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1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制度化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校的生存环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高校已然成了一个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综合实体。

第一篇:制度化管理论文范文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思辨与超越

【摘要】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上存在着潜在或外显的,意识或行为的冲突。在绩效考核背景下,规避冲突,汲取二者优势,构建刚柔相济综合绩效管理模式是现实需要。利用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精神,以此引导和统一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向,从而超越“绩效”窠臼,实现“无为而治”是终极目标。

【关 键 词】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综合绩效管理;刚柔相济;绩效;学校文化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管理学在我国作为教育管理学分支学科得到恢复和重建。国内学者通过译介、融通西方

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奠定了我国学校管理学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学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是由上位教育管理学植入的,学科群本身不成熟,学科体系不够完善,未能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科理论图式。对学校管理方法论研究也未能形成有效的理论体系,致使学校管理方法表象地局限在“管理有法,又无定法”的模糊且难以操作的尴尬境地。[1]

在实践层面,围绕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模式优劣与抉择之争旷日持久。一方面制度化管理过于流程化、标准化,应该承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的主体性发挥,使人们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寄予厚望;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应有尊重,迎合了人们的人性回归心理。然而,由于对人的不良欲望乏力,理论与现实割裂,效果不及预期,使管理者又陷入茫然不知所措。本文基于绩效考核背景,试图探讨一种超越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模式的学校管理新范式。

二、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关联及冲突

人性化管理是由人性假设理论演绎而来,可以理解为一种管理方式或管理思想,是指基于人的利己假设、满意假设、理性假设而实施的管理方式。[2]主张在管理中从顺应人性入手,满足人的需求,通过道德引导、人文关怀、人格尊重、宽容理解等非强制性手段,引导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从而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动的管理。

制度化管理是以制度规范协调组织成员协作行为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外在强制力实行管理,从而实现组织意图。

应该看到,人性化管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对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制度化管理模式注重运用外在力量,显然,统筹协调功能优势明显。二者运用的手段与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管理者为追求组织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性的复杂性和学校管理取向的多维性,两种管理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潜在或外显的、意识或行为的冲突。

1. “理性”与“本能”的冲突。人性化管理确立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以满足人的情感与需求为前提条件的。不可否认,适度人性激励,对发挥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有不可否认的作用。然而,人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既有自然性一面也有社会性一面。人性的自然属性具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各种基本需要是以一种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一种强度和先后的秩序,彼此关联起来的,[3]一个需要满足后,会再追求下一个需要。由此可见,人性化激励初衷与人性本能冲动是相悖的。其实,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也无法将人的自然属性中“利己”与“利他”进行剥离,进而区别对待。

2. 内部生态系统的和谐有序与动态平衡的冲突。人性化管理把人视为组织管理的主体,管理中的本质因素。然而,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育人组织系统,在由教师、学生、管理、科研和后勤层构成的学校内部生态系统诸要素中,学生和教师互为主体关系,教师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前提,学生层是主体层,是教师层和管理层实施教育影响力、后勤层提供服务影响力的最终接受者。[4]学生层利益与教师层、管理层及后勤层付出成线性关系,后者付出越大,前者得益越多。由此可见,在学校系统内部生态链中,学生层与其他层的利益呈此消彼长的非对称性关系。

3. 效能评价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冲突。人性化管理认为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绩效并非是一种线性关系,个体功能总和与总体功能呈现非线性关系,注重组织的长期目标,有时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以换取组织的长远利益。然而,现行学校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以及职称评聘、先进评比等需要效能考核具有时效性。

4. 管理规范化与发挥个体创造性之间的冲突。制度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式化,在协调学校成员行为的有序性,减少工作失误,保持学校各项活动平稳进行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特性,过于强调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极易抑制教师的创造性,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不难看出,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制度化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二者有着各自的优势,也都存在明显缺憾。在绩效考核背景下,正视学校各层次的利益诉求,促进学校内部生态链的和谐发展,需要超越两种既有管理模式。

