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位人民艺术家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有几位人民艺术家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指哪几位菩萨?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菩萨,象征智慧的菩萨。《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说,文殊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姿罗门家,由母亲的右腋而生,生而能言,十种祥瑞同时出现。他遍访仙人求出家法,九十五种外道辩论师都辩不过他,终于在释迦牟尼佛处学道成为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也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牟尼佛宣说佛法。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在山西五台山,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协侍,顶结五鬓,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协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一个象征真理(普贤)。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说:普贤原为东方宝威德上五律国之菩萨,遥闻释迦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华经,特为听受,到达时佛已讲完此经,当夜即将入灭普贤表示守护此经,释迦佛赞叹认可。密教称普贤为“金刚萨埵”“菩贤萨”等。中国佛教相传,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据说普贤有延命益寿之德。因而出现为祈求延命的普贤延命菩萨像。

地藏菩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他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十轮经》卷一,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于仞利天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佛既灭,弥勒佛未出世之前,自愿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地藏原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月(读rou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月(读rou肉)身,据说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地藏十轮经 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具有无量数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为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常示观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异类化身,以教化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所以又称“千体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本已证入十地之果位,但为教化众,仍处身闻,独觉等地,不愿成佛。至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像等,必能离诸忧苦,不坠恶道,并能获得土地丰壤,家室永安,先亡生天,现在益寿,所求遂意,无水火灾,虚耗辟除,杜绝恶梦,出入神护,多遭圣因十种利益。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中,他是西方过去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是从梵语的'Avalokitesvara'菩萨发展而来,汉语音译“啊那婆娄吉低输”、“阿缚卢极低湿伐罗”等,意译为“光世音”。在中国,唐以前称之为“观世音菩萨”,后为避唐皇李世民讳,遂改为“观音菩萨”。传说阿弥陀佛为其父,大势至菩萨为其弟。

《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的候补佛。

观音菩萨是东亚民间崇拜较为普遍的菩萨,在各种佛教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极大。

白衣观音,又称白衣大士、白处观音,其形象更具女子的特色。有时候,白衣观音足边站一男孩,或者手抱一婴孩,遂又成求子心切者崇拜之至的“送子观音”或“送子娘娘”。

1.菩萨的分类

按照佛教的修行层次,菩萨分为胁待菩萨和供养菩萨。

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按照佛教的理论,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之中有无数佛,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众生。而每一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因此,佛国世界里的胁侍菩萨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谁也无法计算。在石窟壁画中经常画的是“八大菩萨”。即释迦佛的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观音菩萨、势至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这些都是佛经上有名的菩萨,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萨画在佛的身旁,也称为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画像和佛陀画像一样,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天冠中有宝瓶。文殊菩萨手持宝剑,身乘青色雄狮。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或经卷,身乘六牙白身。地藏菩萨手持如意宝珠和锡杖,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冠,为僧人像。

供养菩萨,中修行层次低于胁侍菩萨,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佛教里把供养分为三种:一是利供养,即香花、香火、灯明、饮食、资财的供养。二是敬供养,即礼敬、朝拜、赞美、歌颂的供养。三是行供养,即警奉三宝,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养。又称为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供养菩萨实际上为佛陀和宣扬佛法服务的菩萨。常画在佛座下面或胁侍菩萨、佛弟子的两边。姿式有站,有坐,有蹲、有跪,形象众多。如奏乐菩萨、歌舞菩萨、献花菩萨、敬香菩萨、燃灯菩萨、跪拜菩萨、持经菩萨、赴会菩萨、听法菩萨、思维菩萨,禅定菩萨等都可以说是供养菩萨。供养菩萨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规定,画家们可以任意创造,所以供养菩萨的形态比胁侍菩萨多,数量也比胁侍菩萨大。

按佛教的宗派划分,菩萨又分为显宗菩萨和密宗菩萨。

显宗菩萨是依照显宗教义和仪轨所画的菩萨像。此类菩萨亦称正菩萨,与常人相同,一首二臂,法相庄严,面容慈悲,姿态优美。如八大胁侍菩萨和各种姿态的供养菩萨。

密宗菩萨是依照显宗教义和仪轨所画的菩萨像。此类菩萨与常人相异,多首、多臂、多目。如领先臂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千手千钵文殊、不空绢索观音,如意轮观音等。在密宗菩萨中,又分为汉传密宗菩萨和藏传密宗菩萨。汉传密宗菩萨的法相同显宗正菩萨相似,只是多首、多臂、多目,面容慈悲,姿态优美。而藏传密宗菩萨与汉传菩萨形象差异很大,不仅多臂、多首、多目,有的菩萨面目狰狞,阴森可怕。

敦煌石窟中显宗菩萨画像数量最多,初唐时才有密宗菩萨,数量很少。元代时才有藏传密宗菩萨,只有第465窟一个洞窟中绘有藏传密宗菩萨。

在各种菩萨像中,观音菩萨的种类最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遵照佛教显宗仪规所绘的一面二臂、或坐或立、法相庄严的显宗观音。

第二类是遵照佛教密宗仪规所绘的多首、多臂、千手千眼、手持各种法哭的密宗观音。

第三类是不遵守佛教仪规,由画家根据人们的意愿希求,自创风格,任意描绘,任意题名的观音。如水月观音、白衣观音、宝相观音、施财观间、烽珠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鱼蓝观音、杨枝观音等。这类型观音形象众多,民间有二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之说。

上述三类观音,在敦煌石窟擘画中都有画像,前两类数量多,后一类数量少。

2.菩萨的名称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土垂)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土垂)”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把观音菩萨称为“观音大士”,把普贤菩萨称为“普贤圣士”。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

3.菩萨的衍变

观音菩萨是一位最中国民俗大众敬仰的菩萨,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甚至超过了对佛陀的敬仰。在佛教各种画像和造像中,观音菩萨和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搞清了观音菩萨的衍变过程,也就明白了所有菩萨的衍变。

