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本科结业论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药学本科结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对近三届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状况,提出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双赢就业平台;调整期望值,注重能力培养等促进药学专业本科学生更好就业的对策。

第一篇:药学本科结业论文

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摘 要】目的:完善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保证药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方法:研究分析药学本科专业培养课程涉及的各个环节,建立科学、合理、切实的课程体系,重点对课程体系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改革研究。结果:通过对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重建,实现药学本科专业培养的目的与要求,向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可见,对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药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为试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

改革坚持“前期趋同、后期分化”为原则,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总体体系设计体现“宽口径、多层次、多模块”的原则,根据人才需求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前期以加强公共基础教育为主,后期按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及个性化培养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构建起“横向五模块、纵向两分支”的药学课程新体系。

1.横向模块-五大课程群

包括六大课程模块,即(1)“公共基础课”群。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语、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2)“化学基础课”群。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3)“生物医学基础课”群。开设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4)“药学专业课”群。例如: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课程。(5)“特色教育课程”群。包括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的专业后续课程为主的“专业特色”课程,例如: 药学史、药典解析、科研方法等课程。

2.纵向模块-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分支

课程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分支。在选修课中设立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设置为两大模块,模块一(即科学研究思维训练模块),包括新药研究与开发、科研方法等课程,注重新药研发等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块二(即实践能力训练模块),包括制药设备、生物技术制药等课程,注重药物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选课时,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標选择一个方向,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与需求。任意选修课又分为素质任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大类,并要求学生在两类任选课中都要选择一定比例的课程,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3.课程学时及内容改革

3.1缩减总学时数

原有教学计划存在总学时偏多,学生修业压力大的问题,在确保基本理论阐述清楚的前提下,组织教师精选授课内容,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删去以往教材中一些比较烦琐且不实用的内容。将原来的1学分18学时,调整为1学分16学时;通过相关课程整合、删减重复或非必需掌握内容,通过缩减单门课程学时达到缩减总学时的目的。

如将正常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整合为解剖生理学,由原本108学时调整为64学时;生物技术制药由必修课调整为限选课,学时由54学时调整为32学时。

通过改革,改善了原来课程体系庞杂的现状,改革前总学时数在3600学时左右,学生周学时达到27学时以上;改革后总学时缩减为2500学时左右,减少了1000余学时。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给予学生相对更多的自学机会和空间,减小了学生被硬性课堂的“捆绑”,更好的处理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3.2加大德育教育课程比例

在课程体系总体学时缩减的同时,保证或适当增加德育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保证人才培养上重视德育教育的本质。调整后德育课程比例由原来的24.5%上升为28%。

3.3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的学时比例

增加选修课学时,保证选修课学时达到总学时的15%左右;增加选修课开设门数,扩大选课范围,由原来的院内选课拓展到全校范围内选课,使选修课由原来的五六十门拓展到一百余门,促进了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培养协调发展。

4.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一是重视德育教育。坚持我校特色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引导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药学专业学生坚定学习医药信念;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动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定个人学业生涯发展规划,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同时,减少硬性的课堂学习学时,使学生减少课堂“捆绑”,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和空间。

三是强调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形成科研思路。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团队意识,为学生今后开展新药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使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不低于1:1,实验教学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课比例,并将部分专业课的课间实习纳入到课程设置体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机会和空间。

四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选修课设置科学研究思维训练模块、实践能力训练模块,提高学生选课自主权和自由度。同时加大选修课学时比例,增加选修课门数,特别是扩大涵盖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和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的协调发展。

综上,通过改革探索我们优化重建出了符合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修订后的新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模块化设置课程的改革原则,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更加明确。有针对性的解决了原有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达到了课程设置合理、学时分配适宜、整体结构与改革效益同步、能力培养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美珍,肖安菊,喻格书等.修订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28(6):53-56.

[2]谢丽莎,梁天坚,江海燕等.独立学院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今日药学,2012,22(11):702-704.

作者:谢海龙 蒋琛 富波

第二篇:药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摘 要 本文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对近三届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状况,提出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双赢就业平台;调整期望值,注重能力培养等促进药学专业本科学生更好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 药学 大学生 就业 去向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从2012年开始有所放缓。从大企业的裁员到小企业的倒闭,从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些因素都促使企业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导致用人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不断扩招,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699万,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中国高等药学教育从1906年开始创办,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接近300所本科院校开设药学专业,无论是药学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扩招,都对药学本科生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对该校药学院近三届本科生就业去向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该校药学本科生的就业状况,提出促进药学专业本科学生更好就业的对策。

1 药学专业学生就业状况

广州医科大学设有本科专业20个,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五个学科门类。其中,药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2008年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经对近三届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单位、企业和考研,没有到科研单位就业,也没有自主创业,就业率为100%。