三、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融合及超越

(一)构建“刚性”架构:规范行为预期

学校管理制度是规范学校成员行为,遏制人性“利己”性,引领各类活动的方向和预期的保证。显然,建立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实施综合绩效管理的基础,而“科学性”和“民主性”是其中两个最基本要素。

“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上,学校制度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相悖。其次是“适应性”,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受特定文化的影响,[5]制度应与学校成员的价值观、个人信仰、个性特征等因素相适应。因此,要正确规避“人性利己”与“制度约束”的冲突和矛盾,合理平衡人性承载力与管理张力。制度约束功能与人性自由本性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制度不是管人的“枷锁”,而是约束行为的“底线”,[6]但也决不是激励人奉献的法宝。因此,制订制度要以学校预期目标为参照,以学校成员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为标准,将目标确定在普遍接受的临界值范围内。过高、过于苛刻,超出人性承载力,制度便形同虚设。过低,学校目标则无法实现。其三,体现在与绩效关联上。从国家实施绩效工资的初衷看,无非是想通过经济杠杆来撬动事业单位的活力,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改进事业单位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与策略。其实,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不可避免地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显然,学校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相关联,能增强制度的效能。

“民主性”体现在学校成员对制度的认同度上。在制度制订过程中,组织学校成员参与讨论、决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校成员对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预期目标的深化认识,均衡各主体间利益需求,不断修正自身预期目标,使之与学校目标相适应的过程,即对制度的认同过程。因此,制订制度要广泛征求学校成员意见,切实采纳合理化建议,正确处理各方诉求和利益关系。不容回避的是,学生受教育需求,需要教师、管理者和学校其他成员具有严格、守时间、守规则的职业精神。当教育者的职业需求与其内在“利己”性发生冲突时,要认识到教育者具有精神性对生物性超越的特性。人能够把本能的需要置于意识的支配之下,实现精神对本能的超越。越是文明的人,就是离本能越远的人。[7]教师从他选择这份职业的那刻起,就选择了对“利己”性的超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学校任何成员都应遵循的规则,显然,学校制度要与教师的义务和职责相适宜。

不过,学校管理制度只是为综合绩效管理系统提供一个静态架构,从系统功能来看,它处于由绩效考核指标、学校管理者以及学校员工组成的综合绩效管理系统的末梢,而核心则为促使这一系统有序运行的学校管理者,成效如何则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方式。

(二)实施“柔性”管理:激发人性潜能

在学校各类人员中,教师处于中间层,既要接受领导层的领导,又要体现国家意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生成较强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意识。学校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群体的心理特点,重视运用道德引领、人格尊重、赏识激励等“柔性”化管理策略,以平等的心态看待教师,规避“说教式”、“命令式”、“惩戒式”的方式。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监督,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让教师回归对学校认同。关注教师的心理,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合理诉求。公平、公正进行绩效考核,合理均衡不同群体教师的利益。均等教师发展机遇,着力搭建教师自我发展的平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管理本来就蕴含约束、强制的意思,管理不能回避它的功利性。[8]其实,处在绩效考核背景下的学校管理也不可能绕开功利性。“柔性”是相对的,当人性不足以承载公德心和责任心负重时,当然离不开外在力量的驱使。不难想象,一个没有规章制度和行为规则的学校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是以“刚性”为前提的,将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相结合,人文关怀和绩效压力相结合是综合绩效管理模式的本质特征,也是达成和谐高效管理的使然。