现在人们看到的观音菩萨是一位美貌动人,面善心慈的“东方圣母”,可人们并不知道,观音菩萨原业是畜不是人。观音菩萨由畜变人,由大丈夫变成一位东方美妇,有一个漫长的衍变过程。根据徐静波先生《观世音菩萨考述》一文和其他一些学者的考证: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七世纪时,印度婆罗门教的古经曲《梨俱吠陀》中,已经有了“观世音”。 不过,那时的观音并非丈无身,也非女儿身,而是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它作为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象征着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它能使关心盲者双目复明,恙疾缠身者康复,肢躯残缺者健全,不育女性生子,公牛产乳,枯木开花。“观世音”在当时受到古印度臣民的普遍信仰和崇敬,在整个社会中产生过巨大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五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主张解放奴隶,姓无贵贱,众生平等。比婆罗门教完善进步。佛教逐渐影响了婆罗门教教徒,并使婆罗门教徒转信佛教。转信佛教的婆罗门教教徒一时难以改变他们所有的信仰,便把婆罗门教中的观世音带到了佛教之中,成了佛教中的一位善神。

公元前三世纪时,佛教大乘教产生,佛教徒为了安抚众生之心,便将原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观世音正式吸收过来,成为佛教中的一位慈善菩萨,叫作“马头观世音”。那时的马头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还是一匹可爱的骏马。到了公元前后,佛教徒可能考虑到其他菩萨都是人身,而观世音是畜身,太不相配,便将“马头观音”改为人身。地是观音菩萨就由畜身变成了人身。

敦煌莫高窟第161窟中,画有马头观音像,不过这身马头观世音已是面善心慈的菩萨,只是戴着一顶高大的马头头盔式宝冠。佛教密宗中有马头观音画像,是密宗胎世故界六观音之一。这可能是观音由马变人过程中的遗迹。

佛教徒为使人们想念观音菩萨是人,不是畜,又给观音菩萨编造一份令人置信的“履历”,使观音菩萨完全“佛化”。众多佛经中便有了这样的说法:观音菩萨原是古印度转轮王无净念的大王子。《悲华经》中说:“有转轮圣王,名无净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为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泥图,即普贤菩萨。第一王子发下宏愿,要解除世间众生的一切苦难后来转轮王无净念成佛,即阿弥陀佛。王子也经数十年的修行,也已成佛,号称:“正法明佛”。为了实现他的宏愿,解除世间苦通信班,使众生获得安乐,而现菩萨身,协助佛陀,弘扬佛示。于是,观世音菩萨也就成了父王----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而其弟大势至菩萨成了父王的右胁侍。

据佛学专家们的考证,佛教传入中国,约在西汉末(公元一世纪),佛教在中国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观世音菩萨是随着佛教的传播来到中国的。传入中国时的观世音菩萨菩萨已是净土三经《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佛经》中西方净土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拜访观世音,在普陀洛迦山,“见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此时的观世音是王子出身的阿弥陀佛的“侍从官”和“勇猛丈夫观自在”,还不是女儿身的观世音菩萨。因此,早期的观世音菩萨塑像和画像是男身丈夫形。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法华经》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观世音菩萨的声望在中国日益提高,提到了下层广大人民的信仰。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造出了众多的观音菩萨萨。观音菩萨亦从“西方三圣”中的胁侍菩萨分离出来,成了一位最受人们信奉的佛教善神,经过几个世纪的佛教汉化衍变,观音菩萨逐渐异化,中国的僧俗大众不仅把这种外国“善神”变成了中国“善神”,而且把这位“勇猛丈夫”变成 了美貌女性。

为了使信奉大众相信观音菩萨确实是一位美貌动人,面善心慈,救苦救难的女菩萨,中国的佛教信徒又给观世音编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香山传》浒最广,故事大意是说:观世音菩萨原是古代妙庄王(即楚庄王)的五女儿,名叫妙善。三公主妙善聪慧美丽,从小笃信佛教。年岁稍大,父王为其配嫁。妙善执意不从,要削发为尼。妙庄王发现女儿抗旨出家。怒火冲天,率兵马将妙善捉拿。当即在京城斩首示众,并使她的灵魂堕入地狱中。玉皇大帝闻讯后,命阎王妙善灵魂救起,把妙善复活于香山紫竹林中。从此,妙善普渡众生,行善天下,化现成为观世间地菩萨。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久治不愈。医师告知:须要亲生骨肉的手眼方可医治。在此情况下,妙庄王的大女儿妙圆,二女儿妙英都不愿献出手和眼。妙善得知此事后,不念父王旧恶,挖下自己的双眼,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丸,救活了父王。妙庄王得知一切后,疚愧万分。为了纪念自己的爱女,请工匠塑一尊“全手全眼”观世音像。结果,工匠错将“全手全眼”误听为“千手千眼”。于是塑出一尊千手千眼观世音(妙善)的像。这故事传说,在北宋以前就已形成,河南宝丰县香山寺的宋蔡京所书《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远果史话碑“就已记载了这个故事。

根据现存佛教艺术史料和专家们的研究,东晋以前,我国的菩萨画像和塑像,几乎都是男性,一位“伟丈夫”。东晋以后,始有女性菩萨塑像和画像出现。 《胡应麟笔丛》中说:“女像观音造像始于南北朝”。隋唐之时,已出现大量的女性观音菩萨。唐代高僧道宣说:“造像梵相(画像)宋齐间”(相当于北魏)皆厚唇、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笔皆端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菩萨如官娃也。“(《释氏要览》)。宋代之时,观音菩萨已经完全女性化。元、明、清三代,观音菩萨更加世俗化,我们现在看到的观音菩萨像,已是一位按照中国人审美观点,摹仿中国女性容貌身材,穿戴中国衣冠服饰,面善心慈,美貌动人,庄重亲切的“东方圣母”。

其他菩萨的画像和塑像,也随观音菩萨走过了一个由男性变为女性的过程。这个衍变过程经历了非男非女、男身女相、女身男相、完全女性化四个阶段。这一衍变过程在敦煌石窟中留下了明显的轨迹。

