的努力和支持,自然就会兴旺发达。

和拢式是欧美盛行的管理模式。和拢是希腊语的“整体”和“个体”合成的词,用来表示一种新观念,即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性。它的具体特征是: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企业的每个员工对企业有使命感,“我就是企业”是和拢管理中一句响亮的口号。这种管理模式孕育了企业员工的自我组织性。企业是由每个人支撑着的,而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作用更大。因此而放手让下属作决策,自己管理自己,尽情为企业贡献力量。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学识水平各不相同,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要促使不同的看法、做法相互补充交流,使一种情况下的缺点变成另一种情况下的优点。

和拢式发挥个体分散和整体协调相统一的优势。按和拢管理的特点,一个组织中的单位、小组、个人都是整体中的个体,个体都有分散性、独创性,通过协调性树立整体的形象。和拢管理促使整个企业与个人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自豪感。

抽屉式管理模式流行于东南亚,它形容在每个管理人员办公室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对于他们每个人的职、责、权、利相统一。在管理中,既不能有职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结合。 矢志称强——一种风险经营管理的文化模式

现代世界知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始终贯穿着一种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它的思想精髓就是称强和风险经营。这些企业善于将这种思想精髓演化成自己企业的一种管理文化模式,贯彻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风险经营的管理文化模式,使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化风险为战胜困难的具体措施和力量,最终化险为夷。

彼得·德鲁克认为,在富有开拓精神的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风险经营。在风险经营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注意力集中到市场上。对于一家新风险企业未能达到它指望要达到的目标,或者根本无法生存下去的一个通常的解释是:在别人出来夺走我们的市场之前,我们干得不错。但这些人开始向我们从未听说过的顾客出售产品,突然间,他们便夺走了市场。凡是真正的新东西都能创造出人们以前从未想到过的市场。

新的风险企业必须一开始就假定,它的产品或服务可能在设计这种产品或服务时根本就没有想到的市场上找顾客,用于根本没有设想到的地方,并由新风险企业没有想到的、甚至根本不知道的顾客来购买。

如果新的风险企业不从一开始就这样把眼光盯着市场,它就可能为竞争者创造市场。创办新风险企业的人必须把时间花在外面,花在是厂长,同顾客和自己的推销人员呆在一起,研究情况和听取意见。新的风险企业必须制定一些日常条例来不断提醒自己,一种产品和服务要由顾客而不是生产者来确定。在生产或服务给顾客带来的用途和价值方面,它必须不断的向自己提出挑战。

对新的风险企业来说,最大的危险就在于自认为自己比顾客更了解产品或服务是什么样的或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去购置和有什么用途。首先,新的风险企业必须愿意把出乎意料的成功看作是机会,而不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冒犯。它必须接受营销术的一个基本原理,即企业的任务不是去改造顾客,而是使顾客得到满足。

2、金融上的远见。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市场上是刚创业的新风险企业的通病。这是新风险企业初创时期的最严重的病症,即使对那些生存下来的新风险企业来说,这种病症也可能成为妨碍企业发展的长期因素。

在新风险企业发展的狭义阶段,最大的威胁则是对金融方面注意不够和缺乏正确的金融政策。这首先是对迅速发展的新风险企业的威胁。新风险企业取得的成功越大,缺乏金融上的远见带来的危险也就越大。一旦发生了金融危机,克服起来极为困难,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这种危险显然是可以防止的。创办新风险企业的企业家是很不考虑金钱的,因此,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利润上。

3、建立一个高级管理班子。企业营业额上不去,盈利、质量或其他任何重要的方面都不起作用,其原因是缺乏一个高级管理班子。企业的发展已经超出一两个人管理的规模。它现在需要一个高级管理班子。班子要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这种关系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建立起来。 企业文化模式的选择

为了研究分析不同文化制度下不同企业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有必要对不同形态的企业文化模式进行分析和选择。

1、选择企业文化模式的依据。企业的性质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而企业文化模式则是社会和企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会直接、间接的通过企业文化反映出来。在通常情况下,企业选择文化模式的一般依据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国情和企业个性。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企业文化模式的基本依据。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或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文化模式各不相同。生产关系的性质规定了企业文化模式的社会经济性质。

2、现阶段中国企业文化的模式。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模式可分为单一型和混合型两大类。单一型包括经营目标类、团结创新类、质量技术开发类、市场竞争类、文明服务类。经营目标类就是浓缩了企业的经营宗旨,“概略的反映出企业追求的精神境界或经营战略目标。”团结创新类就是凝结了企业团结奋斗等传统价值观和拚搏创新的群体意识。质量技术开发类就是立足于某一优质名牌,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开发新技术。市场竞争类就是注重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强调拓宽市场销路,争创第一流效益。文明服务类就是优化为顾客、用户和社会服务的意识,做到服务上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更多俄企业采用的是混合的企业文化模式,即把经营宗旨、经营战略、价值取向融合在一起。

有人把中国企业文化模式归纳为风险型、竞争型、稳妥型、保护型四种。风险型文化模式所关注的不只是企业眼前的利益,而是关心企业的未来,他们为未来发展的拚搏精神和投资意识都是不同凡响的。这些企业的领导决策果断,态度坚决。由于风险型存在着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能够减少风险,战胜风险,往往会取得比其他企业更大的回报。竞争型文化模式既重视同其他企业的竞争,也重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和个人之间的竞争,善于通过各种竞争去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效率。稳妥型文化模式较多的看到已经取得的企业业绩,多有戒备的心理和守业的心态,一切求稳渐进。由于他们行动迟缓而往往失去经营的良机。保护型文化模式重视已有的管理规范的程序化,习惯一切照章办事,不思创新,对如何随环境变化创企业新路缺乏动力。四种文化模式各有利弊,如何扬长避短,去迎接企业未来的竞争和挑战,是企业管理的重大课题。

上一篇:企业文化墙设计方案图下一篇:企业外出参观学习有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