(三)培育学校精神:超越“绩效”窠臼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管理者运用职能和手段有意识地协调成员行为的过程,也是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效果取决于个体的内化进程,即主体意识和对学校的认同度。当然,利益驱动也可能使教师努力工作,但如果对学生、对教育爱的缺乏却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对“教育”工作倾注其全部情感与意志,甚至可能会导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利为准甚至唯利是图。[9]因此,在绩效考核背景下,充分利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导向功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精神,着力把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引导到组织目标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上来,促使人的主体性回归和发展,提升教师对学校和职业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的要求相匹配,引导和统一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向,[10]实现“无为而治”,既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应然,也是学校管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凝聚着全体师生对未来的价值追求,是学校精神和师生精神的内涵体现,外显为学校成员所默认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学校文化的培植和发展,需要全体师生长期共同努力,不断培育,逐步汇聚。

校长作为学校文化重建领军人物,肩负着引领者、指导者和践行者三重角色。作为引领者,要认清校情,正视学校文化历史及全体成员的意见,总揽学校全局,准确定位发展目标,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把握核心要素,注重调动个体及团队发展的潜力,营造彼此间良性互动与竞争环境。作为指导者,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教师的个性,知人善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不足,不求全责备;用平等的姿态与教师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善于修正重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其朝着有利于学校预期方向发展。作为践行者,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敬业、勤业、乐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人、影响人、带动人。

当然,教师也绝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播种者。一方面受到学校领导和同行的影响和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自己的学风、教风和敬业精神又影响着学生。显然,教师在学校文化建构中具有多重性,示范引领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文化建构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明确学校奋斗目标,为每个成员提供实现目标的均等机会,把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期望目标,促使个体充分发挥潜能,自觉践行道德理想,逐渐增强对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校文化重建是全体员工不断反思、自我修正、接纳和包容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作为主体存在影响他人,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作用,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融合,最后实现质的超越,升华为学校精神。

四、结束语

综合绩效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践行“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应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但也应该看到,其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刚”与“柔”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度”的把握等,有待于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懈探索。

注释:

[1]张天雪.学校管理方法体系问题的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曹元坤.论“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J].当代财经,2006,(10).

[3]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湉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37.

[4]李景春.生态位理论视域中的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发展[J].教育科学,2006,(3).

[5]李惠波.日本传统文化对主银行制度影响的路径分析[J].日本问题研究,2006,(4).

[6]杨小微.转型性变革中的学校领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

[7]冯建军.人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

[8]吴照云,余焕新.管理的本质与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J].当代财经,2008,(8).

[9]吴康宁.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

[10]黄维德,刘燕,徐群.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1.

作者:张根应

第二篇:教学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联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校的生存环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高校已然成了一个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综合实体。所以如今高校的教学管理要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办学不同,教学理念、手段、方法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从而保证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根据相关管理统计数据,运用相关实证方法分析了教学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联系,指出了教学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决定教学能否拥有一颗蓬勃有力的心脏的因素,则在于教学过程中是否拥有一套独立而完善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教学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化管理”;联系

一、教学管理与目标管理

(一)教学管理实质。

教学管理在借鉴目标管理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教学管理的任务包括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明确教学工作目标,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运转;建立和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明确职责范围,发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工作改革;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务行政管理工作。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管理,分别是:

(1)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要素构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素,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的过程是由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评五个基本环节所构成。学生学的过程是由课前预习、听课、复习巩固、考查、掌握和运用五个基本环节所构成。教学过程的管理,也就是如何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决定教学工作的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招待、检查和总结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

(2)教学业务管理。

教学业务管理是对学校教学业务工作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教学业务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

(3)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监控管理。

教学监控分为教学质量监控(可归科组管理)和教学过程监控(可归年级管理)。所谓教学质量监控,就是根据课程对教学的要求,对教学的过程和情况进行了解和监测,找出反映教学质量的资料和数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存在问题的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监控是过程,评价是结果,目的是促进。

(二)教学目标管理。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要素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获得、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目标管理理论对于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标管理是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提出并倡导的一种科学的优秀的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