第二篇: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官网: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美术类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与计划 1.绘画

2.设计学类

3.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 第 1 页 共 1 页

官网:

注: 1.以上各专业学制均为四年制; 2.根据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须文理科分别排序录取的省(区、市)招文科,不分文理科排序录取的省(区、市)文理兼收。各专业分省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实际公布的为准。

二、基本报名条件

1.符合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考生所报专业属省统考专业范围内的,须参加省统考且满足我校相应专业统考成绩要求; 3.身心健康,非色盲。

三、专业考试及成绩要求 1.考试组织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招生具体情况,2018年我校艺术类(美术)专业招生不再组织专业校考。我校绘画、设计学类、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三个招生专业的专业考试成绩,均采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素描、速写、色彩类)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须按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参加专业统考。 2.成绩要求

绘画专业: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级统考合格线且总分不低于满分的85%; 设计学类专业: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级统考合格线且总分不低于满分的80%; 第 2 页 共 2 页

官网:

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专业: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级统考合格线。

四、文化课考试及成绩要求 1.考试组织

考生文化课报名和考试按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有关规定进行。 2.成绩要求

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须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录取控制线。如考生所在省(区、市)未划定录取控制线,由我校参考该省其他类型录取控制线划定。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合并批次的省份按所在省(区、市)相关规定执行。其中,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高考总分的60%且不低于艺术类录取控制线。

五、录取规则

1.基本规则:考生专业统考成绩及高考文化课成绩须符合各专业相关成绩要求(详见本简章

三、四)。 2.各招生专业具体原则:

(1)绘画专业:按专业统考和高考文化课的加权成绩(专业统考占50%,文化课占50%)由高至低录取。加权成绩计算公式为:绘画加权成绩=0.5×(专业统考成绩/专业统考满分)×750+0.5×(高考文化课成绩/高考文化课满分)×750。 (2)设计学类专业:按专业统考和高考文化课的加权成绩(专业统考占40%,文化课占60%)由高至低录取。加权成绩计算公式为:设计学类加权成绩=0.4×(专业统考成绩/专业统考满分)×750+0.6×(高考文化课成绩/高考文化课满分)×750。 (3)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专业:按高考文化课成绩由高至低录取。

第 3 页 共 3 页

官网:

3.对于绘画专业、设计学类专业加权成绩相同的考生:优先录取专业统考成绩高者;专业统考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均相同的,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分数高者优先录取。对于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同的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分数高者优先录取。 4.有固定录取规则和投档规则要求的省份按照相应省份要求执行。

六、学费标准

根据国家关于艺术类专业收费标准的规定,2018年我校艺术类学生学费标准为10000元/学年。如果国家调整2018年艺术类本科学生学费标准,我校将按照国家批准的新标准收费。

七、入学及复查

1.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将根据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校对艺术类专业本科生实行试读制,试读期为一年。一年后经考核合格者转为正式生,不合格者退回原地区、原单位。

八、学生待遇

1.我校实行奖学金制度,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2.专业学习期间的学习用具、材料、外出写生等费用一律自理。

九、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第三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考研招生介绍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

考研招生介绍

设计艺术学(1305L1)

本专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1、视觉传达研究:本专业旨在培养在平面设计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现代平面设计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从事研究和教学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学生在校研究涉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广泛领域。

导师吴文越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博士。2001年赴丹麦学习平面设计。主题“为了年青人”邮票设计成为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发行邮票。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整体设计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电子出版物提名奖,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计算机系列丛书《黑魔方》获中国之星设计大赛整体视觉形象设计金奖,2010年获得大韩产业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特别功劳奖,及其他设计类奖项。并为国内多家政府机构、企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事业单位进行相关项目案例策划、设计。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教师。主要文章《ABCD不等于东南西北》、《中国设计思维: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民族立场》发表于光明日报。 著有《企业视觉形象创意设计》,《我的第一次》(有关设计经历的第一次)等。

导师郑晓红副教授,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硕士,苏州大学设计艺术学博士。曾担任日本Hishinuma设计事务所设计师、日本WATANABE TEXTILE ART STUDIO研究员、日本Hamano综合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日本Textile Design Association会员、日本色彩学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趋势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品牌策划、品牌创意设计与模式创新、色彩调和论研究、色彩数据化应用设计、城市色彩规划、室内空间色彩设计、异构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主要学术成果:《Japan The 1st Pleats Competition》展(最优秀设计奖);东京服装节Textile Design最优秀奖;《SIBORI国际扎染会议》优秀设计奖;《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版画作品入选);《郑晓红纤维艺术作品集》(黄河出版集团2006年版);《完美创意的实现》(译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色彩设计智能软件》项目负责人;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舞台灯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的色光情感偏好定量化研究》项目负责人。其设计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术设计展并获奖,并为国内多家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进行品牌策划和设计。

导师丛志强,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艺乡建创建人之

一、国家一级美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生态、艺术振兴乡村、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品牌建设、包装整合设计。

《自由主义视域中的设计伦理构建》《本位脱离:消费逻辑主导下中国设计师的危机研究》《情境设定在书籍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消费主义语境下中国设计生态失衡研究——基于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的视角》《失度、异化与丧失——消费逻辑主导下的中国设计危机》等多篇文章发表于《美术观察》《文艺争鸣》等CSSCI国家核心期刊。研究报告《艺术激活乡村》《浅谈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激活》被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采纳;《艺术激活乡村:一带一路传统文化村落创新性建设策略研究》被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村镇处采纳。

主持学校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传统村落中工匠文化的困境与创化策略研究——以设计生态学理论构建美丽乡村战略智库》;以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和学校面上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目重点项目《艺术激活传统村落途径研究》。30多个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及参展,大型作品《大观天下》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先后为多个大型企业进行品牌策划与设计,如:中国装饰集团、八喜冰激凌、承德中药集团、宏力集团、首安股份、无锡高达、艾文蒙特环境科技等。合作策划实施2018中国衢州柑桔文化艺术节、2018中国衢州柑桔音乐节、2019中国衢州国际柑桔文化艺术节、九问设计展、再启蒙艺术展、2018国家艺术基金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等大型活动。