(1)医疗卫生单位还是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医疗卫生单位还是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占35% ~40%左右,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到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每年到企业就业的药学本科毕业生比例都在3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考研或出国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每年考研或出国深造的药学本科毕业生比例都在20%~3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4)到机关工作越来越难:最近两年都没有毕业生到机关(药检所、公安系统)就业,显示药学本科毕业生到机关(药检所、公安系统)工作越来越难。

(5)药学本科毕业生难以进入科研单位和自主创业:最近三年都没有药学本科应届毕业生能够进入科研单位就业,也没有药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能够马上自主创业。

2 就业状况分析

虽然近几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为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较大的机遇,这也是近几年药学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1 毕业生选择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原因分析

广州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医科院校,很多药学专业的学生高考时第一志愿都是填报临床医学或其他医学专业的,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希望能到医院工作,同时大多数女生也希望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因而医疗卫生单位也就成为了相当部分药学专业同学的第一选择。

2011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11号),规定明确了卫生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工作,同时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与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另行增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3名。”因此,这也增加了药学专业学生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机会。

广州医科大学拥有8所直属医院和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近几年医院也迎来了高速发展,床位数不断增加,这也解决了部分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2 到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许多学生已抛弃了“铁饭碗”的传统思想,自谋出路,寻找一个能够赚更多钱的职业成为部分学生理想的择业方式。作为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医院药房发药,似乎不太符合当初他们每个人填报高考志愿时的远大理想,所以部分学生,特别是男同学认为,与其在医院默默无闻地工作,不如到公司去闯一闯,等积累了经验和资金后再选择创业,从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企业的岗位一般有销售、物流、管理和质检等,能够适合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所以到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

2.3 考研或出国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中本科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了考研,药学本科毕业生也不例外。一方面,研究生的就业面比本科生广,层次高;另一方面,他们不想毕业后只是从事医院或社会药房的简单工作,因而,他们希望通过考研,提高学历,提升素质,将来找到一份更好更体面的工作,所以,考研或出国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

2.4 到机关、科研单位和自主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药监系统的工作比较稳定、待遇较高,因而成为了大部分药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首选。但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药监系统的编制也越来越紧张,基本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另外,药学专业本科学生可以报考的公务员岗位也比较少,一般只限于公安系统的个别岗位。公务员考试是中国一大热考,竞争非常激烈,难度非常大,而且公务员考试往往还需要强大的社会关系资源,因而,大部分学生只能望而却步。

科研单位要求的学历比较高,因而药学本科毕业生难以进入,部分同学也因此选择考研或出国继续深造。

创业是近几年国家提倡的就业方式,但对于药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来说,毕业后马上创业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近几年也有学生认为创业是最好的就业方式,虽然不能毕业后马上实现创业的梦想,但他们也愿意通过几年的打拼与闯荡,积累经验和资源,实现创业。

3 促进药学专业学生更好就业的对策

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的问题、学校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解决药学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多方的共同努力。

3.1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根据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医疗卫生单位和企业是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同时2011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使得医院对临床药师的需求增加,因而学校可考虑调整专业设置,设置临床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等方向。

3.2 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开展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学校解决学生实训及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吸纳优秀人才,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应该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努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学校可以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把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落实到课程体系上;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者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实训上,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部分工作岗位,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进入实际工作中,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科研合作等方式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3 调整期望值,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性。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择业观的误区,往往过多考虑工作地点、工作报酬以及工作稳定性等实际利益因素,或者过于追求自己毕业后马上要找到一份舒服、稳定、待遇高的工作。但现实的情况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经验不足,学历不高,动手能力差,与同人单位以及岗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届毕业生必须认清形势,面对现实,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同时,根据社会发展与职业需要,在道德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药学专业学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多方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促进药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 谢玉诚,诸晨笛,闫璐颖.药学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新西部,2012(11).

[2] 刘晓萍.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之我见[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6(3).

作者:刘波涛

第三篇:构建药学本科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适应药学工作模式转变新需求

摘要:随着医药科技高速发展,药学工作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但当前药学教学模式未能适应,存在诸多不足,亟需转变其教学模式。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多举措构建起多元立体化的药学教学模式,以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新药学工作模式需求。

关键词:药学工作模式;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学

随着世界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药学工作模式也由单纯提供药物的模式,经过临床药学模式,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1]。在新型的药学工作模式下,药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如“灌输式”理论教学、“照葫芦画瓢”式实验教学及“一锤定音”式的终结性评价体系等亦不能满足现代药师的培养需求。本文以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部分课程教学为平台,探索、构建多元立体化的药学教学模式。

一、新型药学工作模式对药学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分析

首先,当今科技高速发展,药物更新换代极快,这就要求药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更要能与时俱进,及时掌握药物的发展动态及信息并将之应用于药学服务当中。因此,亟需提高药师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

其次,在药学工作模式转变背景下,药师的工作也由药房发药逐步转向指导临床用药和社会用药,这就要求未来的药师不仅要强化医药学专业知识,更要深入临床和社会,加强沟通,了解病患的病情与症状,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因此,药师的教育需更加重视对临床相关能力、素质(如患者情况、疾病治疗和沟通能力)及科研的培养。