高校教学管理,就是要激发起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努力奋斗的动力,结合高校的教学总体目标构建目标体系以及相应的策略,并组织实施,以此来完成高校的教学总任务,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教学目标管理注重分而治之,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教学目标管理就是要将高校的教学总体目标分解为各职能部门分别执行的一个个小目标,以此来实现管理的高效率。教职员工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负责的分目标,并知晓自己的分目标与学校总目标之间的关系,主动采取有力的策略去完成自己的分目标。当所有职能部门和教职员工所负责的分目标都完成时,学校的教学总体目标自然就实现了。

(三)教学目标管理的意义。

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目标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因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显示,目标是引起行为最重要且最直接的动机,制定恰当的目标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达到该目标的动力和信心,而且还能对人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促使其不断付出努力完成该目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特点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劳动周期长,且劳动成果见效慢。实现目标管理,可以让高校教职员工一起参与到工作目标制定中去。运用民主的形式,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从学校发展的全局来思考自己工作的局部问题,促使其在完成学校总方针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与个人利益,从而实现教育管理的最大效益。

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增加,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种形势下实施教学目标管理,可以有效处理总目标与分目标的关系,促使高校各项教学活动围绕学校总目标进行,实现科学、有序的教学管理,并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使其发挥最佳功效。

(四)目标管理的缺陷。

目标管理有许多优点,但它也有缺陷,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些缺陷是方式本身存在的,有些缺陷是在实施过程中因工作没到位而引起的。真正可考核的目标是很难确定的,尤其是要让各级管理人员的目标都具有正常的“紧张”和“费力”程度,即“不跳够不到”“跳一跳够得到”的合理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几乎在所有实行目标管理的组织中,确定的目标一般都是短期的,很少有超过一年的。其原因是组织外部环境的可能性变化,各级管理人员难以做出长期承诺所致。由于目标是经过多方磋商确定,要改变它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常常修订一个目标体系与制定一个目标体系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差不多的,结果很可能不得不中途停止目标管理的进程。

二、教学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联系

正因为目标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相对较高,且在目标的设定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目标管理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管理学者们顺应管理学的不断发展,根据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性的不同认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过程中除了有明确的目标,还要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制度化管理。

所谓制度化管理,是指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理性的、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制度化管理在教学中是民主管理的体现,因为制度的制定必须通过充分的讨论,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所以制度是多数人的意志体现。制度化管理依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依据少数教师的指令进行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用外延方式来下定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常规)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

三、实现教学“制度化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虽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明确的,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工作目标是各有差异的。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的建设。同时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各院系的专业特色和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各院系必须切实实施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积极协调教学目标实施中的问题。

(二)建立“依制管班”的教学机制。

班级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是组成学校这个有机体的不可缺少的细胞。学校的各科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即使是举行全校学生参加的集会或大型活动,也要通过各班做好大量的组织工作。因而,能否搞好学生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人和培养人这一宏伟工程的质量。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根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工作需要和学生实际而制定出可行性强、操作灵活的班规班纪及配套管理制度,使班管工作既能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能有益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班级管理正规化和制度化,从而克服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盲目随意性,更好地落实班级管理的责任目标和提高教管质量。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达到共同管理、共同转化学生思想、促使学生进步的目的,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四)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

教职工取得的成就与奖励紧密挂钩,把目标考核和目标激励和总结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各级评价指标的制定必须要根据教育统计学原理和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各级评价指标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各级评价指标必须相互独立又互为一体。首先在制定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考评结果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高校要积极推进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促使教学管理者牢固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理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知识,促使他们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目标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实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和根本。因为没有统一目标,教学就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产生有效管理效果。因此,制度化管理要结合“目标管理”。新时期教学管理模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革命,是对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学校教育全面的整体变革,它绝不是用用一种教学技术去更换另一种教学技术,而是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的变革。而一旦教学组织机构、规范体系、内在激励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学管理模式才不会流于形式,半途而废,才会持续深入。可见,原来的一套常规管理制度已有很多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重建符合新教学形势的教学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姬军荣.人性与制度:摇摆中的百年管理史[J].企业导报,2009,(6).