2、环境设计研究

环境设计研究包含许多潜在研究内容,各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概括地说它由以下两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一是环境设计生成时所采用的媒体;二是环境设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从上述研究内容来看,恰恰反映了它与设计方法论的紧密关系。从国外大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来看,对环境设计生成时所采用的媒体的研究和开发比较多,而对环境设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的研究相对来讲比较少。在国内,在此领域有系统的研究还是相当初级的和偶发的。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研究的侧重点将锁定在环境设计的方法论意义上,对其出现的时间和顺序赋予更多的注意。这种考虑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现实情况,一是该课题研究的现状;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对环境设计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导师王英健教授,1961年生于北京市,1983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3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就职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名城所,1996年6月就职于东京ILC设计公司,同时任日本东海大学建筑学专业客座教员;1997年6月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讲师;2000年1月任WALL设计集团海外项目负责人;2003年8月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日本建筑学会会员。著有:《钢构造入门》(译著)、《建筑设计课题的表现技法》(译著)等书,并在海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规划设计有:辽宁兴城保护规划、承德市保护规划、南京新都心规划方案设计、南通新都心规划方案设计等。

导师李宇宏教授,曾学习风景园林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植物学专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曾就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职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现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任教。著有《景观生态旅游规划》(编著)、《简明场地设计》(译著)、《景观设计与施工英汉双解词典》(译著)、《景观设计基础——植物设计》《外国古典园林艺术》(著);主持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有诸多学术论文发表。主要研究领域是景观规划理论、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主持参与项目:大庆市黎明湖公园绿化设计、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山口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黑龙江省望奎庙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北京青龙湖休闲旅游区规划等。

导师陈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设计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著有《陈浩陈炯素描作品》、《房地产全程策划》、《陈炯风景素描集》、《艺术区形态研究》、《陈炯作品集》。参与项目有:主持设计中国公安部全国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统

一、主持08北京重点地区重点大街—机场路段改造设计、主持修改设计中国人民法院标志、主持全国人民法庭建筑外观形象统一设计、主持设计并制作贵州高等法院浮雕、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传统村落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3、跨媒介艺术研究(视觉传达研究)

跨媒介艺术(Inter media /Mixed Media)泛指“非单一媒介”的综合艺术形式,其中媒介的感知范围涉及视觉、听觉、触觉,媒介的物理维度涉及二维、三维、时间与空间。跨媒介艺术作品可根据创作的需要将不同的媒介在不同的维度中进行有机的组合。

跨媒介艺术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由早期的综合媒介绘画一直发展到今日当代艺术中的多媒体影像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互动艺术等,其跨媒介的表现形式包括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声音艺术、现场艺术等,这其中有表演与影像的结合、声音与装置的组合、摄影与实物的组合、绘画与摄影的组合、多重影像在空间中的组合等。在数字媒介与网络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介的因素使得跨媒介艺术形式具有了更广阔的可探索空间,其中,与以往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艺术观众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媒介的一部分参与在跨媒介艺术作品之中。

媒介间的平等使得任何一种单一媒介都有可能在其自身传统的基础上与其他媒介发生横向的有机结合,并在维度上扩大单一媒介的表现空间。因此,无论是传统的绘画、雕塑或是摄影、视频以及肢体表演都有可能在一个新的维度中形成一种具有探索性的跨媒介艺术形式。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童岩副教授,1962年出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1年毕业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

主要成果:

2006年11月空间互动影像作品<照相馆>入选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邀请展。

2006年7月互动影像装置作品<花开花落>,<惊动>应邀参加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的主题为《艺术游戏》的展览。

2006年3月主题《漂动的影像》视频装置作品在北京艺术东区“云水天地”画廊展出。

2013年1月论文“新媒体艺术观念的趋向”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年1月作品《更生•相续——北京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及杂院公共空间营造》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

2016年5月作品《安住——平民花园》入选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郭春宁教授动画与新媒体艺术课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世界动画研究协会成员,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芝加哥大学暑期研究项目导师及明德厚重人才计划导师。

出版专著《独立动画手册》,译著《思考沟通》,《数字媒体概论》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承担国家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出访温哥华电影学院,法国拉罗谢尔驻留艺术家,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访问研究者。

多部数字作品获得国际展览和收藏,其中与闫柏屾合作的《番茄酱》(Ketchup)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获第11届中国独立影像节评委会大奖,韩国釜山国际短片节大奖,法国丰特弗洛艺术交流。作品获选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瑞士国际动画节,巴西国际动画节,爱丁堡国际短片节和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等。

多篇中文论文发表于《当代电影》、《民族艺术研究》等学术期刊,多篇英文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克罗地亚电影》, 意大利《Imago》,《Cartoon and Animation Studies》及《Epistémè》。动画式纪录片、生成动画与游戏等主题论文在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新加坡、韩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以英文发言。并参与法国电影节、亚洲女性电影节、波兰动画节和英国影像节的艺术策展。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4、动画(视觉传达研究)

研究领域:动漫文化产业

研究方向:动画创作与理论。

研究的内容有:

课题1:对动画创作规律、美术设计、动作设计、制作流程、运动规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课题2:虚拟现实互动艺术——沉浸式古城堡影响博物馆系列研究

课题3:对动画片创作艺术方面的理论及相关的电影理论、美学原理、视听理论、剧本创作等相关理论进行广泛的研究。

课题4:动画导演的空间处理研究

课题5:传统技术与新技术探索研究

导师赵前副教授,1959年出生于广州市,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1980——2002年任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动画部,担任动画片导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演,1987年至1991年赴日本留学专攻动画制片,在动画片创作一线从事主流动画片创作、制作工作20多年,曾担任多部电视动画系列片导演、美术设计、原画设计等工作。