此外,在药学服务中,职业道德、服务态度仍是药师需要提升的内涵,因此,药师的培养须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融入医德教育[2]。

二、我校药学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效果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由多元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环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相互依托而形成,而这四方面就像一张桌子的四条腿,是为了支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我校药学本科的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从这四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1.多元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我们将多种教学资源纳入教学设计系统,使纸质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建立了虚拟的药学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师的优秀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课程录像、精品课程、习题集、案例等收集整理形成系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尝试开发了网上辅导答疑平台、教学测验平台,及时为学生解惑,并评价教学效果。另外还建成了GMP仿真实验平台[4],并组建了模拟药房,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规范化制药和药房管理知识和技能。

2.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根据药学的学科特点,在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PBL),团队教学法(TBL)的同时,经培训学习也大胆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法如Sandwich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博客微博教学法等,借助教学网站和网络共享平台,通过网络视频录像、动画以及真实案例等方式进行多元立体化教学手段的开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此外,我们也将各种教学法从理论课堂推广应用于实践教学,比如在设计性实验中采用TBL教学,更能够促进团队协作,集思广益,设计出更缜密、可行的方案;又如在医院药学实习中采用案例教学法[5],随时有现成的临床用药案和处方分析案例,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患者,感受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元立体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灵活应用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自主学习环境,挖掘出学生的自学潜力。

3.多元立体化的实践环节。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药学工作模式转变背景下,我们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如下探索:①独立设课,合并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处于从属地位,多以低水平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方式也只是“依葫芦画瓢”,实验成绩评定也很随意。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为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行独立设课,合并教学。根据课程的关联性,我们首先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这三门课程的实验部分整合成一门独立且有着严密、完整体系的实验课程,独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教务管理[6],并将实验资源重新配置利用,并在强化基础实验、提高综合实验的同时,增加了设计性实验,使实践由浅入深,既避免了实验内容的重复和资源浪费,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在该项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后,又重组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和药物分析实验课。这项改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了操作技能,尤其是设计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②本科生“导师制”科研训练。本科生“导师制”是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药学本科生入学便选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前接触科研,了解药学科研的方向比如天然产物的开发、活性成分的筛选等,学习文献的查阅与整理,熟悉科研程序、手段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比如细胞的培养、动物模型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等,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专业技能。另外,导师还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完成探索性实验,并指导毕业论文的选题和书写,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经过对比发现,导师制的学生除了具有较好的科研思维能力外,自主学习能力更强,考研的学生也较多,毕业论文的质量明显优于普通学生。③顶岗实习。我校药学本科在提前完成專业课学习的前提下,尝试校企、校院合作,实施顶岗实习。学生根据个人职业意向选择不同岗位如药品销售、制药企业、药监所等。以“员工”的身份参与工作,独当一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实训与就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7],使学生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锻炼并提高工作能力,基本达到从业要求。顶岗实习明显扩大了我校药学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此外,在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我们还开展了暑假药学服务“三下乡”、药品营销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早接触社会,学以致用,亲身体验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4.多元立体化的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及效果。为充分发挥考核手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激励和鉴定功能,我们打破了“一考定音”的传统考核方式,探索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弹性设置等基本原则[8],比如T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可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组成,还可利用网络技术如网络自习时间、微博的参与度及发帖情况等来实现评价形式的多元立体化,使得评价内容更务实,更注重过程,更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近几年来我校药学本科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确实为学生打造了多样化、信息化、高效化的学习平台,通过优化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设置实践环节,重组实验内容,并发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全方位地改革教学模式,尤其在实践教学上探索出一种以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导师制探索性实验为先导,综合性实验为重点,设计性实验为考核的“四位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但在新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虽已多元化、立体化,但大多只是简单的堆砌,仍缺乏系统整合;网络自主学习的评价还不足够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多,分批顶岗实习周期缩短;多元立体化的评价花费较大精力,因教师投入时间不足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等。为此,药学本科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仍要继续下去,逐步完善改进,以期形成一种我校特色的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梁海珊.药学工作模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7-20.

[2]布图雅.融入医德教育的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蒙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2):46-47.

[3]施能进,罗文华.网络环境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1):62-65.

[4]马利华.基于虚拟环境的药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4-18.

[5]周至品,叶晓雪.案例教学法在医院药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3):457-459.

[6]王慧娟,林冰,刘雄利,等.药学专业实验独立设课及合并教学的改革实践[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5,31(407):26-28.

[7]刘志华,瞿志强,马廷升,等.高職高专药学专业顶岗实习模式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探索[J].中国药业,2015,24(8):10-11.

[8]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9):66-68.

作者:杨凤莲 王俊利 徐灵源 黄健 薛强

上一篇:建筑技术施工论文下一篇:本科会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