[2]周荣华,张太雷.以人为本与制度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3]汪杰.论行为科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国土资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研究,2004,(1).

[4]余长惠.目标管理理论对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5]米靖.竞技体育参赛目标管理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

[6]胡国柳,王莉.高校二级教学单位内部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7]冯淑霞. 论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3).

[8]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9]贺雪娟,雷庆礼.高校教学目标管理效益研究[J].求索,2004,(4).

[10]郭必裕.高校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11]韩月奎.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J].教育论丛,2005,(3).

责任编辑 赖俊辰

作者:李嘉娜

第三篇:制度化理论与管理会计

摘要: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其形式、作用和角色由组织变量所决定,同时它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又能反过来改变“制度”环境。近年来制度化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管理会计变迁和特定实践的解读。通过对制度化理论概念框架及其在研究管理会计方面成果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本文认为这一理论拓宽了管理会计的研究视角,增进了管理会计的研究深度,对于考察、分析我国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具体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制度化理论 管理会计 实践 变迁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Scapens(1994,2006)通过对英美数百家企业的调研后指出,在管理会计经典理论与企业的具体管理会计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gap),Scapens及其追随者进而对管理会计理论基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中的代理理论等都无法对当前的实务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然而,Scapens等人并没有把目光局限于“鸿沟”之上,而是竭力去解释特定管理会计实践和系统在企业得以运用的原因。这种以学术态度去剖析现实的独特、严谨视角,最终使得“制度化”(institutional)理论在广泛和深入解读实务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在制度化理论看来,管理会计是一种社会化(social)和制度化(institutional)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教科书上知识的简单再现或运用。具体来说,管理会计是一套可以被“例行常规化”(routinized)和“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的技术规则,当社会、文化、组织等宏微观变量对这种转化有期望或要求时,特定的、可接受的管理会计实践就形成了。Wickramasinghe和Alawattage(2007)认为,制度化理论起源于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狭隘观念的批判,从社会学的角度为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制度化理论已经被研究者广泛采用。成为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实务的“时髦”理论框架。据这两位学者统计,在2006年召开的欧洲会计学会(EuropeanAccountingAssociation)年会上,参会者提交的涉及管理会计的研究性论文大部分是基于制度化理论写就的。

(二)国内文献综述 传统上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包括其发展变迁和具体实务),往往秉持“理性”和“技术”的观点,或者可以说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经典组织理论基础之上,且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主流(刘晓善,2008)。这种技术观将管理会计看作是一套计量型工具和模型的组合,用来帮助决策者改善决策质量继而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此外,经典组织理论中的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也常常被学者们用来解读管理会计实务,特定的管理会计胜制系统之所以能够存在取决于它和组织环境中技术条件、不确定性、任务复杂性,产权结构、分权程度等诸多变量“匹配”或“兼容”的程度。这种权变思维能够帮助管理会计研究深入挖掘上述两者间的关系,从而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为特定的管理会计工具、技术在不同企业或行业的传播和运用提出指导意见。由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很多前提假设太过局限、简化,偏重于用精致的数量模型来反映现实,关心预测“理性”或最优的结果,却忽视了从—种均衡走向另一种所经历的动态过程,过度依赖这种视角进行管理会计的研究势必会造成学科的停滞不前,同时还会使管理会计教育内容和实务界的需求产生脱节(张琳,2006)。张林和于富生(2008)指出,权变理论对于企业成员对管理会计变迁的参与和控制能力,以及对管理会计实践活动认同这些重要的“内生”变量缺乏深入分析,从而无法全面、有创见性地对变迁和实务做出解释。在熊焰韧和苏文兵(2008)对“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应用状况调查中发现,即便企业界大声疾呼他们有迫切的需求,但这些先进方法的实际应用还是十分有限。