2002年任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动画专业学科带头人;影像/新媒体导师工作室学术主持人;成都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评委;中国学院奖评委;美国俄亥俄大学中商国际视觉艺术大赛组委会中方评委;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动漫设计大赛评委。

主要作品:中央电视台26集系列动画片《音乐船》,第11集导演、美术设计、第1集、2集、3集、4集、5集的原画设计;中央电视台十集电视系列动画片《小贝流浪记》,第四集导演、美术设计;大型影院动画片《猫咪小贝》,执行导演。

获奖:中央电视台十集电视系列动画片《小贝流浪记》第四集导演、美术设计;1999年8月获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00年12月获第五届全国电视节目“金童奖”。大型影院动画片《猫咪小贝》执行导演;2000年5月获1999中国电影华表奖(政府奖)和优秀美术片奖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主要著作:《没有围墙的课堂——动画艺术的人文关怀》(专著);《动画基础》(译著);《赵前作品集》;主编21世纪经典动漫系列教材:《动画片场景设计与镜头运用》(编著)(国家级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精品动画影片分析》(主编);《动画影片视听语言》(编著)《动画短片创作基础》(编著)《原动画设计》(编著)等。

导师郭春宁教授动画与新媒体艺术课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世界动画研究协会成员,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芝加哥大学暑期研究项目导师及明德厚重人才计划导师。

出版专著《独立动画手册》,译著《思考沟通》,《数字媒体概论》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承担国家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出访温哥华电影学院,法国拉罗谢尔驻留艺术家,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访问研究者。

多部数字作品获得国际展览和收藏,其中与闫柏屾合作的《番茄酱》(Ketchup)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获第11届中国独立影像节评委会大奖,韩国釜山国际短片节大奖,法国丰特弗洛艺术交流。作品获选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瑞士国际动画节,巴西国际动画节,爱丁堡国际短片节和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多篇中文论文发表于《当代电影》、《民族艺术研究》等学术期刊,多篇英文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克罗地亚电影》, 意大利《Imago》,《Cartoon and Animation Studies》及《Epistémè》。动画式纪录片、生成动画与游戏等主题论文在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新加坡、韩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以英文发言。并参与法国电影节、亚洲女性电影节、波兰动画节和英国影像节的艺术策展。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第四篇: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文化艺术策划是文化产业的源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艺术策划”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创专业,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开设此专业方向的大学。经过2005年至今八届的开办,为国内培养了大批文化产业管理骨干和策划人才,深受社会的欢迎和学生的好评。为加快中国文化艺术策划业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文化产业接轨的步伐,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艺术策划人才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经北京市学位办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举办艺术学专业(文化艺术策划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一、【培养方向及目标】

将理论和实践、文化与技艺、专业与跨界相融合,以原创性和唯一性为旨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为体现。以大文化观为指导,以大创意思想贯穿课程,培养学员具有文化产业管理能力和策划力、思辨力、艺术想象力及实战能力的高级文化产业策划、管理人才。

二、【课程目标】

以国际大视野和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为教学目标,培养中国文化艺术策划精英。旨在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向国际化、规范化、多元化、品牌化、谋略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增强本土文化艺术策划力和市场号召力。

三、【课程设置】

既有文化艺术策划与管理的理论课程,又有跨界博物的拓展课程;既有国内外文化产业与策划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又有人生规划与心智训练;既有范式的课堂教学,又有文化产业实际项目参与;既有国际文化产业最新理论、资讯研究,又有国内外著名专家提供高端智慧和针对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疑。 (参照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专业要求实施教学)

由中国著名高校教授:文化学者;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专家;项目管理运营专家;著名文化艺术策划专家;著名投融资专家;品牌营销专家;影视导演制片人;出版和传媒界专家;演艺界名人;文化创意产业和艺术产品生产人及相关产业的专家组成。(详情参见附件)

五、【教学优势】

发扬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教育特色,发挥艺术学院多项艺术学科的教学优势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的专业优势,集国内著名高校教授和业界专家组成顶级师资队伍。为广大学员提供一个学位提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名人互动交流的机会和学员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激活思想、开拓创新的人际关系平台。

六、【报名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工作积极,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大专以上学历免试入学(有学士学位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七、【招生对象】

文化艺术管理机构、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演艺团体、网络传媒公司、文化艺术公司、广告公司,艺术院校、旅游部门、会展公司、画廊、影视公司、文化经纪人、文化艺术策划人、文化艺术营销者、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单位、文化艺术投资商等。本科毕业或大专毕业,从事相关工作者和准备投身于此工作者。

八、【学习安排】

周末班:学习时间二年。每月二次周

六、日集中学习(每月第一个周

六、日,导师辅导课一次)。

脱产班:学习时间一年。每周二次集中学习、实践及导师辅导(参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和工作室项目以及政府、社会文化项目)。

集中班:学习时间二年。每学期在中国人民大学集中学习一次(八天),共四次。

九、【学习管理】

学员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注册,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统一进行管理;在学习期间,委派专职班主任全程管理,并组建学生班委会协同工作。

十、【证书与硕士学位申请】

学习结束,完成全部进修科目且成绩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颁发进修班结业证书,国家承认研究生同等学力。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学员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名录,并成为“人大英才联谊会”会员。

十一、【学习费用】

1、学 费:24000元/两年 (含听课费、学杂费)

2、资料费:按工本费实收

3、学员在学习期间的食宿费、差旅费等由学员本人或所在单位自理。

4、学员如申请硕士学位,申请考试费用和参加论文答辩费用按中国人民大学有关收费标准另行交纳。

十二、【报名录取事项】

1、报名时间:正在招生中,欲报从速!

