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投资规模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摘要:2007年,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引爆了一场严重冲击当代金融信用体系的新型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源于美国的次级贷款以及由其衍生的证券市场,除了房屋贷款以及无数的贷款被证券化以外,还包括无法计量的许多对冲基金。众多风险的相互交织与积累,其释放所导致的结果最终只能是爆发金融危机。这场由最初的债务危机发展成为流动危机,进而成为信用危机的金融风暴,其影响已经从发达国家蔓延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且从金融领域发展到实体经济领域,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发展之迅速,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要持有美元储备以维持国家信用和正常的贸易投资往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的美国,其出现金融危机必然会对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来说,也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始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一方面使人们更加重视充足的外汇储备在抵御风险中的作用,在危机后都加大了外汇储备的持有;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使各国的用外汇储备购买的美国债权,和其它的一些金融投资活动遭受了巨大损失,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严重缩水。这让人们意识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尝试新的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方式,寻求外汇储备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结合。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持续增加,存量庞大。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原因是:1、国际收支的双顺差,这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狭义上讲,外汇储备的变动额等于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金融项目差额之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形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2、人民币汇率机制。我国今天拥有高额的外汇储备与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息息相关,首先,我国的汇率制度促使了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其次,我国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使得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形成大量的外汇储备;3、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目前,我国已经放开了对居民和企业的留汇额度的限制,实行意愿结汇以化解超额的外汇储备。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下,居民和企业的结汇热情高涨,许多出口都提前结汇、进口延迟付汇以尽量缩短持有美元的时间,降低汇率风险。以此同时,大量的国际热钱也以各种方式不断涌入中国,使得我国短期外债规模迅速增加,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超长增长。 外汇储备管理中,保持适度的储备规模是管理的重点,什么是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呢?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研究这一领域的国内外学者大多是从外汇储备的需求动机为切入点来解释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目前,比较流行的分析适度规模的方法有四种: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线性回归法以及定性分析法。每一种分析法,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在这些原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各自的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我认为我国对外汇储备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需求。1、进口用汇的需求;2、对外支付债务的需求,包括支付总债务利息的需求和短期债务的需求;3、干预外汇市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需求;4、外商利润返还的需求;5、个人用汇的需求;6、防范金融危机的需求。 我将阿格沃尔模型与这些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扩展的阿格沃尔模型: R=[D/1gπ[(1gm+lgq2-1gq1)+SD+10%TD+15%T+2.8%CFDI+2.5%GDP]/0.9 用这个模型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我选取了1994年—2011年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到结论,1994-1995年,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实际规模小于适度规模;1996-2001年我国的实际外汇储备规模与适度储备规模基本相符;但从2002年开始,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外汇储备规模超出适度规模,并且实际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偏离适度规模,2002年到2011年间,我国确实存在着超额外汇储备。 超额的外汇储备已经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从我国实际的情况来看,高额的外汇占款削弱了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量,推动国内物价的上涨,也加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以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我国保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也大大增加了机会成本,而我国的外汇储备集中于美元与美国国债也使得这部分资产面临的较大的汇率风险。 所以要使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规模内,具体来讲:1、对于超出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存量部分,其管理目标应重点放在外汇储备的收益性上,应积极寻找投资机会,通过主权财富基金将这部分储备转化为发展储备、实物储备,对这部份储备的管理就是研究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储备投资路径。3、对于外汇储备的增量部分,现阶段管理的重点就在于通过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强制结售汇制,从根源上控制外汇储备的增加。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前言,主要是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等。第二章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各国外汇储备的影响以及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趋势。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原因以及我国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利弊。第四章我对外汇储备需求理论进行了梳理,试图找到解释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我发现,每种分析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必须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并联系各国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五章我分析了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六种需求,联系阿格沃尔模型,建立了扩展的阿格沃尔模型,并选用了1994—2011年的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从2002年开始就存在超额储备的结论。第六章对如何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规模内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七章总结全文。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实证分析法,使用扩展的阿格沃尔模型对我国1994—2011年的外汇储备进行了实证分析。2、对比分析法,对不同外汇储备的需求理论和币种选择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3、规范分析法,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的原因以及我国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使用了规范分析法。4、列举法,在中国外汇储备投资路径探讨部分使用列举法,列举了新加坡GIC的成功模式。5、图表法,对能列出图表的地方采用了图标列示法,使人们能更明确地了解某些变量的发展趋势。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在研究视角上,我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立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描述了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趋势,分析了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原因,讨论了金融危机后我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等。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扩展的阿格沃尔模型,对1994—2011年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结论。 受本人知识水平所限,本文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如理论研究方面有不深入的地方,建立的实证模型比较简单,还有待扩展与完善。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阿格沃尔扩展模型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美国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趋势

2.1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对各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2.2 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波动

2.3 金融危机后我国储备资产构成的变化

2.4 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管理新思路

3. 我国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3.1 我国大规模外汇储备生成原因分析

3.2 中国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的有利之处

3.3 中国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弊端

4.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理论研究

4.1 比例分析法

4.1.1 特里芬的外汇储备/进口(R/M)分析法

4.1.2 外汇储备/外债总额(R/D)分析法

4.1.3 外汇储备/国民生产总值(R/GDP)分析法

4.2 成本收益分析法

4.2.1 海纳模型(Heller模型)

4.2.2 阿格沃尔模型(Agarwal模型)

4.3 线性回归分析法

4.3.1 弗伦克尔模型

4.3.2 埃尤哈模型

4.4 定性分析法

4.5 对外汇需求理论的综合评价

5.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的确定——基于扩展的阿格沃尔模型

5.1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定义

5.2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需求因素分析

5.2.1 进口用汇的需求

5.2.2 偿债性需求(SD+rLD)

5.2.3 维持本国汇率水平基本稳定的需求(kT)

5.2.4 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利润返还(αγCFDI)

5.2.5 居民、企业对外投资和满足特殊需要的外汇需求(δGDP)

5.2.6 防范金融危机发生的需求。(ε)

5.3 阿格沃尔模型

5.3.1 传统阿格沃尔模型

5.3.2 阿格沃尔模型的扩展

5.3.3 适度规模实证研究

6. 对我国外汇储备保持适度规模的建议

6.1 寻找投资路径,消化外汇储备存量中超出适度规模的部分

6.2 控制外汇储备的增加

7. 总结全文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学生阅读论文提纲下一篇:意象油画民族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