二、制度化理论的主要类别与评价

(一)新制度社会学(New Institutional Sociology,NIS)主要是从会计实践的外部组织制度环境(如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对其施加的影响来对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如是什么使得不同的组织在某一方面具有同质性?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某个(些)管理会计技术和理念在特定企业(行业)得到迅速传播(冷遇)?同样(或类似)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在不同企业的通用与这些企业所生存的外部制度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联?早期的新制度社会学者(Meyer和Rowan,1977)将外部环境分成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两种,且这两种环境都对组织的变迁产生不同的影响。技术环境与企业追求技术领域领先和高效率的需求相关联,而后者却创造了企业的另一种需求——去接受甚至迎合外在的规则与习俗,或达到外界对其的预期。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特定的组织行为(管理会计行为)、组织设计(包括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可以看作是企业向外部利益相关者证明其存在合理和“合法”(legitimate)的象征性表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看似与外部期望一致,才能使自己从他们那里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DiMaggio和Powall,1983)。如作业成本计算/管理(ABC/M)和平衡记分卡(BSC)的运用和实施,到底是受企业“技术”层面考虑的驱使,还是出于遵从规则和期望的考虑。前者出于提高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经济决策(如定价等)的质量,改善业绩衡量和评价方法以匹配自身战略,追求卓越的考量。后者是因为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运用了这些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方法。Scapens(2006)指出,尽管在现实中很难区分这两种环境类型对组织的影响,但新制度社会学仍不失为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因为它能够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组织为符合广阔外部环境对其的期望而实施的特定会计行为上来。新制度社会学派还从当代社会的三个重要特征方面解释了组织的“一致性”行为和组织特征的趋同性(isomorphism)的原因。一是职业协会和职业标准的建立不仅仅是发展了标准化的职业技术,同时还倡导了本行业中的标准行为和“最佳实务”。这种“规范”(normative)的力量使得经历过相似教育和培训,接受了共同职业准则的个体,在其工作的组织中推行共享的价值观。二是政府及相关管制机构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的行动是一种“强制”(coercive)力量,所有组织都受到来自他们正式或非正式压力的影响。对外会计报告、外部审计和内部风险管理这些会计活动往往都是被管制的重点领域,通过管制来实现标准化和一致性。为应对会计舞弊而诞生于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Sarbanes—Oxley)法案,影响到的不仅是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还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就是—个明显的例证。三是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变化迅速,同时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领域的高度关联使得企业面临高度复杂的环境、不确定性和风险。作为本能的回应,“模仿”(mimetic)的力量促使企业去复制和仿效其他成功组织的做法。Baxter和Chua(2006)认为,这种模仿同类机制,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特定的管理会计实践会被迅速地广泛传播。

(二)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NIE) 新制度经济学主张去寻求特定“制度”存在或出现以及消失或不复存在的原因,并采用经济学逻辑来解释制度安排形式的多样性(williamson,1975,1985;Langlois,1986)。在新制度经济学下,“制度”(institution)是“一个在经济系统中的机会集,其中包含规则、行为规范以及被执行的方式,而这个机会集决定着组织即将采取的,有目的性的特定行为(North,1993)。”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某种“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或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其价值超过了创建和维持它所付出的成本。因此大多数基于这种学说进行会计研究的文献主要是从成本降低和成本效益角度来解读(管理)会计技术的使用和系统的配置。此外,新制度经济学中重要组成一交易成本经济学,试图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组织内外部各种交易的安排方式以及组织层级关系的设计方式,长期以来也是会计研究的重要工具。Scapens(1994,2000,2006)对采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管理会计研究表达了保留态度,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延伸,偏重于理性和平衡的关注,只关心制度静态的结果,而不注重分析制度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决定制度形成的变量范围也过于狭窄,如果要对影响组织结构和组织的管理会计实践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就必须超越经济变量,把眼光放得更广,将社会、文化、行为等变量一并加以考虑。新制度社会学(NewInstitutional Sociology,NIS)和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NIE)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二者都从外部驱动力(技术、经济和制度)上来分析组织受到的影响,但并非所有的组织都会同一地受这些外力作用,事实上不同的组织所遭受到的外力影响范围和程度是不相同的。如果要全面深入解读个体组织的管理会计实践,就必须仔细调查被研究的组织本身。换言之,尽管人们认识到新制度社会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对“制度”的关注上。理解了存在于外部的变量对组织行为影响的重要性,但还应该细致分析来源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变量,关注那些对管理会计实践造成影响的内在动力或阻力。