2、报名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新图书馆北侧)

3、报名所需材料:

a. 本人最后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A4) ; b. 本人身份证复印件2份(A4) ;c. 本人学位证书复印件2份(A4) ;

d. 4张近期(蓝底)2寸证件照片,2张1寸近期(蓝底)证件照片;(注:要求同一版证件照片)

e. 填写完整的报名登记表。

第五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音乐学专业硕士考研招生介绍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音乐学专业硕士考研

招生介绍

音乐学专业(1302Z1)

一、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主要研究作曲技术理论,并通过分析研究大量经典音乐作品,以及实践练习进一步深入掌握各种作曲技法。侧重学习作曲者,在全面掌握所学技法的同时还需熟练地运用各种曲式和体裁进行实际的音乐作品创作;侧重学习作曲技术理论者,应深入系统地掌握各类型音乐分析方法,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侧重视唱练耳学习者,在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对本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还需要具备编创专业实例教材的能力。

导师赵方教授(作曲方向),1960年出生于湖北,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舞台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委。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小提琴专业,获学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工会副主席。创作公演多部大型舞剧、歌曲百余首及大量舞蹈、电视剧、电影音乐。代表作大型舞剧《土里巴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山乡书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华表奖”,歌曲《百合》获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著作《20世纪中国名歌名曲赏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王玫副教授(视唱练耳方向)。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多次赴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密西根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以及国内的多所院校进行访问、讲座。曾先后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多所院校讲授视唱练耳课程,多次出席担任各种音乐赛事评委,指导学生获得奖项。主要成果有:我国第一部自主研发的多媒体一体化软件教材“考生听力冲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法国雷卡视唱系列教程(上海出版社,2011)等;主持参与多项包括“视唱练耳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应用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其中《V字图标节奏同步速记法》经过几十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上较有成效地解决了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速记问题,获得奖项有:广播电视部电教节目二等奖(电视讲座:儿童五线谱入门,1989),全国首届奥林匹克音乐能力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1992),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与乐理试题设计大赛(乐理课件和听力课件)优秀奖(2007),全国艺术高校视唱改编&创作&演唱大赛优秀奖(2008)等。

导师刘洁副教授(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方向)。自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先后在本院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现任音乐系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教授课程为: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科研成果:2012年,书著《贝里奥音乐戏剧<迷宫Ⅱ>及其相关音乐分析研究》(16万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字),由团结出版社出版。2013年,论文《贝里奥新人声作品中多元化的文学语言》发表于《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论文《论肖斯塔科维奇对奏鸣—交响套曲的革新》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艺术歌曲《渔家傲》发表于《音乐创作》。2009年,论文《肖斯塔科维奇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发表于《音乐创作》。2007年,评论文章《十载心系民生 一曲怀颂神州》发表于《人民音乐》。2006年,评论文章《民风造绝响 自然成天籁》发表于《人民音乐》。2004年,艺术歌曲《祖国正是春天》发表于《音乐创作》。2003年,评论文章《曲中品“戏”》发表于《人民音乐》。2002年,评论文章《夏日里的南风》发表于《人民音乐》。2001年,评论文章《阳光下的祖国》发表于《人民音乐》。2001年,评论文章《巾帼不让须眉》发表于《人民音乐》。

导师张放副教授(作曲技术理论方向),旅美钢琴家,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中国音协高校联盟钢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硕士和演奏家证书、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艺术学博士(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多次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近期合作的交响乐团包括厦门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近年来在核心期刊、核心报刊发表十余篇论文,其中论文《微中见著 恒中求变——约翰·科瑞利亚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诺幻想练习曲中的音高素材与结构关系》发表于《人民音乐》、《20世纪上半叶西乐东渐历史语境下的中国新音乐文化现象》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论文《威廉•博尔科姆现代钢琴作品中点描技法的音响元素量化与对比研究》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效果历史与视域融合—伽达默尔现代诠释学视野下的音乐表演》发表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立德树人,文艺沉潜的力量——以当前音乐艺术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为例》发表于《光明日报》、《从音符中寻找审美教育之利器》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出版专著《当代美国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研究》(16万字)。受上海音乐出版社之邀,担任德国G.亨乐出版社发行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舒伯特音乐瞬间》等教材译著工作。并多次出席担任国内外钢琴赛事、音乐节、高峰论坛的评委和嘉宾。悉心指导的学生在重大钢琴赛事中屡获嘉奖,培养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 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

二、音乐表演:主要分为器乐和声乐两部分:器乐方面主要研究中西方不同时期和风格的经典曲目及理论文献,进行规范教学的理论建设,在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做出探索与研究。目前所招收乐器方向包括:钢琴、弦乐、管乐。声乐主要研究中西方美声经典传统曲目,涵盖歌剧、艺术歌曲等内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1)钢琴演奏艺术:主要研究钢琴表演的传统曲目,教学理论,流派风格,历代大师,发展趋势。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类优势学科,在研究钢琴演奏艺术的基础上,根据多元音乐教学法理论,分析研究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音乐教学体系。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够熟练掌握音乐训练技能、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学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在具备演奏能力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实践和研究双钢琴演奏、钢琴与其他乐器、声乐合作的室内乐形式,主要针对国内音乐/艺术院校普遍缺乏系统训练的教材,规范教学的理论这一长期以来存在的状况,在合奏技巧,经典文献,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作出有建设性, 能指导教学方向的研究。

导师张放副教授,旅美钢琴家,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中国音协高校联盟钢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硕士,并成为极少数被该校授予“备受尊重”的演奏家证书的演奏家,曾担任该校钢琴系助教工作两年。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获第12届美国南密苏里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奖项; 第2届美国VIARDO国际钢琴比赛奖项及拉赫马尼诺夫协会特别奖;美国JESSE KNIESEL艺术歌曲比赛艺术指导首奖。张放先生曾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音乐节中演出,近期合作的交响乐团包括厦门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曾作为特邀表演艺术家身份,受邀于纽约音乐节、纽约国际钢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琴音乐节、保加利亚阿尔贝·罗素国际钢琴音乐节,美国伊斯曼国际青年钢琴比赛、德国拜罗伊特国际艺术节等国际艺术盛会。首张个人演奏专辑收录于《钢琴艺术》唱片评价栏目(2013年1月刊)。2016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演奏专辑《变奏曲与协奏曲》。2008年起作为创始人之一先后组建北京室内乐团和洛克三重奏,演出足迹遍及中国、美国、以色列、德国、爱尔兰、比利时、芬兰、保加利亚等著名音乐厅及高等学府。悉心指导的学生在重大钢琴赛事中屡获嘉奖,培养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如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旧金山音乐学院等,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先后在《人民音乐》、《黄钟》、《交响》、《郑州大学学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期刊、报刊及CSSCI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当代美国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研究》(16万字)。应上海音乐出版社邀约,担任德国G.亨乐出版社发行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舒伯特音乐瞬间》等教材译著工作,并多次出席担任国内外钢琴赛事、音乐节、高峰论坛的评委和嘉宾。