(三)旧制度经济学(Old Institutional Economies,OIE) 旧制度经济学直接发展于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它将会计实践视为一整套被“制度化”了的例行惯例,这套惯例能使组织仿照和复制特定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从而实现组织的凝聚力。虽然习惯经常与个体联系在一起,但规则如果从组织的角度来理解,就是一种被制度化的习惯。这些制度化的惯例能够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组织进行决策制定,同时也能够维持组织日常经营性行为的稳定性。尽管旧制度经济学也是从广阔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上来分析组织所受到的影响,但它更加关注动态的经济转变或实践变迁而不是局限于静态的经济均衡。Scapens(1994)认为,通过对这些制度化惯例的研究、探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和传播,旧制度经济学无疑为开展多元化的管理会计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Burns和Scapens(2000)在合作发表的论文中,基于Barley和Tolbert(1997)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有关制度化理论的经典概念框架见(图1)。在这个框架中,制度化的过程被分成了四个子阶段(图中的a、b、c、d)。分别为:m编码(encoding)阶段,h执行(enacting)阶段,c复制(reproduction)阶段和d.完成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而其中的规则可以看作是关于某一流程的正式书面文件,而惯例则可看作是真正使用、真正发生的流程(Scapens,2000;Kasurinen,2001)。正式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如在组织正式文档中预算系统的描述和相应的流程规定就是E述规则,而在组织中真实发生的预算实践就是上述惯例。首先,在制度领域,外部的制度变量通过其存在的意义、价值和权威(Simons,1995;冯巧根,2006)被编码为惯例与规则,大部分的惯例来源于隐性或默认知识,是一种非刻意的承认与接受,同时又反映目前盛行的制度因素,它们将会引导和诱发新规则的产生。进入第二阶段后,组织中的成员开始执行规则和惯例,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当这些惯例与现存的制度、实践和价值观不符时,会遇上相当大的阻力。当然,由于“隐性”共享知识的作用,在成功地执行惯例和规则时,往往也不是有意识的选择。经历编码和执行这两个阶段,通过改变和影响组织行为,制度领域就被移植到了具体的行动领域(图1中向下箭头a和b所示)。同时,从Burns和Scapens(2000)的框架中发现,这种转变也绝不是单向的,制度固然会影响甚至决定行动,但制度本身也是行动的产物,如(图1)中向上箭头c和d所示。最后,在执行阶段之后是复制阶段一同样或相似的行为被大量广泛地在组织内部模仿和重复发生,最终这种行为模式与原来的背景和历史来源相脱离,成为了“约定俗成”,制度化的过程也就完成了。当然,初始时的编码和终了时的制度化完成,相比较中间过程中的执行与复制,时间往往要长些(图1中箭头b,c以实线表示,而a,d以虚线表示)。

三、制度化理论对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提供了全新视角来拓宽现有狭窄的研究范围 制度化理论帮助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认清企业在管理会计实践方面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原因。正如前文所述,一方面,来自外部的广泛的制度化压力决定和改变着管理会计实践,这些外部的压力既包括以提高绩效、追求卓越为目的的经济性、技术性因素(新制度经济学,NIE),也包括为和外部利益相关人期望相符合而显现自身存在合理、合法与必要性的非经济性、技术性因素(新制度社会学,NIS)。另一方面,来自内部的对于管理会计实践产生推动和阻碍作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组织中管理会计的变迁是一个发展渐进的,需要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有的思维方式、组织文化、权力分配等内部变量都会对组织中的个体应对外部制度化压力时的反应产生影响(旧制度经济学,OIE)。张林(2008)在对西方管理会计变更研究进行综述后指出,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管理会计工具,必须充分组织管理文化的延续性和管理工具应用效果的权变性,在变更中不仅应该制定完备的规则体系来引导和促进变更,还应该积极争取员工的认同和参与,以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大家所普遍接受的“惯例”。如果只是盲目地热衷于引进和更新,而忽视了影响变更的内外部“制度”变量或仅进行狭隘的饵读,必然会导致抗拒与失败。制度化理论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分析框架,利用它可以全面深入地解读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复杂作用因素。