导师刘琉副教授,旅美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著名的伊斯曼音乐学院。在美留学时间里,先后获钢琴演奏博士学位、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钢琴演奏学士学位以及Catherine Filene Shouse 艺术管理证书,刘琉博士目前是伊斯曼音乐学院史上唯一一个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获得者。2012年刘琉博士应邀回国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发展,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荣获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刘琉博士活跃在国际演奏舞台上,多次在国内外大型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MTNA国际钢琴比赛、斯坦威国际钢琴比赛、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比赛等等。其演奏足迹遍布全球,包括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依兹曼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2014年, 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的最新CD《光阴的回响》,一经上市,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作为音乐教育家,刘琉博士受邀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15年, 由她和管延军教授撰写的论文《Parents’ Music Training Motivation and Children’s Mus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收录在国际著名音乐类期刊“Psychology of Music”(音乐心理学)中,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音乐心理学期刊上发表。2013-2015年间,刘琉博士三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文跃然副教授合作,撰写的三篇论文均在SSCI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由刘琉博士译著的钢琴系列教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2年在中国首次发行至今。她最新的专著《多元音乐启蒙教育浅谈》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2)弦乐演奏艺术:小提琴方向:主要研究小提琴传统曲目、教学理论、流派风格、历代大师、发展趋势。中提琴方向:主要研究中提琴经典文献,对主要作品的诠释与艺术表达进行演奏与学术探索,注重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养学生各种程度的教学法与相关教育理论,分析中提琴的不同流派风格与历代大师的艺术特点和专业发展趋势。室内乐方向:主要针对国内音乐/艺术院校普遍缺乏系统训练的教材,规范教学的理论这一长期以来存在的状况,在合奏技巧,经典文献,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作出有建设性, 能指导教学方向的研究。

导师程亚威副教授(小提琴方向),国家一级演员,硕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七日生于沈阳。父母均为小提琴教授.三岁开始随父学琴,曾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小,中学在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林耀基教授,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大学,师从郑石生教授。曾两次获得全国小提琴比赛优秀表演奖。1996年加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多次赴欧美国家举行重奏及室内乐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曾与小提琴家梅纽因、穆特、沙哈姆,指挥家小泽征尔,钢琴大师付聪、阿格里奇,大提琴家麦斯基、王健有愉快成功的演出。2007年2月,应宁波音乐厅邀请,成功举办了独奏音乐会,演奏了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极大成功。

导师齐悦副教授(中提琴方向),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艺术学院音乐系弦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中提琴学会理事,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作为演奏家,齐悦的足迹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多个国家,活跃于国内外的表演舞台。他曾在德国贝多芬音乐节、美国斯多音乐节、国家大剧院室内乐系列音乐会、北京音乐厅国际室内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乐音乐季、中央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音乐节、青岛交响乐团音乐季等著名音乐节,以及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在内的多所世界著名音乐学府举办专场音乐会或讲座。他曾与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家小泽征尔等世界一流音乐家同台演出。他曾受美国驻华大使的邀请,在美国大使馆为30多位在华各国大使举行专场室内乐音乐会。他的个人独奏跨界音乐会《音乐的天堂》,获得媒体高度关注。齐悦在教学方面也颇有成就,他的学生曾考入中央歌剧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杭州爱乐乐团等国内一流职业乐团工作,曾考入美国印第安纳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克利夫兰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外顶级学府学习。先后在《艺术评论》、《当代电影》、《交响》、《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期刊、报刊及CSSCI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齐悦还参与了文化与旅游部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写了《表演艺术团体知识产权指南》以及《中国音乐产业报告》等。齐悦曾多次担任全国各类艺术比赛评委。2010年被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中国外交学会共同推选为“美中杰出青年领袖”。2017年获得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颁发的“名师奖”。

(3)管乐演奏艺术:单簧管:从不同时期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双簧管:从不同时期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大管:从不同时期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室内乐:主要在合奏技巧、重奏配合、个性塑造等方面有建设性研究,注重对学生协作演奏能力的培养。主要研究:交响乐团应试方面所涉及到的乐队片段谱例解析与演奏策划。

导师王深(双簧管方向)博士。现任艺术学院音乐系管乐教研室主任。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祝盾教授。1996以全奖考入洛杉矶爱德华艺术学院。2000年,以全奖在曼哈顿音乐学院学习,师从Joseph Robinson(纽约爱乐双簧管首席),并获得纽约爱乐乐团基金会颁发的卓越人才奖。2004年至2009年,受聘于迈阿密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助教,并在佛罗里达“新世纪”艺术学院任双簧管教师。在此期间,于2006年在迈阿密大学音乐学院取得硕士学位,2009年12月取得博士学位,是中国首位美系双簧管演奏博士。并著论文《双簧管在乐团应试的理论指导及典型曲目分析》。2000至2009年期间,在美国印地安那、洛杉矶、迈阿密、田纳西、纽约等地成功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并两次应邀约担任IDRS(国际双簧木管联谊会)Gated Serenade曲和Gated Ballad曲的首演独奏演出。先后被聘为迈阿密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佛罗里达大歌剧院双簧管副首席、迈阿密都市芭蕾舞团双簧管首席、好莱坞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迈阿密巴赫Society双簧管首席、Greater Palm Beach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Boca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佛罗里达Naples爱乐乐团客串双簧管首席、美国新世纪交响乐团客串双簧管演奏员,纽约爱乐乐团客串双簧管演奏员。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陈光曦副教授/博士(大管方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党务秘书、团委书记、硕士生导师,院聘副教授,中国巴松协会常任理事。2010年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巴松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0岁开始学习巴松,在德期间,担任德国科隆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巴松首席,并多次担任德国青年交响乐团巴松首席,随团在欧洲多个国家进行演出。2009年10月,受韩国著名长笛演奏家金冶亨先生邀请,参加了韩国举办的首尔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此外,他的足迹遍布科隆、法兰克福、巴黎等欧洲各大城市,并在哈尔滨、大连、厦门等国内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个人独奏及重奏音乐会,受到业内人士一致好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成果,如《木管室内乐演奏的综合艺术特征》、《探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立体声录音技术分析及辅助音乐教学研究》等学术文章均发表在南大及北大核心期刊。还出版了国内首本巴松教学重奏教材《巴松经典重奏曲集》。此外,陈光曦积极活跃在国内重大巴松比赛及活动中,曾受邀担任第一届“岚松杯”全国巴松比赛评委、海淀区青少年木管比赛评委,深圳国际木管夏令营大师班巴松主讲教师等等。2013年7月,应国际双簧协会邀请,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双簧艺术节。2013年8月,作为艺术总监成功组织策划了首届“天淇知美——国际低音谱号艺术节”。曾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先进工作者、全国高等院校基层优秀团干部、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房博然(单簧管方向)博士。自幼学习钢琴, 后师从著名单簧管教育家金光日教授。2001年考入柏林Hanns Eisler高等音乐大学,先后师从著名单簧管演奏大师Karl leister教授和著名单簧管演奏家教育家Diethelm Kühn教授。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并于同年考入德国魏玛“Franz Liszt”高等音乐大学,继续攻读独奏家学位(相当于博士学位),师从于单簧管演奏大师 Martin Spangenberg 教授。于2009年以“Bravo”的最高成绩毕业。在德期间,曾被众多音乐家邀请参与许多新音乐作品的演出并录制cd,2008年受到邀请与魏玛音乐学院院长Rolf-Dieter Arens合作在德国“Hundisburg”音乐节中举办独奏音乐会。赴德留学期间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在德国已成功举行了上百场音乐会。于2006年起担任Martin Spangenberg 教授的助教.2008年起于德国柏林国立“Joseph-Schmidt”音乐学校担任讲师。2008年及2009年先后两次破格以法式单簧管考入德国耶拿爱乐乐团及德国鲁多施塔特歌剧院,成为两个乐团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法式单簧管演奏家,也是第一位进入德国职业乐团的华人单簧管演奏家。2009年他的音乐会由德国广播电台进行了直播。随后于中国国家大剧院成功举行讲座及音乐会。德国Pasewalk日报对他的演奏评论道:“梦幻般富有魔力的音乐表现力”,“无以伦比的技巧和声音表现力”,“他用他的单簧管使一切变得可能!”2010年归国,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成为全球最大的乐器厂商法国布菲公司的签约艺术家及德国知名哨片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笛头厂商AW公司的中国形象代言人。现任中国音协单簧管学会副秘书长,亚洲管乐联合会中国部副主席兼秘书长。

(4)声乐演唱艺术:声乐主要研究中西方美声经典传统曲目,涵盖歌剧、艺术歌曲等内容。

导师刘维维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经文化部选拔派往巴西参加里约热内卢第12届国际声乐比赛,荣获娜依拉•雅伯金质奖。1987年获第五届戏剧表演梅花奖(中国最高级别戏剧表演奖)。在1988年政府津贴的评选中获得政府津贴,成为首批终身享受政府津贴的获得者。

三、音乐学:主要研究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等方向的源流与发展。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中外音乐思潮和美学观念变化的研究。

导师齐柏平教授,博士。1963年生于湖北。1989年武汉音乐学院本科毕业。1994年7月获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9年9月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于中央音乐学院攻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9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的主要课程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史》、《民族音乐》、《中外音乐鉴赏》等。曾于2000年6月6日至6月20日赴香港参加第二届全国旋律学会议。主要论文有《“拿来主义”、“危机论”与“超越派”——对当前音乐界中西之争的思考》、《中国先秦儒家音乐观的本质及特征》、《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鄂西土家族与荆楚汉族民歌旋律的比较研究》、《唐代古琴概述》、《竹枝研究》、《中国民歌的美学功能刍议》等20多篇。著作有《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表演艺术与作曲技法理论文献综述》、《中国土家族民歌文化专题研究》等。

导师赵方教授,1960年出生于湖北。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小提琴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舞台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委。创作公演多部大型舞剧、歌曲百余首及大量舞蹈、电视剧、电影音乐。代表作大型舞剧《土里巴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山乡书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华表奖”,歌曲《百合》获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著作《20世纪中国名歌名曲赏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刘琉副教授,旅美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著名的伊斯曼音乐学院。在美留学时间里,先后获钢琴演奏博士学位、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钢琴演奏学士学位以及Catherine Filene Shouse 艺术管理证书,刘琉博士目前是伊斯曼音乐学院史上唯一一个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获得者。2012年刘琉博士应邀回国发展,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荣获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刘琉博士活跃在国际演奏舞台上,多次在国内外大型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MTNA国际钢琴比赛、斯坦威国际钢琴比赛、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比赛等等。其演奏足迹遍布全球,包括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依兹曼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2014年, 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的最新CD《光阴的回响》,一经上市,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作为音乐教育家,刘琉博士受邀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15年, 由她和管延军教授撰写的论文《Parents’ Music Training Motivation and Children’s Mus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收录在国际著名音乐类期刊“Psychology of Music”(音乐心理学)中,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音乐心理学期刊上发表。2013-2015年间,刘琉博士三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文跃然副教授合作,撰写的三篇论文均在SSCI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由刘琉博士译著的钢琴系列教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2年在中国首次发行至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今。她最新的专著《多元音乐启蒙教育浅谈》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上一篇: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下一篇: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