(二)提供了全新角度来理解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 在西方,通过Scapens等学者所倡导的对组织实践活动的具体调查,如实地(field research)和案例(case study)研究,结合发展性调查(longitudinalstudy),可以获得大量关于管理会计的实践和变迁的经验性数据

资料,借助制度化理论框架来分析,可以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理解新的管理会计理念、方法是如何形成规则,这些规则又怎样变成所谓“约定俗成”的惯例而最终被制度化的。Soin等(21302)采用制度化理论模型,对英国数家跨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实务调查研究后发现,尽管学界和业界对作业成本计算,管理(ABC/M)的优点广为宣扬,但从原本“机械”的成本会计、管理控制程序过度到ABC/M下“柔性”和“有机”的系统,这个过程是相当困难的。在成本计算的狭窄领域,ABC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说被惯例化和制度化了,但在涉及战略管理等广阔领域,“作业”的理念却只有可忽略不计的影响。Kasurinen(2001)关注芬兰企业在实施平衡记分卡(BSC)时遇到的问题,发现大多数企业在这一新思想方法的“编码”和“执行”阶段,过多关注于正式批准和报告程序的更新,导致了“复制”阶段的预期制度化行为仅仅发生在BSC的计划层面上,而对BSC的管理、控制以及BSC真正发挥功用的业绩评价领域影响微乎其微。事实上这个新工具的实施是失败的。赵莹(2005)对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应用ERP的案例进行了剖析,发现集团领导成功地认识到转变中的制度问题,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保障员工理解ERP概念,正确导入ERP技术,逐步贯彻理念到日常例行性工作,从而使得新的ERP系统深入人心,合法化、常规化并最终制度化。这些研究成果及其背后的制度化理论基础和解释,都无疑从新的角度扩展了人们对管理会计实践和变迁的认识。对于制度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关注,还可以帮助人们从新的层面去理解为什么有些新兴的管理会计工具在某些组织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成功运用,而在有些组织没能使用或使用后以失败告终。管理会计的变迁是—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多角度深入研究能够丰富并充实现有的管理会计文献,同时将研究方法和结论引入课堂更能够增强管理会计教育的相关性。

四、结论

本文对“制度”(institution)及其相关理论对管理会计研究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制度形成于行为主体(个人、群体或组织)的“习惯性”行为,这种习惯性行为仅仅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即制度形成于主体的习惯、文化背景、价值观、与其他主体间的互动等更广泛的因素;对管理会计实践乃至经济行为的分析不能只局限于“理性”、“效用最大”和“成本效益”的层面,而应该融入社会维度——制度的考虑;当加入制度化视角的解释后,经济行为分析的终点也不应该停留在静态的“均衡”上,因为均衡时常会被动态变化的制度变量打破并重新建立,对于制度变量和制度化过程的深入了解,特别有助于人们对管理会计变迁做出更加全面的认识。当然制度化理论本身类型的多样性也导致了进行管理会计研究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丰富性。当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了上述类型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的组合)作为指导和前提时,对同一个管理会计主题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得到不同的解释和结论,这无疑对扩展当前管理会计研究空间的狭窄性,增加研究成果对实务的洞察力有着巨大的帮助。

(实习编辑 梁恒)

作者:严 明

上一篇:管理学英语论文范文下一篇: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